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_第1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_第2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_第3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_第4页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21年05月12日目录I.中国的人口数量、质量与流动Ⅱ.十四五时期的人口政策Ⅱ.主题投资机会我们的人口结构分析框架劳动要素供给劳动力数量总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力质量劳动力流动劳动参与率来源:xx证券如前述分析框架,劳动力包括数量、质量、流动三方面的内涵,其中劳动力数量又取决于人口增长率、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参与率,所涉及指标含义如下:1.人口数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加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千分数)或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出生(死亡)率=出生(死亡)人数/当年平均人口×1000‰。2.年龄结构:总人口可以分为非劳动年龄人口(0~14岁、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人口÷总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数,衡量社会抚养负担。3.劳动参与率:在劳动年龄人口中,同时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人口属于经济活动人口(亦即劳动力),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称为劳动参与率。劳动参与率会受到性别就业平等、城镇化率、教育程度、退休年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3.劳动力质量:亦即人力资本水平,可以用工资水平、教育程度等指标来间接衡量。3.劳动力流动:包括国际流动、国内区域流动与行业流动等。“七普”中总人口与人口年龄结构的静态像(图):1.2010至2020年中国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2.人口年龄结构: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后面提供两个证据)。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总人口13亿3972万4852人15至59岁70.14%

15至64岁74.53%

60岁及以上13.26%15至59岁63.35%

15至64岁68.55%

60岁及以上18.70%0至14岁比重17.95%0至14岁比重16.60%总人口14亿4349万7378人2020年“七普

”2010年“六普

”65岁及以上13.50%65岁及以上8.87%来源:国家统计局来源:国家统计局图: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来源:

国家统计局“七普”中的人口增长率:1.人口增长率:2010至2020年人口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2.各民族人口增长率:2020年汉族人口比重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8.89%,相比2010年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历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与“七普”数据基本吻合,但最近五年的人口增长率明显下行,需要关注,详见下页。□中国的人口自长率几乎完全取决于出生率(左),其99势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波动上升,于1987年到达峰值16.61‰。1987年至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续1下行。三是2006年至2015年,人口自然增1率保持在5.0‰上下。四是2016年以来7生9率持续下行,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趋于下行。截至2019年,总人口出生率降至10.5‰,总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3.34‰,均为历史新低。□2010年是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拐点(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于2010年达到峰值74.5%之后趋于下行,2019年已降至70.6%。未成年人口占比在2010年之前持续下行,2010年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开企稳于16.6%左右,2019年已回升至16.8%。而老年人口占比则一致持续上升,2019年达到历史最高值12.6%。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16.68.974.57570.670

16.812.6

6560图: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千分比‰)图:中国老龄化程度加速,青少年比重趋220

15

10

5

0

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19994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死亡率

1999

来源:Wind,xx证券来源:Wind,xx证券302010019971995199319911997199519931991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5岁及以上占比0-

14岁占比80□人口增速:与2010年“六普”相比,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人口负增长的是黑吉辽、甘肃、内蒙古、山西。□12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黑吉辽、川渝、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湖南、天津、湖北。□13个省份的0至14岁人口比重低于17%:江浙沪、黑吉辽、京津、川渝、与山西□人口增速:与2010年“六普”相比,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人口负增长的是黑吉辽、甘肃、内蒙古、山西。□12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黑吉辽、川渝、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湖南、天津、湖北。□13个省份的0至14岁人口比重低于17%:江浙沪、黑吉辽、京津、川渝、与山西□人口增速:与2010年“六普”相比,人口增长较多的5个省是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南;人口负增长的是黑吉辽、甘肃、内蒙古、山西。□12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黑吉辽、川渝、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湖南、天津、湖北。□13个省份的0至14岁人口比重低于17%:江浙沪、黑吉辽、京津、川渝、与山西总人口

七普

六普增幅全

141177.87133281.095.92%广东

12601.2510432.0520.79%山东

10152.759579.275.99%河南

9936.659402.995.68%江苏8474.8

7866.097.74%四川8367.498041.754.05%河北7461.027185.423.84%湖南6644.496570.081.

13%浙江6456.765442.6918.63%安徽6102.725950.052.57%湖北5775.265723.770.90%广西5012.684602.388.92%云南4720.934596.682.70%江西

4518.864456.781.39%辽宁

4259.

144374.63-2.64%福建

41543689.4212.59%陕西

3952.9

3732.745.90%贵州

3856.213474.8610.97%山西

3491.563571.21-2.23%重庆3205.422884.6211.

12%黑龙江3185.5

3831.4-

16.86%新疆2585.232181.5818.50%甘肃2501.982557.53-2.

17%上海2487.092301.928.04%吉林2407.732745.28-

12.30%内蒙古2404.922470.63-2.66%左: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右:各地区人口与增长率:%□人口分布:人口居前五位的省份合计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为35.09%,前十位占比58.06%,胡焕庸线特征强化。湖来

国内家

局0至

14岁

↑年龄结构15至64岁65岁及以上20.2219.9719.5719.5219.4019.3219.2418.8518.7817.9517.3316.3516.3116.1015.9115.2113.4713.4511.7114.0411.129.8011.8410.32海

南云

南甘

肃福

建山

东广

东安

徽上

海山

西湖

北天

津黑龙江四

川重

庆浙

江辽

宁湖

南江

苏内蒙古吉

林全

国河

北陕

西北

京73.9216.2874.0715.6171.4617.4215.6174.8613.3073.2813.2771.7814.7572.9172.6813.0568.5916.2067.0117.0866.9716.9369.1014.5970.7512.9069.3513.3268.5513.5066.0915.1372.578.5865.7515.0169.5811.1068.0212.5865.6714.8169.6810.7569.6010.4365.8613.92宁

夏从中国人口金字塔来看,未来存在老龄化进一步加速、性别比进一步失衡的趋势。□年龄结构:24岁以下人口占比明显少于25至54岁人口,尤其15至19岁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少;同时25至54岁的6个年龄段目前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比较高,这意味着中国将在未来30年中经历老龄化的加速。不过14岁以下的3个年龄段出现了边际改善。□性别结构:24岁以下的年龄段中男性占总人口比重高于女性占比近0.42个百分点;而25至54岁年龄段的男女性占比差异为0.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性别比存在进一步失衡的趋势。1.582.472.793.414.314.463.593.604.333.863.012.772.983.003.062.582.773.384.22

4.303.463.524.283.622.632.342.502.562.6990-94岁80-84岁

70-74岁

60-64岁

50-54岁

40-44岁

30-34岁

20-24岁

10-

14岁

0-4岁0.010.070.270.570.972019年中国人口金字塔(抽样数据)0.741.101.68来源:Wind,xx证券0.030.130.38

女.男104.77湖

南99.69吉

林来源:国家统计局表:“七普”各地区性别构成:来源:国家统计局“七普”中的性别结构:1.男性占51.24%;女性占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10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2.31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省份有2个,在100至105之间的省份有17个,在105至110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10以上的省份有3个。5.陕07,西5.陕07,西5.陕07,西5.陕07,西图:历次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构成106.94性别比107.16106.85106.31113.08105.83107.33107.04112.86105.07106.62110.32104.97109.04102.19性别比104.65102.21103.15104.50103.10104.26102.02104.06100.60100.35103.83103.94102.67山

东重

庆四

川地区河

北贵

州内蒙古河

南山

西黑龙江安

徽宁

夏江

苏北

京甘

肃广

西浙

江全

国江

西西

藏云

南青

海福

建海

南天

津广

东新

疆地区湖

北上

海图:历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组成来源:国家统计局分省对比来看(右图,非“七普”数据):各省城镇化率差距明显。同为人口大省,沿海的广东、江苏、浙江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以上,而中西部的四川、河南、广西刚刚超过50%,差距约为15至20个百分点。数量甚至差距3倍如以此上,。质量上的差距更源明:家,计达局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中西部地区的2倍59.959.659.459.258.357.657.457.255.855.553.853.251.951.

1城镇化:城镇人口比重63.89%(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乡村人口比重36.11%。与2010年的“六普”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但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近20个百分点的空间。流动人口:全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3亿人=市7辖0.6区人户分离人口1.17亿人+流人口3.76亿人。66.8图:2019年份城镇化率61.5各省城镇人比.重:%60.6..7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

苏浙江

辽宁重

庆福建

内蒙古

山东湖北黑

龙江全国宁夏

山西49.0陕48西.9海南48.5吉林

86.6

83.5河北

江88.3□“七普”给出的是存量视角:相比2010年“六普”,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从8.93%上升为15.467%;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从14.032%上升为15.088%;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从38.788%下降为34.507%,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例从26.779%下降为24.767%。同时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增量视角:高等教育毕业生(研究生、普通本科、普通专科总量)占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的比重从2009年的51.6%升至2019年的60.8%。58

7%56.

1%53.9%52.6%53.3%

53.2%52.7%51.6%来源:国家统计局高等教育毕业生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0.8%59.8%45%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受教育人

比重高中与中

专大专及以

上(降序)小学初中12

24

17

78

35

64

25

21北

京上

海天

津内蒙古江

苏陕

西辽

宁山

西湖

北全

国重

庆青

海黑龙江甘

肃山

东福

建海

南安

徽四

川河

北新

疆吉

林浙

江宁

夏广

东15.5312.9414.3315.5814.2115.5613.2914.6717.5913.3013.8616.4919.0218.2213.4314.5617.7217.0813.2117.4314.8115.0915.9610.5716.1933.8715.4715.7017.3417.3612.4241.9813.2814.7916.5414.8826.9413.2715.5018.6914.1516.9918.6614.3813.9218.4014.5115.4118.2216.7455%50%65%60%31.3228.4124.6610.5011.9316.1223.6322.7421.6918.8919.5120.6823.5224.7721.8629.8926.3832.7329.8123.6922.3228.0319.7026.1126.8830.5833.3138.2335.7834.2833.8634.5132.2935.4824.3428.9440.1742.8023.2942.7933.7232.7132.2231.5631.4433.9829.7239.9527.4238.9557.9%

.湖

南目录I.中国的人口数量、质量与流动Ⅱ.十四五时期的人口政策Ⅱ.主题投资机会十四五时期的人口政策:1.提高人口生育率: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的包容性,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等。2.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健康中国,延长人口预期寿命;开发老龄人力资源,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协同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3.提高劳动参与率、保障充分就业:促进就业在城乡、性别以及所有制等方面的公平。4.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加速积累与深度开发。中国日本欧元区来源:世界银行美国一、提高人口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程度主要受预期寿命、生育率、移民等因素的影响,但提高生育率最为关键。□预期寿命延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和医疗卫生技术进步,是一项正面因素,应鼓励。中国的预期寿命提升对老龄化的上升具有显著解释力(尤其看各省份的差异)。□生育率下降:主要反映了生育政策、性别失衡,以及就业、居住、医疗、教育等方面压力的普遍增加,是一项负面因素,应予以应对。2010年以来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中国的生育率从1.623%回升至1.696%,但远低于全球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当。□移民:一段时期中国是移民净流出国,考虑到流出移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总体上不利于中国的人口结构和人力资本。但情况已经出现边际变化。90主要经济体预期寿命:%7主要经济体生育率=出生婴儿数%育龄女性数85201962019中国8020172017日本 区6520092009美国2007360─2005552003—22003501999 -全球来源:界银行1993199119891987注意:生育率Fertilityr1a9t8e5是指出生存活婴儿数与育龄女性人数之比;出生率是指19当85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 19831983011199519974045全球欧元13511100022245135111000222707520011999

11993199119891987200120072005二、应对人口老龄化□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实际退休年龄推迟,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倾向于将法定退休年龄提升到65岁左右,因此更多经济体以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老龄化程度。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经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而且在2010年之后出现了加速。□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其次是欧元区,美国在1993至2004年则实现了老龄化率的轻微下降(从12.7%至12.3%),欧、美、日在经济增速上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老龄化程度差异有关。□“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人口长期均衡发2021-03育、养育、教育成本等;二是开发老龄人力资源;三是养老事2业0203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主要经济体65及以上人口比重:%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199919971995主要经济体65及以上人口比重:%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199919971995主要经济体65及以上人口比重:%201920172015201320112009200720052003200119991997199510

5

0

-5

-

10

-

15

2014-032013-032012-032011-032010-032009-032008-032007-032006-03

美国:GDP:不变价

:折

同-

%

来源:Wind,

日本:GDP:不变价

:

-

xx证券33:452019-032018-032000年以来经济增

7值

3

美1.8%、

欧0.8%、日0.5%2016-032015-03::0展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主要指制定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降低生日本─

欧元区

全球—

美国来源:世界银行

欧元区:GDP:不变价

:

当季同比%3025201510502001-03中国□劳动参与率反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意愿。中国的劳与率变化包括三个阶段:2000年以国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主因是女性劳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进入劳动力。2000年至2010年,女性参与劳动的潜力已被充分挖掘,同时高等教育扩招延94了教育年限,劳动参与率趋于下降。2010年以来,高校扩招增速1993放缓,同时退休9龄2普遍延长,劳动参与率再次回升。19911990120、0□保障充分就业:从城镇就业情况来看,过去20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比持续下降,目前仅占12.4%。而在私营企业就业或以个体形式就业的人数占整体比例持续提升,目前已经接近60%之多,加上其他非国有就业形式,占比已达到87.6%,因此,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是促进城镇就业的主要力量。个体就业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32.9%26.4%14.9%

12.4%

10.4%口201920182017201620152014201320122011201020092008

2007

三、提高劳动参与率,保障充分就业40%30%20%10%0%—国有单位.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2019—

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及其他单位

2018.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年龄人

2009

8886848280787674来源:国家统计局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20052004200320022008200720062005四、提高劳动生产率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按照工业化程度,可以将劳动生产率发展分为三种状态:□尚未开启工业化或陷入低水平陷阱的经济体;□成功启动并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经济体,资本深化成为劳动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的经济体:资本深化过程逐渐放缓,人力资本开发、技术创新成为劳动生产率继续提升的关键因素。投资:

建筑

、设备

、公共设施

、知识产权等资金来源:

储蓄率

、杠杆率

国际收支平衡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