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卷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原卷版)_第1页
专题突破卷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原卷版)_第2页
专题突破卷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原卷版)_第3页
专题突破卷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原卷版)_第4页
专题突破卷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和文明起源(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古人类和文明起源专题突破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A.化石和遗址 B.画像和视频 C.远古传说 D.文献记载2.阅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下图),这张图反映了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C.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D.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3.学完“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这一课后,小明同学对我国的远古人类十分感兴趣,国庆期间和家人一起去了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的遗址进行研学探究。那么,他们应该去的地区是A.A B.B C.C D.D4.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丁村人5.“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该远古人A.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县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6.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为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第一手史料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7.如果文物会说话,下图文物能够述说的历史是A.他生活在云南元谋县 B.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直立行走C.距今约3万年 D.使用磨制石器8.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用火烧烤食物、御寒、照明、驱兽。最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遗址中发现的灰烬、烧石和烧骨 B.《韩非子》中的记述C.民间神话传说 D.学者的推测9.下图为班级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特征示意图,空白处是A.制作陶器 B.修建房屋 C.采集、狩猎 D.种植农作物10.提取图片中有效的历史信息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学习能力。比较下列组图,可知北京人古猿头部复原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A.已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B.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C.仍然保留了猿类特征 D.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11.某地蜡像馆在从旧馆搬迁到新馆过程中,一组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场景的蜡像严重受损,需要重新塑造。新来的年轻塑像师傅重新塑造了一组场景。以下是新塑造的山顶洞人体貌、生活场景信息,其中有误的是A.体貌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B.爱美,戴着兽牙石珠串成的饰品C.已经出现贫富两极分化 D.会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12.在山顶洞人遗址中,考古发掘出一些骨器,其中有一枚穿孔骨针(如下图)。据此,可推测出山顶洞人A.学会人工钻木取火技术 B.学会了物品交换C.学会了缝制衣服 D.知道敬畏生命13.考古学家采用碳14年代测定方法测算出了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观察示意图如图,判断“山顶洞人”应在什么位置A.A B.B C.C D.D14.“1930年发现的山顶洞人遗址出土了一批石器、骨器、角器,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象牙、海蚶壳和钻孔的石珠和小砾石等装饰品。”材料表明山顶洞人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已经有了审美的意识C.手工制造业已达到发达水平 D.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5.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关于用火,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表现在A.会使用天然火 B.会人工取火 C.会保存火种 D.会用火烧烤16.经考古发掘,在玉蟾岩遗址、贾湖遗址,东胡林遗址等众多遗址中均发现了碳化的农作物种子。这说明我国原始先民创造了发达的A.农耕文明 B.渔猎文明 C.石器文明 D.青铜文明17.如图为中国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这表明我国原始农耕A.主要为刀耕火种 B.主要位于大江大河流域C.已经会饲养家畜 D.已经开始栽培稻粟和黍18.七千多年前余姚河姆渡的一根榫卯,穿越时光与北京故宫惊艳世界的榫卯结构遥相呼应,这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 B.浩如烟海 C.兼容并包 D.起源最早19.某历史研究小组编写了一部小话剧《河姆渡人的一天》,下面四段话剧场景中符合史实的是A.清晨人们从半地穴式房屋里醒来 B.男人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垦土地C.人们制作的青铜器上布满纹饰 D.老人们担心野兽践踏田里的水稻20.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它们在发展的初期就已显露出地域的差别。下列文化遗址中,以旱地植粟生产为主的典型代表是A.元谋人遗址 B.良渚遗址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1.西安半坡博物馆一项全新的青少年互动体验活动——“史前工场”开放后,游客们通过各种项目设置,全方位地体验了半坡人的原始生活和文化。游客们体验的项目可能是A.在田里插秧栽稻 B.搭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C.制作打制石器 D.制作象牙雕刻22.《淮南子·修务训》记载:“……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女娲 B.后羿 C.炎帝 D.黄帝23.《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A.民族认同 B.文化差异C.祖国统一 D.部落联盟24.传说反映了一些远古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精神风貌。其中“大禹治水”反映了中国人A.守正创新精神 B.祖先崇拜传统C.崇尚法治精神 D.选贤举能传统2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8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早期人类处于不断发展、进化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中国云南发现的腊玛古猿禄丰种,距今约800万年。人们在湖北、广西也发现了属于南方古猿的化石,距今约400万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能证明“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的依据。(2分)材料二

北京人用火的证据十分明显。发掘北京人化石地点的中段靠近南北裂隙的堆积处,曾发现过三层灰烬。……灰烬的发现,不仅证明了北京人已经使用了火,而且由于灰烬在同一层中,有时很厚,有时很薄,有时又间断,又可以证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管制火的能力……正因为北京人能够如此,才进一步证明了他们对付自然时已有了一定的办法。——摘编自贾兰坡《“北京人”的故居》(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京人已能使用火的证据。简析北京人学会用火的重要意义。(4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研究远古人类的认识。(2分)27.中华文明的起源吸引着我们去探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材料二: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居民栽培了水稻,到公元前5000年,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村落把水稻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同一时代,粟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得到种植,到公元前5000年,黄河流城的新石器社会也兴旺起来……在半坡村,考古学家发掘出了大量带有彩绘的陶器和公元前6千纪和前5千纪期间农耕者使用的骨器。——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材料三:“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扶万民,度四方….…以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1)观察材料一,指出北京人的生活有什么特点?(举出两点即可)(14分)(2)分析材料二中影响南北方作物种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举出新石器时代南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先民原始聚落各一。(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擒杀蚩尤”对华夏民族的深远影响。(4分)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距今约12000多年至10000年)材料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日本农学家认为,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中国稻、粟和黍的栽培,分别起源于图中的①②两个区域是哪里?(4分)(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我国早期农业发展的过程。(4分)(3)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6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郭,教民农作。”“(神农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材料二材料三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投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未病;投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