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育才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测试题(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弋阳育才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九月语文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新作物史"概念和框架由已故农史专家王思明教授提出。新作物史脱胎于传统作物史,这是它们之间的天然联系。由“作物史”而至“新作物史”,“新作物史”的研究又何以缘起?

作物是被人类栽培而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作物史就是关于作物的历史,新作物史则涉及作物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研究。全球史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跨国视野、整体史观、互动观、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理念和跨文化、交互比较、大历史等研究视角,为新作物史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和方法借鉴。作物景观理念则为书写作物史提供了一种多维度、探索性的新框架手段。同时,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推动也催化了新作物史研究的兴起。

新作物史理念的提出受到作物景观概念的启发。作物景观概念的英文是cropscape,由crop和scape组成,从landscape(地形、景观、风景)借鉴而来。不过,作物景观并非地理学、生态学意义上静止的概念,而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和考察人类与作物景观之间关系的动态系统或过程集合,主要内容包括作物景观的细节构成、表现特征、演变规律、人类活动对于作物景观的作用以及作物景观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国际科学技术史学界现在对知识系统的流动性愈发感兴趣,重点是迁移以及由此产生的转变和侵占过程。作物作为由人类促成的生命形式,迫使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其物质性的具体细节——适应性、抗性,还有当作物以各种方式运动或引入某地时它们是如何影响传播、生长以及产生或丧失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物景观也可理解为作物文化集合,每一种作物都形成自己的景观史,如茶景观、小麦景观、棉花景观等。

新作物史何以成其“新"?传统作物史有三“重”:首先,传统作物史重内史,强调关注作物史自身的独立发展,关心作物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机制、逻辑和规律等问题,主张作物科学技术发展有其内在逻辑、规律,注重作物发展事实在历史进程中前后相继的联系,而并不看重社会经济因素对作物发展的影响。其次,传统作物史重脉络和线条,主要包括作物的起源、传播与发展三个阶段,植物的野生类型经过人工驯化成为栽培类型,即为作物,这个驯化、传播、分化和时空变化的链条是重点关注的研究主题。最后,传统作物史重技术和生产,农业技术史和农业生产史长期以来都是农史研究的重心,作物的栽培、管理和收获几乎贯串农业生产的整个周期,于是相关生产技术便成为解析农业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和规律的钥匙或抓手。

与之相对应,新作物史亦有三“重":第一,新作物史重外史,强调作物史研究应更加关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背景和环境因素对作物发展的影响,认为这些外在因素也对作物发展的方向和速率产生重要影响,作物的发展变迁实际上是一个置身于相当复杂背景环境之中的历史过程。第二,新作物史重联系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转移甚至消解了农史研究的内史、外史之分,这种新范式给予稼(作物)与天、地、人“三才”之间的交互关系以更为深入的分析、诠释,从而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淡化农史的学科边界,大幅拓展农史研究领域,研究材料扩展到所有相关学科资料以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材料。第三,新作物史重经济和社会,作物生产不仅是农业生产系统的主体部分,而且还直接影响人类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质量,同国计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极为紧密的双向互动关系,阐释作物发展变迁的经济社会动因和作物发展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作物是一种经由人类加工的特殊生命形式,它天然地具有自然和社会两种基本属性,同时拥有迁移性和根植性两种典型特性。作物景观的形成和变迁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作物史的提出和实践则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不断对话的成果。究竟如何研究作物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基本的思路就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两个二级维度的关系:作物与环境、作物与文化。依据作物景观的理念,再继续细分若干三级维度:作物与品种资源、作物与生产技术、作物与生态环境、作物与社会经济、作物与政治军事、作物与民风民俗等;而且这些三级维度的因素之间可进行“通信”,其关系如图1所示。

总之,新作物史并非传统作物史的简单综合或扩展,而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和全新视野来考察作物发展的研究框架。与传统的研究范式相比,新作物史更加具有均衡性和包容性,可以有效避免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世界农业文明乃至人类社会问题;新作物史更加注重文化联系、互动和影响,尽力避免对自身文化的过度滤除、唯我独尊或妄自菲薄。

(摘编自刘启振、卢勇《新作物史:“新”在何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物是野生类型经过人工驯化而成为栽培类型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它本来就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B.传统作物史对作物栽培历史的演变研究具有联系性与持续性,而新作物史更加具有均衡性和包容性。

C.新作物史的研究重心在阐释农业技术生产的变迁、作物发展变迁的经济社会动因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D.新作物史为研究作物与天、地、人之间的交互关系确定研究新范式,突破了农史研究的“内"外”界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史的出现和作物景观概念的提出为新作物史的兴起提供了学理条件,可见某种新的研究范式的兴起往往离不开其相应的理论支持。

B.本文阐释作物景观概念时举了例子,分析传统作物史与新作物史研究的不同点时作了对比,而论述传统作物史特点时则使用了比喻。

C.综合文本内容可知,新作物史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体现了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多学科专业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

D.传统作物史研究有诸多不足而难以满足新时代学术研究和社会实际的需求,所以摒弃传统作物史而倡导更具优势的新作物史是时代之需。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新作物史特点的一项是()

A.《概谈中国南方的两种稻作文化——山地稻作文化与低地稻作文化》从宏观角度将自1万年前诞生以来至今的南方稻作文化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

B.为了展示农作物对历史更丰富的贡献及其更复杂的时间性,描摹一条走向当代全球粮食系统的纯净进化路线,白馥兰教授提出了“作物景观"概念。

C.《域外作物在中国:传播与驯化中的政治融入与文化融合》指出,某些外来作物以其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人某些精神气质。

D.学者李昕升著《中国南瓜史》,系统探讨了南瓜的起源与传播、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历程。

4.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新作物史研究的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图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5.新作物史的研究在传统作物史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展现了从旧知中发展新知的过程。请结合材料,谈谈这一过程对我们学习旧知,探求新知有什么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梁生宝买稻种

柳青

春雨唰唰地下着。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本互助组有两户,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有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一角钱呢?

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

“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稻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拿眼睛盯着生宝说的。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

“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可他知道继父梁三不这么想……

一九二九年,生宝跟着他妈央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逃难到下堡村,是继父梁三的草棚屋收留了他们。梁三命运不济,接连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了,再后来租不到地,连父亲留下的三间房也拆得卖了木料和砖瓦。可自从草棚屋里有了生宝母子,曾经被命运打倒的梁三,又开始创立起家业来,他操劳着,忍耐着,把希望寄托在将来。可拆掉三间房的地上长起来的榆树已经比碗口粗了,家业依旧没创起来。土地改革的那年冬天,梁三家分得十来亩稻地,老汉早已干瘪的身体突然就有莫名其妙的力量,见天天不亮就开始忙乱起来,但对于生宝也渐渐生出许多不满。

看见郭振山家盖瓦房,他心里气:“你把俺生宝拉进党里头做啥嘛?你弟兄三个外头有人干事,屋里有人种地,你们积极得起啊!可俺家里的地怎弄哩?"

听说生宝担任互助组组长,他冲到老婆跟前抱怨:“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成天不着家,啥时才能创立咱自个儿的家业?”

这次买稻种,老汉照旧不高兴:“谁见过汤河上割毕稻子种麦来?等碰破了脑壳后,你才知道铁是铁,石头是石头。"

想到这,生宝觉得有必要回去后认真地跟继父做点解释工作,主要说明大家富裕的道路和自发的道路有啥不同。爷俩使足了劲种地,的确年年粮食有余,然后有力量买地。可像任老四家那样的,劳力软,姓多,离开互助组就搞不好生产,就得年年卖地。那十年八年后老任家又和没土改一样,地全到他爷俩名下了!

想到能改变继父的想法,生宝满脸堆起笑容,他走进一家小饭铺,要了碗汤面,然后取开棉袄口袋上的锁针用嘴唇夹住,掏出一个红布小包来,在饭桌上很仔细地打开,在那些七凑八凑来的人民币中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

踏着土街上的泥泞,生宝从饭铺跑到车站票房。划着一根洋火,观察了全部情况;划第二根洋火,选定睡觉的地方;划了第三根洋火,把麻袋在地上铺开来。头枕着过行李的磅秤底盘,生宝和衣睡下了。他想:在这里美美睡上一夜,明日一早过渭河,到太白山下的产稻区买稻种呀!

票房外头,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气是凉的,可生宝心中是热的……

(节选自《创业史》,有删改)

【注】互助组: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为解决各自劳动力、生产工具不足的困难而建立的劳动互帮互助组织。

文本二:

《延河》是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协办的国家一级综合性纯文学期刊。杂志1950年以《西北文艺》之名初创,1956年经报请中办批准,以毛体字:“延河”作刊名,正式更名为《延河》,是新中国创刊最早的纯文学期刊之一。在将近70年的办刊历史中,《延河》屡开新中国文学风气之先,一直保持着非凡的文学表现,相继推出了一大批扛鼎中国当代文学星空的文学大家和优秀作品,聚焦着中国当代精神深刻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期待。

近期我社将增开“农村青年"栏目,旨在用文学积极回应时代,用作品传递“乡村变迁的脚步声”,鲜活而生动地记录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通过具有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农村青年形象,表现其创业、致富、成长的经历。积极倡导我国农村真情友爱、美好和睦的道德风尚。

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均在应征之列,风格不限,文学性强、艺术价值高者优先。

期待您的作品!

(改编自《延河》杂志社征稿启事)

6.小说中多次提到“钱”,对此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睡大炕也要两角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物价情况,体现出小说的时代特征。

B.梁生宝不肯为睡得舒服所花一角钱,能体现出他有节俭、吃苦耐劳的品质。

C.作为组长,梁生宝愿意为互助组垫上稻种钱,可见他有担当和奉献的精神。

D.拣起最破的一张五分票来付饭钱,展现了梁生宝过于守财,不为他人着想。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有生动的细节刻画,如第二段中对梁生宝的外貌描写,一身三条“麻袋”,呈现了生宝朴实坚定、艰苦创业的庄稼汉子形象。

B.生宝跟母亲逃难到下堡村,继父梁三收留了他们,小说插叙这部分内容,让情节更加完整,凸显了歌颂亲情与济世救人的主题。

C.小说的人物语言准确生动,比如“生宝同志"符合区委书记的身份,“娃们就有馍吃了嘛”既展现了口语色彩,又突出了乡土特色。

D.故事以描写“春雨"开端,使后文生宝滞留车站的情节展开自然合理。故事又在“春雨”中结束,使首尾形成呼应,结构更加严谨。

8.侧面塑造人物,是小说常见的手段。请以梁生宝为例,简要分析小说中侧面塑造人物的艺术。

9.如果要推荐本文参加《延河》杂志“农村青年"栏目的遴选,请结合文本二,写出你的推荐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贤哉。”子曰:“然。吾闻鲍叔达管仲,子皮达子产,未闻二子之达贤己之才者也。"

(节选自《孔子家语·卷三》)

材料二: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材料三: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闳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章而恶不生,则由得士也。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上》)

10.材料三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故古者A圣王之为B政C列德D而尚贤E虽在农与工F肆之人G有能H则举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徒,指“只”“仅仅”,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B.恶,意为“讨厌、憎恨”,与成语“深恶痛绝"恶衣恶食”中“恶"词义相同。

C.就,指“担任”,与《十二章》中“就有道而正焉"的“就”意义不同。

D.章,同“彰”,彰显,与《四子侍坐》中“端章甫”的“章"意义和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家语·卷三》中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贡的问题却巧妙地让子贡得到了答案。

B.《孟子·告子上》中孟子用对“鱼”和“熊掌"的选择为喻,引出对人生选择的论述。

C.墨子认为把爵位、俸禄等授予贤人,是因为贤人的才德,更希望贤人做事成功。

D.墨子列举“尧举舜”“禹举益"等古人的事例告诉我们,要让贤人有机会建功立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

(2)倘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14.三则材料都围绕“贤者”进行阐述,但侧重点不同,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

B.颔联用夸张、暗喻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一眼扫过三千字,非确数,而是极言读书之多之快。

C.“胸次全无一点尘"意思是诗人内心干净。该句写出了诗人读书时内心的感受。

D.本诗盛赞读书之好处,读书之趣,抒发诗人喜爱读书之情,意趣高雅,说理形象。

16.颈联有怎样的含义?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大学之道》中提到性情安和才能思考周全,思考周全才能处事合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子》第六十四章中指出做事情坚持如一,就不会失败的情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腊月的许多生机,是聚在菜园子里的。俗话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①天再冷,园子冻不死,那一园子的青葱总是鲜活着。“冰冻响,萝卜长”,萝卜坚决和严寒叫板,把自己往高处举,往土里深掘,最后,身板被锤炼得结结实实,而甜嫩脆的品质,更叫我们充满了期待——萝卜炖羊肉,馋人哟。

②菠菜、包菜、黄心菜、芫荽、胡萝卜、大蒜、冬苋菜等等也都是勇敢地和季节抗衡的斗士,这些寻常的蔬菜,其实是腊月里蛰伏的许多小小的幸福,不惊天动地,却把每一个日子点缀得不凝滞,不呆板。当然,它们能够在腊月里天天向上,长得滋润,还是农人们日常细心呵护照料的结果。每一户农家,对菜园子的拾掇,其实和对待四季里的每一项劳作是一样的,③心底含了实在的念想,手里攥着绵韧的劲道。

“腊七腊八,腌鱼腌鸭。"腊月一项要紧事,就是准备吃货。月初,鱼鸭就差不多腌透了,晴好的日子,每家每户的屋檐下,油汪汪晾着那一串一串的,受用着阳光温和的咂摸。整整一个月,农家的灶间难得消停,磨豆腐、蒸米酒、做糍粑,弥漫的香气,抵消了寒冷侵袭,人心,被烘得暖暖的。

——陈爱民《腊月》《人民日报》(2020年01月18日08版)

18.文中画横线的三处句子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以下判断全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对比、排比B.夸张、对比、对偶

C.比拟、比喻、对偶D.夸张、比拟、排比

19.下列句子里加点的“和”与文中加点的“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天和昨天一样热,和前天不一样热B.今天和昨天一样热,都是38度高温天气

C.屋里只有她和我D.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月初,有太阳的日子,每家每户都会把那一串串油汪汪的差不多腌透的鱼鸭挂到屋檐下晾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苏轼谈文章写作,认为应“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而我认为,散文创作还是有内在要求的,那就是真诚、自由、妖娆。散文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就在于发自作者内心的那种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真挚与赤诚。这构成了散文最动人和最有体温的品质。“自由”是指散文写作应当是宽泛的、自在的。可以倚马可待,泼墨如水,也可以深思熟虑,_______①______;可以由此及彼,信马由缰,也可以聚焦一物,______②_______。文学是另一个宇宙,疆域之大之广之深,人类迄今还没有完全探索尽。

散文的根本功用是以强大的代入感和感染力,呈现我们人类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生存样貌和精神状态,是用文字的方式,为自己和众生建造档案库、墓碑和圣殿。因此,散文在写作方法上就要求“妖娆”,以幽微多元的方式探究繁复的人性人心。只有把文章写得好看、耐看,光彩夺目、_____③________,营造现实和理想的各种奇异境界,才能够使散文具备一种引人求真向美慕善的积极力量,带给人们超越性的精神体验。

2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4月起,青年养老院在全国各地野蛮生长起来。这是一种面向年轻群体的新兴休闲社交场所,入住和民宿类似,平时会有读书会、分享会和烧烤自助等集体活动,主要是体验慢节奏生活,放松一下。河北一所青年养老院的横幅上印着“pleaseliedown”(请躺平),或许是因“躺平"一词饱受质疑,后来换成了“slowdown”(慢下来)。

很多人质疑,青年人怎么能躺平养老。但也有人认为年轻人挂在嘴边的“躺平"只是一种自嘲,“其实就是因为努力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社会的容错空间实在是太小了”。而实际上大部分青年住客只是到养老院度过周末,长住者很少,而且通常都有远程办公的工作,或是想好了未来的规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2.D3.C

4.(1)品种资源、生产技术、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风民俗均与作物产生互动关系;各因素之间不产生影响。

(2)从历史角度分:品种资源、生产技术、生态环境属于影响作物的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风民俗属于影响作物的文化因素。

5.(1)借鉴旧知,汲取其优点;审视旧知,明晰其缺点,在继承中发展。

(2)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联系中寻找新的研究方法。

(3)广泛汲取多领域的知识,开拓新视野,寻找研究的新方向。

6.D7.B

8.①环境的侧面烘托。小说开头、结尾出现的“春雨"等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梁生宝艰苦创业、劳动致富的热情。

②其他人物的侧面烘托。任老四和区委书记的信任和赞赏,侧面反映出梁生宝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品质、热爱和能力。

③对比反衬。在为公还是为私方面,继父梁三一心为自己家,反对生宝入党、为人民服务,反衬出生宝的一心为公,勇担责任。9.①小说内容具有时代性。小说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时代背景,再现了农村生活状态和农民思想意识,符合栏目“记录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变化的历史”的理念。

②小说人物形象典型。梁生宝有理想、有激情、充满时代朝气,勤俭朴素、积极担当,是农村青年党员干部的典型代表。符合栏目表现“农村青年创业经历"的要求。

③小说主题鲜明。通过梁生宝精打细算买稻种的故事,体现了“我国农村真情友爱、美好和睦的道德风尚”。

④小说文学性强。叙述技巧上通过梁生宝的回忆展开故事情节,自然灵活。小说语言有散文化的特征,景物描写营造了诗情画意的意境。符合栏目“文学性强、艺术价值高"的要求。

10.CEG11.B12.C

13.(1)我不知道,过去,齐国有鲍叔,郑国有子皮,他俩都是贤人。

(2)倘若想要效法遵循尧、舜、禹、汤的方法,将不可不尊崇贤能的人。

14.①孔子认为“贤者”能推荐比自己贤能的人;②孟子认为“贤者"能舍生取义;③墨子认为“贤者”应该得到尊崇。

15.C

16.①每天坚持读书,就像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勤奋攻读,不断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

②颈联运用典故(比喻),形象生动地表达勤读书的好处。勤奋攻读,增长新知,就像东风催开百花,染绿柳枝一样,其乐趣令人心旷神怡。

17.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C19.A

20.①原句将阳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鱼鸭在阳光下得到最为适度的晾晒,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场景的喜爱。②原句用短句,有强调作用,更口语化,显得亲切生动。③改句只是简单地陈述了晾晒鱼鸭这个行为。

21.①惜墨如金(字斟句酌);②精雕细琢;③回味无穷(余音绕梁、耐人寻味)22.构成:本体是散文,喻体是档案库、墓碑和圣殿。

表达效果: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散文的根本功用;②从多方面写出了散文的记录、纪念、朝圣的作用。

23.《在“青年养老院"中寻得平衡,蓄力前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