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_第1页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_第2页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_第3页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_第4页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04265社会心理学(二)华南师范大学主考常考重点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S1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1、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理解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研究对象是人,是人的社会和人的社会行为。在格尔登·阿尔波特的经典定义中,社会心理学主要表现为个体行为的研究2、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随研究深入发展)=1\*GB2⑴他人的特点和行为;=2\*GB2⑵在与他人交往中的基本的认知过程;=3\*GB2⑶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们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4\*GB2⑷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发生的文化背景;=5\*GB2⑸与社会行为相关的生物和遗传因素3、社会心理学内涵的综合理解或总结:“社会心理学主要侧重于理解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起因,研究和确定在社会情境中影响和制约我们的情感、思想、行为的各种因素”S2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心理学,德国学者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开端。实验或科学的研究方法,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心理学的最重要标志2、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他们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3、弗罗德·阿尔波特于1924年出版了其著名的《社会心理学》专著,该书曾经被广泛作为美国各大学的教科书,深深影响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弗罗德·阿尔波特是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来展开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的;同时注重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行为。4、乔治·米德以符号与语言展开社会心理学研究;约翰·杜威立足于社会现实,提倡一种心理学的社会实践;墨菲最早研究人格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对社会和团体规范及人际关系的开拓性研究;巴特莱特对于记忆和思维所作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影响了社会认知的心理学研究;库尔特·勒温被称为当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倡导者,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开创者,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奠基者;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弗利兹·海德,认知不协调理论的提出者费斯廷格;合作与竞争理论的提出者达奥奇;归因理论的主要发展者哈洛德·凯利;旁观者效应的主要研究者达利5、社会心理学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侧重发展倾向:其一是认知领域的发展,其二是应用方向的发展。认知倾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当代社会心理学家在自己的研究中,仍然是关注于认知因素对我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影响作用6、社会心理学发展表现出来的特色:=1\*GB2⑴重视文化因素和文化背景的研究=2\*GB2⑵研究的多元化和综合性=3\*GB2⑶对于情感研究的关注7、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1\*GB2⑴心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心理学(1879-1908)=2\*GB2⑵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3\*GB2⑶青春期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60年代)=4\*GB2⑷不断走向成熟(70-80年代)=5\*GB2⑸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S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与研究:观察是所有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其本身也是一种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概念心理学)2、实验研究法:=1\*GB2⑴被系统操作的因素称为“自变量”,被研究的行为称为因变量(概念心理学)=2\*GB2⑵在社会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决定一个自变量是否影响某种行为变化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也是评价实验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1\*GB3①第一个条件时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2\*GB3②保持其他因素的持续稳定3、相关研究法:=1\*GB2⑴实验法难以实施的原因:=1\*GB3①是由于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超出研究者所能控制的范围;=2\*GB3②基于一些伦理方面的考虑=2\*GB2⑵相关法的内涵:侧重于观察一个因素的变化,是否与另一个因素的变化相关。相关指数从-1.00到1.00,从0.00起到+-1,分值越大表示相关程度越高=3\*GB2⑶相关研究优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资料和信息,并能同时对许多因素做出有关的分析与评价。缺点:往往不能说明因果关系=4\*GB2⑷实验研究法和相关研究法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的两研究方法。4、多元性研究:首先多做几次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是否有所不同;其次使用其他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否获得相同结论;另外把研究问题放在现实和自然的情境中研究,比较实验室所得出的结论5、库尔特·勒温“心理场论”、弗利兹·海德“心理归因”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6、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基础,就是理论和方法论第二章社会认知S1社会认知概述1、社会认知就是对他人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他人社会行为和社会思想的认知,它是指在个体与他人交往中,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并对其内心心理状态、行为动机,以及行为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2、社会认识分为三个步骤相互连续(相互联系、首尾相连)的过程:首先是对人知觉开始,即感知(第一步)。其次就是根据这些认识对他人做出社会评价和社会判断(第二步);其后还会对他人的行为表现进行推论和解释,即行为归因,这是第三步。(判断、评价、推论解释都是在感知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判断和评价常常依据于对他人行为的归因,对他人的行为归因本身除了解释说明推论还包含了判断和评价,受评价的影响,第二第三步骤相互渗透)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来自认知者、认知对象和认知情境(交往)=1\*GB2⑴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首先认知者在对他人的印象形成,或者人际关系进行知觉时,常受其内在的世界观、尤其是人性观影响;认知者的经历和经验,也必然影响着其社会认知活动,另外,认知者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认知活动;=2\*GB2⑵被认知者因素。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着人们的印象。(主题-背景心理效应:知觉范围在突出的对象或线索上;格式塔心理学的物体知觉原则: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快的影响;外表在情境无特殊之处对陌生人中的作用。熟悉的人不仅仅是外表还有其内在因素)=3\*GB2⑶交往情境:社会认知的情景可以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S2印象的形成和控制1、印象就是我们对别人的看法,从本义上包含了人们对认知对象各方面的突出特点,它所反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评价的中心性、印象的一致性、核心特性的作用=1\*GB2⑴评价的中心性:对他人的印象描述涉及三个基本向度:评价(好-坏)、力量(强-弱)、活动(积极-消极),一旦置于这三个向度上,再多的信息都无法增加他的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评价向度,一旦在这向度形成印象,会将它延伸到其他情境或其他特质上,整体印象就基本确定=2\*GB2⑵印象的一致性: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人们似乎倾向于对其不同特质形成较为一致的评价,及将他视为某种“内部一致”的人(晕轮效应相关)=3\*GB2⑶核心特性的作用:构成印象的各种信息,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热情和冷淡是影响印象形成的核心特性3、印象形成的方式:平均模式累加模式、加权平均模式=1\*GB2⑴平均模式:人们一般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他人的印象。=2\*GB2⑵累加模式:认为人们根据部分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时,并非以特性的平均价值为依据,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3\*GB2⑶加权平均模式:认为人们对印象形成方式是:将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有时候受到陪衬因素和负面特性的影响;负面因素要比正面因素比重高)4、印象的控制和整饰=1\*GB2⑴印象的控制或社会整饰:有意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2\*GB2⑵印象整饰的理论=1\*GB3①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利和米德认为,我们每个社会交往的参加者,都会试图站在别人的角度,模仿别人的方式去观察自己(预知别人的反应,据此调整自己行为,获得满意结果)=2\*GB3②戈尔曼提出了一种有关“戏剧理论”,他把社会交往比喻为一种剧场的演出,每个人都在表演自己的节目。所谓“节目”,就是一套经过选择的用来表现自我的言语和非言语的活动。=3\*GB3③自我观念和社会身份是印象整饰的两个重要元素。自我观念是个人逐渐形成的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社会身份是个人在社会互动中得到的认同和肯定(一个人为了维护自我观念,进行印象整饰,去左右显示给他人的社会身份)=3\*GB2⑶印象整饰的作用:积极:印象整饰可以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使得人们交往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消极:表里不一、口蜜腹剑,这时是骗人和虚伪5、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1\*GB2⑴首因效应:即首次或最先形成的印象,或第一印象。指第一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心理学家卢钦斯1957年实验证实了首因效应的存在。=2\*GB2⑵近因效应:一般指后成因,也即最后的印象。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作用。(卢钦斯实验证实)=3\*GB2⑶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也叫光环效应。爱屋及乌、厌恶和尚、痕迹袈裟。=4\*GB2⑷投射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在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有一种强烈的倾向那就是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通俗说推己及人,以己之心度人之心=5\*GB2⑸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人们对他人的特性评定时,好的评价常常多余不好的评价(对人不对物)=6\*GB2⑹社会刻板印象:类化原则。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的途径:一、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接触,然后将一些特点加以固定化;二、根据间接资料如他人介绍、传媒的描述等形成对某个群体的概括性印象。刻板印象大多第二条途径。作用:积极:刻板印象往往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或多或少反映了认知对象的若干情况,简化人们的认知过程,为迅速适应环境提供一定便利;消极: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S3行为归因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不同的归因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具有动机的作用。2、归因的理论

=1\*GB2⑴海德“自然心理学”——每个普通人都具有对人类行为的一般理论=1\*GB3①归因理论始于海德发展于凯利=2\*GB3②他假定人类有两种强烈动机:第一种是对世界形成前后一致的理解的需要;第二种是控制我们周围环境的需要=3\*GB3③海德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是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个体自身之外的原因;二是内在归因或特质归因,个体自身的原因。内在归因可以增加人们预测行为在类似情况再现的可能性;外在归因则不可以。(内在和外在归因是归因中的一个基本向度)=2\*GB2⑵韦纳的归因理论=1\*GB3①韦纳着重研究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原因=2\*GB3②他提出另一种向度,即把原因分为稳定和不稳定两个方面,原因可又“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两个向度任意组合而成=3\*GB3③两种向度在归因中很重要,他们导致不同的结果。在我们形成期望和预言某人将来的行为时,稳定——不稳定向度非常重要;而我们对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内因——外因向度显得更有意义=3\*GB2⑶凯利的三维理论或三度理论=1\*GB3①归因是常常要对三个方面考察:a环境实体b时间c人环境实体是指行为者对之反应的环境;时间是行为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方对环境实体做出的反应;人指行为者以外的人对环境实体在不同时间做出的反应;=2\*GB3②三种结果:a区别性信息(对象)b一致性信息(人)c一贯性信息(时间)=3\*GB3③导致三种原因:a一致性低、区别性低、一贯性高(与众不同,不因人而异,总是如此,原因在行为者本身);b一致性高、区别性高、一贯性高(与众相同、因人而异、总是如此,行为原因在对象身上)c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与众不同,偶尔如此,因人而异,行为原因在环境身上)=4\*GB3④高区别性和高一致性归为外因;高一贯性归为内因 3、归因的原则:

=1\*GB2⑴扩大原则=2\*GB2⑵折扣原则=3\*GB2⑶非共同效果原则=4\*GB2⑷利害关系原则=5\*GB2⑸共变原则(凯利的三维理论)4、归因的偏差=1\*GB2⑴非动机性误差:由于加工信息资料及认识上的原因而导致的归因误差=2\*GB2⑵非动机性偏差种类:=1\*GB3①观察者常常过高地估计行为者内在因素的重要性。“基本规律错误”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常常贬低情境因素的影响而夸大行为者个人特性的作用。(只适用于对他人的失败行为或中性行为的解释,不适合自我归因)=2\*GB3②行为者——观察者偏差:行为者对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外在归因,观察者对他人行为,倾向于作内在归因。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二者的着眼点不同,观察者的注意力放在行为者身上,而行为者则可能更注意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的影响;第二是:行为者和观察者得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3\*GB3③归因中的时间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对人的归因会减少,对环境的归因会增多)=1\*GB3①动机性偏差—自利偏差:由于某种特殊动机或需要而在解释行为原因是出现的偏差。最常见的是自利偏差。解释自己成功归结为内在原因解释自己失败则归之为外部原因。S4非语言沟通1、非语言沟通是指除语言之外的其他渠道传递信息的沟通方式。非语言并不是非声音,非语言沟通中包含了有声的现象:如辅助语言和类语言。非语言沟通是社会认知的重要途径(情绪与状态)。研究范围包括了:身体运动与姿势、面目表情与视觉行为、人际空间与领域,接触行为,服侍,环境,嗅觉,味觉及时间。2、非语言沟通的意义: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判断非语言沟通重要性的另一种方式,是考察一下人类在沟通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方式(非语言沟通在语言沟通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外对非语言研究的,其作用有三方面:

=1\*GB2⑴支持否定修饰言语行为=2\*GB2⑵代替言语行为=3\*GB2⑶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情感和态度3、非言语沟通的分类:=1\*GB2⑴泰勒根据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传播途径不同分为:=1\*GB3①通过听觉接受刺激的非语言沟通=2\*GB3②通过听觉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3\*GB3③同构其他途径接受信息的非语言沟通=2\*GB2⑵贝克主张非语言行为分为三类:=1\*GB3①无声的动姿=2\*GB3②无声的静姿=3\*GB3③有声的辅助语言和类语言4、对几种非言语行为的分析:面部表情、目光、身体动作或姿势、人际空间、服侍、辅助语言或类语言

=1\*GB2⑴面部表情:眼睛表达哀伤很重要,口部表达快乐与厌恶最重要,前额提供惊奇信号。吉特研究了识别不同情绪的表情照片的难易程度,从易到难:快乐痛苦恐惧,最难是怀疑和怜悯。=2\*GB2⑵目光的作用(瞳孔的作用):=1\*GB3①调整谈话=2\*GB3②控制反馈=3\*GB3③表达情绪=4\*GB3④确定关系=3\*GB2⑶身体姿势和动作(身势语,动作是动态的,姿态是静态的):=1\*GB3①手势(某种程度是决定手势是文化因素而非遗传因素)=2\*GB3②姿势(态度反映)=3\*GB3③触摸(文化差异性)=4\*GB2⑷人际空间:霍尔将人们活动由近到远分为四个层次:亲昵区、个人区、社交区、公众区;其他影响人际空间的因素:=1\*GB3①亲密的了解程度=2\*GB3②文化背景=3\*GB3③社会地位=4\*GB3④性别差异=5\*GB2⑸服饰=6\*GB2⑹辅助语言和类语言S5情绪对认知的影响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学说;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沙赫特-辛格对情绪性质的解释2、情绪对认知的影响:=1\*GB2⑴情绪影响感受性;=2\*GB2⑵情绪对知觉的影响(对摸凌两可的知觉)=3\*GB2⑶情绪对记忆的影响=4\*GB2⑷情绪对思维的影响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图式或认知网络、评价或归因言语期望=1\*GB2⑴认知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沙赫特-辛格主要观点是:情绪的产生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认知过程三个条件所制约的,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2\*GB2⑵图式或认知网络对情绪的影响:影响情绪的第二种方式,是通过激活含有感情表达成分的图式或认知网络=3\*GB2⑶评价和归因对情绪的影响:阿诺德在本世纪50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环境→评估→情绪。另外还有归因模式=4\*GB2⑷言语对情绪的影响=5\*GB2⑸期望对情绪的影响第三章社会态度S1态度的形成及内涵1、态度的各种定义: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社会心理学家所接收的定义

=1\*GB2⑴G·阿尔波特定义,1935年《社会心理学手册》“态度是一种心理的和神经的心理状态,是由经验构建起来的,对于个体对有关事物的反应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定义的特点:=1\*GB3①他把态度视为一种潜伏的内部的准备状态;=2\*GB3②他把态度过程和神经活动过程统一起来,即将态度这种准备状态定义为既是心理的,又是神经的=3\*GB3③态度是由经验构建的、体制化的准备状态,态度之所以能够指示和推动所有的心理反应,就在于它自身的经验性和组织性。=2\*GB2⑵克雷奇和克拉兹菲尔德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问题》:态度是一种与个体所处环境相关的动机、情绪、知觉、认识过程所组成的持久结构。其特点:一方面强调态度构成中,心理活动的意动过程(动机、情绪)的一面,又强调了认知过程(知觉、认知)的一面=3\*GB2⑶弗里德曼在《社会心理学》以一种概括的方式提出: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物体、观念或人的态度,是一种带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结构;认知成分是由个体对有关对象的信念构成的;情感成分是由和这些信念有联系的情绪感受构成的;行为倾向是指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2、态度综合定义:个体对一定社会刺激所持有,具有一定结构,相对稳定和内化了的心理反应倾向。=1\*GB2⑴态度是一种心理反应倾向,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2\*GB2⑵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3\*GB2⑶态度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反应倾向=4\*GB2⑷态度内化的心理过程,是在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上对认知、情感和动机等各种过程的配置,其间有着制约关系,是由经验所组合而成的=5\*GB2⑸态度是对一定社会刺激的心理反应倾向。3、态度的特点:=1\*GB2⑴态度的社会性;=2\*GB2⑵态度的统合性;=3\*GB2⑶态度的主观经验性;=4\*GB2⑷态度的媒介性;=5\*GB2⑸态度的动力性;=6\*GB2⑹态度的一元性4、个体精神世界可分为两种:一是观念的世界;二是经验的世界5、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时态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新态度的形成是态度的改变指必然,旧态度的改变是新态度形成的结果。一旦形成,比较稳定,成为人格一部分。6、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三个阶段:模仿或服从、同化和内化(不是所有的态度都完成全部过程,有些完成,有些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1\*GB2⑴模仿或服从:态度的形成开始两个方面:一是出于自愿,不知不觉的开始模仿;二是产生于受到一定的压力后的服从(模仿习得态度是态度形成最常见的一个途径,导致服从的外界影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在外力的强制下被迫服从;二是受到权威性的压力而产生的服从)=2\*GB2⑵同化阶段: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不再是被迫,而是自愿接受,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3\*GB2⑶内化阶段: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已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是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形成新的态度。7、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形成其实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1\*GB2⑴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具有:选择性、持久性、多元性=2\*GB2⑵家庭的影响:影响包括有:父母(教育与抚养)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共同生活方式。其中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形成及以后的变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3\*GB2⑶同伴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及家庭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少,同伴的影响逐渐增多。=4\*GB2⑷团体的影响:团体的行为规则=5\*GB2⑸观察学习:也叫模仿学习,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言行的观察而进行的学习,这种学习同样使个体学得许多的新行为S2态度的结构与功能1、态度结构具有两极性和中间性2、中间态度的表现情况:一是不表明态度,不置可否的态度;二是模棱两可的态度,含含糊糊的中立。中间态度并非没有态度,而是尚未形成或尚未表明某种明确的态度。3、态度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GB2⑴态度的多元两极化结构:指态度是有许多个具有两极倾向的对象因素配置组合而成的=2\*GB2⑵态度的层次结构:态度是由认知成分、感情成分(情感)、意向成分(动机)。认知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感情成分是个体对事物的喜爱和厌恶;意向成分是个体的反应倾向和行为准备。4、态度的功能:

=1\*GB2⑴工具性、适应性、功利性功能=2\*GB2⑵自我防御功能=3\*GB2⑶价值表达功能=4\*GB2⑷认识和评价功能S3态度与行为1、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1\*GB2⑴态度对行为的影响:态度可以预见行为,但问题在于确定有关的变量,使之得到精确的测量和控制=2\*GB2⑵行为对态度的影响:人们多扮演的角色或从事的行为,影响到其内在的态度变化三个理论(看书):=1\*GB3①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2\*GB3②自我觉知理论——贝姆=3\*GB3③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2、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

=1\*GB2⑴态度结构方面的因素=1\*GB3①认知情感是一致的,态度行为保持较高的一致;反之……=2\*GB3②亲身经历和经验的而形成的态度,对行为预测有较高的准确性=3\*GB3③对事物的持有明确态度的,态度行为较高的一致;一般和笼统的就反之=2\*GB2⑵行为反应方面的因素=1\*GB3①单一行为和多重行为:由于态度表现在多种多样的行为上,着眼某一行为,可能得出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无相关,着眼多重行为,则相反=2\*GB3②即时行为与长久行为:即时行为与态度保持较高一致性,预测准确;长久行为反之。=3\*GB2⑶态度主体自身的因素=1\*GB3①态度对象与个体关联的程度:对象与态度主体的利益关系越密切,态度与行为较高的相一致=2\*GB3②个体自身的人格因素:自尊心强的,态度与行为一致;自控控制力强的,态度行为不一致。S4态度改变的过程1、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指一个人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2、1959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夫兰提出一种以信息交流过程为基础的态度改变模型——说服模型:a必须有一位信息的传播者——说服者(专业性可靠性吸引力),b并设计好“传递的信息”(信息的差异性、情绪性、组织性)c客观情境在影响着说服效果(预警分心)d被说服者本身的特点(原有态度的强度心理免疫人格特点)3、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1\*GB2⑴说服者——信息源=1\*GB3①专业性:说服者的身份具有权威性;=2\*GB3②可靠性:目标对象对说服者的信任程度(说服者的人格特点外表仪态讲话时的信心意图和动机);=3\*GB3③吸引力:令人喜欢的特点,喜欢的程度=2\*GB2⑵信息传递的方式=1\*GB3①信息的差异性:与被说服者持有的原有态度的差异越大,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越大,但并不能导致更大的态度改变:两种因素影响着二者的关系:a当差异异常大时,被说服者发现,自己已经很难使其态度改变到足以消除这些差异;b一种差异极大的信息,会使个体对信息来源可信性产生怀疑。=2\*GB3②信息的情绪性:除理性说服之外,还有情绪唤醒,激发好感和引起恐惧。恐惧越大效果会相反,使人因为害怕失去行动能力=3\*GB3③信息的组织性:A单方面传递和双方面传递单方面传递又称单方面论据传递,说服者单方面表明对自己有利的论点;双方面传递又称双方面论据传递,既表明自己的论点和优越性,也指出与自己相反的论点存在的价值,并巧妙地让目标对象领会自己的论点优于其原有的论点单方面和双方面的优劣取决于两个因素:一、目标对象的教育程度。低→单;高→双;二、目标对象原有态度的一致性。不一致→双,一致时→单B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取决于提供论点时中间的间隔时间以及发表论点后表明态度或行动时,中间间隔的时间。自己观点和后相反观点连续提出,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首先提出好,首因效应目标对象隔一段时间表明态度,目标对象需马上表明态度,最后提出好,近因效应。=3\*GB2⑶目标对象=1\*GB3①原有态度的强度:影响原有态度的强度的因素a既成事实;b公开声明;c自由选择程度;d自我涉入;=2\*GB3②心理免疫:麦克奎尔:个体抵抗力越强,就愈能抵抗说服。方法:一、为其提供附加的论点、论据,直接支持和强化其原有观念,麦称为“支持预防”;二、“防御注射”,增强其抵制有害观点的能力,麦氏称为“接种预防”“心理免疫”=3\*GB3③人格特征:与可说服性有关的一是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智能与能力。信息分为强调理解→智能高和强调服从→智能低。=4\*GB2⑷情境因素=1\*GB3①预警如果一个人在遭受某一与之相反的观点说服前,能预先知道将会发生的情况,他将更有力地抵御这一观点的说服。=2\*GB3②分心:主要是干扰目标对象对传递信息的注意程度,以便稍弱他对说服的防御和地址。金巴尔多指出,分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取决于目标对象注意信息的程度和注意分散刺激的程度。当注意传递信息时,分心会提高说服程度(依然注意信息,但被其他信息分心)。当注意分心在刺激时(没有注意信息了,被刺激吸引走了),分心会降低说服效果。分心刺激不能过强S5认知不协调1、认知不协调的表现:

=1\*GB2⑴决策后的不协调=2\*GB2⑵行为后的不协调2、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的,他把对环境、他人和个体的行为、知识、观点、观念、信念等态度的总和成为认知结构,将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称为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三种情况:=1\*GB2⑴协调=2\*GB2⑵不协调=3\*GB2⑶无关3、认知不协调程度的高低的因素:

=1\*GB2⑴两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差异大小=2\*GB2⑵认知差异的多少=3\*GB2⑶协调认知的数目(反比)=4\*GB2⑷不同认知所具有的重要性程度。在考虑

=1\*GB2⑴=2\*GB2⑵=3\*GB2⑶因素时,还应考虑到关键性认知可能产生的影响力4、消除认知不协调的方法:

=1\*GB2⑴改变某一认知因素,使其与其他认知因素的不协调的关系趋于协调;=2\*GB2⑵强调某一因素的重要性;=3\*GB2⑶增加新的认知因素,加强协调关系的认知结构。社会承认和社会支持,对改变不协调有着很大的影响5、改变不协调会带来心理抵抗,其原因是:

=1\*GB2⑴改变有关行为的认知会有痛苦,改变行为的抵抗程度取决于行为者承受的痛苦和损失程度,采取新行为必须使行为者能够得到满足。=2\*GB2⑵改变有关环境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新环境、新观点的敏感程度=3\*GB2⑶对增加新认知的抵抗取决于行为者对认知不协调的程度。协调小的或协调程度大的,动机都很少或降低,不协调为中等的,动机最高!第四章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S1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1、社会影响:在他人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信念、态度、情绪和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现象。2、社会促进:指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会促使他的活动完成,提高他的活动效率。又称为社会助长。“结伴效应”“观众效应”。个体之间有意的竞争不属于社会促进范围。社会助长/促进仅仅是一种可能而并非必然3、社会干扰: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的在场会干扰他的活动完成,抑制他的活动效率。有称为社会抑制。(最明显的是记忆工作的效率)4、有关的实验:弗罗德·阿尔波特:

=1\*GB2⑴连锁联想=2\*GB2⑵删去元音=3\*GB2⑶转换透视=4\*GB2⑷乘法运算=5\*GB2⑸写些批驳文章;其中

=1\*GB2⑴=2\*GB2⑵=3\*GB2⑶=4\*GB2⑷的有结伴效应=5\*GB2⑸单独下完成好5、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1\*GB2⑴罗伯特·查容克,以动机和内驱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了优势反应强化说。有他人在场时,会使动机水平提高,是优势反应得到增强。优势反应是指学习和掌握已经相当熟悉,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自行车,大学生删元音,小孩绕线等);需要动脑筋或不熟练的(批驳文章学习无音节字母),他人在场使之动机提高,反而产生干扰作用,降低活动成绩。正如查容克所说的:“观众在场会加强优势反应的产生,如果优势反应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反应,就像已完全熟练的情况下作出的反应一样,那么观众在场是有利的。如果这些反应大部分是错误的,同学习初期阶段一样,观众在场会使反应别推迟或收到阻碍。”→促进活动效率他人在场→提高动机水平→增强优势反应→抑制活动效率=2\*GB2⑵评价理论=1\*GB3①自己感受到他人在评价自己,实际可能他人毫不关注或毫无兴趣=2\*GB3②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受到他人的评价,并且会逐渐关注他人的评价,争取赢得他人对自己好的评价=3\*GB3③有他人在场评价是否提高动机水平以及提高到什么程度的影响因素:A活动者对评价觉知的程度:正比B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正比C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征。年龄:儿童比较关注评价;性格:易受暗示、内向、谨小慎微、缺乏自信的关注评价;气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比多血质和粘液质更关注评价。心理学补充S9社会惰化

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原因: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个体工作不被记名);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解决途径:1不仅公布群体成绩,而且还公布每个成员成绩,使大家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监控,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3、不要将一个群体弄得太大,如果是一个大群体,就将它分为几个小规模群体,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影响力的影响。S2从众现象1、从众: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2、从众的表现:=1\*GB3①没有态度,无所谓=2\*GB3②有态度,改变态度=3\*GB3③有态度,采取一致行为,不改态度——顺从3、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1\*GB3①相信他人的心理(信息越少越重视他人意见)=2\*GB3②寻求安全心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强大出头)=3\*GB3③忠于集体心理(集体主义自决)4、从众现象的实验研究

=1\*GB2⑴谢里夫通过游动错感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到其他多数人的反应的影响。所谓游动错感是指在黑暗中,当人们观察一个固定不动的光点,由于视错觉的作用,这个光点看起来好像前后移动。=2\*GB2⑵阿希的实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S·阿希,在50年代做过许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获得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发现三种错误类型=1\*GB3①知觉扭曲:被试确实把多数人错误判断看成正确的,以他人的判断作为自己判断的标准=2\*GB3②判断扭曲:被试对自己判断缺乏信心,虽然意识到到自己看到的与别人回答不一样,但多数人总会比自己更正确,从而采取从众(最多的一种)=3\*GB3③行为扭曲:被试确认自己是对的,别人错的,但不愿意被群体视为越轨者,表面上采取相符行为5、影响从众的因素:=1\*GB2⑴群体因素:=1\*GB3①群体的规模=2\*GB3②群体的一致性=3\*GB3③群体的凝聚力=4\*GB3④个体在群体的地=2\*GB2⑵个体因素:=1\*GB3①知识经验=2\*GB3②个性特征=3\*GB3③性别差异=3\*GB2⑶刺激因素:=1\*GB3①刺激物的清晰性(模糊容易从众)=2\*GB3②刺激物的内容(不涉及原则容易从众)=4\*GB2⑷文化差异S3服从现象1、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的要求的行为。外界的压力主要来自:一、他人;二、规范2、服从与从众的区别:首先,压力来源不同:服从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或权威的命令;从众的压力实际上来源于个体的内心,是为了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其次,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强制性;从众是自发发生,外界并没有强迫和命令个体必须从众;最后,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就会使个体收到惩罚,同时引起社会或组织运转的失调,无法维持正常秩序;不从众只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调。3、服从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1\*GB2⑴满足个人利益=2\*GB2⑵协调人际关系=3\*GB2⑶实现集体目标4、服从的实验研究: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权威的电击实验研究5、影响服从的因素:

=1\*GB2⑴命令者的权威性;=2\*GB2⑵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反比)=3\*GB2⑶服从者的人格特征=4\*GB2⑷情境的压力情境压力对服从的影响:=1\*GB3①权威的靠近程度=2\*GB3②受害者的靠近程度S4侵犯行为1、侵犯行为:任何一种以伤害另一种力图避免伤害的生命体为目的的行为。理解侵犯行为:=1\*GB2⑴以侵犯者的意图动机和行为结果联系起来分析侵犯行为=2\*GB2⑵考虑到被伤害一方的因素=3\*GB2⑶把各种形式的侵犯行为涵盖在内。2、侵犯行为的分类=1\*GB2⑴D.O西尔斯按照侵犯行为不同的性质、行为结果和社会意义,把侵犯行为分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1\*GB3①反社会的侵犯行为:违反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不被社会认可的那些行为;=2\*GB3②亲社会的侵犯行为:为达到群体道德规范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被社会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惩罚罪犯)=3\*GB3③被认可的侵犯行为:介乎亲社会侵犯行为和反社会侵犯行为之间的一类侵犯行为。(自卫)=2\*GB2⑵伯科威茨:按照侵犯行为的最终目标不同,把侵犯行为分为敌意性侵犯行为和工具性行为。或直接侵犯或间接侵犯。=1\*GB3①敌意性侵犯行为:把伤害他人本身作为主要目标的=2\*GB3②工具性侵犯行为:把伤害他人作为达到其他一些不具伤害性目标的手段。(打劫)=3\*GB2⑶巴斯按身体的和语言的、积极的和消极的、直接的和间接的三个维度,不同排列划分八个侵犯行为=4\*GB2⑷广义的侵犯行为: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狭义的单指:反社会的侵犯行为、3、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A侵犯的生物观

=1\*GB2⑴精神分析学派的解释=1\*GB3①生的本能“力比多”和死的本能“达那多斯”=2\*GB3②死的本能分为向内和向外;向内则自我惩罚、自我谴责、自我伤害;向外则伤害他人=3\*GB3③侵犯行为是人的一种本能行为,本能冲动不断积累,应以经常予以释放,以免太多引起总爆发。=2\*GB2⑵洛伦兹习性学观点:洛伦兹认为,不论采取什么途径和方式,滋长的能量总要释放出来,因此侵犯是本能,并且是不可避免的。=3\*GB2⑶威尔逊的社会生物观:社会行为有遗传基础,侵犯行为是有利于人类自身生存,这种行为被保存下来=4\*GB2⑷侵犯行为的生理基础研究:=1\*GB3①激素=2\*GB3②遗传B挫折——侵犯假说

=1\*GB2⑴1939年,美国耶鲁大学多拉德、杜波、米勒、西尔斯、莫厄尔等五位学者,《挫折与侵犯》提出了挫折——侵犯假说。他们认为:侵犯主要是一种受挫折引起的后果。有两层意思:=1\*GB3①侵犯行为的发生,必然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2\*GB3②挫折的产生,将必然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2\*GB2⑵个体是否表现出侵犯行为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有挫折的强度;受挫折者对情境的认知和理解;受挫折者的个性特征C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后天生活经验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后天的习得结果。两种代表性观点=1\*GB2⑴社会强化说=1\*GB3①强化是指通过个体的行为,或者是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对其行为本身所施加的影响。=2\*GB3②强化作用(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通过强化,使得某种特定社会行为增加或减少。对于侵犯行为来说,所产生的作用比较明显。=2\*GB2⑵观察与模范=1\*GB3①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班杜拉认为,人类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与模范而习得的,侵犯行为也是主要是通过观察模范系的呢=2\*GB3②最容易被儿童模范的三种人:a社会重要人物;b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人;c与模仿者相同性别的人=3\*GB3③个体从观察到表现出侵犯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a有榜样的示范行为;b这种行为被判断为适宜的;c观察者表现侵犯行为和榜样者示范行为时的情景大致相似。4、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1\*GB2⑴宣泄说:能量宣泄,很大局限性,下需要适当的条件和情境,宣泄才有较好作用=2\*GB2⑵榜样说=3\*GB2⑶惩罚说:惩罚用来控制和减少侵犯行为有某种缺陷,惩罚本身也是一种侵犯,是一种负强化:=1\*GB3①因为害怕惩罚,以各种方法躲避惩罚;=2\*GB3②惩罚又能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4\*GB2⑷置换说:置换往往发生在特殊的情况下:=1\*GB3①受挫折知晓挫折来源,但因为对方强大或其他原因,无法实施直接反击,于是寻找与挫折源相似的目标作为发泄对象=2\*GB3②受挫折不能确定使自己受挫的来源,也会寻找替换者发泄=5\*GB2⑸规范说: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社会道德。当有侵犯倾向时,产生“侵犯焦虑”侵犯焦虑水平越高,侵犯行为越难发生S5利他行为1、利他行为:一个人所做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而对自己则没有明显的利益。或者是一种无私行为,只是为了别人的利益2、亲社会行为分为两种:=1\*GB2⑴利他行为:不期待外来酬赏,给他人带来利益,是一种自发自愿,自动自选的行为,通常称为利他主义行为或利他行为=2\*GB2⑵助人行为:以利他为目的,根据助人者的动机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回报行为”:为回报曾经得到过他人好处而助人;“补偿行为”:为补偿自己曾使他人蒙受损失而助人3、旁观者效应:表示他人在场对个体的利他行为所产生的负影响和抑制作用。旁观者效应的解释:=1\*GB2⑴个人对情境的解释,往往依赖于其他人的反应=2\*GB2⑵他人在场可能影响个体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理解=3\*GB2⑶当他人在场时,见危不救的社会代价降低,责任扩散到其他人身上。“责任扩散”4、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利他者个人因素、情境因素、被助者的特征、社会文化因素=1\*GB2⑴利他者个人因素: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助人技能=1\*GB3①年龄(利他行为随年龄增长,自私行为随年龄下降)=2\*GB3②性别(需要体力、不适合女性角色、比较尴尬的助人情境,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更多给依赖性较弱的求助者帮助,女性则相反)=3\*GB3③个性特征:社会责任感和利他行为有正相关=4\*GB3④助人技能=2\*GB2⑵情境因素:情境因素分为内在情境和外在情境。内在情境:助人者当时的心境和情绪状态,过往助人的经历和经验,助人时间是否充分外在情境:当事人当时所处的周围环境,社会风气或社会氛围,以及他人的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3\*GB2⑶被助者的特征:性别、年龄、外表=1\*GB3①性别: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获得帮助。原因:a大部分社会都有帮助弱者的社会规范,女性通常视为弱者;b男性通常都被认为比女性更应该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不帮助男性比不帮助女性,代价更低;c性吸引力=2\*GB3②年龄=3\*GB3③外表=4\*GB2⑷社会文化因素5、利他行为的促进策略=1\*GB2⑴鼓励和培养人们的同情心:同情心是利他行为的基础=2\*GB2⑵注重对儿童的教育:模仿与家庭教育的力量=3\*GB2⑶强化儿童利他行为:社会学习理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可以通过强化得到巩固=4\*GB2⑷有效的助人技能=5\*GB2⑸注重社会舆论和宣传第五章社会认同S1自我与发展1、社会认同是自我概念和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认同的融合。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在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获得2、自我概念=1\*GB2⑴自我及结构=1\*GB3①经典精神分析心理学,佛洛依德提出的“伊底”(本我)、自我、超我。“伊底”最原始,最难接近的部分,是人类本性中的原始冲动和被压抑的习惯。本我是从“伊底”发展出来的,是适应和协调“伊底”的需要和现实环境的关系。超我:在童年早期发展出来的,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教养,社会道德规范的同化和内化。=2\*GB3②艾力克·伯恩,把自我结构分为“儿童自我”“成人自我”“父母自我”。“父母自我”是来自我结构中记录下来的外部事件事件的集合,如父母的告诫和鼓励,“儿童自我”是自我结构中对自己内部事件的记录,儿童的感知与体验。“成人自我”是在“儿童”的基础上,对应有“父母”所代表的外来信息的加工。=2\*GB2⑵自我图式及其认知效果=1\*GB3①图式是指我们自己内在的关于世界和社会某一方面的信念和情感的集合。自我图式包括:自我过去的经历和体验、目前拥有关于自己的知识和记忆;我们自我的形象(过去、现在、将来会是怎样的人)=2\*GB3②自我关联效应,也是说明自我图式的作用:当同时呈现给被试一组内容丰富的信息时,被被试记忆和回忆最多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信息=3\*GB2⑶一个自己和多个自我:有选择性的多种自我角色,对我们产生的实际影响=1\*GB3①首先,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动机,我们的未来自我实际上是一种激励,促使我们努力学习工作锻炼=2\*GB3②其次,我们的自我觉知,和别人对我们的觉知,往往存在某种差异(我们眼中的自我和他人眼中的我存在差异)=3\*GB3③再者,我们的现实自我和未来、想象自我的差异,给我们带来烦恼或痛苦(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带来痛苦)=4\*GB3④最后,就自我的变化和未来自我而言,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3、自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内在的品质之一,也是“人格”中的本质因素。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4、自我接受是自信的基本内涵,指一个人对自己基本的承认、认可,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接受态度5、自信的特征:自信的人是=1\*GB2⑴轻松=2\*GB2⑵活泼=3\*GB2⑶幽默=4\*GB2⑷果断=5\*GB2⑸勇敢=6\*GB2⑹坦诚=7\*GB2⑺虚心=8\*GB2⑻开放=9\*GB2⑼大度=10\*GB2⑽一致6、自信维护:(不受外面影响→修炼内功→与人相处)=1\*GB2⑴你的自我形象由你自己来控制=2\*GB2⑵不要让别人设定你的生活标准=3\*GB2⑶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生活目标=4\*GB2⑷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5\*GB2⑸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力量=6\*GB2⑹努力提高与发展子=7\*GB2⑺积极乐观地与人相处7、自我效能的作用:当我们面对一个特殊的任务和工作时,我们对自己能力或对自己胜任能力的评价。8、自控行为和自我控制:是指一个人根据外部环境和别人的反应,或者根据自己的内在感受,来调节自己行为的程度。9、自我关注:一个人对其内在自我的关注程度,是相对于对外在环境和事件关注而言的S2性别与角色1、在文化团体中影响我们社会认同的最基本因素,是我们的性别2、“角色”个人在社会团体中被赋予的特殊身份,以及该身份所应发挥的功能。“性别角色”是在一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中,人们所公认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表现。3、性别认同的过程=1\*GB2⑴精神分析的解释:佛洛依德认为儿童的性别认同主要是对其同性父母的“自居作用”。“自居作用”也是解决“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的重要途径,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所谓“自居作用”而儿童通过想象或模仿,将自己置身在其同性父母的地位,以他们自居,模仿他们的行为,包括依着打扮及言行举止。=2\*GB2⑵认知发展论:以皮亚杰的研究和发生认知论为基础的,强调儿童性别认同的认知因素和所起的作用,认为性别的认同主要来自于儿童认知的发展=3\*GB2⑶社会学习理论: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班杜拉研究和推动下形成的。对于儿童的性别认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是,行为的强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GB2⑷关于性别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其观点是:儿童自身具有一种准备好的状态,可以从其社会和文化背景中,自主地组织关于受赞许的性别行为信息,从而实现性别认同,获得性别角色。4、性别差异的表现:生理和体格、性别形象、性别相符行为

性别形象:男性表现得更有统治力领导力果断性,女性更温柔,更有同情心、更有亲情;对高智商女性的评价是有较高的社交技能;对高智商男性是有较高的认知能力。S3人的社会化1、霍夫兰的社会化定义:一个婴儿带着繁多的行为潜能来到人世间,这些行为依赖于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包括了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人类社会里成长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这个过程叫社会化。2、社会化过程也叫适应社会生活,就是使我们的行为表现符合我们所属的社会文化规范。3、社会化的过程

=1\*GB2⑴佛洛依德与“心理性欲发展”:佛洛依德以心理性力的表现和发展,为考察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指标:口唇期(0-8个月)、肛门期(8个月-4岁)、性器期(3-7岁)潜伏期(5-12岁),并区分出各个时期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也提出了一个人格发展结构图,即著名的伊底、自我超我、=2\*GB2⑵荣格的“人的后半生”:把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1\*GB3①儿童期(1-20岁):从内外经验的混沌状态中领悟意识的时期=2\*GB3②青年期(20-40岁):发展自我和积累经验的时期=3\*GB3③成年期(40-60):遇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矛盾=4\*GB3④老年期(60以后):关注生命及其意义,面对死亡=3\*GB2⑶艾里克森与“心理社会发展”:艾里克森不将力比多或者性力作为个体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而是强调我们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他将人生的发展理解为,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寻求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的持续过程,并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八个阶段论=1\*GB3①基本的信任与不信任(乳儿期)=2\*GB3②自主与羞怯(婴儿期)=3\*GB3③主动性与内疚感(学前期)=4\*GB3④勤奋与自卑(学龄儿童期)=5\*GB3⑤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青年期)=6\*GB3⑥亲密感和孤独感(成年早期)=7\*GB3⑦创造性和丧失感(成年中期)=8\*GB3⑧自我完善和人生绝望(成年晚期)=4\*GB2⑷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GB3①感觉-运算阶段(0-2)=2\*GB3②前运算阶段(2-7岁半)=3\*GB3③具体运算阶段(7岁半-12岁)=4\*GB3④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5\*GB2⑸科尔伯格与儿童道德发展:从道德发展来考察儿童的社会过程,与皮亚杰一样认同认知的发展=1\*GB3①前习俗水平:不依赖于内在标准,依赖于外在=2\*GB3②习俗水平:具有内化的道德判断,不凭个人好恶,而考虑发到多数人的利益=3\*GB3③后习俗水平:良心,善良本性4、社会化的启发=1\*GB2⑴生命全程观:发展心理学的生命全程观强调的是:我们生命与生长过程中的本质的变化。从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我们的需要愿望和兴趣,在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就会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内容的表现。=2\*GB2⑵社会化是一种整体的发展:以生命全程发展的观点来看社会化,不但强调了社会化的纵向全程,而且突出了其中的质的变化。同时,也不再仅仅将社会化只作为儿童社会性学习或社会性的获得,而是将我们的情感发展,个性发展,以及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相互联系起来,将社会化看作是一种人的整体发展。通过社会化过程,我们既获得了共同的社会性,也完成了个性与自我的发展=3\*GB2⑶发展意味着变化=4\*GB2⑷变化之中的阶段=5\*GB2⑸让我们的儿童拥有童年第六章人际交往S1人际交往概述1、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情感的联系过程2、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基本技能,是人的一种本质性存在形式,作为最基本的分析,人际交往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方式,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3、人际交往的功能:=1\*GB2⑴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消除孤独感:孤独分为两种:一是想方设法地逃避孤独,二是自己所需要的孤独=2\*GB2⑵传递信息,增加个人的知识经验:“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3\*GB2⑶人际交往和团体内聚力:影响团体的内聚力的因素之一就是人际互动,增加互动,增加内聚力=4\*GB2⑷人际交往和人际调节:人际交往的调节功能表现在:一是调节团体成员之间的情感,使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二是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使其相互理解和达成统一=5\*GB2⑸人际交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气氛取决于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和共同情感S2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1、人际交往的动机分析

=1\*GB2⑴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的需要:亲和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和希望他人陪伴的内在需要;霍曼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性需要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才得到满足。人际交往实际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2\*GB2⑵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用“拟剧论”解释了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现。=3\*GB2⑶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通过人际交往能增加自我认识,而增加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2、人际反应:在交往中个体对活动状况的评价,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求3、人际需求: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建立一定关系的倾向。人际需求分为三类:包容需求、控制需求、情感需求。=1\*GB2⑴包容需求:希望与别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最基本要求=2\*GB2⑵控制需求:是社会每一个成员都有的,并非身居高位才有这种需求,在儿童游戏、家庭活动、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都存在控制需求=3\*GB2⑶感情需求:在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4\*GB2⑷人际反应倾向分为六种需求类型主动型被动型包容需求主动与别人交往期待别人容纳自己控制需求支配他人期待他人引导自己感情需求对他人表示亲切希望他人对自己亲切4、人际交往的工具:主要工具是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1\*GB2⑴语言符号系统语言的功能:一是思维功能;二是交际功能=2\*GB2⑵非语言符号系统=1\*GB3①非语言交往:个体运用动作、表情、体态和语调等方式进行的交往活动=2\*GB3②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非语言的作用分为三种形式:a动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b静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c有声的(副语言)的非语言交往a动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b静态无声的非语言交往包括:体态穿着空间距离c有声的(副语言)的非语言交往包括:说话时的声音的音量、音调、变音转调、节奏和停顿等5、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1\*GB2⑴人际交往主要是由沟通、社会认知、人际互动组成的。信息沟通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环节=2\*GB2⑵信息沟通: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传达思想、交流情感、互通消息的过程=3\*GB2⑶信息沟通的基本模型(看图理解)信息信号信号译码信息发出者———→编码———→通道———→译码———→信息接受者↑———————————————————————————↓反馈注意事项:=1\*GB3①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即传达的内容,根据有用、新颖、真实的原则。有意义的信息才有价值=2\*GB3②由于信息的特性,必须借助媒介(编码)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传递过程采用文字图像声音动作色彩等载体,这就是编码,产生信号=3\*GB3③信号通过通道:对话广播演讲报刊等,他们都有长处和不足,根据内容和对象特点用一种或几种的方式传递=4\*GB3④信息接收者译码,信息内容还原,用自己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和接受=5\*GB3⑤信息接收者做出评价,还要反馈,反馈是信息沟通得以维持的重要保证=4\*GB2⑷信息沟通的条件=1\*GB3①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这是信息沟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运用文字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符合语法;二是表达方式必须是双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2\*GB3②要是信息沟通顺利进行,交往双方应具有共同的经验或体验=3\*GB3③为了保证信息沟通顺利进行,沟通过程中要重视反馈=4\*GB3④为了保证信息沟通顺利进行,要有诚意,互信的气氛,求同存异或交流后达成一致,宽容与诚恳。6、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1\*GB2⑴交往中的三种自我:父母自我儿童自我承认自我=1\*GB3①父母自我:表达的是在我们童年时,将自己的父母的言行、奖罚、鼓励、限制等信息有选择储存在的结果=2\*GB3②儿童自我:作为儿童个体对于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存储的结果=3\*GB3③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更新父母自我所记录的信息;通过确定情感哪些可以公开哪些不可以公开更新儿童自我的信息=2\*GB2⑵三种自我的线索(看书)=3\*GB2⑶相互作用的分析(看书)S3人际关系1、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关系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包括三个密切的因素:行为因素情感因素认知因素=1\*GB3①行为因素:行为的结果言谈举止表情手势和语言=2\*GB3②情感因素:各种情绪状态情绪的敏感性对他人和自我的满意程度=3\*GB3③认知因素:认知有关的心理过程,包括个体对有关的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3、影响人际关系发展的主要变项:物理近距性、社会和个人背景接近、体态吸引力、态度相似性、需要互补性、自我表露。4、人际发展关系模型三个阶段:单方相识、表面性接触、亲密性接触=1\*GB2⑴单方相识阶段的人际关系:实际只包含交往双方一些简单的接触,只是交往一方单方面了解另一方,尚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特殊情况下,单方相识阶段也会产生其中一方的深深投入:球星偶像)=2\*GB2⑵表面性接触阶段:涉入和投入程度很低,实际上都是以相应的角色进行交往=3\*GB2⑶亲密性接触阶段:人际关系指这个阶段,5、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邻近性交往的频率相似性行为的互补容貌与仪表能力和吸引力人格品质的吸引力=1\*GB2⑴邻近性=1\*GB3①邻近性:由于人与人之间居处相邻,或者生活和工作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增加吸引力,有助于建立和促进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2\*GB3②邻近性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a接近能增加熟悉感,彼此间的相互熟悉和了解是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b接近可以使彼此有更多时间探讨某些常见的问题,从而寻找到共同语言观念兴趣c物理距离上的接近的人,比纳离我们很远的人更“可接近”d邻近性容易在彼此之间达成认知上的一致。=3\*GB3③邻近性也有消极作用:精神追求=2\*GB2⑵交往频率:人们相互接触的次数的多少=3\*GB2⑶相似性:人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原因:=1\*GB3①一般情况下,人们总希望自己在态度上与许多人一致,从而使内心获得稳定感觉=2\*GB3②交往相似性使我们预期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相似的团体中,阻力比较少)=3\*GB3③类似的东西常被视为一个同一体而感知,从而使自己与其他类似的人组成一个团体=4\*GB2⑷互补行为:在需要性格兴趣气质等方面上存在差异的人,可以在活动中相互吸引的关系。互补是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相反特性不能互补=5\*GB2⑸容貌与仪表:=1\*GB3①为什么漂亮受人们喜欢:A舆论和社会宣传b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容易得到他人的好评c漂亮的人还附带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d漂亮的人看起来比较顺眼,带来愉悦感=2\*GB3②归纳:a“晕轮效应”容貌漂亮的人同时也具有其他良好的特征b“散逸效应”,一个人让别人看到他和一个漂亮的人在一起,能提高他的形象。=6\*GB2⑹能力和吸引力=7\*GB2⑺人格品性和吸引力6、人际关系的测量:可以反映团体的内聚力生产力工作效率=1\*GB2⑴贝尔斯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贝尔斯,对群体互动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提出了一种分析团体内人际关系的方法: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团体人际互动的行为表现进行实验和观察性的研究=2\*GB2⑵社会测量法=1\*GB3①社会测量法又称为团体成员关系测量法,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2\*GB3②莫雷诺认为,团体成员相互作用的关键在于彼此好恶的情感,即相互之间是吸引还是排斥,他依次制定了一种由成员自行填写的调查表,根据填写内容将分为三类行为:吸引、排斥、不关心。把社会测量分为三个步骤:确定测量的选择标准强标准:起长期作用的,与个体的生活学习等有密切关系的标准。弱标准:与被试生活学习工作等没有重大联系的标准确定被试选的数量做好测验的工作=3\*GB3③莫雷诺对于其人际关系的测量结果表达方式采用:人际关系矩阵图、人际关系结构图=3\*GB2⑶社会矩阵图:又称人际关系矩阵图,是识别人际关系的行列表。首先给每一个成员编号然后按照编号把每一个成员的选择填在答案纸上最后填入矩阵图=4\*GB2⑷社会测量图:把成员之间的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用图来表示,称为社会测量图第七章团体心理S1团体的本质1、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理解团体本质的第一个命题)=1\*GB2⑴团体不同于人群团体是由于某种社会、心理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人群,如民族社区家庭家族学校班级社会工作单位。团体不是个体无序的聚合,而是个体有机的组合=2\*GB2⑵团体中成员的相互作用:是团体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与条件=3\*GB2⑶团体是个体活动的舞台=4\*GB2⑷团史的基本特点:=1\*GB3①团体成员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特点=2\*GB3②有共同的目标和活动=3\*GB3③有一定的组织结构=4\*GB3④有调节行为的规范=5\*GB3⑤成员之间的心理相容程度比较高2、团体是社会的基本单位=1\*GB2⑴团体是社会基本的功能单位,团体的功能既是其自身存在的必要条件,又是社会对团体的要求=2\*GB2⑵团体的功能=1\*GB3①组织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分工和指挥成员活动两个方面(任何团体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分工,否则无存在的必要与价值。团体能组织游离的个体,凝聚个体的智慧和能力,有利于生产与创造)=2\*GB3②激励功能:提供了生活工作学习……的条件,满足了安全归属社交友谊的需求=3\*GB3③协调功能:协调人际关系=4\*GB3④教育功能:首先社会组织通过各种团体,给社会成员进行有关规范和制度的教育;其次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最后团体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3、团体的分类:按照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自然团体和规范团体=1\*GB2⑴自然团体:由于社会心理原因、历史原因或空间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