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生版一、选择题。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ē)悄然(qiǎo)粗糙(zào)哄堂大笑(hōng) B.琐屑(xiè)亘古(gèn)婆娑(suō)诲人不倦(huì) C.伫立(zhù)胆怯(què)掠夺(lüè)惟妙惟肖(xiào) D.颓唐(tuí)料峭(qiào)禁锢(gù)忍俊不禁(jìn)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告诫顶梁柱络绎不绝广袤无垠 B.潺弱场所码郑重其事销声匿迹 C.缄默空间站纷至踏来抑扬顿挫 D.追溯表章会甘拜下风如坐针毡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自从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饼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B.我们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C.夕阳西下,大明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D.在演讲比赛中,钟明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表现获得一等奖。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雨季即将来临,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 B.居家锻炼要坚持适量原则,劳逸结合,切忌不要运动过度。 C.中华文化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 D.山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源于全省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5.(3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曾说过,“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①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②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④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古人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便用“桑梓”代指家乡。 C.“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中的“黄发”“伛偻”均指老人。 D.“吾日三省吾身”“策勋十二转”中的“三”和“十二”均为确指。二、古诗文阅读。7.(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水尤清冽尤:格外B.日光下澈澈:清澈C.俶尔远逝俶尔:忽然D.悄怆幽邃邃:深(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心乐之肉食者谋之B.全石以为底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以其境过清去以六月息者也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3)下列对本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柳宗元,曾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本文为其中之一。B.文章第一段寥寥数语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D.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8.(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①甚多。欧阳文忠公②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蘧③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节选自《春渚纪闻》)【注释】①涂窜:涂改。②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③蘧:作者何蘧(yuǎn,又读wěi)自称。(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9.(7分)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各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①,予客济源②,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释】①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一句的妙处。10.(9分)根据原文默写。(1)子曰:“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浮云游子意,。(李白《送友人》)(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5)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6)杜甫的《望岳》中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努力登攀,才会达到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的诗句是,。(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三、名著阅读。11.(7分)名著阅读。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离不开亲朋师长的影响。请结合相关名著内容,说说在保尔、鲁迅、傅聪和简•爱的成长过程中,关键人物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提示,完成表格。人物对他产生影响的人产生的影响保尔红军解放了保尔家所在的小镇后,他在镇上做地下工作。藏身于保尔家,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对其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鲁迅藤野先生傅聪简•爱她把仁爱、忍耐、宽容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的生命虽然非常短暂,但她和简•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简•爱影响至深。四、现代文阅读。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春天来了,一起去吃花吧①春暖花开,花团锦簇,鹅黄嫩柳,姹紫嫣红。古人说:秀色可餐,这些美丽的花儿其实也是美味佳肴呢!②什么是食用花呢?食用花即人类可食用的花。据统计,全世界的食用花大约有180种,是世界各国的特色美食。例如,澳大利亚人用新鲜的旱金莲花拌色拉,墨西哥人用仙人掌花烹调菜肴点心,法国人用番红花炖鱼汤。除此之外,花还可炒食、蒸食、凉拌、腌制、油炸,当作蔬菜食用。③食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及秦汉时期,人类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中,产生了原始的鬼神崇拜,《楚辞•九歌》中有“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当时用蕙、兰蒸制成食物,桂花酿制成桂酒祭拜神灵。魏晋时期,中国道教逐步成熟,讲求养生延年,例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为上品,具有“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的作用。唐宋时期,花朝节食百花糕是唐代宫廷和官僚阶层的一种节日习俗。百花糕据传是女皇武则天的发明,用各种鲜花,和米捣碎,蒸制而成。明清时期,花卉食品和花卉饮品的品种多样,制作方法更为精细,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月的榆钱糕,四月的玫瑰饼和藤萝饼,盛暑之时将茉莉花熏茶,中秋佳节赏月之时则祀以鸡冠花。④从科学的角度看,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人类的衰老是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衰老会降低机体内面对环境胁迫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而应对衰老,最有效的办法除了节食,就是补充天然抗氧化剂,即补充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事实上,花艳丽的颜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花青素,如飞燕草素、矢车菊素、芍药素等,而花青素属于多酚类物质的其中一类化合物。正如人们熟知的蓝莓、黑枸杞、桑葚等深色的浆果是花青素的“明星”水果,成为抗氧化活性的热衷之选。有专家对12种食用花进行分析测定,发现这些花都含有花青素,并且颜色越鲜艳,花青素含量越高,抗氧化活性的效果也越好。而且,花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与普通的水果蔬菜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浙江大学对近15年的所有食用花研究中,发现黄酮醇、花青素、黄酮、酚酸和黄烷醇是食用花中最多的植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⑤食花也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例如,日本每年3月至4月间的樱花节,也称为樱花祭。人们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开怀畅饮,吟诗作画。还有每年播种春耕之时,云南的哈尼族欢度“黄饭节”。黄饭是用晒干的染饭花的花序熬成汁液,然后浸泡糯米将其染成黄色,蒸熟后就成了香喷喷的糯米饭。这是春耕前的一次重大节日,代表着迎接农忙季节的到来,和对农业丰收的祝愿。⑥食用花也存在食用安全问题。部分食用花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或毒性成分,但一直以来人们便知道哪些物种有毒,并且知道如何通过加工处理,将有毒物质的含量降到最低。⑦那么,你准备好做一位花痴了吗?(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第②—⑥自然段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B.文章第③自然段多处引用古诗句,使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意。C.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D.哈尼族的“黄饭节”是秋收前的一次重要节日,代表着对农业丰收的庆祝。(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吃花”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阅读第④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从科学的角度看,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13.(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拥抱星辰拥抱你①春节过去不久,我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酒足饭饱,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③乡下的夜晚自带神奇的魔力,风清月明,很容易入睡。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蒙眬中我先是听到身旁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夜色,我看到母亲不知何时已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我连忙起身穿衣出门,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④连日干旱,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脚下的土地,庄稼像打了败仗似的,成天蔫头耷脑。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每天守在水眼处的人常常排着长队等候。这一夜,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⑤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⑥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山路两旁蔫头耷脑的庄稼,同远处的山峦一起,被黑雾笼罩着,分不清远山还是淡影。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⑧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⑨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脚底带着风,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⑩叫不上名字的夏虫,在旁边的草丛里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谣。偶尔夹杂一两声蛙鸣,“咕嘎,咕嘎”,像故意捣乱似的,给夜色增添了一种涩涩的疼痛,就好像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⑪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⑫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那淡淡的喜悦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⑬为了找寻那夜的星光,我曾在城市里独自穿过有路灯相伴的小巷,开车穿梭在城里的大街上,有时也会把家里的灯全关掉,坐在阳台上望着窗外的灯红酒绿发呆。可是,城里的夜晚大多看不到星星,我再也找不到同那晚一样的星空,找不到同那晚一样温和、清凉、干净的夜色。⑭我陪母亲从厢房回到院中。此刻,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么会不记得啊!那一夜,幸亏有你做伴。”⑮我微笑着,用力抱了抱母亲。(选自2022年3月30日《齐鲁晚报》,作者高绪丽,文章有删改)(1)文章以“拥抱星辰拥抱你”为题目有什么好处?(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①结合语境,赏析第5段中加点词语。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9段画线句。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脚底带着风,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⑫段画线句“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那淡淡的喜悦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的理解。(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五、习作。14.(60分)命题作文。微笑,多么温暖的表情。收获鲜花掌声时,你不要欣喜若狂,而要用微笑淡然面对,才能把握自我;遇到崎岖坎坷时,你不要消沉沮丧,而要用微笑乐观面对,才能突破自我;在平常的日子里,你也要面带微笑,去发现生活的美好……请以“微笑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教师版一、选择题。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瞥见(piē)悄然(qiǎo)粗糙(zào)哄堂大笑(hōng) B.琐屑(xiè)亘古(gèn)婆娑(suō)诲人不倦(huì) C.伫立(zhù)胆怯(què)掠夺(lüè)惟妙惟肖(xiào) D.颓唐(tuí)料峭(qiào)禁锢(gù)忍俊不禁(jì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解答】A.有误,“粗糙”的“糙”读作“cāo”;B.正确;C.有误,“胆怯”的“怯”读作“qiè”;D.有误,“忍俊不禁”的“禁”读作“jīn”。故选:B。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A.告诫顶梁柱络绎不绝广袤无垠 B.潺弱场所码郑重其事销声匿迹 C.缄默空间站纷至踏来抑扬顿挫 D.追溯表章会甘拜下风如坐针毡【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全部正确;B.有误,“潺弱”的“潺”应为“孱”;C.有误,“纷至踏来”的“踏”应为“沓”;D.有误,“表章会”的“章”应为“彰”。故选:A。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自从玫瑰增选为济南市“市花”后,玫瑰花饼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 B.我们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C.夕阳西下,大明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D.在演讲比赛中,钟明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表现获得一等奖。【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有误,“炙手可热”指指手一靠近就觉得热;比喻气焰权势之盛。含贬义,此处用于形容商品不恰当。B.正确。C.有误,“浮光掠影”指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望文生义。D.有误,“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贬义词,不合语境。故选:B。4.(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雨季即将来临,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 B.居家锻炼要坚持适量原则,劳逸结合,切忌不要运动过度。 C.中华文化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 D.山东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源于全省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成分残缺,应在“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后加“工作预案”;B.有误,否定不当,删去“切忌”或“不要”;C.正确;D.有误,句式杂糅,删去“是分不开的”。故选:C。5.(3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曾说过,“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①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②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③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④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解答】“的确”一词体现了语意与语气的承接,②可作为第一句;④“个人角度”从逻辑关系上看,承接了上一句句意,可作为第二句;①③体现了由“国家”而“世界”的层次,可分别第三、第四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B。6.(3分)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B.古人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便用“桑梓”代指家乡。 C.“黄发垂髫”和“伛偻提携”中的“黄发”“伛偻”均指老人。 D.“吾日三省吾身”“策勋十二转”中的“三”和“十二”均为确指。【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解答】ABC.正确;D.有误,是虚指。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7.(9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水尤清冽尤:格外B.日光下澈澈:清澈C.俶尔远逝俶尔:忽然D.悄怆幽邃邃:深(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A.心乐之肉食者谋之B.全石以为底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以其境过清去以六月息者也D.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3)下列对本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本文作者柳宗元,曾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本文为其中之一。B.文章第一段寥寥数语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D.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的变化美。【分析】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一条)道路,顺势往下走可以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潭的岸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周竹林和树木环绕合抱,寂静冷落、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这里的环境太过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ACD.正确;B.有误,句意为: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澈:穿过,透过。故选:B。(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和用法。A.相同,代词,指前文提到的事情或情况;B.不同,当做/被;C.不同,因为/凭借;D.不同,就/竟然;故选:A。(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梳理语段内容,结合选项,找出理解不当的一项即可。ABD.正确;C.有误,根据文中“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知,作者感情是由“乐”变“凄凉”。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故选:C。答案:(1)B(2)A(3)C8.(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①甚多。欧阳文忠公②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蘧③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节选自《春渚纪闻》)【注释】①涂窜:涂改。②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③蘧:作者何蘧(yuǎn,又读wěi)自称。(1)用“/”为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从文章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分析】译文:古代词人推敲文章字句的艰辛,甚至(或以至)有的人很多年才推敲定一个字,耗时十年才写成一篇赋文!我怀疑白居易的诗词(朗朗上口,浅显易懂)都是随口而成的,等到见到了当代人所收藏的他的遗稿,(才知道他的诗稿也是)经过了多次涂鸦删改而成的。欧阳修写完文章,把文章贴在墙壁上,端坐或是躺卧都看着文稿,不断地修改以尽量达到完善,才拿出来给人看。何蘧曾到欧阳修的孙子辈家得到苏东坡的几篇诗稿,有一首《和欧叔弼诗》里面,有“渊明为小邑”这句,就把“为”字用笔圈住,改成“求”字,紧接着又涂去“小邑”二字,改作“县令”二字,又连续改了三次才成为现在的句子。即便是大手笔的作者,也不应该以一时的痛快就草草落笔,而怕屡次修改。【解答】(1)本题要结合文言句子来分析。一般说来,文言句子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相同,一个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往往在主谓之间或动宾之间。这样划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达的。“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的意思是:等到见到了当代人所收藏的他的遗稿,(才知道他的诗稿也是)经过了多次涂鸦删改而成的。等到见到了当代人所收藏的他的遗稿所对应用的是语句是“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才知道他的诗稿也是)经过了多次涂鸦删改而成的所对应的语句是“涂窜甚多”。题目要求断一处停顿,所以在“稿”后停顿。(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句中重点词有:观,看;尽,尽量;善,完善;以,拿。句意为:端坐或是躺卧都看着文稿,不断地修改以尽量达到完善,才拿出来给人看。(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明确文章的主旨。文章讲述了三位大家反复推敲创作的示例,旨在告诉我们写作时需要仔细修改,勤于修改,才能使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答案:(1)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2)端坐或是躺卧都看着文稿,不断地修改以尽量达到完善,才拿出来给人看。(3)通过白居易、欧阳修、苏轼三大名家反复修改文章终成佳作的例子,我明白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一道理,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应勤于修改,不断提高写作水平。9.(7分)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各题。临江仙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①,予客济源②,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释】①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词以“荷叶荷花何处好”这一设问开篇,引出昔日与友人畅游大明湖的回忆。B.上阕将荷花、荷叶喻为“红妆”“翠盖”,抓住了“新秋”的景物特征。C.下阕“千里”极言相距之远,“三年”则点出了与李辅之分别时间之长。D.这首词上下两阕所记出游,既不同时也不同地,但都表现了词人的欢欣、愉悦之情。(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一句的妙处。【分析】这是一首写景寄情之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的上片尽写初秋的大明湖。下片与上片所写不同时、不同地。道出了与友人分别三年的思念。“千里故人千里月”写两人的分离。既表达了与友人团聚的欢乐,又写出与之天各一方的离别的愁怅。【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这首词既表达了与友人团聚的欢乐,又表达了与友人天各一方的惆怅。故选:D。(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表现手法。解答时需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一尊白酒寄离愁”的意思是:醇酒千钟求一醉,忘却一切世间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的意思是:真希望桥下的流水殷勤地把我的愁绪带走。作者借酒消愁,“一尊白酒寄离愁”,来表达对辅之的离愁别念。作者又借流水寄言,寄泪,表达离愁。作者将抽象的离愁形象化,用具体可感的载体来表现离愁。词句“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中的”殷勤”与”到”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流水以人的情态与动作,又以”桥下水”比喻”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借”几日到东州”的发问,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答案:(1)D(2)示例一: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水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桥下“殷勤”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示例二:作者运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离愁化为有形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希望桥下的流水能将自己内心的“离愁”带到东州去,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译文:荷叶荷花哪里最好呢?要看刚到秋天的大明湖上,荷花如同红妆的丽人,荷叶如同碧绿的伞盖。江山如画的景色里,我们二人同游显得更意气风发,谁知一别三年,故人远在千里之外,只能借月色寄托相思,三年孤独更让人为从前的欢乐同游而悲伤。喝一杯酒来寄托我惆怅的离愁,殷勤询问桥下的流水,不知它要经过几天才能流到东州,与你相见呢?10.(9分)根据原文默写。(1)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李白《送友人》)(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6)杜甫的《望岳》中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努力登攀,才会达到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切问而近思(2)落日故园情(3)天涯若比邻(注意“涯”的书写)(4)溪云初起日沉阁(注意“溪”的书写)(5)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三、名著阅读。11.(7分)名著阅读。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孤立的,离不开亲朋师长的影响。请结合相关名著内容,说说在保尔、鲁迅、傅聪和简•爱的成长过程中,关键人物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提示,完成表格。人物对他产生影响的人产生的影响保尔朱赫来红军解放了保尔家所在的小镇后,他在镇上做地下工作。藏身于保尔家,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对其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鲁迅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不存在狭隘的民族偏见,给鲁迅以极大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使鲁迅先生终生怀念和感恩。傅聪傅雷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书信中更为重要的是傅雷对傅聪的人生指导。比如要想做好艺术家,需要多涉猎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艺术创作,多开拓视野。简•爱海伦她把仁爱、忍耐、宽容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的生命虽然非常短暂,但她和简•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简•爱影响至深。【分析】本题考查名著综合阅读能力。【解答】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理解。根据积累可知,第一空根据“给保尔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对其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知是朱赫来。第二空,在鲁迅的印象当中,这位藤野先生给了他相当多的鼓励,也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性影响。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不存在狭隘的民族偏见,给鲁迅以极大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使鲁迅先生终生怀念和感恩。第三空,傅雷在国外学习时,给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的书信内容,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全方面的教育。此书贯穿着傅聪从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第四空根据“她把仁爱、忍耐、宽容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她的生命虽然非常短暂”可知是海伦。答案:朱赫来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教学认真,不存在狭隘的民族偏见,给鲁迅以极大的关怀、鼓励和帮助,使鲁迅先生终生怀念和感恩。傅雷对傅聪的谆谆教诲不仅体现在生活上,书信中更为重要的是傅雷对傅聪的人生指导。比如要想做好艺术家,需要多涉猎古今中外经典名著、艺术创作,多开拓视野。海伦四、现代文阅读。12.(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春天来了,一起去吃花吧①春暖花开,花团锦簇,鹅黄嫩柳,姹紫嫣红。古人说:秀色可餐,这些美丽的花儿其实也是美味佳肴呢!②什么是食用花呢?食用花即人类可食用的花。据统计,全世界的食用花大约有180种,是世界各国的特色美食。例如,澳大利亚人用新鲜的旱金莲花拌色拉,墨西哥人用仙人掌花烹调菜肴点心,法国人用番红花炖鱼汤。除此之外,花还可炒食、蒸食、凉拌、腌制、油炸,当作蔬菜食用。③食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及秦汉时期,人类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中,产生了原始的鬼神崇拜,《楚辞•九歌》中有“蕙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可见当时用蕙、兰蒸制成食物,桂花酿制成桂酒祭拜神灵。魏晋时期,中国道教逐步成熟,讲求养生延年,例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为上品,具有“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的作用。唐宋时期,花朝节食百花糕是唐代宫廷和官僚阶层的一种节日习俗。百花糕据传是女皇武则天的发明,用各种鲜花,和米捣碎,蒸制而成。明清时期,花卉食品和花卉饮品的品种多样,制作方法更为精细,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月的榆钱糕,四月的玫瑰饼和藤萝饼,盛暑之时将茉莉花熏茶,中秋佳节赏月之时则祀以鸡冠花。④从科学的角度看,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人类的衰老是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衰老会降低机体内面对环境胁迫维持动态平衡的能力,增加机体患病和死亡的可能性。而应对衰老,最有效的办法除了节食,就是补充天然抗氧化剂,即补充植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事实上,花艳丽的颜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花青素,如飞燕草素、矢车菊素、芍药素等,而花青素属于多酚类物质的其中一类化合物。正如人们熟知的蓝莓、黑枸杞、桑葚等深色的浆果是花青素的“明星”水果,成为抗氧化活性的热衷之选。有专家对12种食用花进行分析测定,发现这些花都含有花青素,并且颜色越鲜艳,花青素含量越高,抗氧化活性的效果也越好。而且,花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与普通的水果蔬菜相媲美。更重要的是,浙江大学对近15年的所有食用花研究中,发现黄酮醇、花青素、黄酮、酚酸和黄烷醇是食用花中最多的植物化学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降低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⑤食花也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例如,日本每年3月至4月间的樱花节,也称为樱花祭。人们在樱花树下摆上丰盛的酒宴,开怀畅饮,吟诗作画。还有每年播种春耕之时,云南的哈尼族欢度“黄饭节”。黄饭是用晒干的染饭花的花序熬成汁液,然后浸泡糯米将其染成黄色,蒸熟后就成了香喷喷的糯米饭。这是春耕前的一次重大节日,代表着迎接农忙季节的到来,和对农业丰收的祝愿。⑥食用花也存在食用安全问题。部分食用花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或毒性成分,但一直以来人们便知道哪些物种有毒,并且知道如何通过加工处理,将有毒物质的含量降到最低。⑦那么,你准备好做一位花痴了吗?(1)下列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文章第②—⑥自然段按照逻辑顺序进行说明。B.文章第③自然段多处引用古诗句,使本文的语言富有诗意。C.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D.哈尼族的“黄饭节”是秋收前的一次重要节日,代表着对农业丰收的庆祝。(2)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吃花”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3)阅读第④段,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从科学的角度看,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食用花。首段引出说明对象,然后依次介绍什么是食用花,食用花的历史,食用花有益健康,各地食用花的传统习俗,食用花的危害等内容。末段总结全文,与首段相呼应。【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信息。ABC.正确。D.有误,由原文“还有每年播种春耕之时,云南的哈尼族欢度‘黄饭节’”可知,“黄饭节”是春耕前的一次重大节日。故选:D。(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题干要求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因此,要通过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整体思路。第②段:说明什么是食用花的问题;第③段:介绍了食花悠久的历史;第④段:说明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第⑤段:举例说明食花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第⑥段:说明食花也存在食用安全问题。据此可以清楚的看出文章围绕“吃花”介绍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本题考查把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然后说明在文中所指,最后加上“该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使答案更加完整。本题中“部分”表示范围,说明不是全部食用花都有益健康,据此,加上“该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句话即可。答案:(1)D(2)①什么是食用花;②吃花的历史;③部分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④食花是许多地方的传统习俗;⑤食用花也存在食用安全问题。(3)“部分”是指一部分,表范围。这里指有一些食用花是有益健康的,但并非所有的食用花都有益健康。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3.(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拥抱星辰拥抱你①春节过去不久,我回到老家陪父母一起吃顿家常饭菜。酒足饭饱,父亲陪着他的小外孙坐在炕头上,一本正经地打起了扑克。有时为了一张牌,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一老一小盘腿坐在那儿的模样,我们时不时笑出了声。不知不觉,夜已渐深。②母亲要去厢房取东西,我也下炕陪她。经过院子的时候,我看到不大的院子上方,无数颗星星亮晶晶地嵌在夜空上。那一刻,颜色深邃的夜空像极了幕布,它每一分钟上演的故事,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那一刻,我像个孩子似的,仰起头,与这些星星对话。于是,记忆里那一晚的夜色,隔着二十几年的旧时光,慢慢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无风、温和,干净、清凉。③乡下的夜晚自带神奇的魔力,风清月明,很容易入睡。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晚,蒙眬中我先是听到身旁窸窸窣窣穿衣服的声音,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夜色,我看到母亲不知何时已收拾妥当,准备出门。我连忙起身穿衣出门,把街门闩好,与母亲一前一后,投身到茫茫夜色里。④连日干旱,太阳像个火球一样炙烤着脚下的土地,庄稼像打了败仗似的,成天蔫头耷脑。村子附近的几处大湾小河早就干涸,露出打着补丁一样的河底。哪里有水湾,哪里就有人眼巴巴地看守着。我家果园的旁边恰有一个不大的水眼,每天守在水眼处的人常常排着长队等候。这一夜,我与母亲打算趁父亲外出上夜班的时间,在水眼处守夜。⑤走过夜路的人,对星光会有种莫名的亲近,因为它会指引你,给你力量,陪你一道穿过黑暗。去山上的小路,平日里坑坑洼洼,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刚出家门那会儿,内心对黑暗还有抑制不住的恐惧,隔着胸腔,我可以清晰地听到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可是,当我仰起头,望着那满天亮晶晶的繁星,内心竟没来由地安定下来。有了星光相伴,走起山路来,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⑥夜,像一块很大的黑丝绒布,罩在离头顶不远的地方,仿佛一伸手就能触到。几颗星星如同钻石一般,零零散散地点缀在黑丝绒布上,发出耀眼璀璨的光芒。不同于白天的炽热与喧嚣,山路两旁蔫头耷脑的庄稼,同远处的山峦一起,被黑雾笼罩着,分不清远山还是淡影。眼前的世界,出奇地安静。⑦庆幸的是,我们赶到果园旁边的水眼处时,没有人守着。⑧此时,月亮已经爬上来了,母亲在水眼旁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我挨着母亲,抬起头,仰望着夜幕深处的星光。⑨夜凉如水。半个多小时过去,水湾里的水从开始的黑咕隆咚,到明晃晃地透着亮光,越积越多。母亲弯下腰,把空桶摁到水湾底,再提上来,足有大半桶水。我与母亲分别提着桶的两侧,小跑着,脚底带着风,放低腰段,一边躲避着横七竖八的枝条,一边往果园深处跑去。我们来到一棵树下,“呼啦”一下子,把大半桶水全部倒到苹果树的树根旁边,再提着空桶小跑着回去。还坐在那块石头上,守着夜色,守着星辰,静待水湾里的水越积越多。⑩叫不上名字的夏虫,在旁边的草丛里叽叽喳喳唱着欢快的歌谣。偶尔夹杂一两声蛙鸣,“咕嘎,咕嘎”,像故意捣乱似的,给夜色增添了一种涩涩的疼痛,就好像生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⑪那个夜里,我与母亲不知疲倦地给果园里的苹果树挨个浇灌,一棵树、两棵树……一桶水、两桶水……安静的夜色里,我仿佛可以清晰地听到苹果树“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在这个夜晚,汇成一首动人的歌。⑫后来,我不止一次怀念过那个夜晚,那淡淡的喜悦在我的心头萦绕,久久不散。⑬为了找寻那夜的星光,我曾在城市里独自穿过有路灯相伴的小巷,开车穿梭在城里的大街上,有时也会把家里的灯全关掉,坐在阳台上望着窗外的灯红酒绿发呆。可是,城里的夜晚大多看不到星星,我再也找不到同那晚一样的星空,找不到同那晚一样温和、清凉、干净的夜色。⑭我陪母亲从厢房回到院中。此刻,乡下的夜空如此亲近,仿佛一伸手就可以够到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我随口问母亲:“还记得那晚我们去给苹果树浇水吗?”母亲被问得没有防备,但马上回过神来,说:“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