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分层作业(四)(建议用时:35分钟)1.李贽被称为“明代第一思想犯”,他的著作中有《焚书》《续焚书》,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著作将来肯定会被焚毁,这主要是由于书中()A.对正统思想进行了大胆批判B.反对盲从孔子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D.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中A[B、C、D三项均为李贽的主要思想成果,都体现了他对正统思想的批判,但都不全面,均从属于A项。]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 B.黄宗羲C.顾炎武 D.王夫之A[《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清代乾隆年间编著。明朝万历年间闻名思想家李贽否认孔孟学说、抨击封建礼教,其思想被统治者斥为“异端”。]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如同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A.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B.具有显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C.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D.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A[依据题干可知,黄宗羲的观点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调,A项正确;B项与题干不符,黄宗羲思想只是具有初步的民主色调,不具有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特征,解除;C项与题干不符,题干未体现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解除;D项与题干不符,题干只是提出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并未提出学校议政的方式,解除。]4.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A.主见学以致用 B.反对封建专制C.主见男女同等 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A[结合所学学问与材料的主题信息,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看出顾炎武主见学以致用。故选A项。]5.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B[题干材料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点,这一思想重在激发人们对国家兴亡的社会责任感,故选B项。]6.明末清初,王夫之主见“有其力者治其地”,黄宗羲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顾炎武力主“均田”。这些主见()A.具有深厚的复古色调 B.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C.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D.表达对个体小农的关注D[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继承,其主见具有复古色调缺乏历史依据,故A项错误;材料中三者皆关注农夫土地问题,与维护清朝统治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系,故解除B、C两项,D项正确。]7.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其次性的。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分是()A.“理”与“气”的地位 B.是否反映人民的愿望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C[依据材料可知,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其次性的,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分是唯物与唯心的区分,王夫之思想属于唯物主义,朱熹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故选C项;“理”与“气”的地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故A项解除;材料未涉及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故B项解除;材料未涉及辩证地看问题,故D项解除。]8.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白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减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A[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都反对君主专制,带有早期启蒙思想的色调,所以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照旧居于主流地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C两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没有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D项不符合题意。]9.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将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封建大一统宗法社会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缘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见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相识。(3)材料二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从儒学内容、董仲舒的改造、时代须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方面来归纳即可。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归纳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从其根源、内容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相识”即可。第(3)问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只是印证了其部分观点。对比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理由可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归纳。[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须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回答详细史实也可)(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见工商皆本;治学上主见经世致用。相识:是君主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调,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肯定影响。(3)角度:从“维新”“开明”的角度印证。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见。10.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A.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B.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须要C.地主阶级改革派快速形成和发展壮大D.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仔细吸取阅历教训A[肯定思想文化是肯定经济改变的反映,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的是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项。]11.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道:“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D.是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的结合B[材料的大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省略号之前阐述了黄宗羲的思想有对儒家思想继承的一面;省略号之后的部分又表达了不能否认其思想具有“现代”精神,所以材料体现的观点即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项正确。]12.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A.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D.重好用而不尚空谈之学D[材料的意思是人性、命运、天命等,是孔子很少谈论的,却是当今君子们成天挂在嘴上的。出去做官、与人相处、离去与留下、辞职与接受俸禄、收取与赐予等行事做人的道理,是孔子、孟子经常用来教化人的,然而当今君子们却很少说到,这表明顾炎武的主见是注意实学,反对空谈,故D项正确。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错误;挑战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13.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于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了()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同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A[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来推断A项正确;君主批判思想和“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的题意不符,解除B项;自由同等思想不符合明清之际的思想特点,解除C项;重农抑商思想在明清之前早已出现,解除D项。]1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是私学教化的鼻祖,但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很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行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讪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讪笑他“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孔子的十种形象》材料二西汉是我国古代教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有关古代长沙教化的最早记载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西汉的建立,结束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和思想禁锢,“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文礼……于是喟然叹兴于学”,文化教化起先从沉闷肃杀的氛围中走出来……在文化教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还兴办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各级官学。……(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当,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外,《论语》《孝经》人人必修……。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西汉儒家教化与官学模式的确立》材料三黄宗羲提出了国家的人才必需是学校培育出来的,学校要肩负起为国育才的重任。他设想的学校体系有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地方的郡县学、乡村的小学,还有私立的学院。受教化的对象既有王公贵族的子女,还有黎民百姓的子女。黄宗羲认为学校还应是政府监督机构,他意图赐予学校议政的功用,使学校成为监察机关。他的志向中的学校是国人的代表机构,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以天子为代表的政府进行对话的检察机构。这种对话不是一种对立,而是通过议政来起到限制君权的作用,从而实现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摘自高维英《论黄宗羲的民主教化思想》(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孔子创办私学的重大贡献。分析当时“矮化”孔子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西汉时期教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黄宗羲设想的学校有何特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私学教化的鼻祖”和所学学问从办学模式以及影响回答;其次小问结合儒家思想主见以及百家争鸣和诸侯争霸的特别环境分析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太学)其教授选择德高博学的经师大儒担当,称博士……太学的教学内容都是儒家的经典……地方官学按行政区划设立,在郡国称为学,县称为校”等信息从教化机构、教学内容以及教官设置回答。其次小问,结合汉代儒学地位提高以及被确立为正统思想等角度思索回答。第(3)问,依据材料三“受教化的对象既有王公贵族的子女,还有黎民百姓的子女”“黄宗羲认为学校还应是政府监督机构,他意图赐予学校议政的功用,使学校成为监察机关”等信息从学校政治功能、教化对象以及议政功用等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