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章神经调节
第1节神经调节的基础
(建议15分钟)
[核心要点]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特定的生理功能。
2.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人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过分析和处理,发出指令信息,再由传出神经将指令信息传输到相应器官,从而使机体对刺激作出反应。
3.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
4.躯体运动神经受意识的支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5.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6.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7.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膨大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树突是细胞体向外伸出的树枝状的突起,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导到细胞体,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它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有些神经元的轴突很长,并且树突很多,意义是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很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8.神经系统:
①下丘脑:脑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中有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等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②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③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④神经: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人的脑神经共12对,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共31对,主要分布在躯干、四肢,负责管理该部位的感觉和运动。此外,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⑥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心血管活动)的活动中枢。
[旁栏.课后习题]
9.老师通知你,马上要进行体育达标体能测试,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占优势,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支配活动减弱。
[了解内容]
10.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
11.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
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第2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建议10分钟)
[核心要点]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边吃酸梅边分泌唾液,在这个反射活动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
3.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任何环节结构或功能受损,反射不能完成。
4.反射的大致过程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沿着传人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然后对刺激作出应答。兴奋除了在反射弧中传导,还会在脑与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例如,兴奋会由脊髓的低级中枢传导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相应的感觉。
6.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7.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8.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终完全不出现,这是条件反射的消退。这个过程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旁栏.课后习题]
9.条件反射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
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0.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个神经元不能(能、不能)完成,原因是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传人神经与传出神经两种神经元。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中间神经元的参与。
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
建议10分钟)
[核心要点]
1.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形成的机制是神经细胞外的Na+(Na+/K+
)浓度比膜内高,K+(Na+/K+)浓度比膜内低,而神经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各不相同,静息时,膜主要对K+(Na+/K+)有通透性,造成K+(Na+/K+)外流,使膜外的阳离子浓度高于(高于、低于)膜内。
3.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Na+/K+)的通透性增加,Na+(Na+/K+)内流,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动作电位。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静息电位)。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4.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5.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在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处,有许多突触小泡。当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这依靠膜的流动性,同时释放一种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
6.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递质一受体复合物,从而改变了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随后,神经递质会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旁栏,课后习题]
8.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兴奋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
9.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之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这些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引起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第4节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建议10分钟)
[核心要点]
1.大脑表面的大脑皮层是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的薄层结构。人的大脑有着丰富的沟回,这使得大脑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大脑发出的指令通过脑干传到脊髓。
2.大脑皮层的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白,例如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则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刺激中央前回的其他部位,则会引起其他相应器官的运动,这表明了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运动精细程度(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和华胜旅、驱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3.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脊髓等的共同调控,脊髓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是
最高级中枢。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
4.神经系统对内胜活动的调节节是通过反射进行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如脊髓、
脑干下丘脑和大脑),都存在着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脊髓是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大脑皮层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使得自主神经系统不是(是、不是)完全自主。神经调节中存在(存在、不存在)反馈调节。[旁栏.小字.课后习题]
5.排尿受脊髓和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成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婴儿经常尿床的原因是婴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还不能对脊髓排尿反射中枢进行有效的控制。
6.眼前有蚊子飞来时,眼睛会不受控制地眨一下,这是由脑干(脑干、脊髓)参与的眨眼反应,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经过长期的练习,有些人可以练成长时间不眨眼,这说明了眨眼反射可以受大脑皮层控制的。
第5节人脑的高级功能(建议10分钟)
[核心要点]
1.大脑皮层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它包括与语言、文字相关的全部智能活动,涉及人类的听(H区)、说(S区)、读(V区)、写(W区)。H区受损的表现是不能听懂话,S区受损的表现是不能讲话,V区受损的表现是不能看懂文字,W区受损的表现是不能写字。
3.人类的语言活动是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区域相关的,这些特定区域叫言语区。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大脑的左(左、右)半球。逻辑思维主要由左(左、右)半球负责。
4.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条件反射的建立也就是动物学习的过程。5.人类的记忆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感觉性记忆、第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前两个阶段相当于短时记忆,后两个阶段相当于长时记忆。感觉性记忆有效时间不超1秒,第一级不构成真正记忆,记忆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第二级记忆可持续时间从数分钟到数年不等,要想长久记住信息,可以反复重复,经过累积形成永久记忆。
[旁栏.小字.课后习题]
6.我们有时候开心、兴奋、对生活充满信心;有时失落、沮丧、对事物失去兴趣。这是情绪的两种相反的表现,它们都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
7.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疾病、死亡等情况时,常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和调节压力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
[了解内容]
8.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第3章体液调节
第1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建议15分钟)
[核心要点]
1.凡是分泌物经由导管而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的,称为外分泌腺,凡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即激素直接进人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称为内分泌腺。下列属于外分泌腺的汗腺、唾液腺、胃腺(汗腺、性腺、唾液腺、甲状腺、肾上腺、胃腺)。2.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促胰液素,它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是促进胰液分泌。3.有关内分泌腺
①下丘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下丘脑分泌的一类促激素释放激素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该激素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将出现紫色,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该激素的作用是调控垂体分泌释放相应的促激素,此外它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②垂体分泌的一类对生长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生长激素,其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幼年时如果分泌过少会患侏儒症,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此外垂体还能分泌促激素,其作用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此外,垂体对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还具有释放作用。
③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④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主要功能为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的兴奋性。幼年时缺乏这种激素会导致呆小症,合成这种激素的所需一种重要无机盐是碘,如果长期缺乏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如果分泌过多会得甲亢。
⑤睾丸分泌雄激素(主要是睾酮),它们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主要功能是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主要功能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生成和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⑥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主要分泌醛固酮、皮质醇等,作用是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其作用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了解内容」
4.各种内分泌腺间具有复杂的功能联系,共同调节机体活动,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建议18分钟)
[核心要点]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血糖的正常水平是3.96.1mmol/L,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酸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其中食物中的糖类经消化和吸收进人血液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和转化成甘油三酯。
2.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一方面促进血糖进人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脏、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这样既增加了血糖的去向,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的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其主要作用于肝,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人血液,促进非糖物质转变成糖,使血糖浓度回升到正常水平。血糖的平衡还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例如,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个区域兴奋,通过通过控制交感(交感、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人体内还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是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唯一的激素。
4.当机性体受到来冷
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这种调节过程是一种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分级调节系统,也称为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这种分级调节系统还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分级调节的意义是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5.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促进、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或负反馈)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存在、不存在)反馈调节。
6.激素调节的特点是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临床上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激素水平,是因为激素体液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流到全身起调节作用。
7.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的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细胞垂体,是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主要是甲状腺细胞,胰岛素的靶细胞是组织细胞(几乎全身细胞),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8.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9.激素种类多(少、多)、量极微(极微、很多),既不组成(组成、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提供、不提供)能量,也不起(起、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因此有人说激索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水分子。
10.激素选择靶细胞,是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11.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均可以升高血糖,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则降低血糖,与上述激素升糖效应相抗衡。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建议20分钟)
[核心要点]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组织胺,某些气体分子如NO、CO等,一些代谢产物如CO2,也能作为体液因子起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重要因子。一些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
3.人的体温能保持恒定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而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它的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传到外界)、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对流(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以及蒸发(如汗液的蒸发)的方式进行。4.在寒冷环境中,散热加快,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兴奋传递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也相应减少。汗腺的分泌量减少(增多、减少),蒸发散热也随之减少(增多、减少)。同时,寒冷的刺激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后,可引起骨骼肌战栗,使产热增多(增多、减少)。写出引起骨骼肌收缩的反射弧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传人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与此同时,相关神经兴奋后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释放,使肝及其他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通过上述的调节最终实现的产热和散热平衡,体温恢复正常。这类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方式,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5.在炎热的环境中时,皮肤中的温觉感受器兴奋,该兴奋传递至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而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肾上腺等腺体的分泌,最终使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也使汗液的分泌增多(增多、减少)等,从而增加(增加、减少)散热,大量出汗后立即进人温度低的空调房中,对身体健康不利,其原因是低温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皮肤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6.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冷觉和热觉的产生在大脑皮层。
7.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物质代谢的正常进行,使细胞、组织和器官发生功能紊乱,破坏内环境稳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8.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食物中所含有的水和代谢中产生的水。水的排出有四条途径,由肾排出(尿液)、由皮肤排出(汗液)、由肺排出(呼吸)、由大肠排出(
粪便),其中肾排尿是人体排出水的最主要途径。机体能够通过调节排尿量,使水的排出量与摄人量相适应,以保持机体的水平衡。9.Na+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Na+浓度,因此,水平衡和盐平衡的调节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为渗透压调节,主要是通过肾完成的。
10.当人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升高、降低),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刺激。这个刺激一方面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人量;另一方面促使下丘脑分泌(分泌、释放)、垂体释放(分泌、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对水分的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减少了尿量的排出,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
11.当大量丢失水分使细胞外液量减少以及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调节尿量和尿的成分实现的。Na+主要来源是食盐,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脏(尿液)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大于、小于、几乎等于)摄入量。
12.当人剧烈运动、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或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而且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这时如果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
13.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联系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表现为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旁栏.小字.课后习题]
14.临床上给患者输人O2时,往往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目的是二氧化碳可以刺激呼吸中枢相关感受器,从而通过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
15.人通过生理性调节(如排汗、血管的收缩)和行为性调节(如使用空调、增减衣物)来维持体
温相对稳定。其中,生理性调节是基本的调节方式,而行为性调节是重要的补充。
16.带婴幼儿看病时,要等他们停止哭闹几分钟之后,再给他们测体温,这是因为婴儿在哭闹时,情绪激动、挣扎等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从而导致机体产热增加,体温暂时增加(合理即可)。
17.用小白鼠为实验材料,验证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实验思路是将鼠龄一致、身体健康的小鼠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破坏下丘脑,对照组不作处理,两组供给相同的水量,测定各组小鼠的尿量。
18.每天都要保持一定量饮水,原因是人体每昼夜溶解代谢废物的最低尿量应在500mL以上,如果排出尿量过少,代谢废物不能及时随尿液排出体外,就会引起中毒而损害健康(合理即可)。
第4章免疫调节
第1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建议15分钟)
[核心要点]
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由淋巴组织组成,并借助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骨髓和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
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器官
①扁桃体: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②淋巴结: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人人体的微生物。
③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④脾: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⑤骨髓: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
4.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5.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填化学本质),它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抗原是指能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可以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处,抗体的作用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7.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作用是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8.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细胞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酶(抗体、溶酶体、细胞因子、甲状腺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菌酶),免疫活性物质不是(是、不是)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9.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10.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的特点是生来就有,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遗传下来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叫作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11.免疫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12.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这是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13.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排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该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14.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第2节特异性免疫(建议15分钟)
[核心要点]
1.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或蛋白质)来辨认已方和敌方。
2.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3.体液免疫的过程
①B细胞激活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第一个信号: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此外,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
②B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③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④记忆细胞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出浆细胞,然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4.当病原体进人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5.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又称靶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的分子,并分裂、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隔音降噪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合同
- 手焊接变压器买卖合同
- 网络营销 课件 模块三 网络品牌营销;模块四 全渠道营销推广-1引起注意Attention;2引起兴趣Interest
- 西藏那曲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质量测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职工劳保用品政府采购合同2篇
- 食品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甲方作为培训机构乙方报名参加培训的协议3篇
- 2024年度钢筋采购与供应合同5篇
- 2024权购买合同的版权权属担保3篇
- 2024版房屋装修设计与施工合同2篇
- 互联网导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的构造及安装标准
- 玩转PPT-多媒体课件制作实战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蹲踞式起跑 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 表单+药品管理检查记录表
- GB/T 15242.3-2021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尺寸系列第3部分:同轴密封件沟槽尺寸系列和公差
- 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件积极体验
- 中央厨房卫生标准及5S检查表
- 习作我最喜欢的玩具说课稿
-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析及教学建议
- ZFWG200变速箱及系列驱动桥结构原理及性能介绍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