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755-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_第1页
DB22T 1755-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_第2页
DB22T 1755-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_第3页
DB22T 1755-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_第4页
DB22T 1755-2012 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37439-2013DB22DB22/T1755—2012草麻黄生产技术规程RulesforNormalizedCultivationofEphedraSinica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年均温度2.7℃~4.7℃,大于等于10℃的年积温2800℃~3300℃,年平均降水35年均日照时数2800h~3000h,无霜土壤条件应符合GB15618-1992麻黄科麻黄属草麻黄(EphedrasinicaStapf.野生种。3用旧畦土做畦育苗,或用种植过作物的土地作移栽田或直播田时,要换用无病新土或用50%多菌灵倍液、多抗霉素150~200倍液或甲霜灵800~1000倍液均匀喷洒于畦面,每公顷用药量1500g,防治幼一年秋翻一次,深度30cm,播前结合耕翻,每公顷深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7500kg左右4层积处理:种子与干净河沙按1∶3体积比混匀后层积,层积温度2℃~4℃处理15d。镇压;灌水保持畦面土壤湿润,至苗出齐;播种量20kg/km2~25kg/k5),定植后第4年开始,隔年施有机肥一次,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0kg~45000kg。移6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4h~36h,或用2%~5.6.2.2.2猝倒病Pythiu幼苗发病,应立即拔除病苗,并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预防措施1)选择地下水位在3m以下的地块2)4月上旬用95%绿亨1号灌根1次,间隔期7d~10d再连续喷雾2次预防。也可采取25%咪鲜胺乳油500倍~1000倍或50%多菌7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12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1000倍~1200倍液喷雾,阴雨天气,隔7d人工种植草麻黄3年后可进行首次采收,以后2年轮采1次。最佳采收时间在10月份。刈割后果实采摘后要脱去果肉、分离出籽粒、洗净、阴干,种子含水量在12%左右为宜。封装后置于凉爽、干收获后的草麻黄,去除杂草和泥土,在通风处阴干,切忌暴晒或雨淋,当药材的含水量低于9.0%8(tetramine)、氟乙酰胺(fluoroacetamide)、甘氟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灭线磷(ethoprop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