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 魏晋至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1页
第3讲 魏晋至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2页
第3讲 魏晋至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3页
第3讲 魏晋至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4页
第3讲 魏晋至隋唐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 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魏晋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曲折发展和强盛时期时空定位阶段特征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特征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时期,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趋势。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门阀士族兴起,中央集权被削弱由分裂走向统一,建立了强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典章制度创新发展,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创立并完善;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发展缓慢,南方开发初见成效,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带有庄园经济色彩的劳作方式具有重要地位生产工具改进,土地制度、赋役制度调整,农业、手工业、商业成就辉煌,经济繁荣;唐朝安史之乱后,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海、陆丝绸之路发达,对外贸易活跃文化儒学正统地位下,佛、道盛行,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特征;士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书法、绘画、文学艺术等发展;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兼收并蓄,成就突出,儒、佛、道交汇融通,文学艺术达到新高峰,科技走在世界前列,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与对外关系北民南迁,部分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出现民族大交融局面,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隋唐与周边民族建立密切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民族的封建化和边疆开发;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关系空前发展必备知识一、魏晋南北朝政治:国家分裂动荡与民族交融(1)东晋:士族专权(2)地方行政: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3)民族交融:匈奴等内迁民族建立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频繁接触,通婚杂居,互相影响;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北方,推行汉法,推动民族交融;从西晋末年起,北民南下,开发江南,促进民族交融(4)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最初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选官,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随着门阀士族势力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5)法律教化:律令儒家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6)户籍制度:西晋以“黄籍”登记户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的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东晋后期和南朝,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7)赋税制度:实行租调制经济: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获得发展(1)农业: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马钧革新翻车;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色彩(2)手工业:灌钢法(3)南方开发: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劳动力资源。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进步文化:思想活跃,呈现多元化特征(1)思想:儒、佛、道纷争与融合。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在中国盛行,渐趋本土化;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发展;玄学形成(2)文艺:形成建安文学、田园诗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书法各种书体均已完备,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3)科技: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4)教育: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5)文化交流:东晋法显到天竺取经求法;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约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二、隋唐政治:由分裂走向大一统,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彼此制约;政事堂设立提高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地方行政: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设“道”(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演变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中期以后,设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中央集权(3)民族关系①隋朝——机构:礼部和鸿胪寺;突厥、吐谷浑等归附;加强对岭南地区各族治理;加强与流求的接触②唐朝——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等。突厥:灭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吐蕃:唐蕃和亲、会盟。靺鞨族(粟末部):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南诏:封南诏王,南诏王遣子弟入唐学习(4)对外交往: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会;日本、新罗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西亚商人在南方港口城市定居;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入阿拉伯地区(5)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加强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6)考核制度:由尚书省吏部负责。唐以品德和才能为考核标准(7)监察制度: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设十道监察区(8)法律教化:《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朝提倡礼治,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9)户籍制度: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朝——户籍三年一造(10)赋税制度①隋朝——征收租调役②唐朝——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政府赋税收入,唐朝中期均田制遭到破坏,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征税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11)基层治理: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实行邻保制度,彼此监督(12)社会救济与优抚: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经济:农耕经济繁荣,南北经济趋向平衡(1)农业:唐朝出现曲辕犁,中国传统耕犁基本定型;唐朝出现筒车(2)手工业:唐三彩(3)商业:唐朝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飞钱”;契约应用更加广泛(4)城市:市、坊分开(5)交通:隋朝——开通大运河,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文化: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中外交流(1)思想: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唐朝——三教并行;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2)文艺:诗歌的黄金时代;书法新风格,颜体气势雄浑,柳体骨力遒劲;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石窟艺术繁荣;乐舞受西域与周边邻国影响,风格多样(3)科技:已经有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战争;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朝孙思邈著《千金方》;《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4)文化交流: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儒家经典、社会制度、律令、建筑等对周边国家影响大素养提升典例精析(2024·广东卷,3)两税法以田地、杂产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产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庾威在所属五县,“自立条制,应田地、奴婢,下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税钱,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四千九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由此可见,两税法(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地方官员加征权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A[思维反转]

(2023·天津卷,3)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情况租庸调制两税法授田数税授田数税402.0402.0302.0301.5202.0201.0102.0100.5上表反映了(

)A.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 B.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C.强化农民的人身依附 D.增加政府的算赋收入A解析:A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规定按田亩缴纳地税,授田数少的农民赋税较轻,这有利于减轻部分农民的负担,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即以庸代役,有利于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但表格信息并未显示“以庸代役”的情况,排除B项;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C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因此算赋属于汉朝,而非唐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备考指导]从多角度全面评价唐朝的两税法(1)积极:扩大收税对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减轻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经验。(2)弊端:执行中,税外加征无法杜绝,加重百姓负担;征税以资产、田亩为主,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高考题组考向一制度变化与创新题组1政治制度1.(2022·广东卷,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D解析:D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明确,故选D项;图示信息属于行政机构的变化,不是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中机构变化属于宰相下辖部门的变化,与分割相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行政机构职能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政令的执行效率,排除C项。2.(2020·山东卷,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D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解析:D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等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令、参与朝政决策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只是参与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的总称,与材料主旨“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历史理解:据以上典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提示]本质:通过分散大臣权力以达到君主集权。作用: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一定程度上限制君权。3.(2024·湖北卷,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

)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A解析:A据材料可知,朝廷要么从形式上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在时间上搁置节度使的任命,这体现了朝廷对藩镇节度使任命的限制,故选A项;材料中节度使任命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要么搁置数月后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说明官员任免程序并不规范,排除B项;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排除C项;题干中的宦官仅仅是传达任命,不能体现宦官权力扩大,排除D项。4.(2022·山东卷,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多维视角下的隋代政区改革高祖(文帝)受终,惟新朝政,开皇三年,遂废诸郡。洎(到)于九载,廓定江表,寻以户口滋多,析置州县。炀帝嗣位,又平林邑,更置三州。既而并省诸州,寻即改州为郡。乃置司隶刺史,分部巡察。五年,平定吐谷浑,更置四郡。大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隋书》卷29《地理志》隋代分郡图——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摘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答案:改革史实举例:改革措施方面: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二级制;改州为郡;多次增置、裁并州(郡)县;建立了地方政区巡察制度。改革结果方面:郡县分布北密南疏;黄河中下游等地区郡县相对密集。分析说明:层次1:只列举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不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联系。层次2: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能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联系,但只是从历史、地理、政治三个角度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印证。层次3:结合隋代政区改革的具体史实,从历史、地理和政治角度在史实与材料二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能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创新性认识。例如:行政区划改革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单从某一方面进行解释;除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解释等。(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历史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有哪些?[提示](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题组2选官制度1.(2022·湖南卷,3)据下表可知(

)A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解析:A依据材料表格可知,九品中正制被两度废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故选A项;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素质,且表中未显示科举制的弊端,排除B项;“强化”不符合史实,应为“减弱”,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仅是短暂恢复又很快被废止,这与“仍可延续”的逻辑不符,排除D项。2.(2024·黑吉辽卷,3)唐代宗大历初年,国子司业归崇敬上疏提出,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士子为了应试,多死记硬背儒家经典,不从师不问道,遂使“专门业废”“传受义绝”。其所强调的是(

)A.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B.复兴儒学的紧迫性C.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D.官学教育的重要性A解析: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经科考试,侧重考查儒家经典的记忆,不利于对学问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故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改革的必要性,A项正确;明经科考试的内容为儒家经典,材料强调的是明经科考试“不求其文义,及第先取于帖经”的现状需要改变,没有强调复兴儒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明经科考试的不合理,没有体现进士科考试内容的合理性,排除C项;归崇敬虽为国子司业,但材料并没有涉及官学教育的重要性,排除D项。3.(2021·江苏卷,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B解析:B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唐代门第观念影响仍很大,排除C项;李德裕与李逢吉作为政敌,但同样为寒素开路,材料强调二者的共识而非矛盾,排除D项。历史理解:观察下面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演变示意图,说明其体现了怎样的趋势。[提示]趋势: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门第到重学识才能。②选拔方式:由推荐到公开考试。③选拔形式:制度化、体系化、公平化、公开化。题组3赋税制度(2023·湖南卷,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敦煌户简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高宗时期10101.069.0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玄宗时期322148.7106.6代宗时期112149.389.8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助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答案:(1)问题:均田制下,受田受足户数严重不足;实际受田数远达不到应受田数。原因:土地兼并导致国家手中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地主、大官僚肆意侵吞土地;新开垦土地数量不多,人口的增加等。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答案:(2)白居易、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白居易认为征钱带来了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柳宗元认为按户等征税导致富人贿赂官员逃税,穷人更加贫穷。上述看法切中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如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渐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政府实行两税法。知识点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简表。时期春秋西汉魏晋南北朝隋及唐前期唐朝中后期名称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主要内容公田私田皆按亩纳税缴纳田租、人口税,服兵役与徭役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服徭役受田农民除缴纳租调外,不去服役的可纳绢或布代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一年分夏、秋季两次征收作用或影响承认土地私有正式形成较完整的赋役制度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确保政府收缴赋税、征发徭役确保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趋势税赋项目日益简化,对人身的控制逐渐放松,征税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图解历史: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知识结构。构建体系:上述典题从哪些视角展示了隋唐的制度创新?请根据所学知识再补充一个隋唐制度创新的相关视角,并说明补充理由。[提示]视角:政治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示例一补充:监察制度理由: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这些制度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示例二补充:货币制度理由:唐初铸行“开元通宝”钱。唐代币制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考向二区域开发与民族交融1.(2022·北京卷,2)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示意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D解析:D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故选D项;①②③均位于北方,与汉代“地广人稀”不符,排除A、B、C三项。2.(2024·黑吉辽卷,2)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D人物内容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上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解析:D据墓志内容“母义”“君子”“孝友”“柔恭”“女节”“妇道”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政权,材料中的皇族女性均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要求,这说明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D项正确;墓志内容强调的是女性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而不是门第观念,排除A项;材料内容均来自“北魏皇族女性墓志”,不能体现因俗而治政策,排除B项;墓志内容体现的是儒家伦理道德,而非礼仪规范,排除C项。思维建模:据上述典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绘制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思维导图。[提示]考向三思想文化新成就1.(2022·江苏卷,3)唐人崇尚“晋贤真迹”,争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江左书法风格,进士及第后在雁塔题名的字迹被认为皆有“江左遗风”。这主要反映出,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科举推动行书步入盛世C.市民文化需求强烈

D.书法艺术吸纳六朝元素D解析:D隋唐政权建立在北朝统治基础之上,以北方统一南方,面临着整合南北文化的任务,从材料看,唐朝对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书法风格的推崇,体现了对南方文化的重视与吸收,有利于南北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D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书法领域,不能反映唐朝文化整体取向,且书法艺术一般属于知识精英文化范畴,所以排除A、C两项;科举制对书法艺术有一定影响,但材料是强调唐朝书法受魏晋六朝风格影响,与科举制无关,故排除B项。2.(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A解析:A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北方战乱频仍,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与北方相比,南方社会环境比较安定,经济、文化发展,影响力逐渐上升,故“江南”成为文人诗歌唱和的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