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有众多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遗存,在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内蒙古、辽宁和山西等地均有发现,而且龙形象各不相同。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A.区域之间交融互鉴 B.多元一体C.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D.满天星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许多地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龙形象的文化遗存,可见龙形象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分布广泛,而各地的龙的形象又各有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区域之间交融互鉴”描述的是文化互动过程,但没有体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性,而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强调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但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而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C项;“满天星斗”通常用来形容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但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2.某同学在研究“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这一课题时,查阅了《尚书》《礼记》等文献资。为更进一步研究,该同学还可以利用的资料有()A.《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 B.《据古录金文》C.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 D.二里头遗址资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D项正确;甲骨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资料,排除A项;金文是研究商周朝时期的资料,排除B项;仰韶文化是研究新石器时期的资料,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为《尚书》中关于商周二朝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商周时期()出处事件主要内容《汤誓》商汤灭夏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泰誓》武王伐纣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阙志。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政治统治神秘色彩浓厚C.对天命神意的批判 D.借助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天”“上帝”等信息可知商周的讨伐行为受到“上帝”的支持和认可,商周时期的统治者通过神权来强化自身政权的合法性,神秘色彩浓厚,B项正确;表格信息没有明确显示天子权威的持续强化,排除A项;表格信息是在强调和顺应天命神意而非批判,排除C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先秦时期,秦国被封于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处;楚国地处江汉,周昭王曾三次率诸侯伐楚。但秦人和楚人都称自己是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孙)的后代,并积极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武王甚至宣称楚国的先祖曾率领军队辅佐过文王。这一现象()A.体现了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性的特征 B.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C.表明传统华夷观念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反映出华夏认同感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虽然秦国和楚国地处西周政治边缘,也认同自己的华夏身份,并积极参与中原诸侯的活动,D项正确。中华民族同源同向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和文明起源于同一个根源,并且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材料强调的的是当时秦、楚两国的华夏认同意识,这与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无关,排除A项;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间不符,排除B项;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但传统华夷观念依然存在,退出历史舞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5.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起主张“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秦国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制,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些举措()A.表明军功已成为入仕唯一的标准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标志着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D.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吴起和秦国商鞅都主张破除以血缘取士的传统制度,而主张以军功取士,这有利于推动当时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加速封建制度的建立,D项正确;“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标准由血缘向军功的转变,这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排除B项;秦朝建立后,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6.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强调“礼乐不兴”最终只会“民无所措手足”。墨子认为:“为乐”只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指出:“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二者对“乐”的不同认识主要原因是二者()A.阶级立场的差异 B.时代背景的不同C.人生经历迥异 D.治世理念的分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构建细致的礼乐制度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而墨子则反对君主以礼乐治理国家,并强调制定繁杂的礼乐制度只会加重民众的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对于礼乐的不同态度源于二者阶级立场不同,孔子代表的是传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墨子代表的则是下层平民的利益,A项正确;二者都处于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排除B项;人生经历迥异不是二者对礼乐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二者对礼乐认知的差异反映了二者治世理念的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7.据《说文解字·叙》记载,“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一举措()A.有利于巩固政治统一 B.钳制了人们思想C.激化了秦阶级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材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并结合所学,秦朝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为小篆,以促进政令传达和巩固国家统一,A项正确;秦代钳制了人们思想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统一文字为小篆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有利于缓和矛盾,材料也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排除C项;统一文字的作用在于文化传播等方面,与君主专制的联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8.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监察官员“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且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体现出秦朝监察御史()A.一人之下 B.彼此制衡 C.以小制大 D.权力无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体现了秦朝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却代表皇帝和朝廷监察天下,体现了秦朝监察御史“以小制大”的特点,C项正确;一人之下通常是指在权力地位上仅次于皇帝的一种极高的地位表述。而监察御史只是官职低但监察权力较大,并非处于一人之下的地位,他们主要是执行监察职能,与这种表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监察御史与其他官职之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重点强调的是监察御史对其他官员的监察权力,排除B项;权力无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秦朝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受皇帝管辖,排除D项。故选C项。9.秦统一天下,健全了户籍管理的行政体系,在全国普建郡、县两级行政机构,设郡36个,辖县近千。郡县向下延伸为乡、亭、什、伍等基层组织。南征之后,秦朝势力扩展到珠江、闽江流域,并将郡县制推行到南部中国。秦朝的这些举措()A.突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利于加强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促使地方割据风险的不断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通过户籍管理和推广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B项正确。秦朝通过设立皇帝制度突出皇帝独尊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对基层的控制,扩大政权统治基础强调不一致,排除C项;据材料“健全了户籍管理的行政体系,在全国普建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并将郡县制推行到南部中国。”可知秦朝通过加强对地方控制,防范地方割据的危险,排除D项。故选B项。10.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形成“长者为政”的吏治风气,“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升的障碍。武帝开始“独任执法之吏以治民”,“长者”让位于能吏。宣帝时“用吏多选贤良”,贤良文学大量进入朝廷任职。汉朝吏治的变化折射出()A.儒学地位的下降 B.治国理念的转变C.察举制度的兴亡 D.官吏选拔的混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据题干,汉初重用不擅长文辞的“长者”,到武帝时期重用执法之吏,再到宣帝时期大量选拔贤良文学,这反映了汉朝治国理念从重视行政经验到重视法律执行,再到重视文学与贤能治国理念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没有直接提及儒学地位的下降,排除A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吏治风气的变化,而选官制度的兴亡,排除C项;从汉初到宣帝时期,官吏选拔标准逐渐多样化而非混乱,排除D项。故选B项。11.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汉时期出现了西域才有的物产,西域地区的人也学会了中原的农业相关的生产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配合匈奴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的交通要道,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材料所表现的现象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C项正确;西汉经济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无需依赖世界市场,排除A项;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非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项。故选C项。12.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 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 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可以看出东汉政府通过设立尚书台来掌管朝廷大权,疏远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本质仍是为了强化君权,B项正确;“日益臃肿”表述错误,排除A项;外戚专权是东汉后期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强化君权,未涉及贵族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13.《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将刘邦的事迹基本记录,对于刘邦性格中的弱点也毫不掩饰。在《史记·吕太后本纪》的开篇,司马迁除了对吕后的个人事迹进行记述外,还将吕后一生中的不幸集中叙述,刻画了一个色衰爱弛的不幸女子的形象。这些说明《史记》()A.客观评价了历史事件 B.注重宣传儒家伦理道德C.全面揭示了历史真相 D.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司马迁除了对吕后的个人事迹进行记述外,还将吕后一生中的不幸集中叙述,刻画了一个色衰爱弛的不幸女子的形象”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既记载了历史事件,又刻画了人物形象,这说明《史记》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伦理道德,材料主要说明《史记》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排除B项;史料一定层度揭示了历史真相,“全面”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4.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的门阀政治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A.是特殊条件下政治变异 B.使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C.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 D.有效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强大士族群体的存在,专制皇权的衰落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三者的并存才使得东晋门阀政治得以出现,即东晋门阀政治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A项正确;门阀政治下,士族与皇权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门阀政治的存在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反而体现的专制皇权的衰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与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简表。根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政权创建者起止年代政权创建者起止年代三国魏曹丕220~265年南朝梁萧衍502~557年蜀刘备221~263年陈陈霸先557~589年吴孙权229~280年北朝北魏拓跋珪386~534年两晋西晋司马炎266~316年东魏元善见534~550年东晋司马容317~420年西魏元宝炬535~556年南朝宋刘裕420~479年北齐高洋550~577年魏萧道成479~502年北周宇文觉557~581年A.社会分裂动荡 B.文化多元发展 C.经济中心南移 D.士族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表格可知,三国时期有魏、蜀、吴,两晋时期有西晋和东晋,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众多政权的并立,表明这一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权频繁更迭,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A项正确;由于社会分裂和民族交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但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经济中心南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一简表中也没有明确的相关信息来直接表明,排除C项;魏晋时期士族实力强大,但在表格中也没有具体的体现和相关数据支持,排除D项。故选A项。16.据《晋书》载,石勒喜好儒学,曾在军中设立君子营,指导作战。苻坚在王猛等人的辅佐下,结合儒家,法家的理念,奖励文教,鼓励农业发展,轻徭薄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权系统。这些举措()A.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利于促进民族交融C.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 D.说明儒学成为正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石勒和苻坚都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首脑,儒学思想属于中原华夏族,后来的汉族文化,两位少数民族首脑重视儒学,属于汉化表现,因此材料中的举措利于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中,苻坚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石勒的汉化措施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涉及汉化措施,这些措施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与强化中央集权不相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涉及东晋十六国时期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措施,材料信息不涉及儒学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商代,王国为“国上之国”,属邦为“国中之国”,它们以王为“共主”而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它位于中央地域,可称之为中央王国,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乃王的本邦,是王用来支配其他属邦的基本力量,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决定了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而从属于王朝的邦国,不具有独立主权或者说是主权不完整。侯伯等属邦与后世郡县制下的行政机构或行政级别不同,不是一类。有一些商王朝的属邦是夏朝时即已存在的邦国,在商时它们并没有转换为商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它们臣服或服属于商王朝,只是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形成了王朝内的“国中之国”。也就是说,从属于王朝的属邦,以王为“共主”,受王的调遣和支配,但其内部并没有与王建立层层隶属关系,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材料二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将宗族姻亲等组成的队伍分别分封到一片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这一制度的出现及发展,正是前承殷商以“族”为社会构成分子得到阶级;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一个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特质,另一方面也顺势发展了地缘单位的政治特色。——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论述的制度名称,并说明这一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封国”与商朝“国中之国”的区别,并简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制度:内外服制。特点: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以商族为中心的邦国联盟;中央政权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各方国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任答两点即可)(2)区别: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族群界限,带有地缘政治色彩;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相比之下西周封国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与周天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臣属关系更加明确。(任答两点即可)积极作用: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交流交融;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基础。(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朝时期。根据“在商代,王国为‘国上之国’,属邦为‘国中之国’,它们以王为‘共主’而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之中”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根据“它位于中央地域,可称之为中央王国,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乃王的本邦,是王用来支配其他属邦的基本力量”、“其内部并没有与王建立层层隶属关系,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等信息可知,主要是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以商族为中心的邦国联盟;中央政权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各方国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有一些商王朝的属邦是夏朝时即已存在的邦国,在商时它们并没有转换为商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它们臣服或服属于商王朝,只是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将宗族姻亲等组成的队伍分别分封到一片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等信息可知,西周“封国”与商朝“国中之国”的区别可从商代“国中之国”与西周“封国”在政治地位、首领等方面进行对比,主要是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族群界限,带有地缘政治色彩;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相比之下西周封国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与周天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臣属关系更加明确。西周“封国”的积极作用根据“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交流交融;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亡的原因较为复杂,必须从内因和外因的结合点上来进行分析。秦统一不久后,朝内出现了三个派别,一是以扶苏为代表的宗室和军功贵族集团,二是以李斯为首的官僚集团,三是以赵高为魁的宦官集团。秦始皇死后,统治阶层为了争夺权力,发生了残酷的党争。赵高伙同胡亥、李斯消灭了扶苏集团,夺取了政权。二世、赵高血腥镇压反对势力,“群臣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大大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力。以致党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昔日席卷天下的秦王朝竟然派不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和一员精通谋略的大将。——摘编自朱子彦《中国封建王朝衰亡原因新探》材料二从西汉开始,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出现了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豪强大地主阶层。东汉以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持续发展,使以外戚、官僚、宦官为主要成分的豪强地主集团恶性膨胀,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由于对羌族连年用兵,赋税不断增加,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宦官的争权夺利,交替擅权,形成了拉锯局面。桓帝永兴年间(153年),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郡国遭受蝗灾,河水泛滥、流民达数十万户。从东汉安帝到灵帝黄巾起义前,七十来年,农民起义连年亘月。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平定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摘编自张效禹《论黄巾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作者认为秦亡的内因和外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巾起义的社会背景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王朝衰亡的认识。【答案】(1)内因:严苛的法律制度、过度征用民力、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以及思想文化的僵化。外因:陈胜、吴广起义引发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赵高乱政以及关东诸侯的反叛。(2)背景:地主经济发展,豪族势力恶性膨胀,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宦官、外戚集团交替擅权,社会黑暗。加之对周边各族连年用兵,赋役征剥不断加重,特选横调,纷纷不绝,朝纲失绥,人心紊乱,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影响:起义暴露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朝廷的衰落。同时,起义也催生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了伏笔。(3)改朝换代往往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君主个人的失德。历史的车轮在社会矛盾和规律的推动下不断前行。【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内因:据材料一“ 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大大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力”可得出,秦亡的内因是:统治阶级的内斗;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亡的内因还有:严苛的法律制度、过度征用民力、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以及思想文化的僵化;外因:据材料一“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昔日席卷天下的秦王朝竟然派不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和一员精通谋略的大将”可得出,秦亡的外因是:陈胜、吴广起义引发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赵高乱政以及关东诸侯的反叛。【小问2】本题是背景题、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二“东汉以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持续发展,使以外戚、官僚、宦官为主要成分的豪强地主集团恶性膨胀,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可得出,地主经济发展,豪族势力恶性膨胀,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宦官、外戚集团交替擅权,社会黑暗;“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郡国遭受蝗灾,河水泛滥、流民达数十万户。从东汉安帝到灵帝黄巾起义前,七十来年,农民起义连年亘月。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之对周边各族连年用兵,赋役征剥不断加重,特选横调,纷纷不绝,朝纲失绥,人心紊乱,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影响:据材料二“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平定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的影响是:起义暴露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朝廷的衰落。同时,起义也催生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了伏笔。【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解析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改朝换代往往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君主个人的失德。历史的车轮在社会矛盾和规律的推动下不断前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卓之乱后,北方动荡不定,出现了向外移民的第一次高潮,其迁徙方向有三:其一为由关中流入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其二是由中原流入东北和辽东;其三是由中原迁往江南。当时吴国大臣中,像吕蒙、张昭、周瑜、诸葛瑾等都是由北方避乱而来,占了吴国高官的一半以上。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西晋末年动乱之际。迁往地区有四川荆湘、山西、甘肃、辽东、江南等地,黄河中下游地区仍是人口流出之源。这次迁移许多为有组织之迁徙,组织者往往是豪强士族,以宗族乡党相联系,势力颇大。像东晋的苏峻,招徕百姓屯聚结垒,统领数百家泛海南渡,最后发展到拥兵万人;东晋之郗鉴,也是领千余家归于晋元帝。材料二东晋南朝时期,众多移民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拓荒运动,原来废弃之地重新得到开垦,还围湖造田、占山立庄,耕地面积有很大增加。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行。东晋时在曲阿(江苏丹阳)立新丰堰,乌程(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勾章(浙江慈溪县西)修复汉时旧堰。这一时期,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尚方有东西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东晋南朝时已学会制作青瓷。瓷器已成为当时相当普遍的生活用具。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南方兴起了一批重要市镇。建康(今南京)是东晋南朝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长江下游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京口、山阴、寿阳、襄阳、江陵、成都、番禺等城市都相当繁荣,其中番禺是海外贸易中心,自南朝开始,有林邑、扶南以至天竺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前来通商,输入象牙、犀角、香料等,带走中国的丝织品、瓷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麟剑《人类经济万年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两晋时期两次人口迁移高潮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南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答案】(1)第一次迁移的特点:迁移方向多样;吴国高官中有较多是由北方避乱而来。第二次人口迁移的特点:迁移地区广泛;多为有组织的迁移。(2)表现:掀起大规模拓荒运动,耕地面积增加;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增多;冶铸业有一定规模;制瓷业发展;兴起一批重要市镇,商业贸易繁荣,海外贸易有所发展。原因: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三国两晋时期(中国)。第一次人口迁移的特点:据材料一“其迁徙方向有三”可得出“迁移方向多样”;据材料一“当时吴国大臣中,像吕蒙、张昭、周瑜、诸葛瑾等都是由北方避乱而来,占了吴国高官的一半以上”可得出“吴国高官中有较多是由北方避乱而来”。第二次人口迁移的特点:据材料一“迁往地区有四川荆湘、山西、甘肃、辽东、江南等地”可得出“迁往地区广泛”;据材料一“这次迁移许多为有组织之迁徙”可得出“多为有组织的迁徙”。(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东晋南朝(中国)。表现:据材料二“众多移民掀起了规模巨大的拓荒运动,原来废弃之地重新得到开垦,还围湖造田、占山立庄,耕地面积有很大增加”可得出“掀起大规模拓荒运动,耕地面积增加”;据材料二“麦菽等北方作物开始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行”可得出“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推行”;据材料二“东晋时在曲阿(江苏丹阳)立新丰堰,乌程(浙江吴兴)筑荻塘,溉田千顷,勾章(浙江慈溪县西)修复汉时旧堰”可得出“水利工程建设增多”;据材料二“扬州发展成为冶铸的中心,建康有左右二冶,尚方有东西二冶,荆益二州的冶铸业也有相当规模”可得出“冶铸业有一定规模,扬州成为冶铸中心”;据材料二“东晋南朝时已学会制作青瓷。瓷器已成为当时相当普遍的生活用具”可得出“制瓷业发展”;据材料二“南方兴起了一批重要市镇”“有林邑、扶南以至天竺等南亚、东南亚各国前来通商,输入象牙、犀角、香料等,带走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可得出“兴起一批重要市镇,商业贸易繁荣,海外贸易有所发展”。原因:可以从政局、劳动力、政策、自然条件等方面分析东晋南朝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相比北方的动荡不安,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鼓励措施,有助于推动经济的进步;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春秋至汉代儒家思想地位变化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儒家思想地位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史论结合,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论述成文)【答案】示例:论题:春秋至汉代儒家思想在曲折中发展。论述: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学。他以周礼为准则,主张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不越位,不僭礼,推崇周公的治政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荀子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战国是封建地主开始强盛时期,各国国君为了争霸的需求,纷纷招揽名士让其献计献策。儒家主要强调社会礼仪制度,在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上比较突出。但是乱世当用重刑,儒家的“仁”政策明显对争霸战争的需求不能满足。所以虽有一定地位,却并没有多少国家使用。秦以法家思想治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焚烧诗书的建议。不久,一些方士和儒生发表了对秦始皇不满的言论,惹得秦始皇大怒,便把这些儒生全部坑杀咸阳。儒家思想在秦朝遭到了严重打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地位。汉武帝为了维护“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尊崇儒术的建议,置立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可以说从此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被不断改进,以适应统治需要。(“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中折线的走势可以看出,儒学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可拟定论题为春秋至汉代儒家思想在曲折中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学。他以周礼为准则,主张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自己的本分,不越位,不僭礼,推崇周公的治政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荀子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战国是封建地主开始强盛时期,各国国君为了争霸的需求,纷纷招揽名士让其献计献策。儒家主要强调社会礼仪制度,在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上比较突出。但是乱世当用重刑,儒家的“仁”政策明显对争霸战争的需求不能满足。所以虽有一定地位,却并没有多少国家使用。秦以法家思想治国。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焚烧诗书的建议。不久,一些方士和儒生发表了对秦始皇不满的言论,惹得秦始皇大怒,便把这些儒生全部坑杀咸阳。儒家思想在秦朝遭到了严重打击。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更加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者的地位。汉武帝为了维护“大一统”,接受了董仲舒的尊崇儒术的建议,置立五经博士,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可以说从此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且被不断改进,以适应统治需要。河北省沧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有众多新石器时代的龙形象遗存,在河南、湖南、湖北、甘肃、内蒙古、辽宁和山西等地均有发现,而且龙形象各不相同。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A.区域之间交融互鉴 B.多元一体C.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D.满天星斗【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可知,在许多地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发现了龙形象的文化遗存,可见龙形象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符号,分布广泛,而各地的龙的形象又各有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项正确;“区域之间交融互鉴”描述的是文化互动过程,但没有体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性,而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A项;“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强调中原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但没有体现出文化的多元性,而材料主要强调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C项;“满天星斗”通常用来形容文化的繁荣和多样性,但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排除D项。故选B项。2.某同学在研究“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这一课题时,查阅了《尚书》《礼记》等文献资。为更进一步研究,该同学还可以利用的资料有()A.《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 B.《据古录金文》C.仰韶文化出土的文物 D.二里头遗址资料【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D项正确;甲骨文是研究商周历史的资料,排除A项;金文是研究商周朝时期的资料,排除B项;仰韶文化是研究新石器时期的资料,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为《尚书》中关于商周二朝的部分记载。由此可推知商周时期()出处事件主要内容《汤誓》商汤灭夏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泰誓》武王伐纣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阙志。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政治统治神秘色彩浓厚C.对天命神意的批判 D.借助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据题干“天”“上帝”等信息可知商周的讨伐行为受到“上帝”的支持和认可,商周时期的统治者通过神权来强化自身政权的合法性,神秘色彩浓厚,B项正确;表格信息没有明确显示天子权威的持续强化,排除A项;表格信息是在强调和顺应天命神意而非批判,排除C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与本题时空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先秦时期,秦国被封于西北,长期与戎狄杂处;楚国地处江汉,周昭王曾三次率诸侯伐楚。但秦人和楚人都称自己是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孙)的后代,并积极参加中原诸侯的会盟楚武王甚至宣称楚国的先祖曾率领军队辅佐过文王。这一现象()A.体现了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性的特征 B.表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C.表明传统华夷观念已退出历史舞台 D.反映出华夏认同感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虽然秦国和楚国地处西周政治边缘,也认同自己的华夏身份,并积极参与中原诸侯的活动,D项正确。中华民族同源同向指的是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和文明起源于同一个根源,并且有着共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材料强调的的是当时秦、楚两国的华夏认同意识,这与中华文明同源同向无关,排除A项;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间不符,排除B项;战国时期戎狄蛮夷融入华夏族,但传统华夷观念依然存在,退出历史舞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5.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起主张“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秦国商鞅制定了二十等爵制,并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些举措()A.表明军功已成为入仕唯一的标准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标志着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 D.利于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楚国吴起和秦国商鞅都主张破除以血缘取士的传统制度,而主张以军功取士,这有利于推动当时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型,加速封建制度的建立,D项正确;“唯一”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标准由血缘向军功的转变,这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排除B项;秦朝建立后,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C项。故选D项。6.孔子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并强调“礼乐不兴”最终只会“民无所措手足”。墨子认为:“为乐”只会使“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指出:“其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二者对“乐”的不同认识主要原因是二者()A.阶级立场的差异 B.时代背景的不同C.人生经历迥异 D.治世理念的分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构建细致的礼乐制度有利于国家的治理,而墨子则反对君主以礼乐治理国家,并强调制定繁杂的礼乐制度只会加重民众的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对于礼乐的不同态度源于二者阶级立场不同,孔子代表的是传统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墨子代表的则是下层平民的利益,A项正确;二者都处于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排除B项;人生经历迥异不是二者对礼乐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二者对礼乐认知的差异反映了二者治世理念的不同,排除D项。故选A项。7.据《说文解字·叙》记载,“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一举措()A.有利于巩固政治统一 B.钳制了人们思想C.激化了秦阶级矛盾 D.强化了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据材料“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并结合所学,秦朝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为小篆,以促进政令传达和巩固国家统一,A项正确;秦代钳制了人们思想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等,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统一文字为小篆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有利于缓和矛盾,材料也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排除C项;统一文字的作用在于文化传播等方面,与君主专制的联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8.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监察官员“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且可以“风闻奏事”,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这体现出秦朝监察御史()A.一人之下 B.彼此制衡 C.以小制大 D.权力无限【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秦朝(中国)。材料“秦朝负责巡查地方的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代表着皇帝和朝廷外出视事”“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不受任何机构、官员的约束”体现了秦朝监察御史官职虽然很低,但却代表皇帝和朝廷监察天下,体现了秦朝监察御史“以小制大”的特点,C项正确;一人之下通常是指在权力地位上仅次于皇帝的一种极高的地位表述。而监察御史只是官职低但监察权力较大,并非处于一人之下的地位,他们主要是执行监察职能,与这种表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监察御史与其他官职之间存在相互制衡的关系,重点强调的是监察御史对其他官员的监察权力,排除B项;权力无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秦朝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受皇帝管辖,排除D项。故选C项。9.秦统一天下,健全了户籍管理的行政体系,在全国普建郡、县两级行政机构,设郡36个,辖县近千。郡县向下延伸为乡、亭、什、伍等基层组织。南征之后,秦朝势力扩展到珠江、闽江流域,并将郡县制推行到南部中国。秦朝的这些举措()A.突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B.利于加强对民众的管理和控制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促使地方割据风险的不断增加【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秦朝通过户籍管理和推广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B项正确。秦朝通过设立皇帝制度突出皇帝独尊地位,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秦朝加强对基层的控制,扩大政权统治基础强调不一致,排除C项;据材料“健全了户籍管理的行政体系,在全国普建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并将郡县制推行到南部中国。”可知秦朝通过加强对地方控制,防范地方割据的危险,排除D项。故选B项。10.汉初往往“木诎于文辞”者被重用,形成“长者为政”的吏治风气,“口辩”“文深”甚至成为晋升的障碍。武帝开始“独任执法之吏以治民”,“长者”让位于能吏。宣帝时“用吏多选贤良”,贤良文学大量进入朝廷任职。汉朝吏治的变化折射出()A.儒学地位的下降 B.治国理念的转变C.察举制度的兴亡 D.官吏选拔的混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中国)。据题干,汉初重用不擅长文辞的“长者”,到武帝时期重用执法之吏,再到宣帝时期大量选拔贤良文学,这反映了汉朝治国理念从重视行政经验到重视法律执行,再到重视文学与贤能治国理念的转变,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没有直接提及儒学地位的下降,排除A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吏治风气的变化,而选官制度的兴亡,排除C项;从汉初到宣帝时期,官吏选拔标准逐渐多样化而非混乱,排除D项。故选B项。11.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 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C.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西汉时期出现了西域才有的物产,西域地区的人也学会了中原的农业相关的生产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为了配合匈奴战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的交通要道,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材料所表现的现象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C项正确;西汉经济仍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无需依赖世界市场,排除A项;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而非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项。故选C项。12.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 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 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可以看出东汉政府通过设立尚书台来掌管朝廷大权,疏远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本质仍是为了强化君权,B项正确;“日益臃肿”表述错误,排除A项;外戚专权是东汉后期的局面,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强化君权,未涉及贵族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13.《史记·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将刘邦的事迹基本记录,对于刘邦性格中的弱点也毫不掩饰。在《史记·吕太后本纪》的开篇,司马迁除了对吕后的个人事迹进行记述外,还将吕后一生中的不幸集中叙述,刻画了一个色衰爱弛的不幸女子的形象。这些说明《史记》()A.客观评价了历史事件 B.注重宣传儒家伦理道德C.全面揭示了历史真相 D.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司马迁除了对吕后的个人事迹进行记述外,还将吕后一生中的不幸集中叙述,刻画了一个色衰爱弛的不幸女子的形象”可知,司马迁在《史记》中既记载了历史事件,又刻画了人物形象,这说明《史记》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记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伦理道德,材料主要说明《史记》兼具了史学和文学特色,排除B项;史料一定层度揭示了历史真相,“全面”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4.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一个成熟的、有力量、有影响的社会阶层即士族的存在,如果没有一个丧失了权威但尚余一定号召力的皇统存在,如果没有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这样一个外部条件,都不会有江左百年的门阀政治局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A.是特殊条件下政治变异 B.使士族垄断了国家政治权力C.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 D.有效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强大士族群体的存在,专制皇权的衰落和民族矛盾的尖锐,三者的并存才使得东晋门阀政治得以出现,即东晋门阀政治是当时特殊条件下的政治变异,A项正确;门阀政治下,士族与皇权达到了一定的平衡,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门阀政治的存在不是对皇权专制的有益补充,反而体现的专制皇权的衰落,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与保障了东晋的政治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15.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简表。根据表格可知;这一时期()政权创建者起止年代政权创建者起止年代三国魏曹丕220~265年南朝梁萧衍502~557年蜀刘备221~263年陈陈霸先557~589年吴孙权229~280年北朝北魏拓跋珪386~534年两晋西晋司马炎266~316年东魏元善见534~550年东晋司马容317~420年西魏元宝炬535~556年南朝宋刘裕420~479年北齐高洋550~577年魏萧道成479~502年北周宇文觉557~581年A.社会分裂动荡 B.文化多元发展 C.经济中心南移 D.士族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题干表格可知,三国时期有魏、蜀、吴,两晋时期有西晋和东晋,南朝有宋、齐、梁、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众多政权的并立,表明这一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政权频繁更迭,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A项正确;由于社会分裂和民族交融,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特点,但表格中并未直接体现这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经济中心南移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一简表中也没有明确的相关信息来直接表明,排除C项;魏晋时期士族实力强大,但在表格中也没有具体的体现和相关数据支持,排除D项。故选A项。16.据《晋书》载,石勒喜好儒学,曾在军中设立君子营,指导作战。苻坚在王猛等人的辅佐下,结合儒家,法家的理念,奖励文教,鼓励农业发展,轻徭薄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权系统。这些举措()A.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B.利于促进民族交融C.有效强化了中央集权 D.说明儒学成为正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据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石勒和苻坚都是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政权首脑,儒学思想属于中原华夏族,后来的汉族文化,两位少数民族首脑重视儒学,属于汉化表现,因此材料中的举措利于促进民族交融,B项正确;材料中,苻坚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石勒的汉化措施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排除A项;材料涉及汉化措施,这些措施利于促进民族交融,与强化中央集权不相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涉及东晋十六国时期部分少数民族的汉化措施,材料信息不涉及儒学的地位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商代,王国为“国上之国”,属邦为“国中之国”,它们以王为“共主”而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不仅仅因为它位于中央地域,可称之为中央王国,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乃王的本邦,是王用来支配其他属邦的基本力量,王的“天下共主”的地位决定了王国的“国上之国”的地位。而从属于王朝的邦国,不具有独立主权或者说是主权不完整。侯伯等属邦与后世郡县制下的行政机构或行政级别不同,不是一类。有一些商王朝的属邦是夏朝时即已存在的邦国,在商时它们并没有转换为商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它们臣服或服属于商王朝,只是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形成了王朝内的“国中之国”。也就是说,从属于王朝的属邦,以王为“共主”,受王的调遣和支配,但其内部并没有与王建立层层隶属关系,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摘编自王震中《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材料二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将宗族姻亲等组成的队伍分别分封到一片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这一制度的出现及发展,正是前承殷商以“族”为社会构成分子得到阶级;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一个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特质,另一方面也顺势发展了地缘单位的政治特色。——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论述的制度名称,并说明这一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封国”与商朝“国中之国”的区别,并简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制度:内外服制。特点: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以商族为中心的邦国联盟;中央政权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各方国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任答两点即可)(2)区别: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族群界限,带有地缘政治色彩;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相比之下西周封国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与周天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臣属关系更加明确。(任答两点即可)积极作用: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交流交融;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基础。(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朝时期。根据“在商代,王国为‘国上之国’,属邦为‘国中之国’,它们以王为‘共主’而处于不平等的结构关系之中”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论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根据“它位于中央地域,可称之为中央王国,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乃王的本邦,是王用来支配其他属邦的基本力量”、“其内部并没有与王建立层层隶属关系,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等信息可知,主要是商王是最高的统治者;以商族为中心的邦国联盟;中央政权与附属国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各方国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有一些商王朝的属邦是夏朝时即已存在的邦国,在商时它们并没有转换为商王朝的地方一级权力机构,它们臣服或服属于商王朝,只是使得该邦国的主权变得不完整,主权不能完全独立,但它们作为邦国的其他性能都是存在的”、“西周分封制并不只是将宗族姻亲等组成的队伍分别分封到一片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等信息可知,西周“封国”与商朝“国中之国”的区别可从商代“国中之国”与西周“封国”在政治地位、首领等方面进行对比,主要是商代的附属国是聚族而居,西周新兴封国已开始打破商代附属国的族群界限,带有地缘政治色彩;西周新兴封国的统治者主要是西周的王族、功臣和姻亲等,商代附属国的统治者是商族以外的部族首领,相比之下西周封国与王室有着密切的联系;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的附属国密切,与周天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臣属关系更加明确。西周“封国”的积极作用根据“西周的分封制在族群衍裂以组成新族群的意义,大于裂土封疆的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利于巩固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周的统治区域;传播了周文化,丰富了地方文化,促进了华夏民族的交流交融;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为后世的统一局面奠定基础。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亡的原因较为复杂,必须从内因和外因的结合点上来进行分析。秦统一不久后,朝内出现了三个派别,一是以扶苏为代表的宗室和军功贵族集团,二是以李斯为首的官僚集团,三是以赵高为魁的宦官集团。秦始皇死后,统治阶层为了争夺权力,发生了残酷的党争。赵高伙同胡亥、李斯消灭了扶苏集团,夺取了政权。二世、赵高血腥镇压反对势力,“群臣人人自危”,朝不保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大大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力。以致党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昔日席卷天下的秦王朝竟然派不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和一员精通谋略的大将。——摘编自朱子彦《中国封建王朝衰亡原因新探》材料二从西汉开始,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出现了大量土地和财富的豪强大地主阶层。东汉以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持续发展,使以外戚、官僚、宦官为主要成分的豪强地主集团恶性膨胀,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由于对羌族连年用兵,赋税不断增加,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外戚宦官的争权夺利,交替擅权,形成了拉锯局面。桓帝永兴年间(153年),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郡国遭受蝗灾,河水泛滥、流民达数十万户。从东汉安帝到灵帝黄巾起义前,七十来年,农民起义连年亘月。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平定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摘编自张效禹《论黄巾起义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作者认为秦亡的内因和外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巾起义的社会背景及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王朝衰亡的认识。【答案】(1)内因:严苛的法律制度、过度征用民力、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以及思想文化的僵化。外因:陈胜、吴广起义引发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赵高乱政以及关东诸侯的反叛。(2)背景:地主经济发展,豪族势力恶性膨胀,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宦官、外戚集团交替擅权,社会黑暗。加之对周边各族连年用兵,赋役征剥不断加重,特选横调,纷纷不绝,朝纲失绥,人心紊乱,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影响:起义暴露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朝廷的衰落。同时,起义也催生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了伏笔。(3)改朝换代往往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君主个人的失德。历史的车轮在社会矛盾和规律的推动下不断前行。【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秦朝(中国)。内因:据材料一“ 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相互残杀,大大削弱了秦朝的统治力”可得出,秦亡的内因是:统治阶级的内斗;据所学知识可知,秦亡的内因还有:严苛的法律制度、过度征用民力、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以及思想文化的僵化;外因:据材料一“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时,昔日席卷天下的秦王朝竟然派不出一支精锐的军队和一员精通谋略的大将”可得出,秦亡的外因是:陈胜、吴广起义引发的全国性农民大起义、赵高乱政以及关东诸侯的反叛。【小问2】本题是背景题、影响类材料解析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背景:据材料二“东汉以来,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持续发展,使以外戚、官僚、宦官为主要成分的豪强地主集团恶性膨胀,成为当时社会上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可得出,地主经济发展,豪族势力恶性膨胀,土地兼并日趋加剧;宦官、外戚集团交替擅权,社会黑暗;“全国将近三分之一的郡国遭受蝗灾,河水泛滥、流民达数十万户。从东汉安帝到灵帝黄巾起义前,七十来年,农民起义连年亘月。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之对周边各族连年用兵,赋役征剥不断加重,特选横调,纷纷不绝,朝纲失绥,人心紊乱,社会危机加深,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全面激化。影响:据材料二“黄巾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尽快平定战事,下放军权至地方。平定起义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巾起义的影响是:起义暴露了朝廷的腐败和无能,加速了朝廷的衰落。同时,起义也催生了各地的割据势力,为后来的三国鼎立埋下了伏笔。【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解析题。据所学知识可知,改朝换代往往是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的体现,而不仅仅是君主个人的失德。历史的车轮在社会矛盾和规律的推动下不断前行。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卓之乱后,北方动荡不定,出现了向外移民的第一次高潮,其迁徙方向有三:其一为由关中流入长江中游的荆、襄一带,其二是由中原流入东北和辽东;其三是由中原迁往江南。当时吴国大臣中,像吕蒙、张昭、周瑜、诸葛瑾等都是由北方避乱而来,占了吴国高官的一半以上。第二次移民高潮出现在西晋末年动乱之际。迁往地区有四川荆湘、山西、甘肃、辽东、江南等地,黄河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