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_第1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_第2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_第3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_第4页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协和医院妇产科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是女性身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与其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自出生到衰老是一渐进的生理过程,据年龄及生理特点,分几个时期(无截然的界限)可因环境、遗传、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个体差异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生育期)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胎儿期:受精卵性染色体胚胎6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胚胎8-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的结构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新生儿期:

胎儿出生后4周内

女性胎儿出生后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儿童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

幼稚型宫体:宫颈卵巢阴道

8岁后始发育,少量卵泡发育出现女性特征,内生殖器下降盆腔,乳房发育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子宫的变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青春期: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10—19岁)月经初潮,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初期多无规律,无排卵性,后为有排卵性第一性征第二性征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性成熟期(生育期)

18岁开始历经30年左右卵巢生殖、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周期性排卵,月经规律,生殖器官各部和乳房均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变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到衰萎可始于40岁,历时10—20年绝经:指月经永久性停止围绝经期: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一年内的时期围绝经期综合征:10%—30%平均年龄49.5岁(44—54岁,80%)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绝经后期:60岁以后(老年期)全身出现衰老现象

月经停止生殖器委缩血中胆固醇升高骨质疏松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二节月经及月经期的临床表现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月经:

月经是指在卵巢周期性内分泌调节下,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脱落而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一项标志是卵巢周期性变化在子宫内膜的反应2、月经初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13—14岁(11—12岁,15—16岁)受内外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故初潮年龄差异较大3、月经周期:

相邻两次月经第1日间隔的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28—30日)可有自己的规律4、月经持续的时间及出血量:

月经持续的日数称经期

2—7日(3—6日)30毫升,超过80毫升为病理状态

5、月经血的特征:

色暗红粘稠不凝(前列腺素、纤溶酶)

6、月经期的症状:

经期盆腔瘀血,子宫血流量↑

下坠感,轻度神经系统症状轻度胃肠功能紊乱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卵巢功能女性生殖内分泌腺有两种主要功能:

生育功能内分泌功能(二)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从青春期开始到绝经前,卵巢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卵巢周期(ovariancycle)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主要变化如下: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2、排卵

3、黄体形成及退化

4、卵泡闭锁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卵泡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出生时约有15~30万个卵泡儿童期卵巢皮质含有大量密集成群的原始卵泡,卵巢髓质已逐渐退化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月经初潮时约30~40万个生育期约有300~400个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排卵,其余自行退化---卵泡闭锁闭锁退化的速度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据形态、大小、生长速度和组织学特征,可将卵泡的生长分为四个阶段:(1)始基卵泡:(2)窦前卵泡:(3)窦状卵泡:(4)成熟卵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始基卵泡:是一处于减数分裂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及其周围的单层梭形或扁平颗粒细胞层环绕组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窦前卵泡(初、次级卵泡):

初级卵泡单层颗粒细胞,外围有透明带

次级卵泡多层颗粒细胞,形成卵泡膜的内、外层,基底膜层出现

卵泡生长发育必备的3种特异性受体在颗粒细胞出现:FSH、E2、A卵泡内膜出现:LH受体具备合成性激素能力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窦状卵泡:在E、FSH持续影响下产生卵泡液,形成卵泡腔FSH作用使颗粒细胞获得LH受体,LH协同作用产生E量明显增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4)排卵前卵泡:卵泡发育最后阶段,卵泡体积↑↑(15~20mm),卵泡腔↑↑,卵泡移向卵巢表面,卵细胞埋藏于卵丘中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

1)卵泡外膜

2)卵泡内膜

3)颗粒细胞

4)卵泡腔

5)卵丘

6)放射冠7)透明带一般每一周期仅有1个卵泡发育成熟和排卵被称为优势卵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排卵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一起被排出的过程称排卵排卵的内分泌调节为排卵前血LH/FSH峰的出现机制:E2高峰对垂体、下丘脑的正反馈调节作用,Gn-RH作用出现LH/FSH峰。该排卵峰与孕酮的协同作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排卵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3、黄体形成及退化

卵泡壁的卵泡颗粒细胞、内膜细胞及外膜包围---形成黄体

排卵后7-8日黄体体积达最高峰(直径2~3cm

)若未受精,黄体在排卵后9-10日开始退化---白体

4、卵泡闭锁

绝大多数卵泡均在发育过程中退化,成为闭锁卵泡组织学特征:卵母细胞退化坏死,被吞噬细胞清除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三)卵巢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甾体激素,主为E、P、T1、基本化学结构

属类固醇激素化学成分:环戊烷多氢菲环

按碳原子数目分为:①P含21个C,孕烷核(孕酮)②T含19个C,雄烷核(睾酮)③E含18个C,雌烷核(E2、E、E3)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生物合成过程

合成的特点:

①基本物质---食物中的胆固醇②均需特殊的酶参与---异物酶、裂解酶、芳香化酶等③孕烯醇酮---甾体激素合成的前体物质合成途径有Δ5和Δ42条P:通过Δ4途径合成;T:通过Δ4和Δ5合成:E2、E1:排卵前主要通过Δ5,排卵后可通过Δ4和Δ5女性生殖系统生理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和雌酮

(雌二醇的生物学活性最强,雌酮次之)

雌三醇为其降解产物,其生物学活性弱孕酮是雄烯二酮及睾酮的前身雄烯二酮和睾酮又是雌酮和雌二醇的前身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代谢

主要在肝脏代谢,经不同组织中不同酶的作用,使甾体激素产生生物活性,并发挥效应降解产物大部分经肾脏排出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4、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

随卵巢周期而变化

(1)E: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7-8日又形成一高峰,但较平坦

(2)P:排卵后孕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女性生殖系统生理5、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使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2)使子宫内膜增生。(3)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4)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6)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7)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8)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9)促进钠水储留(10)钙盐及磷盐在骨质中沉积,维持正常骨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6、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减少子宫收缩。(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3)使宫颈口闭和,黏液减少。(4)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6)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7)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8)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C。(9)促进水钠排泄。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基础体温升高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7、孕激素与雌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P在E作用的基础上,促使女性生殖器及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拮抗作用表现在子宫收缩、输卵管蠕动、宫颈黏液、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和水的储留与排泄等8、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卵巢髓质产生少量T(主来自肾上腺皮质),T是合成E的前体,对维持女性生殖功能有重要意义T可促进阴毛、腋毛生长,及蛋白质合成、肌肉生长和骨骼发育,刺激红细胞生成,大量T有对抗E的作用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四)卵巢分泌的其他多肽激素1.抑制素、激活素、卵泡抑素:2.生长因子: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四节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一)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1、组织学和生物化学两方面组织学:1)基底层:与肌层直接相连,无周期性变化,月经期不发生脱落2)功能层:靠近宫腔,发生周期性改变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分为3个时期:(1)增生期(卵泡期):

内膜的上皮和间质细胞增生

早期:5-7日,1-2mm

中期:8-10日,

晚期:11-14日,2-3mm腺上皮细胞立方状/低柱状→柱状有分裂相→高柱状,腺体弯曲间质组织致密,微血管较少→水肿,螺旋小动脉增生→细胞呈星形,小动脉官腔增大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分泌期(黄体期):

P使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早期:内膜腺体更长,腺腔开始扩大。腺上皮下细胞核出现含糖原的水泡,间质水肿,螺旋动脉继续增生b.中期:

内膜更厚,腺体扩大呈锯齿状,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糖原溢入腺腔称顶浆分泌。间质进一步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更多增生蜷曲

c.晚期:内膜厚10cm,呈海绵状,面向宫腔腺体的开口有糖原等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螺旋小动脉增长超出内膜厚度,故更蜷曲,官腔随之扩张(3)月经期:

第1~4日

E、P↓,激活内膜中PG合成→子宫肌层收缩→螺旋小动脉痉挛→内膜血流↓,组织缺血、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管壁破裂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组织坏死脱落,与血液相混排出子宫内膜变化的连续性、交叉性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研究

间质细胞在E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粘多糖(蛋白碳水化合物),对增生期子宫内膜生长起支架作用

排卵后P可阻止其合成,同时小动脉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自由交换,为受精卵着床和发育提供条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二)生殖器官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1、宫颈黏液宫颈腺细胞分泌黏液有周期性变化月经后体内E↓,宫颈黏液分泌↓,随E水平增加,黏液量及透明度增加,排卵前分泌量达高峰蛋清状,拉丝度达10cm宫颈外口变圆放大约3cm,出现“瞳孔”现象镜下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6~7日出现,排卵前期结晶形态最典型排卵后在P作用下,黏液变稠而浑,拉丝时易断裂。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消失,出现条索状椭圆体

2、阴道黏膜

以上段较为明显排卵前阴道上皮在E作用下,低层细胞增生变为中层及表层细胞,表层细胞角化程度高,内有丰富糖原,借阴道杆菌分解为乳酸,保持阴道pH值4~5

排卵后在P作用下,阴道上皮加速脱落,多为中层或角化前细胞据阴道脱落细胞形态变化了解卵巢有无排卵功能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卵泡期:受E影响纤毛细胞变大,肌层节律性收缩增加

黄体期:在P作用下纤毛细胞变短小,分泌细胞功能降低,利于孕卵在输卵管运行时吸取营养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五节月经周期的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关系

性腺轴是一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在大脑皮层神经中枢控制下维持女性生长发育、月经周期和功能,参与机体内环境和物质代谢的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下丘脑

下丘脑基底区弓状核神经细胞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合称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脉冲式释放经门静脉系统进入垂体前叶,促使腺垂体合成与分泌FSH和LH,间接调节卵巢功能

2、腺垂体

在Gn-RH作用下分泌FSH和LH(糖蛋白),直接作用于卵巢FSH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及发热,在LH协同作用下使卵泡分泌ELH于排卵前1~2日浓度升高,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产生E、P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卵巢青春期后,卵巢周期性分泌E、P作用于子宫内膜,形成月经性腺轴经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

正反馈:通过反馈使下丘脑兴奋,原有生理活动增加负反馈:通过反馈使下丘脑抑制,原有生理活动减弱女性生殖系统生理3、卵巢大量E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大量P对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反馈性调节:

E(--)FSH-RH(+)LH-RHP(--)LH-RH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六节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