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19B4267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分1.5学时32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简介(300字左右):《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食品感官评定的研究内容、方法、基本条件,食品感官的差别检验,以及食品感官评定的应用与技巧;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各类食品的主要感官性质,牢固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研究方法,为食品生产和研发提供有效技术手段。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研究方法;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类食品的主要感官性质,为食品生产、新产品开发、品质评价及食品科学研究提供有效技术手段。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数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基础和食品科学专业知识解决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毕业要求指标点1.3能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推演、分析复杂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MH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指标点2.1能够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和判断复杂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HM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课程介绍课程目标11.感官检验的起源、发展与定义;2.食品感官评定研究内容;3.食品感官评定研究方法和任务。知识目标:了解食品感官评定发展史与研究现状;了解食品感官评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熟悉感官评定的特点;掌握食品感官评定的定义。能力目标:具备感官评定研究的一般思维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1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食品感官评定的基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感觉概述;2.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3.嗅觉及食品嗅觉的识别;4.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5.感官评定实验心理学;6.标度。知识目标:了解与感觉有关的理论及其与食品的关系;熟悉阈值的定义及味觉、各种感觉的定义;掌握食品感官评定中产生的特殊心理效应;掌握各种常用标度方法的定义及应用。能力目标:具备食品感官评定的一般技术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条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食品感官评定人员的筛选;2.食品感官评定的环境条件;3.样品的制备和呈送;4.食品感官评定的组织和管理。知识目标:了解食品感官评定的程序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了解食品感官评定的组织和管理;熟悉食品感官评定员的类型和筛选;熟悉食品感官评价室设置的环境要求及实验区的环境条件;掌握食品感官评定员的训练及工作状态;掌握样品制备和呈送的原则。能力目标:具备食品感官评定员的基本综合素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食品感官差别检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总体差别检验2.性质差别检验知识目标:了解各种差别检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理论;掌握总体差别检验、性质差别检验评价结果的统计处理;掌握各种差别检验评价方法;掌握常用统计软件在差别检验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具备食品感官评定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3+8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描述分析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描述分析概述;2.描述分析的组成;3.常用描述分析方法。知识目标:了解描述分析的概念及组成;掌握描述分析的评价方法。能力目标:具备对食品感官评定结果进行分析描述和阐释的能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情感检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情感检验概述;2.情感检验方法。知识目标:了解情感检验的概念及其目的。能力目标:掌握情感检验的分析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2+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食品感官评定应用与技巧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感官评定实验室建立;2.感官评定在食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知识目标:了解感官评定实验室的基本构成及要求;熟悉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要点;基于感官评定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新产品开发。能力目标:具备食品感官评定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进行产品研发的基本素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4课程思政元素:科学精神、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学扎实,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课程介绍课程目标1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1)出勤和课堂表现(20%)无故旷课一次扣5分,无故旷课超过学校规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上课睡觉、玩手机者被老师发现一次扣5分。(2)课后作业(30%)理论课部分定期布置课后作业,评分以答题思路的规范性、整洁性、整体性、逻辑性、正确性为依据,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3)实验(50%)课程配套实验总分为100分,根据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度和参与度,实验报告写作及结果分析方面的逻辑性、完整性、规范性进行考评。食品感官评定的基础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食品感官检验的基本条件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食品感官差别检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描述分析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情感检验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食品感官评定应用与技巧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出勤及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平时表现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积极程度(50分)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度不高消极回答正确程度(50分)回答正确无误、分析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分析比较合理,结论有效回答问题错误较多,经老师提醒后仍然分析有误,结论无效答不对题单次作业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75%-100%)良(50%-75%)中(25%-50%)差(0%-25%)作业完成进度(20分)提前完成按时完成延时完成未完成概念清晰程度(30分)75%以上概念清晰50%以上概念清晰25%以上概念清晰不清晰正确性和结论有效性(50分)分析合理、全面,计算无误,结论有效分析较合理、全面,计算错误少,结论较有效分析基本合理,计算有较大的错误,结论基本有效存在严重错误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集中实践环节课程、理论、实验课程均需填写)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评价依据)期望值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2出勤和课堂表现出勤和课堂表现期望值A1=100a1=出勤和课堂表现实际平均得分达成度=a1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期望值B1=100b1=课后作业实际平均得分实验实验期望值C1=100c1=实验实际平均得分注:Ai、Bi、Ci是指考核环节1、2、3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