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_第1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_第2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_第3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_第4页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318BH004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性质学科必修课学分316学时48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负责人适用专业生物制药课程简介:《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各官能团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合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含: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旋光异构、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等。每一类化合物是通过命名、结构、性质及应用来讲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理解有机化学中典型反应的反应机理,能利用这些知识对生物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表述;能够运用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正确识别和判断生物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成以下课程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理解有机化学中典型反应的反应机理,能利用这些知识对生物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恰当表述。2.能够运用有机化学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正确识别和判断生物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观测点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于生物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识别和判断生物药物制造过程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知识单元对应课程目标知识点预期学习成效实现环节学时1.绪论课程目标1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化学键与分子结构;3)共价键的键参数;4)分子间的力;5)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6)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7)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8)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知识目标: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3课程思政元素:家国情怀、使命担、探究与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邢其毅先生编写的《基础有机化学》教材,陪着中国有机化学教育走过近40年,是好几代人的共同记忆。1937年,邢其毅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工作条件回国投入到祖国的科学研究中。邢其毅等科学家经过数年的共同努力,于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中国科学家在蛋白质和多肽合成化学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邢其毅先生在教学上奉行的格言“劳则思,逸则罔”,不仅激励学生勤劳好学,也鞭挞着有机化学教育工作者要勤勤恳恳的从事教学工作,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这些中国科学家的事例能很大程度地激起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深化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屠呦呦女士发现、提取、纯化青蒿素的过程,让大家明白了科学的探索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不畏艰险,敢于实践,一丝不苟,才能做出成果。更令她感动的是屠呦呦女士奉献而无私的情怀,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屠呦呦提取的青蒿素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让这一世界性流行疾病从此节节败退,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2.烷烃课程目标1、21)同系列和同分异构;2)命名;3)烷烃的结构;4)乙烷和丁烷的构象;5)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识目标:能根据命名规则对烷烃进行命名、根据烷烃的名称正确地写出结构式;能写出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以丁烷为例解释构象的概念;能阐述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3课程思政元素:探索精神、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自然界的烷烃正确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烷烃的结构、性质及其规律培养科学思维,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烷烃取代反应的历程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与实验反复论证的科学方法。3.不饱和脂肪烃课程目标1、21)烯烃的结构与命名;2)烯烃的异构;3)烯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4)炔烃的结构与命名;5)炔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7)1,3-丁二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知识目标:以甲烷、乙烯、乙炔为例介绍碳原子的sp3、sp2、sp杂化;能根据顺反异构体的存在条件进行判断,并对顺反异构体命名;能根据烯烃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氏规则写出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水等的加成产物;能根据烯炔烃与高锰酸钾、臭氧的反应特点写出氧化产物,以及根据产物写出不饱和烃的结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乙烯与石油化工(1)深植家国情怀,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民族自信;(2)科技的人文情怀,启发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烯烃的结构与性质培养科学思维,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探究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4.环烃课程目标1、21)环烷烃的结构;2)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3)脂环烃的性质;4)芳香烃的分类及命名;5)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知识目标:能对单环脂肪烃、芳香烃进行命名;结合苯环的结构特点写出苯的亲电取代反应的条件及产物;根据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规律优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探究与创新精神、协作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凯库勒与苯的结构(1)探究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2)多角度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单环芳烃的结构、性质及其规律,苯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多取代苯的程序化合成方法科学前沿与基础知识的联系,培养科学兴趣。休克尔规则团队协作精神与共享经济5.旋光异构课程目标11)偏振光和旋光活性;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3)分子的对称性、手性与旋光活性;4)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5)构型的表示方法;6)含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7)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8)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旋光异构现象。知识目标:根据基本概念判断化合物是否具有旋光活性;能书写手性化合物的费歇尔投影式,并能标记出R/S;能写出含一个、二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旋光异构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3课程思政元素:人文情怀、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对映异构与分子对称性:化学结构与美学;反应停事件:树立正确认识科学双刃剑的理念;范特霍夫,费歇尔投影式,巴斯德:探究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科技前沿-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1)科技的人文情怀,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2)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6.卤代烃课程目标1、21)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3)不同卤代烃对亲核取代反应的活性比较;4)亲核取代反应的立体化学;5)亲核取代与消除反应的关系。知识目标:能根据命名规则对单卤代烃命名;能根据SN1、SN2反应历程特点写出伯卤代烃、叔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产物;格氏试剂的性质及其制备条件。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卤代烃的应用:科技的人文情怀,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卤代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科研动态-Science文章重新思考SN2反应:探究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氟化合物-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1)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自豪感,(2)坚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决心。7.醇、酚、醚课程目标1、21)醇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代表物;2)酚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代表物;3)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代表物。知识目标:能对醇、酚、醚命名;能写出醇与氢卤酸的反应产物、醇的氧化反应产物;能酚的四化反应产物;根据醇、酚、醚的特点找出鉴别方法。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工匠精神、探索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醇的结构与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甘油三硝酸酯: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几种重要的醇,酚与来苏尔:科技的人文情怀,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冠醚的发现:探究与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8.醛、酮、醌课程目标1、21)醛和酮的命名;2)醛和酮的物理性质;3)醛和酮的化学性质;4)重要代表物。知识目标:能写出醛酮与四种亲核试剂(HCN、格氏试剂、氨的衍生物、醇)的反应产物;写出两种α-H参与的反应产物;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醛酮的结构:总结、归纳、联系的科学方法;醛酮的化学性质:从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有机玻璃单体的合成,羟醛缩合-草莓酸的制备反应,重要的醛酮:(1)科技的人文情怀,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2)培养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9.羧酸及其衍生物课程目标1、21)羧酸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代表物;2)羧酸的结构对酸性的影响;3)羧酸衍生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识目标:能写出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产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6课程思政元素:工匠精神、探索精神、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羧酸的结构与化学性质:事物本质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乙酸正丁酯的合成装置,及其与乙酸乙酯合成装置的不同: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重要的羧酸甲酸、乙酸、乙二酸、丁烯二酸等:科技的人文情怀,培养科学兴趣,激发对专业的热爱10.取代酸课程目标1、21)醇酸;2)酚酸;3)重要代表物。知识目标:记住重要取代酸的俗名;写出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一个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知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概念认知新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在线学习、难点解析;教学手段:在线教学。3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一)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核与成绩评定表课程目标观测点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成绩比例(%)合计(%)形成性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平时表现作业期末考试课程目标11.110163056课程目标22.11043044汇总202060100本课程总评成绩由以下方式给出,即:总评成绩=考试成绩×60%+作业成绩×20%+平时成绩×20%,其中:考试成绩:根据课程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给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进行。满分100分,占总评成绩的40%。平时成绩: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的表现情况和雨课堂学习情况给分。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均有所支撑,其中课程目标1占50%,课程目标2占50%。作业成绩满分100分,占总评成绩的20%。作业成绩:按照教学进度,教学过程中布置3次作业,作业内容对课程目标1和课程目标2均有所支撑,其中课程目标1占50%,课程目标2占50%。作业成绩满分100分,占总评成绩的20%。(二)评分标准平时表现评分标准(以满分100计)评价指标(100分)优(90%-100%)良(80%-90%)中(60%-80%)差(0%-60%)积极程度(50分)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踊跃老师鼓励后积极度不高消极回答正确程度(50分)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提出疑问老师讲解后能充分理解。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但学习重点和思路不清晰。对于大家提出的共性疑问有互动。没有互动和疑问作业评分标准(每项内容均以100分计)内容优(90%-100%)良(80%-90%)中(60%-80%)差(0%-60%)支撑课程目标不饱和烃按时完成,答题全面,书写无误按时完成,答题基本全面,书写错误少不能按时完成,书写有较大的错误,知识点不全面不能按时完成,不清晰1、2卤代烃同上同上同上同上1、2卤代烃同上同上同上同上1、2五、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课程目标考核环节(评价依据)期望值平均得分达成度计算课程目标1期末考试相关试题期望值A1=50a1=相关试题实际平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