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校联盟期中考试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吉安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1)yòu(1分)(2)诀(1分)

2.?(1分)

3.B(1分)【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成分残缺,缺少了宾语中心语,应是“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4.C(2分)【解析】A.“一意孤行”原义为谢绝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案件。现指顽固地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不采纳他人的意见。B.“随机应变",随着时机、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地对待。C.“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D.“一气呵成",形容文艺作品结构紧凑,气势连贯。结合语义,可以排除A、B、D项,故选C。

5.C(2分)【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衔接。通读语段可知,横线后的句子是“所以…”,很明显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6.D(2分)【解析】D项中“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和谐,妙趣横生,写出俯仰间的秀丽奇绝"并不是对“中国古典诗文美在传承”的具体论述。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7.D(2分)【解析】全诗除了视觉描写,诗人还写了听觉感受,如“鸡未唱"马频嘶”“泉声"。故选D。

8.(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比作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效果。“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珪,写出了月亮如玉般皎洁,同时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二)(10分)

9.(3分)(1)第二年(2)靠近(3)只

10.(2分)(1)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

(2分)(2)于是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11.(3分)因为曲江公被贬做太守,他的主张不能得以实施,理想不能实现,无法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分忧。

参考译文:

广汉人张敬夫任江陵知府的第二年,五谷丰登,百姓安乐,衙门清闲。只是常常为学校门外被高墙所挡,不能排除阻塞郁闷之气、迎纳旷野清新之风,而感到不快。于是(张敬夫)在它的正南面,凿墙开门修路,直达白河,取近旁已废弃的门上原有的牌匾,悬挂在新门之上,并在上面加筑一座楼台使其壮观。

一天敬夫和客人前往登览,只见浩瀚的江水、相连的湖泊,迂回曲折,旷远深满,一目千里;但是西陵峡的群山,烟岚迷蒙,云气昏暗,又都在苍茫的水天之外隐约可见。敬夫于是环顾四周,慨叹道:“这不就是曲江公所说的江陵郡城南楼吗?过去张公离开宰相之位,被贬官到这里,(他)在平时闲暇的日子里,登楼吟诗,总是自由自在地有超脱尘世的念头。至于他感伤时事,往往长夜不眠,喟然兴叹,深深忧虑,(足见)他的心未曾一天不在朝廷,焦急迫切的样子,唯恐他的主张最终不能实现。唉,真可悲啊!”于是(张敬夫)在匾上题写“曲江之楼"(四字),并来信嘱咐我为曲江楼作记。

12.(6分)(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3.(3分)B【解析】A.根据文中第①段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备无患的长久之计”(或“我们要‘虑远而安’");C.根据第⑥段可知,“虑远而安”不仅是人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生存之道,也是动物界赖以生存的智慧。D.本文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了列子、陈恕、食蚁兽蚁熊等例子,

14.(2分)C【解析】小兰的行为是因为焦虑、忧虑所造成的,这不属于“虑远而安"。

15.(3分)示例:世人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备无患的长久之计。“虑远而安”不仅是人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生存之道,也是动物界赖以生存的智慧。“虑远"是一种眼光,一种素质,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平时“虑远”,才有未来的“安乐"。

16.C(3分)【解析】A.有误,“这种文化现象”表述错误。依据①段是说“如今,这种亚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应为“亚文化现象”,选项属于偷换概念。

B.有误,“只要拥戴喜爱偶像,就会形成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表述错误。依据②段是说“对喜爱的所谓偶像的拥戴,成的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迅速成为一个利益纠缠而排他的‘饭圈”"可知,选项中“只要……就……"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不合逻辑。

C.依据③段"由于粉丝要固守自己团体的地位,贬低他圈,慢慢就形成了无形的“帮派”。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群体"无限忠于饭圈理念,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排他性群体,并从线上一直弥漫到线下"可知,选项表述内容正确。

D.有误,“对社会文化和风气的伤害到了难以挽回的程度"表述错误。依据⑤段中“现今,饭圈变成了一个紧密捆绑粉丝的某种机构性群体,而这种‘机构性群体’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被吸附者,即粉丝;另一种则是盲从的维护者。这无形中会对社会文化和风气造成很大的伤害”可知,选项中“对社会文化和风气的伤害到了难以挽回的程度"这种说法扩大了范围和程度。故选C.

17.C.【解析】C的“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曲意逢迎态度"表述错误,依据⑥段“就当下青少年而言,其外来引入的风行已经是习见不察的现实心理趋奉”可知,句中“习见不察'指常见之事,就觉察不到存在的问题。所以,“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曲意逢迎态度"这种说法毫无根据。故选C。

18.(4分)(1)母亲趴在水桶边喝新挑回来的山泉

(2)小时候

(3)“我们"凌晨上学,蹲在泉池边捧泉水泼脸

(4)工作后赶路的早晨

19.(5分)(1)“吸吮”指合拢嘴唇用力吸取,这一动作形象地写出了“我们"喝泉水时贪婪的状态,体现了泉水里带有童年幸福的味道,表达了作者的乡愁。(2分)

(2)这句话运用对比的手法(或: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与其他有名的泉水等作对比(或:使用三个“没有”,形成排比句式,增强语势),更能突出家乡泉水的养育之恩,厚重之情,进而深刻地抒发乡愁情怀。(3分)

20.C(3分)【解析】标题《乡愁的味道》和《乡愁》表达效果不同。因为《乡愁》这一标题的范围较宽,《乡愁的味道》这一标题的范围集中也更符合文章的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写家乡泉水所寄托的各种味道,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人、事、物的思念之情,也更形象具体地表现出乡愁的日渐浓烈。

21.(4分)①两篇文章都通过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乡愁《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承载乡愁,本文把乡愁具体化为家乡的泉水所寄托的各种味道。②两文都表达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乡愁》更多了一份期盼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情怀,本文结尾处还表达了作者追忆往事的无奈(或:对父母双逝的伤痛)、对时光流逝的惋惜、阔别故乡的惆怅等情感。

四、名著阅读(10分)

22.A(3分)【解析】A项说法有误,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23.(3分)示例: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北方》和《雪落下中国的土地上》都用了“土地"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表达了他对祖国深挚的爱恋之情,《北方》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用“土地"象征着灾难深重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忧思之情。

24.(4分)示例:艾青诗中“礁石”象征着历经种种磨难而始终坚韧顽强、永不屈服的精神。保尔就具有这种精神,他勇敢面对筑路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冻坏了双脚还继续在一线工作。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乐观顽强对待生活,在病榻上坚持写作。

五、写作(50分)

参考江西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40分)

一类卷(34—40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二类卷(28—33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三类卷(21—27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楚,书写较于整洁。

四类卷(20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凌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发展等级(10分)吉安市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九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秘jué_____________,无非做到这几点罢了。首先是敬人而自重,既能以博大胸怀宽宥他人的错误,又不会自惭形秽、缺乏自信;其次是诚信待人,守承诺,不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冠冕堂皇的理由;最后是谦逊有礼,在谦虚谨慎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宥(2)(jué)

2、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走好自己的路。,所以我们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要争做新时代,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之花绚丽。

B.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

C.让我们争做新时代好青年,青春之花绚丽绽放。

D.我们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之花绽放绚丽。

4.在文中括号里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一意孤行B.随机应变C.坚定不移D.一气呵成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即使胜利来之不易B.这来之不易的胜利C.因为胜利来之不易D.既然胜利来之不易

6.某班围绕“中国古典诗文之美"展开讨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录,其中论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典诗文美在音韵。崔颢《黄鹤楼》中“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对仗工整,运用叠词,写出登高所见。

B.中国古典诗文美在意境。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写出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C.中国古典诗文美在情感。苏轼《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轮明月,千里共赏,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美好。

D.中国古典诗文美在传承。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和谐,妙趣横生,写出俯仰之间的秀丽奇绝。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①。

【注释]①珪(guī):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全诗通过对多种景象的描绘,突出了诗人出发之“早”,旅途之辛。此写法与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颈联写晨色朦胧时,客店隐藏在远处缥缈不清的树色中,田地旁有流水的声音却看不到泉水。

C.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D.全诗通过描写“早雾浓”“树色遥"月如珪”等景象,只从视觉角度来凸显出行之早。

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尾联。(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10分)

曲江楼记(节选)

【宋】朱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无以宣畅郁湮,导迎清旷。乃直其南凿门通道,以临白河,而取旁近废门旧额以榜之,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一目千里;而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③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寤叹隐忧,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呜呼,悲哉!"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注释】①晻:昏暗不明。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任宰相,后为李林甫所谮,贬为荆州刺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③翛(xiāo)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9.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3分)

(1)明年()(2)临()(3)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

(2)乃书其扁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张敬夫为何发出“悲哉”的慨叹?(3分)

(三)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行路难(其一)》中诗人用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仕途的艰难,寓含无限悲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可以明理,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商山早行》触景生情,把景物描写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诗人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8分)

虑远而安

王厚明

①诸葛亮有句警世之言:“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这提醒世人不可安于眼前之逸,只图一时之利,而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有备无患的长久之计。

②虑远而安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生存之道。它能让人擦亮慧眼、洞察本质,也能见微知著、远离祸患。道家著名代表人物列子处世低调,“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但他贫富不移,荣辱不惊,有着“和光同尘”的境界和“宁静致远"的心智。居郑国时,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一家人面有饥色。有人对郑国的相国子阳说起这件事:“列御寇,是一位贤德有道的人,居住在您治理的国家却是如此贫困,传出去恐怕有人会说您不重视贤达的人吧”子阳听后觉得有理,就派官吏给列子送粮食。列子听说了官员的来意,再三辞谢,执意不接受子阳的馈赐。官吏无奈离去后,列子的妻子气得捶胸埋怨说:“人家都说当贤人的老婆孩子,可以吃得饱、穿得暖,可是如今我们却是面黄肌瘦得不成样子。相国子阳给我们送粮食,可是你却死要面子拒不接受,看样子跟着你是命中注定要忍饥挨饿过苦日子的!"

③列子笑着对妻子说:“相国不是因为知道我贤德才给我送吃的,而是听信别人的话才这样做。今天他能听信别人的话送我食物,明天也会听信别人的话而加罪于我,所以我不能接受呀。”后来,因为滥用刑罚的子阳民怨太深,百姓果然发难而杀死了子阳。

④列子不受粟,并远离不义,是因为他有见细节而知祸患的眼光。列子虽有饥寒之忧,却不苟取富贵,可谓有“见得思义,见利思害"的虑远之智。

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虑远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预察预判各种不利因素,从而选择周全而长远的应对之策,从这一点而言,不失为一种严谨缜密的能力素养。公元968年,宋真宗即位,陈恕提任户部郎中。宋真宗命令他整理列举京师内外的钱粮情况上报。陈恕评久不报、皇帝催促多次,并派官员责问,陈恕回复说:"陛下年轻,如果知道府库充实,恐怕生出奢侈之心,臣因此不敢上报。”宋真宗了解实情后,并未责备,反而很赞许他。正是陈恕心系朝政、凡事虑远、善思深察的素质,颇为宋太宗器重赏识,曾亲自在宫殿立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也被《宋史》称为“能吏之首”。

⑥虑远而安,不仅是人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生存之道,也是动物界赖以生存的智慧。世界上最大的食蚁兽叫蚁熊,它生活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为了存活,每天要吃掉1.6万只蚂蚁。然而令人大为惊叹的是,蚁熊有一种习性:它吃蚂蚁时绝不斩尽杀绝。当它每刨开一个有成千上万只蚂蚁的蚁穴时,它只吃其中的一小部分,最多不会超过500只,对剩下的则不闻不问,只是径自去寻找下一个目标。蚁熊对每一个蚁穴口下留有余地,不涸泽而渔,为的是能保留生生不息的食物,何尝不是一种虑远生存的长久之策呢

⑦“论事不可趋一时之轻重,当思其久而远者。"虑远是一种眼光,看清本质,才能放眼未来;虑远是一种素质,预知风险,必然占据主动;虑远更是一种智慧,未雨绸缪,方可防患未然。

1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虑远而安是一种严谨缜密的能力素养。

B.文章第②--④段列举列子的事例证明了“虑远而安是一种生活智慧,也是一种生存之道”的分论点。

C.虑远而安是人类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生存之道,动物界没有这种虑远生存的长久之策。

D.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观点。

14.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2分)

A.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国家困难时期依然做出优先发展核科研的决定,先后研制成功原子弹、氢弹,从而让新生的中国岿然屹立于世界舞台上。

B.巴克斯顿说:“人生如下棋,深谋远虑者获胜。"

C.小兰同学为能在四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每天晚上学习到12点才睡觉,她觉得这样的远虑能有效助力高考,实现理想。

D.每逢冬眠之前,黑熊在秋天大量进食,将脂肪储存起来,整个冬季就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

15.试结合本文相关内容以及学习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谈谈你对“虑远而安”的看法。(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6分)

危害与管控:反思饭圈文化

周星

①近来,对“饭圈"乱象的查禁风暴,让我们为之一振,关于粉丝和饭圈,概言之,就是其借助于互联网,偶像、饭圈和粉丝之间生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如今,这种亚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其中,带着一股“邪劲”的青少年饭圈文化也越来越令人担忧。

②青少年饭圈亚文化的走偏,危害巨大。事实上,对喜爱的所谓偶像的拥戴而形成的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迅速成为一个利益纠缠而排他的“饭圈”,其威胁性、危害性、胁迫性开始呈现出饭圈文化的出格形态。如粉丝簇拥其偶像,凛然地推开正常的人和物,“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大路上,却自以为威壮;粉丝会在其偶像结婚的现场阻塞交通、危害安全,而不管不顾。更严重的危害是,它把更多的青少年捆绑在互联网上,让他们相互依赖,并不由自主地产生抱团行为。整个饭圈和粉丝文化的趋向使得一些青少年变成无形中被胁迫的对象,而其却并不自知。

③由于粉丝要固守自己团体的地位,贬低他圈,慢慢就形成了无形的“帮派”。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群体,他们抗拒和排斥其他艺人、信息和思想,变得越来越自我和孤僻,更严重的是形成了一种排他性、掠夺性和侵害性的意识和行为。无限忠于饭圈理念,使得他们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排他性群体,并从线上一直弥漫到线下。

④近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介入,饭圈已经从自主爱戴群体变成了被动黏合群体,从不由自主卷入商业市场变为“明目张胆"的售卖场域,粉丝为所谓饭圈团聚和所谓偶像的顶流,要无休无止地购买偶像推销的东西,美其名曰维护和占据话题高峰。粉丝为保护自己能够上升或者在此圈中占据地位,而不自觉地消泯个人存在的自主性,疯狂无理由地跟风购买偶像和饭圈推送的商品,以求摆脱“被冷眼”“被迫害"。商业行为已经严重改变了饭圈——其原本作为一种自觉喜爱行为的结果。无论是从偶像为维护自己的团体而采用的各种团队胁迫的方式,还是从粉丝们不能放弃这种与利益投入挂钩而保持的地位来看都是这样。

⑤现今,饭圈变成了一个紧密捆绑粉丝的某种“机构性群体”,而这种“机构性群体"存在两种力量,一种是被吸附者,即粉丝;另一种则是盲从的维护者。这无形中会对社会文化和风气造成很大的伤害。

⑥同时,我们还应看到粉丝对偶像亲昵称呼背后的侵袭性影响。外来文化的侵扰表现在关于饭圈、爱豆和粉丝的称谓上,比如饭圈的‘饭”,是源于英文的fan的音译;而偶像被称为“爱豆"则是英文idol的音译,意为偶像。这些称呼,循其来源是日韩两国对年轻偶像的称呼,就当下青少年而言,其外来引入的风行已经是习见不察的现实心理趋奉。

⑦我们看到,粉丝和饭圈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严重干扰了整个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生态圈,甚至改变了一些人对世界的认知。他们眼中只有“偶像”,为“偶像"心甘情愿,甘心消费,在线上线下消耗浪费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在所不惜。不敢想象这种“畸形文化圈”将来作为“机构性群体”,会对现存秩序破坏到什么程度。当然我们从爱豆拥戴者的各种出格失态的行为中已经初见端倪了。对此我们仅有担忧,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年9月29日,有删改)

16.下列对“饭圈”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借助于互联网,偶像、饭圈和粉丝之间生成的一种独特的亚文化现象。如今,这种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并且带着一股“邪劲"。

B.在互联网时代,只要拥戴喜爱的偶像,就会形成所谓的“维护爱豆的粉丝团”,这个团体会迅速成为一个利益纠缠而排他的“饭圈"。

C.由于粉丝要固守自己团体的地位,贬低他圈,慢慢就形成了无形的“帮派”。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群体,并从线上一直弥漫到线下。

D.从爱豆拥戴者的各种出格失态的行为可以看出,“饭圈"这种“机构性群体”对社会文化和风气的伤害到了难以挽回的程度。

17.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粉丝为拥戴其偶像,做出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却理直气壮、不管不顾,这显示出饭圈文化的出格形态。

B.粉丝为所谓饭圈团聚和所谓偶像的顶流,为保护自己能够上升或者在此圈中占据地位,无休止无理由地购买偶像和饭圈推送的商品。

C.饭圈、爱豆和粉丝这些称呼,循其来源是日韩两国对年轻偶像的称呼。由此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外来文化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曲意逢迎态度。

D.粉丝和饭圈文化现象愈演愈烈,已经让整个社会青少年的文化生态圈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改变了一些人对世界的认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16分)

乡愁的味道

宋光茂

①年轻时,一味贪恋外面的世界,不懂得乡愁,品不到乡愁的味道。及至上了些年纪,乡愁在心田里萌芽了,乡愁的味道愈益散发开来。年纪越长,乡愁的味道越浓烈起来,钻到你的骨子里,附到你的肺腑上,融入你的血脉里。

②我试图用酸甜苦辣,或者它们的某种混合的味道,来述说乡愁,但又觉得无一恰切。或许乡愁的味道压根儿就不是生理的感受。每当有家乡的人来,我最希望他带来一桶家乡的泉水。我是思恋家乡泉水沁人透彻的清爽和浅浅的甘甜吗不是。母亲在世时,一见到新挑回家的泉水,就趴在水桶边“咚咚咚"地喝个够,一年春夏秋三季皆如此,一直喝到八十多岁高龄。泉水寄托着我思念的味道啊!

③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泉边玩耍。那是用巨石垒成深约一米的长方池,泉水从泉眼里不动声响地翻涌出来,又从巨石间的缝隙里挤出去,在巨石下面冲出一方水湾,泉水流出水湾,汇入村前的那条小河。每到夏季麦收时节,我和小伙伴们把麦秸一截一截地插起来,连到一人多长,把一端放到泉池里,站在泉边巨石上用麦秸吸吮那新涌出的泉水。泉水的甘洌和着麦秸的清香,把我们这些调皮的孩儿们个个都定在了那块巨石上,眯上了眼睛,享受着,如同婴儿吸吮着妈妈的乳汁,一直吸到肚子撑了才回过神来。家乡的泉水里带着多少童年幸福的味道啊!

④等到上了初中,泉水的童趣已被学业的压力覆盖了,但我每天仍然离不了泉水的浸润。村里没有初中学校,每天凌晨我和同学们经过泉边,翻过一座山梁,到三四里外的邻村上学。一早起来,从不在家里洗手洗脸,而是来到泉边,蹲在泉池边上,用手捧住哗哗的泉水泼在脸上,顿觉清醒,如同补上了不足的睡眠。古人说“糊涂脸水聪明枕”,用我家乡的泉水洗脸却不然,它立时让人清醒。

⑤走上工作岗位后,家乡的泉水更让游子保持聪明不糊涂,自己的起点就浸泡在那池泉水中。冬季的凌晨,泉池上总是罩着一层水雾。我们在泉水湾边洗脸,用手轻轻拨弄着水雾,就感觉到泉水的温度,掬两捧冲到脸上,脸上暖暖的。那时候,身上也不带手巾,甩甩双手,往脸轻的上抹一把,就赶路了,脸也从没皴过。这也不知是泉水的缘故,还是年轻的缘故。

⑥家乡的泉水,没有济南趵突泉水的声势,没有杭州虎跑泉水的蜿蜒,没有黑龙江五大连池的神奇,但它汇聚了沂蒙山脉的膏泽,是广纳而涌的自然恩赐。代代相传,祖上正是看中了这一池泉水,才从山西迁徙落根于此的,并将此地命名为“釜泉",意即泉水像开了锅般翻涌的地方。祖上为农,竟也有这般文化,初念及此事,甚感惊叹。

⑦如今,泉水仍在日夜不歇地翻涌,但自父母双逝后,我就少了很多回故乡的机会,已经许久不曾品赏家乡泉水的味道了。

18.本文围绕“泉水”写了不同时期的四件事,请填写下面表格。(4分)

时间事情

母亲在世时(1)

(2)“我们"站在巨石上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