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猜想50题)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1页
(考题猜想50题)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2页
(考题猜想50题)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3页
(考题猜想50题)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4页
(考题猜想50题)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点专练50题知识点一: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知识点二:江南的开发知识点三:民族交融知识点四:士族专权知识点五:孝文帝改革知识点六:隋唐盛世知识点七:唐朝的民族政策知识点八: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知识点九:选官制度知识点十:三省六部制知识点十一:赋税制度知识点十二:三教并行知识点十三:文学艺术科技知识点一: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1.公元227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曹操在其诗作《短歌行》中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此可推知,该时期()A.中央与军阀间的矛盾激化B.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C.分裂割据客观上推动统一D.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乱世中的诸葛亮、曹操都有希望结束分裂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故选C项;“中央与军阀间的矛盾激化”不合史实,220年曹丕称帝后,刘备、孙权相继称帝,227年为三国时期—分裂时期,排除A项;“战乱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不合题意,应为“战乱激发割据政权希望统一的愿望”,排除B项;“大一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合史实、题意,与当时为战乱频繁、三国鼎立相悖,排除D项。2.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序号与政权对应正确的是()A.①——西晋B.②——前秦C.③——唐D.④——后汉【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之后是西晋,①是西晋,故选A项;十六国之后是北魏不是前秦,排除B项;东晋以后是宋齐梁陈,③不是唐而是梁,排除C项;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西魏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④不是后汉而是北周,排除D项。3.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A.南方统治范围不断扩大B.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C.东西对峙取代南北对峙D.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答案】D【解析】据地图信息可知,图1中有17个政权,图2仅有三个政权,北方趋于统一,并且,就陈政权而言,与东晋相比,其统治范围大为缩小,据此可知,从图1到图2反映出国家统一趋势逐步明朗,故选D项;据地图信息,可知南方统治范围不断缩小,排除A项;结合所学,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是在南宋,排除B项;结合所学,图2三个政权仍然以南北对峙为主,排除C项。知识点二:江南的开发4.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这反映当时()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从题干中“荆城、扬州”可知,题干描述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题干并未涉及到民族交融,C项错误,南朝刘宋时期,还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5.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无积聚而多贫。”到了陈朝时,这里已经“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人口的大量南迁②优越的自然条件③南北统一的实现④相对和平的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由中原迁往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①正确;南方具有比北方更充足的光照、水源等自然条件,所以更有利于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故②正确;陈朝处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国家处于南北分裂状态,所以南北统一并未实现,故③错误;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相对和平的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6.《宋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了()A.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B.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南朝宋时期,南方的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好,人民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商品经济水平高,由此可知当时江南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与材料所述相符,故选A项;材料中并没有与北方经济水平的对比,且根据所学可知,北方经济是在南宋时期才被南方超过,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原经济区即黄河流域,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北方,魏晋时期虽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北方仍然具有较为重要的经济地位,具有一定优势,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宋时期最终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知识点三:民族交融7.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地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答案】C【解析】据材料“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结合所学可知,匈奴族以刘汉后裔自居是为了从血缘上证明其政权的合法性,故选C项;材料仅是对汉室的认可,不能说明中原文化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仅是血缘方面的认可,没有涉及政权统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十六国时期民族矛盾尖锐,且仅是姓氏认同不能有效缓解民族矛盾,排除D项。8.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榖”“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北朝儒学实现了复兴重振C.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D.开放包容的对外交流心态【答案】C【解析】据材料“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二十四孝故事”可知,少数民族的葬具石棺床上雕刻有二十四孝图案,这体现了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为代表的汉文化得到了少数民族的认同,故选C项;粟特、鲜卑、柔然等少数民族生活于北方,材料反映的是胡汉文化而非南北方文化的交流情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北宋时期实现了儒学的复兴,排除B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属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的交流,不属于对外交流的范畴,排除D项。9.如图为甘肃地区出土的魏晋京葬壁画,描绘了当时民众半农半牧的经济生活场景,据此推知()A.民族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B.壁画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生活C.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继续繁荣D.孝文帝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答案】A【解析】材料显示嘉峪关地区汉族和鲜卑族民众相互学习,推动了当地农牧业,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反映出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故选A项;材料反映当时民众半农半牧的经济生活,并不能证明是“反映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排除B项;材料并不是中西交往,与丝绸之路发展无关,排除C项;材料所示现象与孝文帝改革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排除D项。10.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可知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是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民族差异并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民族习俗趋同,排除C项;根据“内迁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是的民族布局已经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1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是()A.政权并立与文化停滞B.开放包容与对外交流C.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答案】D【解析】由“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可得区域开发,由“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可得民族交融,故选D项;由“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可知,当时的文化并未停滞,排除A项;开放包容与对外交流是唐朝的社会特征,而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且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由“战火连绵,政局动荡”可知,社会稳定不是当时的社会特征,排除C项。知识点四:士族专权12.图1反映了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的情况由此可知东晋时期()A.专制皇权受到削弱B.江南士族垄断政权C.皇权与士族特权间相互制衡D.分权体制削弱了政府统治力【答案】A【解析】据题干扇形图可知,与西晋时期相比,在东晋时期,出身高门士族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比例有很大程度增加,反映出高门士族对中央决策影响力的增大,这从侧面说明此时期专制皇权势力的削弱,故选A项;题干扇形图述及的是高门士族,而并不是特指江南士族,排除B项;题干扇形图仅是述及两晋时期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情况,并没有述及他们与皇权之间的“制衡”关系,排除C项;题干扇形图述及的是参与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变化情况,而不是“分权”,排除D项。13.下图中的资料可用于说明,东晋初年()●及帝(晋元帝司马睿)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至于三四,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A.贵族世袭特权B.士族逐渐崛起C.门阀势力显赫D.统治根基不稳【答案】C【解析】据材料“命导(王导)升御床共坐”“王与马,共天下。”可知,东晋初年,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效,说明门阀势力显赫,故选C项;贵族世袭指贵族世代承袭,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以王导为首的士族势力显赫,未涉及士族崛起的过程,排除B项;东晋初年帝王统治的根基就是士族势力,而材料强调士族强大,排除D项。14.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南朝则出现了“皇子镇要藩,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等措施,这一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由分裂走向统一B.政权频繁更迭C.诸侯割据复现D.门阀政治衰落【答案】D【解析】据材料“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君主专制,南朝时期出现“寒人掌机要,武将执兵柄”的现象,寒门庶族上升获得了参与政治的机会,说明南朝时期门阀政治衰落,故选D项;东晋时期的“门阀政治”和南朝的“武将执兵柄”都不利于统一,排除A项;政权频繁更迭非历史发展趋势,排除B项;西晋恢复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复现,排除C项。15.南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地位很高,“清贵华重”,多由士族担任。但中书省的主要权力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中书舍人“既总重权,势倾天下”,多由庶族地主担任。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三省体制初步形成B.中央机构权力失衡C.门阀士族逐渐衰落D.中书权力制约皇权【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书省的主要权力集中在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手中”可知,中书省的主要权力由出身不高、职级更低的中书舍人把持,其目的是抑制宗亲门阀势力,即南朝皇帝利用庶族地主打击门阀士族,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材料中只提到了“中书省”,不涉及门下省、尚书省,不足以说明三省体制初步形成,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书省内部权力结构的变化,与中央机构权力失衡无关,排除B项;中书省权力的变化是皇权调控的结果,而非制约皇权,排除D项。知识点五:孝文帝改革16.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答案】A【解析】据材料“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找到了历史出口”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影响,它扭转了颓势,有利于集权的发展,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权后被推翻,故“实现了长治久安”说法错误,排除B项;据材料“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可知,应该是孝文帝推行的民族政策,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发展,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门阀士族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故“消亡”一词说法错误,排除D项。17.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保护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在恢复祭陵制度的同时,对汉、魏、晋诸陵地维护沿袭了魏明帝的做法,并以古代帝王祭祀的礼仪“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孝文帝这一做法旨在()A.尊重历代的贤明君主B.传承和弘扬鲜卑族文化传统C.彰显其人道主义情怀D.表明北魏入主中原的正统性【答案】D【解析】据材料“北魏孝文帝……三帝陵。”可知,北魏孝文帝以“太牢之礼”祭汉光武及明、章三帝陵,显示出对汉朝的尊崇和认同,其中也蕴含着借以证明其入主中原的合法性和正统性的意味,故选D项;这一做法充分体现对历代贤明君主历史贡献的尊重,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A项;这一做法传承和弘扬的是汉族文化传统,而非鲜卑族,排除B项;承续断绝王朝的世族,是传统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C项。18.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认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横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这种观点认为迁都()A.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腐败B.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C.不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丧失了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答案】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魏书》认为统治者放弃经营百年的平城(今山西大同)而强行迁到中原的洛阳是“旧业尽弃”,不利于其统治,即动摇了北魏政权的立国根基,排除B项;北魏统治的腐败与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北魏迁都洛阳有助于民族交融,排除C项;北魏迁都洛阳并未丧失保持民族特性的条件,选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9.关于迁都问题,孝文帝认为洛阳乃“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其心腹大臣拓跋澄也表示“伊洛中区,均为天下所据”。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A.实现了统一的行政管理B.强化了政权的正统性C.开启了政权的汉化进程D.争取到汉族地主支持【答案】B【解析】据材料“崤函帝宅,河洛王里”“伊洛中区,均为天下所据”可知,北魏统治者认为洛阳是帝都,地理位置优越,通过迁都洛阳,可以宣示政权的合法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迁都洛阳以强化政权的正统性,与实现统一的行政管理无关,排除A项;仅从对迁都问题的讨论,无法得出“开启政权的汉化过程”,排除C项;心腹大臣拓跋澄是鲜卑贵族,不是汉族地主,排除D项。知识点六:隋唐盛世20.“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据材料“‘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可知,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与“君臣相得”“乐闻直谏”相符,故①正确;“小邑犹藏万家室”意思是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公私仓廪俱丰实”意思是无论公家还是私人的粮仓储备都非常充盈,描述了“开元盛世”的场景,故②错误;“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为耻,强调科举制度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文化繁荣,与“政治开明、社会安定”不符,故③错误;“商旅……常空”大意是出门旅游或做生意的人,也不会碰上小偷强盗,国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说明政治开明、社会安定,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21.唐太宗曾对臣下说:“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据此可知,唐太宗()A.鼓励进言,虚怀纳谏B.宽减赋役,藏富于民C.发展科举,广纳俊才D.增设宰相,集思广益【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时,内外众官,一团和气,没有人给皇帝谏言,但等到天下大乱,家与国一起灭亡,大部分官吏遭受祸患,虽然其间有极少幸免的人,也要被时论针砭,恶名永远不能磨灭,可见唐太宗认为臣子一味阿谀奉承会导致自己难以善终,以此告诫大臣们应直言敢谏,说明唐太宗鼓励进言,虚怀纳谏,故选A项;宽简赋役,藏富于民主张国家减轻赋役征发,通过富民的方式来发展生产、稳定国家财政收入,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赋役等民生问题,排除B项;科举制是唐朝重要的选官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任命官吏,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配合又互为补充,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材料内容为唐太宗鼓励大臣敢于直言,没有涉及宰相的增设问题,排除D项。22.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如下图)因为加装了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地区使用推广。生产工具的这一改进()A.标志着传统耕犁基本定型B.使长直辕犁退出耕作领域C.实现了铁犁牛耕技术普及D.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变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如下图)因为加装了犁评,可以调节耕作的深浅。这种犁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地区使用推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且此后长期沿用,它标志着传统耕犁基本定型,故选A项;当时北方许多地区使用长直辕犁,“长直辕犁退出耕作领域”表述有误,排除B项;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在汉代已经实现,排除C项;农业经营方式变化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个体小农经营,排除D项。知识点七:唐朝的民族政策23.据《新唐书》载: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唐代这一做法()A.标志着民族政策的成熟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D.使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答案】C【解析】“太宗平突厥”后,在“西北诸藩及蛮夷”列置同中原区一样的”州县”,由“边州都督、都护所领”,且著于国家统一的”令式“,加强对西北诸藩的政治控制,但“贡赋版籍”又“多不上户部”,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权利,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理念,故选C项;民族政策的成熟是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A项;中央对边疆的垂直管理指的是中央从上到下直接管理边疆,与唐朝实行羁縻府州制度利用边疆少数民族管理地方的做法不符,也与材料给予边疆诸藩“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不符,排除B项;外重内轻指地方(外)分权,中央(内)集权削弱,而材料“置州县”、“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都说明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24.图1为“唐鸿胪井刻石”碑拓。这可用于研究唐朝()A.边疆管理与民族关系B.军事建制与将士慰问C.灾情赈济与水利设施D.西域商路与驿道维护【答案】A【解析】据材料“敕持节……五月十八日”可知,唐开元年间,遣鸿胪卿崔忻从长安前往辽东,册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为纪念这次册封盛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刻石一块,永为证验,可用于研究唐朝边疆管理与民族关系,故选A项;“敕持节宣劳靺鞨使”是唐玄宗遣使册封靺鞨首领,与军事建制、将士慰问不符,排除B项;凿井两口以纪念册封盛事,而非灾情赈济与水利设施,排除C项;靺鞨民族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域地区商路、驿道的维护无关,排除D项。25.唐代,各族人民聚居长安,包括突厥、回鹊、波斯等国的人,他们的身份各异,包括商人、使节、僧人、画师等。湖南省湘阴县出土的招手胡人俑与架鹰胡人俑,穿着均为唐代典型的冠服,还原了当时胡人在唐生活的生动场景。出现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是()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民族间交流交融加强C.统治者开放包容的政策D.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答案】C【解析】据材料“唐代,各族人民聚居长安……”“……还原了当时胡人在唐生活的生动场景”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推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长安成为国际性的都市,胡汉交往密切,故选C项;中外交流频繁是“表现”,而非“原因”,排除A项;据材料“……波斯等国”可知材料还涉及中外交往,不只是民族交融,另外B项属于“表现”非“原因”,排除B项;中华文化的辐射作用属于“影响”,而非“原因”,排除D项。26.安史之乱期间,吐谷浑、于阗、回纥、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或“请助讨贼”或“请助国供灵州军粮”,积极助唐平乱。唐玄宗感叹道:“西戎北狄,吾常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唐朝能得到少数民族政权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受到唐玄宗人格魅力的感染C.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资充足D.安史之乱动摇少数民族统治【答案】A【解析】据材料“吾常厚之……必得其用”可知,在国家动乱的时候得到少数民族政权的帮助,主要得益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故选A项;人格魅力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请助国供灵州军粮”强调积极助唐平乱,而非少数民族地区的物资充足,排除C项;安史之乱起于河北,主战场在今日河南、山东黄河以南部分和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动摇少数民族统治”说法错误,排除D项。知识点八: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27.据史料记载,天宝十三载(754年),全国人口有5280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年),全国人口只有1690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大运河B.隋末农民起义C.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755—763年,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导致全国人口锐减,故选C项;隋朝修建大运河,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隋末农民起义使隋朝灭亡,而材料是唐朝,排除B项;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28.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下列各项中,描述“藩镇割据”局面的是()A.“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B.“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D.“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答案】A【解析】“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指的是唐末到五代时期的藩镇,故选A项;由“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知,这描绘的是汉代郡国并行制下诸侯国的势力发展状态,不是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排除B项;“上无天子,下无方伯”、“胜者为右”可知,这描绘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局面,而不是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排除C项;“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可知,这描绘的是秦统一六国的局面,而不是唐末的藩镇割据局面,排除D项。29.唐玄宗前期,西北、北方地区各民族活动频繁,边地州府防务渐重,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从内地和边地各州县抽调包括府兵在内的人力、物力集中于边疆重镇。如何协调边地各州、府防务,统一军事管理,成为当务之急。节度使制就是在此形势下建立的。据此可知,节度使的设置()A.削弱了内地的军事力量B.保障了边境地区的安定C.导致外重内轻局面逐渐凸显D.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唐玄宗前期,边疆民族活动频繁,边疆防务渐重,为了协调边地事务,统一军政管理而设置节度使,使节度使掌握边疆军政大权,这会进一步加重内轻外重的局面,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节度使设置的背景,未涉及对内地军事的影响,排除A项;据材料“朝廷组织军事行动也多跨地域”可知边境并不安定,排除B项;节度使掌握边疆军政大权,未来极可能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并未体现出地方行政效率提高,排除D项。30.唐朝后期,政府经常征调藩镇军队平叛战乱。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这反映出,唐朝后期的藩镇()A.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统治B.遏制了大规模农民起义C.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D.重建和巩固了西北边防【答案】A【解析】据材料“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绝大部分藩镇并不割据,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可知唐朝后期的藩镇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中央权威,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选A项;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说明并未遏制大规模农民起义,排除B项;唐朝后期的藩镇只是一定程度上实行中央的政策法令,并不能完全保证国家的政令统一,排除C项;安史之乱后,河陇地区和安西、北庭都护府的精兵被调往内地平叛,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大片地区,排除D项。知识点九:选官制度31.“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下列描述的选官制度,按其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军功取士”“计首授爵”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③“郡国孝廉,古之贡士”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军功取士”“计首授爵”是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故①是最早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郡国孝廉,古之贡士”是汉代的察举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故时间顺序应该是①③②④,选择A项符合题意。3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它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该制度是()A.宗法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C【解析】据材料“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并结合纲要上册第7课所学可知,该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故选C项;宗法制下,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实行世卿世禄制,与材料“选官制度”相悖,排除A项;察举制下,政府重点考察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与材料“由中央委任的官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相悖,排除B项;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打破了士族垄断特权,与材料“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相悖,排除D项。33.下表是唐代部分出身可考的地方官员司法参军与司户参军的来源统计,据表可知唐代选官()出身科举门荫(凭借祖先功勋循例做官)其他总计司法参军65人47人9人121人53.7%38.9%7.4%100%司户参军24人39人13人76人32%51%17%100%A.科举出身占绝对主导B.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C.仍为门阀士族所垄断D.立足于强化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唐朝部分地方官员出身于科举、门荫和其他等多种途径,说明唐代选官方式上的多元化倾向,故选B项;科举出身的司法参军较多,司户参军依靠门荫较多,说明科举出身并不占绝对主导,排除A项;科举制实施后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排除C项;强化中央集权是为了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威,而材料中选官途径多样,其中门荫入仕是凭先辈功勋循例做官,是贵族特权制度变异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D项。34.下表所示为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由此可知,科举制()时期宰相总数(人)进士出身的宰相所占比例(%)唐穆宗时期1457.1唐文宗时期2475唐懿宗时期2181A.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扩大了宰相的政治权力C.提高了官员的道德素养D.维护了士族贵族的特权【答案】A【解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唐朝中后期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占一半以上,且比例不断升高,反映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据材料“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所占比例”可知,反映了宰相的出身,不能得出宰相权力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科举制注重考察应试者的才学,而非以品德为标准,不能得出提高道德素养的结论,排除C项;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削弱了士族贵族的特权,排除D项。知识点十:三省六部制35.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又择他官参加议政,也是宰相。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才是真正的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成为荣誉职务。这一变化反映了()A.宰相制度的废除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C.皇权的逐渐加强D.官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从初唐到唐中叶以后,三省长官从宰相到成为荣誉职务,皇帝将实权交给别的官员,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反映了在皇权的猜忌下,相权的不断削弱,皇权的逐渐加强,故选C项,明朝朱元璋时,宰相制度被废除,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宰相是三省长官还是别的官员,不能反映政府行政效率是否提高,需要别的信息才能判断,排除B项;材料反映相权从三省长官向别的官员转移,这并不能体现官员队伍是否扩大,排除D项。36.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对汉唐的相制有如下评论: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朝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相制的变化()A.提高了行政效率B.削弱了君主权力C.使官僚机构膨胀D.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据材料“一切政府法令……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可知唐朝相制有效协调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更加明确的政务分工,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选A项;“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进皇宫画一敕字”说明唐代相制是建立在皇权强化的基础上,排除B项;唐朝的相制只是有限扩大了丞相机制,并未使官僚机构膨胀,排除C项;唐朝丞相制度主要涉及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问题,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37.史载唐中宗李显因为私情,常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但中宗究竞心虚难为情,所以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人讥讽为“墨敕斜封”。这反映了()A.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B.三省之间相互制约C.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D.科举制度已被废除【答案】A【解析】据材料“常不经两省(中书省、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改用斜封……改用墨笔”可知,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不符合程序,因此“墨敕斜封”,说明在当时的国家制度面前,皇权不能任意妄为,即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A项;三省之间相互制约强调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之间相互制约,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唐代政事堂的设立,三省宰相共同议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排除C项;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排除D项。38.有学者制作了从秦汉时的尚书、中书、侍中发展形成为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的过程图。结合所学,关于这一变化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汉时期尚书令的地位相当于丞相B.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了三省行政体制C.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度D.唐代政事堂的设立使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答案】A【解析】西汉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隋、唐以三省(中书、门下、尚书)长官为宰相,尚书令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代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十一:赋税制度39.下图为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其铭文为“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是研究当时赋税制度的重要史料。下列有关此赋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的是扩大税收对象B.使征税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C.一年分夏秋两季纳税D.保证农民有较充足生产时间【答案】D【解析】据材料“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可知,该制度是唐朝时期实行的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故选D项;唐朝时实行的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租庸调制相比之前实行的赋税制度,并未扩大收税对象,排除A项;两税法使征税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租庸调制并未有此作用,排除B项;两税法下,一年份夏秋两季纳税,并非租庸调制,排除C项。40.780年“炎建议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答案】D【解析】据材料“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作为征税标准,改变了传统的人丁为主的标准,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故选D项;两税法只是改变了征税的标准和固定征税时间,并未对征税数额进行限制,排除A项;两税法主要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标准,排除B项;两税法是建立在均田制崩溃的基础上,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国家无力维持对土地的分配,排除C项。41.唐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碱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780年,政府开始推行两税法。该税制的推行()A.消除了贫富差距B.强化了人身控制C.加速了白银流通D.改变了征税标准【答案】D【解析】略知识点十二:三教并行42.如表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这些反映了()记

述出

处“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东晋孙绰《喻道论》“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唐代高僧慧能《疑问品第三》“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北宋契嵩禅师《孝论》A.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倾向明显B.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C.佛教的政治化倾向不断增强D.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加强【答案】A【解析】据材料“助王化于治道者也”“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可知,佛教在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呈现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倾向,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有关佛教的论述,没有涉及其他思想,不能说明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特征,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佛教在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没有涉及政治化倾向,排除C项;材料是关于佛教的记载,根本没有提及道教,不能说明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排除D项。43.魏晋时期佛教盛行,东晋著名高僧慧远曾说,在家而慕佛法者,首先应该事奉双亲、礼敬君王;而想脱俗出世的人,必须得到君亲的同意而行动。如果君亲不同意,就应该暂时搁置自己的想法,等待君亲的觉悟。由此可见佛教()A.与道教思想实现融合B.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C.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主张出世是唯一修行途径【答案】B【解析】据材料“在家而慕佛法者,首先应该事奉双亲、礼敬君王”可知,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这样使得佛教思想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事奉双亲、礼敬君王”是儒家思想,与道教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据材料“在家而慕佛法者……而想脱俗出世的人”可知,修行有在家慕法和脱俗出世两种途径,排除D项。44.南朝思想家范缜在《神灭论》中提出:“形即神也,神即形也。”他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是()A.国家强盛政治清明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C.科学技术快速发展D.佛教文化空前盛行【答案】D【解析】据纲要上册第8课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反佛者众多,范缜即为代表之一,神灭论就是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而提出的,故选D项;“国家强盛政治清明”不合史实,南朝在与北朝争夺中处于劣势,排除A项;“超过”不合史实,此时北方仍占上风,排除B项;“科学技术”不合逻辑,《神灭论》不是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