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_第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_第2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_第3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_第4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有答案含解析)(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力提升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姓名: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字词大练兵。(31分)1.把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圈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4分)(1)屠苏(tú)茱萸(rú)曈曈日(tóng)___(2)创造(chuàng)携带(xié)朝鲜(xiān)___(3)拱桥(gǒng)横跨(héng)前爪(zhuǎ)___(4)一寸(chùn)溜达(liū)惊扰(rǎo)___【答案】(1)yú(2)xiǎn(3)zhǎo(4)cùn【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字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2.拼一拼,写一写。(5分)jièyòngsūxǐngjiānqiángbǎocúnkūnchóngzǔzhīnèiwàilùqǔshèjìbiànbié【答案】借用苏醒坚强保存昆虫组织内外录取设计辨别【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累lèi() 作zuò() 爪zhǎo()累lěi() 作zuō() 爪zhuǎ()【答案】lèi劳累zuò工作zhǎo鹰爪lěi积累zuō作坊zhuǎ爪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音字,多音字的数量很大,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就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但由于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只要认真加以比较,它不同的读音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4.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便宜:A.不应得的利益;B.使得到便宜;C.价钱低。(1)这次他得了点儿小便宜。()(2)他是惯偷,不能便宜了他。()(3)蔡候纸价格便宜。()【答案】(1)A(2)B(3)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义词。“多义词”也就是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本题主要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原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选择合适的解释。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反义词。(2分)(1)妈妈的手很粗糙,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是为我们操劳的结果。(2)脱掉()的冬装,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答案】(1)细嫩(2)沉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反义词,注意结合语境分析,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7分)学()五()()()闻名()()遥望双龙()()名()中()来来()()形态()()()()楚楚(1)古时候用“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2)我会仿照画“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答案】富车世界回首戏珠扬外往往各异清清(1)学富五车(2)明明白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3)蝴蝶谷的蝴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成语是词汇中特有的长期沿用的固定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7.读一读,连一连。(4分)一层 创举名扬中外的 人一个 薄片来来往往的 画一幅 轿子相互缠绕的石拱 桥一乘 名画世界闻名的 龙【答案】一层薄片一个创举一幅名画一乘轿子名扬中外的画来来往往的人相互缠绕的龙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量词的应用及词语搭配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8.选词填空。(3分)建造建设建立(1)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之间()起深厚的友情。(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的。(3)我们要为()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精美美丽美观(4)桂林山水就像一幅()的画卷。(5)小芳把房间布置得既()又大方。(6)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的图案。【答案】(1)建立(2)建造(3)建设(4)美丽(5)美观(6)精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辨析词语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所给词语的意思和词语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填空。二、句子训练营。(10分)1.我会按要求写句子。(10分)(1)伟大轻便大约吸收满足进步影响智慧(任选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造纸术是古代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伟大钱学森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2)张择端画的画多么传神啊!(3)马笼头被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5)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但是也要注意节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改写句子、造句和修改病句。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造句注意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三、课文回顾站。(13分)1.按要求填空。(9分)(1)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欣赏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______》,它的作者是北宋的___。(2)我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我知道“文房四宝”指______;“雅人四好”指______;“花中君子”指______;“中医四诊”指______。(3)《元日》是关于传统节日___的诗,《清明》是关于传统节日___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关于传统节日___的诗。【答案】(1)清明上河图张择端(2)笔墨纸砚琴棋书画梅兰竹菊望闻问切(3)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的背诵及文学常识,根据课文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2.阅读古诗,完成练习。(4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诗中的“佳节”是指___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___节。(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___和___的节日习俗。(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思念之情。(1)【答案】重阳敬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中的”佳节“是指重阳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敬老节。(2)【答案】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其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3)【答案】登高插茱萸【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诗描写了登高和插茱萸的节日习俗。(4)【答案】家乡亲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阅读诗歌可知,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所以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四、阅读展示台。(26分)(一)阅读理解。(12分)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1.最初人们在没有纸的情况下,是怎么记录事情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最初的书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弊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概括第1自然段的段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麻纸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弊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答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可知答案。2.【答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可知答案。3.【答案】介绍了发明纸之前人们用来写字的载体。【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概括。熟读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4.【答案】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段内容的理解。结合“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可知答案。(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卢沟桥的狮子北京人有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shèn)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有501只。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扎在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这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正是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为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形态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填空。(4分)A.卢沟桥是一座______,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B.短文开头引用一句_________,是为了说明_________。3.用“___”画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这段话是从___和___两个方面来写狮子的。(2分)4.文中有一处省略号,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3分)5.卢沟桥为什么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答案】形状、样子都不相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形态各异:意思是形状、样子都不相同。2.【答案】A.联拱石桥石柱上雕刻着数不请的狮子B.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多【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A.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结合“。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狮子,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可知,卢沟桥是一座联拱石桥,它最大的特点是石柱上雕刻着数不请的狮子。B.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歇后语的辨析与理解。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是一句歇后语,由“数不清”可知,引用这个歇后语的是为了说明卢沟桥的狮子多。3.【答案】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中心句的辨析及阅读理解能力。中心句一般能体现语段的主要内容或主题。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后面都是围绕这句进行描写的。结合“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可知,这句是从“大小”进行描写的。结合“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正在做有趣的游戏;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可知,这句是从形态方面进行描写的。4.【答案】列举的省略【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对省略号作用的辨析。通过阅读第二自段可知,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很多形态,作者没有一一列举,用省略号省略了。所以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5.【答案】因为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阅读短文,根据文中内容回答问题的能力。结合最后一自然段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即可回答。五、习作百花园。(20分)地球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所以保护环境势在必行。请以“环保”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一写家乡的变化等。注意:1可以把调查到的情况写一篇短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