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大庆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①通过忽然感觉到“衾枕"的寒冷又看到窗户格外明亮而推知已经下雪;②通过听到竹子不断折断的响声而推知积雪过重。

5.【答案】①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②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③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答案】A

7.【答案】C

【答案】①烘托“我”即将见到诗人时的特殊心情。黯淡、破旧、简陋的环境,完全符合“我"对诗人的浪漫想象。②为结尾的突转埋下伏笔:桌上“半个月之前”的报纸,墙上“画艺拙劣"的绘画,这些其实是不符合诗人的特质的。

9.【答案】①伏笔的安排,在结尾得到了强烈的呼应,使得结局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如35岁之后不照相,隐居不为人所见,为后文认错人埋伏笔,结局出人意料,使得情节曲折有波澜。

②故事开端发展阶段的大量铺垫蓄势:年轻时读诗的感受,突出“我”对“诗人"的着迷;等待会见时,“我”对“诗人"的处境做出种种联想;初见时,对“诗人”外貌的描写,突出“我"对“诗人”的迷恋,为后面我的期待、激动的心情以及“诗人"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性增强,吸引读者。

③巧合误会(走错的人家环境正符合我对诗人的想象)、(认为眼前人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使情节富于波澜,充满戏剧性。

④结尾的情节突转,满心认为见到了大诗人,却找错屋子,认错了人。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答案】BCG

11.【答案】D

12.【答案】D

13.【答案】(1)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害怕,这就是燕子在帐篷上筑巢,鱼儿在锅中游动,等不到晚上就灭亡了。

13.【答案】(2)“蜜蜂、蝎子一类的小昆虫尚且有毒刺(作为防御工具),更何况一个国家呢”没有戒备,即便人数众多也不能依靠。

14.【答案】①李靖先直接点明诸葛亮是有感而发;②接着引用并解释《孙子兵法》中的内容,说明己方军队混乱会导致敌方取胜;③最后再以诸葛亮的话语作结,表明无可怀疑。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国家最重要的事务,莫过于警戒防备(敌人的侵犯)。很小的失误,会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全军覆没,将帅被杀,形势无可挽回,能不令人害怕吗因此一旦出现忧患灾难,国君与臣子顾不上吃饭而谋划对策,挑选任用贤良之人。如果安于现状而不考虑危险,敌人来了还不知道害怕,这就是燕子在帐篷上筑巢,鱼儿在锅中游动,等不到晚上就灭亡了。《传》说:“不预备意外,没有准备计划,不能出兵。"又说:“预先准备,妥善安排,确保没有忧患,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又说:“蜜蜂、蝎子一类的小昆虫尚且有毒刺(作为防御工具),更何况一个国家呢"没有戒备,即便人数众多也不能依靠。所以说: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所以三军将士出征之前,不可以没有准备。

如果军队不训练、演习,一百个人也不能当一个人用。经过训练、演习之后,一个人可以当一百个人用。所以孔子说:“百姓没有受过教育(训练)就去作战,这等于是抛弃他们。”又说:“贤德的人教育(训练)百姓七年,百姓就可以作战了。"既然这样,那么要去参加战斗的士兵不能不经过教育(训练),必须用“礼义”来教育百姓,用“忠信"来教导百姓,用“典刑”来告诫百姓,用“赏罚"来震慑百姓。因此人人都知道努力,然后再加以训练,列队与解散,坐下与起立,行进与立定,前进与后退,分开与聚拢,分散与集合。像这样一人可以训练十人,十人可以训练百人,百人可以训练千人,千人可以训练万人,就可以使整个三军受到训练,经过这样训练的军队就可以战胜敌人了。

材料二:

唐太宗说:“诸葛亮说:‘训练有素的士兵,即使将帅没有才能,也不会被敌人打败;没有训练的士兵,即使将帅有才能,也不会战胜敌人。’我怀疑这种说法不是十分正确的论断。”李靖说:“诸葛亮这种说法是有感而发的。我考查《孙子兵法》中说:‘将帅懦弱缺乏威严,治理军队没有章法,官吏兵卒关系混乱,列兵布阵杂乱无章,就叫作乱。’自古以来,由于自己混乱而造成敌人胜利的,不可胜数。所谓教道不明,是指军队训练没有遵照古法;所谓吏卒无常,是指将吏士卒的权力职责经常变动;所谓乱军引胜,是指敌人取得胜利是我们自己的混乱造成的,而不是敌人打胜的。所以诸葛亮说:‘士兵训练有素,即使将帅没有才能,也不会被敌人打败;如果士兵自己溃乱,即使将帅有才能,也会有危险。’这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唐太宗说:“训练的方法,实在不能忽视。”李靖说:“教育得法,士卒就乐于为国家所用;教育不得法,即使早晚督促责备,也无济于事。我之所以专心研究古制并把它编纂成图,是希望能差不多练成训练有素的军队。"唐太宗说:“你为我选择古代阵法,全部绘制成图送上来。”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答案】C

16.【答案】①羁旅漂泊之苦。《南征》“偷生"两句表达了诗人躲避战乱,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偷生落泪之悲苦;《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写出了诗人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苦。②年老体病之苦。《南征》“老病"一句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漂泊异乡之苦;《登高》“百年多病”表现诗人年老多病之苦。③孤独无助之苦。《南征》“未有见知音”,《登高》“独登台”,都有孤独之意,暗含得不到君王理解和重用的痛苦。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答案】

(1)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2)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其悔故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答案】①含苞欲放②沁人心脾③惟妙惟肖

19.【答案】①把碧绿的莲蓬比喻成倒立的喷水花洒和翻转的伞状吊灯。②既形象又贴切,体现了它们之间形状上的相似性,给人以亲切感。

20.【答案】D

21.【答案】①温室气体猛增②碳排放达到峰值③只有加强宣传

22.【答案】①同时,老师还要与学生开展互动式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活动中去。

②同时,老师还要与学生开展互动式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爱护环境、保护地球、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活动。

四、写作(60分)

23

【参考立意】

(1)幸福是一种关心他人、关心周遭世界的能力。

(2)执着于追求所谓的个人幸福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

只有心中装着更广阔的世界,才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幸福。大庆外国语学校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意思。它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错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谬误”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悖”,有“惑、违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辩。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诡辩"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慧,争为诡辩。久积而不决,无益于治”。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诡辩的例子“白马非马”。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诡辩之祖。《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大意是说:“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是: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晰地揭露了诡辩论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点。诡辩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是一种“逻辑谬误"。

(摘编自明道《什么是逻辑谬误》)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题为《夜雪》的短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联想活动对“夜深知雪重"进行的情境描绘,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间接推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是思维不严密的人,很容易在逻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推理和结论站不住脚,逻辑学将这种漏洞称为逻辑谬误。逻辑谬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法则,会导致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不自觉地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如,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一些颇为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很多案例与名人名言当证据。但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理由。其实,你的直觉可能没有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拆解而已。这些奇谈怪论无论在形式上如何严密,都可能犯了某种逻辑谬误。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谬误的蒙蔽性和复杂性是由它看似合理的表象带来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对逻辑谬误进行分析时将其称作“表象论证"或“假冒论证”。任何具体的正确的谬误分析,都必须将揭开这种伪装或面具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守株待兔的那个人,就犯了“假性因果"的逻辑谬误。一天,他碰巧看到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以为守在树边便能拣到撞死的兔子。如果将两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必须找出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而不能主观臆断,这种揭示谬误的能力在逻辑推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辩论家认为,某种逻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种分析谬误的能力,正是对正确逻辑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看人们分析逻辑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英国哲学家西季维克表述的一样:“事实上,逻辑就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

(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谬误原有“阴谋"欺骗”等意,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中外学者的著作当中。

B.亚里士多德将谬误主要分为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

C.公孙龙被称为诡辩之祖,他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

D.看似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奇谈怪论,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生逻辑谬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作者通过援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白马非马”的例子,具体清楚地阐释了这一“诡辩"的逻辑谬误所在。

B.诡辩看似运用了正确推理手段,实则违反逻辑规律,材料一引用黑格尔的话明确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或许不可避免,但了解了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才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予以拆解。

D.逻辑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运用它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

3.根据材料关于“谬误”的论述,不存在逻辑谬误的一项是()(3分)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是个谬种!"(《祝福》)

B.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白居易《夜雪》一诗主要表现出一种间接推知的逻辑形式,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4分)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诗人

(英)毛姆

①我对名人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有太多人都被一种强烈的冲动所扰,就是想要亲近这个星球上的伟大人物,这每每让我不以为然。当别人提议,我可以见一见某些地位或成就高人一等之辈,这样的机会我总会寻觅得体的借口避开。所以当我的朋友迭戈·托雷表示可以将我引见给卡利斯托·德·圣阿纳时,我婉拒了。但难得一次我的理由是真诚的:圣阿纳不但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还是个被人们寄托了很多想象的人物,他的各种历险已经是传奇了,能在他的衰朽之年看一看这个人,会很有意思;但他年岁已经太大,这时候接见一个陌生人、外国人,对他来说只能是种烦扰。

②记得我第一次读他的诗是二十三岁,当时迷恋得手不释卷:他诗句中有种激情。有种英雄的孤傲和斑斓的生命力,一下让我神魂颠倒,因为那些掷地有声的诗句和绕梁不止的韵律已经和我美好的青春记忆交缠在一起,所以一直到今天。我读起它们来依然会心跳加速。我一向认为卡利斯托先生在读者中的声望是他应得的。当年每个年轻人都能脱口而出他的诗句,而我的朋友会无休无止地跟我讨论他疯狂的举动、狂热的演说(诗人之外他也是个政治家)。但这些都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卡利斯托先生一直隐居在他的家乡埃西哈,不屑和这个再没有什么能让他感兴趣的世界为伍。

③“他现在看上去怎么样?”我问。“神采不凡。"你有他的照片吗?”“有就好了。他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他说他只想让后世见到他年轻时的样子。"

④我知道他年轻时极为俊美,当他意识到青春一去不返时创作了一首感人的十四行诗,从中你可以清楚读到曾经被如此爱慕的容颜终于逝去,所领受的那阵刺痛是多么苦涩,多么冷酷。

⑤但我还是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再读一遍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而我也更喜欢在埃西哈那些阳光扫过的安静街巷自顾自漫行。所以,当我到达埃西哈的当晚就拿到那位大人物留给我的字条时,我是大为惊异的。他说,如果我能第二天上午十一点登门一见,会让他非常高兴。事已至此,除了第二天在指定时间登门造访,我好像也没有其他选择了。

⑥埃西哈是教堂之镇,随便走几步便能看到断壁残垣,或者是有鹳鸟筑巢的石塔。埃西哈也曾有过辉煌,很多这些白色的房子,石头大门上都有气势雄伟的纹章,卡利斯托先生就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拉了门铃之后我站在栏杆外,虽然我听见铃声穿透了屋子,但无人应答,我摇了第二次,第三次,终于一个老妇来到了门口。

⑦“你要干吗?”她问。她的黑眼睛倒好看,但情绪不佳,我猜她是在这里照顾老诗人的。我把名片递给她。“我跟你们主人有约。"

⑧她把大门打开,让我进去。告诉我在那里等着之后,她便丢下我上楼去了。这个建筑的各种比例都很大气,但油漆已经黯淡,地上的瓷砖多有碎裂,还可见到多处灰泥大块大块地剥落。这里每样东西都散发着贫寒的气息,却见不出邋遢。我知道卡利斯托先生穷。对他来说,有不少时候钱其实来得很容易,只是他从来不觉得这是件要紧的东西,总花钱如流水。现在你也很容易看出来他对自己生活的拮据根本不屑一顾。院子中间有张桌子,两侧各放一张摇椅,桌上的报纸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我开始猜想在温暖的夏夜,坐在这里抽烟时,是怎样的梦幻充斥着他的思绪。柱廊之下,墙上挂着一些西班牙的绘画,颜色暗沉,画艺也拙劣。这个场景,再加上我朦胧勾勒的种种联想,和这位浪漫诗人的形象太过相称,我几乎要被这个地方的气魄所压倒。我之前对于这次会面一直很冷淡,甚至不知为何略觉得无聊,但现在开始有些局促起来,点了一支烟。我是照着时间来的,不知老先生是给什么耽搁了。这种寂静让人有些不安。

⑨我听见有声响,心跳快了起来。我现在有些激动了,等到看见他走下楼梯时,我屏住了呼吸。他一只手里有我的名片。这是位个子很高的老人,花白的头发依然很茂密,而浓密的眉毛依然是乌黑的,这让他的黑眼珠里闪过的火焰更添了一分严峻的气势。在他的年纪,眼神依然保有那样的光芒让人赞叹。他不带笑意的眼神落在我的身上,冷静地审视着我。他的衣服从上到下是黑色的,一只手中拿着一只宽边帽。在他的仪态中有种自在和高贵。他完全是我希望的样子,他身上没有一寸不像个诗人。

⑩他缓缓向我走来。他的眼睛也绝对像是鹰的眼睛。这对我来说,似乎是个重大的时刻,因为他就站在那里。莫名地在我心里,唱起了卡利斯托先生最有名的情诗,轻柔而动人。我很不好意思。还好我之前准备了该如何跟他打招呼。“大师,我这样一个外国人能和您结识真是万分荣幸。”

他犀利的眼神中突然有笑意摇曳了一下,严厉的嘴唇也有那么一瞬被微笑弯成弧线。“我不是诗人,先生,我是卖猪鬃刷子的。你弄错了,卡利斯托先生在隔壁。"

我找错了一幢房子。

(有删改)

文本二: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英国著名现代小说家和剧作家,因其短篇小说成就最高,被称为“英国莫泊桑”和“短篇小说大师"。毛姆的短篇小说,故事性强,极具可读性。在创作小说时,他要精心地编织故事情节,继而对故事情节进行巧妙设计。在长期的写作中毛姆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又被人称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

(节选自《毛姆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愿给年岁已高的诗人带来生活烦扰,这是“我"拒绝朋友将我引见给伟大诗人卡利斯托先生的根本原因。

B.文中两次写到“我”的心跳加快,今昔相连,生动地突出了“我"对“诗人”的崇敬和仰慕之情。

C.当收到诗人的字条时,“我"大为惊异,既惊异于诗人对“我”行程的了解,更惊异于诗人竟然会主动邀约。

D.在“我"的想象中,诗人的样子最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手中拿着宽边帽,具有自在和高贵的仪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通过朋友与“我”无休无止的讨论,表现了诗人才华横溢、神采不凡的特点。

B.诗人“三十五岁之后就拒绝面对镜头”,这一情节的设置,既体现诗人面对青春逝去的痛苦,又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C.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事,讲述“我”拜访诗人卡利斯托先生,却找错房子、认错人的经过,增强了文章真实性和感染力。

D.“不带笑意的眼神"冷静的审视”等细节描写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写出了“我"心目中诗人桀骜冷峻的气质。

8.小说第8段不惜笔墨描写诗人的住所周围的环境和屋内的陈设,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二称毛姆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请分析文本一在情节安排的技巧上是如何体现“最会讲故事"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若夫失之毫厘,则差若千里,覆军杀将,势不逾息,可不惧哉?故有患难,君臣旰食而谋之,择贤而任之。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传》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又曰:“预备无虞,古之善政。"又曰:“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故曰:有备无患。故三军之行,不可无备也。

夫军不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故仲尼曰:“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又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然则即戎之士不可不教,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然后习之,或陈而分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走而却之,别而合之,散而聚之。一人可教十人,十人可教百人,百人可教千人,千人可教万人,可教三军,然后教练而敌可胜矣。

(节选自诸葛亮《将苑》)

材料二:

太宗曰:“诸葛亮言:‘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朕疑此谈非极致之论。"李靖曰:“武侯有所激云尔。臣案《孙子》曰:‘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自古乱军引胜,不可胜纪。夫教道不明者,言教阅无古法也;吏卒无常者,言将臣权任无久职也;乱军引胜者,言己自溃败,非敌胜之也。是以武侯言:‘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又何疑焉?”太宗曰:“教阅之法,信不可忽。"靖曰:“教得其道,则士乐为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臣所以区区古制皆纂以图者庶乎成有制之兵也。”太宗曰:“卿为我择古陈法,悉图以上。"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朝督A暮责B无益于事矣C臣所以区区D古制E皆纂F以图者G庶乎H成有制之兵也。(3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发语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夫"意思不同。

B.纵横,指杂乱交错的样子,与“纵横捭阖”的“纵横"意思不同。

C.胜,尽,与《鸿门宴》中“行人如恐不胜”的“胜"意思相同。

D.焉,表疑问语气,与《劝学》中“风雨兴焉”的“焉"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认为,国家最重要的事务就是戒备,在这个问题上稍有偏差,就可能会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三军将士出征之前,不可以没有准备。

B.孔子的观点是,不教育、训练百姓就让他们去参加战斗,这等于是抛弃他们。经过贤德的人教育、训练七年之后,百姓就有能力参加战斗了。

C.诸葛亮赞同孔子的观点,认为参加战斗的士兵不可以不经过教育、训练,教育、训练好之后,一人能当百人用,最终自然也能战胜敌人了。

D.唐太宗和李靖都认为千万不能忽视军队训练的方法,只要教育得法,士卒就会乐于为国家所用。于是他们一起研究古代阵法并绘制成图。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寇至不知惧,此谓燕巢于幕,鱼游于鼎,亡不俟夕矣。

(2)“蜂虿尚有毒,而况国乎?”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14.面对唐太宗的怀疑,李靖是如何答复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

15.下列对《南征》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高》和本诗都写了景,但前者借凄清萧索之景抒诗人悲凉愁苦之情,后者以乐景衬哀情,极为沉痛。

B.“春岸"两句描写了诗人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

C.“老病南征日”和“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情感一致,都表达了因病而不能上战场的无力报国的悲哀。

D.“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已是年老多病之身,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

16.《南征》尾联说“百年歌自苦”,《登高》尾联也说“艰难苦恨繁霜鬓”,两首诗中写出了哪些相同的“苦"?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的末尾,写日观峰周围的环境是“___,___”,使人更加感觉到环境的清冷与登山的困难。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累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

(3)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用“___,___”两句表明他的行事准则,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中央党校濯莲池内种植的莲花,有着自己小池碧玉的卓特之处。每年的夏天,满池荷叶像一把又一把撑开的翡翠雨伞,有的铺散在水面上,托举着晶莹透亮、滚来滚去的水珠;有的高高伫立在枝头,像一把扇子,随风摇曳。荷叶丛中,一根又一根满身带刺的荷梗昂首挺立,支撑着大小不一的荷叶与荷花。荷花仪态万方,有的①-----;有的刚好开出两三片花瓣,似在蓄势待发;有的已全部盛开,如婷婷少女,含笑而立。荷花的颜色也是斑斓错杂,有的白如凝脂,纯洁温润;有的红如朝霞,鲜美艳丽。尤其是粉色荷花,粉中透白,嫩蕊凝珠,盈盈欲滴。站在池塘畔细细闻去,一缕缕清幽淡雅的荷香缓缓飘来,②_________________。那些早早开放过的荷花,伴随花瓣的片片飘落,从娇小嫩黄的花心深处探出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仔细端详,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诗人把由莲花到莲蓬的转换过程比喻为“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可谓生动形象,③_________________。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线的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