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1页
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2页
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3页
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4页
7-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推荐网站:1、北京大学:9/jingpin/new_page_1.htm2、武汉大学:/jpkc2005/mds/3、浙江理工:63/ec3.0/C8/Course/Index.htm4、血铸中华::8090/xuezhu/index.jsp5、中华民族网:/主要内容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把握;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标;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表述2、改革的含义3、改革的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同表述1A马恩列的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建立,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生产力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列宁全集》第60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列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列宁全集》第4卷,第577页。

“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214页。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B毛泽东理论与实践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矛盾双方既相适应又相矛盾;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

“八大”决议(1959,09,15-27)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毛泽东的正确理论毛泽东的错误判断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上发动“文化大革命”;经济上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是有缺陷的。其不完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揭示社会主义本身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二是没有始终坚持把社会基本矛盾的原则贯彻于社会主义社会。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5月16日,毛泽东宣布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

试图以“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矛盾,这不仅违背了毛泽东自己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性质的科学分析和解决矛盾方式的正确主张,而且对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将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骗至清华大学批斗,图为批斗大会会场。

毛泽东未深入分析和准确地把握现实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因而没有真正找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手段,在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的把握上出现了严重失误。1958年“大跃进”,新闻报道昏话满篇,对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推波助澜。小麦亩产5000斤水稻每亩地打13万斤一亩地红薯产量113万斤一株芝麻产芝麻籽21斤…………

“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1985年8月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宣布1958年11月8日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

由于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的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大规模采集和制造代食品运动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抓紧秋收已经完毕的时机,大规模地动员群众,采集和制造代食品,以克服困难,渡过灾荒。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人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1981年6月,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C邓小平的理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理论:阶级斗争不是现有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应通过改革来发展和解放社会生产力。明确肯定了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地位。

“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1979年3月,《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182页。

2、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1、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必须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而改革旧体制和建立新体制,以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共性: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角度:毛泽东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出发

判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差异比较结果:文化大革命:“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角度:邓小平从我国的现实生产力状况出发判断: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国家需要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僵化体制与生产力的矛盾

结果:体制改革:废除僵化的旧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广义的改革: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水平和要求的变革。邓小平理论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2、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弊端急需用改革方式进行革除。1、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改革的含义2

“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

1980年1月。《邓小平文选》第2卷,250页。具体体制是体现一定社会基本制度并为实现社会基本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各种具体运行体制,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基本制度是指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它规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不断完善。具有具体性和可变性的特点,因生产力而适时改变,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等。

把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混为一谈必然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把体制的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变革,使改革变成“改向”。一种是把改革体制误认为是改变基本制度,反对对体制作任何改革。

“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革。”

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

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极左路线

社会基本制度是具体体制运行的制度基础,具体体制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与实现载体。社会基本制度的作用与性质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来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表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的改革是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制度的变革。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1987年6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生产社会化的现实程度和发展趋势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经济形式、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整体上的统一性、计划性和各企业或经营者的独立性、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各部分人的具体利益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程度和上层建筑体系的各个环节、各种形式、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

“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

1980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1页。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改革的必然性国际背景时代背景国内背景中国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局限性时代主题转换给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改革是克服旧体制弊端以顺应时代潮流的唯一选择A环境分析内因外因条件改革的必然性1中国改革体制原因社会基本矛盾政治原因经济原因B因素分析

“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许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1988年5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1页。

“我们还有其他错误,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不是搬用别国模式的问题。”1987年6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照搬苏联的模式自己独创的模式C历史经验与教训千古奇冤,

四五一案。

此案不翻,

天怒人怨。1976年4月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其实质是拥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正确领导,它为后来粉碎江青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当时,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对天安门事件的性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撤销了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1973年3月10日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新华社电讯稿《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天安门事件反映了广大民众迫切要求改变现状的心声。改革顺乎民意《邓小平文选》第3卷,138页。《邓小平文选》第2卷,150页。《邓小平文选》第3卷,266页。问题分析: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困境落后的生产力不能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落后的生产力来自于社会主义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国改革之前的历史状况具体表现: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科学技术和教育落后官僚主义和家长制作风严重经济体制与现代化建设不适应人们对社会主义开始产生各种疑问结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1978年12月“20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1988年6月“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1985年8月第一,历史经验与教训。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主要矛盾,生产力的落后来源于僵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第二,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改革产生的根源仍在于社会基本矛盾。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的必然性“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1846年8月《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28页。第一次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目的一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除障碍作用一致: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点一致: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结果一致: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第二次革命中国社会主义改革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改革是彻底的革命,而不是改良。AA“第二次革命”的含义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1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1985年8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B改革革命性的表现全面性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体制、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体制;体制层面与思想观念层面。深刻性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持久性改革是旧体制和旧观念的根本转变,是体制的创新与利益的调整,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是对原有体制根本性的变革和彻底转换,而非一般性的调整或细枝末节的修剪;不是片面的,而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诸多领域的彻底改革;是一场从宏观到微观,从社会物质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一场广泛、全面的变革。第一次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

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该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一种“僵化模式”,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特点是:所有制结构上,实行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允许其它经济成分存在;经济结构上,实行产品经济,排斥商品和货币关系;运行机制上,实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不要经济杠杆,排斥市场调节;管理体制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国家直接管理企业。C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经济体制转换的根本途径。这就一方面使改革成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种基本形式,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改革具有了解放生产力的性质。1992年10月11日新中国第一次国际拍卖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对象: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标准:“三个有利于”目的:形成与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制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实质: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动力:社会主义内在规定性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A判断依据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和动力根源于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B制度保障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1月南巡讲话,《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1985年9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2页。

江泽民同志在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时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得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就会窒息社会主义内在的活力和生机,就会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978年,《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136页。2、全面改革的具体表现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全面改革的含义1全面改革的含义1A社会主义制度的层次第四个层次是经营管理方法。我们可以而且应当吸收当代世界各国的一切文明成果,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第一层次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人民民主专政制度,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等,都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第二层次具体制度,即体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第三层次运行机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B中国改革的目标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地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和其他方面的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具有首要意义。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促进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化体制等实行相应的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又反过来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制改革的全面协调性邓小平曾以政治体制改革来说明全面改革的必要性:“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C全面改革的内在依据1、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全面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随着不断深化必然呈现出全面性的特质。

2、经济市场化必然提出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市场经济是对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以及高度集权的政治调控体系的冲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内在提出了包括转变政府职能、精简党政机构、加强权力、完善民主制度等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改革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3、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教训。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处理好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辩证关系,缩小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原时间差与进度落差,达到有机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全面发展同时还蕴涵着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意识和观念。“可持续发展”指向社会的总体进步,必须保持社会诸系统之间的平衡和协调,避免因某一因素的滞后而限制总体发展。

只有作为全面改革的社会主义改革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将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及文化现代化等改革步骤有机结合,实现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政治,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还有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

地域上:是除了港澳台之外的中国所有地方;行业上: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所有部门;部门上:改革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部门。领域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全面变革。层面上:体制层面与整个社会关系、思想观念层面的重大变革。全面改革的具体表现2A全面改革实践上的表现1985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1987年6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目标:建设高度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内容:要素市场;企业与政府行为;市场交易和法律环境涉及领域: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国家宏观调控制度。国企改革是中心环节。改革步骤:从农村到城市改革内容:1、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法律制度,理顺党政关系。2、进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机构改革相互配套、相互补充理论上表现为由“摸着石头过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逐步确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B全面改革理论上的构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行制度创新构建合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改革的深刻性改革的渐进性改革的长期性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动性改革的全面性“第二次革命”经济政治文化长期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改革需要扩大开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协调和整体推进是全面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从实际出发,立足国情;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十六大(2002年11月8-14日)提出的改革重点与策略3C全面改革的新思路江泽民:改革的实质体制创新

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妨碍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弊端。当前改革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改革的方向问题改革中的效率和公平问题改革的动力保持问题改革的成本和收益分摊问题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三者关系分析2、重要性分析3、如何处理三者关系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无从进行。改革是动力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顺利前进。发展是目的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分析1“改革……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下世纪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5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1995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1989年2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4页。改革发展稳定《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需要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需要稳定。维护国家主权需要稳定。

“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1989年6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6页,313页重要性分析21、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速度和效益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4、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5、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6、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7、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8、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9、扩大对外开往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10、中央和地方的关系;11、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12、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5年9月。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中国全局性12个重大关系中国发展的特征1、后发性2、转型性3、阶段性4、非均衡性5、赶超性6、艰巨性3如何处理三者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和巩固稳定。如何正确处理三者关系3A基本原则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保持合理速度,根据国情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平稳发展。必须考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考虑全局与整体利益。算经济账,同时算社会账、政治账。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逐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正确把握社会可承受的程度B具体含义要正确把握改革的力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坚持发挥改革的动力作用,扫清发展的障碍;用“硬道理”解答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问题;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努力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基本方针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C如何行动

“社会主义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既要有紧迫感,又不急于求成;既要坚定方向,又要分步实施,区别不同情况,分清轻重缓急。”

2003年6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思考题如何理解“改革是第二次革命”这一命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间的关系?中国改革的必然性。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改革的目标、原则和路径选择。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阅读书目《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1-82页。《改革的步子要加快》,《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江泽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本节结束第七章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我国对外开放的开放格局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开放是世界的潮流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1黑格尔全球思想的建构,是从黑格尔开始的。在《法哲学原理》和《历史哲学》等著作中,黑格尔把握到近代以来世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认为“世界历史”就是“世界精神”的发展和实现的过程。〔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51页。

在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由于增加生产总额,它使人们都得到好处,并以利害关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纽带把文明世界各个民族结合成一个统一的社会。

(英)李嘉图,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13

。1、开放是世界的潮流A全球思想的理论阐述A-2马克思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不断奔走于全球各地……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A-3列宁和平竞赛理论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

《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171页。“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在目前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存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社会主义

全球联系理论

从思想学术角度来看,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脉相承的体系,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全球化进程由资本主义开创并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融入全球体系是任何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全球经济体系的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

B-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在经济上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密切结合的发展趋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信息经济新型的国际分工发达的世界市场体系全方位,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经济内容存在基础交往纽带联连方式交往规模工业经济传统的国际分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线型,单向化规模小节奏慢B-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和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加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交通与信息的国际化各国之间的经济存在互相依存的关系,中国经济发展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取决于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科技革命为其国际化奠定了技术基础;国际分工的深刻变化使生产成为直接国际化大生产;各国对外贸易的依存度空前提高;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国际化;资本的大规模快速流动促成了金融的国际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经济生活的国际化

趋势不断加强B-3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录像\国际竞争力.mpg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全球化。经济生活全球化、一体化。科技开发和应用国际化。

B-4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正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

①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A历史经验的总结背景回顾

主动开放明中叶1500年前主动封闭1840年前被动封闭1949-1971前主动开放1971年后被动开放1840-1949

康雍乾三代君主,英明有为,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工业革命历史性大变动、大转折,却茫然无知,毫无准备,甚至采取错误的对策,把门关上,最终导致中国的长期落后。“东夷西戎,南蛮北狄”。郑和7次下西洋,目的宣扬大明帝国国威;乾隆五十八年英国政府向中国派出第一个外交使

团,无果而归。“所请多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门户开放”

--被迫开放的历史

与闭关自守的恶果1842年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989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99年。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列强霸占中国“七子”: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和旅大(旅顺大连)。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到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已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开辟商埠上百处,在10多个城市划定租界20余处。

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当时爱国人士的诗:历史背景:两次护法战争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性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等被动开放1840-1949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5~9页。清王朝1860-1911共和国1912-1949历史背景: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1856-1960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48只军舰和4千英军打败了拥有4亿人口的大清帝国;第二次鸦片战争,2万英法联军打败大清帝国,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日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0万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辛亥革命变革努力: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成立,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得到有限推行。但科学和民主思想远未融入社会,农业文明的刚性依然未被触动,封建专制意识仍然左右着中国。变革努力:1860-1894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5-1898维新运动:传播科学民主的启蒙运动1905-1911立宪运动:大幅度行政改革计划

“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朝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第202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

与世界的分离:联苏抗美“一边倒”;冷战封锁;苏联从中国撤出;毛泽东:1972年2月21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与世界的差距:1955年中国GNP占世界4.7%,1980年占2.5%。1960年中国与日本的GNP相等,1980是日本的25%。1959年中国出口占世界的1.95%,居第12位;

1980年下降到0.75%,居第32位。1949年8月5日《美国与中国之关系》扶持蒋介石反对共产党白皮书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84年10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8页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流,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1985年4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B中国的对外开放思想邓小平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江泽民《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00-11-17。《关于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发展》[N],北京:人民日报,2000-09-08。

对外开放的含义

对外开放是指我国打开国门,积极主动地和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吸收借鉴所有人类文明创造的优秀成果,促进中国全面发展的一项战略。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1992年1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C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闭关自守没有出路。2.中国需要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的参与。3.对外开放是对内改革的外部条件。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让世界走进中国和让中国融入世界的根本战略。2、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创造外部条件。3、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获得中国发展急需的资金、技术、管理方法、人才,才能吸收和参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1.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2.对社会主义自身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3.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承认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具有先进性,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应该进行借鉴和吸收。承认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弊端,需要以资本主义为参照进行改革,向外国学习。承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进行和平共处、平等竞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对外开放的可能性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可以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获得比较利益;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按国际市场惯例来发展中国市场经济。“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既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1992年1月,《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1页。改革与开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改革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来打破过去传统的封闭状态,主要是建立广泛的国内的和国际的经济合作关系,开放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开放是改革成功的基本条件。改革也是为了更好的开放和吸收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成果。D对外开放与改革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解决现代化建设中资金严重短缺和资源相对不足的困难提供了必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提供了条件。实行对外开放为我们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提供了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了解世界信息,掌握世界跳动脉搏的重要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

E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要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华民族近现代的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出现的新问题:有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依存度提高的条件下,需要以“经济外交”溶进现存的世界秩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新经济霸权主义及文化霸权的冲击。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经济安全战略,这一战略应充分体现宏观调控、稳步开放、可持续发展、法制建设、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1、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2、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时间开放项目1981年7月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

)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4年12月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共有49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2月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洲1988年3月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历史进程A80年代中国的开放历程时间开放项目1990年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开放6个沿江沿港城、13个内陆边境城市和18个内陆省会城市,批准设立保税区1994年设立苏州工业园区,现共有5个工业园区B90年代中国的开放历程

发达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发区沿边、沿江、沿铁路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开放城市形式空间范围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九十年代八十年代2、对外开放的格局全方位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多层次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宽领域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范围: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空间: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与金融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许多领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形式:全面地利用国际通行的各种贸易形式和投资形式A开放格局的特点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陆开放城市1、全方位中有重点

2、多层次中有先后

3、宽领域中有选择4、灵活中有原则起步阶段:1979—1983设立经济特区逐步扩大:1984——1991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

全面铺开:1992年以后对外开放从沿海向内地扩展,出台了沿江、沿边开放和内陆开放B分步骤的对外开放路径

1999年,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历史契机。继西部大开发之后,中央又作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外开放将为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调整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靖边-上海段于2003年10月1日投产运行图为美国友帮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分公司

26年来,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从一般加工工业扩大到基础工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和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根据对外承诺有步骤地放开金融、保险、电信、外贸、商业、建筑等领域,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

至此,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地,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1、对外开放的政策演进及成果展示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及相应开放策略3、案例分析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我国的对外开放序幕由此拉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开放格局。1、对外开放的政策演进及成果展示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记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与竞争,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对外贸易连续跨上几个台阶。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97年的3252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6208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5位。利用外资水平明显提高:近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261亿美元,超过1979年到1997年的总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不断扩大。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3年3月20日2003年全世界的GDP“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7.1%,由上年居世界第五位上升到四位。”统一内外贸管理体制;继续降低关税税率,扩大报务业对外开放;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放开;制定并实施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方案,积累多年的欠退税问题将逐步得到合理解决;加强了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和解决贸易争端的工人作;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5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加强了内地与港澳的经贸联系。温家定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5日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指标1978年9.5%2002年51%2003年60.2%2004年80%2005年63.9%工业制品初级产品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1980年49.7%50.3%2003年92.1%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