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1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2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3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4页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体系建构专题线索线索一:家国同构的早期政治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在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逐步建立线索二:君主专制下中枢机构的演变秦朝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使血缘政治走向官僚政治与集权政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三: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沿革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四: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从汉朝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以后的科举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与此同时,形成了一套严密的对官员的考核、监察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线索五:变法和改革变法和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中国古代的变法和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作用主干知识1.中华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生产力生产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生产方式采集渔猎原始农业、畜牧业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穴(巢)居、迁徙筑屋,定居、村落社会关系平等、无私产私有制、阶级、国家初始形态2.先秦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制度内涵王位世袭制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等。它是继“禅让制”之后出现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部族的事务。商王与各附属国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制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周灭商和东征胜利后,将封地连同居民大规模地分赏给王室子弟和功臣,让他们在地方做“诸侯”,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继续分封,对周天子有服从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的义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在姬姓宗亲内,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在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礼乐制针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的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遵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3.中枢管理体制的演变先秦(萌芽)春秋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君主权力加强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西汉(发展)汉武帝设立中朝,加强皇权隋唐(完善)确立三省六部制,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宋元(加强)(1)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政和财政,削弱了相权(2)元朝:中书省是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机构明清(强化)(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2)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4.地方治理体系的演变时期发展历程周朝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制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加强了中央集权。东汉晚期,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后来,道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实体;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由州(府、军、监)、县二级制发展为路、州(府)、县三级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州一级设通判监督,路一级设“四监司”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朝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向各省派巡抚、巡按清朝清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5.官员选拔与管理阶段选拔考核监察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春秋战国军功爵制、荐举制——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上计制(1)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汉武帝时设刺史汉朝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至两宋科举制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考核标准(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设十道监察区(2)宋朝台谏合一元明清(1)明朝有考满和考察(2)清朝是考课制度(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有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清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6.变法和改革商鞅变法(1)背景: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兼并战争不断(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3)内容: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改革(1)背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政权,民族交融发展(2)内容: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3)作用: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安石变法(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2)目的:富国强兵(3)内容: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4)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张居正改革(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2)概况:针对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3)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素养提升典例精析(2022·山东卷,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隋书》卷29《地理志》隋代分郡图——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结合隋朝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提示]行政区域划分与历史、地理、政治等多种因素有关。行政区划是对前代的沿袭或变革。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改州为郡,并设刺史分部巡察等,体现了对汉朝制度的沿袭并有所变革。行政区划受到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隋郡多遵循山川形便原则,有利于增强地方治理的效率。因北方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南方,人口密度大,所以郡县分布北密南疏。同时针对南方经济发展,户口增多的情况,析置州县。行政区划受政治需要的影响。隋朝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是缩减财政支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隋朝郡的数量多且管辖区域相对较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行政区划改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进行解释。思维深化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秦汉至明清的政区演变表时期高层行政区统县政区县级行政区秦至东汉晚期—郡县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州郡县隋至唐前期—州县唐后期道州县宋路州(府)县元省路、府、州县明清省府县——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根据材料,提取两个政区演变的信息,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释。(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信息:我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变化较为频繁,既有二级、三级制,也有五级制;县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阐释:层级的变化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此消彼长,以及由虚入实和监察机构行政化的特点,如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地方行政区划的不断变化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治理,提高行政效率;县作为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这种设置有利于遏制地方割据,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总之,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高考题组考向一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题组1文明起源1.(2023·湖南卷,1)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解析:B据题干可知,该古城遗址存在房屋建筑、陶窑、祭坛和古稻田,对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湖南澧县位于长江流域,综上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故选B项;人类文明有多个要素,且从材料中不能得出城市要素最早出现,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先民从事渔猎采集,但不代表其摆脱了对渔猎采集的依赖,排除C项;迈入阶级社会门槛的表现有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等,题干没有体现上述内容,排除D项。2.(2022·北京卷,1)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B解析:B该战国时期的墓葬位于今江西,具有越、楚和江淮等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其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反映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故选B项;“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相继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等,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没有比较,无法得出“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的结论,排除C项;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排除D项。[历史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一体性和可信性(1)多元性(差异性):起源具有多源性,多种代表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等),地域文化各具特色(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遗址分布广泛。(2)一体性(共通性):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以中原为核心。(3)可信性:大量文化遗存为中华文明起源可信性提供依据。3.(2024·全国新课标卷,24)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

)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 D.新石器时代晚期D解析:D根据材料大、中、小墓葬占比以及大型墓葬的规模、随葬品等可知,该遗址出现了贫富分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因此该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图解历史]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题组2早期国家1.(2023·福建卷,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C解析:C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王巡行地方,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商王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表示自己服从商王的统治,这也就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故选C项。“纳贡”指古代诸侯以财物进献给天子,亦指域外的国家前来进献财物,材料并未说明纳贡的部族属于疆域内还是疆域外,所以不能说明巡行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且扩大疆域范围主要靠商王的武力征伐实现,排除A项。“血缘认同”涉及血缘世袭制度,商王和“子姓”分族同属王室成员,构成血缘关系,而外服制下的当地部族和商王、“子姓”分族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存在血缘认同,排除B项。当地部族的纳贡和商王的赏赐,仅仅属于这一巡行仪式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了政治上的从属关系,二者间虽有物品交换,但构不成商业联系,排除D项。2.(2023·辽宁卷,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A.青铜器的普遍使用B.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C.分封制的日趋完善D.诸侯祭祀礼仪活动频繁B解析:B据题干可知,属于辽西地区的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了一件刻有“匽侯”等文字的西周青铜器,而“匽侯”的封地在蓟,蓟是燕国都城,即今北京,这说明燕文化影响到辽西地区,故选B项;题干只体现了在“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一地出土了西周青铜器,不能推导出“普遍使用”的结论,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变化,故排除C项;仅凭题干不能明确青铜器是否用于祭祀,故排除D项。3.(2023·广东卷,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D解析:D“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会导致诸侯国在军事上失去自主性,即内政受到周王干预,故选D项;根据分封制的规定,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所以A项中“定期朝觐”和C项中“征收贡纳”都属于当时分封制下诸侯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不能说明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故排除;“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属于周王对诸侯国的帮助,不属于干涉诸侯国的内政,故排除B项。[深度解读]1.商周之变与西周面相2.早期国家特征关键词政治经济文化血缘政治、贵族政治、神权色彩、家国一体、尚未集权、原始民主、法制未全农业主导、中原领先、木石生产、土地国有、集体劳作、工商食官、青铜时代象形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华夏意识考向二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题组1中央行政制度演变1.(2024·甘肃卷,2)秦政权制定多种律令来保障文书的制作、传递与保存,其中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称为“式”。例如,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就严格遵循了“式”的要求。“式”的推行说明秦代(

)A.统一了文字度量衡 B.依靠严刑峻法统治C.文书行政的标准化 D.地方治理日趋完善C解析:C据材料可知,秦政权制定的“式”作为文书制作的格式和规范,里耶秦简中的行政文书严格遵循“式”的要求,这说明了秦代文书行政的标准化,故选C项;统一文字度量衡主要是在文字、长度、容量和重量等方面的统一,与“式”所体现的文书制作格式和规范不是同一范畴,排除A项;“式”的推行重点在于规范文书行政,而非强调严刑峻法统治,排除B项;“式”不仅仅针对地方的治理,且材料未体现地方治理不断完善,排除D项。2.(2023·广东卷,3)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D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解析: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西晋至东晋政权变革中,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构成中高门士族占比明显增加,而宗室、外戚、寒人占比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建立后,由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故士族势力膨胀,专制皇权弱化,D项正确;东晋时期的高门士族主要指北方南下的士族而非江南士族,排除A项;豪强势力主要是指地方依靠田庄兴起的豪强地主,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高门士族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占比上升主要得益于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排除C项。3.(2022·重庆卷,3)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B解析:B材料体现了唐代枢密使的职能所在。从材料信息看,枢密使是在皇帝和宰相之间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间环节,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皇帝秘书机构,故选B项;据材料中枢密使的职责可知,其不是负责军事事务,排除A项;枢密使属于秘书机构,中书省属于国家权力中枢,枢密使地位并不在中书省之上,排除C项;“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表明下属机构不完备,排除D项。[历史理解]唐朝中枢权力机构的发展趋势及认识(1)趋势:适应时代政治发展与皇权加强的需要,中枢权力机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调整。首先,为提高办事效率,三省逐渐向两省或一省转变,机构中心不断变化,职能趋向统一;其次,皇帝不断启用低级官员参与中枢管理,宰相权力不断被削弱。(2)认识:唐朝中枢机构的调整,体现了政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其结果是皇权强化。4.(2023·北京卷,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C解析:C材料中乾隆帝强调日常公事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即可;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即重大要务和紧急事务才可用奏折直接传递给皇帝,说明清朝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项。奏折制度在康熙时已出现,雍正年间已普遍使用,排除A项;奏折制度是皇帝加强对中央和地方控制的制度设计,排除B项;奏折由官员直接呈送给皇帝,皇帝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历史解释]奏折制度的形成过程和影响(1)形成过程:明至清初,官员向皇帝奏事的奏章具有公开性,这不利于上奏人畅所欲言,下情也不能完全上达,而且往来周转,耽误时间。康熙时出现奏折这一新的文书形式,雍正时将其制度化。(2)影响:通过官员与皇帝的单线联系,皇帝能够多渠道了解下情,使不同等级、不同部门的官员进行复杂而秘密的互相监督,从而大大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题组2地方行政制度演变1.(2024·湖南卷,2)据史料记载,秦人“畏有司而顺”,楚人“好游侠”“易发怒”。秦末,六国旧地都出现了反秦斗争,其中楚地声势最大,反应最为激烈。这可用于(

)A.证实秦对楚地的统治最为严苛B.说明秦楚之间文化冲突无法弥合C.证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D.解释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D解析:D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人和楚人由于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性格,因楚人“好游侠”“易发怒”,面对秦末的苛政,反抗最激烈,因此,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地方的权力,对于那些文化传统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的地区,能够更好地安抚民心,稳定统治,故选D项;秦朝的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没有专门针对楚地采用严苛的统治,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秦末时政治统治与楚地的文化发生冲突,并非“文化冲突无法弥合”,排除B项;汉初基本沿袭秦制,说明“秦朝的制度不适用于楚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2.(2021·河北卷,3)三国时期,魏明帝召集大臣议政。针对刺史制度问题,杜恕建言:“古之刺史,奉宣六条,以清静为名,威风著称,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由此可见,与西汉相比,当时魏国(

)A.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B.刺史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C.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D.刺史制度保障了吏治清明C解析:C西汉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而根据材料“今可勿令领兵,以专民事”可知,魏国刺史拥有领兵权,即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故选C项;刺史职权的变化与“地方监察制度逐渐完善”无关,排除A项;地方刺史拥有领兵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保障了”说法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3.(2023·广东卷,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A解析:A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藩镇割据局面。材料中读书人大量去藩镇做幕僚,人才集中于藩镇,这增强了地方藩镇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强化了唐中后期外重内轻的局面,故选A项;唐朝时期的朋党之争是指封建士大夫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与材料强调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关,排除B项;由“辟召幕僚”“游宦之士”可知,材料中士人成为藩镇幕僚并非通过科举考试,排除C项;材料中现象与阶级矛盾加剧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深化拓展]1.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规律(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制度是中央行政制度的补充,地方行政层级调整必然受中央集权变化规律的影响。(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朝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朝设置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军政与监察。但分权易导致行政效率下降。(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分割地方权力。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彼此制约。2.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政权:有利于征发赋役、稳定地方、巩固政权。(3)经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4)弊端:过度强化导致地方依赖,影响能动性发挥。考向三官员选拔与管理题组1官员选拔1.(2022·江苏卷,2)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选官重视品德才能

B.将儒学作为主导思想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皇权与士族相互依赖C解析:C西汉初年,军功集团势力较大,而材料强调政府的具体政务主要由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文吏处理,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等技能与品德、儒学无关,到汉武帝时期尊崇儒学,故排除A、B两项;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虽然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仍由专业文吏处理,包含限制功臣权力的意图,且士族作为特权地主阶层在汉初尚未形成,故排除D项。2.(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A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解析:A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两度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故选A项;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且表中未显示科举制的弊端,排除B项;“强化”不符合史实,应为“减弱”,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仅是短暂恢复又很快被废止,这与“仍可延续”的逻辑不符,排除D项。3.(2024·黑吉辽卷,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A解析: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经科考试,侧重考查儒家经典的记忆,不利于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故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A项正确;明经科考试的内容为儒家经典,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的现状需要改变,没有强调复兴儒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明经科考试的不合理,没有体现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排除C项;归崇敬虽为国子司业,但材料并没有涉及官学教育的重要性,排除D项。4.(2022·湖北卷,5)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而不注重阅读儒家经典。正德年间,官员徐文溥上奏:“近时时文流布四方,书肆资之以贾利,士子假此以侥幸,宜加痛革……其书坊刊刻一应时文,悉宜烧毁,不得鬻贩。”该奏疏主要针对的现象是(

)A.士子应考投机取巧B.书商刊刻时文牟利C.儒学正统地位动摇D.八股文体日益僵化A解析:A材料反映了明代不少士子凭借记诵时文范文应试,投机取巧,故选A项;B项是现象导致的结果,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学正统地位此时并未发生动摇,排除C项;材料与八股文体日益僵化无关,排除D项。[图解历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题组2官员管理1.(2023·湖南卷,4)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

)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C解析:C据题干可知,宋仁宗下令废后,遭到了御史和谏官的反对,事后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即两个机构不能联合起来奏对,应各负其责,这从侧面表明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故选C项;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皇帝的家事即国事,不能说不容置疑,排除A项;从题干信息看,御史和谏官的行为遭到了皇帝的强力反击,维护了皇帝的权威,排除B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不能说明宰相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排除D项。2.(2022·山东卷,4)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A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故选A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不是限制其权力,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项。[深化拓展]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监察服务于专制皇权,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御史是维护皇权的工具,监察的对象是各级官吏,皇帝不受任何监督。(2)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3)以轻制重,以小驭大。对监察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察官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的监察官,又有巡视监察官。(5)严格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3.(2024·江苏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曾国藩于1868年出任直隶总督,半年后他对直隶官员进行考核,并向朝廷上奏。他认为对官员的考核,可以达到“奖劝所加,精神一振,观摩惕励,可渐跻循良之域”的效果。下表是根据他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清单而编制。姓名身份考核评语处置建议萧履中南路厅同知论事轩爽,能耐劳苦,处处以体恤民情为务上达圣听,以表政绩张延绪候补知县心地明白,办事安详,清理积案,力求公允上达圣听,以表政绩——据《曾国藩全集》胡季煊宁津县知县贪酷众著,民怨沸腾;宁津有呈控侵吞肥己各款,伪造巨款假账;株连平民,将其房产抄没变卖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所控各款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