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答案)_第1页
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答案)_第2页
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答案)_第3页
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答案)_第4页
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完整考试题库500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公共科目《素质教育概论》继续教育考试题库

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素质教育以培育。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需要对创新与创新精神、实践与实践能力有正

确理解和准确把握。

(A)自我学习创新能力

(B)创新精神

(0创造精神

(D)社会生存能力

[分值:L0]

2.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o

(A)历史底蕴

(B)文化底蕴

(C)文化修养

(D)社会积淀

3.()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A)教育方式

(B)教学方法

(0教学模式

⑻教育模式

4.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

工。

(A)教学经验

(B)素质教育

(0教育内容

(D)教学方法

5.()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深爱学生

(B)忠诚职位

(0严于律己

(D)铸造忠诚

6.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的差异。

(A)社会地位

(B)出身贵贱

(0文化高低

(D)文化底蕴

7.素质教育第一要义一一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

()O

(A)经络通畅

(B)脉络贯通

(0全线贯通

(D)厚积薄发

8.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o

(A)基础

(B)目的

(C)追求

(D)以上都不正确

9.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象

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

(B)教育水平

(0教育经验

(D)教育方法

[分值:L0]

10.()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

系,精心设计教学。

(A)个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0单一教学

(D)针对性教学

11.()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

品质。

(A)精神审美素质

(B)个人品德素质

(0独立人格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分值:L0]

12.()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

的。

(A)基础教育

(B)家庭教育

(0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分值:1.0]

13.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A)精神价值

(B)内在价值

(C)外在价值

(D)实际价值

[分值:l.o]

14.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社会教育

(B)综合教育

(0德育教育

(D)技术教育

[分值:L0]

15.()就是指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愿望,学自己想学、爱学的东西,广泛汲取知识营

养,在社会这个更大的知识空间里搏击、遨游,不断扩充、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A)开拓地学

(B)创造性地学

(0健康教育

(D)持续性教育

[分值:L0]

16.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A)个性潜能

(B)发展潜能

(0健康个体

(D)个人理想

[分值:L0]

17.()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

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

(A)义务教育

(B)高等教育

(0素质教育

(D)科学教育

18.“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

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

(A)异化教育

(B)本源教育

(0本真教育

(D)复归教育

19.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

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A)素质

[分值:L0]

20.()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

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活动课程

(B)教学课程

(0教育课程

(D)学科课程

21.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历史底蕴

(B)文化底蕴

(0文化修养

(D)社会积淀

22.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这是推动国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A)坚持以人为本,使每位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项共有素质全面形成

(B)使每位学生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生存能力

(0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

(D)保证学生顺畅融入社会而不带来任何负效应

23.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状态。

(A)生产

(B)学习

(0生活

(D)教育

24.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

(A)科学观

(B)学生观

(0人生观

(D)世界观

25.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

(A)教学经验

(B)教学内容

(0教学质量

(D)教学方法

26.()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

(A)个人道德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0法纪责任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27.()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

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A)思想道德品质

(B)历史思维

(C)社会风气

(D)思想道德素质

28.素质教育如果丧失了(),就意味着任何一种不相干的教育都可以贴上“素质教育

的标签,素质教育自身也就不复存在了。

(A)专一性

(B)多样性

(0统一性

(D)独特性

29.()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

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A)活动课程

(B)教学课程

(0教育课程

(D)学科课程

30.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o

(A)根本法则

(B)基本路径

(0重要经历

(D)唯一方法

31.()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

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0素质教育

(D)思想道德教育

32.()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A)个性教育

(B)社会教育

(0素质教育

(D)学校教育

33.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

(A)教案

(B)经验

(0成果

(D)内容

34.()是指素质教育施教过程应重构学生培养的思路,寻求有利于促进他们自主健康成

长的途径,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

(A)素质教育改革

(B)新课程研讨

(C)新思路构建

(D)新课改方案

[分值:1.0]

35.()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

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A)素质教育

(B)科学教育

(C)培训教育

(D)应试教育

36.()开发特别要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使学

生通过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地方课程

[分值:1.0]

37.在人的各种基本需要中,()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因为人的各种需要都必须以学

习的途径来满足。

(A)生理

(B)社会

(0生活

(D)学习

[分值:L0]

38.()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

的精神品质。

健康素质

[分值:1.0]

39.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社会教育

(B)综合教育

(C)德育教育

(D)技术教育

[分值:1.0]

40.素质教育中学生的()能否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是衡量教法是否科学的重要标准。

(A)个性潜能

[分值:L0]

41.()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A)小目标牵引

(B)大目标牵引

(0目标牵引

(D)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L0]

42.素质教育对教的基本要求是:(),但一定要教得最好,绝非盲目、无度用“药”。

教到必要

[分值:L0]

43.()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

的。

(B)家庭教育

[分值:1.0]

44.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

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A)分级管理

[分值:1.0]

45.()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

品质。

科学文化素质

[分值:L0]

46.()是指具有崇高昂扬、深远自由、坚定扎实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

美情趣与品质。

(A)精神审美素质

[分值:1.0]

47.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

方面。

(A)时代

[分值:1.0]

48.()是指建立在反复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对学习本身的一种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积

淀升华成为主体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D)学习素质

[分值:L0]

49.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

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素质发展

[分值:L0]

50.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

点,最大限度地进行()o

因材施教

[分值:1.0]

51.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的统一。

发展性

[分值:1.0]

52.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部的()。

(A)环境氛围

(B)精神作风

(C)教学风格

(D)意识形态

[分值:1.0]

53.()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独立人格素质

[分值:L0]

54.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

点,最大限度地进行()o

(A)单一教学

(B)个性化教育

(0因材施教

(D)素质教育

[分值:1.0]

55.()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职业要求,献身教育是对这种基本职业要求的进一步提升。

(A)深爱学生

(B)忠诚职位

(0严于律己

(D)铸造忠诚

56.()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A)个人品德修养

(B)科学文化素质

(0独立人格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分值:L0]

57.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

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A)科学发展观

(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教育基本理论

(D)教育学原理

[分值:L0]

58.()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

传递交流。

(A)高效快递

(B)质量传递

(C)高质课改

(D)高质效传递

[分值:l.o

59.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

才、出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A)分级管理

(B)学科管理

(0地方管理

(D)学校管理

[分值:1.0]

60.()是指具有崇高昂扬、深远自由、坚定扎实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

美情趣与品质。

(A)精神审美素质

(B)个人品德素质

(0独立人格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分值:1.0]

61.素质形成本身,就是在某一学科领域获得独立准确的()判断。

(B)内在价值

[分值:L0]

62.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

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A)素质发展

(B)科学发展

(0文化培养

(D)个性潜能发展

[分值:L0]

63.素质教育对教的基本要求是:。,但一定要教得最好,绝非盲目、无度用“药”。

(A)为教而教

(B)教学相长

(0教到必要

(D)教有所学

[分值:L0]

64.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的教育。

(A)优秀学生

(B)特殊学生

(0全体学生

(D)全校师生

[分值:1.0]

65.素质教育目标是稳定性与()的统一。

(A)持续性

(B)创新性

(C)延续性

(D)发展性

[分值:L0]

66.校风是学校风气的简称,是学校成员的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内部的()。

(A)环境氛围

(B)精神作风

(0教学风格

(D)意识形态

[分值:1.0]

67.()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

此基础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

(A)教学经验

(B)培训经验

(0教育方法

(D)课改方法

[分值:L0]

68.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

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A)素质

(B)学习

(0生活

(D)成绩

[分值:L0]

69.教育思想或()始终同教育的根本职能、目的联系在一起。它是教育者对整个教育现

象的总体认识,是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全面把握。

(A)施教思想

[分值:L0]

70.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课程潜能

[分值:L0]

71.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与

方面。

(A)时代

(B)历史

(0社会

(D)现实

[分值:1.0]

72.()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

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26

(A)思想道德品质(B)历史思维(C)社会风气(D)思想道德素质

73.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

交流、沟通服务。15

(A)交换(B)共享(C)咨询(D)解答

74.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217

(A)科学观(B)学生观(C)人生观(D)世界观

75.“元教育”又称(),指人类早期比较完整地体现自身本真职能的原始教育,其本性

是为人类服务,通过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实现环境改造,满足人的生存需要。60

(A)异化教育(B)本源教育(C)本真教育(D)复归教育

76.()是非学科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

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203

(A)活动课程(B)教学课程(C)教育课程(D)学科课程

77.()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

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A)文化素养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素质教育(D)思想道德教育

78.()是创造的源泉,它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思维(B)思想(C)学习(D)创新

79.()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

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0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80.()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

系,精心设计教学。191

(A)个别教学(B)个别化教学(C)单一教学(D)针对性教学

81.()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在目前阶段和可预见的未来,各级各类

学校都不能离开它来谈素质教育。P190

A课堂教学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文化教学

82.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上得以体现。22

(A)教学经验(B)教学内容(C)教学质量(D)教学方法

83.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

(A)历史底蕴(B)文化底蕴(C)文化修养(D)社会积淀

84.()是教育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体样式。

(A)教育方式(B)教学方法(C)教学模式(D)教育模式

85.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

工。166

(A)教学经验(B)素质教育(C)教育内容(D)教学方法

86.()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58

(A)学生成绩(B)素质教育(C)升学率(D)教育质量

87.素质教育第一要义一一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者对传授的知识实

现()。169

(A)经络通畅(B)脉络贯通(C)全线贯通(D)厚积薄发

88.()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92

(A)个性教育(B)社会教育(C)素质教育(D)学校教育

89.素质的(),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P212

A自然属性B教育属性C科学属性D文化属性

90.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

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P112

(A)科学发展观(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C)教育基本理论(D)教育学原理

91.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P218

A社会教育B综合教育C德育教育D技术教育

92.(A)是指与人们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的总

和,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P89

A社会角色B社会定位C社会地位D社会身份

93.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

的,只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P74

A个性潜能B品德修养C发展潜力D文化修养

94.()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P59

A学以致用B学为我用C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D以上都是

95.(B)概念一旦转化成为普遍的教育行为,一个全新教育时代就将开启,人类教育会步

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高等教育D初等教育

96.()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87

(A)语言和学习(B)思考与学习(C)思维和语言(D)思维和学习

97.()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反复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

动过程而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P38

A学习素质B科学文化素质C思维素质D思想道德素质

98.()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

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P214

A家庭环境B校园环境C物理环境D社会环境

99.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B),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82

A人体需要B自然规律C社会规律D刚性需要

100.()是辩证统一的。生理健康固然是生存的基础,但就现代社会而言,心理健康的重

要性更加突出。P49

A心理健康B身心健康C生理健康D心灵健康

101.素质教育目标不仅全面地反映(A)要求,而且顾及到受教育者生命整体的各个层次

与方面。

A时代B历史C社会D现实

102.()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

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P98

A素质教育B科学教育C培训教育D应试教育

103.以现行教育()为基础进行改进,这是确定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思路。PH5

A教案B经验C成果D内容

104.在每位个体的各种潜能中,往往有一种或多种表现较为突出、强烈的潜能,通常称为

()O

A劣势潜能B优势潜能C共性潜能D个性潜能18

105.()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35

(A)个人道德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法纪责任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

106.()是指人们在追求真知真理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

品质。P41

A精神审美素质B个人品德素质C独立人格素质D科学文化素质

107.()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

(A)语言和学习

(B)思考与学习

(0思维和语言

(D)思维和学习

108.()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促进与保证每一位受教育者具备良好的身体、心理、人格素

质,为成为高素质优秀人才奠定“物质”基础。47

(A)义务教育(B)高等教育(C)素质教育(D)科学教育

109.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

工。166

(A)教学经验

(B)素质教育

(C)教育内容

(D)教学方法

110.()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

156

(A)人才培训

(B)人才素质教育

(C)人才综合推广

(D)人才综合培养

111.人的潜能具有一定的(),有些潜能在常态下难以发现,这就容易使人产生某些错误

判断。

(A)显性

(B)共通性

(0差异性

(D)隐蔽性

112.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

更要注重()思想素质。

(A)经济

(B)科技

(0军事

(D)政治

113.()即关于方法的知识,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操作执行的规则及策略。凭借方法论知

识,学生才能自主地获得事实性知识。

(A)事实性知识

(B)学科知识

(0方法论知识

(D)规范性知识

114.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

实现。115

(A)外部矛盾

(B)心理矛盾

(C)教学矛盾

(D)内部矛盾

115.()又称人工自然环境,是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以自然物为基础的加工改造,是自然

环境与精神环境的中介。

(A)家庭环境

(B)校园环境

(0物理环境

(D)社会环境

116.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

现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

127

(A)素质发展

(B)科学发展

(C)文化培养

(D)个性潜能发展

117.激活学生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

(A)个性潜能

(B)个性

(0潜能

(D)以上都正确

118.()既是中央长期高度重视的基本内容,又是国民素质整体状况的重要体现。

(A)个人道德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0法纪责任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119.()在主动统合各类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0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120.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

(A)持续性

(B)自发性

(0开创性

(D)创造性

121.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

(A)学习潜能

(B)课程潜能

(0教学潜能

(D)个性潜能

122.创设()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

(A)健康

(B)舒适

(0温馨

(D)民主

123.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尽管还处于探索和形

成阶段,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A)科学发展观

(B)文化素养基本理论

(C)教育基本理论

(D)教育学原理

124.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两个方面。

(A)社会教育

(B)综合教育

(C)德育教育

(D)技术教育

125.()是指在素质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

传递交

流。

183

(A)高效快递

(B)质量传递

(C)高质课改

(D)高质效传递

126.()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P80

(A)基础(B)目标(C)职能(D)潜能

127.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71

(A)历史底蕴(B)文化底蕴(C)文化修养(D)社会积淀

128.素质教育理论坚信:人的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是很小的,后天的()都是十分巨大

的,只

要有适宜的教育,每个人都能获得充分地发展。74

(A)个性潜能(B)品德修养(C)发展潜力(D)文化修养

129.()是为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教育方式、途径的总和,具体指教育者的施教方法和在

此基础

上受教育者的自教方法等。137

(A)教学经验(B)培训经验(C)教育方法(D)课改方法

130.()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138

(A)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变革(B)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一段教育便能持续健康发展(C)促

使学生健康成长(D)对教育前提的深入思考

131.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等。5

(A)揭示事物本质(B)反映内在规律(C)符合客观实际(D)以上都是

132.()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

系,精

心设计教学。191

(A)个别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单一教学

(D)针对性教学

133.课程的()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以多出人

才、出

好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136

(A)分级管理

(B)学科管理

(C)地方管理

(D)学校管理

134.()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166

(A)深厚积累(B)宏约深美(C)厚积薄发(D)博纳厚积

135.()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228

(A)课堂教育

(B)闲暇教育

(C)休闲教育

(D)野外教育

136.()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

的。232

(A)基础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区教育

137.()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174

(A)小目标牵引

(B)大目标牵引

(0目标牵引

(D)以上都不正确

138.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最大功绩与贡献在于()。18

(A)给学生传授多少经验、知识

(B)开出多少实验

(C)培养哪些技能

(D)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个性潜能,并促使这种个性潜能持续不断地发展

139.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o217

(A)科学观

(B)学生观

(C)人生观

(D)世界观

140.()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

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113

(A)生产力发展

(B)经济建设

(C)社会主义建设

(D)物质文化建设

141.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

展趋势

230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现代教育

(D)素质教育

142.劳动()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219

(A)技术教育

(B)劳动教育

(C)道德教育

(D)科学教育

二、多选题

143.从形式结构的角度看,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包括()这两个子系统,两个子系统是相

互联系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态度

(0道德素养

(D)道德潜能

144.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145.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

目的。

(是)

(否)

146.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

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否)

147.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是)

(否)

148.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

要发展趋势。

(是)

(否)

149.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0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150.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

用有得等等。

(A)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B)对专业知识在专业岗位实际应用中的研用有得

(0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D)

151.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

(A)必要的教能激发学生个性潜能释放

(B)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0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152.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是)

(否)

153.从智育教育内容的角度讲,()。

(A)幼儿教育阶段,一般应以娱乐和智力开发为主

(B)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以进入分门别类的知识教育和奠定继续学习的基础为主

(0初中教育阶段,一般以基础常识性知识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为主

(D)高中教育阶段,以为大学接受高深教育做好准备为主

154.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

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是)

(否)

155.设计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标的依据主要是()。

(A)教育基本原理

(B)发展理论

(0实践经验

(D)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156.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意义在于()«

(A)构建社会主义新课改的核心条件

(B)沟通素质教育理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0建设“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新时代教育家的需要

(D)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需要

157.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塑造与潜能实现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和结合,意思是。,促进

其个性的健康发展。

(A)以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B)以科学方法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

(0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对受教育者进行塑造和完善

(D)以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个体能动力为依据

158.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

而学”

(B)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0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差

(D)“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159.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

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A)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0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

160.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o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

(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0积累思维素材,培养思维情趣

(D)把握变化的思维客体,不断对确立的思维目标、程序和方法、手段等进行自我修正

与整合

161.深爱学生的表现主要是()。

(A)让学生对老师毕恭毕敬

(B)自觉消除或废止师道尊严

(0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D)师生互相尊重

162.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

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是)

(否)

常州素质教育概论考试(71分)

163.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

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是)

(否)

164.精神素质是()o

(A)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尚情操

(B)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灵魂和意志的集中体现

(0不懈的目标追求和积极进取的深厚动力

(D)主体生存发展的根本支柱和重要源泉

165.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

(技能)传递交流。

(是)

(否)

166.()不仅是能力培养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创新精神萌芽和成长的沃土。

(C)实践

167.思想素质涵盖面很宽,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思想素质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

更要注重()思想素质。(D)政治

168.社会良性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而思想道德素质是确保实现这种追求

目标的重要条件。

(B)道德规范

169.()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计划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其普遍或主干发展得到教育

保障。集体学习

170.()的主渠道应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

主任工作之中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B)心理健康教育

171.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

(是)

(否)

172.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

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是)

(否)

173.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

(是)

(否)

174.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是)

(否)

175.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是)

(否)

176.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学校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

学组织等方面有计划地大胆创新外,同时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条件。

(是)

(否)

177.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

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

(是)

(否)

178.“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是)

(否)

179.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

(是)

(否)

180.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

(是)

(否)

181.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

客观实际。

(是)

(否)

182.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

的。

(是)

(否)

183.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是)

(否)

184.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

品质的形成。

(是)

(否)

185.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

交流、沟通服务。

(是)

(否)

186.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是)

(否)

187.以下有关精神审美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o

(A)精神审美素质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

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B)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精神

审美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0不断内化精神审美方面的知识,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D)学以致用,学为我用,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心灵,才是提高精神素质的最终目标

188.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否)

189.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是)

(否)

190.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是)

(否)

191.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必须切实提高所有教育者的素质,他们应做到()。

(A)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B)时刻自觉做传授知识的良好实践者

(0坚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D)杜绝与所传授知识相悖的言行出现

192.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A)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

究等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0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

提高的各种知识

(D)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193.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

体方法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

(A)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B)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0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

194.教材的丰富属性决定了教材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就其促进个体素质发展而言,主要表

现为()等方面。

(A)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的选择

(B)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科研成果,为个体素质发展奠定较高起点的功能

(0教学方法又反作用于教育目标,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

(D)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

195.行为层面上的听,可以表现为()、“积极关注的听”等状态。

(A)“表面的听”

(B)“强加的听”

(0“消极的听”

(D)”接受的听”

196.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是)

(否)

197.知识内化有很多要求,但()是它的基本条件。

(A)知识准确

(B)知识全面

(C)知识内化

(D)知识丰富

198.“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是)

(否)

199.在目前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中存在着的突出问题是()。

(A)违背课程开发规律,把校本课程变成浮华的外在装饰

(B)背离学校办学理念,随意开辟校本课程

(0脱离校本课程的宗旨,将校本课程异化为高考科目的延伸

(D)在具体的校本课程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00.以下有关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o

(A)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应试教育”的目标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

而学”

(B)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必然要面向全体学生

(0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灌输、说教、被动接受为基本特征,

容易形成模式内化、拒绝内化等偏差

(D)“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

201.成功的教育起码应符合的条件是()。

(A)最大限度地增强受教育者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B)最大限度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学教程的顺利进行

(0最大限度地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现实眼界

(D)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高度清醒和增强探索激情

202.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是)

(否)

[分值:1.0]

常州市素质教育概论77分

203.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204.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

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0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06.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

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07.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

(A)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社会公德不足

(0良心约束无力

(D)视野短浅

208.课堂教学的地位与作用主要是()等等。

(A)教师能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对尽可能多学生的素质发展施加影响

(B)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和指导下可以避免容易出现的走弯路现象

(0学生彼此间程度相近,易于互相讨论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D)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压抑了学生素质的健康发展

209.具体来讲,素质教育教学应确立的重要观念是()。

(A)毕业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和核心产品,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要通过毕业生质量

来反映

(B)中高等教育阶段,生源质量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办学质量的基本因素

(0教育追求质量,必须始终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客观情况

210.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的社会主义领导体制。这一制度为我国社会的整体快速发展和

全面和谐进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集中统一

211.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是)

(否)

212.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

(是)

(否)

213.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

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214.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15.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著名的“目标模式”在今天看来,具有的不足之处是()o

(A)“先确定目的然后确定手段”的做法,在课程设计中未必可行,不应把目的和手段

完全分开(B)忽视了在一定情况下进行点滴改进的必要性(C)像理解力、鉴赏力等重要

的教育结果,是难以测量和清楚地观察到的(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

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216.思维素质形成需要教育培养,提高思维素质的方法主要有()o

(A)摆正思维素质的重要地位(B)创造有益于提高思维素质的环境

217.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

(A)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C)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

识深刻内化条件(D)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18.在素质教育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特征具体体现在()等方面。

(A)人文学科以及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受到应有的重视(C)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被普

遍认同

218.以下有关尊重信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信任是爱的具体体现

(B)尊重信任是实现素质教育价值的保证

(0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219.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

弱幼芽得到环境的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

(是)

(否)

220.学校物理环境包括()等方面。

(A)绿化范围

(B)校舍设施

(D)校园布置

221.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

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是)

(否)

222.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是)

(否)

223.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是)

(否)

224.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

(否)

225.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是)

(否)

226.良好的学习素质,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是)

(否)

227.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是)

(否)

228.健康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

稳定的精神品质。

(是)

(否)

229.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是)

(否)

230.有人认为教育教学重在技巧、方法,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是)

(否)

231.学校教育环境的要求是()。

(A)新建学校应设在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及日照充分的地段

(B)优化教室的自然环境

(0控制噪音

(D)绿化校园

232.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某一层次教育目标的设计者,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O

(A)处于决策层次的教育工作者要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每一个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

设计

(B)学校领导者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0授课的教师需要对本学校的教育目标进行设计

(D)每一位教师需要对本学科乃至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周密设计

233.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

等。

(是)

(否)

[分值:L0]

23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

性。

(是)

(否)

[分值:1.0]

235.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是)

(否)

[分值:L0]

236.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

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是)

(否)

[分值:1.0]

237.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否)

[分值:L0]

238.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

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否)

[分值:1.0]

239.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

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

(否)

[分值:L0]

240.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是)

(否)

[分值:L0]

241.素质教育是一种“解放教育”,这意味着()。

(A)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学生主动需要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直

接目的

(B)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质疑,提出不同见解,提出反面意见

(0学生的主体精神不仅体现在学习活动中,也体现在管理活动、交往活动和其他一切

教育活动与学校日常生活中

(D)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在学校的监管中由学生自主探索进行

24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

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是)

(否)

[分值:1.0]

24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

(是)

(否)

[分值:L0]

244.精神审美素质具体包括()等内容。

(A)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

(B)坚定昂扬的精神境界

(0求真自由的胸怀情感

(D)准确地感受美、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良好品质

245.个体品德是由多种维度的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分为品德的()o

(A)形式维

(B)功能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