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精准复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01阶段特征02知识清单03考法突破04典例剖析目录/CONTENTS05变式训练阶段特征0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权更迭和民族交融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时期。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历史进程,体现了我国历史发展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基本趋势。阶段特征0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1.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唐朝前期出现盛世局面。2.制度创新:隋唐时期,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确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赋税制度经历了从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初的租庸调制再到唐中期以后的两税法的变化。3.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加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1.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改进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发展2.经济重心: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朝中期以来南方经济实力增长迅速3.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繁荣;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对外贸易活跃1.思想:儒学、道教与佛教得到发展,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征2.文学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到唐朝达到又一高峰3.科技: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4.中外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三国两晋与南朝(1)政权更迭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②西晋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灭亡316年,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③东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④南朝:420年,刘裕夺取皇位,建立宋。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合称南朝;东晋、南朝与北朝对峙中处于劣势。(2)士族兴起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②地位: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3)江南的开发①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②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③影响: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2.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①政权范围: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一些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②民族交融: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中原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原有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差异慢慢缩小。③淝水之战: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进攻东晋被击败与淝水。前秦政权迅速崩溃。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北朝①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与439年统一北方。③政权更迭: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北周内政修明,逐渐占据优势,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时间5世纪后期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兴亡(1)政权更迭①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②统一: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③灭亡: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建设:①广设仓库,兴建的洛阳城。②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3)民族关系管理机构①礼部: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②鸿胪寺,负责宾客接待礼仪主要内容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②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但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③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2)盛世唐太宗①吸取隋亡的教训;②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③政治上,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①政治上,选贤任能,改革吏治;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文化上,大兴文治;④军事上,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2)唐朝盛世的民族关系方位少数民族概况西北突厥·兴衰: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灭亡:贞观初年,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管理:唐朝中央政府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北方回纥·兴起:7世纪初,谢牧在色楞格河一带·归附:东突厥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册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瓦解:9世纪回鹘政权瓦解。隋唐时期的回纥人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西南吐蕃·统一: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会盟:9世纪前期,唐蕃会盟,唐蕃之间基本停止了纷争南诏南诏王多经唐朝加封:遗子弟入唐学习东北靺鞨册封:唐玄宗册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①概况知识清单02考点1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3.唐朝衰亡和五代十国原因①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趋于腐败②边疆形势紧张;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节度使兵力扩大,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概况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影响唐朝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唐朝由盛转衰(2)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3)黄巢起义①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②爆发:875年黄巢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5)五代十国①五代十国: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称为“五代”。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和山西的北汉,称为“十国”。②后周世宗改革:清除五代弊政,实力增强,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基。知识清单02考点2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1)九品中正制1.选官制度(2)科举制①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②创立:曹魏时期,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③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④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只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创立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发展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内容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影响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知识清单02考点2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2.三省六部制(1)历程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②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③唐太宗时,给品味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④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名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职能:①中书省负责草拟黄帝的诏令;②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③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李超产生了深远影响。知识清单02考点2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创新3.赋税制度(1)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3)唐初:①内容:赋税征收对象为成年男子。可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4)唐中后期:两税法背景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影响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知识清单02考点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一、思想活跃: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表现3.复兴儒学(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1)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2)佛教: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3)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1)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3)武则天时,佛教形成不同宗派,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2.曲折:南朝范缜对佛教进行抨击;统治者几度灭佛,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知识清单02考点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二、文化碰撞:文学艺术1.文学2.艺术:(1)书法:东晋的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2)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唐代吴道子被尊为“画圣”。(3)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1)自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知识清单02考点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三、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计算到圆周率小数点后7位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印刷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的佛经、日历和书籍火药(1)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配方。(2)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天文唐朝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医学(1)孙思邈完成《千金方》;(2)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知识清单02考点3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单击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的思想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编辑标题四、交流互鉴:中外文化交流1.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外文化交流(1)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一些中国名僧也西行取经,如东晋的法显、唐朝贞观年间的玄奘。(2)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高僧空海来长安求法。2.其他方面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考法突破03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1.方式:民族迁徙、联合斗争、经济往来、统治者改革等。2.表现:政治少数民族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经济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术,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业经验文化、社会、生活少数民族人民学习汉族的语言、习俗等,汉族人民接受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3.特点:相互学习;方式多样(有官方推动,也有民间自发)。4.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内迁少数民族的政权建设,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为隋唐统一和文化大繁荣奠定基础。考法突破03二、对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认识1.制度变革基本上遵循了“因事设官”“因事设制”的原则,主要是服务于强化皇权和有效处理政务,进行行政权力的分配与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三省六部制聚焦权力制衡,分工明确,其中,三省是真正的行政中枢,宰相由个人变成集体,通过分散大臣权力的方式,达到确保君主集权的目的。2.

科举制反映了士族地主势力的衰落和中小地主势力的上升,庶族地主参政改变了豪强地主垄断政权的局面。但是,科举制并非选官的唯一方式,也存在推荐制、世家恩赏等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虽然让庶族地主获得参政机会,但从实际录取结果看,世家大族仍占主导。科举制的公平公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3.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是地主土地所有制高度发展的结果,符合土地集中和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这一变化是汉代以来课役由重丁口、轻田产向轻丁口、重田产转变的分水岭。4.

由府兵制到募兵制,既是制度的革新,也是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产物,但同时也推动了藩镇割据形成。考法突破03三、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1.

经济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时期,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繁荣。2.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官僚成为文学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的群体,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安定的社会环境: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很长时期全国范围内的社会安定。4.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魏晋至隋唐时期,中亚等地区文化传入,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典例剖析041.(2024·福建·高考真题)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

)A.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

B.历史书写对象的转移C.地方豪强势力的兴起

D.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解析:魏晋时期,地方主导撰写的人物传记不仅是地方郡守了解地方情况的凭借,也是团结和笼络本地士人的工具。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人物传记也成为政府认证士族的凭证,由于州中正裁定乡品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开始干预和限制这种文本的书写,与此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过程中调整国家治理方式,适应地方势力上升的现实,力图强化中央权力,D项正确;士人社会地位的提高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国家治理政策的调整,排除A项;虽然人物传记是历史书写的形式之一,但其书写对象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史书记述的主体——统治阶层和士人群体,历史书写对象转移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地方豪强势力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故选D项。D典例剖析042.(2024·江西·高考真题)后凉、北凉时期,自西域传入的龟兹乐与“胡、戎”音乐相结合形成了西凉乐,当时号称秦汉伎。北魏平定河西之后,认为秦汉伎的乐器“并出自西域”“悉与书史不同”,又将秦汉伎改称为西凉乐。这反映了北魏的(

)A.地域认同 B.民族政策 C.艺术审美 D.华夏观念解析:北魏将西凉乐从“秦汉伎”改为“西凉乐”,体现了其作为中原王朝对华夏文化的认同与坚守,反映了北魏的中原文化正统性和华夏文化中心的观念,D项正确;名称变化主要与文化认同有关,非地域认同,且与命题主旨不符合,排除A项;音乐文化名称的变化未直接体现民族政策,排除B项;虽然涉及艺术领域,但名称变化的主要动因非艺术审美,排除C项。故选D项。D典例剖析043.(2024·河北·高考真题)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A.缩小了南北差距

B.奠定了统一基础C.丰富了文化内涵

D.拓展了文学题材解析: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川”字在南北朝之前仅有“水道、河流”的含义,而在《魏书》所记载的地名中,“川”字被赋予了鲜卑语中“荒野、荒滩草原”的新意,这一变化体现了随着民族间的交融,语言文化得到了丰富和发展,C项正确;题目中的信息主要涉及语言文字的变化,并未涉及南北差距的缩小,排除A项;虽然民族交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统一,但题目中的信息主要集中在语言文化的交流上,而不是直接的政治统一基础,因此这一选项不够准确,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学题材的拓展,排除D项。故选C项。C典例剖析044.(2024·江苏·高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挑战,但世家大族依然尊奉儒家思想,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以南朝会稽贺氏、北朝范阳卢氏为代表的经学世家。这一时期经学世家的形成(

)A.源于北方士族南迁

B.影响南北方政权频繁更替C.有利于儒学的复兴

D.导致“三教合归儒”的局面解析:儒学世家以儒家经学为家学核心,坚守并传承儒家文化,这有利于儒学复兴,C项正确;北方士族南迁只是南朝会稽贺氏形成的一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经学世家形成的原因,排除A项;经学世家的形成与南北政权的频繁更替无关,排除B项;“三教合归儒”的局面出现在隋唐以后,排除D项。故选C项。C典例剖析045.(2024·重庆·高考真题)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节度使的设置缓解了边疆外族势力对朝廷的压力,然而天宝年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说明节度使(

)A.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

B.由蕃将充任是严重失误C.没有边地军队调兵权

D.打破了外重内轻的局面解析:根据材料“唐朝为边疆防御节度使,每个节度使领属数万军队,兵将形成长期密切的关系。”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随着唐朝的逐渐衰落以及节度使势力日益坐大,中央政府难以掌控住地方,故而演变为藩镇割据,可见节度使制度具有重大的缺陷,A项正确;节度使本身是为了加强边防,由蕃将充任符合实际,只是这一制度下,缺乏制衡和监督,排除B项;节度使手中实权很大,具有边地军队调兵权,排除C项;节度使加重了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A项。A典例剖析046.(2024·广东·高考真题)两税法依据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出税,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税法(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税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且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在征税税种方面存在问题,有一定的制度缺陷,A项正确;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B项;朝廷没有赋予官员加征权,排除C项;两税法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并未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A变式训练051.据学者统计,某历史词典收录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有580人,其中山东临沂有345人,占比高达59.5%,如诸葛玄、诸葛亮、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颜之推等。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北方地区长期安定

B.世家大族文化传承C.社会经济持续高涨

D.选官重视唯才是举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临沂地区出现大量著名人物,主要原因是世家大族的文化传承。临沂地区是许多著名世家大族的发源地,这些家族在文化、教育、政治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传承,培养了大量杰出人物,B项正确;北方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并不是长期安定,排除A项;社会经济持续高涨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并非唯才是举,排除D项。故选B项。B变式训练052.据《南史·列传第十三》记载,刘宋时,“中书舍人徐爰有宠于上,上尝命(王)球及殷景仁与之相知,球辞曰:‘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上改容谢焉”。这反映出当时(

)A.门第等级界限分明

B.君权受到相权威胁C.宗族成为政治附庸

D.阶层流动受到限制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王球以“士庶区别”为由拒绝与徐爰交往说明当时社会对于士族和庶族的界限有着严格的区分,且这种区分被社会广泛接受和遵循,这反映了当时门第等级界限的分明,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相权与君权的关系,也没有信息显示君权受到相权的威胁,排除B项;材料讨论的是士庶之间的区别,并未涉及宗族与政治的关系,也未表明宗族成为政治附庸,排除C项;虽然材料提到了士庶之间的区别,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阶层流动的限制。阶层流动的限制通常涉及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如教育、职业选择、婚姻等,而这些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故选A项。A变式训练05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表达了他对“华夷一家”理念的认同和对实现“大一统”局面的自豪感。下列诗句中,能够印证以上说法的是(

)A.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C.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D.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解析:唐太宗的“华夷一家”理念强调的是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和认同,“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描述了胡麻饼这种外来食品在京都(指中国的首都)流行,体现了不同文化的融合和相互影响,符合唐太宗“华夷一家”的理念,C项正确;“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描写的是唐朝时期夜晚街市的喧闹,反映经济繁荣,排除A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歇鲜”意思是战士们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生死不明,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地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排除B项;“细雨蒙蒙湿艾荷,巴东商侣挂帆多”反映当时巴东地区经商人员较多,排除D项。故选C项。C变式训练054.唐开元十一年(723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尚书省仍具有“天下政本”的地位。但是,从高宗、武后时期开始的六部体制独立化和使职化趋势却日益加强。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