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第01期之一中国大学50强2011版出炉北大清华复旦居前三6月7日上午,“中国大学50强”2011版正式发布,这是本排行榜的第四次发布。据排行榜显示,北京大学再次以总分99.29的成绩排名第一。“中国大学50强”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发布,今年是第四次发布。据主办方介绍,榜单从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两大方面进行了打分。其中核心竞争力包括学科建设以及科研论文,社会影响力则包含高考招生、网络知名度以及留学生等内容。从今年的榜单中可以看出,排名前5的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前5名学校的排名与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保持稳定。而去年排名第6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第7位的南京大学则发生了位置互换,其余10强学校没有发生位置变化。从榜单中可以看出,在考量时,加入了“网络知名度”一项。据人大高等教育研究室老师介绍,榜单中“网络知名度”的提升,也包括校长的功劳。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校长(人称“根叔”)由于其发表的一系列言论,在今年的百度校长网页搜索中搜索量大幅上升,由2010年初的第7位大幅跳升至今年初的第1位,成为最受网络关注的大学校长。2010年,“根叔”的声名鹊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再加上网络以及众多媒体与网民共同推动,“根叔”李培根广为人知。同时,华中科大知名度也在提升,很多以前并不知道华中科大的民众也了解知晓了这个更名时间并不太长的大学。排行榜上,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络知名度”指标得分大幅提升。校长对大学的影响可见一斑。据教育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进入该榜单考察范围的大学共有在校留学生34153名,而2009年在校留学生数量增至40000人,增幅为17.12%。同时,该范围内大学的2008年本国在校生总数为208万,今年则增至213.8万,增幅仅为2.79%,远远小于在校留学生增幅。增加的5847名留学生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两地,两地留学生增加人数超过总增加人数的50%。增加留学生最多的高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同济大学。2011版高校十强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复旦大学4.中国人民大学5.浙江大学6.南京大学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8.上海交通大学9.北京师范大学10.南开大学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二严加安院士: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浅议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193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做为把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一代的一种工具,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人。”爱因斯坦的这一教育理念和19世纪初德国思想家、当时的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提出的“全人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所谓“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操守的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公民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流传“大学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这一口号。当时国家百废待兴,科技人才奇缺,大学资源很稀缺,大学生人数非常少,把“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合理的。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直到“文革”前的60年代中期,能够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还是相当低的,每年大约只有10万~20万大学生毕业。当时大学基本上不招收研究生,大学教育的口号是“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在这一有很强政治色彩的口号背后,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包括社科人才和外语人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前几年的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2010年大学招生人数达到了657万人,平均录取率达到70%以上,如果现在还把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来定位显得有些不合适了。这一定位不仅主观上产生对在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而且客观上高估了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作用,与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产生较大的偏离。事实上,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还算不上是专业人才,他们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和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往往联系甚少,这些专业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真正在工作中起作用的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受到理性思维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和在校培养的各种能力。正如爱因斯坦1936年的那次演讲中引用某个人的话说:“那个诙谐的人确实讲得很对,他这样来定义教育:‘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在1936年的那次演讲中还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在演讲结束时他再次强调:“学校始终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我个人认为,根据中国大学目前发展的现状,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公民,而不应该定位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因为我们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高级专业人才队伍,毕业生中只要有一定比例的人(例如10%~20%左右)将来成长为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就能满足社会需求了。这主要靠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实现。现在社会上真正缺乏的是技工一类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诚然,大学有传承民族文化和社会文明的职责,有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但是,对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事,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应该着重学习和理解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终身自学能力,因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要靠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来实现,况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专业的细节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有一篇关于美国教育理念的文章中引述了哈佛大学前校长巴布博士提出的大学教育的8个目标,前7个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和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第8个是“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知识”。我猜测,哈佛大学近年来积极倡导和实施的“全面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上述8个目标,这一教育理念与德国威廉·冯·洪堡早年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以及爱因斯坦在1936年演讲中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2010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我们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可见无论在美国和英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他说:“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中国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具体的食物,“渔”是教人家怎么捕鱼。“鱼”象征一个具体知识,“渔”象征一种能力。这一格言生动地说明了“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介绍经验说:“学校为学生创设学术环境,不仅仅在教室当中,还包括教室之外,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相互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同时,要参加很多的社团活动,包括戏剧、音乐、体育、志愿者社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去发现自己其他方面的重要潜能,产生一些和自己的学术兴趣完全不同的兴趣。”这就是说,在大学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合作精神、自信心等人文和心理素质有很大作用。这一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牛津大学还对学生采取“导师制”的模式来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即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他们读学术著作和论文,培养他们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是一种特别的“英才教育”。“导师制”的模式即使在英国其他高校也难以效仿,但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的一些高校也有由极少数优秀学生组成的“基地班”或以名人命名的“冠名班”,对这些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采用类似的模式来进行特殊培养。即使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培养能力也是第一位的,就是要把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与大学学习阶段不同的是,指导老师除了可能要给新入学的研究生上基础课外,基本上不直接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而是间接地对学生给予指导。研究生主要靠自学和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即讨论班)的方式来学习。导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要“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对研究生培养上如何应用孔子的这一治学思想?我认为:导师对学生的首要职责是“引”和“导”,即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一门学科知识产生好奇心,这就是孔子说的“知之”;其次,要通过对学生经常性的赞许和肯定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这门知识的兴趣,以达到孔子说的“好之”。最后,导师要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学识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乐趣,以达到孔子说的“乐之”这一治学境界。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是重要一环。事实上,前面列举的哈佛大学教育8项目标中的7项能力,大都和一个人的人格和素养有内在联系。什么是“人格”?《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倾向性等。”研究表明,基因遗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约占50%。但是,后天的环境、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是“认识自我、重塑自我、人格再造”的关键时期。最近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和“中南大学命案”等一系列大学生杀人的恶性案件,不仅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更反映了大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对中国目前大学教育进行深层次反思。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应该刻不容缓地提到大学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是加强学生人格修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除了通过授课传授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人格和素质的培养。教书是知识的传授,育人是道德的熏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很好地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教书是教师的天职,教好书是教师应追求的起码目标,教书是手段,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现在大中小学都在强调素质教育。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提法显得有些空泛。我认为培养良好的教养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谓“教养”,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包括礼貌、规矩、涵养、风度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自古以来国人对教养很重视,《三字经》里面就曾经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强调了家长和老师在培养人的良好教养中的作用。所以老师们应该不光是教授具体的知识,同时应该言传身教,老师自身的教养对学生影响很大。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许多时候,所谓的“思想教育”成了空洞的、泛政治化的说教,其作用往往适得其反,用“说教”方式进行素质教育训练出来的人有可能成为有多重性格的人和伪君子。另外,美育与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教育,美育可提高一个人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一个人的人生境界。艺术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深的,艺术的熏陶对人的品格、情操和社会行为都是有深刻影响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叶朗教授在2010年8月于北京大学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上说:“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我们当代美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问题。”我很赞同叶朗教授的看法,应该把美育与艺术教育列入大学素质教育的教程。改革考核评价体制是中国高校的当务之急大学是国家的重要科研基地,教师做科研和承担一些国家科研项目是必需的,这也是能够教好书、育好人的必要条件。对教师在科研业绩方面进行考核是重要的,是不容置疑的。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考核往往只看发表论文数量,不看文章的质量。另外,忽视了对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业绩的考核,这是非常有害的,这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大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其后果是学生产生厌学和弃学情绪。去年12月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了一篇对该校教育“反思”的帖子(万言书),内容真是触目惊心。他对该学校的当前状况作了如下描述:“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他们都在忙着自己的项目和课题。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地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大学里的学生生涯,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这一描述可信性如何?是否带有主观片面性?我的判断是基本客观的,而且这种状况有相当的普遍性。当前,许多大学都把发表规定数量的SCI论文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指标,更有些学校把出版所谓的“专著”也作为晋升教授职称的一项硬指标提了出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教授都要出版“专著”,全国该有数量多么庞大的同一专业的“专著”?因此,改革考核评价体制是中国高校的当务之急。通过“量化指标”和计分式的手段对教师的科研业绩进行考核是高校学术管理行政化的一个主要表现,这种评价体制的严重弊端就是造成教师的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和轻视教学。其实,评价一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应该看它在相关专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同行对论文的公开评论和引用情况。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应由所在单位的学术机构去做,行政管理部门不应该具体介入。此外,应该明确大学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学校应当把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业绩纳入教师评价和考核体系中。在对教师职称晋升时,不能只考查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要看他的教学成果和对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业绩,甚至还应包括对教师自身的品格修养的考核。对那些教学成绩突出、品德优秀而科研成果相对较弱的老师,也应该敬重和给予晋升。鉴于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现象,学校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在招聘青年教师过程中,不要过分看重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要重视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社交能力和人文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关于对大学生的考核,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要求每个大学生写毕业论文,这不仅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而且客观上助长了学校中的弄虚作假和论文抄袭之风。我个人认为,学校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做些科研和写论文,但没有必要把写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指标。这一指标表面上很硬,实际上很软,因为人人都能想办法达到。结束语我认为,“有社会责任感”应该是有较高人文素质公民的一项基本品格。一个国家和社会如果缺少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社会上出现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事件就得不到舆论监督和揭露,社会就不能和谐健康发展,就有可能陷入腐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有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思想瓶颈时,更需要有一些杰出的思想家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语),引领社会进步思想的潮流。18世纪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引领了法国大革命。国学大师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结尾处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表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更应该成为大学培养出来的有较高文化素质公民的社会责任。从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来观察社会,只有当社会上各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经过碰撞、交流和沟通,融合成为有社会共识的主导意识形态时,社会才是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才是和谐进步的。在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应该鼓励大学生们关心国是,表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发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士)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三突破性创新:南方科大的变革路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启动,人们对教育变革和创新给予更多的关注。在诸多教育创新案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方科大”)进行的“闯关”。从大学“去行政化”的制度建构到“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的大胆创举,“南方科大每迈出的一小步确实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一大步”。同样是教育创新,南方科大的创立和发展为何会吸引众多的目光?其独特性何在?其实现路径如何?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中国教育创新的现实和走向。后来居上的制胜之道突破性创新由美国学者克里斯坦森率先提出,并将其与持续性创新进行比较。在克里斯坦森看来,持续性创新是在现有市场框架内进行的技术改进,其目的是为主流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而突破性创新则是另辟蹊径,通过开拓新的市场,为受到忽视的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克里斯坦森指出,许多大型公司尽管投入了巨大的资源用于持续性创新,但在突破性创新的攻击下依然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可以说,正是大型公司的“可为”限定了它们的“不可为”,此种路径依赖会使大型公司难以应对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回顾经济和社会部门的发展,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持续性创新,忽视了更具变革意义的突破性创新。然而,突破性创新常常能够使目前处于边缘的组织率先进入某些领域,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达到后来居上的目的。就教育领域来说,美国网络课程和社区学院的发展都是突破性创新的范例。当普通高中或四年制大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时,某些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教学组织便应运而生。创新者在传统体制之外为学生开辟了新的求学渠道,从而也成为了这些领域的领军人物。价值取向的转变从组织行为学的观点来看,突破性创新的重心不在于改变现行的具体操作方法,而在于转变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即用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对待组织变革。美国学者阿吉里斯和舍恩提出的信奉理论和使用理论清楚地阐明行为变革的不同模式,前者是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而后者则是具体的操作行为。因此,突破性创新就是要改变组织成员的信奉理论。具体而言,突破性创新具有如下特征:1.未来性,突破性创新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下主流用户的需要,而且指向未来的用户需求;2.适应性,突破性创新在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不断地改进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性能;3.边缘性,突破性创新所针对的市场和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现有竞争者没有吸引力;4.整体性,突破性创新善于把握整个市场和用户,满足边缘群体的特殊需要;5.便捷性,突破性创新不会重复主流群体成长的复杂程序,而是以简单、便捷的方式服务于边缘群体。突破性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行动者做出表层的行动改变,而且更要做出深层的价值取向转变。就教育领域来说,当应试教育的价值观念不发生转变时,所有的行为变革和技术创新都只会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正如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南方科大的变革路径当前中国的教育变革和创新大多是在现有体制框架内不断进行的改良。有专家指出,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中,普通大学为了发展需要按照各项规章制度一步一步走过,从学院到大学的升格以及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的层层审批,都需要严格遵循既定的游戏规则。有时,即便后来者感到制度安排得不公平甚至荒唐,但也不得不就范。南方科大的突破性创新,首先是用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推进变革,这也为其一步到位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实现路径。如果按照常规模式,南方科大在短期内是无法赶上国内一流大学的,遑论世界一流大学。变革路径的重新选定使南方科大可以绕开传统体制的层层束缚,率先进入新的领域,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在教育变革和创新中,行动者特别需要重视突破性创新的作用,而这首先要求行动者具有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能够明确认识到现行体制服务的特定对象和不能满足的群体,以价值取向的转变引领组织成员行为的改变,步入具有风险性的突破性创新领域,最终实现革除陋习和后来居上的目的。(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孟照海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四南科大用“全面教育”替代“通识教育”来源:文汇报除了豪华的师资阵容,南科大最为外界所道的,或许是她全新的课程设计。社科界著名学者、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此前应南科大之邀,领衔组织设计人文教育课程。根据国内多家媒体的报道,丁学良“将把通识教育课程引进南科大”。通识教育?完全是误解!在接受文汇报记者独家采访时,丁学良教授反复强调,南科大即将实施的并非“通识教育”,而是“全面教育”,“这两者之间并非名称有差别,而是具有本质区别”。国内大学正积极推行的“通识教育”,按照丁学良的看法,已经“落伍”了。“过去10多年,中国高等教育走的路越来越窄。我们要培养的也许不仅仅是人才,而应该是全面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此番在南科大启动的“全面教育”,被丁学良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实验。两种教育传达不同育人观文汇报:如果“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那么请您解释一下,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丁学良:“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传达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育人观念。“全面教育”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的GeneralEducation,是哈佛自2007年启动的一项新的教学改革。为此,学校花费数百万美元,邀请美国、欧洲的教授以及自己的学生,经过长时间讨论进行课程设计。此前,哈佛实施了30多年核心课程教育,即很多国内大学正在推开的所谓“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建立在各个知识大类基础上,每位学生入学后第一年,必须先选择一些核心课,这些课可能与专业有联系,也可能没有联系。而现在实施的“全面教育”,是指所有课程都必须包含除了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例如伦理、情感、态度、能力等等,使学生永远都处于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举个课堂案例。美国人很爱吃冰激凌,但是肥胖已经成为美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因为肥胖导致合格的服兵役者越来越少,还增加了国家的医疗和公共卫生费用支出,以及其他一系列问题。老师会就此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课题:重新设计冰激凌配方,让它又好吃又好看,副作用少。如果研制出来,学生还必须找到公司加工这种冰淇淋,争取上市销售。对学生来说,这个课题涉及的领域太多了。学生不是在上不同的课程,而是在完成一个课题的过程中,对很多领域进行研究。文汇报:为什么会出现从核心课程到全面教育的变化?丁学良:核心课程是哈佛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的改革。这种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独立于院系之外,是新生入学后第一年的必修课。核心课程的提出和实施,不仅使哈佛在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中名列美国各大学前茅,而且对提高美国大学课程教育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几十年后,核心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批评者认为它过于狭窄,只是集中在学术议题(academictopics)上,而不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real-lifeissues)。此外,核心课程太强调学科特点。实施这一课程形式,意味着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要接受除自己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教育。但从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看,很多学术发展的突破点,往往在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通过核心课程实施的通识教育,未免太隔离知识之间的界限。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传授显得并不那么重要,无论哪所大学,都不能以教会学生知识点作为大学教学的功能。即便是哈佛这样的学校,也面临着学生毕业后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已经落伍的问题。在大学里,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自己探索知识。哈佛的全面课程教育中用的词是Approach,这个词很准确,但是很难翻译出来,主要的意思是让学生永远都探索知识,无限接近真知。因为哈佛越来越意识到,所有的毕业生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首先需要具备的是道德意识和伦理意识。随着生命科学、新能源等新兴学科的出现,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这一点越来越重要。而这些教育目标,只有全面教育才能涵盖。当然这些需求不是只有哈佛大学有,很多大学都有,只不过哈佛带头做了这样的改革。全面教育课程注重能力培养文汇报:您曾多次呼吁内地大学改变现在对通识教育的不准确理解,现在在南方科技大学,您将如何设计全面教育的课程体系?丁学良:在和南方科技大学沟通时,朱清时教授表达了愿意实验全面教育的意愿。学生3月20日回到学校后,我还会去给学生讲为什么要实行全面教育,全面教育和传统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的区别在哪里,学生可以期待什么。哈佛的全面教育共分8个方面,包括美学与诠释、文化和信仰、经验的推理、伦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等。我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的社会特点,为南方科技大学设计了全面教育体系,其中包含与社会经济相关的、与政治相关的、与国际事务相关的、与技术和能力相关的等等。比如,有一门课叫“移民”,包括国内移民、国内外移民,这门课中,社会、国际、环境生态、经济、政治、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都包含在内。现在中国许多大型城市都是移民城市,学生在上这门课时,还必须尝试实地解决具体问题,进而锻炼自己融入当地文化的能力。学生通过全面教育课程,要获得的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因此课程设计都要尽可能把核心的、相关的内容包含在内。上课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拓展开放性思维。全面教育课程还会和工学平台、理学平台打通,所有的老师每个学期至少碰头一次,看自己的课有没有可能融合起来。我们计划在未来3到5年内,形成全面教育的不同构建。文汇报:现在内地大学实行的都是通识教育,这是否是因为这些大学对全面教育有误解所造成的?丁学良:这不能完全说是国内大学的误解。即便在美国,在过去两年中,对于全面教育也有不同的看法。哈佛大学的教授们,也认为实行全面教育带来了很大挑战。全面教育从2007年提出并试行后,去年在本科生院全面推广。今年1月,哈佛给校友们发布了推广全面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反应非常正面。本科生们反映,全面教育改变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感受,也改变了他们对于公民的看法。而教授的反映更有趣。教授们说,以前没有设计全面教育课程时,觉得自己在某个研究领域中已经“功成名就”,给学生上课,效果也很不错,于是更多的时间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上;但是全面教育课程却迫使他们必须跳出固有的研究领域,这个时候再来看自己的研究和教育,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哈佛教授们自己对于知识也开始重新认识,他们也处于一个探索和接近真知的过程中。让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互联文汇报:南科大的全面教育成功后,会不会向其他大学推广?丁学良:希望在南方科技大学进行的全面教育试验,能够获得一些成功。我也会思考,试验成功后,在其他学校如何推广,教师该做些什么准备。在我看来,过去10多年,中国高等教育走的路越来越窄。我们要培养的也许不仅仅是人才,而应该是全面的人。国家提出要建设自主创新的国家,我的看法是,首先要自主,即便是在教育领域。按照现在的教育模式,什么都是被动的,给什么就接受什么,怎么可能培养出自主创新的人才?我们要培养的是独立探索、独立思考的全面的人,并且这些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能够像互联网一样串联起来,这样才有可能创新。哈佛也是如此。哈佛认为他们培养的人不能以后只考虑他是一个科学家,或者是政治家或者是教授,首先培养的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首先必须是一个人。所以我为南科大起草的全面教育方案的第一句话是: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他当然必须有知识,但是有知识还不够,还要能够把自己的所学互联起来。(作者:姜澎樊丽萍)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五湖南大学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湖南大学深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制定大学章程,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改革,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的治理格局,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提高执行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该方案分三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10—2011年):研制《湖南大学章程》;建立和明晰学校、学部、学院三级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体系及运行机制;以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为切入点,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落实学院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第二阶段(2012—2013):确定《湖南大学章程》,形成上承国家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下启学校内部管理的治校总纲;完善学术管理和学术决策机制,理顺三级学术委员会系统内部及其与校院两级行政系统之间治理关系;完善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改革,形成“宏观有序、微观搞活”的校院两级管理局面。第三阶段(2014—2015):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相互制衡的治理格局,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了做好这项试点工作,湖南大学出台了五项改革措施和四项配套政策。这五项改革措施是:(1)制定《湖南大学章程》。明确学校的价值追求与办学愿景,确立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明晰内部组织及其人员的权利、责任及行为规范。(2)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书记办公会的议事规则和程序,进一步明确权利边界,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建立健全决策、指挥、执行与监督相对分离、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3)建立和完善学校、学部、学院学术委员会。明确各级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分离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责权,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形成科学民主高效的学术管理体系。(4)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调动学院积极性,提高执行力,形成责权利相统一、党政部门与学院协调配合、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有机衔接的管理运行机制。(5)统筹推进人事、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创新。客观分析学校人财物的运行效力以及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改进管理方式,建立以人才培养和学术贡献为主要依据的资源分配机制和动态投入机制。四项配套政策是:(1)组建相关管理机构。成立并完善校学术委员会常设工作机构,建立健全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成立湖南大学编制委员会,推进科学设置岗位,统筹人力资源的宏观配置;成立湖南大学预算委员会,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考虑财力资源配置;成立湖南大学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成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信息平台和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2)改革教师管理和聘用制度。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分类,明确教师的岗位任务和发展目标,明确相应的评价体系;实行有限期聘任、有限次晋升,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通过无限期聘用,稳定骨干和高层次人才队伍。(3)进一步推进学院目标管理责任制。改革学校对学院办学经费的分配模式,强化学院责任,落实学院自主权;积极探索员工薪酬体系改革,激发学院不断探索人员管理和办学运行的长效机制。(4)制定和完善各种制度规范和程序规范。明确规章制度的制订、修改、废止程序,以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为依据,按公开、统一、透明的原则,重点对人财物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清理、修订,强化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为保证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湖南大学将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工作分管校领导为成员的改革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学校办公室作为领导小组的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联络、协调以及项目进展情况的跟踪和督办。另外学校拟投入100万元整体推进本项目改革试点。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六萧国政: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与措施著名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撰写的《“复制”与“抄袭”》指出,学术的神圣,受到功利的侵扰。作为大师级学者,邢先生疾呼:“要培养出人才,更重要的是正面教育。”笔者认为,这是一篇探索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的好文章。学术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宝库,是人类前进的摇篮和阶梯,也是人类理性生存持续发展最不能污染和毁坏的底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抄袭、侵权之风屡禁不止,为解决几乎海量的著作、文章,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检测软件把关。此软件虽还不十分理想,但却铁面无私,一票否决:此关不过,学位论文不能进入答辩程序。给抄袭者头上悬了一把尚方宝剑,表明了国家和教育部门的态度和决心。不过,有关学术检测软件不能区分合理“复制”和违规“复制”(即抄袭)的问题。但是,其一,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由于检测软件不尽如人意就弃之不用,回到人为控制的随机故态,而是考虑怎么使用的问题,比如把检测到的复制性内容如实交给导师,是否抄袭由导师定性和负责任,导师的处理意见、对学生的处理结果,均作为学位申请的必备材料提交给学位委员会甚至论文评阅人;其二,给软件的改进提供理论基础:把复制分为几类,区分复制和抄袭;其三,不能杯弓蛇影,相反要敢于继承和使用他人的成果,合理地“聚用”和正确引用,使之成为自己造就新成果的良好基础和优质原料。我国早已迈进法治社会,但是总的来说,法律、抄袭检测软件属于社会天平和学术成果定性的刚性手段,并归根结蒂只是维护社会公理和规范人类品格的消极措施。正面教育是避免抄袭的主渠道,是对待人才和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怎么实现正面教育?除了区分合理“聚用”和正确引用他人的已出版成果之外,还要注意和建立他人尚未出版的成果——口头“发表”内容的引用规范,分清人己成果,做一个“干净纯正”的人,“自强自立”的人。假若有人要用“第一个……”或“第一次……”这样的格式来表述别人尚未形成“白纸黑字”的话语,如何从学术规范上界定该行为?不同场合和不同性质的文章中,对区分人己成果的表述类型要求有无不同?这些应该是十分必要也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避免抄袭的正面教育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要让大家在论文和著作行文中简洁方便地区分人己成果,并不简单。最好能作为国家和部门基金或招标项目专门立项研究,探索分辨人己成果的语言表达类型和种种形式,使大家但凡需要分清人己成果时,在语言表述中就容易找到相应的表述模式表达,使避免抄袭的努力和教育更加容易成功。并且,如果条件允许,有关报纸、媒体,也可开专栏不定期地讨论人己成果的种种情况及表述方式,探讨学术成果规范表达和文风文品建设。若此,假以时日,其贡献应是不言而喻的。(来源:科学时报,作者系武汉大学教授)回到板块划分页>>科技创新之一、实验显示LTE网络信号可干扰GPS系统之二、数学证明单面声墙技术有可能实现之三、数学证明单面声墙技术有可能实现之四、未来百年十大科技:能上网的隐形眼镜之五、我国研制成功国内最大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之六、我国自主研制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通过鉴定之七、新构想或能解决计算机散热问题之八、银纳米粒子能在自然界自发形成之九、英国研制出最强光学显微镜之十、元素周期表再添两“新丁”之十一、原子量原来非定数元素周期表面临“大改”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一实验显示LTE网络信号可干扰GPS系统据美联社相关消息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所做的测试结果显示,刚与美国第三大移动运营商Sprint签下合作协议的LightSquared公司的LTE网络确实会干扰GPS系统的使用,包括民用,公共安全和军用等。联邦政府所属的工作组在新墨西哥州所做的测试报告,LightSquared计划推广至美国全国的LTE网络能干扰许多已经嵌入基础设施中的GPS应用,包括海岸警卫队,NASA和联邦航空管理局所使用的设备。这使人对FCC是否能批准LightSquared的产品能按其计划扩张产生了疑问。FCC曾在一月份批准LightSquared继AT&T和Verizon之后建设4GLTE网络,作为美国政府发展无线宽带计划的一部分,使4G无线网络在美国的覆盖率能在2015年达到92%。但这一决定当时就引起了GPS设备制造商和诸多需要依靠GPS技术的官方机构的担忧,因LightSquared的LTE网络基站大多数都建在对GPS服务需求多的市区。GPS系统生产商Trimble导航公司的副总裁JimKirkland认为,LightSquared公司的网络能对所有GPS设备接收器产生毁灭性的效果。作为FCC的回应,在所有相关问题解决前,LightSquared公司不能开展LTE业务。FCC的发言人在周五表示:“如果证明LightSquared的信号对GPS系统产生了大范围干扰,FCC就不会批准应用。”LightSquared的执行副总裁Jeffrey
Carlisle说他仍然相信该公司的新网络能与GPS系统共存。另外他还表示,发现LTE信号对GPS系统产生干扰不算稀奇,重要的是想办法来解决干扰现象。联邦政府工作组透露解决方法大概有三种:修改基站的分布和降低发射功率;限制或修改新网络的使用频段;还有对于GPS制造商和使用者最坏也是最后的选择——增加滤波系统使GPS接收器过滤掉LightSquared公司的信号,这大概要消耗几年的时间和几十亿美元的费用来升级所有GPS接收器。(来源:中文业界资讯站)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二数学证明单面声墙技术有可能实现想象一下,一支乐队在室内演奏,邻居却听不到音乐声,然而,如果外面有人在交谈,室内的乐师却能听到。这种类似单面镜的单面声墙技术听起来似乎有些无法想象,但据美国《发现》网站5月6日报道,两位意大利科学家正让这类声音操作技术更接近现实,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上。意大利伊苏布利亚大学非线性和复杂系统中心的主任、物理学教授朱莉娅·卡萨提和意大利全国研究委员会复杂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员史提芬劳·勒普瑞两人受到受热二极管能够不对称地传输热量这一机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声学机制。他们设想会有一种超材料或一套设备,其具有非线性的属性,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声波弯曲(正如单面镜一样),从而实现让声音只朝一个方向传输,阻挡或者屏蔽外来的声波的目的。卡萨提和勒普瑞也已经从数学上证明,制造出这种超材料或者设备是可能的。卡萨提表示,与线性相比,非线性会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它使我们具有更多可能性。单面镜是一种光学玻璃,在一面看全反光,看不见对面的景物,像镜子一样只能看见这边的镜像;在另一面看,则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对面的景物。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三数学证明单面声墙技术有可能实现想象一下,一支乐队在室内演奏,邻居却听不到音乐声,然而,如果外面有人在交谈,室内的乐师却能听到。这种类似单面镜的单面声墙技术听起来似乎有些无法想象,但据美国《发现》网站5月6日报道,两位意大利科学家正让这类声音操作技术更接近现实,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PRL)杂志上。意大利伊苏布利亚大学非线性和复杂系统中心的主任、物理学教授朱莉娅·卡萨提和意大利全国研究委员会复杂系统研究所的研究员史提芬劳·勒普瑞两人受到受热二极管能够不对称地传输热量这一机制的启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声学机制。他们设想会有一种超材料或一套设备,其具有非线性的属性,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让声波弯曲(正如单面镜一样),从而实现让声音只朝一个方向传输,阻挡或者屏蔽外来的声波的目的。卡萨提和勒普瑞也已经从数学上证明,制造出这种超材料或者设备是可能的。卡萨提表示,与线性相比,非线性会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它使我们具有更多可能性。单面镜是一种光学玻璃,在一面看全反光,看不见对面的景物,像镜子一样只能看见这边的镜像;在另一面看,则是完全透明的玻璃,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对面的景物。卡萨提解释道,从理论上来讲,被警察广泛使用的单面镜并非真正的单面,其之所以能产生单面反光的效果,完全是因为镜的两面处于不同光度的环境所造成的,其一边必须完全黑暗,而另一边则有光亮。与之类似的非线性声学材料也将能使声音仅在一个方向传播,而阻止入射的声波。为了引导声波,科学家提议交替不对称地铺设线性和非线性的材料层。一旦构成合适,当声波从一边进入时,它就必须进入这种超材料,接着被重新引导。卡萨提解释道,这是因为,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声波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这两名物理学家已经从数学上证明,未来科学家能够建造出这样一种声学超材料。勒普瑞表示,正如光子学一样,以前科学家也没有想到会出现非线性光子学,而现在非线性光子学的发展非常好。他表示,或许非线性声学材料的制造可能要难一点,但有很多科学家正在努力让其变成现实。美国杜克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学的副教授斯蒂芬·克姆表示,制造出这种材料是可能的。其一旦被制造出来,将会有很多实际用途。比如,有人可能希望将声音局限在一个房间里,不让其逃逸出去,但同时能够听到外面人的谈话。(来源:科技日报,作者:StefanoLepri)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四未来百年十大科技:能上网的隐形眼镜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就像在100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那么在接下来的100年内,又有哪些可能会出现的新科技呢?下面列出了当今科学家对2100年前生活的十大预测,如果这些预测能够变成现实的话,将会让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能上网的隐形眼镜出现时间:2030年前预测者:来自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的巴巴克·A·帕尔维兹教授你能想象有一天上网只有眨一下眼睛那么简单吗?帕尔维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的一款隐形眼镜或许会让你明白一切皆有可能。这种新式的隐形眼镜上排列着一个LED集合。帕尔维兹表示:“这些LED组合可以在眼前形成各种图像。这种眼镜的大部分材料半透明,人们可以戴着它自由活动。”这种眼镜还将识别人的面部特征,并显示所见者的生平,还能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看懂镜片上显示的字幕。也许准备参加期末考试的学生们会是这种隐形眼镜的首批顾客,相信它也同样会受到科幻迷们的喜爱。人体器官商店出现时间:2030年前预测者:维克森林大学安东尼·阿塔拉博士若不幸遭遇车祸或疾病,人们可以从“人体器官商店”订购用自身细胞培育的备用器官。科学家现在已经可以培育软骨、鼻子、耳朵、骨骼、皮肤、血管和心脏瓣膜。4年前,他们培育了第一个膀胱,去年又培育了第一根气管。在未来大约5年内,科学家将能够培育出肝脏。阿塔拉博士表示:“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将能够提供现成的器官,人们只需取出受损的器官,然后按照需要植入培育的新器官。”读心术出现时间:2030年前预测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德里克·凯伊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往中风瘫痪的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芯片,并将这个芯片同笔记本电脑连接。这些患者最终将学会如何利用意念编辑电子邮件、玩视频游戏和上网。凯伊正在编订一本“意念词典”,他已经研发出了一个可以破解脑电波信号的电脑程序。他说:“从一大堆影像中识别出患者看到的特定影像将成为可能,而且仅仅通过检测其大脑的活动,就能够将这一影像还原。”日本的本田公司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戴着头盔的员工可通过意念控制机器人的活动。灭绝动物复活出现时间:2070年前预测者:美国先进细胞技术公司罗伯特·兰扎博士未来我们将能够拥有饲养灭绝动物的动物园。兰扎能够从已死亡25年的动物尸体上提取可用的DNA,将这些DNA植入到母牛卵细胞内,9个月后,一只克隆动物就诞生了。这样,这个物种就算是复活了。即使尼安德特人已经消亡了数万年,但是他们的DNA已经被破译了,所以有科学家正在讨论要不要让他们复活。兰扎认为:“如果我们有了控制基因的工具,那么从理论上来讲利用基因复活物种就将成为可能。问题是,我们应该这么做吗?”延缓衰老出现时间:2070年前预测者:麻省理工学院莱昂纳德·瓜伦特博士虽然没有人能够找到长生不老药,但是科学家现在可以从遗传学和分子学的角度分析梳理出细胞衰老的过程。很多影响衰老快慢的基因已经在酵母细胞、果蝇及蠕虫内被发现。科学家已经通过“热量控制”延长了昆虫、老鼠、兔子、狗、猫及猴子的寿命。也就是如果在喂养它们时减少30%的热量摄入,那么就能将它们的寿命延长30%。瓜伦特发现了SIR2基因,这个基因有可能解释“热量控制”的奥秘。变形出现时间:2100年前预测者:美国英特尔公司贾森·坎佩利在电影《终结者2》或《X战警》中都有外形变形的情景,而这也是研究“可编程物质”的科学家们的梦想。他们制造出了与大头针的针帽一样大小的电脑芯片,这是一种纳米级的微型电脑,被称作“catoms”。将这些电脑芯片进行编程,这些芯片根据既定电荷的不同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坎佩利表示:“比如,我的手机放到口袋里显得太大,如果拿在手里玩又太小。如果我有200至300毫升那么多的(可编程)芯片,那么我可以随时让手机变成我想要的形状。英特尔公司高级研究员贾斯汀·拉特纳称:“在未来40年内,这将成为一个很普通的技术。”那么在圣诞节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为我们的礼物下载软件,然后按一下按钮,礼物就出现了。建造星际飞船出现时间:2100年预测者:康奈尔大学梅森·佩克博士恒星离我们太远了,就连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我们的火箭花费7万多年才能到达。但是佩克相信,第一艘星际飞船会是一个微型的电脑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即使只有少量的芯片到达了恒星,这就足以发回有价值的信息。佩克博士的设想是,向木星周围发射数百万的芯片,这样木星周围强大的磁场将能够将它们加速到“每秒上万公里”,而且他认为这一速度还可以无限增加直至接近光速。8.战胜癌症出现时间:2100年前预测者:西雅图系统生物研究所勒罗伊·霍德如今,当人们发现在胸部发现肿瘤时,可能这个肿瘤已经有了100亿个癌细胞。但是在未来,区区几百个癌细胞释放的蛋白质就能被安装在厕所内的DNA芯片识别出来,而这将肿瘤的发现时间提前10年。从此以后,“肿瘤”这一词就将从世界上消失了。人们的体检方式也会发生改变。霍德曾写道:“2018年6月,萨莉拿出一个小型设备,在手指上按了一下,取了一小滴血。利用这滴血,可以进行2000项不同的检测,并将数据无线发送到远程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微型设备将检测数千种血液成分,而且DNA测序仪将能够快速破译个人的基因组。”此外,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纳米粒子”,它是一种微型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像智能炸弹一样摧毁癌细胞。在过去的试验中,用这样的方式杀死过90%的癌细胞,这将使得癌症治疗发生根本性的变革。9.人类与机器人融合出现时间:2100年前预测者:麻省理工学院罗德尼·布鲁克斯未来的几年,机器人可能拥有与老鼠、猫或狗甚至猴子一样的智力。到那个时候,有人觉得机器人可能很危险。有人建议我们应该在它们的“大脑”中植入芯片,这样一旦当它们产生了恶念,就可以将它们关闭。但是也有人说,为什么不同机器人融合呢?而这正是布鲁克斯的想法,他曾是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负责人。他表示:“从现在开始的50年内,我们将能够通过基因改造看到人类身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种群将会以今天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发生改变。我们会发现自己再也不受达尔文进化论的限制了。我的预言是,到2100年前,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充满智能机器人,而且人类无法将自己同它们区分开来,我们也将是机器人,同机器人互相联系。”这样的优点是,有一天当你醒来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很完美:美丽、超级强壮而且长生不老。10.太空电梯出现时间:2100年前预测者:“碳设计”公司创始人布拉得雷·爱德华兹设想一下,有一天你走进电梯,按下上升按钮就到了外太空,是不是很酷?这就是太空电梯,它将使向游客开放宇宙的梦想成为现实。目前,将一个重约2.2千克的东西发射到近地轨道就需耗资约5.3万元人民币,但是太空电梯却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让普通人可以在太空中旅行。太空电梯的载人舱能够在数千万米长的电缆上移动,而电缆则靠地球转动产生的离心力来固定。碳纳米管的出现又朝这一梦想的实现前进了一步。爱德华兹已证明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做出能够支撑太空电梯的超强力电缆。他表示:“建造一个200吨的电梯是个合理的设想而且具有商业价值。一个200吨的太空电梯的大小相当于一架大型的商务飞机。太空电梯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意愿,不受任何物理层面的限制。”(来源:中文业界资讯站)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五我国研制成功国内最大功率电子直线加速器记者近日从无锡市科技局获悉,由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的“S波段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日前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产品加速管采用了聚束器与加速段阶变相速一体化的新型结构,设计为国内外首创。无锡爱邦辐射技术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开展产学研合作。5年前,公司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全面合作,先后建立了国内首家江苏省电子辐照加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开发平台,集聚高端人才资源,组成由陈森玉和柴之芳两位院士领衔、有20余位研究员、教授级高工参与的研发团队,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瞄准加速器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新型辐照加速器的研发和产业化、辐照工艺及辐照新材料的研发,快速形成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据了解,本次通过鉴定的“S波段10MeV-20kW电子直线加速器”,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能量为10.2MeV、额定束功率22.1kW,达到和超过了10MeV、20kW的设计指标,是目前国内10MeV加速器中功率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工业电子直线加速器,其平均束功率处国内最高水平。据介绍,该加速器可在常温下对不同类型的物品进行辐照加工处理,实现对诸如医疗卫生用品的消毒灭菌,食品及农副产品的杀虫、灭菌、保鲜,化工及医疗高分子材料的改性,半导体元件的性能改良等功能,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作者:过国忠过敏敏来源:科技日报)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六我国自主研制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通过鉴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邢球痕,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姚穆、周国泰等院士与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5月30日对由航天四院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材料制品性能稳定,生产工艺先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建议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应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伴随着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型材料,属于国家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具有高比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导电、传热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其密度仅为钢的1/4,但强度却是钢的10倍。既可作为结构材料承载负荷,又可作为功能材料发挥作用,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环境工程、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运动器材等众多领域。特别是可以用在风力发电等环保性新能源开发中。长期以来,我国碳纤维研制生产水平较低,国外技术和产品严格封锁。为彻底扭转我国碳纤维受制于国外的状况,在国防科工局、陕西省、西安市、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国内多名材料专家的关心和支持下,航天四院于2008年4月成立了以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产业化为主业的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陕西省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同步挂牌运行。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先后攻克了原料纯化及纺丝液过滤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并自主研发了聚合反应釜、加压蒸汽牵伸箱、表面处理机等碳纤维生产的核心设备。2009年3月和6月,原丝生产线和碳化生产线相继实现贯通,并于9月份生产出了碳纤维产品。2010年,采用航天四院康本公司HT-1碳纤维研制生产的产品经试验使用,各项性能表现达到了进口或国内同级产品的水平。(作者:史俊斌段秀琳荣元昭来源:科技日报)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七新构想或能解决计算机散热问题来源:新华网瑞士和英国研究人员日前提出一种量子计算机构想,可帮助解决计算机散热问题,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性能。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在未来的量子计算机中,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量子纠缠态的一些特点,可以让计算机在删除数据时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即起到一定的制冷效果。现在制约许多超级计算机性能提升的一大问题就是散热不易,因此将来如果真能实现这一构想,将非常有助于提升计算机性能。这个构想在科学上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如果告诉一名专业科研人员这个系统能够在删除数据,也就是擦去信息的同时,还能让周围的环境变冷,似乎有点“异想天开”。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弗拉特科·韦德拉尔说,要最终实现这一构想还面临许多技术上的困难,“但这并不是不可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应该可以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实验。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作者:LídiadelRio)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八银纳米粒子能在自然界自发形成来源:科学网近年来,因银纳米粒子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等性质,其在工业和消费品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从而导致自然环境中的银纳米粒子也越来越多。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弗罗里达理工学院最新研究发现,银纳米粒子能在自然界自发形成,由银离子与天然腐殖酸合成。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研究小组将银离子和各种温度、浓度的腐殖酸混合,在室温下放置了两天到四天后形成了银纳米粒子,而且其在腐殖酸中稳定均匀,不会结成大的银块。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的罗伯特·麦卡斯贝表示,这一过程跟实验室合成纳米粒子的过程相似,但实验室合成用的是柠檬酸,且要在高温下进行。腐殖酸是包含多种有机酸的复杂混合物,在死亡有机物腐烂的过程中形成,其真实成分随不同地点、不同季节而有变化,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金属纳米粒子的颜色跟它们的大小有关,银纳米粒子会显出黄褐色。弗罗里达理工学院化学家玛丽·索恩说:“我们从河水与河流沉积物中取了多种腐殖酸,最终得到一种黄色的纳米粒子。我们将样本送到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和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进行分析,证实其中确实有银纳米粒子。”“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纳米粒子在环境中怎样分解并释放出银离子,”麦卡斯贝说,由于人们常用银粒子作抗菌剂,这些自然界中的银纳米粒子有毒。这些纳米粒子表面积很大,很容易释放其中的银离子。所以在一些从前的老矿区,虽然没有任何人造纳米粒子的释放,却出现了明显的银离子富集现象。“这是自然界发生的某种循环过程,将银离子还原成了银纳米粒子。”(作者:VirenderK.Sharma)回到板块划分页>>之九英国研制出最强光学显微镜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光学显微镜,将有助于了解许多病毒和疾病的形成原因。通过把光学显微镜与透明的微球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称之为纳米级光学显微镜,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打破了光学显微镜的理论限制。在这个新设备的帮助下,科学家可以更好地解释许多疾病引发传染和引起死亡的原因,从而打破了光学显微镜的理论限制。这项工作由来自中国的教授李林(音译)和王增波(音译)博士率领该校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显微镜能力的大大提高意味着科学家可以观察人体细胞的内部,而且首次做到可以观察活体病毒,进而查明引起病毒发生的原因。此前,标准光学显微镜操作人员只能清晰地看到约1微米(1米的百万分之一)大小的物体。而现在,研究人员可以在正常光线下看到1/20微米大小的物体。研究人员将这一成果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他们制造的显微镜打破了肉眼可见最小物体的记录,突破了光的衍射限制。目前的电子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的表面,而不能观察它的结构,而且没有工具可以观察到活体细菌。而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认为,未来可以利用显微镜观测更小的物体图像。他们的方法在可见物体大小上不受任何理论限制。纳米成像系统基于捕捉光学和近场虚像(不受光衍射的限制),并将它们利用显微镜放大,通过微小的球透镜转接,再用标准显微镜放大。李林说:“这是一项世界纪录,一个显微镜可以如此之小,而且可以在包含了各种光谱的光线下直接成像……我们不仅能看到50纳米大小的物体,而且我相信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还将能看到更小的物体。理论上来讲,我们能看到多小的物体,这是没有限制的。”李林认为:“目前,观察微小物体的常用办法就是使用电子显微镜,即使不能看到细胞里面,至少可以看到外面。光学荧光显微镜可以通过将细胞染色来间接观察到细胞的内部,但是这种染色不能渗透病毒。”他说,“不用染色就能直接看到细胞里面,直接看到活着的病毒,改变了研究细胞的方式,让我们首次能够近距离观察病毒,了解生物医学。”据介绍,科学家们能够观察到的其他物体还包括电镀铝氧化物纳米结构和蓝光CVC光盘上的纳米模式,这是之前的光学显微镜所不能看见的。(来源:科学网 作者:赵路)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十元素周期表再添两“新丁”来源:科学时报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6月6日报道,元素周期表家族再添两名“新丁”:超重元素114和116,原子量分别为289和292。它们现在是元素周期表中最重的元素,取代了以前的“霸主”——原子量为285的第112号元素“鎶”和原子量为272的第111号元素“錀”。这两种新元素的放射性极强,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衰减成更轻的原子,116号元素会快速衰减为114号元素,紧接着又会转变为更轻的元素鎶。几年前,科学家就宣称发现了这两种元素,例如,1999年,俄罗斯物理学家用高能粒子钙-48冲击钚-244,产生了一个很快衰变的第114号元素的原子。第116号元素于2000年被科学家发现。经过长达10年的进一步研究以及长达3年的审查,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于6月1日正式将这两种新元素添加到元素周期表中。目前这两种元素还没有正式的名称,此前有科学家建议将第114号元素命名为flerovium,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将第116号元素命名为moscovium,以莫斯科为名。(作者:刘霞)回到板块划分页>>之十一原子量原来非定数元素周期表面临“大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今天有人辞职,明天有人离婚,刚刚建好的大楼可能两年又被拆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变呢?可能有人会说“元素周期表”。但是,元素周期表根基也在动摇,以前认为“原子量”是雷打不动的,现在看来,这只是一个传说。起因原子量原来非定数元素周期表是人类最伟大、最美丽的创造之一,以简洁的形式包含了无穷的奥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它。拿出一份元素周期表,看看任何一种元素所在的格子,都会发现里面有一上一下两个数字,上面的数字小,下面的数字大;上面的数字是整数,下面的数字是小数。上面的那个数叫“原子序数”,指的是该元素原子中含有的质子数,决定该元素的化学性质。而下面的数字就是这里要说的“原子量”。原子量体现着原子的相对质量。但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并不相同,比如大多数的氢原子,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原子量是1,但是有少数的氢原子有一个或两个中子,原子量分别是2和3,它们分别被称为“氘”和“氚”,统称“重氢”。于是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组织规定,原子量是一种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平均质量。比如说,原子量为1的氢的数量比较多,而原子量为2.3的氘和氚的数量比较少,平均下来氢元素的原子量是1.00794。完美无缺是吧,但是,这其实只是一种“幻觉”。为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组织工作的美国稳定同位素实验室的泰勒·柯普伦(TylerCoplen)表示,原子量是个“流连不去的误解”。同学们,看出问题所在了吗?原子量的依据是各种同位素在宇宙中的相对含量,化学上叫“丰度”,但是人类怎么可能知道宇宙中各种同位素的丰度呢?现在中学课本上的原子量,只是科学家根据有限的采样计算来的。柯普伦表示,教师对他们的学生说“原子量在自然界中是基本常数”,但它们不是。比如说,地球上的水蒸气从赤道向两极运动,那些含有更多的氘和氚的水蒸气会稍重一些,更早地落到大海里。所以,热带海域中的氘和氚总是比极地海域要多一些。再比如说,氧-18或称“重氧”更愿意待在冷的地方,所以水被冻成冰之后,它里面会融解更多的氧-18,也就是说冰块中重氧的含量更多。而橘子树会在其体液中富集更多的氘,这让我们喝的橘子汁里面含有比环境中多4%的氘。科学家们对我们的世界了解得越多,越发现同位素丰度这东西真是捉摸不定。“不断的新的同位素测量让原子量不断变化”,柯普伦说,“这让我们疯狂,2010年IUPAC剥夺了10个‘惹麻烦’的元素的原子量,它们分别是氢、锂、硼、碳、硫和氮。”应用同位素其实很有用虽然同位素在化学上若了不少麻烦,但科学研究上还真离不了它。通过对不同区域同位素丰度的了解,科学家可以知道很多物质来源于何方。比如说,通过测量象牙里的某些同位素的量,就可以知道这头象吃的是草还是树叶。再比如说,运动员可能会非法服用睾丸酮以促进肌肉生长,那么检验人员是如何知道尿样中的睾丸酮是运动员自己分泌的,还是从外界摄入的呢?答案是,药用睾丸酮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它含有的碳同位素配比和人体分泌的睾丸酮不同,由此可以知道运动员是否服用禁药。同位素还是犯罪现场调查的有力工具。在上世纪90年代,奥地利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铁管炸弹爆炸事件,数人在爆炸中丧生。因为炸弹都是使用平常易得的原料制作,很难追踪其来源,所以此案的侦破一度陷入僵局。后来法庭科学家终于发现,一个炸弹的石膏底座里含有比平均数多得多的重氢,这样就把调查人员引向了一个疑犯的起居室,这里的重氢富集度也相当高,调查人员终于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指控疑犯。而柯普伦最喜欢的故事是,一个美国司机从佛罗里达州买橘汁,运到堪萨斯州,在这里兑水,冒充“鲜橘汁”出售。通过同位素检查,发现橘汁里的水是堪萨斯州的自来水,于是这个造假的司机遭到了起诉。单一数改成上下限既然元素的原子量没有定值,而且同位素丰度测量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组织就设想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标注原子量的方法,一改用一个数字标注的方法,改为上下限标注法。比如说氢的原子量是[1.00784;1.00811],表示在地球上发现的含氢的物质中,氢原子最小的平均质量是1.00784,最大的平均质量是1.00811,锂、硼、碳、硫和氮这几种元素也获得了新的原子量,而氦、镍、铜、锌、硒、锶、氩和铅正在“接受调查”。这个名单还会扩大吗?可能会,但变化不会太大。因为有些元素,比如说氟、铝、钠、金和17种其他的元素都只有一种原子质量,没有同位素。而那些放射性元素,则变化太多,根本不可能算出其“准确”的平均质量。比如铀这种元素就有234、235.2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保修合同
- 《主题班会》课件
- 婴幼儿夏季护理
- 《建实务模考班》课件
- 2024版房地产项目开发合作合同2篇
- 气管异物的护理
- 《抽样调查及其方法》课件
- 电梯维保合同
- 解聘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 《高血压患者教育》课件
-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简便计算类型讲解)(含答案)
- 下肢关节康复器并发症处理流程
- 饿了么加盟商合同模板
- 心脏超声完整版
-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上课
- 服务心理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 信号塔无人机精细化巡检
- 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取样送检见证计划表
- 23J916-1:住宅排气道(一)
- 责任心与执行力全文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