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1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2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3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4页
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云南省德宏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定位监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动物纹样是实用美术中应用极广的装饰,它以动物的自然形象为依据,可又不是动物自然属性的摹写,它以自己的形象内涵,赋予人们以某种哲理观念,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因此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商周时期的动物纹样有器形化立体造型、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侧影式写实简化型适形造型、侧影式简化变体型适形造型等主要类型。器形化立体造型用于青铜酒器尊、彝造型为最多。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和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相关,因此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主要手法是在鸟兽形器体周身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使之神秘化。简化写实型立体造型以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各种鸟兽形玉器为代表,动物的形体结构只用几根简单的线条加以刻画。侧影式分离组合型适形造型是商周青铜器主要的纹样造型方法,主要题材有饕餮纹、龙纹、夔纹等。秦汉正处于封建大一统的历史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汉武帝击破匈奴,都表现了气势磅礴的创业精神。秦汉时期的动物纹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进取的精神。汉代各地工艺美术的形式,也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唯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例如长安昭陵刻着六匹带箭的骏马,通过战马来歌颂开国皇帝的功绩,激励后人恪守祖业。唐代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动物图案随着文化的发展,充实了寓意内涵,洋溢着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调。躯体肥壮,形象丰美,性格温顺,体态安详,是盛唐以后动物造型的特征。唐代动物纹样造型吸收外来文化的滋养,形式更为多样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受到波斯联珠纹形式的影响,眼球纹呈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这类纹样在丝绸之路出土的织锦中极为多见。古代的封建政治走向下坡路,已经失去了向上发展的生气,动物纹样从此失去了创造性。宋以后流行吉祥图案,用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谐音或借形喻义,表达某种吉祥的含义。明清时期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图案造型渐趋定型化、形式化,动物图案除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等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的作品,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拙稚动人、能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而有高度的艺术水平之外,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摘编自《光明日报》中国历代装饰纹样简述)材料二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被视为现代设计的先驱,他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将东方图案转化为经典的欧洲纹样,比如他设计的莨茗叶纹,叶子和花朵围绕S形主茎进行各种翻转和弯曲,极富柔韧性的波状线条使人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一种愉悦感。这种具有想象力的植物形态又启蒙了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威廉·莫里斯的莨苕叶纹其实是一种以波状藤蔓为主要结构的卷草纹,这种纹样最早见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和陶器上,叶形多呈掌状叶。实际上,早在公元前4世纪上半叶,随着亚历山大从爱琴海畔远征中亚、印度,卷草纹便开始向东方传播,一路浸渗了多种风格,在不同地域表现出不同样式,如伊斯兰世界将卷草纹变化为极富几何性和规律性的阿拉伯藤第纹等。在中国魏晋时期,卷草纹主要以金银花的茎蔓为原型,经过提炼加工后,形成了花瓣细长、叶形简练的S形波状装饰带,也被称为忍冬纹,主要用作建筑的边饰,如门框、碑刻边饰等。同时,由于波状结构自然产生一种连绵不断、轮回往复的艺术效果,它也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装饰纹样,常出现在佛龛外沿、石窟壁画的边饰等位置。到了唐代,古代匠师们大胆地在波状结构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枝叶、果实,形成了忍冬卷草、葡萄卷草、莲花卷草、牡丹卷草等不同形式,这种变幻莫测的组合形式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成为唐代的流行纹样,所以,日本人又称其为唐草纹。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唐代强盛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以卷草纹为代表的植物纹样竟全取代了以云气和动物为主体的纹样风格,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整体转向了愉悦心情的植物花卉,这也正如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一样,体现出了面向自然、重视人性的新趣味,这对以后中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和整体审美意向产生了重大影响。卷草纹这种外来的艺术样式,在落足中国的土壤后,本土匠师们主动追寻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灵活调整变化,形成了一种本土化的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审美趣味。比如古希腊的掌状叶纹、拜占庭的华丽卷草等,都体现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理性美感,而中国的卷草纹则通过舒展回转的曲线产生了一种富有韵律的律动感,其连绵起伏、生机蓬勃的视觉形象又被赋予多福多寿、长寿万年的吉祥寓意。从忍冬纹到唐草纹,我们看到中国传统图案体系在借鉴外来艺术形式时充分表现出一种罕见的适应能力与再生能力。古代匠师们以高超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艺术素养,大胆将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形式进行利用和转化,最终形成了与本土相匹配的艺术风格,这正是中国传统图案形成其永恒而独特魅力的重要基础。(摘编自《光明日报》吉祥寓意东方审美—传统装饰图案的融合与变迁)材料三:唐代艺术更多的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具“胡气”。汉代艺术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音调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人对世界满目琳琅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汉时期动物图案具有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的特色。B.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具有躯体肥壮、形象丰美等特征。C.魏晋时期的忍冬纹,主要原型为金银花茎蔓,经提炼加工后,主要用于建筑的边饰和佛教艺术。D.卷草纹源于西方,落足中国后,形成一种本土化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趣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动物纹样能够表达时代、社会的审美情趣,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而时代特征也影响着动物纹样的特点。B.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因此采用在鸟兽形器体周身普遍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的手法,使天命神权神秘化。C.明清时期动物图案,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D.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体现出了面向自然、重视人性的新趣味,对以后中国图案艺术的发展和整体审美意向产生了重大影响。3.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唐代流行纹样的一项是()A.B.C.D.4.材料一、材料二的论述对象分别是什么?分别从哪些方面论述?请简要概括。5.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唐代、汉代装饰艺术的显著特征,并举例分析。【答案】1.B2.A3.C4.第一则论述对象是动物纹样,侧重论述不同时代社会、审美情趣被赋予哲理观念,对纹样图案的影响。第二则论述对象是卷草纹,侧重论述中外交流融合,以及本土化带来的影响。5.①唐代艺术表现了中外艺术交融的特点,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受到了波斯连珠纹形式的影响,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许多文物都具有这一特点。②汉代艺术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本土文化的传统。如: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唯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多则材料对比,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装饰艺术的演变与特色。材料一描述了不同时期动物纹样的社会背景及象征意义,材料二深入探讨了卷草纹的演变及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材料三则反映了汉唐艺术的独特风格。整体结构严谨,论述条理清晰,信息丰富,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历史及文化价值。【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具有结体肥壮、形象丰美等特征”错。材料一第四段“躯体肥壮,形象丰美,性格温顺,体态安详,是盛唐以后动物造型的特征”可知,结体肥壮,形象丰美,是盛唐之后的特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因此”错。由原文“由于当时的青铜器和天命神权等宗教内涵相关,因此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主要手法是在鸟兽形器体周身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使之神秘化”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器体造型的社会意义大于实用意义”与“采用在鸟兽形器体周身普遍刻画兽面纹及云雷纹的手法,使天命神权神秘化”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明清时期动物图案”错。材料一第五段“动物图案除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等直接从生活中取得灵感的作品”可知,主要指的是动物图案除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刺绣、蜡染等。D.“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错。由原文“以卷草纹为代表的植物纹样竟全取代了以云气和动物为主体的纹样风格……这也正如花鸟画自唐代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一样……”可知,应该是“以卷草纹为代表的植物纹样”,而不是“花鸟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图表进行推断、推理的能力。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可知,唐代流行纹样是以卷草纹为代表的植物纹样竟全取代了以云气和动物为主体的纹样风格,促使人们的审美意识整体转向了愉悦心情的植物花卉。C.是以植物花卉为纹样的卷草纹。其它三项为以云气和动物为主体的纹样。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第一则材料首段以“动物纹样是实用美术中应用极广的装饰……因此动物图案常常具有自己的象征意义”引出论说对象动物纹样。第二则材料由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莫里斯的莨苕叶纹“其实是一种以波状藤蔓为主要结构的卷草纹”引出论述对象卷草纹。第一则由“商周时期的动物纹样有器形化立体造型……侧影式简化变体型适形造型等主要类型”“浮华性少、朴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躯体肥壮,形象丰美,性格温顺,动态安详,是盛唐以后动物造型的特征”“宋以后流行吉祥图案,用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谐音或借形喻义,表达某种吉祥的含义。明清时期追求‘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具有质朴的生活气息,拙稚动人,能以田园风格打动人心而有高度的艺术水平之外,很少再有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可知,此则材料侧重论述商周、秦汉、唐宋、明清不同时代社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审美情趣被赋予人与自然、生命的意义等哲理观念,直接影响了动物纹样的设计。第二则由“威廉·莫里斯的莨苕叶纹……最早见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和陶器上”“在中国魏晋时期,卷草纹主要以金银花的茎蔓为原型……也被称为忍冬纹”“到了唐代,古代匠师们大胆地在波状结构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枝叶、果实……日本人又称其为唐草纹”“卷草纹这种外来的艺术样式,在落足中国的土壤后……形成了一种本土化的新样式,表现出全然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审美趣味”“从忍冬纹到唐草纹……大胆将来自不同地域的艺术形式进行利用和转化,最终形成了与本土相匹配的艺术风格”可知,卷草纹作为一种外来艺术样式,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在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卷草纹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因此,卷草纹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既保留了外来文化的痕迹,又融入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同时,卷草纹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为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做出了贡献。此则材料侧重中外交流融合,以及本土化带来的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及分析举例论证方法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第四段“隋唐时期动物图案的造型承袭了秦汉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唐代动物纹样造型吸收外来文化的滋养,形式更为多样化。最明显的例子是受到波斯联珠纹形式的影响,眼球纹呈波斯萨珊王朝的风格,这类纹样在丝绸之路出土的织锦中极为多见”和材料二第四段“卷草纹,这种纹样最早见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和陶器上”“到了唐代,古代匠师们大胆地在波状结构中添加了不同种类的花卉、枝叶、果实,形成了忍冬卷草……日本人又称其为唐草纹”可知,唐代装饰艺术更多地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形式多元。最明显的例子是受到波斯联珠纹形式的影响,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许多文物可以佐证。②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汉代各地工艺美术的形式,也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唯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可知,汉代艺术更多的呈现出中华本土文化的传统,有明显的地方特点,质朴雄浑。举例:“山东嘉祥画像石造型严谨,江苏唯宁画像石造型细致,四川画像石造型自然。浮华性少、朴实性多,静止性少、跃动性多,幻想性少、写实性多,是秦汉艺术和动物图案的特色”。(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黎明的河边(节选)峻青河面上,风很大,满河里都翻着白色的浪花。一群群大浪,挟着惊人的吼声,一次又一次地向大堤上扑来。几分钟之后,敌人就会从三面围攻上来。好,来吧!——只要老杨能到河东,河东武工队就垮不了。我掏了掏衣袋,袋里有几张已经被雨水淋得模糊了的机密文件,我把它撕得稀烂。小陈用孩子似的惊讶的眼光看了看我。“小陈,你会凫水,快下河去!”①小陈吃惊地看了看我,生气地把头转向一边。“你懂不懂服从命令!”我有些火了。“懂得,”他说:“我服从的是把你送过河去的命令,不是自己逃跑的命令。”啊!真想不到这个一向沉默的小家伙,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禁不住笑了起来。“好吧,小陈,别生我的气。”我说,“咱们就准备战斗吧!”突然,敌人停止射击了,接着沙丘后面推出了两个人。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苍白。②虎子忽地跳起来,撒着欢向它的女主人奔去。一个又黑又胖的匪徒喊,“小陈,眼前有两条路:第一条,和你娘你兄弟一起死在这里!第二条,放下枪和你娘回家去过日子,你带的那几个八路,我们也保证宽大他们。两条大路任你拣,要死要活一句话。”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枪来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抖,怎么也瞄不准。这时,老大娘说话了:“孩子!”声音是那样爽朗而安静,“你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你?”“在这里,娘!”小陈在蓬蒿丛里大声地答道。③“孩子,你站起来我看一看你。——哦,不,不!你别站起来,孩子,你千万别站起来。”小陈的眼泪唰唰地淌下来了。“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小佳也急促地喊起来了。沙丘上一片混乱,匪徒们都兔子似的缩到沙丘后面去了。就在这时,小陈的冲锋枪响了。那个挥红布的匪徒,就应着枪声,跌倒在老大娘的脚下了。“好,打得好,我的好孩子。”老大娘站在沙丘上面,连连地点着头。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身子晃了一下,接着,④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了……“娘啊!”小陈大叫了一声。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淌下来。沙丘上一个人头出现了,我正要举起枪来,那人头就啪的一声爆炸了,是小陈放的枪。我们两个人都在默默地盯着沙丘,一有人影出现我们就打,敌人始终不敢从沙丘后面冲上来。“别打枪!别打枪!”敌人又喊起来。随着喊声,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四五个匪徒,尾随在小佳的身后,向着堤下冲来。我一下子惊住了,端起的枪不自觉地放了下来。“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小陈的呼吸也急促起来了,他端起了枪。但是,我拉了他一把。“打!打!”小佳急速地喊道,“给娘报仇!快打呀!哥,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着我开枪吧!打!给娘……”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虎子飞也似的从刺斜里扑上来,咬住了一个匪徒的腿。那匪徒痛叫一声倒下去,小佳趁这机会,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我用力地闭上了眼睛。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堤下涌起了一片白蒙蒙的烟雾……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我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可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激动过。可是,我似乎发觉小陈并不像我一样的疯狂。他很节省弹药,而且老是回头向河里张望。突然,他喊道:“姚队长,我爹回来了。”我回头一看,老头子像箭似的向着堤下凫过来。小陈狂喜地站起身来喊:“爹,快呀……”他突然停住了,颓然地坐倒下去,鲜血从他胸前涌了出来。“小陈,小陈!”他没有答应,头软软地垂在壕沟沿上,我的心里一阵难忍的刺痛。陈老头抓住儿子的手,喊道:“孩子!孩子!”小陈微微睁开眼,看见老爹,嘴一咧笑了,沙哑着声音说:“爹,快,快带他下河。”老头子没有吭气,脸雪一样的苍白。他看见了堤下大娘和小佳的尸身,大胡子剧烈地抖动了一下,眼泪唰唰地流下来了。但他立刻狠狠地擦了擦眼睛,紧紧地抓着我的胳膊,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风吹卷着汹涌的浪涛,四面都响着风浪的吼声。我回头向堤上望去,虎子在堤上跳跃、咆哮。太阳从重重的云海中升起来了,突然,一个惊人的场面把我怔住了:西面大堤上的冲锋枪声停止了,淡蓝色的硝烟被风吹散了,在已经晴朗了的西方天空的碧蓝色的背景的烘托下,迎着金色的阳光,出现了一个人影。啊!是小陈,只见他从壕沟里忽地站了起来,把冲锋枪往河里一丢,返回身去,抱着一个冲到他面前的匪徒,向着浊浪滚滚的滩河里跳了下去……我们到了河东岸的时候,陈老头已经昏迷不醒了。……一个月后,他出院找到我,什么话也没说,就问我要枪。我把我的二十响送了他。从此以后,我们武工队里,就出现一个勇敢的老队员,整天价默默地不说一句。打起仗来的时候,却总是跑在前头,风吹着他的苍白的大胡须,眼睛里冒着骇人的火星……(有删改)[注]峻青,18岁投身革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随军记者、武工队小队长。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小陈沉着、勇敢,但也写他纯朴、稚气的一面,形象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典型的、有着清晰时代特征的英雄形象。B.小说把人物置于尖锐矛盾中,讲述悲剧故事。这样的写法虽难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充分、细腻的描述,却更凸显人物崇高的精神。C.小说末尾设计了老陈继续儿子未完事业的情节,既写出了老陈的家仇国恨,又暗示了人心所向,这是革命必胜的一个重要原因。D.这是一篇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作者描写那些他最熟悉、最难忘的英雄人物,为中国青年一代提供了一部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小陈“吃惊”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撕文件,生气是因为被下令先过河。B.句子②虎子跳起来、奔去,暗示了被抓的两人的身份,为后文虎子撕咬敌人做铺垫。C.句子③中母亲喊儿子“站起来”“不要站起来”,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挂念和保护。D.句子④中两个“慢慢地”既写出了母亲的动作,更写出小陈和“我”的震惊和痛苦。8.《黎明的河边(节选)》读来如身临其境,作者是如何达到这样艺术效果的?9.简要比较《黎明的河边(节选)》和课本中《荷花淀》艺术风格的不同。【答案】6.B7.A8.①运用第一人称写法,使叙述生动形象,战斗场景如在眼前,使人如临其境。②多处插入“我”热烈的抒情和议论,缩短了读者与小说情境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与感染力。③借助典型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如写“大浪怒吼着扑击大堤”,渲染紧张的战斗气氛,烘托恶劣环境。“金色的阳光里人物的剪影”,刻画小陈牺牲时的英雄形象,让人落泪。④将人物置于一连串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严峻考验的故事情节中,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描写小陈一家四口舍己忘生、可歌可泣的故事,凝结着革命者的血和泪,感人至深,引发共情。9.①《黎明的河边》艺术风格凝重、真挚、悲壮,有炽热的感情,情绪饱满;故事情节紧张、沉重,人物精神气魄气壮山河。②《荷花淀》语言朴素、婉约、清丽含蓄,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是散文诗式的小说,充满乐观主义精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难以对人物心理活动展开充分、细腻的描叙”错。文章中对人物心理有细腻描写,如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对小陈心理的刻画等;另“悲剧故事”表述不严谨,文章写的是小陈一家三口壮烈牺牲的悲壮故事,整体体现的是昂扬的革命精神。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A.“小陈‘吃惊’是不明白‘我’为什么撕文件”错。根据前后文可知,小陈的惊讶是因为没想到“我”会给他下达先“逃跑”的命令,继而又觉得生气。与前文不明白“我”为什么撕文件时的惊讶不是一回事。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效果的能力。(1)从叙事人称分析文章使用第一人称“我”叙事,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时战斗场景,如在眼前,如临其境。小说中的“我”是故事的讲述者,亲眼见证了老大娘、小佳等牺牲的过程,“我”亲历了小说中的一切情节。当敌人用“老大娘和小佳”威胁小陈时,“小陈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雪一样的苍白”“小陈的苍白的脸色,突然变得火红,忽地端起枪来,就向着陈老五瞄准。可是,他的全身都在发抖,枪口在蓬蒿间闪闪地跳动,怎么也瞄不准”,小陈当时的情态、动作、语言等都是“我”亲眼所见,使小说的语言朴素、口语化,读来亲切、自然。这样使得文章内容真实可信,缩短了读者与小说展示的生活的距离,给人听战斗英雄讲亲身经历的感觉,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与感染力。(2)从叙事顺序分析由“啊!真想不到这个一向沉默的小家伙,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我的全身一阵颤抖,眼泪热辣辣地顺着脸颊直淌下来”“我的全身一震,血液沸腾起来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我不知经过了多少次,可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激动过。可是,我似乎发觉小陈并不像我一样的疯狂”等分析,小说中多处插入“我”热烈的抒情和议论,缩短了读者与小说情境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与感染力。(3)从环境分析小说借助典型环境描写烘托气氛,塑造人物。由“河面上,风很大,满河里都翻着白色的浪花。一群群大浪,挟着惊人的吼声,一次又一次地向大堤上扑来。几分钟之后,敌人就会从三面围攻上来”“风吹卷着汹涌的浪涛,四面都响着风浪的吼声”分析,小说中描写大浪怒吼着扑击大堤”,渲染紧张的战斗气氛,烘托渡河的恶劣环境;由“太阳从重重的云海中升起来了,突然,一个惊人的场面把我怔住了:西面大堤上的冲锋枪声停止了,淡蓝色的硝烟被风吹散了,在已经晴朗了的西方天空的碧蓝色的背景的烘托下,迎着金色的阳光,出现了一个人影。啊!是小陈,只见他从壕沟里忽地站了起来,把冲锋枪往河里一丢,返回身去,抱着一个冲到他面前的匪徒,向着浊浪滚滚的滩河里跳了下去……”分析,小说用金色的阳光里人物小陈的剪影,刻画他牺牲时的英雄形象,让人落泪。(4)从主题分析根据“‘好孩子,这就行了。打吧!’老大娘突然提高了声音说,‘打!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突然沙丘后面响了一枪,老大娘身子晃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慢慢地,向前扑倒下来了……”“小佳又被推出了沙丘”“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打!打!’小佳急速地喊道,‘给娘报仇!快打呀!哥,我身后就是陈老五,朝着我开枪吧!打!给娘……’”“小佳趁这机会,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手榴弹轰然一声炸了。堤下涌起了一片白蒙蒙的烟雾……”分析,小说将人物置于一连串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严峻考验的故事情节中,描写小陈一家四口舍己忘生、可歌可泣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间凝结着革命者的血和泪,感人至深,引发共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课内外文学作品艺术风格的比较鉴赏的能力。(1)根据“打!不要听老五这老狗的话,打死这些强盗,打吧!孩子,朝我这里开枪!”“哥哥,打呀!打呀!快打呀!”“哥哥!你怎么停着?打呀!打呀!快朝着我打呀”可知,小陈母亲和弟弟在他面前选择为了革命大无畏的牺牲,小陈亲眼目睹了自己至亲的死亡,凸显主人公的牺牲精神,使得小说的格调显得分外悲壮。小说将小陈置身于血与火、生与死、同志与亲人的抉择的严峻中,赞扬了小陈的身上的崇高、悲壮的美,其艺术风格凝重、真挚、悲壮,有炽热的感情,情绪饱满。根据“小佳的话突然停住了,一转身扑在匪徒身上,夺下了一个手榴弹,高高地擎在头上,拉开了弦”等可知,小陈的至亲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在悲壮的气氛中充溢着面对困难无坚不摧,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品质。故事情节紧张、沉重,人物精神气魄气壮山河,使人更能感受到强烈的革命激情和正义的力量。其艺术风格凝重、真挚、悲壮,有炽热的感情,情绪饱满。(2)小说开头就将主要人物水生嫂出场安排在了一个宁静的月夜之境中。她把院子收拾得很干净,借着月光编席。“坐在那编成的一片席上,就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透明的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分析,《荷花淀》用朴素、婉约、清丽、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荷花的清秀与幽香,翠绿茂密的芦苇,随风飘扬的芦花,沁人心脾的清风,使文章充满着诗情画意,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散文诗式的小说。根据“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分析,小说中水生嫂们对战争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叔向见韩宣子①,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节选自《国语·晋语》)材料二:(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比为县吏,无所择避。或曰:“心难而行易②,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答曰: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为乘田委吏,无於邑③之心;为司空相国,无说豫之色。舜耕历山,若终不免;及受尧禅,若卒自得。忧德之不丰,不患爵之不尊;耻名之不白,不恶位之不迁。世能知善,虽贱犹显;不能别白,虽尊犹辱。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斯可矣。(节选自《论衡·自纪篇》)材料三: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节选自《论语·颜渊》)[注]①韩宣子,姬姓,韩氏,名起,谥号宣,春秋时期晋国卿大夫。②心难而行易:心怀高远而行为随便。③於邑:愤懑之意。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起也A将亡B赖子存之C非起也D敢专承之E其自桓叔F以下G嘉吾子H之赐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离,通“罹”,遭受,与《屈原列传》中“‘离骚’者,犹离忧也”的“离”意思相同。B.耻,以……为耻,与《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不同。C.比,相同之意,与《项脊轩志》中“比去,以手阖门”的“比”意思不同。D.归,归附之意,与《归去来兮辞》中“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归”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栾武子没有很多田产,也没有完整的祭祀礼器,但是他能够行德遵法,声名远播,故而荫及儿子桓子。B.由于叔向对自己的态度真诚,直言不讳,韩宣子深解其义,对叔向的祝贺由不解到欣然接受,并且由衷感激。C.王充性格淡泊、不贪图富贵。他主张学习孔子,因为孔子出仕,做小官不避权贵,做高官无骄傲自满之色。D.“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说明孔子强调实现“仁”更需要自我修养和实践,不能指望别人帮助。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2)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14.三则材料分别从什么角度来阐述如何“修身”?请简要概括。【答案】10.BCE11.D12.C13.(1)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担忧财物不足,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2)当不被上司了解、被降职罢官受压抑的时候,也不为职位低而怨恨。14.①材料一从“安贫修德”的角度阐述;②材料二从“保持恬淡,不贪富贵”的角度阐述;③材料三从努力“克己复礼”的角度阐述。【解析】【导语】这三则文言文分别探讨了个人修身的不同角度。材料一通过叔向对韩宣子的劝诫,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指出德行应优于财富。材料二讲述了王充的淡泊性情,借孔子之例,提倡不因官位高低而改变操守,心怀高德。材料三记述孔子对颜渊的回答,强调内省与礼仪结合的重要,引导自我修养。整体看来,这三篇文言都强调了内在道德修养和个人操守在为人立世中的重要性。【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起”作主语,“也”字是句中表提顿,“将亡”作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句;“赖子”作状语,“存”作谓语,“之”作宾语,,结构齐全,所以C处断句;“之”作“承”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E处断句。“桓叔以下”作主语,“嘉”是谓语,“吾子之赐”是宾语,中间不断开。故选BC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词多义现象以及词类活用的能力。A.正确。句意:但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所谓离骚,就是遭遇忧愁。B.正确。意动用法,以……为耻/使动用法,使……起舞。句意:人们应该以名声不清白为耻。/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C.正确。相同/等到。句意:身份低贱和身份尊贵时品德相同。/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D.“归附之意”错误。称赞、称许/回去。句意: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C.“做小官不避权贵”错误。“避”,躲开之意。此句意思是孔子不挑选官职。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1)“患”,担忧;“吊”,哀悼;“何贺之有”,宾语前置句,即“有何贺”。(2)“为”,表被动;“贬黜”,降职罢官;“恚”,怨恨;“下位”,职位低。【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①由材料一“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及“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可知,叔向通过讲述栾武子的事例,倡导治国需要注重“德”而不能看重物质,因此本材料是从安于贫困,注重修德角度阐述;②由材料二“(王)充性恬淡,不贪富贵。为上所知,拔擢越次,不慕高官。不为上所知,贬黜抑屈,不恚下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王充淡泊名利,不羡慕权贵,无论是提拔或者是被贬谪,都能安然自若,因此本则材料是从人要恬淡,不追逐名利富贵的角度阐述;③由材料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可知,材料三重点分析的是要约束自我,遵守礼法,因此主要是从“克己复礼”,且需要努力实施的角度阐述。参考译文:材料一:叔向去见韩宣子,宣子正为自己贫困而忧愁,叔向反而祝贺他。韩宣子说:“我有正卿的虚名,却没有正卿的财产,无法和卿大夫们交际往来,我正因此发愁,你却祝贺我,是什么缘故呢?”叔向回答说:“从前栾武子没有百顷的田产,他的家里置备不齐祭祀的礼器,但他能宣扬德行,遵循法制,使名声传播到各诸侯国,诸侯亲近他,戎、狄归附他,依靠这点治好了晋国,执行法令没有弊病,所以避免了灾难。传到他儿子桓子,骄傲奢侈,贪得无厌,违法乱纪,任意妄为,借贷牟利囤积财物,本应遭到祸难,然而依赖他父亲武子的余德,才得以善终。到了怀子,改变了桓子的行为,发扬武子的美德,本可以凭此免除祸难,但受到他父亲桓子罪恶的连累,因而逃亡到楚国去了。如今您像栾武子那样清贫,我认为您也能具备他的美德,所以向你道贺。如果你不去忧虑自己不能立德,而只为财物不足而发愁,我恐怕哀悼还来不及,又有什么可以祝贺的呢?”韩宣子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将要灭亡之际,幸亏您保全了我,这不是我韩起一个人敢单独承受的,恐怕从我的祖宗桓叔以下的子孙都要感激您的恩赐。”(节选自《国语•晋语》)材料二:王充的性情淡泊,不贪图富贵。当被上司了解、破格提拔的时候,不为官大而高兴;当不被上司了解、被降职罢官受压抑的时候,也不为职位低而怨恨。几次担任县里的小吏,也没有挑选而不愿干。有人说:“你心胸那么高而行为却一般,喜欢结交趣味相投的人,做官也不计较地位,这样玷污了你的节操败坏了你的品行,世人向你学习什么呢?”王充回答说:值得学习的人,没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孔子做官,什么也不挑选逃避。当他做乘田、委吏的时候,没有不高兴的心情;当他做司空、相国的时候,也没有欢乐的表现。舜在历山耕种,就像要那样过一辈子;等到他继承了尧的天下,又像是本来就该这样似的。人应该担忧德行上的不足,而不应担心爵位不尊贵;人们应该以名声不清白为耻,而不应羞耻于官职得不到提升。世人能识别什么是好人,那么好人即使处于卑贱的地位,也仍然是显贵的;世人不能辨别好坏,那么即使你地位再高,也仍然是耻辱的。身处低位和身处高位时操行一样,身份低贱和身份尊贵时品德相同,这样就可以了。(节选自《论衡•自纪篇》)材料三: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附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条目细则。”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说,不合礼的行为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这些话去做。”(《论语•颜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八首(其七)杜甫昆明池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②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③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注】①昆明池:汉武帝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建,以习水战。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②传说长安昆明池水边有织女像,水中有石鲸雕刻。③菰(gū):即茭白,一种草本植物。秋天结实,状如米,故称菰米。④关塞:指作者此时所在的夔州山川。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汉时功”“武帝旌旗”所表现的汉武帝练习水战时旌旗蔽天的宏大场面,颂扬昔日长安的盛况,表达诗人无限追忆。B.颔联由回忆转向现实,描写月夜下、秋风中的昆明池畔,只剩下石像依旧伫立,与首联虚实结合,感慨昔日盛况不再。C.颈联中,菰米漂浮如黑云一片,荷花经过露冷霜冻,花瓣坠落,露出莲蓬,表现出清秋的冷落凄凉,哀景哀情,点出秋兴主题。D.诗歌尾联,作者以漂泊江湖的渔翁自比,在表情达意上与他在《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有异曲同工之妙。16.有人认为,这首诗“以情注物”,即将诗人丰富的情感倾注在所选取的物象中。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这一特点。【答案】15.B16.(1)将对秋日衰败之景的感慨倾注于“织女”“石鲸”“菰米”“莲房”之中。池畔织女,徒负夜月;“石鲸”之像,风雨飘摇;菰米结实,任其漂荡;莲花飘坠,凋零萎褪。虚写昆明池衰败景象,正合“秋兴”之题意。(2)将对当今国势衰颓的悲叹倾注于“昆明池”中。如今杜甫身在夔府,心在长安,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残破衰败、动荡不安的形势,抚今追昔,伤时念乱。(3)将对自身漂泊孤寂的慨叹倾注于“关塞”“鸟道”等物象中。诗人以“关塞”泛指秦蜀之间的高城险塞,以“鸟道”指山路之险峻,以“江湖一渔翁”自谓,写出世路艰难、风雨飘摇之中孤寂无所底止的沉哀。【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虚实结合”错。作者人在夔州,前三联写昆明池昔日的盛况和今日的荒凉冷落都是作者想象的,是虚写。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意象及情感的能力。(1)颔联描写月夜下、秋风中的昆明池畔,只剩下昆明池水边的织女像依旧伫立;池水中的石刻鲸鱼形象逼真,好像在秋风里摆动。池中石刻的织女辜负了美好的夜色,只有那巨大的鲸鱼还会在雷雨天与秋风共舞。颈联描写的是昆明池荒凉衰败的景象:湖面上漂浮着很多菰米,如黑云一片,任其沉落;凄清的秋夜,水上的荷花也渐次凋落,莲蓬上凝聚着颗颗闪光的冷露,无人采摘。这两联将对秋日衰败之景的感慨倾注于“织女”“石鲸”“菰米”“莲房”之中。池畔织女,徒负夜月;“石鲸”之像,风雨飘摇;菰米结实,任其漂荡;莲花飘坠,凋零萎褪。虚写昆明池衰败景象,正合“秋兴”之题意。(2)“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首联点题,借汉武而喻明皇,追忆唐朝盛时昆明池上的威武。《汉书·武帝纪》载元狩三年(前120)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凿昆明池,以习水战。武帝:汉武帝,亦代指唐玄宗。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旌旗:指楼船上的军旗。遥想汉武帝曾在昆明池上练习水兵,一面面战旗迎风击鼓。诗歌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而如今却只剩下冷落荒凉的秋景,将对当今国势衰颓的悲叹倾注于“昆明池”中。由昆明池想到汉武之功,由武功之盛又想到当今残破衰败、动荡不安的形势,抚今追昔,伤时念乱。(3)由注释可知,如今杜甫身在夔府,心在长安,“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关塞,此指夔州山川;极天,指极高;唯鸟道;形容道路高峻险要,只有飞鸟可通。此句指从夔州北望长安,所见唯有崇山峻岭,恨身无双翼,不能飞越。将对自身漂泊孤寂的慨叹倾注于“关塞”“鸟道”等物象中。诗人以“关塞”泛指秦蜀之间的高城险塞,以“鸟道”指山路之险峻,以“江湖一渔翁”自谓,写出世路艰难、风雨飘摇之中孤寂无所底止的沉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含蓄,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样面对明月之夜,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明月从海潮中涌起的开阔澄明之景,而李煜却在《虞美人》中以“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明月映照下物是人非的无限悲愁。(3)在古诗中,很多诗人常常借用头发斑白来表达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等复杂的感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②.举类迩而见义远③.海上明月共潮生④.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⑥.朝如青丝暮成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指、迩、生、堪、暮、鬓、斑。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他并不是一位农民,而是河北省军区原副司令、共和国少将张连印。退休后,他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云县张家场村。望着一片光秃秃的荒山,他下定决心:“作为一个退休的老兵,我想把植树造林作为自己退休后的最后一个战场。”张连印带兵是内行,干这活儿却是外行。但是他不耻下问,放下曾经的特殊身份,拜专家为师。他还通过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等多种形式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到处奔波。在荒山上,张连印总是抢在劳动第一线,与村民们吃住在一起。由于经验不足,第一年树苗成活率还不到50%。他重整旗鼓,悉心请教当地农技专家,逐步摸索出适合家乡气候的植树方法。①四年多的风餐露宿,四年多的含辛茹苦,四年多的甜酸苦辣,张连印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②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18.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19.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到处奔波,走访部队老战友,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又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19.两组排比句,分别展现了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两组排比句,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第一组极尽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二组则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方法是将长句划分层次,找出主干句,再把非主干句分成几个层次,每一层作为一个短句出现即可,注意不要丢掉信息,不改变原意。本句主干句是“他到处奔波”,然后将几个非主干句提炼出来,第一句是奔波的目的,“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其中解决问题的几种形式,第二句是“去部队老战友那里走访”,第三句是“到林业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第四句是“与金融部门进行接洽”,最后将这几句话连缀成通顺句子即可。【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两句均采用了“四年多的……”和“……来了”的句式,三句结构相同的句子构成了排比结构。分析排比这一修辞的效果,可从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体现表达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等角度分析。第一组句子,四年多“风餐露宿”“含辛茹苦”“甜酸苦辣”,是张连印带领村民植树造林经历的各种困难、不易的真实概括,运用排比能集中体现这些经历和感受,铺陈之势,突出了植树造林的艰辛程度;第二组句子,张连印带领人民坚持植树绿化,终于收获了硕果,荒山绿化面积达到3000余亩,“黄鹂鸟来了,杜鹃来了,黄羊也来了”,通过写这些动物因为绿树成荫环境变好纷纷而来,具体可感,形象地表达了植树造林取得成功的喜悦之情。两组句子使用排比,从节奏、效果角度看,句式整齐一致,节奏感强,能增强句子的气势,更好地表达内心感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23年12月1日,正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经过浮冰区破冰航线,抵达中国南极中山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