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节日-课件_第1页
唐朝节日-课件_第2页
唐朝节日-课件_第3页
唐朝节日-课件_第4页
唐朝节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朝穿越指南——娱乐节日*秦时明月汉时关,一脚穿越到长安。进城要拿身份证,夜里出门防城管。见到官员叫大人,谁家儿子这么闲。饭店没有水煮鱼,想吃牛肉防人见。娶妻做客先吟诗,银两纸票不是钱。唐朝穿越指南,教你科学穿越。*唐穿指南:鸡、狗、猪、羊、牛、马,今天终于生人了(人日)唐穿指南:从不开放的长安夜市,一年仅此一次,速来抢购!(上元)唐穿指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上巳)唐穿指南:断炊了,大家欢欢喜喜上坟去吧(寒食清明)唐穿指南: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唐穿指南:五色丝线抛,帅哥你往哪里逃(端午)唐穿指南:七月七日长生殿,美人满屋抓蜘蛛(七夕)唐穿指南:遍插茱萸少一人,此人正在射菊花(重阳)*元旦元旦是每年的最初一天,即正月一日,又称为元日、正日、元正等,颇受唐人重视。在唐代,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连袂齐过的,形成了“守岁”的习俗,即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欢乐到元旦天明,通霄达旦,彻夜不停。此时,千家万户合家团聚,大设酒席,同时进行歌舞娱乐,还焚烧纸钱,祭祀祖先,并燃放爆竹,辟鬼去邪。正月初一,为一年之始,是日天子坐早朝受朝贺,臣僚百官着礼服入朝,朝贺天子。外官都要拜表入贺。民间对元旦也很重视,正月初一,燃放爆竹驱邪,沿用汉时习俗,相聚饮酒庆贺,请客喜宴,用桃符以辟恶。*人日正月初七,唐庭常在人日宴会群臣以赏雪,赏赐彩绢,使其赋诗助兴。人日,唐时盛行剪彩,有剪彩为花、树、为鸡等,栩栩如生,若人日恰兼立春,则剪双彩。人们会把各种颜色形状的剪彩戴在头上,贴在窗户屏风上。唐人也习惯于此日登高、出游。《人日寄杜二拾遗》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中和中和节在二月一日,《武林旧事》载“二月一日谓之中和节,唐人最重”唐德宗贞元五年诏:“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有司,给假一日。”中和节日,京城之百官进献农书,司农献粮种。禁屠一日。皇帝与臣僚会宴,宴会奏破阵乐及九部乐,还演出特制中和乐舞。至晚方散。中央传令下属各级官员,分别举行宴会庆祝。***上元唐时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上、中、下三元。逢三元时,禁屠宰渔猎。上元(元宵节)放灯、观灯也别具特色。因上元之夜以观灯为主,故亦称为灯节。唐制,日落坊门关闭,禁止人行。若逢正月十五日前后三晚,不闭坊门,可外出燃灯、观灯。上元之夜以京师长安最为精彩,各种彩灯争奇斗艳,观灯的人们倾城而出,前呼后拥,人声鼎沸,场面热烈。玄宗时为宣扬其太平盛世,特改上元节为三个晚上,从正月十四夜起,一连三夜狂欢不止。上元节时,还举行大量歌舞活动,以踏歌为盛,人们成群结队,手挽着手,踏地为节,边歌边舞,欢乐热闹的气氛,使人如醉似痴。唐人曰:“新正月圆夜,尤重看灯时。”**中元

唐代各种宗教盛行,世俗人与佛道信徒都以七月十五为节日。道教认为,七月十五地官下降,以定人间善恶。寺院常于七月十五日起盂兰盆法会。以百物供奉三宝。僧俗大众常在节日集会于寺庙,既是祭祀,又是娱乐。*社日社日,由汉至唐,皆有祭祀。在中古唐宋以前,一直都是民间最盛大的狂欢节。它和农民、土地、耕作、丰收有着极为深厚的关系。通常以立春和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和秋社。主要有两大活动:祭祀社神和稷神。然后是“赛神”。百姓唱歌跳舞,把酒开宴,和社稷之神一起享受新宰杀的肉食,大快朵颐。开元十八年,令:“天下州府春、秋二时及释奠,停牲牢,唯用酒脯,永为常式。”*寒食、清明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节,禁火三日,只能吃冷食,故又称“冷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由于前后紧连,唐人常将两个节日合在一起过。唐人重寒食。《唐六典◎假宁令》载:“寒食通清明(休假)四日”。节日里除冷食外,上坟扫墓已成风俗,扫墓归来,要戴柳簪发,谓“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寒食清明节,盛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唐人常常外出踏青郊游野餐,放风筝。打秋千是唐朝妇女最喜欢的一项运动之一。当时的女孩子还会蹴鞠,而唐朝男人更喜欢打马球和斗鸡。拔河也是必玩娱乐,皇室朝廷都会出面组织大臣们来拔河,因为古人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的作用。****端午唐代,每个月的第五日都可称为端午。但是,以端午为节日,记载最多的还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亦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节日里,人们除吃粽子、饮雄黄酒、系彩丝、挂香囊外,还举行龙舟竞渡表演和斗百草活动。龙舟竞渡尤盛于南方水乡,比赛时水上万舟齐发,水浪翻腾,舟子奋力划船,观众齐声呐喊,声振天地,精彩热烈。斗百草是比赛谁的花草种类多、品种奇。端午为唐官方节日,朝廷依照惯例举行宴会,并有大量赏赐。*七夕夏历七月七日为七夕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之夜,人们摆设花果酒脯之类的祭品,轻奏琴弦,对天乞祈。《开元天宝遗事》载:“陈瓜果酒饭,以祀牛女二星。”“动清商之典,宴乐达旦,士民之家效之。”妇女们则以穿针引线的方式向织女乞巧,希望有一双像织女那样的巧手。唐人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从汉魏开始,民间就有在七月七日中午晒书、晒衣服的风俗。“乞巧”抓蜘蛛**重阳

九月九日,唐代定为官节日。官府赏赐,让官员公费自选旅游线路度假消遣。重阳日,登高、插茱萸以辟邪为古老习俗。人们除举行登高活动,饮菊花酒,佩茱萸袋,还赋诗兴致,寄托情怀。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活动,向高处攀登者即为登高,人们往往借此言情咏志,内容健康高雅。深秋时节,菊花独放,深受唐人喜爱,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人于重阳时,常邀朋赏菊,置酒赋诗,其乐融融。人们外出登高,“菊花须插满头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