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3年3月22日,北京同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森林火险橙色预警,提醒市民外出需注意防风防沙,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完成下面小题。1.引起本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可能为()A.反气旋 B.暖锋 C.台风 D.冷锋2.(2分)本次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影响较为严重,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沙尘天气前期,西北地区积雪融化,下渗多,土壤水分较高 B.沙尘天气前期,西北地区气温偏高,蒸发多,地表沙源裸露 C.沙尘天气期间,大气削弱作用较差,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 D.沙尘天气期间,北京地区气温升高,易自燃,引发森林火险如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2分)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2分)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太原盆地长约105km,宽达40km,如图为该盆地构造示意图。地质时期,上地幔顶面变化引起湖泊盆底变化,若下降则形成盆底1,发生湖侵;反之形成盆底2,发生湖退。湖侵—湖退影响湖水外泄量(外泄口海拔高度不变),并引起下游河流侵蚀强度的改变。完成下面小题。5.(2分)湖退会引起该地()A.盆底下降 B.外泄水量减少 C.湖面扩大 D.湖相沉积减弱6.(2分)湖侵—湖退会引发下游河流阶地的形成,符合这一过程的是()A.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侧蚀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 B.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下切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 C.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下切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 D.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侧蚀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如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2分)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8.(2分)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分)土耳其地震发生时,()A.6日占全球日期范围的1/3 B.北京昼短夜长 C.极昼范围将扩大 D.北京物体影子朝向西南10.(2分)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表现为()A.土耳其地震是板块张裂 B.新西兰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 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 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都在日出时出发沿着玄武湖边绿道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完成下面小题。11.(2分)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B.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C.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D.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12.(2分)春分日时,如果跑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则太阳在小明右前方的路段是()A.A路段 B.B路段 C.C路段 D.D路段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2分)下列关于洪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裸露,风化侵蚀形成 B.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C.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小,边缘颗粒物大 D.坡度大,滑落崩坍形成14.(2分)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不显著 B.坡度缓,坡长长 C.河流流量小 D.坡度陡,搬运能力强盐风化作用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并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岩石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形成坑坑洼洼的岩石表面景观的作用。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如图示意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露头是岩石出露地表的部分)的盐风化穴,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2分)岩石背风面易发生盐风化的原因是()A.干燥,盐分易结晶 B.潮湿,盐晶易膨胀 C.风小,风力侵蚀弱 D.向阳,昼夜温差大16.(2分)若该地红色砂岩四周年降水量相同,岩石的盐风穴发育较明显的一侧是()A.偏西侧 B.偏南侧 C.偏北侧 D.偏东侧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2分)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18.(2分)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映出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如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2分)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植被覆盖度②基岩性质③冰川动力④冰川温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分)与乙处相比,甲处槽谷横剖面谷宽更大,最可能是因为甲处相较于乙处()A.位于冰川下游,冰川规模大,冰川堆积作用强 B.位于冰川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C.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堆积作用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侵蚀作用强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湖,与大西洋仅隔—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21.(2分)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的沙源主要来自于()A.河流搬运 B.海浪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22.(2分)帕图斯湖东岸沙坝仍在变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20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如图)开幕。二十大会期共6天,其间多为晴天,其中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2分)旅居纽约(74°W)的中国留学生若想实时收看二十大开幕,则他打开电视的时间约是()A.16日03时 B.16日21时 C.15日21时 D.17日23时24.(2分)二十大召开期间()A.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正午日影渐短 B.人民大会堂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长 C.广场西侧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长安大街上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图示完成下面小题。25.(2分)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A.锋面活跃 B.太阳辐射强 C.对流运动频繁 D.地形复杂26.(2分)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A.7:00﹣8:30面朝太阳 B.10:00﹣11:30面朝太阳 C.13:00﹣14:30背对太阳 D.16:00﹣17:30背对太阳锋前增温是指某地在冷空气到来之前,高空低压气团下沉到地面,气压升高压缩增温。2022年11月下旬,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多地气温急剧下降,但是27日~29日广东顺德日最高气温却由27℃持续上升至31℃.如图示意29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2分)图示时刻,顺德比郴州()①气温高②风力大③气压高④太阳辐射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8.(2分)冷空气来临之前,顺德持续升温是因为()①天气晴朗大气辐射增温②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③暖气团受挤压集聚增温④偏南风带来暖气流增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如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2分)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30.(2分)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A.9:40 B.10:10 C.10:40 D.11:10二、主观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气象台2021年11月5日06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黄色预警:预计5日08时至7日08时,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大部、青海北部、甘肃、宁夏、陕西、华北、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气温将下降8~10℃,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2~14℃,局地16℃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如图为2021年11月5日02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1)说出图中甲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气流运动的特征,并说明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2)指出乙地即将迎来预警中的灾害性天气名称,并说明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3)简要说明材料中所述天气现象对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受板块挤压影响,青藏高原地壳仍整体处于抬升中,但高原内部的抬升并不均匀,高原内部河流地貌的演变也深受其影响。雅鲁藏布江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该流域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向半湿润、湿润气候的过渡区,汛期显著,冬春季节多大风。两岸坡面多分布有沙丘,这些沙丘以江心洲、河漫滩为依托,沿山坡爬升。雅鲁藏布江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野外考察发现,在雅鲁藏布江干流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峡谷(宽度200米以下)段和宽谷(宽度3000米以上)段相间分布。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雅鲁藏布江干流在谢通门以下1000千米河段的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1)雅鲁藏布江两岸多沙坡地景观。试分析该景观形成的原因。(2)根据河谷宽度和沉积物厚度统计图,推测雅鲁藏布江干流宽谷段和峡谷段地壳抬升速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雅鲁藏布江干流加查以下河段沿岸山体崩塌、滑坡现象多发,产生的大量石块易堆积在河道内形成堰塞体。推测在堰塞体形成后堰塞体上游段河谷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23年3月22日,北京同时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和森林火险橙色预警,提醒市民外出需注意防风防沙,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工作。完成下面小题。1.引起本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可能为()A.反气旋 B.暖锋 C.台风 D.冷锋【解答】解:结合材料提示时间3月22日,北京地区冷气团势力依然较强,同时出现大风等天气,因此推测引起本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为冷锋,D正确,B错误。沙尘暴发生时风力较大,而反气旋控制下风力较小,A错误。台风一般在夏秋季节出现,往往带来降水天气,与沙尘暴形成条件不符,C错误。故选:D。2.(2分)本次北京地区沙尘天气影响较为严重,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沙尘天气前期,西北地区积雪融化,下渗多,土壤水分较高 B.沙尘天气前期,西北地区气温偏高,蒸发多,地表沙源裸露 C.沙尘天气期间,大气削弱作用较差,气温高,昼夜温差较大 D.沙尘天气期间,北京地区气温升高,易自燃,引发森林火险【解答】解:如果前期土壤水分较高,则不利于沙尘被风吹起,不利于沙尘暴的形成,A错误。气温偏高,蒸发旺盛,土壤含水量低,植被生长差,地表沙源裸露,容易被风吹起,形成沙尘暴,B正确。沙尘暴期间,空气中粉尘多,作为大气中杂质,会增大削弱作用,增强保温作用,昼夜温差较小,C错误。沙尘暴期间冷锋过境,一般经历降温天气,气温不易达到自燃的条件,D错误。故选:B。如图为2019年12月某时刻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3.(2分)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答】解: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甲地等压线最为密集,所以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所以A正确。故选:A。4.(2分)此时刻可能出现雨雪天气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答】解:甲地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错误。此时是12月份,是冬季,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是冷锋的主要降水区,可能存在降雪,B正确。目前丙、丁均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不会有降雪,C、D错误。故选:B。太原盆地长约105km,宽达40km,如图为该盆地构造示意图。地质时期,上地幔顶面变化引起湖泊盆底变化,若下降则形成盆底1,发生湖侵;反之形成盆底2,发生湖退。湖侵—湖退影响湖水外泄量(外泄口海拔高度不变),并引起下游河流侵蚀强度的改变。完成下面小题。5.(2分)湖退会引起该地()A.盆底下降 B.外泄水量减少 C.湖面扩大 D.湖相沉积减弱【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湖退会形成盆底2,引起该地盆底上升,外泄水量增多,湖面缩小,湖相沉积减弱,ABC错误,D正确。故选:D。6.(2分)湖侵—湖退会引发下游河流阶地的形成,符合这一过程的是()A.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侧蚀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 B.湖侵→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下切减弱→水位上升→形成阶地 C.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下切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 D.湖退→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侧蚀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解答】解: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湖侵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河流侧蚀减弱,水位下降,利于形成河漫滩,AB错误。湖退会导致下游水量增加,河流下切加剧,水位下降,形成阶地,C正确,D错误。故选:C。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如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2分)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答】解: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利于油气储存,是很好的储油构造,因此如果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是甲,A正确。故选:A。8.(2分)丁地的地质构造类型主要为()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处地下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乙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为断层构造,丁处地下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B正确。故选:B。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13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此后,该区域附近又发生数十次余震。据当地媒体报道,地震影响区域内6日出现降雨雪等恶劣天气,可能影响救援工作进行,截至2023年2月10日,强震已致土耳其、叙利亚超2万人死亡。当地时间2023年2月15日晚上7点38分,新西兰首都惠灵顿附近发生了里氏6.3级强震,本次地震的震中在库克海峡,震源深度48公里,属于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没有引发海啸威胁。目前没有报告显示造成人员伤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2分)土耳其地震发生时,()A.6日占全球日期范围的1/3 B.北京昼短夜长 C.极昼范围将扩大 D.北京物体影子朝向西南【解答】解:由材料信息“2023年土耳其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13时24分(北京时间18时24分),再次发生里氏7.8级地震”可知,土耳其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5个小时,所以土耳其当地时间为2月6日4时17分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月6日9时17分,可知此时西一区区时是2月6日0时17分,全球处于6日的范围是西一区向东到中时区再向东到东十二区,共占13.5个时区,约占全球日期范围的一半,但不到全球日期范围的1/3,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南极附近极昼范围将缩小,B错误。土耳其地震发生时为2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所以北京昼短夜长,C正确。太地震发生时土耳其当地时间为2月6日4时17分,北京时间为9时17分,太阳位于东南,北京物体影子朝向西北,地震再次发生时是北京时间18时24分,已经日落,D错误。故选:C。10.(2分)土耳其和新西兰地震的形成表现为()A.土耳其地震是板块张裂 B.新西兰地震是板块消亡边界 C.均与亚欧板块运动有关 D.均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解答】解:土耳其以南是非洲板块,以东是阿拉伯板块,这两个板块向北移动,与正在向南移动的欧亚板块相挤压,容易引发地震;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挤压地带,即消亡边界,故B对,ACD错。故选:B。家住南京(118°46'E,32°03'N)的小明都在日出时出发沿着玄武湖边绿道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完成下面小题。11.(2分)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B.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 C.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 D.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解答】解: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先提前后推迟;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先提前后推迟。故选:B。12.(2分)春分日时,如果跑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则太阳在小明右前方的路段是()A.A路段 B.B路段 C.C路段 D.D路段【解答】解: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小明跑步的时间为地方时6时至7时,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A路段大致由南向北跑,太阳位于右后方,A错误。B路段大致由西向东跑,太阳位于小明右前方,B正确。C路段大致由西北向东南跑,太阳位于左前方,C错误。D路段大致由东向西跑,太阳位于右后方,D错误。故选:B。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2分)下列关于洪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裸露,风化侵蚀形成 B.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 C.洪积扇上部颗粒物小,边缘颗粒物大 D.坡度大,滑落崩坍形成【解答】解:冲积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故AD错。降水不均,沟谷发育,河流携带的泥沙多,当河流流出山口,泥沙淤积,故形成冲积扇,故B对。冲积扇上部颗粒物较大,边缘颗粒物较小,故C错。故选:B。14.(2分)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风化作用不显著 B.坡度缓,坡长长 C.河流流量小 D.坡度陡,搬运能力强【解答】解:根据图片,形成甲处洪积扇的河流长度较大,流经地区坡度较缓、坡长较长,因此在甲处沉积下来的颗粒物粒径较小,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B正确,D错误。风化作用的大小与砾石数量关系不大,A错误。该区域河流流量都较小,差别不大,C错误。故选:B。盐风化作用是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并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岩石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形成坑坑洼洼的岩石表面景观的作用。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如图示意甘肃酒泉某地红色砂岩露头(露头是岩石出露地表的部分)的盐风化穴,该地平均年降水量仅为84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2分)岩石背风面易发生盐风化的原因是()A.干燥,盐分易结晶 B.潮湿,盐晶易膨胀 C.风小,风力侵蚀弱 D.向阳,昼夜温差大【解答】解:盐风化是易溶于水的盐分结晶导致的,岩石背风面不易被雨水淋湿,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强烈,盐分在岩石缝隙中结晶,撑裂岩石,A正确;岩石背风面较干燥,B错误;风力侵蚀的强弱与盐风化的形成无关,C错误;背风面不一定是向阳面,D错误。故选:A。16.(2分)若该地红色砂岩四周年降水量相同,岩石的盐风穴发育较明显的一侧是()A.偏西侧 B.偏南侧 C.偏北侧 D.偏东侧【解答】解:甘肃位于北半球,南侧接受太阳光照的时间较长,南侧的温度较高,蒸发量较大,盐较容易结晶,故南侧的盐风化较为明显。故选:B。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如图所示的是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2分)此次降水过程呈现的天气变化依次是()A.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 B.疾风骤雨、雪花纷飞、冻雨夹雪 C.雪花纷飞、风雨交加、冻雨夹雪 D.风和日丽、冻雨夹雪、和风细雨【解答】解:根据材料“露点温度是指气压不变、水汽无增减情况下,未饱和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可知,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时,水汽不会凝结,结合图上信息分析,18日14时﹣20时气温与露点温度相同且大于0℃,说明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形成降水,根据风速逐渐增大,应为风雨交加;在18日20时左右,离地2m气温开始低于0℃,降水开始形成雨加雪,气温足够低以后形成降雪,所以此天气变化依次为风雨交加、冻雨夹雪、雪花纷飞,A正确,BCD错误。故选:A。18.(2分)此次天气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对流旺盛 B.逆温增强 C.暖锋经过 D.冷锋过境【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可知,气温骤降,风速先增加后减小,结合材料“2020年11月18~19日吉林省某气象站记录的一次较强降水过程相关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吉林地区,经历了降水、大风、降温等一系列天气现象,此时为11月中旬,所以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D正确,ABC错误。故选:D。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映出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如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9.(2分)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①植被覆盖度②基岩性质③冰川动力④冰川温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冰川槽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其形态主要与冰川侵蚀强度有关,冰川侵蚀强度主要与冰川动力、基岩性质等有关,底部基岩硬度越小,越容易被侵蚀,冰川槽谷越深,②正确。冰川动力越强、侵蚀越强烈,冰川槽谷越深,③正确。冰川侵蚀强度与冰川厚度和温度关联性较小,①④错误。故选:C。20.(2分)与乙处相比,甲处槽谷横剖面谷宽更大,最可能是因为甲处相较于乙处()A.位于冰川下游,冰川规模大,冰川堆积作用强 B.位于冰川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C.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堆积作用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侵蚀作用强【解答】解:冰川槽谷为冰蚀作用形成,若甲处的冰川堆积作用较乙处强,则其槽谷宽度应更小,AC错误。据图中槽谷底部海拔和冰川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甲处位于乙处下游,B错误。在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规模大,会导致冰川对槽谷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故推测甲处最可能是支冰川汇入主冰川的位置,D正确。故选:D。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巴西最大的湖泊帕图斯湖为—湖,与大西洋仅隔—北宽南窄的沙坝,湖水最大深度仅5米,辟有人工航道。如图为帕图斯湖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21.(2分)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的沙源主要来自于()A.河流搬运 B.海浪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帕图斯湖东岸沙坝发育于雅库伊河河口,河流从陆地流经,带来大量泥沙,所以河流搬运来的泥沙是沙坝的主要沙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2分)帕图斯湖东岸沙坝仍在变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解答】解:根据图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帕图斯湖东岸沙坝由北向南延长,是因为巴西暖流自北向南输送泥沙,泥沙淤积,沙坝边长,波浪、潮汐、风暴潮不可能导致沙坝始终沿固定方向延伸,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如图)开幕。二十大会期共6天,其间多为晴天,其中1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2分)旅居纽约(74°W)的中国留学生若想实时收看二十大开幕,则他打开电视的时间约是()A.16日03时 B.16日21时 C.15日21时 D.17日23时【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纽约位于西五区,北京位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又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所以要减去13个小时,10月16日10时﹣13时=15日21时,ABD错误,C正确。故选:C。24.(2分)二十大召开期间()A.天安门广场上旗杆的正午日影渐短 B.人民大会堂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长 C.广场西侧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长安大街上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解答】解:二十大召开期间2022年10月16日﹣2022年10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日影越来越长,A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人民大会堂被太阳照射的时间渐短,B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C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北半球白昼时间越来越短,一天中太阳转动的角度越来越小,所以日落日出方位逐渐偏南,D正确。故选:D。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结合图示完成下面小题。25.(2分)我国华南地区彩虹出现频率较高的原因是()A.锋面活跃 B.太阳辐射强 C.对流运动频繁 D.地形复杂【解答】解:据材料“局部强降雨后,在某些角度,光通过水汽的折射,形成彩虹奇观”分析,彩虹出现应与局部强降水有关。据所学可知,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低,对流运动频繁,多局部强降雨,故C正确。我国华南地区锋面为准静止锋,不会带来局部强降雨,A错误。太阳辐射强不是彩虹出现频率的主要因素,C错误。彩虹出现频率较高与地形无关,D错误。故选:C。26.(2分)暑假某日,小明同学来到武夷山游玩,降雨过后,看见了彩虹,则小明看见彩虹时最可能的时间与朝向是()A.7:00﹣8:30面朝太阳 B.10:00﹣11:30面朝太阳 C.13:00﹣14:30背对太阳 D.16:00﹣17:30背对太阳【解答】解:读图可知,彩虹应出现在太阳的对面,所以小明看见彩虹时应背对太阳,AB错误。读图分析,当h>42时,彩虹应在地平面以下,13:00﹣14:30时接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此时不可能看见彩虹,C错误。16:00﹣17:30时为下午,接近日落,太阳高度角小,可能h<42,此时小明最可能看见彩虹,D正确。故选:D。锋前增温是指某地在冷空气到来之前,高空低压气团下沉到地面,气压升高压缩增温。2022年11月下旬,受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国多地气温急剧下降,但是27日~29日广东顺德日最高气温却由27℃持续上升至31℃.如图示意29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7.(2分)图示时刻,顺德比郴州()①气温高②风力大③气压高④太阳辐射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答】解:郴州已被冷气团占据,气温低,顺德气温高,①正确。郴州比顺德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郴州风力比顺德大,②错误。从等压线分布可知郴州气压高,顺德气压低,③错误。顺德处在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郴州处在冷锋后,阴雨天气,云量多,太阳辐射弱,④正确。故选:C。28.(2分)冷空气来临之前,顺德持续升温是因为()①天气晴朗大气辐射增温②副高控制气流下沉增温③暖气团受挤压集聚增温④偏南风带来暖气流增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解答】解:顺德持续升温与天气晴朗关系不大,①错误。读图可看出,顺德此时并不受副高控制,②错误。南下冷空气对暖气团造成挤压,暖气团热量更集聚,会增温,③正确。从气压图可知,顺德吹偏南风,偏南风从较低纬度输送热量,可致增温,④正确。故选:D。国际空间站距地面约420km,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如图为“国际空间站某时段轨迹和某时刻位置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2分)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约需()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解答】解:根据材料,国际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因此空间站1.5小时转动360°,其角速度是240°/h;根据图片,此时空间站与北京的经度间隔大约是180°,因此其到达北京上空所需的时间≈180°÷240°/h≈45分钟,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2分)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北京时间大致是()A.9:40 B.10:10 C.10:40 D.11:10【解答】解:根据上题,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大约需要45分钟;图中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大约是60°E,其地方时是6点,其与120°E经度差60°,时间差约4小时,此时北京时间=6时+4小时=10时,空间站到达北京上空时的北京时间=10时+45分钟=10时45分,与之最接近的是10:40,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主观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气象台2021年11月5日06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黄色预警:预计5日08时至7日08时,新疆东部和南部、内蒙古大部、青海北部、甘肃、宁夏、陕西、华北、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气温将下降8~10℃,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2~14℃,局地16℃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如图为2021年11月5日02时亚洲局部地区等压线图(单位:百帕)。(1)说出图中甲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气流运动的特征,并说明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2)指出乙地即将迎来预警中的灾害性天气名称,并说明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3)简要说明材料中所述天气现象对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解答】解:(1)根据图中信息,图中为北半球,甲天气系统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为高压(反气旋),反气旋垂直气流为下沉,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为晴朗、风力小。水平方向为由中心向四周顺时针辐散。(2)根据图中信息,乙地冷锋天气影响,根据文字材料,有强降温,预警中的灾害性天气名称为寒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锋过境前温暖晴朗,气温高,气压低,过境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