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50分)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图像最能反映()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2.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A.23:00 B.21:52 C.23:04 D.22:563.图像中心和该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分别为()A.天顶、逆时针 B.天顶、顺时针 C.北极星、逆时针 D.北极星、顺时针4.(1分)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陆续在世界各地蔓延。中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帮扶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北京时间3月12日11点31分,中国医疗队从北京出发,经过18个小时后抵达罗马(41°54'N,12°29'E)进行救援。中国医疗队抵达罗马时,当地区时是()A.3月13日22:31 B.3月12日22:31 C.3月13日12:31 D.3月14日12:31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堪培拉昼短夜长,且白昼不断增长的时间段对应的是()A.A﹣B B.B﹣C C.C﹣D D.D﹣A6.当直射点位于D地时()A.南极圈极夜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D.济南昼最短夜最长7.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逐渐扩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减小 D.杭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小梅和小雪分别住在平阴某小区同一栋楼房的6层和16层,该小区阳台都统一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自秋分日至冬至日的正午时段,小梅家晾衣架的绳索长度()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变短 D.一直变长9.小梅与小雪家相比较,正午时绳索长度的年变化幅度()A.小梅家大于小雪家 B.小梅家小于小雪家 C.小梅家等于小雪家 D.无法比较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某岛(图1)后,发现该岛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岩浆喷发,且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台地。在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图2)。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据此完成下题。10.该岛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岩浆喷发,主要是因为该岛()A.受亚欧板块的挤压 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11.根据侵蚀程度,推断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由早到晚为()A.台地、平顶山、尖顶山 B.台地、尖顶山、平顶山 C.平顶山、台地、尖顶山 D.尖顶山、平顶山、台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1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地貌是()A.流水侵蚀地貌 B.流水沉积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风力沉积地貌13.影响实验结束后甲乙水槽中的泥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土质 C.植被 D.地形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该地居民常用石头垒砌房屋,专家在岩石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如图是岱崮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该地地貌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外力侵蚀→沉积→地壳下沉 C.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侵蚀15.由图推测该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火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震如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16.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B.②为高空南风 C.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D.④为东南信风1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B.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海洋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陆地)向南凸出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19.图示()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下面图1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2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D.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该山地最高处大约2800米),回答下列各题。22.①﹣⑤点夏季降水变化情况是()A.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B.减少﹣增加﹣减少﹣增加 C.减少﹣增加 D.减少﹣增加﹣减少23.此山地水汽主要来源为()A.其东南方向的太平洋 B.其西北方向的日本海 C.其东南方向的日本海 D.其西北方向的太平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小题。24.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25.R、Q两地()A.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以下是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的日记片段:“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下雪,可天出奇的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6.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一场()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暖锋过境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27.关于此次天气系统过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B.过境时这里细雨绵绵 C.过境时风力比较小 D.过境后的天气对小麦的生长有利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28.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9.甲、乙、丙、丁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阴雨绵绵 B.乙地狂风暴雨 C.丙地大风降温 D.丁地台风侵袭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0.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①地下水补给②湖泊水补给③雨水补给④积雪融水补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1.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C.泥沙含量大 D.冬季封冻断流如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2.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叶尼塞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刚果河流域33.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如图为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对于图中甲、乙洋流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洋流为暖流 B.乙图中洋流为寒流 C.甲图中洋流为寒流 D.纬度未知,洋流性质无法判断35.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 B.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 C.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 D.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大陆东岸天津市某学校的地理研究小组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如图表示该活动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模拟探究活动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6.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①与②植被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C.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D.⑤与⑥气候不同—海拔高度不同37.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C.⑤地植被有明显的落叶现象 D.⑥地盛产葡萄、油橄榄如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38.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39.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如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①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②7:3217:08③6:3118:15④4:4519:39⑤7:2216:4940.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 C. D.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多雾的天气和西风带来的降水,满足了该处植物生存的需求,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但纳马夸兰地区东西向多肉植物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图为纳马夸兰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2.影响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东西差异主要因素()A.热量 B.地形 C.光照 D.土壤43.下列描述纳马夸兰多雾的季节和原因正确的是()A.夏季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B.夏季沿岸暖流增湿作用明显 C.冬季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D.冬季寒暖流交汇使水汽凝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4.图1中能反映图2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5.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长江上游 D.黄河下游如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46.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所致 B.东北信风所致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所致 D.盛行西风所致47.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势力增强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D.美国东南沿海水温上升48.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气象专家预测2016年我国夏季降水将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以下说法与,上述2016年的预测一致的是()A.夏季风增强,我国梅雨季节提前 B.夏季风减弱,南方雨季时间偏长 C.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水温偏低 D.秘鲁渔场上升流增强,渔业增产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9.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50.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二、综合题(共50分)51.(10分)请画出北半球夏至日侧视太阳光照图。绘图内容:地轴、自转方向、北极星、赤道、直射光线、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正午经线与零时经线(用红笔描出来)。5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四幅图分别为“黄淮海平原地形示意图”“左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冲积扇示意图”(戊)和“三角洲示意图”(己)。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1)结合材料,判断戊、己的地貌名称分别为、。比较两者的位置差异,戊位于,己位于。(2)描述材料二中戊图地貌的特点。(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较快,试分析其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信息,指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5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图中高压系统在低压系统的(填方向),M地风力(填大于或小于)N地,在图2中,绘制完成MN沿线锋面示意图(要求:绘制出锋面,并标注冷暖气团运动方向)。(2)分析说明T时刻该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N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54.(10分)读“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⑧洋流中,性质为暖流的有,从位置来看,这些暖流的分布规律是。(2)在⑧洋流附近海域,因流而形成了著名的渔场。(3)以③洋流为例,说明海—气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全球水热平衡的。(4)当丁处及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升高,会引起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形成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出现时,洋流(填序号)减弱,⑨沿海常出现(填气象灾害)。55.(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杭州王先生暑假自驾游路线图材料二:拉萨、杭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与平均气温曲线图材料三:王先生自驾游过程中微信聊天的截图(1)王先生从杭州到敦煌,沿途观赏到的自然带变化规律是,分别写出杭州、敦煌的地带性植被类型。(2)比较杭州,拉萨两地夏季气候特征的差异。(3)分别对王先生10:45、10:50两段微信聊天内容做出合理性解释。

2024-2025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共50分)如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图像最能反映()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分析】结合图可知,图示反映在地球上看到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该图反映了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故选:A。2.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最接近的时间是()A.23:00 B.21:52 C.23:04 D.22:5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恒星日,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第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所用的时间为一个恒星日,23:00+23小时56分=22:56。故选:D。3.图像中心和该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分别为()A.天顶、逆时针 B.天顶、顺时针 C.北极星、逆时针 D.北极星、顺时针【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北极星及周围星辰为恒星,视为固定不动,而相机虽然固定在地球表面,但是随着地球自转运动而动,所以出现圆形的星辰运动轨迹,所以图象反映的是地球自转。【解答】解: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而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星辰轨迹则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同心圆,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和在北半球仰视星空时感受到的地球自转方向(顺时针)相反,为逆时针,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1分)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陆续在世界各地蔓延。中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住疫情,并帮扶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北京时间3月12日11点31分,中国医疗队从北京出发,经过18个小时后抵达罗马(41°54'N,12°29'E)进行救援。中国医疗队抵达罗马时,当地区时是()A.3月13日22:31 B.3月12日22:31 C.3月13日12:31 D.3月14日12:31【分析】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位置靠东的时间早,靠西的时间晚,时间的计算是“东加西减”。【解答】解: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罗马的经度是12°29'E,属于东一区,东一区比东八区晚7个小时,因此中国医疗队抵达罗马时,当地区时是3月12日11点31分﹣7小时+18小时=3月12日22:31,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堪培拉昼短夜长,且白昼不断增长的时间段对应的是()A.A﹣B B.B﹣C C.C﹣D D.D﹣A【分析】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长,黑夜就会变短,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12月22日~3月21日)或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3月21日~6月22日);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白昼就会变短,黑夜就会变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就会减少(6月22日~9月23日)或出现极夜现象的地区就会增多(9月23日~12月22日)。南半球则反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堪培拉位于南半球,堪培拉昼短夜长,白昼不断增长,表明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图中B﹣C段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当直射点位于D地时()A.南极圈极夜 B.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D.济南昼最短夜最长【分析】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越长,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地区开始有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情况相反;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就白昼变长,黑夜变短。【解答】解:当直射点位于D地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故A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相对较快,故B错误。济南位于北半球,冬至日济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此时昼最短夜最长,故C错误,D正确。故选:D。7.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在逐渐扩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减小 D.杭州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分析】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可知,图中A是春分日,B是夏至日,C是秋分日,D是冬至日.所以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但在向南运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解答】解:A、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扩大,不符合题意。B、7月份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不符合题意。C、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在逐渐减小,故正确。D、直射点从B到C的这段时间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选:C。小梅和小雪分别住在平阴某小区同一栋楼房的6层和16层,该小区阳台都统一安装上下伸缩式晾衣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自秋分日至冬至日的正午时段,小梅家晾衣架的绳索长度()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变短 D.一直变长【分析】由生活常识可知,冬季正午阳光斜射,照到室内的阳光面积大,夏季正午阳光直射,照到室内的阳光面积小,所以夏季需要把晾衣架的绳索变长。【解答】解:晾衣架伸缩的上下收缩主要是为了衣服能被太阳光照射到,一年中,太阳入射角度会有变化,因而悬绳的长度也会有变化,结合示意图,不难得出以下规律,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悬绳晾衣架的绳长就越长,反之亦然。因此秋分至冬至的正午时段,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平阴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逐渐变小的,可以得到绳索长度是逐渐变短,C正确,ABD错误。故选:C。9.小梅与小雪家相比较,正午时绳索长度的年变化幅度()A.小梅家大于小雪家 B.小梅家小于小雪家 C.小梅家等于小雪家 D.无法比较【分析】根据所学知识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影长,小梅和小雪在同一栋楼,一个是六楼一个16楼,两者的政务他们高度和影长应该一致。【解答】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正午时绳索长度的年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有关,小梅和小同在合肥,每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值是相同的,所以绳索的年变化幅度也是一致的,与楼层高度无关,C正确。故选:C。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某岛(图1)后,发现该岛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岩浆喷发,且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台地。在海拔500m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m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m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图2)。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据此完成下题。10.该岛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岩浆喷发,主要是因为该岛()A.受亚欧板块的挤压 B.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消亡边界 C.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岛屿为冰岛,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活动频繁。故选:D。11.根据侵蚀程度,推断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由早到晚为()A.台地、平顶山、尖顶山 B.台地、尖顶山、平顶山 C.平顶山、台地、尖顶山 D.尖顶山、平顶山、台地【分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解: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故选:D。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两块相同的木板(模拟土坡)、沙土、草皮、自来水、两个水壶、两个水槽。步骤:①在坡度一致的两块木板上铺等量的沙土,其中一个再铺上草皮。②用装有同等水量的水壶分别在两沙坡上以相同高度、速度持续浇水,水流最终分别流入下方的甲、乙水槽中。③观察坡面的形态变化和水槽中堆积物的数量差异。1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地貌是()A.流水侵蚀地貌 B.流水沉积地貌 C.风力侵蚀地貌 D.风力沉积地貌【分析】坡面受流水作用,被冲刷、下切形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深加宽。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在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强烈的地区,常常形成峡谷。【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实验主要模拟的地貌是流水侵蚀地貌。故选:A。13.影响实验结束后甲乙水槽中的泥沙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 B.土质 C.植被 D.地形【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自然原因:(1)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2)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3)地形坡度大(4)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1)植被破坏(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开矿。【解答】解:从文字材料和图示可以看出,当地形坡度、高度、等量的沙土、同等水量流水速度相同时,沉积物的多少与破面的植被成正相关。故选:C。岱崮地貌是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该地居民常用石头垒砌房屋,专家在岩石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如图是岱崮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该地地貌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外力侵蚀→沉积→地壳下沉 C.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D.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分析】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解答】解:由材料可知,专家在岩石中发现了三叶虫化石,说明该地貌的岩石组成为沉积岩,是在沉积环境下形成的;而三叶虫生活在远古海洋环境中,如今岱崮地貌较周边地区海拔高,是经过地壳抬升所致;地壳抬升后,经外力侵蚀,形成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地貌形态,该地地貌形成过程为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A正确,ABD错误。故选:A。15.由图推测该地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A.火山 B.泥石流 C.滑坡 D.地震【分析】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解答】解:图示区域坡度较陡,降水量相对较小,不易发生泥石流,但是由于坡度较陡,容易发生滑坡灾害,故C正确。火山、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区,而图示山区位于板块内部,较少发生火山和地震;而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特殊洪流,一般发生在沟谷地区,故ABD错误。故选C。如图为局部地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16.关于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气流受热上升形成 B.②为高空南风 C.③为气流遇冷下沉形成 D.④为东南信风【分析】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解答】解:①为赤道位置,该处大气受热膨胀上升,②为高空中的西风,③处大气受重力作用而下沉,④为北半球的信风,应为东北信风,故A选项正确。故选:A。17.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巴西高原绿草茵茵 B.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 C.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海洋上等温线(相对同纬度陆地)向南凸出【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亚洲高压(又称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低压中心(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低压中心(冰岛低压)。【解答】解: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大陆为低气压,北半球夏季,大陆等温线凸向北,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D正确。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巴西高原属于干季,草木枯黄,A错。我国大部分地区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秋季,B错。夏季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C错。故选:D。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A.甲、乙、丁、丙 B.乙、丁、丙、甲 C.丙、甲、乙、丁 D.丁、丙、甲、乙【分析】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全球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即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六个风带:即南、北半球的低纬信风带,南、北半球的中纬盛行西风带,南、北半球的高纬极地东风带。【解答】解: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时间最长,说明其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有6个月受盛行西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其纬度高于乙地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丁地受信风带控制时间不到6个月,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丁地,所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丁、丙、甲。故选:B。19.图示()A.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 C.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分析】气压带是由于地球表面纬度高低不同,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于是形成不同的气压区域,这些区域就是气压带。在忽略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分布差异的情况下,由于三圈环流,在气压带之间形成的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大气环流分布在不同纬度位置,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大气水平运动地带,叫做风带。【解答】解: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是地中海气候,但不一定是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热带荒漠,非洲南端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丁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说明是热带荒漠,但不一定是撒哈拉沙漠。故选:A。下面图1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2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分析】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2°~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十分适宜人类居住,主要位于太平洋边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解答】解:根据图示富山市气温特点,最冷月气温在零度以上,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又因地处东亚季风区域内,所以该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选项D正确。故选:D。21.关于富山市气温、降水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D.气温季节变化较大——主要受海洋影响【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大气环流、洋流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读图可知,富山市位于日本本州岛西侧,位于当地山脉西侧,冬季的西北季风从大陆吹来时,经过日本海增温增湿,携带了大量水汽,在岛屿的西侧形成较丰富的地形雨,C正确。富山市位于本州岛山脉西侧,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相对较少,当地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关系不大,A错误。富山市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季风环流破坏了气压带和风带,当地不受西风影响,B错误。富山市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海洋热容量大,会导致气温季节变化变小,D错误。故选:C。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图(该山地最高处大约2800米),回答下列各题。22.①﹣⑤点夏季降水变化情况是()A.增加﹣减少﹣增加﹣减少 B.减少﹣增加﹣减少﹣增加 C.减少﹣增加 D.减少﹣增加﹣减少【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洋流、地形、海陆位置等。【解答】解:读图,左图表示海拔高度变化,右图横轴表示降水量大小,即向右表示降水量增加,读图判断,①﹣⑤点夏季降水变化情况是减少﹣增加﹣减少﹣增加。故选:B。23.此山地水汽主要来源为()A.其东南方向的太平洋 B.其西北方向的日本海 C.其东南方向的日本海 D.其西北方向的太平洋【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解答】解:日本夏季吹东南风,东南风由太平洋带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故选:A。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几内亚湾北部的陆地月平均气温始终高于几内亚湾海域。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据此完成小题。24.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没有关联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 C.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 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因素有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和洋流。【解答】解:布埃亚由非洲雨极之称,原因是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故A对,不符合题意;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多对流雨,故B对,不符合题意;西南季风与海岸垂直,抬升作用明显,故C对,不符合题意;北赤道暖流西流,对大陆西岸沿海气温、降水无影响,故D错,符合题意。故选:D。25.R、Q两地()A.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 B.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 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 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解答】解: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因此,R地盛行西南风,Q地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盛行东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以下是我国某中学高一年级同学的日记片段:“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下雪,可天出奇的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6.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一场()①沙尘暴天气②冷锋过境③台风过境④暖锋过境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分析】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气压升高等天气(雨区在冷锋锋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答】解:据日记内容“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下雪,可天出奇的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描述可知,这里刚刚经历一场沙尘暴天气,①正确。天更冷了,说明有冷锋过境,②正确。暖锋过境,气温应升高,④错误。台风过境有降水天气,③错误。故选:D。27.关于此次天气系统过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B.过境时这里细雨绵绵 C.过境时风力比较小 D.过境后的天气对小麦的生长有利【分析】冷锋过境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雨雪,气压升高等天气(雨区在冷锋锋后);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解答】解:根据日记内容“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下雪,可天出奇的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描述可知,这里刚刚经历一场沙尘暴天气,且天更冷了,说明有冷锋过境,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A正确。过境时这里大风降温,没有雨雪,BC错误。过境后的天气寒冷,对小麦的生长不利,D错误。故选:A。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28.图中四地风力最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解答】解:读图可知,①地等压线较②③④地密集,风力最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甲、乙、丙、丁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是()A.甲地阴雨绵绵 B.乙地狂风暴雨 C.丙地大风降温 D.丁地台风侵袭【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暖锋;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气旋是低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北半球呈逆时针辐合上升(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上升),由于其中心气流是上升的,所以出现阴雨天气.实例:台风。反气旋是高气压,气流运动方向是北半球呈顺时针辐散下沉(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下沉),因为中心气流下沉,所以天气晴朗。实例: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和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处于高压中心,天气晴朗,A错。乙地在青藏高原上,冬季较为寒冷干燥,B错。丙地处于冷锋的锋后,冷锋降水、大风、降温主要在锋后,故C正确。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此时是冬季,故丁地不会受到台风的侵袭,D错。故选:C。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0.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正确的是()①地下水补给②湖泊水补给③雨水补给④积雪融水补给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分析】河流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等。【解答】解:①补给终年较稳定,故判断为地下水补给,①对。②主要在春季形成补给,故判断为春季的积雪融水,②错。结合东北地区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图示③补给量大,且主要分布于夏季,故判断为夏季降水,③对。④补给与河流有互补关系,为湖泊补给,④错。故选:C。31.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C.泥沙含量大 D.冬季封冻断流【分析】陆地水体的关系特征: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解答】解:图示河流为东北地区的河流,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故选:B。如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小题。32.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叶尼塞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刚果河流域【分析】根据气候资料图,曲线表示气温变化,下方的柱状图表示降水量,上方的柱状图表示径流分配。依据气温和降水判断:该地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一致,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解答】解:;A、叶尼塞河流域流域大多位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故与题意不符;B、尼罗河流域大多属热带地区,故与题意不符;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季节变化明显,最冷月均温大于0℃,河流径流量和降水量变化一致;可知该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故与题意相符D、刚果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与题意不符。故选:C。33.该地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A.积雪融水补给 B.雨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分析】根据图中降水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明显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解答】解:根据图示地区分析可知,本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该河流的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故判断该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B正确。故选:B。如图为洋流与等温线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4.对于图中甲、乙洋流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洋流为暖流 B.乙图中洋流为寒流 C.甲图中洋流为寒流 D.纬度未知,洋流性质无法判断【分析】等温线的突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寒流等温线向低纬突出,暖流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解题时要根据海水等温线分布和洋流流向分析判断洋流性质。【解答】解: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其中从水温较高海区流向水温较低海区的为暖流,从水温较低海区流向较高海区的为寒流,因而图中甲为寒流,乙为暖流。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故选:C。35.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 B.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 C.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 D.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大陆东岸【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型大带为中心的反气旋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解答】解:根据图中的等温线可知,甲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则甲图洋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乙图洋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岸为暖流;甲图中洋流自冷水区流向暖水区,为寒流;乙图中的洋流自暖水区流向冷水区,为暖流。C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天津市某学校的地理研究小组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如图表示该活动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模拟探究活动路线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36.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①与②植被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C.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D.⑤与⑥气候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分析】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础是热量;2、经度地带性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3、垂直地带性分异: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4、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解答】解:读“模拟探究活动路线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①与⑦植被相似,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但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影响,故A错误。①是温带落叶阔叶林、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不同,是因为①与②纬度位置不同,故B正确。④是热带草原气候,因为受地形影响,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故C错误。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⑥是地中海式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二者受大气环流影响不同,故D错误。故选:B。37.下列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③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C.⑤地植被有明显的落叶现象 D.⑥地盛产葡萄、油橄榄【分析】由于自然带形成的基础是水热条件组合,而众多影响生物因素中,气候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相对应的植被、土壤分布在相对应的自然带内。因此自然带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带的分布基本上与气候分布是一致的。【解答】解:②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A错误。③地为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⑤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没有明显的落叶现象,C错误。⑥是地中海气候,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D正确。故选:D。如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38.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分析】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发生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影响,自然景观呈现南北方向更替;地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弱,受其影响,自然带呈现东西方向更替。【解答】解:根据图示自然植被的分异状况(沿X方向由热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荒漠,沿Y方向由温带荒漠过渡到温带草原),可以判断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故选:D。39.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A.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 B.热带草原亚热带硬叶林 C.热带雨林温带落叶林 D.热带雨林亚热带硬叶林【分析】地理环境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叫做水平地域分异。水平地域分异主要包括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和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解答】解:读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X代表的是热量、Y代表的是水分,依据图中自然带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热带草原、温带落叶林。故选:A。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如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①日出时刻日落时刻②7:3217:08③6:3118:15④4:4519:39⑤7:2216:4940.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解答】解:结合图可知,①的昼长=17:08﹣7:32=9小时36分,②的昼长=18:15﹣6:31=11小时44分钟,③的昼长=19:39﹣4:45=14小时54分钟,④的昼长=16:49﹣7:22=9小时27分钟。四地中②的昼长最接近12小时,因此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②。故选:B。41.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A. B. C. D.【分析】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四季正午太阳位于南方。【解答】解: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外都是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当日正午时太阳位于灵雾山正南。因此当天灵雾山日出时太阳在东北,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日落时太阳在西北,符合条件的为B图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故选:B。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多雾的天气和西风带来的降水,满足了该处植物生存的需求,成为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但纳马夸兰地区东西向多肉植物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如图为纳马夸兰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2.影响纳马夸兰地区多肉植物东西差异主要因素()A.热量 B.地形 C.光照 D.土壤【分析】据图可知,纳马夸兰沿岸有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高峻的山脉阻挡了西侧来自海洋的水汽。【解答】解:根据图示,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在纳马夸兰地区,高峻的山脉阻挡了西侧来自海洋的水汽,导致了山脉东西两侧迥异的气候环境差异,从而影响了多肉植物的分布,B正确。故选:B。43.下列描述纳马夸兰多雾的季节和原因正确的是()A.夏季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 B.夏季沿岸暖流增湿作用明显 C.冬季盛行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D.冬季寒暖流交汇使水汽凝结【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解答】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可知,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较强,因此纳马夸兰夏季多雾,故A正确。故选: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4.图1中能反映图2中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知识,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解答】解:读图2可知无论是在河流的枯水期还是洪水期都是河流水位高于潜水位,即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读图1可知②④表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地表水,①则表示地表水总是补给地下水。故选:A。45.这种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可能发生在()A.里海沿岸 B.青海湖沿岸 C.长江上游 D.黄河下游【分析】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解答】解:里海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为内流湖,水位低,地下水补给里海,故A错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区,降水少,湖水水位低,地下水补给湖水,故B错误。长江上游河谷深,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河水补给地下水,故C错误。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为单向补给,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故D正确。故选:D。如图为世界局部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两题。46.对图中实线所示洋流的主要形成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减少所致 B.东北信风所致 C.大洋东部海区海水增多所致 D.盛行西风所致【分析】图中的实线为30°N﹣60°N之间的北大西洋暖流,属于西风带内,为风海流。【解答】解:图中实线所示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主要是盛行西风所致,D正确,B错误。北大西洋暖流为风海流,不是补偿流,AC错误。故选:D。47.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则下列情况最可能出现的是()A.图中实线所示洋流势力增强 B.低纬度海区东岸更加干燥 C.美国东南沿海降水减少 D.美国东南沿海水温上升【分析】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解答】解:墨西哥湾暖流势力减弱,输送到美国东南部的热量减少,美国东南部沿海的水温会较常年偏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故C正确,D错误。若某些年份,图示海洋的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那么墨西哥湾暧流与北大西洋暖流的势力都会减弱,故A错误。受低纬度海区东部海水持续增温的影响,空气受热上升,低纬度海区东岸会更加湿润,故B错误。故选:C。48.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气象专家预测2016年我国夏季降水将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以下说法与,上述2016年的预测一致的是()A.夏季风增强,我国梅雨季节提前 B.夏季风减弱,南方雨季时间偏长 C.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水温偏低 D.秘鲁渔场上升流增强,渔业增产【分析】厄尔尼诺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解答】解: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我国夏季风减弱,南方雨季时间偏长,易出现涝灾,故A错,B对。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水温偏高,秘鲁渔场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故CD错。故选:B。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9.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D.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分析】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异规律。【解答】解:M地7月温和多雨,1月高温少雨,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A错、B对。影响图中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西侧为迎风坡,东侧为背风坡,C错。影响自然带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和水分,D错。故选:B。50.M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A.M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B.M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C.M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D.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分析】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的地域组合.但是,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解答】解: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M地区气候资料图,山地M一侧的山坡为西侧,根据图中的坡面是东坡和西坡,因此判断山脉的走向大致是南北方向,因此两侧的热量条件基本相同,所以造成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M侧是迎风坡,降水丰富,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共50分)51.(10分)请画出北半球夏至日侧视太阳光照图。绘图内容:地轴、自转方向、北极星、赤道、直射光线、晨昏线、夜半球、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正午经线与零时经线(用红笔描出来)。【分析】太阳光照图,有侧视俯视之分,俯视又有南北极之分。侧视图,晨昏线是直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且过中心点。北极极昼,南极极夜。俯视图,晨昏线是曲线,与极圈相切,与赤道的两个交点要平分赤道。若是北极俯视,北极圈以内应为白天;南极俯视,南极圈内为黑夜。【解答】解:北半球夏至日光照图,基本要点有: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且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现象;背向太阳一侧为夜班球,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太阳照射一侧为昼半球,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垂直;自转方向逆时针,绘图如下:故答案为:5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下面四幅图分别为“黄淮海平原地形示意图”“左图中A、B两点间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冲积扇示意图”(戊)和“三角洲示意图”(己)。材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1)结合材料,判断戊、己的地貌名称分别为冲积扇、三角洲。比较两者的位置差异,戊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己位于河流的入海口。(2)描述材料二中戊图地貌的特点。(3)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冲积扇的形成速度明显较快,试分析其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信息,指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并分析原因。【分析】(1)流水作用可以促进沉积作用的发生。当水流速度减缓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流中的物质会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地貌。例如,河流中的河漫滩、三角洲等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2)戊图地貌的特点可以从海拔、地势落差、颗粒物分选性等方面考虑。(3)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4)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对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影响可以从含沙量、水位季节变化等方面考虑。【解答】解:(1)戊为冲积扇,是流水堆积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己为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处。(2)戊为冲积扇,是流水堆积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随着水流速度减慢,堆积物颗粒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随着水流速度减慢,堆积物颗粒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形成黄河冲积扇的泥沙物质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该区域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4)河口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处。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主要来看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的提高,会使水土流失减轻,黄河携带泥沙减少,导致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故答案为:(1)冲积扇;三角洲;河流的出山口;河流的入海口(2)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3)形成黄河冲积扇的泥沙物质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黄土高原,黄土层深厚且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该区域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农耕文明时期,黄河流域人口激增,大规模毁林开荒、开垦草原,植被覆盖率明显降低,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从而冲积扇的形成速度加快。(4)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减慢。原因: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的现象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减少,黄河水携带的泥沙也相应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的速度减慢。5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图中高压系统在低压系统的西北(填方向),M地风力大于(填大于或小于)N地,在图2中,绘制完成MN沿线锋面示意图(要求:绘制出锋面,并标注冷暖气团运动方向)。(2)分析说明T时刻该锋面形成的原因。(3)预测N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分析】(1)读图可知,高压中心位于(60°N,100°E)附近;低压中心大致位于(110°E,48°N)附近,所以高压中心在低压中心的西北方向;由图可知,M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