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_第1页
考点梳理: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_第2页
考点梳理: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_第3页
考点梳理: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_第4页
考点梳理: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1.考点精讲2.典例剖析3.易错警示4.变式训练5.真题演练考点强化: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热1.反应热、焓变反应热焓变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反应热是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焓变为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单位J·mol-1或kJ·mol-1在恒压条件下,如果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成热能,则有如下关系ΔH=Qp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用一定条件下的焓变表示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考点精讲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Δ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

0考点精讲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ΔH=E1-E2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考点精讲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能量高低角度理解(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3)常见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4)常见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考点精讲【典例1】

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D转解析点拨:比较图像中反应物、中间产物、生成物的能量,要与ΔH一致。典例剖析回原题典例剖析-1220kJ·mol-1解析显/隐【思维点拨】①1molSF6中含有___molS-F键;②Δ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6解析断裂1molS—S键吸收能量280kJ,断裂3molF—F键吸收能量3×160kJ,则吸收的总能量为Q吸=280kJ+3×160kJ=760kJ,释放的总能量为Q放=330kJ×6=1980kJ,由反应方程式:S(s)+3F2(g)===SF6(g)可知,ΔH=760kJ·mol-1-1980kJ·mol-1=-1220kJ·mol-1。典例剖析1.熟记反应热ΔH的基本计算公式ΔH=E(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的总能量)ΔH=E(反应物的总键能)-E(生成物的总键能)2.规避两个易失分点(1)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缺少任一个过程都不是化学变化。(2)计算物质中共价键的个数时要结合物质的结构,如1mol晶体硅中含2molSi—Si键。1molSiO2中含4molSi—O键。易错警示【变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容易进行B.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应只有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

解析显/隐解析

A项,放热反应不一定能在常温下进行,如碳的燃烧,A错;B项,光合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B错;D项,有的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如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的反应。C变式训练【变式2】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

ΔH1,ClO+O===Cl+O2

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

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应O3+O===2O2的ΔH=E1-E3

②反应O3+O===2O2是放热反应③ΔH=ΔH1+ΔH2

④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B转解析变式训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回原题变式训练【真题1】(2013·北京理综,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

ABCD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D解析

A项设备把光能转化为电能,错误;B项设备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错误;C项设备把光能转化为热能,错误;D项是利用可燃气体燃烧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正确。解析真题训练【真题2】[2014·浙江理综,27(3)]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了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

CaS(s)+4CO2(g)ΔH2=-175.6kJ·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