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课时
课题9.短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第1课时
安排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
教学个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目
标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
体会诗歌的韵味。
重点
教学展开想象,体悟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难点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一课时
1.认识“漫、涛”2个生字,读准“啊”“膝”等音变和易误读字音,会写“繁、漫”等8
教学
个生字,理解“漫灭”“思潮”等词语。
目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
今,诗人们创作了无数经典的诗,那一首首优美的诗,就
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让我们走进冰心的《繁星》,一起感
受诗歌中景色的美好和挚爱的力量吧!
板书课题:繁星
导入学生齐读课题“繁星”。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
(分钟)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一起欣赏一下繁星吧。文章的背景,有助于
3.简介作者学生理解课文,感受
冰心,原名谢婉莹。真情。
福建长乐人,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笔名取自“一
片冰心在玉壶”。
代表作: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在文
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我会认):漫涛
(1)读准字音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自由读,指名读。并组词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4.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繁漫灭藤萝膝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
涛躲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1)书写指导(重点指导“繁、灭、藤”)
“漫、膝、涛、躲”为左窄右宽的字,“繁、灭、藤、萝”为
上宽下窄的字;
(2)词语认读:漫灭藤萝消灭躲过繁星膝上
波涛
(3)词语解释:
漫灭:磨灭,模糊不清。
在本课中永不漫灭是指记忆清晰,不会忘记。
近义词:磨灭
造句:我们对自己的童年永远都有不可漫灭的记忆。
新课
思潮:1.指脑海里涌现的念头。
教学
2.指起伏不平的思想、情绪。
(分钟)
在本课指诗人心中激动的情绪。
近义词:思绪
造句:火车轰鸣声,打断我的思潮。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课后第1题)
朗读要求:
1.放声朗读,读准字音,体会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
2.找到韵脚,注意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味。
(1)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
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
没有韵脚格式不一
构的方法,帮助学生
(2)繁星(一三一)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
大海呵!
哪一颗星/没有光?容,学习作者组织材
哪一朵花/没有香?料的方法。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格式不一韵脚:ang
读出反问语气。
(3)繁星(一五九)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同字成韵格式不一
2.说一说:通过读这三首短诗,我发现了现代诗的特点:
不拘格式韵律相对自由
课堂小课堂总结
结及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初步了解了诗歌
展延伸的一些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首诗歌的内容及表达
(分钟)的情感。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下列红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T)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场0)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A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漫灭()清响()
回忆()思潮()
第二课时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学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目标
3.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重难点难点: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
()分钟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
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
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好衔接,又是让学生感
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受母爱的,激发情感,
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
上节课,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了冰心奶奶的三首短诗,
也初步体会了这三首现代诗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一
起来深入感受这三首短诗的魅力吧!
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
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
解作者对繁星的情感。
1.繁星(七一)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七一)》。
2.说一说: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
上作者在做什么?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
作者漫步在月明的园中,走到了藤萝的叶下,趴在母
生的概括能力。
亲的膝上,听母亲讲曼妙的故事。
(2)仿写
读一读,注意画线的部分,再仿照写一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新课这些事——
教学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分
',
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理解词语•:通过补白想象理解“永不漫灭”的含
义。
“永不漫灭”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永不漫灭,对母亲的此环节鼓励学生
依恋,对母爱的回忆永不漫灭。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
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
(4)”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
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
起了你怎样的感受?(课后第2题)
一种闲适、温馨、充满母爱的感受。
2.繁星(一五九)
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五九)》。
2.说一说:诗中的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
天上的风雨:狂风暴雨、倾盆大雨、暴雨如注....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
心中的风雨:困难、挫折、痛苦……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
(1)结合作者经历,补充资料。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
理解“心中风雨”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悟的阅读方法。
◎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
会想起,母亲啊……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
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
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2)仿写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到它的巢里。
繁星闪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o
雨滴____________________o
(3)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小诗的意思吗?
当天空下雨时,鸟儿就躲到巢里,躲避风雨。而当我
心中的烦恼忧愁时,只得向母亲诉说,只有母亲才理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
解我!当我疲惫不堪,心中悲戚,风雨交加时,母亲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
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方向、温暖港湾。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
3.繁星(一三一)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
(1)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小组内朗读《繁星(一三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地再读一读,思考这几句诗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运用了“排比、反问”的修辞手法。
排比句必须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句意相近的
句子构成。
好处是句子读起来更流利,节奏感鲜明,感情更强烈,
更有气势。
反问句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表面看来
是疑问,但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好处是语气更加强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与反思。
(3)仿写
读一读,写一写,用上拟人、反问的修辞手法仿写句
子。
哪没有。
哪没有。
哪没有。
4.活动提示(课后题)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让我们开展综合性
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
现代诗。准备一个摘抄本,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
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2)活动指导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1.搜集诗歌阅读报纸、杂志、书籍等
2.整理诗歌按年代、作者、表达情感等归类
3.欣赏诗歌语言运用内容情感
4.朗诵诗歌朗诵表演展示诗集原创诗作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繁星七一》通过回忆园中,“我”在母亲膝下的
情景,写出了一个温纯善良、的母亲形象。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和大海的涛声,
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之情。
《繁星一五九》通过鸟儿归巢比喻“我”躲到
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和感激。
2.繁星(一)
课堂小结
繁星闪烁着一
及拓展延
深蓝的空中,
伸
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语?
()分钟
沉默中,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
繁星(二)
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
童年呵!
语文素养。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3.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短诗三首
Z-园中月明
藤萝叶下.对母亲的赞美
《繁星七一》
母亲膝上
板书
-天上的风雨
内容心中的风雨.对母亲的感激
《繁星一三一》♦
「星光
<花香.对大海的喜爱
《繁星一五九》
।大海
1
课时
课题10.绿课型讲读课文第1课时
安排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瓶子、拥挤”等4个
学
教
词语。
标
目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3.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重点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1.识记生字新词,感受诗歌意境,熟读成诵。
难点2.了解现代诗极富想象等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挤、叉”2个生字,会写“瓶、挤”等4个字,正确读写“墨绿、嫩绿”等8个
教学
词语。
目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有人喜欢红色,因为它浓烈热情;以谈话导入,创设出安
有人喜欢蓝色,因为它宁静致远,还有人喜欢绿色,因为静、悠闲、和谐的美,
它充满了生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艾青的《绿况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
板书课题:绿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学生齐读课题“绿”。
()分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一起欣赏一下大自然美丽吧。
钟3.简介作者
艾青原名蒋正涵
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艾青被认为是中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
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归来的歌》生理解课文,感受真
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
记生字、理解词语,体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我会认):挤叉
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
(1)读准字音
提高自学能力。
自由读,指名读。并组词
新课
4.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瓶挤叉挥
教学
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等。
()分
(1)书写指导(重点指导“瓶、挤”)
钟
“挤、挥”为左窄右宽的字,"瓶''为左高又低的字,“叉''为
独体字;
(2)词语认读:花瓶交叉拥挤指挥
(3)词语解释:
交叉:几个方向不同的线条或线路互相穿过。
在本课中指各种绿互相穿过。
造句:几条铁路在此交叉。
重叠:一层层堆叠。
在本课指各种绿色叠加在一起。
造句:远远望过去,天边的晚霞和彩云重叠着,如同仙境,
真美!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朗读课文,说说读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朗读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作.者描写的这么多“绿”,让人感到了勃勃生机。
2.我被这种类繁多的“绿”陶醉了!我感受到了希望!(1)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
圈画出文中描写“绿”的词语,看看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种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
绿,你由这些“绿”想到了什么?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
墨绿浅绿嫩绿种子的新芽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翠绿淡绿粉绿叶子小草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大树……方法。
课堂小
结及拓四、课堂总结
展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读通了诗歌。作者描写的这么
()分多“绿''指的只是颜色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钟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选择题。
《绿》是诗人()写的一首小诗。
A.朱自清
B.艾青
C.叶圣陶
二、好朋友,手拉手。
绿色的交叉
绿得墨水瓶
静静地发黑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
目标动。
3.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重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为何所有的“绿”会按着节拍飘
教学
动。
重难点
难点:结合“阅读链接”,比较艾青笔下的“绿”与宗璞笔下的“绿”的不同。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一、复习字词,导入课文复习导入环节的设计,
上节课,老师已经领着你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语,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
朗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在深入学习课文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
导入
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温乡村的美丽景色,激
()分钟
复习本课重点字词。(齐读)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发现了春天有各种好准备。
各样的绿,这些绿给作者什么感受?下面我们跟着诗
人艾青的脚步来到绿色的春天,体会春的美妙。
二、体验情感,学习方法。
带领学生用抓住要点品读感悟的阅读方法,进一步了
解大自然的美丽。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分小节朗读《绿》。
2.说一说:春姑娘用巧手为我们调出了哪些绿色?
墨绿的浅绿的嫩绿的翠绿的淡绿的粉绿的学会抓住要点品读感
2.出示第一小节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
(1)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生的概括能力。
到处是绿的……
绿色的世界春天来了
(2)难怪作者说(出示第二小节)
(3)这各种各样的绿,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知道"出''是什么意思吗?(不同寻常)
(4)你想到了哪些地方是绿的?
()是绿的()是绿的
新课
绿指大自然景象
教学
2.第二小节
()分
(1)绿的丰富
钟
(2)看到这么多和绿有关的颜色,你想到了什么?
墨绿的()浅绿的()
嫩绿的()翠绿的()
淡绿的()粉绿的()
绿指大自然景象
此环节鼓励学生
3.第三小节
质疑释疑,并在此基础
(1)圈一圈都有哪些事物是绿的。这句话运用了什
上感情朗读,训练学生
么修辞手法?
动脑能力和朗读能力。
风雨水阳光
绿的宽广
绿指大自然景象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2)仿写
用排比的手法仿写句子。逐句概括句意,再用简
秋天的是金黄色的,练的语言概括段意,并
秋天的是金黄色的,提炼成诗句,这是教会
秋天的_______________,学生抓住要点品读感
秋天的__________________O悟的阅读方法。
4.第四小节
(1)绿的形态是怎样的?
集中挤在重叠交叉
动词连用表现出绿的密集。
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与赞美。
5.第五小节
(1)这首诗表现的“绿”,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诗
人的感觉。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所有的绿
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课后第2题)
绿的形态春风是春的使者,温暖的春风不但吹绿
了自然,而且吹到了作者的心中,所以让作者觉得所
有的“绿”都飘动了起来。
表达了诗人对绿的喜爱与赞美。
(2)将“一阵风”比喻成“舞蹈教练”,运用了“比喻”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
的修辞手法。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
比喻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
明甲事物。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
好处是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小练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中的小
草、柳条会怎么样?
一阵风吹来,小草摇着脑袋,一起弯下腰,向风爷爷
行礼呢;柳枝扭动细长的枝条,跳起优美的舞蹈。
(4)朗读指导(课后第1题)
语速舒缓,“所有”“整齐”“飘动”几个词要重读、慢读,
表现绿的动态美。
(5)找一找,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绿”?
校园里的绿
公园里的绿
6.艾青笔下的“绿”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宗
璞笔下的“绿”,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结合“阅读链
接”说说。(课后第3题)4.活动提示(课后题)
宗璞用重复的手法将绿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优美、富
有生气,通过对树木和小径的描写,运用夸张手法写
出了“绿”的气势。
四、课外延伸,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绿》通过描写一幅绿色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绿”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2.艾青的话
及拓展延(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伸(2)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
()分钟欢乐里。作业题的布置是为了
让学生勤于积累,提高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深沉。语文素养。
3.布置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绿
到处是绿・■总写
板书绿的丰富
内容绿绿的宽广分写绿色是希望,是生命
绿的密集<
绿的形态
卜.白桦课时
课题课型讲读课文第1课时
安排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绣、潇、绽”等9个字,会写“桦、涂”等11个生字,理解
教学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白桦、涂上、茸毛”等词语。
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
教学
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点
教学
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
难点
第一课时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绣、潇、绽”等9个字,会写“桦、涂”等11个生字,理
教学
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白桦、涂上、茸毛”等词语。
目标
2.正确朗读诗歌,总结各小节的内容。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披一身雪花,雪绣的花边多么潇洒、洁白的流苏如画……以歌词导入,创设出安
这是诗人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树。白桦树不仅是俄罗斯的国静、悠闲、和谐的美,
树,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的
人的吟诵,一起走进俄罗斯的国树——白桦,去领略它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丰姿吧!
板书课题:白桦
学生齐读课题“白桦”。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白
桦的感知。
预设1: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白色光滑像
导入了解作者及写作本篇
纸一样的树皮,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
(分钟)文章的背景,有助于学
森林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
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情。
预设2: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
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一起认识一下白桦树吧。
3.简介作者
叶赛宁(1895-1925)
苏联田园派诗人,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14
年发表抒情诗《白桦》。
代表作品:《夜》《狗之歌》《我记得》等。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L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记生字、理解词语,体
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我会认):绣潇绽朦胧晖徜徉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
姗提高自学能力。
(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并组词
读准字音:“徜、徉”等,师生共同正音。
新课(2)纠错卡片:徜和徉的读音
教学4.学习我会写的生字(我会写):桦、涂、茸、绣、潇、穗、
(分钟)朦胧、寂、霞、抹
识字方法:加一加换一换熟字比较等。
(1)书写指导(重点指导“潇、穗、霞”)
“桦、涂、绣、潇、穗、朦胧、抹”为左窄右宽的字,“茸、
寂、霞”为上窄下宽的字;
(2)词语认读:白桦涂上潇洒谷穗绣花朦胧寂静
抹上朝霞绽放徜徉毛茸
(3)词语解释:
毛茸茸:细毛丛生的样子。
造句:这只小熊胳膊胖胖的,腿又短又粗,毛茸茸的,真
可爱。
姗姗来迟: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造句:春风来了,虽然显得有些姗姗来迟,仍用她温暖的
双手抚摸大地。
潇洒: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不拘谨
的或无拘束的。
造句:爸爸穿上这套西装,显得更潇洒了。
徜徉:徘徊,盘旋洎由自在来回地走。
造句:徜徉在油菜花丛中,溢出浓浓的菜花香味夹杂馨香
的泥土气息沁人心脾。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说说这首诗歌写了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
什么内容。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
这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以白桦为中心意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
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方法。
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
2.再读诗歌,说说各小节的内容。
第一节: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节: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节:白桦在寂静中的朦胧美。
第四节: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课堂小课堂总结
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知道了诗歌以白桦为中
结及拓
展延伸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对白
(分钟)桦树很感兴趣吧!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baihuatushanghuasuixiuhua
()()()()
xiaosamenglongjijingcaixia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秀()绣()
啸()潇()
辉()晖()
珊()姗()
三、按意思写词语
1.形容走得缓慢从容。()
2.形容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3.徘徊,盘旋洎由自在来回地走。()
【答案】
一、白桦涂上花穗绣花潇洒朦胧寂静彩霞
二、秀丽绣花
海啸潇洒
光晖春晖
珊瑚姗姗来迟
三、1、姗姗来迟2、潇洒3、徜徉
第二课时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划分段落,梳
教
学理故事脉络。
目
标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3.积累和摘抄与植物有关的诗歌,并尝试写诗交流。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梳理故事脉络。
重难点难点:感受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复习检查,导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