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答案】C【解析】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石器时代的分界线上的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正确;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A说法错误;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B错误;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是“划定石器时代”的依据,D错误。2.据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而且分布广泛。据此可以得出()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B.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C.已经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特点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而且分布广泛”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的,广泛的,不是单一的,只有某个特定的地方才存在的,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没有涉及这些遗存中出土的器物,不能得知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粮食作物,不能得知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特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遗存中是否出现了祭祀性建筑、城址等发现,不能得知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A项。3.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同姓不婚;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后,姓氏合而为一,皆用以区别婚姻,而以地望区别贵贱。这一变化反映出A.等级结构的改变 B.宗法制度的衰弱 C.民族交融的兴盛 D.区域差异的消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秦灭六国后,姓氏都用以区别婚姻,但以地望区别贵贱,这反映了等级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宗法制度衰弱,排除B项;民族交融并非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区域差异并未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4.商代统治者为表示信从上帝的意志,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这表明商代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宗教势力比较强大D.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答案】B【解析】商代统治者“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足以证明王权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商代国王权力不受到限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宗教势力比较强大而是具有神秘色彩而已,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教育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商朝的统治是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具有神秘色彩。5.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正确;A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再分封、任命官吏等权力,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6.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记述出处“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殷周制度论》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三则史料均论证了西周分封制在实行过程中侧重王族子弟,通过这一制度将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选项B正确;选项A在第三则材料中体现,根据孤证不立原则,可以排除A;宗法制有利于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选项C排除;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而且西周时期并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7.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养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 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 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墓葬有殷商时期的习俗特点,说明的是西周继承了商朝的文化,B正确;青铜器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现,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8.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 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 D.凝聚家族亲情【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可知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9.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 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晋国赵氏的措施是变革了传统的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有利于奴隶制度的瓦解,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直接造成”的说法有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纷争不断,排除C;“全面崩溃”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D。10.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坎儿井【答案】B【解析】灵渠是秦朝时修建,故A错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故B正确;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错误;坎儿井是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信息“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1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经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主要反映了孔子的A.民本思想 B.治国理念 C.治学态度 D.忠君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的是孔子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12.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答案】C【解析】秦朝要求各级官僚机构均用文书行政,并建立文书管理制度和邮驿传递系统等做法,完善了行政手段,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治理能力,C项正确;用文书行政不仅限于地方官,整个官僚系统都要执行,A项错误;文书行政与思想统一不符,B项错误;文书行政规范有据,不是暴政产生的原因,D项错误。13.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A.土地私有的强化B.法律制度的健全C.中央集权的建立D.社会矛盾的缓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兴建万里长城、驰道和灵渠等大型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在统一协调管理中才能实现,而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强化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秦朝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也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秦朝严苛的政治制度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A.经济出现转型 B.官营手工业发达 C.市场配置资源 D.国家职能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管控状态"等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对重要经济领域直接进行管控,这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表现,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屯田不属于手工业领域,故排除B项;政府直营重点行业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故排除C项。1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主张兴办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重用儒生,有利于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以思想统一强化政治统一,因此C选项正确;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和董仲舒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材料无法体现两者的传承,A选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非郡国并行,B选项错误;D选项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影响,不是董仲舒提出这些主张的影响,排除。故选C。16.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家教和家风与宗法制相关,B正确;禅让制、世袭制涉及的是最高权力的传承,与家风等信息无关,排除A、C;分封制与家风无关,排除D。二、材料辨析题(共3题,40分)17.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大戴礼记·五帝德》材料二: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墨子·节葬》材料三: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中记述的禹的形象。(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答案】(1)形象: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2)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士阶层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禹的形象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的反映禹的形象。【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译为”禹为人聪明机智,办事敏捷又勤奋,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根据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通臭”译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及至下葬,下面不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墨家将禹愬造成节葬的典型”;根据材料三中的“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译为“大禹在会稽山上接受各方诸侯的朝拜,防风国的国君迟到了,被大禹处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法家将禹愬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第一小问价值:史料按价值划分,分成一手史料(实物史料、直接记载的客观事实等)和二手史料(文献史料、经中间人修改的史料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史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第二小问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对其进行印证、补充和纠正,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18.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有关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材料一生产工具:使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材料二经营方式: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材料三农业技术: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三则材料来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1)概括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分析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答案】(1)特点: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骨器;经营方式是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作;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2)影响: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商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使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可知,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骨器;据材料“经营方式: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可知,经营方式是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作;据材料“农业技术: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可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影响:结合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周时期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商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废分封、行县制。(3)因素: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解析】(1)依据“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可知,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补充,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2)举措:依据材料“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农耕方面,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结合材料“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可知,集权方面,废分封、行县制;据材料“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可联想到军功方面,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结合材料“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和所学知识可知,法治方面,严刑峻法、推行法治。(3)因素:商鞅变法发展小农经济,奖励军功,可知商鞅变法顺应了井田制瓦解、宗法分封制崩溃的历史潮流;变法中的“南门徙木”的故事,说明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三、论述题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论证观点--百家争鸣的影响史料《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问题交流]: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答案】示例一: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理由: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示例二:观点: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理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诸子百家的思想深受先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设问要求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据材料“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可知,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如果赞成这种观点,主要从百家争鸣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背景说明,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的反映。可进行说明如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据材料“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可知,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在前代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赞成这一观点,主要从百家争鸣的历史因素和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进行说明。可进行说明如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诸子百家的思想深受先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 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 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答案】C【解析】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石器时代的分界线上的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正确;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A说法错误;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B错误;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是“划定石器时代”的依据,D错误。2.据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而且分布广泛。据此可以得出()A.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B.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C.已经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特点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而且分布广泛”说明中华文明是多元的,广泛的,不是单一的,只有某个特定的地方才存在的,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没有涉及这些遗存中出土的器物,不能得知新石器时代人们大量使用陶器,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文化遗存中出土的粮食作物,不能得知呈现南稻北粟的种植特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些遗存中是否出现了祭祀性建筑、城址等发现,不能得知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排除D项。故选A项。3.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同姓不婚;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后,姓氏合而为一,皆用以区别婚姻,而以地望区别贵贱。这一变化反映出A.等级结构的改变 B.宗法制度的衰弱 C.民族交融的兴盛 D.区域差异的消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商周时期,姓用以区别婚姻,氏用以区别贵贱。秦灭六国后,姓氏都用以区别婚姻,但以地望区别贵贱,这反映了等级结构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宗法制度衰弱,排除B项;民族交融并非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C项;区域差异并未消失,排除D项。故选A项。4.商代统治者为表示信从上帝的意志,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这表明商代A.国王权力受到限制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宗教势力比较强大D.文化教育比较落后【答案】B【解析】商代统治者“事无大小都要通过占卜”足以证明王权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商代国王权力不受到限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不是宗教势力比较强大而是具有神秘色彩而已,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化教育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商朝的统治是王权和神权的结合,具有神秘色彩。5.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在西周分封制下,贵族拥有世袭特权,贵族在封地内拥有管理土地和人民的大权,导致国家具有分散性和松散性,故B正确;A是秦朝的制度,排除;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诸侯在诸侯国内拥有再分封、任命官吏等权力,有较大的独立性,分散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6.下表是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政治制度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最准确的结论是记述出处“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荀子·儒效》“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殷周制度论》A.强化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 B.以血缘为纽带把政权与族权相结合C.分封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 D.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三则史料均论证了西周分封制在实行过程中侧重王族子弟,通过这一制度将政权和族权结合起来,选项B正确;选项A在第三则材料中体现,根据孤证不立原则,可以排除A;宗法制有利于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选项C排除;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而且西周时期并不属于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7.据考古发现,在西周王朝的成周地区(今河南洛阳)发掘了一批与殷人习俗相同的墓葬,其随养品中,青铜礼器种类繁多,这说明A.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周 B.商周王朝存在文化传承C.西周加强对殷人的控制 D.西周王朝社会等级明显【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墓葬有殷商时期的习俗特点,说明的是西周继承了商朝的文化,B正确;青铜器在西周之前就已经出现,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8.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 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 D.凝聚家族亲情【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专制的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根据材料“‘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可知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因此A正确,BCD排除。故选A。9.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 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断 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晋国赵氏的措施是变革了传统的选官制度和赋税制度,有利于奴隶制度的瓦解,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直接造成”的说法有误,排除B;材料反映的制度的变化,没有体现纷争不断,排除C;“全面崩溃”的说法过于夸张绝对,排除D。10.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水利工程是A.灵渠B.都江堰C.郑国渠D.坎儿井【答案】B【解析】灵渠是秦朝时修建,故A错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故B正确;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错误;坎儿井是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信息“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错误选项。1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经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主要反映了孔子的A.民本思想 B.治国理念 C.治学态度 D.忠君思想【答案】C【解析】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体现的是孔子脚踏实地的治学态度,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选C。12.秦朝规定各级官僚机构均以文书行政,“毋口请”,并形成了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还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秦朝的这种做法()A.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实现了思想统一C.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D.导致了暴政统治【答案】C【解析】秦朝要求各级官僚机构均用文书行政,并建立文书管理制度和邮驿传递系统等做法,完善了行政手段,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国家的治理能力,C项正确;用文书行政不仅限于地方官,整个官僚系统都要执行,A项错误;文书行政与思想统一不符,B项错误;文书行政规范有据,不是暴政产生的原因,D项错误。13.秦朝建立后,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如万里长城、驰道、灵渠等。这些工程的修建,得益于秦朝A.土地私有的强化B.法律制度的健全C.中央集权的建立D.社会矛盾的缓和【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兴建万里长城、驰道和灵渠等大型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并在统一协调管理中才能实现,而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土地私有的强化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B选项错误,秦朝法律制度尚未健全,也与这些工程的修建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错误,秦朝严苛的政治制度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A.经济出现转型 B.官营手工业发达 C.市场配置资源 D.国家职能的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管控状态"等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对重要经济领域直接进行管控,这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表现,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屯田不属于手工业领域,故排除B项;政府直营重点行业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故排除C项。15.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地方学校)以化于邑”“举贤良”“用天下之贤人”等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主张A.传承了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 B.适应了郡国并行政治要求C.有利于强化国家“大一统” D.使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主张兴办太学和地方各级学校,重用儒生,有利于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以思想统一强化政治统一,因此C选项正确;先秦教育与用人体制和董仲舒的主张并不完全相同,材料无法体现两者的传承,A选项错误;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而非郡国并行,B选项错误;D选项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影响,不是董仲舒提出这些主张的影响,排除。故选C。16.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家教和家风与宗法制相关,B正确;禅让制、世袭制涉及的是最高权力的传承,与家风等信息无关,排除A、C;分封制与家风无关,排除D。二、材料辨析题(共3题,40分)17.有同学研究先秦文献中禹的形象,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大戴礼记·五帝德》材料二: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墨子·节葬》材料三:治国之道,去害法者,则不惑于智能,不矫于名誉矣。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1)分别阐述上述材料中记述的禹的形象。(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答案】(1)形象: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2)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士阶层活跃,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禹的形象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不足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的反映禹的形象。【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一中的“(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译为”禹为人聪明机智,办事敏捷又勤奋,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他讲的话诚实可信“,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根据材料二中的“衣衾三领……上毋通臭”译为“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及至下葬,下面不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墨家将禹愬造成节葬的典型”;根据材料三中的“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译为“大禹在会稽山上接受各方诸侯的朝拜,防风国的国君迟到了,被大禹处死”,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法家将禹愬造成严明决纪的形象”。【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第一小问价值:史料按价值划分,分成一手史料(实物史料、直接记载的客观事实等)和二手史料(文献史料、经中间人修改的史料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本题史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第二小问不足: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对其进行印证、补充和纠正,因此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18.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有关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材料一生产工具:使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材料二经营方式: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材料三农业技术: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三则材料来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1)概括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分析商周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答案】(1)特点: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骨器;经营方式是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作;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2)影响: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商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特点:据材料“使用耒、耜、镈、铚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可知,生产工具主要是木、石、骨器;据材料“经营方式: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可知,经营方式是奴隶在井田上进行集体劳作;据材料“农业技术: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可知,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商周时期(中国)。影响:结合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商周时期生产工具、经营方式、农业技术的发展促进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为商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1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走上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的地缘政治优势,却是华夏体系中的落后国家,当时地处中原的国家都以“戎翟”这个贬义词来称呼秦国。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商鞅新法推行10年,使秦国从原来的“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的一个极其落后的国家,变成“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答案】(1)背景:战国时期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诸侯争霸,战乱频繁;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蓬勃兴起);秦国落后于东方诸国,渴望国家强大。(2)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法治;集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