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学生版一、积累与运用。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è)鲜妍(yán)憎恶(zēng)抽丝剥茧(bāo) B.恪守(kè)瞥见(piě)阔绰(chuò)孜孜不倦(zī) C.困厄(è)麾下(huī)毡帽(zhān)面面厮觑(qù) D.鄙夷(yí)佝偻(gōu)掺杂(cān)自吹自擂(léi)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慰籍蛀米虫大相径庭一筹莫展 B.沧桑栖息地自惭形秽自吹自擂 C.浮躁及时雨鸠占鹊巢汗流夹背 D.涵养雷震雨李代桃僵金碧辉煌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译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 B.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C.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情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三星堆考古专家把先进的实验室等搬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古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 D.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5.(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②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③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④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⑤“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⑥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批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⑦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A.①⑤③⑦④⑥② B.⑤①⑦③⑥②④ C.③⑦①⑤②④⑥ D.④②⑥①③⑦⑤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始龀”“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耄老”,其中加点词语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觥筹交错”“金樽清酒”“强饮三大白”中的“觥”“樽”“白”都是指酒杯。 D.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沙漠。二、阅读。7.(9分)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冽:凉B.如鸣珮环,心乐之乐:以……为乐C.悄怆幽邃悄怆:凄凉D.不可久居居:居住(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如鸣珮环,心乐之称善者久之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一犬坐于前D.潭西南而望面山而居(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B.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C.第②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实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8.(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概括分析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9.(7分)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山馆①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②穿云翠,畲③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xiù):峰峦。③畲(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萧条”一词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10.(9分)根据原文默写。(1)散入珠帘湿罗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淫慢则不能励精,。(诸葛亮《诫子书》)(4),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溪云初起日沉阁,。(许浑《咸阳城东楼》)(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句“,”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7)杜牧《赤壁》一诗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7分)名著阅读。(1)通过阅读,你发现文学作品中常有“虎”出现,借以展现人物形象或有所喻指。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文段对应的内容。①他三人径下宝殿,与众官到朝房里,抬出铁笼,将假虎解了铁索。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此假虎其实是:本书的作者是(朝代)的②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人名)(2)在《水浒传》中,同样是打虎,为何李逵连杀四虎不如武松打一虎威名远扬?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金属香囊•暗香浮动①每逢端午佳节,人们除了划龙舟、吃粽子外,还会佩戴色彩鲜艳的五彩丝线和形状各异、绣着各种吉祥图案的香囊,保佑平安。香囊小小的,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一。②香囊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据《礼记•内则》记载,未成年的子女早晨起床后,整理仪容,拜见父母长辈,要佩戴“容臭”,以示敬意。这里的“容臭”就是最早的香囊。③佩戴香囊,在唐代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太平广记》记载,唐懿宗女儿同昌公主乘坐七宝步辇,辇的四角缀有五色锦香囊,所到之处,满街溢香。而青年才俊,也以佩戴名贵香囊为荣。宋代端午节,宫中后妃也会被赐予香囊,既可以驱瘟,也可以作为点缀。明清以后,在小说笔记中,香囊的记载比比皆是。④在唐代,除了丝质的香囊外,还有一种香囊,是用金属圆球制作的。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发现前,学术界将其定名为“熏球”或“香球”,而法门寺地宫《衣物账》明确将其称为“香囊”,从而让我们知道香囊除了丝织品材质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和用途——熏香器。目前,这类香囊国内共发现有8枚,包括西安何家村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⑤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件银香囊,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和鎏金雀鸟纹银香囊。其中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系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内有一个钵状香盂及两个平衡环,香孟与平衡环以短轴卵接,内、外平衡环间也以短轴卯接,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香盂内焚烧的香料始终撒落不出,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的陀螺仪原理相似。⑥唐代僧人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对香囊的形状和原理作了说明:“案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然而这种平衡装置早在《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这种“被中香炉”与唐代的香囊极为相似,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汉代金属香囊实物。⑦香囊及其平衡原理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丁缓为“中国传说中的科学家”。16世纪欧洲才出现了“万向支架”常平架,促进了欧洲航海时代的到来。意大利人卡尔达诺发明“卡尔达诺平衡环”,被欧洲视为陀螺仪原理的基础。目前,陀螺仪原理广泛运用于航海、航天、导航、定位、卫星等多种高科技领域。⑧2019年,中国和斯洛伐克建交70周年,两国以各具特色的文物共同推出《中斯建交7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两国发行。而中国选用的正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雀鸟纹银香囊。方寸世界,见证历史,小香囊成为中斯两国友好的使者和文化名片,再次传入欧洲。⑨目前,我们还将香囊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能够感悟古人的智慧和享受传统香文化所带来的雅致生活。(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佩戴香囊,保佑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B.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香囊的起源、发展以及走向国际的历程。C.唐代僧人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对香囊的形状和原理作了说明,这是对这种平衡装置最早的记载。D.现在,我们的香囊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能够感悟古人的智慧和享受传统香文化所带来的雅致生活。(2)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其中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系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金属香囊•暗香浮动”为题的好处。13.(2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樟树下,外婆家①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深处。②大巴车一路畅行,开进了村委会门前的宽阔停车场,车上走下来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文艺家,作为其中一员,你忍不住动情地向众人指认这个村庄在你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外婆家。③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老洞水、泥巴路、猪栏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④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的温暖怀抱,外婆给了你一张共卧的床铺,还有许多个在新声中如梦的夜晚。只是,她和三舅三舅母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很穷,给不了你像样的吃食。有一年夏天,三舅母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卜,于是到了收获季节,餐桌上便每天都是这一样菜,荤腥就更别提了。你瘦弱,敏感,胆小,食欲总是不佳,又从不敢像表弟妹那样无所顾忌地吐露愿望。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悄悄埋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那时候,鸡蛋是不舍得自己吃,要拿去卖钱的,外婆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你的特殊慈爱,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不可言说的心酸。⑤外婆十几年前已长眠于村后的一座山冈。⑥那群老樟树还在,它还用宽大的枝叶覆盖一座村庄的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五十六棵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⑦这是一座地道的红军村,村里人念念不忘的,有“一家五兄弟齐革命”的故事,也有“七子参军”的故事。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欧阳汝明,成家很晚,1928年,当革命的火种在瑞金点燃时,欧阳汝明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又挨个说服儿子们投身革命。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参军时,不到三十岁:他的小儿子欧阳克荣随红军北上时,刚满十六岁。悲伤的是,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在了长征路上,1934年,这里荣获了“扩红第一村”的旗帜。⑧几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起来了,产业做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三舅承包的脐橙园,一年四季长得郁郁葱葱,后来,他们又加种了奈李、甜柚,还在果园里散养母鸡和花鸭,受了大半辈子穷的三舅和三舅母,笑声一日比一日爽朗。⑨若是外婆还在人世,该有多欢喜呢?⑩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临别时,和同行的文艺家们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身后是一排红色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体味着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作者:朝颜,有删改)(1)本文属回忆性散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①②革命时期,樟树下的红色故事。③(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悄悄埋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起来了,产业做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文在人称方面的特色。三、写作。14.(60分)按要求作文。在成长路途上,虽风雨兼程,却也总有阳光照进心房。它或许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它或许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亲情呢喃;它或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自我雅趣……我们的心总能被这一缕缕阳光唤醒,温暖和煦,积极向上。请以“唤醒心灵的一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问题,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3)不得抄袭;(4)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四校联考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教师版一、积累与运用。1.(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摇曳(yè)鲜妍(yán)憎恶(zēng)抽丝剥茧(bāo) B.恪守(kè)瞥见(piě)阔绰(chuò)孜孜不倦(zī) C.困厄(è)麾下(huī)毡帽(zhān)面面厮觑(qù) D.鄙夷(yí)佝偻(gōu)掺杂(cān)自吹自擂(léi)【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解答】A.有误,“抽丝剥茧”的“剥”应读作“bō”;B.有误,“瞥见”的“瞥”应读作“piē”;C.正确;D.有误,“掺杂”的“掺”应读作“chān”。故选:C。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慰籍蛀米虫大相径庭一筹莫展 B.沧桑栖息地自惭形秽自吹自擂 C.浮躁及时雨鸠占鹊巢汗流夹背 D.涵养雷震雨李代桃僵金碧辉煌【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易错字。常见易错字大多是形近字和同音异形字,学生需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就多注意积累整理,不断练习运用,切实打牢字词基础。【解答】A.有误,“慰籍”的“籍”应改为“藉”;B.正确;C.有误,“汗流背”的“夹”应改为“浃”;D.有误,“雷震雨”的“震”应改为“阵”。故选:B。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译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赢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 B.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C.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D.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情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BC.正确;D.使用不当,“焕然一新”指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形容观众的感觉不恰当,“耳目一新”更恰当,指见闻、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使人感到新鲜;故选:D。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三星堆考古专家把先进的实验室等搬到考古现场进行考古的新尝试,具有里程碑意义。 B.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生存困境,能否实现逆袭,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合未来的发展模式。 C.袁隆平院士不仅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他毕生奋斗的伟大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不挨饿。 D.根据赵德发小说《经山海》改编的电视剧《经山历海》,塑造了基层党员平凡感人的故事。【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正确;B.有误,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有误,语序不当,“世界”“中国”交换位置;D.有误,搭配不当,把“故事”改为“形象”。故选:A。5.(3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艺经》有云“凡棋有善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为守拙。②其实,守拙并不是五柳先生的首创,老子曾说过大巧若拙。③守拙是古代围棋九等之末,因其棋力尚浅,对弈之时往往漏洞百出,谓之拙。④有诗云“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⑤“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⑥陶潜以后,也有“文以批进,道以拙成”“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都是对守拙的推崇。⑦但其往往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谓之守。A.①⑤③⑦④⑥② B.⑤①⑦③⑥②④ C.③⑦①⑤②④⑥ D.④②⑥①③⑦⑤【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这个题目是组句成段,可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解答】通读七个句子,分析其内在关系。④句由陶渊明的诗句引出话题“守拙”;②句紧承④句追溯陶渊明之前“守拙”的来历;⑥句则阐述陶渊明之后,人们对“守拙”的推崇;承接前面诗文中的“守拙”,①句谈棋艺的“守拙”;③句紧承①句谈了“拙”的含义;⑦句紧承③句谈了“守”的意思;⑤句总结:“守拙”虽为棋品之下下品,但“守拙之道”却是宝贵的人生经验。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为④②⑥①③⑦⑤。故选:D。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始龀”“而立之年”“既加冠”“今虽耄老”,其中加点词语在古代都代表年龄,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C.“觥筹交错”“金樽清酒”“强饮三大白”中的“觥”“樽”“白”都是指酒杯。 D.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瀚海”指沙漠。【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解答】ACD.正确。B.有误,“始龀”指七八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既加冠”指男子二十岁,“耄老”指八九十岁,故顺序为:“始龀”“既加冠”“而立之年”“今虽耄老”。故选:B。二、阅读。7.(9分)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水尤清冽冽:凉B.如鸣珮环,心乐之乐:以……为乐C.悄怆幽邃悄怆:凄凉D.不可久居居:居住(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如鸣珮环,心乐之称善者久之B.全石以为底不以己悲C.其岸势犬牙差互其一犬坐于前D.潭西南而望面山而居(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A.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B.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C.第②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实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分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BC.正确;D.有误,居:停留。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之:代词/之:音节助词;B.以:作为/以:因为;C.其:他的/其:其中;D.而:表修饰关系/而:表修饰关系;故选:D。(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ACD.正确;B.有误,作者的情感由“乐”逐渐转为“寂寥”。故选:B。答案:(1)D(2)D(3)B8.(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②,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注释】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概括分析鲍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参考译文: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给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他而死,而我宁愿在牢中受到羞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但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给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故可断句为: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而,但是,表转折。耻,以……为耻。句意: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但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由“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等语句可以看出,鲍叔轻利重义,真正的理解朋友,识得贤士。答案:(1)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2)鲍叔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他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耻,但以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耻辱。(3)鲍叔是一位轻利重才,知人识人的贤士。9.(7分)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山馆①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②穿云翠,畲③田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释】①本诗写于诗人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被贬期间,大约是他晚年所作。②岫(xiù):峰峦。③畲(shē)田:开垦过三年的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联“萧条”一词写出了山馆的寂寥冷清,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凉。B.颔联写诗人所见傍晚之景:树因秋色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归巢。C.尾联诗人自比陶潜,陶潜有亲友送酒,而自己只有残菊相伴,内心惆怅不已。D.全诗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生动再现了山馆秋景,意蕴悠长,回味无穷。(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两句的妙处。【分析】这是一首田园诗,写于作者乡居曲江的末期。这时,经过几年的冷静思索,余靖对田园生活渐能适应,心情也已大大平和下来。该诗描写秋日傍晚的山村景色,塑造出一个悠闲自得的作者形象,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带着孤独惆怅之情。一开头,诗人就把读者带进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里,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还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也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诗人凭轩远眺,摄入眼底的是“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的景象,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回寻巢,映衬了他内心的悲哀。这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五六两句,“穿云翠”是美丽而生动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这是用美好的景物来反衬诗人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中间这两联,颔联以哀景写哀情,是衬托的写法;而颈联以乐景写哀情,是反衬的写法。诗中生动地再现了山馆山园老而不衰的秋景,平淡而精工,深得陶潜、谢朓及王维、孟浩然诗派的旨趣。诗人以闲旷之目,托高远之思,一切深沉的思考,都蕴藏于无言的远眺之中。尾联抒写诗人的孤独之情。陶潜隐居田园,贫无酒钱,尚有亲朋好友送酒上门,可诗人在寂寞凄清的山馆,却没有人来嘘寒问暖,只有残菊陪伴着他。诗人自比陶潜,而境况更差,也更孤寂。【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首联“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意思是:野外的客舍傍晚时更加冷清,我倚窗面对竹门。先由近景写起,展现夜晚客舍周边的景色凄清;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意思是;远处的山峰从云中穿出更显葱翠,烧过草木的田野雨后更加肥沃。后写写远处的山景;可见本诗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写景的;而非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故选:D。(2)本题考查表现手法。颈联“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远处的山峰从云中穿出更显葱翠,烧过草木的田野雨后更加肥沃。山峰因树木丛生显得苍翠,庄稼在雨后长势喜人,描绘了一幅美丽富足的景象,而此时诗人正值晚年,深秋寓居山野客馆中显得穷困潦倒,以乐景写哀情,运用了反衬(衬托)表现手法。答案:(1)D(2)示例一:运用了反衬(衬托、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远处的烟云缭绕的山上依然翠绿,畲田里的庄稼因为刚刚得到雨水的滋润长势旺盛,诗人用美丽生动丰足的景象来反衬因穷困潦倒而产生的孤独惆怅之情。译文:夜晚荒野野馆内十分萧条站在窗前对着竹门。老树萧条一副深秋景色,家禽带着夕阳回来了。远处的烟云缭绕的山上依然翠绿,畲田因为刚刚得到雨水的滋润长势旺盛。谁给陶渊明送酒呢?残菊绕着墙乱飞。10.(9分)根据原文默写。(1)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7)杜牧《赤壁》一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解答】答案:(1)狐裘不暖锦衾薄(注意“裘”的书写)(2)何当共剪西窗烛(注意“剪”的书写)(3)险躁则不能治性(4)我寄愁心与明月(注意“寄”的书写)(5)山雨欲来风满楼(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注意“庇”的书写)(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意“锁”的书写)11.(7分)名著阅读。(1)通过阅读,你发现文学作品中常有“虎”出现,借以展现人物形象或有所喻指。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文段对应的内容。①他三人径下宝殿,与众官到朝房里,抬出铁笼,将假虎解了铁索。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西游记》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此假虎其实是:唐僧本书的作者是明代(朝代)的吴承恩。②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红星照耀中国》)文段中的“他”是:贺龙(人名)(2)在《水浒传》中,同样是打虎,为何李逵连杀四虎不如武松打一虎威名远扬?【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解答】(1)本题考查名著内容识记。①联系“与众官到朝房里,抬出铁笼,将假虎解了铁索。别人看他是虎,独行者看他是人”可知假虎是:唐僧。《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②联系“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可知“他”是贺龙。(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评析。联系《水浒传》相关内容可知:李逵杀虎主要是因为老虎吃了自己的娘,为报个人私仇;而武松则是“艺高人胆大”刻意上山岗,胆量不一样;武松在醉酒的情况下,哨棒折断,空手打死老虎,而李逵拿着朴刀,打虎的难易程度不一样,反映出二人武艺高低不一样;武松打虎是作者精心设计的能塑造武松形象的重要情节,在打虎之前通过猎户、官府文书等渲染这只老虎的厉害,而李逵只是偶然遇见,且杀的是几只小老虎与一只母虎,争斗描写也没有武松打虎那般悬念迭起,因而艺术感染力较低,所以李逵连杀四虎不如武松打一虎威名远扬。答案:(1)①唐僧明代吴承恩②贺龙(2)武松打的虎是官府及众人合力要杀的大虫却没杀死,而武松喝酒大醉后用拳打死老虎,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这样社会众人当然会传赞并称颂。李逵是接母亲上梁山享福,因为李逵的粗心,母亲不但没享福,还被老虎吃了,在这情况下李逵才连杀四虎。李逵办事太粗害了母亲,所以没有人挂嘴上称颂。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金属香囊•暗香浮动①每逢端午佳节,人们除了划龙舟、吃粽子外,还会佩戴色彩鲜艳的五彩丝线和形状各异、绣着各种吉祥图案的香囊,保佑平安。香囊小小的,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一。②香囊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据《礼记•内则》记载,未成年的子女早晨起床后,整理仪容,拜见父母长辈,要佩戴“容臭”,以示敬意。这里的“容臭”就是最早的香囊。③佩戴香囊,在唐代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太平广记》记载,唐懿宗女儿同昌公主乘坐七宝步辇,辇的四角缀有五色锦香囊,所到之处,满街溢香。而青年才俊,也以佩戴名贵香囊为荣。宋代端午节,宫中后妃也会被赐予香囊,既可以驱瘟,也可以作为点缀。明清以后,在小说笔记中,香囊的记载比比皆是。④在唐代,除了丝质的香囊外,还有一种香囊,是用金属圆球制作的。1987年法门寺地宫被发现前,学术界将其定名为“熏球”或“香球”,而法门寺地宫《衣物账》明确将其称为“香囊”,从而让我们知道香囊除了丝织品材质外,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和用途——熏香器。目前,这类香囊国内共发现有8枚,包括西安何家村出土的葡萄花鸟纹银香囊。⑤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两件银香囊,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和鎏金雀鸟纹银香囊。其中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系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香囊内有一个钵状香盂及两个平衡环,香孟与平衡环以短轴卵接,内、外平衡环间也以短轴卯接,在圆球滚动时,内、外平衡环也随之转动,而香盂的重心始终不变,使香盂面始终保持平衡状态,香盂内焚烧的香料始终撒落不出,这种平衡装置与现代的陀螺仪原理相似。⑥唐代僧人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对香囊的形状和原理作了说明:“案香囊者,烧香器物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然而这种平衡装置早在《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这种“被中香炉”与唐代的香囊极为相似,只是目前还没有发现汉代金属香囊实物。⑦香囊及其平衡原理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称丁缓为“中国传说中的科学家”。16世纪欧洲才出现了“万向支架”常平架,促进了欧洲航海时代的到来。意大利人卡尔达诺发明“卡尔达诺平衡环”,被欧洲视为陀螺仪原理的基础。目前,陀螺仪原理广泛运用于航海、航天、导航、定位、卫星等多种高科技领域。⑧2019年,中国和斯洛伐克建交70周年,两国以各具特色的文物共同推出《中斯建交70周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两国发行。而中国选用的正是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雀鸟纹银香囊。方寸世界,见证历史,小香囊成为中斯两国友好的使者和文化名片,再次传入欧洲。⑨目前,我们还将香囊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能够感悟古人的智慧和享受传统香文化所带来的雅致生活。(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佩戴香囊,保佑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B.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香囊的起源、发展以及走向国际的历程。C.唐代僧人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对香囊的形状和原理作了说明,这是对这种平衡装置最早的记载。D.现在,我们的香囊已经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能够感悟古人的智慧和享受传统香文化所带来的雅致生活。(2)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其中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系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金属香囊•暗香浮动”为题的好处。【分析】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香囊的起源、发展以及走向国际的历程,让我们对香囊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ABD.正确。C.有误,联系“然而这种平衡装置早在《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可知“唐代僧人慧琳所撰《一切经音义》对香囊的形状和原理作了说明,这是对这种平衡装置最早的记载”说法错误。故选:C。(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联系“其中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系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迄今发现最大的一枚”可知“迄今”表示“到目前为止”,不排除将来的情况,准确而严谨地说明了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是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至今发现最大的一枚。(3)本题考查文章题目的作用。联系“香囊小小的,却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一”“目前,我们还将香囊开发成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能够感悟古人的智慧和享受传统香文化所带来的雅致生活”本文题目是“金属香囊•暗香浮动”,是两个并列的四字短语,非常工整。“金属香囊”是本文的说明对象,“暗香浮动”出自古诗“暗香浮动月黄昏”,富有诗意,是金属香囊的特点,同时也激发了作者的好奇心。答案:(1)C(2)“迄今”是“至今,到现在”的意思,说明了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是唐代金属香囊存世品中至今发现最大的一枚,不排除将来可能会发现更大的。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3)题目运用两个四字短语,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金属香囊及其熏香(暗香浮动)的特点,新颖生动,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3.(21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樟树下,外婆家①一群老樟树,时常绵密地铺进梦境里。顺着它们挥舞的长臂,童年、外婆、乡愁,时间的经纬,无数次重新映现在一座名叫樟树下的村庄深处。②大巴车一路畅行,开进了村委会门前的宽阔停车场,车上走下来一群来自全省各地的文艺家,作为其中一员,你忍不住动情地向众人指认这个村庄在你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外婆家。③儿时钻进钻出的土房子、老洞水、泥巴路、猪栏牛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还有整洁的水泥路、青砖地。原来供全村人洗衣服的泥堰池塘,如今用片石砌得方方正正,成了荷花池。一口用来汲取饮用水的简易水井不见了,你还记得,井面上垫着一块湿滑的木板,上面长满青苔。④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的温暖怀抱,外婆给了你一张共卧的床铺,还有许多个在新声中如梦的夜晚。只是,她和三舅三舅母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很穷,给不了你像样的吃食。有一年夏天,三舅母种了一大块地的胡萝卜,于是到了收获季节,餐桌上便每天都是这一样菜,荤腥就更别提了。你瘦弱,敏感,胆小,食欲总是不佳,又从不敢像表弟妹那样无所顾忌地吐露愿望。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悄悄埋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那时候,鸡蛋是不舍得自己吃,要拿去卖钱的,外婆甘冒婆媳不和之风险,给予你的特殊慈爱,何尝不是那个时代不可言说的心酸。⑤外婆十几年前已长眠于村后的一座山冈。⑥那群老樟树还在,它还用宽大的枝叶覆盖一座村庄的日升月落,炊烟袅袅。五十六棵老樟树,围绕着一个村庄,已经活了一百年甚至几百年了,它们用自己的存在和气息,成就了一个村庄的符号,也丰满了几代人的记忆。⑦这是一座地道的红军村,村里人念念不忘的,有“一家五兄弟齐革命”的故事,也有“七子参军”的故事。后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欧阳汝明,成家很晚,1928年,当革命的火种在瑞金点燃时,欧阳汝明做通老母亲刘氏的思想工作,又挨个说服儿子们投身革命。他的大儿子欧阳克茂参军时,不到三十岁:他的小儿子欧阳克荣随红军北上时,刚满十六岁。悲伤的是,他的七个儿子,全部壮烈牺牲在了长征路上,1934年,这里荣获了“扩红第一村”的旗帜。⑧几年前,一场前所未有的精准扶贫攻坚战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拉开,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起来了,产业做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三舅承包的脐橙园,一年四季长得郁郁葱葱,后来,他们又加种了奈李、甜柚,还在果园里散养母鸡和花鸭,受了大半辈子穷的三舅和三舅母,笑声一日比一日爽朗。⑨若是外婆还在人世,该有多欢喜呢?⑩几声鸟鸣隐入稠密的枝叶,阳光在叶隙间跳荡,你闻到樟树的香气,像闻到一股源自光阴的醇酿。临别时,和同行的文艺家们在大樟树下合影留念,身后是一排红色大字:“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你体味着一座村庄的前世今生,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棵樟树,立于时间之中,枝叶婆娑,周身浸透绿意。(作者:朝颜,有删改)(1)本文属回忆性散文,着力叙写了三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另外两件。①念书前,外婆担心我太瘦为我煎荷包蛋。②革命时期,樟树下的红色故事。③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让樟树下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足。(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外婆担心你瘦得不成人形,便每天晚上在你饭碗底悄悄埋下一个煎荷包蛋,用眼神暗示你到门口屋坪趁黑吃掉。②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短短的时间,全村环境好起来了,产业做起来了,人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了。(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的作用。(4)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本文在人称方面的特色。【分析】文章通过记叙“念书前,外婆担心我太瘦为我煎荷包蛋”“回忆樟树下的红色故事”“现在,精准扶贫政策让樟树下产业发达,人民生活富足”这三件事,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感恩、追念和怀想,也表达了对樟树下革命精神的赞美和敬佩之情,更歌颂了国家现行的精准扶贫政策的伟大。【解答】(1)本题考查对作文内容的概括。注意筛选关键句分析作答。根据第④段“念书前,你是外婆家的常客,父母忙得脚不沾地的年月,一个无人看顾的野孩子,多么需要一个随时可以倚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