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施工准备 3.1作业人员 3.2技术准备 3.3材料准备 3.4主要机具 3.5作业条件 4施工工艺 4.1工艺流程 4.2施工工艺 5质量标准 5.1钢筋绑扎 5.2钢筋安装 6成品保护 7职业安全健康和环境措施 97.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97.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 8质量记录 针对钢筋绑扎与安装,提高其施工质量,掌握施工程序、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要求,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监督、安全文明与环境控制的力度。严格遵循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施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现行的验收规范,制定了本施工工艺标准。本标准由公司工程管理部提出,并由工程管理部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咏悟本标准审核人:陈尚文本标准批准人:李传玉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工艺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非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工程中钢筋绑扎与安装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施工准备3.1作业人员钢筋翻样、钢筋工、电工、起重工、普工等。各工种具体人数由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施工环境确定。3.2技术准备3.2.1钢筋绑扎和安装前,应认真熟悉图纸,核实钢筋规格型号、尺寸,进行钢筋翻样,熟悉相关规范及材料要求。3.2.2钢筋绑扎前,工程技术人员应结合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应有专门措施,并进行技术交底。3.3材料准备3.3.1绑扎用的铁丝钢筋绑扎用的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或镀锌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3.3.2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用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塑料卡的形状有两种: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塑料垫块在两个方向均有凹槽,能适应两种保护层厚度,用于水平构件,如梁、板。塑料环圈用于垂直构件,如柱、墙,使用时钢筋从卡嘴进入卡腔。由于塑料环圈有弹性,可使卡腔的大小能适应钢筋直径的变化。3.3.3认真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再根据料单和料牌,核对钢筋半成品的钢号、形状、直径和规格数量是否正确,有无错配、漏筋及变形。如发现使,应及时整修增补。3.4主要机具主要工具:扳手、小撬棒、马架、划线尺及吊装用工具(钢丝绳、卸卡)等。主要机械:吊装机械(塔吊、汽车吊、履带吊)、平板车3.5作业条件按照钢筋翻样单,各种直径、形状、尺寸的钢筋成品已加工完成,并且加工好的成品钢筋已经吊装到使用部位。钢筋绑扎的扎丝及其钢筋绑扎的工具已准备就绪。4施工工艺4.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钢筋就位→钢筋绑扎→垫块安装4.2施工工艺4.2.1现场绑扎现场绑扎钢筋时,要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和现场条件,确定绑扎顺序。如:厂房柱,一般是先绑扎下柱,再绑扎牛腿,后绑扎上柱;桁架,一般是先绑扎腹杆,再绑扎上、下弦,后绑扎结点;在框架结构中总是先绑扎柱,其次是主梁、次梁、边梁,最后是楼板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ld,应符合下表1规定。在搭接长度内应绑扎三点。表1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项次钢筋种类混凝土强度等级备注C20C25C301、Ⅱ、Ⅲ级钢筋直径d≥25mm时,其受拉钢筋搭接长度应按照表中数值增加5d采用2、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搭接长度宜适当增加3、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4、骨料混凝土的钢筋绑扎搭接长度应按普通混凝土搭接长度增加5d(冷拔低碳钢丝增加50mm)5、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20时,Ⅰ、Ⅱ级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应按照表中C20的相应数值增加10d,Ⅲ级钢筋不宜采用6、抗震要求的框架梁的纵向钢筋,其搭接长度应相应增加10d。对一级抗震等级相应增加5d7、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对细钢筋的直径为准8、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为表中数值的0.7倍135d30d25d2月牙筋钢筋45d40d35d3Ⅲ级钢筋55d50d45d4冷拔低碳钢丝300mm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模和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绑扎困难。绑扎绑扎前应先划出钢筋的位置线。平板或墙板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a)基础钢筋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图所示,每隔1当板厚h=30~50cm时为12~14mm;当板厚h>50cm时为16~18mm。基础钢筋绑扎时还应注意:钢筋的弯钩应朝上,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不要倒向一边。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长边钢筋应放在短边钢筋的下面。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偏移。b)柱钢筋将插筋上锈皮、水泥浆等污垢清扫干净,并整理调直插筋。主按事先计算好的箍筋数量将箍筋套在基础或楼层顶板插筋上;先立四柱主筋;与插筋扎牢,并扎好钢筋,再立其余主筋。每根钢筋与插筋绑扎不得少于二扣,绑扎扣要向内,便于箍筋向上移动。在立好的柱子钢筋上划线,将箍筋依线往上移动,由上往下宜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的交叉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平直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式交错绑扎。箍筋的接头即弯钩重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度(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于模板成90度。如果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45度。按柱子保护层的厚度,将预制带铅丝的水泥砂浆块或塑料卡,绑在柱子钢筋上,已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正确性。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筋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c)梁、板钢筋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梁主筋外角处与箍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采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双向板钢筋交叉点应满绑。应注意板上部的负钢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及高度。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加工厂(场)在加工没有起弯时,设计图纸又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按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弯起点。(L-板的中一中跨度)。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于浇筑混凝土。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②梁的高度较大(1.2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或一侧模板后安装。d)墙钢筋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筋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撑铁可用直径6~10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网片的净距,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墙的钢筋网绑扎:钢筋有90°弯钩时,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移位。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钢筋弯钩应朝内。墙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剪力墙上下两边三道水平处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竖向受力筋外绑一道水平筋或箍筋,并将其与竖筋点焊,以固定墙、柱筋的位置,在点焊固定时要用线锤校正。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mm)或6m(直径>12mm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墙的钢筋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e)节点钢筋绑扎梁板和柱子抗震箍筋绑扎应按图纸设计的要求或规范要求加密。先铺好梁底筋,然后套柱子加密箍,再铺梁面筋,套梁箍筋,最后按间距绑扎,柱内加密箍也必须按图纸要求绑扎。主次梁交叉点绑扎主次梁处骨架若超出板厚,为确保梁板面保护层满足设计要求,与常规施工不同,次梁面筋应从主梁面筋下穿过(事先应征得结构设计师同意)或对梁箍筋高度作适当变化,以确保该处钢筋不露筋。4.2.2钢筋(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a)预制钢筋网片与钢筋骨架应根据结构配筋特点及起重运输能力来分段,一般钢筋网的划分面积为6~20m2,钢筋骨架分段长度为6~12m。b)4.2.2钢筋网片与钢筋骨架,为了防止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变形,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c)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吊点根据其尺寸、重量、刚度而定。宽度大于1m的水平钢筋网采用四点起吊;跨度小于6m的钢筋骨架采用两点起吊;跨度大,刚度差的钢筋骨架应采用横吊梁四点起吊。d)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交接处做法,与钢筋的现场绑扎同。4.2.3施工配合钢筋绑扎的配合主要指与木工及架子工的配合,一方面钢筋绑扎时应为木工支模提供空间,并提供标准成型的钢筋骨架,以使木工支模时,能确保尺寸及位置达到要求;另一方面,模板的支设也应考虑钢筋绑扎的方便,待绑扎以及垫块放置均已完成后梁侧模可封模。另必须重视安装预埋件的适时穿插,及时按设计要求绑扎附加钢筋。确保预埋准确,牢固可靠,作好看护工作。5质量标准5.1钢筋绑扎5.1.1主控项目a)钢筋的材质、规格应符合钢筋工程的设计施工规范,有材质及产品合格证书和物理性能检验,对于进口钢材需增加化学性能检定,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b)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5.1.2一般项目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l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如图所示)。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录B中有关规定。即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绑扎搭接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应根据钢筋强度、外形、直径及混凝土强度等指标经计算确定,并根据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进行修正。为了方便施工及验收,给出了确定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接头长度的方法以及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最低限值。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梁、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5.2钢筋安装5.2.1主控项目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钢尺检查。5.2.2一般项目钢筋安装位置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于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表2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长、宽钢尺检查网眼尺寸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绑扎钢筋骨架长钢尺检查宽、高钢尺检查受力钢筋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排距保护层基础钢尺检查柱、梁钢尺检查板、墙、壳钢尺检查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钢筋弯起点位置钢尺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钢尺检查钢尺检查水平高差+3,0钢尺和塞尺检查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5.3质量控制要点及常见质量问题5.3.1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5.3.2当受拉钢筋直径d>28mm及受压钢筋直径d>32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5.3.3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b)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c)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d)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5.3.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5.3.5板筋绑扎前须先按设计图要求间距弹线,按线绑扎,控制质量。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根据设计要求,板筋采用钢筋马凳纵横@600予以支撑。5.3.6常见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a)骨架外形尺寸不准——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板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划刮模板产生原因:钢筋骨架外形不准,这与各号钢筋加工外形是否准确有关,如成型工序能确保各部尺寸合格,就应从安装质量上找原因。安装质量影响因素有两点:多根钢筋端部未对齐;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预防措施:绑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处理方法: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绑扎。切忌用锤子敲击,以免骨架其他部位变形或松扣。平板保护层不准——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悬臂板和板面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不准或浇筑混凝土前发现平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产生原因:当采用翻转模板生产平板时,如保护层处在混凝土浇捣位置上方(浇筑阳台、挑檐板等悬臂板时,虽然不用翻转法生产,也有这种情况由于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钢筋网片向下移位。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不准,或垫块垫的太少。预防措施: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层偏差,例如用铁丝将网片绑吊在模板楞上,或用钢筋、承托钢筋网片(钢筋穿过侧模作为托件再在翻转后(不是翻转模板则在浇捣后)抽除承托钢筋。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平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处理方法:浇筑混凝土前发现保护层不准,可以采取以下预防补救措施。如成型构件保护层不准,则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对平板采取加固措施,严重的则应报废。b)柱子外伸钢筋错位——下柱外伸钢筋从柱顶甩出,由于位置偏离设计要求过大,与上柱钢筋搭接不上产生原因:浇筑混凝土时被振动器或其他操作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钢筋安装后虽已自检合格,但由于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变位。预防措施:注意浇筑操作,尽量不碰撞钢筋,浇筑过程中由专人随时检查,及时校正。在外伸部分加一道临时箍筋,按图纸位置安好,然后用样板、铁卡或方木卡好固定。浇筑混凝土前再复查一遍,如发生移位,则应校正后再浇筑混凝土。处理方法:在靠紧搭接不可能时,仍应使上柱保持设计位置,并采取垫筋焊接联系。框架梁插筋错位——框架梁两端外伸插筋是准备与柱身插筋顶头焊接(一般用破口焊)的,由于梁插筋错位,与柱插筋对不上,无法进行焊接。产生原因:插筋固定措施不可靠,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被碰撞,上下或左右歪斜,偏离固定位置。预防措施:外伸插筋用箍筋套上,并利用端部模板进行固定。端部模板一般做成上下两片,在钢筋位置各留卡口,卡口深度约等于外伸插筋半径,每根钢筋都由上下卡口卡住,再加以固定。此外,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如固定处松脱应及时校正。处理方法:梁、柱插筋如不能对施加破口焊,只好采取垫筋焊接联系,但这样做会使框架节点钢筋承受偏心力,对结构工作很不利。因此,处理方案必须通过设计部门核实同意。同截面接头过多——在绑扎或安装钢筋骨架时发现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接头过多,其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超出规范规定数值。产生原因:忽略了某些杆件不允许采用绑扎接头的规定。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考虑原材料长度。忽略了配置在构件同一截面中的接头,其中距规定为:在受力钢筋直径30倍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分不清钢筋位于受拉区还是受压区。预防措施:记住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如屋架下弦、拱拉杆等)中的受力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用绑扎接头。配料时按下料单钢筋编号再划出几个分号,注明哪个分号与哪个分号搭配,对于同一组搭配而安装方法不同的(同一组搭配而各分号是一顺一倒安装的要加文字说明。弄清楚规范中规定的同一截面含义。如分不清受拉或受压区时,接头位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或受压区理解不同(表现在取料时,某分号有多有少则应讨论解决。处理方法:在钢筋骨架未绑扎时发现接头数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应立即通知配料人员重新考虑设置方案。如已绑扎或安装完钢筋骨架才发现,则根据具体情况处理,一般情况下应拆除骨架或抽出有问题的钢筋返工,如果返工影响工时或工期太大,则可采用加焊帮条(个别情况下,经过研究,也可以采用绑扎帮条)的方法解决,或将绑扎搭接改为电弧焊接搭接。c)漏筋——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漏出产生原因:保护层砂浆垫块垫的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预防措施:砂浆垫块垫的适量可靠,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拉牢。严格检查钢筋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不得超过允许偏差。处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漏筋可用灰浆堵抹。漏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复灰浆或砂浆与原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子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漏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采取措施补救。d)箍筋代换后截面不足——绑扎钢筋时检查被代换的箍筋(这里指梁的箍筋)根数,发现截面不足(根据箍筋直径和间距计算)产生原因:配料时对横向钢筋作钢筋规格代换,通常是箍筋和弯起钢筋结合考虑,如果单位长度内的箍筋截面面积比原设计小,说明配料人考虑了弯起钢筋的加大。有时由于疏忽,容易忘记按加大的弯起钢筋书写配料单,这样,在弯起钢筋不变的情况下,显得箍筋截面不足。预防措施:配料时,作横向钢筋代换后立即书写钢筋和弯起钢筋的配料单。绑扎钢筋发现箍筋截面不足时,注意弯起钢筋是否加大。处理方法:增加箍筋(如梁的钢筋骨架已绑扎好,则绑好的箍筋应松扣,以便重新布置箍筋间距)。e)箍筋间距不一致——按图纸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后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产生原因: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预防措施: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作为绑扎钢筋骨架时依据。处理方法: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f)绑扎搭接接头松脱——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产生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预防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绑扎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搬运时轻抬轻放。处理方法:将松脱的接头再用铁丝绑扎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1~2点。g)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柱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产生原因:绑扎柱钢筋骨架疏忽所致。预防措施:安装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处理方法: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相互错开。h)弯超钢筋方向错误——在悬臂梁中(如有阳台挑梁弯起钢筋的弯起方向放反。产生原因:钢筋骨架入模疏忽。没有对安装人员进行认真交底,造成操作错误。预防措施:对这类容易引起错误的情况,应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或在钢筋骨架上挂牌,提醒安装人员注意。处理方法:这类错误有时发现不了,造成隐患。也可能在安装下一个钢筋骨架时发现错误,但已浇筑混凝土的构件必须逐根凿开检查,通过结构受力条件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i)钢筋遗漏——在检查核对绑好的钢筋骨架时,发现某好钢筋遗漏产生原因:施工管理不当,没有事先熟悉图纸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预防措施:绑扎钢筋骨架之前要熟悉图纸,并按钢筋材料表核对配料单和料牌,检查钢筋规格是否齐全准确,形状、数量是否与图纸相符。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号钢筋绑扎顺序和步骤。整个钢筋骨架绑扎完后,应清理现场,检查有没有某好钢筋遗漏。处理方法:漏掉钢筋要全部补上。骨架构造简单者,将遗漏钢筋放进骨架,即可继续绑扎;复杂者要拆除骨架部分钢筋才能补上。对于已浇筑混凝土的结构物或构件,发现通过结构性能分析确定处理方案。j)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构件制作时,钢筋网主、副筋位置上下放反。产生原因:操作人员疏忽,施工时对主、副筋位置在上或在下不加区别就放进模板。预防措施:布置这类构件施工任务时,要向有关人员和直接操作者做专门交底。处理方法: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如已浇筑混凝土,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复核后,再确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或减轻外加荷载。k)曲线形状不准——绑扎好带有曲线形状钢筋的骨架,安装入模时发现外形不适应模板要求产生原因:没有可靠措施使曲线形骨架外形符合图纸要求。曲线筋成型不准确,或经过搬依后变预防措施:这类钢筋骨架外形往往是依靠箍筋尺寸和间距来控制(如鱼腐式吊车梁因此,应按照图纸细部要求绑扎,一丝不苟。在绑扎钢筋骨架场地上预先放出实样,再遵循实样外形绑扎。当同类型曲线筋任务较大师,可采取特制的模架或样板作为工具胎进行绑扎。对成型好的曲线筋切实检查其外形,搬移时注意轻抬轻放。处理方法:曲线筋形状不准的不能入模,必须将骨架拆卸,校正不合格的曲线筋,再按图纸要求的外形重新绑扎。l)薄板露钩——浇筑混凝土后发现薄板表面露出钢筋弯钩产生原因:板薄,钢筋弯钩立起高度超过板厚,但一般绑扎钢筋规定(或图上画的)都是钩朝上,按习惯绑后造成露筋。预防措施:检查钢筋骨架立起高度是否超过板厚,如超过,则将钩放斜,甚至倒放。处理方法:绑扎完立即发现时,应松掉钢筋,并把弯钩转个方向。如已浇筑混凝土,则抠去弯钩处的混凝土,用扳子或钳子将弯钩扭至板的厚度之内。m)基础钢筋倒钩——绑扎基础底面钢筋网时,钢筋弯钩平放产生原因:操作疏忽,绑扎过程中没有将弯钩扶起。预防措施:要认识到弯钩立起可以增强锚固能力,而基础厚度很大,弯钩力起并不会产生露钩现象,因此,绑扎时切记要使弯钩朝上。处理方法:将弯钩平放的钢筋松扣,扶起后重新绑扎。n)四肢箍筋宽度不准——对于配有四脚箍筋的梁的钢筋骨架,绑扎好安装入模时发现宽度不适应模板要求,保护层过大或过小,严重的甚至骨架放不进模板内。产生原因:在骨架绑扎前未按应有的规定宽度定位,或定位不准。已考虑到将箍筋宽度定位问题,但在操作时不注意,使两个箍筋往里或往外串动。预防措施:绑扎骨架时,先扎牢(或用电焊焊接)几对箍筋,使四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