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三下语文教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0/wKhkGWdCigSAEr63AAJiq0n5k4o757.jpg)
![斯三下语文教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0/wKhkGWdCigSAEr63AAJiq0n5k4o7572.jpg)
![斯三下语文教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0/wKhkGWdCigSAEr63AAJiq0n5k4o7573.jpg)
![斯三下语文教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0/wKhkGWdCigSAEr63AAJiq0n5k4o7574.jpg)
![斯三下语文教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2/14/00/wKhkGWdCigSAEr63AAJiq0n5k4o7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太阳是大家的》教学目标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材分析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会写会用。难点理解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明天才会更美好。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歌曲《种太阳》导入,引出课题
1.请大家轻松听歌曲,跟老师一起做动作,会唱的可以跟着唱。听完回答问题:我们为什么想种太阳呢?
2.指名读课题。二、看大屏幕听范读课文,学前渗透。
三、初读诗歌,学习生字生词
师:老师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谁有信心读好生字宝宝?出示(.陪..彤.红彤彤)(抽生读)红彤彤(tōng)。“红彤彤”一词写出了晚霞的什么特点?谁能给“陪”再找一些朋友(陪同
陪伴
陪客)出示田字格卡片“彤”“霞”“陪”“趁”,开火车认读并组词
。书写上,哪个字需要给大家提个醒的?(“彤”字易多点,三撇上下排列。“陪”字双耳刀笔画名称:横撇弯钩)
四、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分节朗读诗歌(抽四名学生朗读)
2、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可以吗?我读诗歌的第一小节。(课件展示:第一小节)同学们听听,老师读得怎么样?(指名评价)
3、听得这么认真,你好像看到什么?(指名说)
师:是啊!
老师在朗读的时候,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看到的图画居然和老师看到的一样,你是从诗句中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师点击突出“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
师:多美啊!你们也像老师刚才那样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在座位上先练一练。(生练读,师巡视。指名读。)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师:想听听你的小伙伴是怎么说的吧!你自己点名,听听同学的建议。
师:就像他这样,一齐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生有感情地齐读)
4、指导第二小节。
师:太阳落山的景色真美啊,太阳也是大家的朋友,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小节,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并用直线把太阳做的好事划起来。
生答。(师结合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师:“省略号”在这表示什么?
师: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学生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屏幕出示: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
她
———————————
她
———————————她
——————————根据新知建构学理论,把巩固发展旧知看成是构建新知的前提和基础,把构建新知看成是巩固旧知的继续和延伸,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动机,产生一种内在需要,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初读时,教师读前有要求,读后有反馈,才能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对学习任务的落实,把诗歌读通、读顺,学生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和形式,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布置1、我要把诗歌有感情地读给同学、老师、爸爸妈妈听。
2、我喜欢这首诗,我要把它抄下来。板书设计25太阳是大家的
鲜花
小树
小朋友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太阳是大家的》教学目标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教材分析重点学习生字新词,会写会用。难点理解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相处,明天才会更美好。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精读课文1.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师:太阳忙碌了一天,她会和我们一样也进入甜美的梦乡吗?她会去哪儿?去干什么呢?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小声读读诗歌的三四小节。边读边想,她又去那儿了,去干什么了?(课件出示:三.四小节)
师:太阳趁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去干什么了?请你读读第三小节。
师:我们看第三小节第一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指一名读)
师:太阳就要落了,她就要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那你就把这个“感叹号”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吧!(生读)
师:听得出你真是舍不得太阳啊!
师:那大脑袋的问号呢?谁来读读这一句?(指名读第三节)
师:找个同学完整地读读第三小节。
2.指导朗读第四小节
师:谁愿意读读第四小节?(指名读)
师:那里的孩子还都在睡梦中等着太阳,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所以最后一句要读得轻一些。
师:请你们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太阳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齐读课题)3.听音乐调动情绪,指名有感情朗诵诗歌。
师:太阳要到别的国家去了,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跟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吧。现在太阳来给我们传话了,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课件展示)
三.教师小结:是的,太阳是大家的,花草树木等着她、鸟兽虫鱼等着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民都等着她,因为他们知道太阳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每天清晨必定会在上空冉冉升起!他们坚信太阳是属于大家的。只有全世界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分享阳光的明媚!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学习内容,真正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体。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诗歌诗歌的内涵和意蕴,在理解诗歌内容之后,再来回味课题,有升华情感,意犹未尽之意。从而也鼓励学生开发文本以外的课外学习资源,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业布置1、我要把诗中最美丽的景色画下来。
2、我想把这首诗背给小伙伴听。板书设计25太阳是大家的
鲜花
小树
小朋友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2.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分析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的词句了解作者用外在的动作与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手法。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了解“国旗”,导入揭题1、播放奥运会中中国国旗徐徐上升的情景,让孩子们说说这意味着什么?引入课后资料袋,了解“国旗”,明白国旗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2、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天安门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全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用自己的话粗略概括文章大意。3、课题是“五星红旗”,文章从头到尾,都紧紧围绕“五星红旗”展开。请你再整体阅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处写到“五星红旗”?三、精读感悟,体会“我”的爱国情愫在四处描写国旗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部分?1、自由地朗读4-11小节。想: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意。2、交流,让孩子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那么鲜艳。”●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国旗。1)、当老板告诉我可以用这面国旗换面包时,我愣了一下,久久凝视着手中的旗帜。当时,我在想些什么呢?2)、充分交流,随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A、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样的?——又累又饿、随时会倒下,急需帮助。B、我在漂流时带上国旗,说明我是中国人,希望祖国陪伴我,希望国旗能陪伴我渡过漂流中的困难;在遇到危险时,我先想到把国旗系在脖子上,她不能丢。在历经困难后,国旗仍然那么鲜艳,她那么神圣、庄严不可侵犯。我不能拿她换面包。3)、朗读指导●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1)、摇头:断然拒绝!2)、吃力、趔趔趄趄、摔倒:无法支撑却还不愿意交换国旗。维护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3)、读得干脆,坚决。●…1.虽然孩子都知道“五星红旗”,但并不理解“五星红旗”真正意义,就有必要补充相关的语言和背景资料,是孩子们肃然起劲,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2.使学生的目光聚焦到“拒换”这一环节中,以此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地研读课文对人物动作的细微描写,揣摩人物内心,体味人物的爱国情愫。让学生联系后文,加深体验,在揣摩人物的神情、动作中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以点带面,以“拒换”链接到前文的“手举”、“脖系”。让学生去感受“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作业布置抄生字抄词语表板书设计26.一面五星红旗“我”(拒换面包)面包店老板(敬佩感动)犹豫、一脸无奈久久凝视、竖起大拇指(爱国)(尊重)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一面五星红旗》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面包店的老板态度的变化。2.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和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材分析重点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想象体会“我”对国旗的尊敬与热爱难点抓住人物的动作表情的词句了解作者用外在的动作与表情表达内心感受的手法。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品评比较,体会老板的国际友情1、文中除了我,还有另外一个主人公,那就是——面包店的老板。面包店的老板又是个怎样的人呢?找出描写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句子,读读,体会他的态度。●“老板听懂了我的话,却把双手一摊,表示一脸的无奈,说:“我讲究平等交易,我给你面包,你能给我什么呢?”“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老板接过去看了看,耸了耸鼻子,还给了我。”●“他见我醒来,冲我竖起大拇指,说:“安心养一养,费用由我来付。”2、老板前后的态度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他被感动了。)被什么感动了?被“我”感动。被“我”不用国旗换面包所感动,被“我”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精神所打动。齐读最后一段。——在无法支撑的情况下,“我”如此维护国旗的行为,赢得老板的敬重和理解。是呀,只有爱国者在每个国家都能得到尊敬,爱国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也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3、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面包店的老板说些什么?四、总结提升:学到这里,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文中的我“说”和面包店的老板说,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我想对中国留学生说:————————————————我想对面包店的老板说:————————————————(设计意图:课文始终立足以生为本,以读为主,以悟为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抒发对祖国的热爱。把学生带入了一个为五星红旗自豪的情境中,酝酿了浓浓的爱国情,激发了强烈的爱国志,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五、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小学生在平时怎样做,也是爱国的表现呢?(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每天坚持系红领巾。每周一升旗仪式时肃立等。)2、课件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学生大声齐唱。(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爱国并不是要干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就在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也是爱国的表现。做到“知”和“情”的统一。)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品读老板的语言、神情、动作,去体会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由“公平交易的生意人”到最后的“乐于助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再次链接“我”的行为动作,加深体会“我”的爱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提炼文本的主题就水到渠成作业布置小状元报纸板书设计26.一面五星红旗“我”(拒换面包)面包店老板(敬佩感动)犹豫、一脸无奈久久凝视、竖起大拇指(爱国)(尊重)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材分析重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难点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习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习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3、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词义。
4、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习。
2、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3、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习“买木雕”。
(3—4自然段)1、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2、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4、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5、指导朗读。
6、出示填空。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习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四、布置作业。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一定的朗读实践,使他们充分地钻研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并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的认读本课的生字。初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还一定要让孩子讲清楚讲完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学习了词语,我将重心放在了文中的四字成语,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因为这是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作业布置1.抄生字2.抄词语表板书设计27.卖木雕的少年我
卖不成遗憾买不成
?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材分析重点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难点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5—9自然段)(10—14自然段)1、指导学生再读(5-14自然段),想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的人。画出少年的言行、神情的语句。2、组织学生汇报。A“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真诚)B“‘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C“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D“‘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E“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F“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3、请学生自由选择阅读的方式再读句子。4、组织交流阅读感受,相机引导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相机板书:弃、赠。
1学生大声自由读课文,想少年的为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读。2、学生汇报自己画出的句子。
3、学生自主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默读等喜欢的方式,品读句子。4、学生朗读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交流读后感,发挥想象。《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通过为什么我特别想买木雕这一问题带学生进入课文学习,让他们产生求知欲,激起主动读书的愿望。在教学我放弃买木雕,少年赠送我木雕这两处重点内容时我让学生选择自读、组中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读懂,并在读中感悟,通过一读再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体会非洲少年的美好心灵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读写结合
拓展延伸
1、训练写话:你想和他做朋友吗?对他写几句话。
2、师简单小结。
3、鼓励探究,设疑引兴: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查阅相关资料下节课汇报。1、学生把心中所想写出来。
2、交流,评价。
3、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课下探究。抓扩展促说话。
说话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而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山区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我创设了让学生说和写的活动,如让学生评价一下这时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想和他做朋友吗,对他写几句话。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充分释放和发挥。
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去获得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四、拓展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别人帮助过你,你会记在心里,同样,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感激你。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会怎么做呢?全班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学生再次读课文,先同桌互相演演课文的5-8自然段。再请两个孩子演,演好了之后,问问演“少年”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眼睛里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理解人物,不仅仅借助言行,更要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那么少年和我一直遗憾下去了吗?有没有不再遗憾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鼓励孩子们认真地读读课文的10-15自然段。课文只是学习的例子。中国跟别国的友好往来不止文中一个故事,肯定还有很多很多,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熏陶他们的美好情操。最后再通读全文,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课文的完整记忆!作业布置小状元4、报纸板书设计27.卖木雕的少年我
卖不成遗憾买不成
?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目标1.读准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教材分析重点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难点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兴趣。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二)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2)读一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讨论与交流1、交流自读疑难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吗?2、重点讨论交流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国对受灾国家的帮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首先,地震发生后中国立即向地震灾区派出救援队,而且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救灾速度快)思考:来到这个受灾最严重的城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其次,在受灾严重,余震还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下,救援队仍然投入工作。(不怕危险,体现了人道主义和牺牲精神。)思考:他们在做哪些救援工作呢?最后,救援队在搜索犬的帮助下,救出了一个男孩。(高超的救援技术使得救援成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方时不属于我国救援队负责的范围的。如果你是那名小男孩,你会对中国救援队说些什么呢?(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展示:学生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其他同学参与评价。3、齐读课文。(五)综合拓展1、交流:与同学交流,你知道中国救援队的其他事情吗?(1)小组交流。(2)班级交流。2、教师小结。3、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词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和友谊,体会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继续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本设计以情感为纽带,通过研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体验、读写结合等语文实践,推进对课文的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文教学的情性、注重语文教学的感性,以求达到落实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又顺应世界上国际理解教育的潮流。本设计还强调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之间人们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尊重与帮助。作业布置小状元抄写本报纸板书设计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速度快
不怕危险真棒!
援救技术高超
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讲述世界的奇妙〗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2.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4.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材分析重点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难点写作时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体验,引起话题1、出示图片,这是我搜集到的世界中的奇妙:世界上最大的沙岛、世界最大的金字塔、世界最大的沙漠、世界最甜的叶。起示范作用。2、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索,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二、研究话题,明确方法1、你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交代讲述、倾听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4、全班交流:⑴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⑵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三、围绕话题,互动交流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2、学生交流。四、延伸话题,综合运用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作业布置小状元报纸板书设计内容:写人、事、景、物、编故事等等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语文园地七〖写作〗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2.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4.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材分析重点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难点写作时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许你到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你至今记忆犹新;也许生活中有些事你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笑,而另外一些事可能让你现在仍然后悔不迭;也许你一直埋藏在心里的愿望还没有向人倾诉;也许压抑已久的委屈让你时刻苦恼不已;也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你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让你觉得愉快舒服的,有让你觉得别扭难受的;也许你想象力很丰富,经常遨游在想象的天空,有许多的奇思妙想让你不吐不快……这次习作就是一次自由习作,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现在请大家读读习作提示,看看给你什么启示。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写最想写的,内容要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二、积累1、播放“电影”:请大家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把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瑰丽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2、定格放大: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都看到了丰富多样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3、慢放重现: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在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写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三、尝试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2、全班交流,说说写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3、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四、评改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2、请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3、赏析优秀片段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4、修改习作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誉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5、展示优秀习作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1、自己说说最想写什么,想怎样写,对构思不一般、有个性的学生要鼓励。2、师: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大胆地写,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作业布置完成写作报纸板书设计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3)课题语文园地七〖写作〗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2.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4.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材分析重点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难点写作时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自我修改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了解有代表性的习作。
2.请一两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赏析优秀片段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段,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二、修改习作
1.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2.誊写习作。注意书写工整。
三、展示优秀习作
把学生的优秀习作贴在展示台上,其他同学参观评议。范文一桃花开了春寒料峭,那在视野中飘浮着的一团团白色的云,粉色的霞,燃烧的火,呀,桃花开了!那一棵棵桃树像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少女,站在小区、公园、道路两旁、细河沿岸……为人们送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春天。棕色的树干,在春风中展示它壮美与挺拔。桃花绽开了笑颜,白里透着粉,粉里透着白,好似少女羞涩的脸庞,看了令人陶醉。粉白相间的桃花多美啊!花瓣如同粉嫩的小脸,它洋溢着幸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幸福花”,这是人间少有的春色。花蕊似一束束丝线,每一根上都带着黄色的小帽子,看它多会打扮自己呀。那花蕊还像绽开的小礼花,好多蝴蝶、蜜蜂在其间翩翩起舞,呼朋引伴地采集着花粉,它们忙碌着、飞舞着……在酿造一个甜美的春天。你若是踮起脚,闻一闻桃花,那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让你留恋忘返。啊!多美的桃花呀!你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你装点了春天,春天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季节啊!看着、闻着,不由得想起我就好似桃花,在祖国母亲地浇灌下成长、盛开……简评:小作者细心观察了春天的桃花,抓住了树干、花瓣、花蕊进行描写,想象丰富,语句精妙,比喻形象。尤其结尾的联想是习作的画龙点睛之笔,恰到好处。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根据老师和同学的建议,自由修改自己的习作,包括选材和词句运用方面。通过展示范文,让学生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作业布置1.回家再次修改作文2.预习29课。板书设计拟人、比喻、排比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4)课题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通过读课外书、报刊、看电视、听广播,了解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友好的情况2.习作练习:写一写自己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做到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4.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通过趣味语文了解一些有关“言”的说法,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教材分析重点引导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难点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点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我的发现
读一读
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请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想一想
读了这些词语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1.自主发现。2.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
比一比
1.根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能想出这样的词语吗?现在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如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等)
2.比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住多少词语。
说一说
任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每组中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的)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12个生字。5.朗读巩固。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古诗,很多古诗的内容是反映纯真的友情、浓浓的乡情和永恒的亲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读书上提供的诗句,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大声自由读。
4.品味这些诗句的意思,并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议。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诗句。如,收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反映送别的诗句等。
趣味语文
故事引入
有一对夫妇,丈夫嗜烟成癖,妻子屡劝丈夫戒烟,总不见效。一天,妻子灵机一动,吟了一副叠字联劝他:“根根支支抽抽扔扔张张人民币;丝丝缕缕吸吸吐吐口口尼古丁。”丈夫听到这副对联,沉思良久,发誓戒烟。他拟了一副拆字联自勉:“信是人言,本与取信于人,必然言而有信;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故事中的那位妻子以叠字联进一句忠言,丈夫以拆字联立一句誓言。这一个忠言、一个誓言,可谓妙趣横生。说到“言”还有很多有趣的不同的说法。(出示主题──说“言”)
说“言”激趣
1.猜一猜:表示吉祥的话叫──“吉言”
名人说过的话叫──?精炼著名的话叫──?宣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
2.读一读。
a.自主轻声读课本中的内容。b.指名读。
3.想一想。
类似的话,你还能说出一些来吗?如毕业之际,送给同学的话叫“赠言”。
a.小组说。b.全班交流。
拓展活动
课后积累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有趣的话题,收集在成长记录袋里。读读认认通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读读背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业布置摘抄完成综合本板书设计事事如意、官官相护、夸夸其谈、窃窃私语、念念不忘、闷闷不乐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29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材分析重点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难点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准制作课件,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见后)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读本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板书: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二、了解“乞巧节”,学“乞”。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学习29课古诗两首的第一首,齐读“乞巧”(“乞”三声,区别乞──气)2.通过课前搜集的信息,你了解“乞巧”吗?(四人小组交流、抽说、补充。见124页)三、读诗,(学“霄”),讲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1.自读,齐读诗。2.学“霄”(“霄”夜。上“雨”字头,下“肖”)3.诗中讲了一个什么神话故事?(板书:牛郎织女)4.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①四人小组交流、补充(可用图书),教师参与交流补充。②抽讲,其他学生可补充。③出示课件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画面,师说白。见后④每位学生自己讲讲故事(再出示故事课件)5.出示简笔画天上的星星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故事?(板书:古人的丰富想象)四、读诗,理解大意。1.根据故事和信息自读理解诗意,小声说话。2.四人小组交流,师参加。3.抽说,其余补充(一年一度的七夕(即乞巧节)又到了,这天夜晚,家家户户的人们抬头望无际的夜空,只见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见了。家家好在乞巧节时望着秋月,穿针,向织女乞取智巧。)4.读诗、背诗①齐读②比赛朗读(男女生)③同桌互读④齐读⑤背(提示:根据第1.2句意)a.自背b.互相抽背c齐背五、拓展你还知道什么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听。资料: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她心灵手巧,能织出五彩的云锦。织女和牛郎结为夫妻后,织女再也不给天帝织云锦了,天帝用天河将她们夫妻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一次。从“整体”到“分步”,最后回归整体。通“读”“写”“议”“想”“说”等灵活的方式,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拓展的了思维,让诗的情景在学生的脑海中活起来。通过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小时候所听、所看的神话传说故事,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自悟自得,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作业布置抄写生字小状元板书设计29.乞巧七夕看碧霄美好心愿乞巧望秋月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29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能用自己的话讲讲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材分析重点1.感情朗读诗歌,想象诗所描述的画面。难点2.理解诗意,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准制作课件,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神话故事的课件(展示故事主要情节,并教师配说对白。见后)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讲嫦娥故事,体会丰富的想象。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嫦娥》。齐读课题。2.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①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资料)讲故事,师参加。②抽讲,其余补充或教师补充。③出示嫦娥神话故事课件(师配说白,见后。)④每生自己讲讲(再次出示课件)⑤从这个神话故事,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丰富的想象)二、学诗及生字1.读诗注意生字读音2.自学生字、抽说音形义。“烛”(翘音,生活中见到的蜡烛,所以“火”字旁,右“虫”。)“晓”(天快亮时,左“日”旁,右“尧”右上没一点)3.学诗①根据课前预习自学诗意,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交流不懂的地方),教师参与。②抽说,师生一起根据上下诗意和信息理解诗意。(启发:“第一句”长河渐落晓星沉可知是人间。“云母屏风烛影深”屏风上映着烛影,说明是夜晚。)诗意:烛影映在云母屏风上,快天亮了,主人公都没入睡。不由想到,嫦娥眼望着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独,猜想嫦娥应该后悔吃了不死仙药。③读诗、读诗a.自读b.互抽读c.齐读d.背三、拓展课后搜集其它神话或明间故事,准备园地八故事会讲。资料:仙人嫦娥来到人间后怕死,丈夫羿经过千辛万苦到西王母那里要了一粒不死仙药,西王母叫他们夫妻吃了长生不老,嫦娥不想当凡人想成仙,就把灵药一人吃了,她立刻飘起来,朝窗外飞去。丈夫羿飞回急得喊起来,嫦娥身不由己越飞越高,后悔不该私自吃了药。飞到南天门她怕嘲笑,就转身向月亮飞去。月亮里有一只玉兔,一棵桂花树和一只蟾蜍,她感到很冷清,很后悔,许多年后,吴刚被罚到月亮砍桂花树。现在,玉兔、嫦娥、吴刚还住在月亮里。不信,你朝月亮看看。古诗重在读,更要在情境中去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让孩子们先自己学习课后的资料袋中的内容,资料袋中是这样写的:“乞巧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接着再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作业布置报纸修改小状元板书设计29.嫦娥烛影深孤寂、悔晓星沉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30.西门豹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教材分析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地破除迷信的。难点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准做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课件。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读课题,说说理解(战国时期魏国的官)二、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生字音)2.自读课文,说说生字音形义及词义。3.四人小组讨论生字音形义及词义(要求:互帮)师参与。4.出示课件生字词,抽说音形义及词义。“管理、田地、人烟稀少、老百姓、眼睁睁、旱灾、迎接、徒弟、扑腾、提心吊胆、渠道、灌溉、收成”旱灾:长时缺水造成庄稼死亡。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5.读生字新①齐读②抽读③去掉音节齐读三、提出不懂的词,合作解决。邺:古代地名。开凿:大孔挖掘。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四、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各层次意思。(给一定时间读书)2.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参与。3.抽说:根据课文内容,师生共探讨评议。(板书:发现灾情──调查──惩治──开渠)4.齐读课文(注意目标1中词语读音,出示课件,指导)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从了解人物入手,拓展思路,进入阅读。此环节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明白邺这个地方越来越穷的原因,为后来的惩办恶人奠定基础,埋下伏笔。作业布置抄写生字摘抄本综合本板书设计摸清底细明查暗访智勇双全30、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兴修水利倡导科学热爱百姓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30.西门豹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运用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教材分析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地破除迷信的。难点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受到破除迷信的教育。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了西门豹被派去治灾,他调查弄清了原因,除害,开渠。下面,我们来仔细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看看他是怎样的人。二、阅读课文,从西门豹的言行,了解西门豹的品质。1.自读勾出西门豹说的话及行动,想想表现了他什么品质?(给一定读书时间)小声说说。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根据课文)3.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4.读课文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③有感情齐读课文三、表演课文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2.选小组表演。四、拓展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五、入境体验,宣泄积蓄之情感
1.观看录像。
教师:西门豹将计就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惩治了官绅、巫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当时大快人心的精彩场面吧。(观看录像)
2.选择写话。
这一天,漳河上站满了人,有小孩、老人、妇女、卫士,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看到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一写你的表现。西门豹通过调查,知道了邺这个地方贫穷的原因,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的事。此环节设计旨在理解西门豹智慧过人,他已经想好了将计就计、揭穿骗局的一整套方案。作业布置小状元报纸板书设计摸清底细明查暗访智勇双全30、西门豹破除迷信将计就计兴修水利倡导科学热爱百姓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31.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神奇。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开课激趣导入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课文,勾画生字词。2.小组自学,看谁的方法好?3.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课文中读zhēng,不读zhè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意。轰隆隆:像声词。塌下:倒,下陷。窟窿:洞,小孔。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熄灭:停止燃烧。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抽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四、布置作业:写生字、抄词语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在倡导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作业布置写生字、抄词语综合本板书设计天破:大火、大水31、女娲补天取石补天:炼石智慧、勇敢补天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31.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等15词语。2.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的神奇。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2.朗读课文、说说故事大意。二、继续学习新课1.感悟故事的神奇:围绕课文后“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讨论。天空塌露悲惨景象求雨神熄灭天火(勾画、讨论)突出女娲的神力造船拯救人们神火冶炼五彩石2.找出表现女娲补天的艰难的词语。三、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勾画、理解、抄写)1.天塌情景叠词的运用(轰隆隆、一道道、黑黑的、熊熊大火等)。2.冶炼五彩云石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3.结尾段抒情、流畅、余味深长。四、在熟读基础上进行复述1.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板书回忆。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不背全文。3.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1.大声自由读文。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3.导朗读这两段话。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语文学习要让大多数学生得益,决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能说会道,而必须把精力花在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读的训练上,课文中“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和习惯反复读出感觉来,读出味道来,用准确有感情地朗读把各自研究学习的收获告诉大家,学生读得动情大家听得入神。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我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升华情感。作业布置复述故事报纸读课文板书设计天破:大火、大水31、女娲补天取石补天:炼石智慧、勇敢补天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32.夸父追日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材分析重点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难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1.谈话引入:同学们都喜欢听民间神话故事和神话传说吗?你们都听过那些故事?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等,今天,我们要阅读一篇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夸父追日,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2.课题上带有“※”这样的课文我们以前学过,学这种课文有什么要求?(这是略读课文,要求采用各种方式学习,读懂故事大意……)现在我们继续用这方法来学习这个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有趣,哪些地方感人,还有什么疑问3.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抓住主要内容。①查字典、词典、细读课文。②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三部分)一⑴:写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勾出夸父心中所想的词句)二(2—4):写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夸父追赶的过程中,体现出什么精神?)三(5)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手杖化作桃林。(大山和桃林表示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夸父虽心想事未成,但夸父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地民族精神十分可贵。激励人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地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5.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课文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把神奇地地方具体化了。在文中找出来:“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跑的速度快。“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形容口渴,为了解渴。6.布置作业:指导课后小练笔。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通过自己动手借助工具书查找答案。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把课文的层次理清,并根据课文导读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紧接着深化理解,让学生找到故事中最感人的句子,进一步认识神话人物“夸父”。作业布置小状元报纸综合本板书设计32、﹡夸父追日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献出生命向目标奋勇前进死后捐献身躯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1)课题语文园地八【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难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四、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联系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开展一个故事会,让同学们选一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神话、传说故事是我国文化的一部分,它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作业布置收集神话故事完成小状元综合本板书设计故事大王: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2)课题语文园地八【习作】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难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明确要求:
围绕“假如我会变”这个话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果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故事。
二、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大胆想象。
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听。
三、自由习作:把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写下来。
四、例文欣赏,吸取营养。
例文:《假如我是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去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变出一些书和文具,建设更多的学校,让没钱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我还会去干旱地区,叫来龙王,让他下点雨浇灌庄稼,再去边防,造些先进武器,防止敌人侵略。变出更多的高楼大厦,把城市打扮的更美。让森林更多,草原更绿,河水更清,动物生活的环境更美……然后我还要去各个煤矿都装上灾害防御系统,让矿难不再发生。办完正事我也要去逍遥一下了,先去天上,在月亮床上睡一大觉,再去好莱坞拍电影,展示一下我的七十二变。然后,变点俗的,那就是钱,去肯德基大吃一顿。
我想成为孙悟空,让这些美梦成真。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丰富,写出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失儿童情趣。】
五、修改初稿。
六、课外拓展。把写好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该设计意在指导学生叙述故事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有人物的真情实感,要具体,特别是个别情节要写清楚,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希望学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作业布置完成习作板书设计假如我会变《假如我是孙悟空》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3)课题语文园地八【习作讲评】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难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写作主体
同学们,你们爱幻想吗?我也会,假如我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我先要变成孙悟空。因为孙悟空会“分身术”,拔一根汗毛就可以变成无数个我,一个我在学校……一个我在家里……一个我……;我也想变成医院窗前的那个画着小丑脸的气球,把欢乐和祝福送给被病痛折磨得病人;我想变成XX同学,去了解她练好字的秘诀;我还想变成哈里波特……我想穿越时空去会古人,揭开古老的历史的谜底”;我想登上时光穿梭机,到未来去看一看;我真想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钻到他的脑子里瞧一瞧,我更想拯救在死亡线上挣扎绝症病人……我要变的是在是太多太多了,因为我的心愿实在是太多太多。
二、打开思路出示:假如你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最想变成什么?先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在“头脑中”用简单的词语记下你的灵感。看谁想得多,想得与众不同。
指名回答。
三、指导“想丰富”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竟然想到了这么多!在这么多的奇思妙想里,你们对哪个最感兴趣?
指名请同学上来说。在说之前,你们有什么要提醒他?(出示:要说清楚变成什么?为什么要变?变成之后做了什么……)
重点指导其中一名学生。
如:请其余同学转换角色,扮演森林里的动物、植物,向魔术棒控诉人类的种种罪状,请问魔术棒如何帮他们重建家园,以拯救人类自己。小组交流:
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教师小结:
其实,说出你的心愿,你变成了什么,然后干了什么,就是一篇很生动的想象作文了。(出示课件)温馨提示:想象要大胆,可以异想天开。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来的,还可以是自己设想的。
四、范文鉴赏:展示班上优秀作文
五、作业乐园:回家再次修改作文,改完读给爸爸妈妈听,与他们分享你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重点指导“人”。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学会学习别人优秀的写法,不断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作业布置回家再次修改作文板书设计人、物品、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教学后记第周星期第节2016年月日(累计课时:NO.4)课题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材分析重点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难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一定的条理,编写神话、传说故事。教准制作课件,研究教材、教参。教材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学“我的发现”
(出示课件)1.学生自由读词语。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3.结合词义,说出带点词的意思。4.思考:(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带点的字有部分部首与偏旁相同,但字与字读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5.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如:“归”与“旧”;“狠”与“狼”。6.小结:注意区分形近字,正确书写。
二、教学“日积月累”1.学生读“读读记记”
(出示课件)2.交流:成语有什么特点?(出示课件)第一横排是数字式成语,第二横排是ABAC式,第三横排是AABB式,第四横排是反义词形式。3.你在课外还能收集到这几种形式吗?试一试。4.读一读,记一记。“读读背背”
(出示课件)1、读一读,你发现这些词和我们学过的词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出示课件)这种形式叫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释,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2.学生结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3.读一读歇后语,你还发现本次出现的歇后语前部分的特点吗?前部分全是历史故事或神话故事。4.找一找,哪些是历史故事,哪些是神话故事?5.课外收集歇后语。三、教学“成语故事”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1.(出示课件)学生自由朗读故事。
2.引导学生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学成语,理解喻义。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自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总结。五、作业乐园。抄写、背诵“日积月累”。设计意图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让学生交流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深入学习内容,加深新内容的记忆。让学生结合自己得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成语的记忆。作业布置完成小状元抄写本报纸板书设计第一横排是数字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课件
- 哪吒电影主题初中班会课之新学期新目标
- 2025至2031年中国旋转头子牵引眼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盛康源酒业营销》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小辫绳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麻辣榨菜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爆六角起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花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简易呼吸机的应用》课件
- 2010版新生儿窒息复苏课件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试题
- 《我爱上班》朗诵稿
- Q-GDW 11711-2017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第二套
- 2022年4月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表
- 《网络应急响应预案》课件
-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培训课件
- 跟单员工作职责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