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

得分:

本试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庸已逝,江湖已远

著名作家金庸先生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本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出生于浙江海宁。查家是海宁名门望族,家风儒厚,以文起家,重气节,有侠气。金庸自幼喜欢读书,读遍了查氏宗族的藏书,尤其喜爱历史。金庸自学能力很强,他还精通英语、日语和法语,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办报、写小说的基础。可是金庸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中学时,金庸因为写文章嘲讽训导主任被开除。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又因投诉校内党员而被退学。后赴上海入东吴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但毕业时正逢内战,没有拿到毕业证。2005年,他以81岁高龄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博士。2010年,86岁的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创下剑桥在校生中年纪最大的纪录。

健笔直言,报业巨子

1946年秋,金庸打败了一百多名竞选者进入了《大公报》。直笔敢言、骨气凛冽的《大公报》让金庸得到历练,“武功"精进。1948年《大公报》香港版复刊,他被派往香港。随着内地“大跃进”运动开始,虚、假、大、空的信息充斥着港版《大公报》,金庸知道这些都是假的。1957年冬,他毅然决定离开《大公报》:“我离开那里,是因为不能发表反对错误路线的意见,这违反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1959年,35岁的金庸与人共同创办《明报》,他说:“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明"取“明辨是非”之意,确定了鲜明的立场:“不左不右,绝对中立。"

《明报》刚出版的时候,销量并不大,为了增加销量,他开始以“金庸”为笔名连载武侠小说,这一招获得成功。1988年《明报》日销量已达11万份,1989年达18万份。30多年间,金庸将《明报》办成了香港极具影响力的报纸。金庸辞世,《明报》发文悼念:“如非当年先生不怕艰辛,殚精竭虑,以一支健笔打出名堂,无以臻此。"

侠之大者,家国情怀

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金庸宣布就此封笔。金庸用他所写小说中的14部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写就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的家国情怀不仅体现在小说里,还体现在现实中。

早在14岁那年,金庸亲眼见证国家凋零,民不聊生,就立志成为一个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然而命运多舛,金庸未能实现梦想,而做了一名记者。可他依然心系祖国,几十年来无不想着为国家统一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遗留下一批飞机在港。当时香港还是英国人的地盘,国民党方面又发动关系,游说英国人把飞机移交给台湾。这时候,金庸挺身而出,靠着自己在香港新闻界的名声为新中国仗义执言,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社论为中国共产党说话,援引国际法侃侃而谈,最终为大陆争得了这批飞机。

1972年,美国单方面将琉球群岛及钓鱼岛划归日本,引起台湾、香港两地“保钓运动”,震惊中外。关心祖国命运的金庸,发表多篇社论抨击美日无耻行径,维护祖国对钓鱼岛不可争议的主权。

1981年,邓小平接见金庸,对他的武侠小说赞不绝口。金庸曾对朋友说:“几十年了,我最佩服他的风骨。这样刚强不屈的性格,真像我武侠小说中描写的英雄人物。"邓小平对金庸说了一番很重要的话,那就是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金庸很激动,连忙回应:“这方针政策好,香港人和国际友人都能接受。"回到香港后,金庸逢人便说内地好,还在《明报》大力宣传香港回归祖国,“恢复主权,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保持繁荣”的方针,唤起民众共同关心香港回归祖国的大事。后来撒切尔夫人曾单独会见金庸,希望他为英国说话,反对香港回归。金庸果断拒绝了,并坚定表示站在中国政府一边。

时人常感叹,金庸武侠世界里的刀光剑影、风云变幻多么精彩,殊不知,金庸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行为多么精彩。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以铁肩担道义,以妙手著文章,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金庸先生情系中华,爱国爱港,支持国家改革开放,拥护“一国两制"方针,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为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了政治智慧。金庸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自幼喜欢读书,自学能力强,精通多门外语,后来他的成功与这些方面不无关系。

B.金庸与人共同创办《明报》,立场鲜明,他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C.金庸从《大公报》辞职,是因为《大公报》风格转变,违反了自己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

D.传记以时间顺序选取传主典型事例,让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传主的经历和精神品格。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之所以是金庸,固然是因为他塑造了一个个美丽的武侠世界,但更多的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熔铸了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了爱国精神。

B.在得知中国准备收复香港,并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时,金庸非常激动,开始在《明报》大力宣传,由此可见金庸的拳拳爱国之心。

C.金庸一生写武侠小说共14部,1972年,他用这些小说名字的第一个字组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从此封笔。

D.查家家风儒厚,重气节有侠气。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撒切尔夫人希望金庸为英国发声,他态度鲜明,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可见名门风范。

3.金庸先生曾入围“感动中国候选人物”,请概括金庸先生令人感动的优秀品格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黎明的河边(节选)

峻青

有一个时期,人们曾把我当成了英雄,说我在坚持昌潍平原的敌后斗争中打开了新的局面,表现得非常勇敢、顽强;可我清楚地知道:任何新的局面,都不是任何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打开的。如果没有每一位战士的英勇,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就什么都做不成。就拿我夜间经过敌占区从永安到河东的这一段路上所遭遇到的情况来说,如果没有通讯员小陈和他的家人,我即使不被敌人打死也早就被河水淹死了,哪里还能有今天?所以,每到人们要我讲斗争事迹的时候,我第一个提起来的就是小陈。

那是一九四七年的秋天。向胶东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匪军,已经窜进了半岛的中心。昌潍平原沦为敌后,还乡团的匪徒们到处疯狂地倒算、杀人。我们的区县机关,都改编成武工队的形式,大家拿起枪来,就地坚持斗争。那个清晨的河岸并不宁静,一场激烈的风暴就要卷来了。

陈家庄那边,突然响起了一阵嘡嘡的钟声,紧接着南面的村庄也响起来了,一村连着一村,一刹那,河西沿岸的好多村庄里,都响起了火急的钟声……

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

枪声越来越近了。西边的敌人已迂回到了果树林的边沿,伏在一条离我们不远的沙丘后面向我们射击,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地乱飞,溅起了壕沟沿上的泥土,打断了蓬蒿的枝叶。

我们沉着地不还一枪,等待着敌人更靠前一些。可是,敌人很狡猾,他们始终不肯离开那条沙丘。突然,他们停止射击了,一个匪徒从沙丘后面探出头来,挥舞着一块红布,喊道:“别打枪,别打枪。”我认得说这话的就是才侥幸逃回去的那个匪徒,“小陈,你来看看,这是谁?"

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的苍白。站在沙丘上的原来是一个老大娘和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子。老大娘背绑着双手,满脸血迹,披头散发地站在沙丘上,河里的大风,把她的散发高高地扬起,把她吹得摇摇晃晃,但她用力地挺直了身子,仰着头,向着我们这边张望。小佳没有绑,但被折磨得面色苍白。他一只手拄着木棍子,一只手扶着妈妈,也向着我们这面张望。当中有一个又黑又胖的匪徒,露着大肚子,紧挨着老大娘身边,站了起来。这时候那个挥红布的匪徒喊道:

“小陈,好好地听着,五爷要和你说话。”

“小陈,"那黑胖子的声音像只公鸭子,指着老大娘和小佳说,“小陈,你看见了没有?眼前有两条路:第一条,和你娘你兄弟一起死在这里!第二条,放下枪和你娘回家去过日子,你带的那几个八路,我们也保证宽大他们。好吧,给你讲清楚了,两条大路任你拣,要死要活一句话。”

我一听这话,气得头上直冒火星。我看看小陈,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枪来,就向着陈老五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抖,枪口在蓬蒿间闪闪地跳动,怎么也瞄不准,我拉了拉他的胳膊,低声地说:

“小陈,冷静点。不要放枪,别打着你娘。"

他叹了一口气,眼里涌出了两汪泪水,狠狠地用手背擦了擦,重又端起枪来。

正在这时,老大娘说话了:“孩子!”声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

“在这里,娘!”小陈在蓬蒿丛里大声地答道。

“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

小陈的眼泪簌簌地淌下来了。

“娘!”他颤动着声音叫了一声。

“哎,好孩子!好孩子,你看得见我和你兄弟吗?"

“看见…….”小陈再也说不下去了。

“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不要听老五这老狗的话,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

“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

沙丘上一阵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就在这时,小陈的冲锋枪响了。

那个挥红布的匪徒,没有来得及缩回去,就应着枪声,跌倒在老大娘的脚下了。

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痛叫了一声,身子晃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了……·

“娘啊!”小陈大叫了一声。

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淌下来。我端起了枪,然而,沙丘上已经一个人影也没有了,匪徒们都缩在沙丘的后面,连小佳也被他们拉下去了。我看看小陈,小陈的嘴唇都咬破了,眼里冒着火一样的光,一动不动地望着躺在沙丘上的母亲。

“别打枪!别打枪!"

随着喊声,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接着,四五个匪徒,一个紧挨一个地尾随在小佳的身后,用小佳的身体挡着自己,飞快地向着堤下冲来。被匪徒们推着的小佳越来越近了,他的胸膛迎着我们的枪口。

沙丘后面的敌人又探出头来了,他们准备着冲锋。河岸上突然变得惊人的静寂,双方的枪都不响了,听得见小佳的急促的呼吸声,听得见隐在小佳身后的匪徒们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听得见河里的波浪的呼啸声……·突然,在这紧张的寂静中,响起了一个孩子的清脆而坚决的喊声:

“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

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

小陈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了,他端起了枪。但是,我拉了他一把:“别打!"

“打!打!”小佳急速地喊道,“给娘报仇!快打呀!哥,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着我开枪吧!打!给娘……·"

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了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拉开了弦。匪徒们被这意外的变动惊呆了,都木然地立在小佳的身边,眼睁睁地看着弹柄的导火管在吱吱地喷着白烟……·

我的心狂跳起来了,用力地闭上了眼睛。

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场激烈的风暴就要卷来了”“一场更大的风暴就要来了”,小说两次强调风暴要来了,极力渲染战斗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

B.小说描写小陈和小佳的脸色都用了“苍白”一词,前者是表现小陈发现亲人被抓后的愤怒、震惊和担忧,后者是表现小佳受折磨的程度。

C.小说将主要人物放到最激烈的冲突中去塑造,让其精神在生与死、同志与亲人的抉择中展现出来,体现出一种崇高而悲壮的美。

D.“我"全身一震,血液沸腾,是因为敌人凶残地的迫害无辜民众,激发起“我”心头的愤怒,让“我"想要奋起反抗,保护民众。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开头写每次讲起战斗事迹时,“我”总是第一个提起小陈。作者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B.小说多处运用比喻修辞,如“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地乱飞”,写出了敌人进攻之猛烈,战斗场面之残酷。

C.作者善于通过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比如匪徒是“又黑又胖”“露着大肚子”,老大娘是“满脸血迹”“披头散发"。

D.作者娓娓讲述小陈一家的英雄壮举,全文以舒缓从容的笔调表达对战友、对先烈、对峥嵘岁月的深切缅怀之情。

6.矛盾的言行展现矛盾的心理。请结合文中画横线句子分析大娘复杂的心理活动。(6分)

7.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和茹志鹃的《百合花》都是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优秀小说,但在主题上却各有侧重,请结合文本谈谈两篇小说主题的异同点。(6分)

(三)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2小题,6分)

请根据你的阅读记忆和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完成8~9题。

《乡土中国》是我们这个学期的课外必读书,我们最近读了其中的第一、第二章。

8.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9.请对下列说法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3分)

(1)作者在“文字下乡”一章中,谈到乡村工作的朋友认为乡下人“愚”,作者不同意。他以为,“愚”如果是指智力的不足或缺陷,就不能以识不识字为标准,因为在乡土社会中,文字本就是多余的。()

(2)作者说到生活中的一种常见情形,你若遇到敲门声而问:“谁呀!"门外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可见,“贵姓大名"是因为我们不熟悉而用的,熟悉的人大可不必如此。()

(3)作者以为,特殊语言相对于共同语言,其实也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同行间的“行话”是,一个寝室里通行而别人不明白其含义的语言也是,母亲和孩子之间也是,诗人李长吉所呕尽心血所追求的比较切近的表达也是。()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祖①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唱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太尉桥玄,世名知人,睹太祖而异之,曰:“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也!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由是声名益重。

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长吏受取贪饕,依倚贵势,历前相不见举,闻太祖至,咸皆举免,小大震怖,奸究遁逃,窜入他郡。政教大行,一郡清平。初,城阳景王刘章以有功于汉,故其国为立祠,青州诸郡,转相仿效,济南尤盛,至六百余祠。贾人或假二千石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民坐贫穷,历世长吏无敢禁绝者。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久之,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

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兴平元年夏,使苟彧、程昱守鄄城,复征陶谦,拔五城,遂略地至东海。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注】①太祖:指曹操。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及注引,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B.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C.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D.太祖到/皆毁坏祠屋/止绝官吏民/不得祠祀/及至秉政/遂除奸邪鬼神之事/世之淫祀由此遂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游荡无度度:限度B.历前相不见举举:推举

C.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就:就职,赴任D.复征陶谦,拔五城拔:攻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年少因不务正业,不被其叔父喜爱,于是他诓骗叔父,使叔父失信与父亲。凸显其狡诈凶狠的一面。

B.曹操年少时放荡不羁,但梁国桥玄却认为只有曹操能安社稷,并把妻儿托付给曹操,侧面肯定了曹操的能力。

C.曹操在对待官员贪污问题上,敢于上奏朝廷,使得很多官员被免职,这种强大的震慑效果,使当地政教得以推行。

D.曹操到任济南后,发现当地建立祠堂之风盛行,马上禁止不合礼制的祭祀,拆毁全部祠屋,充分地显示了其治世之才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译文:

(2)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译文:

14.曹操“志在复雠东伐”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又如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7题。

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①

辛弃疾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_____________;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注】①期思,在江西铅山县东。卜筑:选择一个地方建房子。

15.下面词句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居处幽奇B.重来逢杜老C.卜居处幽奇D.重来杜老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片,描绘期思这个小山村秀美的山水风光,表明了词人要在此地选地造屋的意图。

B.“老鹤高飞"与“鹰击长空”异曲同工,通过写“鹤"鹰”的矫健身姿来表现昂扬奋进的气息。

C.词的下片融情于景,意象灵动而笔力遒劲,畅叙寄情山水之乐,也流露内心深处的失意。

D.结尾三句借山灵之口,转而自嘲,曲折地揭示了词人内心的隐痛,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17.诗歌多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下片画波浪线处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壮丽秋景,思绪万千,不禁慨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痴憨焦急地等待女主人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故人不在的伤感。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两句同样也表达了这种世事变幻、物是人非之感。

(4)《涉江采芙蓉》中表现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又无缘相聚而忧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关系是外力和内力的关系。劳模精神是所有劳动者都应该学习的精神,是影响和引领每一位劳动者从平凡走向不平凡的外力。工匠精神则是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精神,是激发和鼓励每一位劳动者不断自我挑战和自我超越的内力。工匠精神从内部唤醒每一位劳动者不断成为最好的自己。劳模精神是超越别人的精神,因为他们就是因为超越了很多劳动者而甲。工匠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自己的“劳模”,劳模精神是让劳动者成为别人的“模范"。工匠精神点亮了自己的生命,劳模精神则(A)。

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B)的关系。劳动精神是所有劳动者的共性,每一位劳动者都应该有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则揭示了不甘于平庸的劳动者的个性,是成就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①不仅个性是产品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②也是劳动者的核心竞争力。③这里所说的劳动者的个性主要是指劳动者自我超越过程中彰显出的个人优势及其精神状态,④也就是工匠精神。换句话讲,没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很难有出色的成就和骄人的业绩。乙、追求极致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核心,也是成就杰出劳动者的根源。当然,如果工匠精神成就的劳动者不仅大大超越了过去的自己,也大大超越了别人,在企业、行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成为最优秀的劳动者,那么他就会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最终就会成为劳模,劳模精神也随之产生。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精神是成为人的精神,工匠精神是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的精神,劳模精神则是成为影响别人的人的精神。成为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就是一种逐步递进的关系。党和国家现在大力呼吁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目的就在于让每一个人都热爱劳动,成为丙的劳动者,更要成为优秀的劳动者,甚至成为广大劳动者群体中的佼佼者和大家学习的榜样。

19.请在文中甲、乙、丙三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0.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2.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D(“以时间顺序选取传主典型事例"错误,选项对文章思路理解有误。传记并没有“以时间顺序”选取事例,而是按照主题组织,由各部分的标题可看出。)

2.C(“金庸一生写武侠小说共14部"错误,选项曲解文意。这副对联取自金庸所写的14部小说的名字,但并不能说明金庸一生共写了14部武侠小说。)

3.①勤奋好学,矢志不渝。读书求学之路坎坷,且逢战乱,金庸坚持求学,甚至以高龄攻读硕士、博士,创下剑桥在校生中年纪最大的纪录。

②热爱阅读,学识渊博。他自幼喜欢读书,遍读查氏宗族的藏书,尤其喜爱钻研历史,精通英语、日语和法语。

③直笔敢言,骨气凛冽。对于《大公报》刊登虚、假、大、空的信息敢于直言,坚持新闻工作者的操守。他愤然辞职创办《明报》,“希望能够主持公正,把事实真相告诉给读者”。

④颇有气节,热爱祖国。为大陆争取飞机,积极参与“保钓运动”,支持香港回归,拒绝撒切尔夫人,积极宜传“一国两制”。热忱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贡献政治智慧。

⑤勤于创作,重视传统。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享誉海内外华人社会,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4.D(根据上下文分析,“全身一震,血液沸腾"是作者在着力描写“我”听到小佳清脆而坚决地喊“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这句话后的感受,表达的是“我”为小佳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震撼和感动。)

5.D(“全文以舒缓从容的笔调"错误。《黎明的河边》截取战争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充分展现了烽火连天的时代风貌,故事情节是非常紧张的。)

6.①“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体现的是大娘对儿子的担心与想念,她想看看儿子,亲眼确认儿子是安全的。②“哦,不,不!你别站起来"是大娘意识到儿子正在战斗,站起来会更危险,她宁可看不到儿子,也不希望儿子受伤。③“你只叫我一声就行了”是大娘想确定儿子安全后,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心中虽有不舍但却坚定。

7.同:都歌颂了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体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2分)

异:①《黎明的河边》侧重写人民群众为支持革命献出生命的大无畏精神,深刻揭示革命胜利的基础和原因。选文通过写大娘和小佳的牺牲展现广大人民群众的付出,军民之间情逾骨肉的感情是革命胜利的力量源泉。(2分)

②《百合花》侧重讴歌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小说着重将年轻战士和新媳妇质朴纯洁的心灵表现出来。(2分)

8.A(B项,“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有误,“孤立与隔膜”的不是“乡民个体之间”,原文是“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C项,“乡土社会里……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属于“机械地团结”,而“乡土社会”是“有机地团结";D项,“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有误,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并不是选择得来的,而是无须选择,甚至是“先我而在"的;另外,“于是”所显示的承接关系,也是勉强和生硬的。)

9.(1)A(2)A(3)B

【解析】(1)见《乡土中国》第二章第2段和倒数第2段。

(2)见《乡土中国》第二章第6、7段。

(3)见第二章第15、16、17段。“诗人李长吉所呕尽心血所追求的比较切近的表达也是"错误,这里作者强调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语言使用的范围越广,其局限性就越强,李长吉呕尽心血要突破束缚所追求的表达,虽然不绝对排除“特殊语言”,但主要的还应该是“共同语言"。

10.B(句意:太祖一到,就把祠屋全部拆毁,禁止官民进行不合规定的祭祀。待到执政之后,铲除奸邪鬼神之事,历经数世的不合规定的祭祀从此断绝。)

11.B(“举:推举”错误。“历前相不见举"的“举”意为“检举"。)

12.A(“狡诈凶狠”言过其实。)

13.(1)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安邦定国的杰出人才不能救济天下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只有您了![得分点:济(救济)、安(使……·安定)、其(表推测,大概)各1分,句意1分。]

(2)(曹嵩)到琅邪避难,被陶谦杀害,所以太祖的志向在向东征伐(替父)报仇。

[得分点:避难(于)琅邪、为……所(表被动)、复雠(报仇)各1分,句意1分。]

14.原因:曹操的父亲曹嵩,离官后回到谯县,因为董卓作乱,到琅邪避难,被陶谦杀害。

结果:曹操两次征讨陶谦,攻占了五座城池,一直打到东海。回来时大败陶谦的大将曹豹,攻占了襄责,并大肆杀戮,致使泗水断流。

15.D(根据“沁园春"的词牌格律可以推知,此处应该填四个字,从上文的“草堂”和下文的“渊明"可以推出,应该选择D项。)

16.B(“老鹤高飞”两句是表明自己志同老鹤,随遇而安,栖身一枝,表达出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

17.①“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词人运用比拟的手法,写青山仿佛为了自己的到来,今日也显得格外多彩,美好可爱。赋予青山以人的性格和感情,使客体与主体浑然一体,创造出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

②“频教花鸟,……·暮送朝迎”几句,运用比拟的手法,写青山指派山花野鸟,为我歌舞,又催促白云流水,来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