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单元速记·巧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考点卷)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考点1锋与天气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

)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2.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答案】1.A2.D【解析】1.由材料可知,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水汽不会凝结。读图2可知,18日14时一20时气温达到露点温度,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形成降水,且风速逐渐增大,应为风雨交加;同时在18日20时左右,离地2m气温开始逐渐低于0℃,降水容易以固态的形式呈现且气温依旧达到露点温度,在此阶段经历了大风、降雨、降雪且持续降温过程,因此天气变化依次为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此地位于我国吉林省,且在18日14时—19日20时经历了降水、大风、降温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此时为11月中旬,故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3月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的冷锋系统(

)①锋线后为西北风②东段主要受气旋系统的驱动③西段主要受反气旋系统驱动④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图中冷锋的移动造成了较大范围内的沙尘暴灾害,主要原因是(

)①降温幅度大②暖气团干燥③水平气压梯度大④太阳辐射较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3.D4.C【解析】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的冷锋系统西段锋线后为东北风,①错误;图中冷锋东段受气旋的驱动,西段受反气旋系统驱动,②③正确;图中三角形符号可以指示冷锋移动方向,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即D正确,ABC错误,故选D。4.沙尘暴是大风吹动地面沙尘弥漫天空的现象,读图可知,图中冷锋是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锋线附近等压线密集,近地面气压梯度大,冷锋移动速度快,风力大,且此时为3月,锋前的暖气团干燥,不能形成降水,在大风的推动下易形成沙尘暴,②③正确;降温幅度大和太阳辐射较弱与沙尘暴关系不大,①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北半球某地8月1日18时~8月2日07时天气系统过境前后近地面气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6.图示24时的天气特征是(

)A.狂风暴雨 B.阴雨绵绵C.风力微弱 D.气温较低【答案】5.C6.C【解析】5.根据时间和气压变化特征可知,该天气系统过境前气压较高(960hpa)、过境时气压最低(降到914.5hpa),随后气压回升,应该是气旋,C正确;若为冷锋,过境前后气压应该先低后高,A错误;若为暖锋,过境前后气压应该先高后低,B错误;若为高压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应该是先升高再降低,D错误。故选C。6.根据图示气压分部可知,该天气系统应为台风,24:00时气压最低,位于低压中心(台风眼),台风眼处天气表现为晴朗,风力微弱,此时风力比较微弱,C正确;台风眼外围为狂风暴雨,A错误;阴雨连绵不是台风带来的天气特征,B错误;台风眼处的天气是晴朗且气温较高,D错误。故选C。考点2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2021年第12号台风——“奥麦斯”于8月23日8时前后在韩国南部沿海登陆。下图为“奥麦斯”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能够发展成超强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2.“奥麦斯”登陆韩国南部沿海时,可能带来(

)A.晴朗天气 B.沙尘天气 C.低温冻害 D.狂风暴雨【答案】1.C2.D【解析】1.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天气系统。由此可知,能够发展成超强台风的天气系统是气旋,不是暖锋、冷锋、反气旋,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奥麦斯”登陆韩国南部沿海时,盛行强劲的上升气流,水平气流速度快,往往带来狂风暴雨,D符合题意,排除A;韩国属于湿润地区,加上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不会带来沙尘天气,排除B;“奥麦斯”登陆韩国时是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移动,且是在夏季,不会带来低温冻害,排除C。故选D。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如图示意气旋中心经过前后巴黎气压变化情况,在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受该气旋控制,巴黎4日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4.下列日期,巴黎风力最大的是(

)A.4日 B.6日 C.7日 D.9日【答案】3.A4.D【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并且7日气压最低,7日气压中心经过巴黎,所以4日该气旋中心位于巴黎西侧,巴黎气压场东高西低,在偏右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为东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4.读图可知,该气旋自西向东匀速经过巴黎,每日移动距离相同,气旋等压线疏密不同,9日气压变化最大,说明等压线最密集区经过巴黎,风力最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利亚古城阿勒颇生产的棉制长袍防晒透氧,深受阿拉伯民服喜发。古城所在地区(左图)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区。该地棉花在4~5月份程植,9月份开始探摘。右图是该地氧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夏季影响阿勒颇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冷锋 C.反气旋 D.暖锋6.该地棉花收获期需要抓紧采摘,主要是为了(

)A.及时出口 B.减少用工 C.避开阴雨 D.便于轮作7.该地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是(

)①降水丰沛

②种植传统

③雨热同期

④市场需求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5.C6.C7.D【解析】5.读图阿勒颇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根据气候统计图,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可以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反气旋)的影响,炎热干燥,C正确,ABD错误。故选C。6.根据材料该地棉花在9月份开始采摘,读图该地区10月份进入雨季,不利于棉花采摘,C正确;抓紧采摘和及时出口、减少用工以及便于轮作不是抓紧采摘的原因,ABD错误,该题选C。7.根据上题,该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③错误;根据材料该地区的棉制长袍防晒透氧,深受阿拉伯民族喜欢,市场需求量大,④正确,读图该地降水在400mm左右,降水不丰沛,①错误,根据材料“古城所在地区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区”可判断该地具有棉花种植传统,②正确。该题选D。考点3锋面气旋与天气在中纬度地区运行的气旋受到下垫面性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封闭的等压线并不呈圆形,在等压线转折比较显著的地方常形成锋面,这就是锋面气旋。下图为某日西北太平洋部分洋面气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a地附近有锋面形成,下列示意图符合的是(

)A.A B.B C.C D.D2.与b地天气系统相比,a地天气系统(

)A.影响范围较小 B.上升气流较强 C.移动速度较慢 D.周边温度较高【答案】1.A2.B【解析】1.图示为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故来自西北的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一侧移动,在气旋西侧形成冷锋,由于冷锋移动速度快,雨带范围较狭窄,且位于锋后;气旋东侧形成了暖锋,暖锋移动速度慢,雨带范围较宽阔,降水主要在锋前,A正确,B的冷锋方向错误,C雨区错误,D中心气压高,BCD错误,所以选A。2.由图可知,a与b天气系统都为气旋,与b气旋相比,a气旋中心气压低、等压线围合范围更大,说明a气旋上升气流更旺盛、影响范围更大,且a气旋附近等压线较密集,说明风力较大,移动速度更快,AC错误,B正确;b气旋所处纬度较a气旋低,温度较高,D错误。所以选B。下图为某半球中纬度的锋面气旋。完成下面小题。3.此时控制LX、LY两个雨带的天气系统分别是(

)A.北半球暖锋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冷锋北半球暖锋C.南半球暖锋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冷锋南半球暖锋4.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则B地部分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3.B4.B【解析】3.图示为锋面气旋,图中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为北半球,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CD错误;锋面气旋中,气旋东侧LY形成的是暖锋,气旋西侧LX形成的是冷锋,B正确,A错误。故选B。4.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至B地东部,说明在此期间B地从低压中心的东部位置变为低压中心西部,B地气压先降低后升高,④正确;B地从暖锋前移动至冷锋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③错误;降水先增多后减少,云量也是先增多后减少,②、①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图1表示南半球锋面气旋,图2为我国某季节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三条等压线的气压值P1、P2、P3由大到小排列是;图1中JH为锋。B、C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2)M、N两地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3)关于图中K处气压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A.因气压带的季节移动形成 B.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保留在陆地上而形成C.受其控制,天气晴热 D.受其控制,天气冷干(4)简述K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当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简述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此季节上海的主导风向是,气候特点是。【答案】(1)P1>P2>P3暖C(2)MM等压线更密集(3)D(4)水平方向:气流顺时针辐散;竖直方向:垂直向下(5)出现阴雨天气,伴随大风,降温现象。(6)西北风温和少雨【解析】(1)锋面气旋是低压中心,所以三条等压线的气压值P1>P2>P3;图1表示南半球锋面气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JH为暖锋,B位于冷锋锋前,C位于冷锋锋后,C地降水较多。(2)图2中M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3)K处气压中心为高压中心,冬季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冷高压,AB错误;在其控制下,天气冷干,C错误,D正确。故选D。(4)K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高压中心,水平方向气流顺时针辐散;竖直方向气流垂直向下。(5)图2中,北京位于冷锋锋前,接下来冷锋过境出现阴雨天气,伴随大风,降温现象。(6)此时北半球陆地上出现高压中心,说明为冬季,上海受来自西伯利亚高压中心的西北风影响,冬季温和少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考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的一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①②③④四个气压带属于北半球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①②③④节气判断正确的是(

)A.①可能为春分日 B.②可能为秋分日 C.③可能为秋分日 D.④可能为冬至日【答案】1.C2.B【解析】1.读图可知,图①中西风带吹西南风,为北半球;图②中西风带吹西北风,为南半球;图③中低纬信风带是东南风,表示南半球;图④西风带吹西南风,表示北半球。故①②③④四个气压带属于北半球的是①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2.读图可知,①表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相对于二分日向北移动,为夏至日,A错误;②表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相对于二分日没有移动,为春分日或秋分日,B正确;③表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相对于二分日南移,可能是冬至日,C错误;④表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相对于二分日没有移动,可能是春分日或秋分日,D错误。故选B。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

)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4.图所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C.澳大利亚北部受西北风影响 D.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答案】3.B4.D【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甲为东北信风,风向稳定,A错误;读图分析,乙为北移后的赤道低气压带,空气受热力因素而上升,B正确;丙为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之后,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使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C错误;丁为南半球东南信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且为图中非洲大陆的离岸风,水汽含量较少,D错误。故选B。4.据图可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A错误。此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C错误;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上出现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B错误;此季节,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D正确。故选D。假定各个气压带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甲所在大气环流名称应为(

)A.赤道低压带 B.西风带 C.信风带 D.极地高压带6.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5.B6.D【解析】5.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经度分布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南半球近地面由北向南的气压带风带依次是赤道低气压带,低纬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根据图示,甲所在的位置为中纬盛行西风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6.读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经度分布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假定各个气压带宽度为10个纬度,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应该为5°N5°S,结合图可以看出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为0°10°S,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因此为冬季,为冬至日。D正确,ABC错误;故选D。考点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该月被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最可能是(

)A.副极地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此季节,有关丁地的风向、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A.西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东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答案】1.D2.D【解析】1.图中的亚欧大陆上是高压,海洋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对应1月,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甲气压中心因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而形成,使得该纬度地区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保留在太平洋上,所以被甲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丁地是印度,冬季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其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A、B错误,D正确。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是印度夏季风的成因,C错误。故选D。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 B.7月、西北风C.1月、东南风 D.7月、东南风4.N地7月季风形成的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形的影响 D.沿海洋流运动的影响【答案】3.A4.A【解析】3.读图可知,此时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表明此时大陆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由此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代表性月份为1月,BD错误;读图可知,M点的风向为西北风,A正确,C错误。故选A。4.读图可知,N地位于南亚地区,7月为北半球夏季,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读世界局部地区气压状况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说明此时北半球所处季节,并解释理由。分别说明此季节东亚和南亚的盛行风向,并分析其主要成因。【答案】(1)夏季。理由: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同纬度海洋形成高压,说明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北半球为夏季。(2)东亚:东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1)结合图中等压线的数值可知,图中亚欧大陆上形成低压,同纬度海洋形成高压;根据所学可知,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目前北半球大陆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应为北半球的夏季。(2)结合所学可知,东亚夏季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上形成了高压,陆地上形成了低压,因此形成了东南季风;南亚夏季主要是盛行西南季风;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了西南季风。第三节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点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常年受甲地附近气压带影响的区域,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季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2.乙地气候特点是(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湿润3.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干冷的极地东风 B.冷湿的极地东风C.干冷的中纬西风 D.暖湿的中纬西风【答案】1.B2.A3.D【解析】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的,全年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A错误;热带季风气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气候类型,C错误;热带草原气候是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乙地位于副热带地区,气温高;盛行下沉气候,降水少;气候特点是炎热干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副极地地区,由极地东风和中纬西风相遇,形成的极锋;其中极地东风来自极地地区,并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性质是干冷的;中纬西风是来自较低纬度大洋的,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性质是暖湿的;冷空气较重,在锋面下方,暖湿的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锋面上方,冷却成云致雨,因此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右图为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出现春汛C.恒河进入枯水季节D.北印度洋驶向索马里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5.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B.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6.图中甲地、丙地的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分别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4.A5.B6.D【解析】4.根据右图中的风向,可以判断风向偏右,该图应为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图。左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移至30˚40˚之间,气压带风带北移,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正值冬季,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正值干季草木枯黄,A选项正确。我国东北山区河流应出现夏汛,B错误;恒河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季该流域降水较多,进入洪水季节,C选项错误。北半球的夏季,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印度洋洋流大致由西向东流,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为向西的船只逆风逆水,D选项错误。故选A。5.图示甲乙丙丁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丁)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A选项错误。受盛行西风带(乙)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B选项正确。副极地低气压带(丙)影响下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所以“总是高温少雨”错误,C选项错误。南亚地区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并非东北信风带(丁)的影响,D选项错误。故选B。6.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故①③为高压,②④为低压。结合上题,甲丙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丙均为动力作用形成的气压带,并非热力作用形成,所以,甲丙对应的等温面弯曲方向和等压面的弯曲方向应一致,故①为甲,④为丙,D选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图中有关信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时欧亚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此时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C.此时恒河正处于丰水期 D.此时加拿大枫叶正红8.如果图示地区在某大陆的西岸,则阴影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答案】7.B8.D【解析】7.从图中的纬度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从气压带的移动可知此时气压带和风带整体南移,所以此时处于北半球的冬季。此时欧亚大陆受到高压控制,欧亚大陆东部盛行西北季风,A错误;此时冰岛受到低气压中心控制,B正确;此时恒河为旱季,正处于枯水期,C错误;此时加拿大为冬季,枫叶已经落叶,D错误。故选B。8.图中阴影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当地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要高,其应为南半球的陆地。在30°S~40°S大陆西岸分布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D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大陆东岸,A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B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在回归线附近,C错误。故选D。考点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下图示意沿某经线所作的大气运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下列四种气候类型中,其形成与P有关的是(

)①温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地中海气候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在图示时段(

)A.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进入旱季C.南极地区科考进入最佳时期 D.地中海地区温和多雨【答案】1.D2.B【解析】1.图中P气流为盛行西风,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风和夏季风),与P气流无关,①③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地中海气候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所以与P气流有关,②④正确。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图中气压带、风带总体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我国东北地区昼长夜短,A错误;南半球冬季,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该季节进入旱季,B正确;南极地区科考进入最佳时期应该在南半球的夏季,C错误;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地区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B。2022年夏天,河南高温凶猛发力,成为全国热力中心,郑州出现今年全国省会级城市中首个40℃+,且刷新当地6月最低气温最高值。研究发现,云层分布的纬度与高度会影响全球的温度:低空云主要起削弱入射阳光的作用(强于云层的保温作用);高空云主要起保温作用(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近年来,云层面积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的趋势明显。这是今年夏季我国北方高温的原因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中纬度低空云向高纬度移动表明(

)A.副热带高压减弱 B.盛行西风减弱 C.极地高压增强 D.极地东风减弱4.研究发现中纬度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得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这是因为(

)A.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B.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C.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D.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且增多量大于中低纬度减少量【答案】3.D4.C【解析】3.中纬度风带为西风带,两侧气压带、风带分别是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低纬度的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向两极移动明显,说明西风增强,或极地东风减弱,B错误,D正确;西风增强,对应副热带高压应该增强,A错误;极地东风减弱,对应极地高压减弱,C错误。故选D。4.由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可知,低空云向两极移动,会使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A错误;中低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B错误;因中低纬度太阳高度大于高纬度,地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增加,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C正确;高纬度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会减少,D错误。故选C。考点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读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两种气候①、②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题。

1.下列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一高气压带一空气受热上升形成 B.E一低纬信风带—东南风C.C一低气压带一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D.H一高气压带一空气冷却下沉形成2.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A B.E C.G D.H3.造成①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

)A.A B.B C.E D.G【答案】1.C2.C3.B【解析】1.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A一低气压带一空气受热上升形成,A错;E一低纬信风带—东北风,B错;C一低气压带一冷暖空气相遇形成,C对;D一高气压带一空气冷却下沉形成,D错。故选C。2.读两种气候①、②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并结合所学知识,①为地中海气候,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盛行西风带,即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G风带,C对,排除ABD。故选C。3.结合上题分析,①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炎热干燥,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即造成①气候夏季降水特征的是B气压带,B对,排除ACD。故选B。下图为北半球某季节气压带、风带分布图(部分),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空白部分表示风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气压带、风带(

)A.甲为赤道低气压带 B.丙控制下气流下沉C.乙地盛行西南风 D.丁控制下炎热干燥5.图示季节(

)A.南非高原草木茂盛 B.我国北方受高气压控制C.北半球正值夏季 D.我国东部受西北季风影响6.下列气候类型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度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4.C5.C6.D【解析】4.根据图中经度的排列次序,可知图中显示半球为北半球(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图中显示为逆时针方向,故为北半球),甲位于北纬30°附近,故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误;丙位于北纬60°附近,故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B错误;乙位于甲(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丙(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故为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南风,C正确;丁位于丙(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故为极地东风带,其控制下寒冷干燥,D错误。故选C。5.图中显示甲(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以北地区,故可推断气压带、风带北移,由此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夏季,C正确;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南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季节为干季,草木枯黄,A错误;我国北方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应为北半球冬季,B错误;我国东部受西北季风影响也为北半球冬季,D错误。故选C。6.由前面题目可知,图中乙风带为盛行西风带,温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西风带,故D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常年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都与盛行西风带无关,故排除ABC。故选D。7.读理想大陆气候分布、世界部分地区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左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季节),该季节位于印度半岛的孟买盛行风,该季节气候特征是。该季节⑦区域盛行风,该季节气候特征是。(2)图中所示季节②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其成因是。(3)图中⑤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4)受A气压带控制时@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5)下列气温、降水柱状曲线图代表的气候类型与图中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甲一② B.乙一⑦ C.丙一④ D.丁一⑥【答案】(1)夏季西南高温多雨东南雨热同期(2)高温多雨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3)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4)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5)D【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的位置,可以推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所以左图所示是北半球的夏季,该季节位于印度半岛的孟买盛行西南风,该季节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该季节⑦区域盛行东南风,该季节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2)图中所②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属于湿季,高温多雨,其成因是此时是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3)图中⑤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多雨。(4)受A气压带控制时④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5)②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干湿两季,甲图示意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图示意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的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④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丙图全年高温少雨,为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⑥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丁图相符,D正确。故选D。考点4气候与自然景观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马达加斯加岛的狐猴已经经历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下图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1.影响R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较低 B.气候凉爽 C.地形平坦 D.水源充足2.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答案】1.B2.B【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从图中可看出R城地处热带,气温高,但R城海拔高导致气候凉爽,适宜人类生活,B正确;图中R城纬度是18°S,全年高温,应该不适合人类居住,A错误;等高线密集,地形不平坦,C错误;R城海拔高,位于河流源头,水源不充足,沿海河流附近水源更充足,D错误;故选B。2.根据所学知识,根据图片,等高线东部比西部密集,因此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B正确;狐猴集中分布区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水汽充足,并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加之受到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四种气候类型中,降水是由同一大气环流影响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图示各气候类型中,我国只可能有其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A4.C【解析】3.根据四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①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是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在750~1000mm左右,为热带草原气候。①地冬季温和多雨,降水是受西风带控制形成;②地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降水是受西风带控制形成;③地夏季高温多雨,降水是由夏季风影响形成;④热带草原气候的雨季,降水是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①②两地降水都是西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同一大气环流,①②对,A正确,BCD错误。故选A。4.我国主要有五种气候类型,分别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据上题:我国只可能有其中的③温带季风气候分布,C正确,ABD错误。故选C。巴芬岛是加拿大第一大岛屿,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多为1500米2000米,上覆有冰川(如下图)。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巴芬岛成为人们欣赏北极地区奇景的好去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巴芬岛分布最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 B.冰原 C.阔叶林 D.苔原6.与西部相比,巴芬岛东部多冰川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B.受暖流影响,降雪较多C.海拔较高,气温低 D.距海较近,水汽充足【答案】5.D6.C【解析】5.由图可知岛中冰川面积小,巴芬岛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促,自然景观为极地苔原,针叶林主要位于亚寒带地区,阔叶林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水热较为充足的地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6.整体岛屿的东西部纬度相当,A错误。由图可知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B错误。结合材料“岛上山脉几乎纵贯东部,海拔多为1500米~2000米,上覆有冰川”,由此可知东部多冰川主要是因为东部海拔高,气温低,易于形成冰川;中西部福克斯海湾沿岸低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不利于冰川形成,C正确。巴芬岛东西部均临海,因此水汽均较为充足,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进阶·疑难点综合检测】图中a为北半球某区域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1.E点的气压值约为(

)A.1002.5 B.1007.5 C.1012.5 D.1017.52.甲点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3.此刻,冷锋锋线正经过图中E点,E点附近锋线移动方向是(

)A.向东南移动 B.向东北移动 C.向西南移动 D.向西北移动【答案】1.C2.D3.A【解析】1.读图可知,甲、丙、乙气压值相等,丁处气压值较低,故丁处靠近低压中心,丁丙为低压槽,E处位于沿甲乙线的气压最低处,气压值是1012.5,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根据近地面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知,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故甲处风向大致是西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3.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此刻,冷锋锋线正经过图中E点,E点附近锋线为冷锋,移动方向是向东南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飞机飞过暖锋前缘晴朗的天空时,其排出的水汽常凝结成白色云带。这种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人们常以此来预报暖锋的到来。下图为某时刻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45小题。4.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之中 B.处在上冷下热的强烈对流中C.受强紫外线照射 D.受冷锋云系挤压5.符合甲地沿线剖面天气系统分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4.A5.C【解析】4.由题干“飞机尾部凝结的云带能较长时间存在”可知,机尾部凝结的云不易扩散,大气比较稳定。暖锋前沿,锋面之下是冷气团,之上是暖气团,易出现逆温。处在逆温层,则大气稳定,云带不易被破坏,故而能较长时间存在,A项正确。如果处于上冷下热的强烈对流中,气流对流强烈,天气多变,云层无法保持较长时间,B错误。紫外线强烈照射对云层存在时间长短并无影响,C错误。受冷锋云系挤压将产生较大风力,云层易消失,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5.根据图示和甲地的等压线可知,甲附近存在锋面气旋,甲在暖气团一侧,暖气团在锋面之上,总体向偏东方向运动。甲西侧为南下冷锋,可能出现雨雪天气,东侧为北上暖锋,可能出现降雨天气,C正确。①图中甲东西两侧都处于冷气团一侧,A错误。②图中西侧为冷气团一侧,东侧为暖气团一侧,B错误。④图中甲西侧位于冷气团一侧,东侧位于暖气团一侧,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当冷锋系统逼近时,暖气团因受冷空气迅速挤压而高度聚集,气温产生短暂的升高,称为锋前增温。2022年11月某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锋前增温”现象,下图示意该日某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6.该日“锋前增温”现象可能发生在(

)A.甲 B.乙 C.丙 D.丁7.导致此次“锋前增温”幅度较大的原因是(

)A.冷气团影响范围广 B.暖气团影响范围广C.冷气团移动速度快 D.暖气团势力比较强【答案】6.B7.C【解析】6.由材料可知,“锋前增温”是随着冷锋逼近,暖气团被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锋前增温”的“锋”指的是冷锋,应出现在图示低压中心左侧的槽线处,乙处符合,B正确;甲、丙、丁三处不会出现冷锋,ACD错误。所以选B。7.“锋前增温”是冷锋过境前,由于冷气团势力较强将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而聚集增温,冷气团移动速度快是导致此次“锋前增温”幅度较大的原因,C正确;冷气团影响范围广、暖气团影响范围广、暖气团势力比较强都不是导致“锋前增温”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所以选C。下图是部分地区某日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面89小题。8.该日8时至20时,P地(

)A.天气持续阴雨 B.风向基本不变 C.渐受冷锋影响 D.气压略有上升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时左右K地受台风影响 B.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减弱C.20时左右P地暖气团主动抬升 D.8时至20时M地风速明显增强【答案】8.C9.D【解析】8.该日8时至20时期间,P地先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而后受冷锋影响,降温降水,A错误,C正确;看等压线图可知,P地气压在下降,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西风,BD错误。故选C。9.20时左右K地受锋面气旋(温带气旋)系统影响,A错误;因为低压中心气压值在下降,所以8时至20时图中低压中心势力在增强,B错误;20时左右P地受冷锋影响,所以是暖气团被迫抬升,C错误;从等压线疏密程度可知,8时至20时M地等压线变得密集,故风速明显增强,D正确。故选D。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图中虚线性质偏冷,读图,据此完成下面1012小题。10.有关图中甲乙两地气压带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B.乙地位于30°N附近C.甲地位于60°S附近 D.乙地盛行下沉气流11.有关图中①②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①风带气流向较高纬度运动 B.②风带气流向较高纬度运动C.①风带影响下降水偏少 D.②风带影响下降水偏多12.下图中正确表示甲地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B.C.D.【答案】10.D11.A12.D【解析】10.根据图中60°处锋面形态可知,甲地纬度相对较低,乙地纬度相对较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北纬30度附近,乙为极地高气压带,位于极地附近,甲乙两地均盛行下沉气流,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极地高气压带,①风带为盛行西风带,气流向较高纬度运动,受其影响降水较多,A正确,C错误;②风带为极地东风带,气流向较低纬度运动,受其影响降水较少,BD错误。故选A。12.风向北撇南捺,AC错误。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盛行西风带,风向西南风;其南侧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东北风。B错误、D正确,故选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导致地球上出现了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独特的气候区。即使在常年受同一大气环流控制地区内的不同地点,大气环流也存在差异。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13.此时甲地区最可能的月份和影响此地的气压带或风带的是(

)A.1月东南信风 B.1月副热带高压 C.7月副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