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6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发现,关中渭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发达,学者在陕西省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揭露出较为要完整的聚落结构,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壕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落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壕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这说明,该时期内()A.已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 B.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C.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显著 D.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境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洛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境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可知,仰韶早期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墓葬依序排列,说明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D项正确;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这一时期未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未强调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排除C项。故选D项。2.“夏”原是以夏禹所在的部落通过融合异姓宗族成为占据中原一带的夏邦或夏国。夏禹继承舜主政邦国联盟之后,把夏人原有邦国之名“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这反映出夏朝()A.由部落发展为国家 B.继续推行禅让制度C.政治统治比较稳定 D.对部族的直接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根据“夏禹继承舜主政邦国联盟之后,把夏人原有邦国之名‘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可得出,夏朝不再是以部落为主的实体,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原始的国家,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禅让,且夏朝实行的是世袭,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其统治是否稳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夏朝的地方管理体制,不能得出是直接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3.殷墟考古发掘工作至今已历经90余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各类遗物,还发现了宗庙宫殿、王陵、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和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等重要文明遗迹。这些发掘能够说明,殷商时期()A.商王的权力范围得到扩大 B.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C.阶级分化现象开始出现 D.宗法血缘观念十分浓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根据“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各类遗物,还发现了宗庙宫殿、王陵、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和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等重要文明遗迹。”可得出,商朝的生产力提升,能够生产制造相关的器物,也体现出其国家治理水平较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空间的范围,排除A项;“开始”错误,之前已经存在分化,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周人在祭祀和宴飨活动中,实行“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九鼎分别盛放牛、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九种肉类食物。诸侯用七鼎,无鲜鱼、鲜腊。卿大夫用五鼎,再减牛、肠胃。士用三鼎,仅盛放猪、鱼、腊。最低级的士用一鼎,盛小猪。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物质生活充裕 B.等级制度森严 C.餐饮文化发达 D.祭祀活动频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材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得出当时西周等级制度森严,B项正确;物质生活充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餐饮文化发达说法错误,排除C项;祭祀活动频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联姻现象较为普遍,如秦楚、晋秦都有联姻关系,秦国与楚国之间的联姻更是达成了七次。这一现象()A.促进了文化交融 B.导致了礼崩乐坏 C.阻碍了统一进程 D.消弭了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诸侯国之间联姻现象较为普遍,促进了不同诸侯国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礼崩乐坏是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被破坏,诸侯国间联姻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B项;诸侯国间联姻与统一不存在关联,排除C项;消弭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战国时期,诸侯国争相效仿魏国李悝的《法经》,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如赵国有“国律”,韩国有“刑符”“令”,燕国有“奉法”,齐国有“七法”,秦国有“秦律”。这一现象()A.说明魏国法制最为先进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C.体现了法治思想的成熟 D.表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制定本国法律,促进了本国实力的提升,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各国效仿魏国李悝的《法经》,并不能说明魏国法制最为先进,排除A项;各国都在制定法律,反映出法律对于国家发展重要性,无法体现法治思想的成熟,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7.当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建立的官僚体制及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文化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时,秦帝国建立初期企图以人文“道”“德”、经书文学补“法”,以此“兴太平”。但其倡文教的指导思想,迅速演变为对诸子之学、百家语义禁忌的文化政策。这一转变()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B.开创了文化专制的传统C.使先秦典籍全部被焚毁 D.违背了法家思想精神【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题干信息“秦朝”“对诸子之学、百家语义禁忌的文化政策”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秦朝的文化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从而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秦朝统一之前秦国就实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先秦典籍全部被焚毁”与史实不符,博士官掌管的典籍不在被焚之列,排除C项;材料所述转变符合法家思想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8.公元前209年7月,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指出:“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的这一言论()A.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B.意在壮大起义队伍力量C.反映了旧势力的强大 D.说明起义缺乏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0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知,陈胜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为了壮大起义队伍力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的暴政下陈胜倡导农民起义,没有体现浓厚的封建色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旧势力情况,排除C项;材料“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说明起义有一定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9.汉景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并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致有几次全国一年的案件不到400件。材料可用于说明,汉景帝时期()A.法制建设的逐渐深入 B.政治统治的相对宽松C.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D.法家地位的逐渐没落【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西汉初期(中国)。汉景帝时期废除连坐法和肉刑,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最终国内案件大为减少,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德慎刑,政治统治相对宽松,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汉景帝时期法制建设在深入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未涉及到基层治理,排除C项;汉景帝时期废除肉刑不等于法家地位没落,两者不构成证据链,排除D项。故选B项。10.《盐铁论·错币篇》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未有盐铁之禁。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政府对盐、铁进行垄断经营。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治国理念的变化 B.民间贸易的衰落 C.经济政策的僵化 D.国家治理的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汉文帝时期对民间的盐铁业不限制,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政策,可知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实行大一统政策,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民间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政策随着国情调整,没体现僵化,排除C项;D项“完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为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北至辽宁、内蒙古,西至新疆、甘肃,南至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至山东、江苏的许多地区。由此可知,东汉()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 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D.绘画风格注重写实【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可知,东汉时期,牛耕图分布范围较广,说明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B项正确;仅从牛耕图,无法得出政府政策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排除C项;材料是通过牛耕图,反映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绘画风格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2.汉末三国时期,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曹操、荀彧,乃至孙权、张昭等人,都要以“兴复汉室”“匡扶汉室”为号召,才能聚拢一定的政治追随者,以获得割据创业、称霸一方的正当性。这一现象说明()A.正统性的获得成为各政权争夺的焦点 B.东汉政权仍可凭借正统性控制地方C.分裂割据状态下正统思想仍具影响力 D.论证正统性是各政权施政主要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末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末三国各政权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兴复汉室”“匡扶汉室”为号召,说明分裂之中正统思想仍具有影响力,C项正确;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出各政权之间的争夺,各政权争夺的焦点是土地和人民,排除A项;三国时期,东汉政权已经不复存在,排除B项;题干信息并没有全面显示各政权的施政内容,“论证正统性是各政权施政主要内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晋武帝晚年,为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到皇权,大封皇子为王,设法提高皇子的地位,并赋予其“统方州军事”的权力,这有意安排汝南王司马亮辅政。这些措施()A.缓和了民族矛盾 B.引发了宗室内乱C.阻碍了郡县制推行 D.维系了西晋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晋时期(中国)。据材料“为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到皇权,大封皇子为王,设法提高皇子的地位”,可知,晋武帝晚年,通过大封皇子,以达到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皇权的目的,但最终也使得地方权力过大,引发了宗室内乱,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皇权的加强,并未提及地方行政制度的状况,排除C项;大封皇子,变相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14.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孝文帝此举旨在()A.削弱传统政治势力 B.促成胡汉民族和解C.推行中原文化制度 D.确立儒家正统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胡汉民族和解,排除B项;推行中原文化制度不是主旨,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正统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5.皮日休指出,“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可用于说明大运河的开通()A.增加了民众负担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巩固了隋朝统治 D.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可以看出,隋朝的大运河的开凿,有积极作用,也加重了人民负担,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项正确;A项只是针对隋朝而言,危及隋朝统治,排除AC项;大运河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但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A.农民起义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 C.社会形势动荡 D.边疆局势恶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从表中数据可知道,天宝十四年(755年)后,唐朝人口急剧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安史之乱的爆发,社会形势动荡,C项正确;农民起义冲击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运动(878年爆发),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受到安史之乱的一定影响,但其并不是人口急剧新生活的原因,排除B项;边疆局势恶化导致战争,但并不是此时人口急剧新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中国早期文明的分布呈现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辽河流域文明,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和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等地的黄河流域文明,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和以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等地区的长江流域文明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文明分布格局。据考古学证实,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摘编自张念征《浅析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材料二中国早期文明是世界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6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粟的痕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水稻的遗存。此外,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出现过不少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等。商朝时,虽已用甲骨文书写典籍和历史文献,但比甲骨文还早的中国文字是陶文,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初的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和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商代时期的青铜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都是当时青铜工艺成熟发达的重要代表。——摘编自刘英伟《论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遗址,并概述你对“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答案】(1)文化遗存: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每一流域答出一处文化遗存即可)理解:早期中华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都有重要文化遗存。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之间、部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早期文明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紧扣多元一体作答即可得分)(2)基本特征:从事农业生产;出现早期文字;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形成;青铜工艺发达;出现祭祀活动。(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结合所学知识,辽河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是红山文化;黄河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理解:根据材料“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中华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都有重要文化遗存。根据材料“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之间、部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早期文明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小问2】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早期中华文明。基本特征:由材料“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6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粟的痕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水稻的遗存。”可知从事农业生产;由材料“商朝时,虽已用甲骨文书写典籍和历史文献,但比甲骨文还早的中国文字是陶文,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初的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和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可知出现早期文字;由材料“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出现过不少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等。”可知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形成;由材料“商代时期的青铜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都是当时青铜工艺成熟发达的重要代表。”可知青铜工艺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出现祭祀活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岭南以后,最初令军队留在当地落户定居。由于北方人初去水土不服,人口死亡率很高,“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征兵不易,因而秦朝政府从内地组织移民充边。随着大量移民进入岭南,秦朝政府按照中原的统治方式改造岭南,在郡县治所或戍守据点建造城郭,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此外,在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施行针对民族地区的《属邦律》,利用民族首领“臣邦君长”对本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同时在有些地区还允许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所谓“且以其故俗治”。从此,岭南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成为秦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随着岭南与中原经济联系的加强,秦朝在三郡的郡县治所,由地区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步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南海郡治番禺,由于扼三江而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可与江南、中原、西南、东南甚至海外交往,因而贸易兴盛,成为岭南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史记·货殖列传》中把番禺列为全国十九个经济都会之一,为“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是岭南和海外所产珍奇物品的集散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清谷《试论秦对岭南的统一与开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在岭南的统治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管理岭南的历史意义。【答案】(1)统治措施:推行郡县制;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因俗而治;推行法制建设;移民充边;修建城郭。(2)历史意义: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有利于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加强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民族交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依据材料中“随着大量移民进入岭南,秦朝政府按照中原的统治方式改造岭南,在郡县治所或戍守据点建造城郭,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可知,秦朝在岭南推行郡县制和修建城郭;依据材料中“在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施行针对民族地区的《属邦律》,利用民族首领‘臣邦君长’对本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同时在有些地区还允许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所谓“且以其故俗治。”可知,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因俗而治和推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中“‘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征兵不易,因而秦朝政府从内地组织移民充边。”可知,移民充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依据材料二中“随着岭南与中原经济联系的加强,秦朝在三郡的郡县治所,由地区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步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可知,提升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依据材料二中“南海郡治番禺,由于扼三江而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可与江南、中原、西南、东南甚至海外交往,因而贸易兴盛,成为岭南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可知,加强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依据材料中“岭南逐步成为地区性的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交通便利,与内地经济交流频繁成为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可知,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开发岭南的过程中,秦朝从内地迁人民去岭南,内地人民和原住居民混住,推动了民族交融;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秦朝在开发岭南后,岭南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范围内,成为秦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历宋、齐、梁三朝都城建康有较大规模的粟、麦市场。此外,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材料二以往史学界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才能促进当时经济的发展,而对分裂时期的地区性政权或偏处一隅的地方性政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则往往不予注意,也没有给以应有的评价。从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间歇发展中不难看出,即使暂时处于分裂时期,只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实行缓和矛盾、保境安民的政策,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摘编自许辉《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2)概括材料二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1)表现: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农作物种植多元化;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趋势;冶铁业得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南方政权的推动;南方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2)观点:国家分裂时期地方政权统治者的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说明: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统治者政策、社会安定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人口规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有的这些因素中,封建制度下统治者的政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集中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朝时期中国。表现:根据材料“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可知,表现是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根据材料“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可知,表现是农作物种植多元化;根据材料“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可知,表现是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产量提高;根据材料“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可知,表现是农产品出现了商品化趋势;根据材料“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可知,表现是冶铁业得到发展;根据材料“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可知,表现是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原因:根据材料“由于北人南迁”可知,原因是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从民族交融角度分析原因是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社会角度分析原因是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从自然地理条件角度分析原因是南方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即使暂时处于分裂时期,只要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实行缓和矛盾、保境安民的政策,是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可知,观点是国家分裂时期地方政权统治者的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说明:先说明自己的态度,如这一观点具有合理性。根据所学统治者的政策对地区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统治者政策、社会安定情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人口规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有的这些因素中,封建制度下统治者的政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集中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来发展经济,从而促进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灿烂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百家争鸣”首先需有“百家”出现,“百家”是指诸多颇具相当学识而又各有一定理念的个人或群体。他们因获得的知识不同,思想观点各异,从而形成许多不同的“家”,即学派,因称“诸子百家”。如果没有这些“学富五车”的“诸子”和不同理念的“百家”,何人相争,以何而鸣?——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答案】示例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基础。阐述: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大批知识分子流落民间。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私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随着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的打破,新兴的士阶层开始崛起并不断壮大、活跃,他们因思想主张不同,而分为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不同的学派。正是这些士人组成的学派,围绕政治、社会等问题提出不同的主张,彼此论战辩驳,从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综上所述,私学培养的士人是“百家争鸣”的主体,私学的兴起和发展是“百家争鸣”的前提,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基础。(“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其他观点举例:“百家争鸣”是不同思想主张的碰撞与交流;“百家争鸣”体现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百家争鸣”体现出文化氛围的宽松)【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首先,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据材料“‘百家争鸣’首先需有‘百家’出现,‘百家’是指诸多颇具相当学识而又各有一定理念的个人或群体”和所学可提出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基础。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可以从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教育、阶层等背景因素和“百家争鸣”的表现进行具体的多层次的分析;具体如下: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大批知识分子流落民间。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收徒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私学得以兴起和发展。随着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的打破,新兴的士阶层开始崛起并不断壮大、活跃,他们因思想主张不同,而分为儒家、墨家、法家、道家等不同的学派。正是这些士人组成的学派,围绕政治、社会等问题提出不同的主张,彼此论战辩驳,从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最后,进行小结升华,私学培养的士人是“百家争鸣”的主体,私学的兴起和发展是“百家争鸣”的前提,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基础。(“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其他观点举例:“百家争鸣”是不同思想主张的碰撞与交流;“百家争鸣”体现了士人的社会责任感;“百家争鸣”体现出文化氛围的宽松)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前6课。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发现,关中渭河流域仰韶早期聚落发达,学者在陕西省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揭露出较为要完整的聚落结构,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壕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落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壕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这说明,该时期内()A.已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 B.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C.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显著 D.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规模较大,皆为经过精心规划的环境聚落,在壕沟圈护的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除聚洛内部整齐的生活区外,环境外墓葬区也多经过有意识的规划,墓葬依序排列”可知,仰韶早期聚落规模较大,聚落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墓葬依序排列,说明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D项正确;临潼姜寨和半坡遗址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这一时期未形成鲜明的社会等级,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聚落内外部生活稳定有序,未强调房屋建筑设计注重规模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部落内部社会分工,排除C项。故选D项。2.“夏”原是以夏禹所在的部落通过融合异姓宗族成为占据中原一带的夏邦或夏国。夏禹继承舜主政邦国联盟之后,把夏人原有邦国之名“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这反映出夏朝()A.由部落发展为国家 B.继续推行禅让制度C.政治统治比较稳定 D.对部族的直接统治【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夏朝。根据“夏禹继承舜主政邦国联盟之后,把夏人原有邦国之名‘夏’升级为他所统领的‘天下万邦’的国号”可得出,夏朝不再是以部落为主的实体,而是发展成为一个原始的国家,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禅让,且夏朝实行的是世袭,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其统治是否稳定,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夏朝的地方管理体制,不能得出是直接管理,排除D项。故选A项。3.殷墟考古发掘工作至今已历经90余年,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各类遗物,还发现了宗庙宫殿、王陵、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和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等重要文明遗迹。这些发掘能够说明,殷商时期()A.商王的权力范围得到扩大 B.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升C.阶级分化现象开始出现 D.宗法血缘观念十分浓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根据“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甲骨文、青铜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各类遗物,还发现了宗庙宫殿、王陵、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和商代中期的洹北商城等重要文明遗迹。”可得出,商朝的生产力提升,能够生产制造相关的器物,也体现出其国家治理水平较高,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空间的范围,排除A项;“开始”错误,之前已经存在分化,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宗法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4.周人在祭祀和宴飨活动中,实行“列鼎制度”。天子用九鼎,九鼎分别盛放牛、羊、猪、鱼、腊、肠胃、肤、鲜鱼、鲜腊等九种肉类食物。诸侯用七鼎,无鲜鱼、鲜腊。卿大夫用五鼎,再减牛、肠胃。士用三鼎,仅盛放猪、鱼、腊。最低级的士用一鼎,盛小猪。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物质生活充裕 B.等级制度森严 C.餐饮文化发达 D.祭祀活动频繁【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西周。根据材料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得出当时西周等级制度森严,B项正确;物质生活充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餐饮文化发达说法错误,排除C项;祭祀活动频繁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5.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联姻现象较为普遍,如秦楚、晋秦都有联姻关系,秦国与楚国之间的联姻更是达成了七次。这一现象()A.促进了文化交融 B.导致了礼崩乐坏 C.阻碍了统一进程 D.消弭了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诸侯国之间联姻现象较为普遍,促进了不同诸侯国文化的交融,A项正确;礼崩乐坏是指西周的礼乐制度被破坏,诸侯国间联姻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B项;诸侯国间联姻与统一不存在关联,排除C项;消弭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6.战国时期,诸侯国争相效仿魏国李悝的《法经》,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如赵国有“国律”,韩国有“刑符”“令”,燕国有“奉法”,齐国有“七法”,秦国有“秦律”。这一现象()A.说明魏国法制最为先进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C.体现了法治思想的成熟 D.表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制定本国法律,促进了本国实力的提升,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B项正确;各国效仿魏国李悝的《法经》,并不能说明魏国法制最为先进,排除A项;各国都在制定法律,反映出法律对于国家发展重要性,无法体现法治思想的成熟,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社会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7.当秦朝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建立的官僚体制及受法家思想影响的文化制度受到社会的广泛批评时,秦帝国建立初期企图以人文“道”“德”、经书文学补“法”,以此“兴太平”。但其倡文教的指导思想,迅速演变为对诸子之学、百家语义禁忌的文化政策。这一转变()A.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B.开创了文化专制的传统C.使先秦典籍全部被焚毁 D.违背了法家思想精神【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秦朝时期。根据题干信息“秦朝”“对诸子之学、百家语义禁忌的文化政策”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秦朝的文化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从而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A项正确;秦朝统一之前秦国就实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先秦典籍全部被焚毁”与史实不符,博士官掌管的典籍不在被焚之列,排除C项;材料所述转变符合法家思想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8.公元前209年7月,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指出:“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的这一言论()A.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B.意在壮大起义队伍力量C.反映了旧势力的强大 D.说明起义缺乏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20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知,陈胜假称扶苏、项燕的队伍,目的是为了壮大起义队伍力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秦的暴政下陈胜倡导农民起义,没有体现浓厚的封建色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旧势力情况,排除C项;材料“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说明起义有一定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9.汉景帝即位之初就废除了连坐法和肉刑,并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致有几次全国一年的案件不到400件。材料可用于说明,汉景帝时期()A.法制建设的逐渐深入 B.政治统治的相对宽松C.基层社会治理的完善 D.法家地位的逐渐没落【答案】B【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西汉初期(中国)。汉景帝时期废除连坐法和肉刑,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最终国内案件大为减少,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重德慎刑,政治统治相对宽松,B项正确;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汉景帝时期法制建设在深入发展,排除A项;材料主旨并未涉及到基层治理,排除C项;汉景帝时期废除肉刑不等于法家地位没落,两者不构成证据链,排除D项。故选B项。10.《盐铁论·错币篇》记载,“文帝之时,纵民得铸钱、冶铁、煮盐”,未有盐铁之禁。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政府对盐、铁进行垄断经营。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治国理念的变化 B.民间贸易的衰落 C.经济政策的僵化 D.国家治理的完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汉武帝时期。根据材料汉文帝时期对民间的盐铁业不限制,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政策,可知汉初实行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实行大一统政策,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民间贸易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政策随着国情调整,没体现僵化,排除C项;D项“完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1.如图为东汉画像石上的牛耕图。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北至辽宁、内蒙古,西至新疆、甘肃,南至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至山东、江苏的许多地区。由此可知,东汉()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 B.牛耕技术得到推广C.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D.绘画风格注重写实【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据材料“至21世纪初,已发现的类似东汉牛耕图有60多处”,可知,东汉时期,牛耕图分布范围较广,说明牛耕技术得到了推广,B项正确;仅从牛耕图,无法得出政府政策状况,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排除C项;材料是通过牛耕图,反映牛耕技术的推广,并不是绘画风格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12.汉末三国时期,无论是刘备、诸葛亮,还是曹操、荀彧,乃至孙权、张昭等人,都要以“兴复汉室”“匡扶汉室”为号召,才能聚拢一定的政治追随者,以获得割据创业、称霸一方的正当性。这一现象说明()A.正统性的获得成为各政权争夺的焦点 B.东汉政权仍可凭借正统性控制地方C.分裂割据状态下正统思想仍具影响力 D.论证正统性是各政权施政主要内容【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汉末三国时期。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汉末三国各政权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兴复汉室”“匡扶汉室”为号召,说明分裂之中正统思想仍具有影响力,C项正确;题干信息并没有体现出各政权之间的争夺,各政权争夺的焦点是土地和人民,排除A项;三国时期,东汉政权已经不复存在,排除B项;题干信息并没有全面显示各政权的施政内容,“论证正统性是各政权施政主要内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晋武帝晚年,为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到皇权,大封皇子为王,设法提高皇子的地位,并赋予其“统方州军事”的权力,这有意安排汝南王司马亮辅政。这些措施()A.缓和了民族矛盾 B.引发了宗室内乱C.阻碍了郡县制推行 D.维系了西晋统治【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晋时期(中国)。据材料“为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到皇权,大封皇子为王,设法提高皇子的地位”,可知,晋武帝晚年,通过大封皇子,以达到防止贵族、豪绅势力威胁皇权的目的,但最终也使得地方权力过大,引发了宗室内乱,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民族关系,排除A项;材料突出的是皇权的加强,并未提及地方行政制度的状况,排除C项;大封皇子,变相加速了西晋的灭亡,排除D项。故选B项。14.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孝文帝此举旨在()A.削弱传统政治势力 B.促成胡汉民族和解C.推行中原文化制度 D.确立儒家正统观念【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时期(中国)。据材料“公元491年,孝文帝决定重修庙号。他指出:率领拓跋鲜卑迈入中原的道武帝拓跋珪才是北魏政权真正意义上的创立者,其成就远非草原时代的首领拓跋耶律所能及,故以太祖作为拓跋珪的庙号”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胡汉民族和解,排除B项;推行中原文化制度不是主旨,排除C项;西汉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正统观念,排除D项。故选A项。15.皮日休指出,“隋之疏淇、汴”“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可用于说明大运河的开通()A.增加了民众负担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C.巩固了隋朝统治 D.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可以看出,隋朝的大运河的开凿,有积极作用,也加重了人民负担,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B项正确;A项只是针对隋朝而言,危及隋朝统治,排除AC项;大运河对农业发展产生影响,但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不是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唐朝纪年公元纪年户数口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852576348909800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891470952919309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293312516920386A.农民起义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 C.社会形势动荡 D.边疆局势恶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从表中数据可知道,天宝十四年(755年)后,唐朝人口急剧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因是安史之乱的爆发,社会形势动荡,C项正确;农民起义冲击是黄巢领导的农民运动(878年爆发),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受到安史之乱的一定影响,但其并不是人口急剧新生活的原因,排除B项;边疆局势恶化导致战争,但并不是此时人口急剧新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中国早期文明的分布呈现出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辽河流域文明,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和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等地的黄河流域文明,以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和以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等地区的长江流域文明构成的多元一体的文明分布格局。据考古学证实,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摘编自张念征《浅析中华文明的早期起源》材料二中国早期文明是世界早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6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粟的痕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水稻的遗存。此外,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出现过不少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等。商朝时,虽已用甲骨文书写典籍和历史文献,但比甲骨文还早的中国文字是陶文,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初的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和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商代时期的青铜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都是当时青铜工艺成熟发达的重要代表。——摘编自刘英伟《论中国早期文明的特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遗址,并概述你对“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这一观点的理解。(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征。【答案】(1)文化遗存: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每一流域答出一处文化遗存即可)理解:早期中华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都有重要文化遗存。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之间、部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早期文明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紧扣多元一体作答即可得分)(2)基本特征:从事农业生产;出现早期文字;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形成;青铜工艺发达;出现祭祀活动。(答出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结合所学知识,辽河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是红山文化;黄河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早期文明遗址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理解:根据材料“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发现的众多考古学文化为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地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中华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都有重要文化遗存。根据材料“曾经的中华大地上,确实存在过很多高度发展、处于文明起源阶段的文化,中华文明多源并起、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是合情合理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之间、部落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早期文明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小问2】本题属于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早期中华文明。基本特征:由材料“考古学家在距今7000—6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粟的痕迹,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也发现有水稻的遗存。”可知从事农业生产;由材料“商朝时,虽已用甲骨文书写典籍和历史文献,但比甲骨文还早的中国文字是陶文,它早在公元前3000年代初的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和良渚文化的陶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可知出现早期文字;由材料“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出现过不少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如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等。”可知以城为主的政治中心形成;由材料“商代时期的青铜工艺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湖南宁乡发现的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都是当时青铜工艺成熟发达的重要代表。”可知青铜工艺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出现祭祀活动。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统一岭南以后,最初令军队留在当地落户定居。由于北方人初去水土不服,人口死亡率很高,“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征兵不易,因而秦朝政府从内地组织移民充边。随着大量移民进入岭南,秦朝政府按照中原的统治方式改造岭南,在郡县治所或戍守据点建造城郭,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此外,在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施行针对民族地区的《属邦律》,利用民族首领“臣邦君长”对本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同时在有些地区还允许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所谓“且以其故俗治”。从此,岭南被纳入中央政权的统一管辖之下,成为秦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二随着岭南与中原经济联系的加强,秦朝在三郡的郡县治所,由地区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步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南海郡治番禺,由于扼三江而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可与江南、中原、西南、东南甚至海外交往,因而贸易兴盛,成为岭南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史记·货殖列传》中把番禺列为全国十九个经济都会之一,为“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是岭南和海外所产珍奇物品的集散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何清谷《试论秦对岭南的统一与开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在岭南的统治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管理岭南的历史意义。【答案】(1)统治措施:推行郡县制;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因俗而治;推行法制建设;移民充边;修建城郭。(2)历史意义: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有利于岭南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加强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推动了民族交融。【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依据材料中“随着大量移民进入岭南,秦朝政府按照中原的统治方式改造岭南,在郡县治所或戍守据点建造城郭,并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可知,秦朝在岭南推行郡县制和修建城郭;依据材料中“在内地移民较多的地方设县,在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施行针对民族地区的《属邦律》,利用民族首领‘臣邦君长’对本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同时在有些地区还允许维持其旧的部落组织,所谓“且以其故俗治。”可知,原住民族聚居的地区设道,因俗而治和推行法制建设;依据材料中“‘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征兵不易,因而秦朝政府从内地组织移民充边。”可知,移民充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时期。依据材料二中“随着岭南与中原经济联系的加强,秦朝在三郡的郡县治所,由地区性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步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可知,提升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地位;依据材料二中“南海郡治番禺,由于扼三江而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可与江南、中原、西南、东南甚至海外交往,因而贸易兴盛,成为岭南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可知,加强了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联系;依据材料中“岭南逐步成为地区性的经济、文化中心,由于交通便利,与内地经济交流频繁成为与内地商品交流的中心。”可知,促进了岭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开发岭南的过程中,秦朝从内地迁人民去岭南,内地人民和原住居民混住,推动了民族交融;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秦朝在开发岭南后,岭南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范围内,成为秦王朝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朝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发展。由于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冶铁技术,南方冶铁业因此得到发展。稻田耕作开始使用铁犁、耙、耖等铁农具,这使得北方作物麦、粟、菽等耐旱、耐寒作物在南方得到推广。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剩余产品也随之增加,这推动了南方粟、麦市场的发展。历宋、齐、梁三朝都城建康有较大规模的粟、麦市场。此外,山区的“蛮族”在政府的鼓励下,大力开发“蛮田”,使得“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摘编自杨乙丹《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科技文化的交流及其思考》材料二以往史学界有一种传统的看法,认为只有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才能促进当时经济的发展,而对分裂时期的地区性政权或偏处一隅的地方性政权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则往往不予注意,也没有给以应有的评价。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