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鄞州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鄞州高级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命运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于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他们无须选择,终老乡土便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D.乡土社会的产生并没有具体目的,是一种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与有具体目的而分工协作,机械地聚合在一起的法理社会不一样。
2.下列选项中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B.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它们和法律都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C.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样的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D.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如一个中国人在西伯利亚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是因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
B.初次出国的人,老人会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灶上的泥土塞在出行人的箱子底下,告诉出行的人,如果水土不服就用灶土煮点汤喝。这说明乡土能够治病。
C.一个村子几百年来老是几个姓,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这说明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D.做子女的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这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基本办法。
4.文本选段中运用了多种的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
5.在中国香港,经常会出现诸如“长沙湾道”“山东街"南京街”“北京街"等以大陆城市命名街道的现象。读了《乡土本色》后,你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麻叔点铳
香莲相中了麻叔,缘于一根火铳。
在沁水湾,谁的脸最俊?谁的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当然是香莲。香莲是村里的头等美人,那脸俊得让沁水湾的男人干眨眼睛说不成话,胆壮的就托了媒婆去提亲,拿的是供销社里最好最贵的点心。①结果点心咋拿去,咋拿回,连媒人都懒得再去了。
这时候就听得一声火铳响,沁水湾周末大戏台就要开唱了。人们全都搬了小凳子挤坐在最前面,要听村里祖传的“怀梆”和“四加弦"。这两出地方小戏乡土味道太浓,沁水湾的人就爱听这掉渣的土味儿,生生地把个小戏唱大了,还唱到了县里的大舞台上。
香莲不看戏,她喜欢站在人群后面看麻叔点火铳。火铳一响,戏就开场,锣鼓家什敲打得热热闹闹时,香莲就悄悄地塞给麻叔几双绣花鞋垫,麻叔就迅速地递给香莲一条在镇上买的红丝巾。
麻叔不敢托媒人去提亲,媒人也不接麻叔的点心。麻叔也不敢去香莲家,②他害怕香莲妈拿起那三尺长的大铁铲把他拍出门。
麻叔其实不姓麻,主要是他一脸的小麻坑,所以大家都叫他麻叔,时间长了,他也就认了。麻叔还是个近视眼,看啥都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左眼得过很严重的红眼病,遇风就流泪。可是香莲就是相中了麻叔,喜欢看他点火铳时的潇洒劲儿。
生产队里唱大戏,队长不敲钟不派活儿,全凭麻叔那根火铳“嗵”地一响,召集了全村人聚堆看戏。只见戏台前人群涌动,人声鼎沸,乌泱泱的人们或站立或坐着条凳在舞台前等待,人们一个个笑容满面,往往是几个人把头挤到一处,高谈阔论,笑声不断,大家都在等着火铳声响起来,因为火铳一响,戏就开场。
麻叔从来不做这些小动作,他在人群后面点火铳。③他在哪儿,香莲就一定在哪儿。
因为要点火铳,麻叔精通做土炸药的方法。业余时间,麻叔还喜欢打兔子。他做的土炸药,除了平时打兔子用,过年村里组织各生产队沿街表演传统“故事"(指地方戏、武术、高跷等)时,他就负责点火铳。每隔半个小时,麻叔的火铳一响,各路“故事”都得往前走,直到把村里的主要街道全都转一遍才算结束。那是麻叔一年中最有权威的时候,也是最风光的时候。
这个时候,香莲就一直跟着麻叔看他点火铳。从大清早看到日头落,晌午时,她还跑到家里,用小饭盒提了吃的给麻叔送去。
麻叔点铳,那是一绝。每到村里表演“故事”,头一天他必到镇上的“红星理发店”洗头、修面、刮胡子。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换下原来的旧衣服,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再戴上一顶新帽子,非常神气地走在大街上。只见他一手握着火铳把儿,一手用香烟把铳眼下的小炮点着。几秒钟后,“嗵"的一声震天动地,那姿势,那神情,看起来可是真带劲儿。
好汉也有失手的时候。那一年,麻叔点着了火药下的小炮,好一会儿不见火铳响,他自己也好生奇怪,便往铣眼跟前看了看。就那一瞬间,“嗵”的一声铳响了。麻叔的帽子飞上了天,麻叔满脸被火药熏得酸黑,不过幸运的是,那喷出的火只是刚擦着了麻叔的帽舌头,如果再往前一点儿,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说时迟,那时快,④身旁的香莲猛地扑了上去,抱住麻叔就哭起来。她用手中那软软的红丝巾轻轻地擦拭着麻叔黑黑的脸,心疼得不行。
香莲问,眼还能看见不?麻叔说,能看见。香莲问,疼不疼?麻叔哈哈一笑,赶紧说,不疼不疼,就是有点儿发痒。
一圈人原本早已吓蒙了,听了这两人的对话,全都笑得合不拢嘴。
农闲的时候,麻叔喜欢去地里打兔子,他那枪法也绝。我们那里秋天、冬天满地种的都是大葱,那兔子就爱在垄沟里卧着,只要麻叔看见,“砰"地一枪,枪响兔倒,利利索索,毫不拖泥带水。可有一回,麻叔就闹了个大笑话。至今村里人见他还说:麻叔掂枪去打兔,一枪打个玉米裤[注]。
那天麻叔没事,就悄悄地约了香莲去打兔子。他掂着火药枪,满地里闲转。刚收罢玉米,地里有不少剥掉了玉米以后,人们扔在地里的玉米裤。那天风大,一个白白的玉米裤被风吹得直往前跑。麻叔近视眼看不清,以为是一只白兔,便追起来。正巧前面有一条路沟,玉米裤就被大风刮进去了。根据经验,麻叔迅速来到沟边,看也没看,对着路沟就是一枪。只听见“哎呀”一声大叫,把麻叔吓得魂不守舍。原来本村一妇女正在路沟里干活儿,这一枪差点儿打在那妇女身上。麻叔仔细一看,才知自己追的是个玉米裤。这时,麻叔才看清楚,从路沟里骂骂咧咧爬上来的那妇女,正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媒婆刘小彩。
有了这特殊的“缘分”,刘小彩就凭着那三寸不烂之舌,说烂了冬瓜,说掉了葫芦,硬是说服了香莲的爹娘。
那一年春节,沁水湾又表演传统“故事”,麻叔身边站着的就是刚做了两个月新娘的香莲。
香莲的脸红扑扑的,粉嘟嘟的,笑得甜甜的,还是那样痴痴地看着麻叔点火铳。
点个火铳就恁大本事?香莲这朵鲜花就这样.插在了牛粪上?
沁水湾好多男人都不看戏了,都唉声叹气地回了家。
(有删改)
[注]玉米裤,东北方言,包在玉米上的白色叶子。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开头以设问的方式表现了香莲在沁水湾是头等美人,因此,一些胆大的男人们便托媒人前去香莲家说媒。
B.在沁水湾周末大戏台开唱的时候,香莲也会前往,但她去并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站在人群的后面看麻叔点火铳。
C.每到村中表演“故事"时,麻叔都要换下旧衣服,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小说写这些意在突出麻叔的贫穷艰苦。
D.麻叔领着香莲去打兔子时闹了个大笑话,差点伤到了媒婆刘小彩,有了这特殊的“缘分”,刘小彩说成了麻叔与香莲的婚事。
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仅仅用一个“懒"字便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媒人懒散的性格特征。
B.句子②表现了麻叔因怕香莲母亲反对他与香莲的婚事而不敢让媒人登门的心理。
C.句子③中以“一定在哪儿”寥寥数字突出了香莲对麻叔的一往情深。
D.句子④中以“猛地扑了上去"这一动作描写表现了香莲对麻叔的心疼与爱怜。
8.本篇小说与《哦,香雪》一样,在表现麻叔和香雪这两个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就此文列举两例并分析其人物形象(4分)
9.火铳本为乡村普通之物,然而在本文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火铳在全文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音,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使女工缫之,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则天下诸侯莫敢不敬。是故子路;卞之野人;子贡,卫之贾人;颜涿聚,盗也,颛孙师,驵也。孔子教之,皆为显士。夫学,譬之犹砺也。昆吾之金,而铢父之锡,使干越之工,铸之以为剑,而弗加砥砺,则以刺不入,以击不断。磨之以砻砺,加之以黄砥,则其刺也无前,其击也无下。自是观之,砺之与弗砺,其相去远矣。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
(节选自尸子《劝学》,有删改)
文本三: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软,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
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税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节选自颜之推《勉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B.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C.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D.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不厌,厌是厌倦,懈怠的意思。和“山不厌高”的“厌"意思一样。
B.贾人,指商人,也指古时官府掌管采购物品的人员,文中“贾人”指前者
C.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社稷"合用则常用来代指国家。
D.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和编丝成绳的统称,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手法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尸子在《劝学》中列举了子路、子贡、颜涿聚、颐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
B.从颜之推提到的“未知养亲者”等情形可知,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荀子·劝学》和尸子《劝学》都运用了比喻论证,使论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D.尸子和颜之推都写到了学习者在学习后所产生的变化,并以此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
(2)今人皆知砺其剑,而弗知砺其身。夫学,身之砺砥也。(4分)
14.三段文字都论述了学习的作用,请分别加以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泫然有感②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详载户口、土贡、山川、辖县等。②本诗作于庆元二年(1196)秋,作者闲居山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泫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16.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希望接纳更多的人才,模仿了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两句,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朦胧、平静和安详的特点。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以雕刻为喻,从正面强调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苍苍的榕树啊,你是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臂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在喧嚣中让他们宁静,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
我既怀念榕树下热闹愉快的夏夜,______。夏夜,搬几块床板往榕树下一放,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侧耳倾听田间地头的虫唱蛙鸣,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愉快交流。相比夏夜,秋夜则显得梦幻恬静。要是有月亮的夜晚,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让人仿佛听到中秋节临近的脚步。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以月亮圆满寄托阖家团圆,思乡怀人之情。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由来和意义,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记忆。①“每逢佳节倍思亲”,我长年在外工作,同家人团聚的时间和以前相比减少了一倍。②儿时的记忆,一到节日便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③笼罩在我的周围,最后定格在故乡的榕树下。
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所以我们相互牵挂:如果你有知觉,一定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你;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______
18.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数不胜数B.源远流长C.源源不断D.博古通今
19.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句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并进行修改,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在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不超过15个字。(4分)
21“有桂花的清香从枝头轻轻洒下"可否将“洒下”换成“落下”,试简要分析。(5分)
22.从以下三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借鉴原文第三段画线句对中秋节的讲解方法,拟写内容。内容合理,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劳动让人“吃苦”。《插秧歌》描绘一家四口农忙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表现出农事的辛苦与繁忙;张秉贵晚上下班后,也会“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也有人说,人类一切艺术的起源,音乐、文学、美术、体育、科技……都离不开劳动。正是劳动,创造了美,塑造了美,也丰富了人类精彩的文化生活、精神世界。
劳动之“苦”与劳动之“美"之间似乎是矛盾的,对此,你的看法如何?或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体验加以阐述,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高一10月月考语文答案
1.B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错。原文是说“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故选B。
2.DA.“相比现代社会”错。文章中仅提到“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却没有与现代社会进行比较。
B.“它们和法律都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错。原文是说“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熟悉和信任”是调节乡土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而“法律并不是"。
C.“这样的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原文是说“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并未说这种信用远胜于契约。
3.BB.“这说明乡土能够治病"错。这说明的是泥土在中国文化中的可贵。
4.①举例论证:第3段中,举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为例,从语言角度来看,用例独特,证明农民黏着土地的特点。
②比喻论证:第4段: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生动形象写出宣泄出外的农民的情态。表明上一段所言的农民黏着土地并非完全一成不变,而是在宏观历史上稳定时代定居,但是个别时候仍有一些人会离开家乡土地,即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③对比论证:第7段中,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进行对比,说明所谓的社会这一概念通常有两种不同形态呈现,我们的乡土社会其实就是礼俗社会。
④引用论证:第8段中作者引用并解释《论语》中的第一句话,其实还是为了说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礼俗社会,而非法理社会。
(列举出两种并分析到位:得4分)
5.①从中国大陆到中国香港的迁移,是乡土社会向现代都市社会发展,人口迁移的结果。
②迁居后出现大陆地名,是因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土”在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故乡是人精神上的归宿,中国人有浓厚的安土重迁的思想。
6.CC.“意在突出麻叔的贫穷艰苦"错,由原文“每到村里表演‘故事’,头一天他必到镇上的'红星理发店'洗头、修面、刮胡子。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换下原来的旧衣服,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再戴上一顶新帽子,非常神气地走在大街上”可知,小说写这些的目的是要表现麻叔对点铳的重视。
7.AA.“媒人懒散的性格特征"错,由原文“香莲是村里的头等美人,那脸俊得让沁水湾的男人干眨眼睛说不成话,胆壮的就托了媒婆去提亲,拿的是供销社里最好最贵的点心。结果点心咋拿去,咋拿回”可知,此处的“懒"字表现的是媒人觉得说媒无望,便不愿意再去。
8.《麻叔点铳》:①通过香莲跟着看麻叔点火铳侧面表现出麻叔点火铳的水平之高。
②通过沁水湾好多男人唉声叹气,都不看戏了,侧面表现麻叔婚后的幸福。
9.①火铳是全文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②火铳是文中的重要写作意象,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它体现了麻叔的心灵手巧。
③火铳在文中是情感的载体,香莲看麻叔点火铳、在麻叔被火药熏得黢黑后着急地询问,表现了她对麻叔的在意。
④火铳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香莲因火铳而爱上了麻叔,媒婆因火铳而说成了香莲与麻叔的婚事。
10.C句意:学习所得,施行起来没有不见成效。世人读书的,往往只能说到,不能做到,(所以)他们的忠孝没有人听说,仁义不足道。
11.A不一样,满足。
12.A.“是为了说明孔子的贤能”错误。本语段是在说劝勉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列举子路、子贡、颜涿聚、颛孙师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13.(1)木材经墨线比量就变直,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磨就变锋利。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见识通达且行为没有过错了。(金,砺,博学,参省各1分)
(2)现在的人们都知道磨砺他们的剑,却不知道磨砺他们自身。学习,就是对自身的磨砺。
(砺,名作动,磨砺1分;而,却,1分。夫学,身之砺砥也。判断句,1分;句子通顺一分)
14.①荀子认为学习能让人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②尸子认为学习能使人成为当世名士,天下的诸侯就没有谁敢对他不敬。③颜之推认为学习能使人心胸开阔使洞明世事,有利于行动。
15.(3分)C(“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错误)
16.(6分)①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风华正茂、充满豪情的革命青年(2分);
陆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爱国诗人(2分)。
②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2分)。
17(1)山不厌高海不厌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8.B
A.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B.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C.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多用于事物。
D.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句中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搭配,强调历史悠久,应选“源远流长"。
19①“减少了一倍”搭配不当,缩短、减少、降低只能用分数或者几成。改成“减少了一半"②缺少主语,使儿时的记忆的“使”去掉。
20.①也怀念榕树下梦幻恬静的秋夜②一定会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
21.“洒下"的表达效果更好。(1分)
①花香本无形,“洒”字化抽象为形象,写出桂花香味的若有若无、断断续续。(2分)
②“洒"如细雨般轻柔,与动词、“轻轻”搭配,符合桂花在秋夜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的特点,“落”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中国电信山东济南分公司校园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林业集团限公司招聘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大唐集团江西分公司所属企业招聘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限公司甘肃分公司春季招聘5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储粮油脂限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上海移动春季校园招聘20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度融资借款合同标的和借款条件
- 2024年度店铺客户服务与售后服务合同
- 《产业结构升级》课件
- 2024年度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书
- 13 寒号鸟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抖音短视频代运营合同合作协议书(律师修订版)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测试(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造价咨询项目部外聘人员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语言 课件
- 汽车租赁公司车辆养护制度
- 2024-2030年船用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RFID智能仓库管理系统方案
- DB35T 772-2023 行业用水定额
- 手术室护理病历临床病案
- 房屋与市政工程第三方质量安全巡查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