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内容理解与分析)提升练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信息类文本阅读(内容理解与分析)提升练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年轻干部要成为栋梁之才,既要德配其位,也要才配其位,正所谓“有才无德会坏事,有德无才会误事,有德有才方能干成事”。
现在,我们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这对干部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少年轻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这其中,有的是从专业领域跨界转到了综合性岗位,虽然基本素质不错,但实际领导才干还要增强;有的是跨地域交流的,对新任职地方的实际情况还不太了解和熟悉。如果不抓紧加油充电,不主动学习适应,自以为是,盲目自大,就干不好工作,有时还会铸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立身百行,以学为先。对领导干部来说,依靠学习提高能力素质,这就是“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道理所在。有了对事业的责任心,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刻苦劲。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的许多干部和战士文化程度并不高,有的甚至大字不识几个,但为了适应革命任务需要,他们就如饥似渴、见缝插针学习。长征途中,有的红军战士把字贴在后背上,后面的人边行军边认字。如今,我们的学习条件不知道比过去好多少了,还不好好学习、抓紧学习就说不过去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实际能力的获得都要靠实践。毛泽东同志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军事家,就是因为他善于在革命战争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并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大家一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这方面,关键是要虚心用心,甘当“小学生”,不懂就问、不耻下问,切忌主观臆断、不懂装懂。
(摘自习近平《努力成长为对党和人民忠诚可靠、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才》)
材料二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工作重心在基层,基层干部身处一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基层干部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必须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练兵场"。基层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也是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练兵场"。基层是最好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锻炼平台。基层最接地气,干部身上“泥土味”越多,越能实事求是;“汗水味"越多,越能增长才干;“人情味”越多,越能走进群众。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发展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既要、又要、还要”,虽付出多,但基层也是干部磨炼作风、提高素质、推进发展的“大考场”。在基层厚植人民情怀,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从群众中汲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底气和力量。
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方向标"。基层干部不仅要接地气,而且要接天线,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才能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提高站位,增强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至于陷入事务主义、文牍主义、本位主义的泥潭。基层干部身处发展一线、民生一线、建设一线、攻坚一线,面对的事情往往具体而琐细、繁复而纷杂。如果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新发展理念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确保发展方向不偏、发展节奏不乱、发展靶心不散,全面、协调、统筹好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发展和稳定等重大关系,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大课堂”。专业能力是干事之基、成事之本。基层干部要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必须着眼高质量发展,加强专业训练,增强专业能力。时刻怀着“空杯心态”,始终保持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专业恐慌的紧迫感,用好线上线下知识课堂,着眼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目标,自觉把读书学习、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储备,提升知识能级,努力让自己成为专业工作的行家里手、综合工作的协调高手、复杂工作的攻关能手。根据高质量发展需要,立足工作岗位,利用好田间地头、社区里弄、工厂园区、产业链组等实践课堂,自觉加强专业锻炼,在做中学、学中做,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几把刷子”,不断提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能力。
用好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助推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树立鲜明的基层导向和高质量发展的用人导向,把具备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的干部作为各级组织培养、选拔的重点,促进基层干部见贤思齐,重视高质量发展,自觉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年轻干部多“压担子”“搭台子"铺路子”,在高质量发展一线锻炼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考察干部,在改革创新中锤炼干部,在大风大浪中考验干部。
(摘编自袁崇安《增强基层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配其位与才配其位两者并重,不仅是时代对年轻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国家的要求。
B.有了对事业的责任心,才会有学习的内驱力、刻苦劲,这样才能提高能力素质。
C.厚植人民情怀,就是将群众全面发展需求放在心上,做到以共同富裕赢得民心。
D.年轻干部除了要立足工作岗位,还要利用好实践课堂,才能不断加强专业锻炼。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为了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从各种视角、各类媒介中,不断去发掘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情节生动、内容有趣的小说,也可以是形象逼真、风格独特的影片,还可以是真实感人、触动人心的报道,甚至还可以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其中散发中国韵味,展现中国情趣,刻画中国形象,就是值得我们积极向海外推荐的最佳学习资源。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挖掘、丰富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树立中国文化新形象。
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方面的筛选和利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好故事可以从优秀的文学文本里找。故事作为国际中文学习材料,主要依托小说作品。一个好故事不见得都出现在小说中,但一部好小说必定包含着好故事。在小说家族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比较方便外国留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正如胡适所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不过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长篇小说尤其是当代长篇小说也需要逐渐纳入学习范围,毕竟优秀的长篇小说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学实力和艺术高度,是最能对社会生活和人物百态进行全景式呈现的文本。长篇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典型,不过篇幅长、字数多,对于非母语水平的外国人来说,整篇通读困难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进行故事内容的梳理和勾勒,再挑选出小说中最适合、最值得外国人细读并赏析的文本“横截面”,保证其既有语言层面的教学价值,又在情节内容上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从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
好故事还包含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中。在文化语境多维拓展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的当今社会,好故事的讲述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恢弘场面和宏大叙事,而是透过平民视角,去呈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真实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才能引发共情和共鸣,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甚至冲突。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成功的平民视角叙事可以巧妙地将个体与国家、普通与伟大紧密勾连在一起,以小见大地还原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整体图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物身上所涌动着的积极向善、追求梦想、执着坚毅的人性的力量,与中国社会艰难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轨迹交织互融。因此,我们要去找寻更多适合传播、易于接受的中国故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模样。此外,那些生活在中国或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于书写和记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场景,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与体验、生活与理想、收获与成长的各类故事,如短视频“老外在中国系列"第三只眼看中国”等,也都可以拿来借鉴、为我所用,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
(摘编自李丽《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善于讲故事的人,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非常重要。这方面,政治立场是第一位的,应当在坚定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推进中国故事讲述者的多元化,鼓励引导行业人才、海外中国留学生、平民英雄等传播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力量"。
首先,重点聚焦行业人才。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科技创新是主角,青年是主力军,因此应多培育和发掘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生活阅历、突出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讲述具体的中国产业发展与实践故事,以及处理工作与生活具体问题的经验。《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68%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强,其中高铁等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可以选取相关行业人才主动传播中国的物质文明,以此作为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进而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
其次,应充分发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时能够较好地引起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可在海外与中国留学生集中的留学组织、行业协会、高校学联等共建海外文化传播联络工作站,引领留学生以优美的国乐、高雅的汉服、优秀的传统、可口的美食等中华文明精粹作为传播内容,竭力与各国民众寻找析神共鸣,用通俗易懂、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再次,有效调动平民英雄的传播潜力。平凡人物的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更容易引起国外民众的共鸣与深思,人物叙事所折射出的国家发展与时代变化,更具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通过这类平凡英雄讲述时代大局,折射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党形象。
(摘编自石雪、朱国林《引领肯年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华文明“大传据"体系》)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故事大多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作品中,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国际中文教学。
B.长篇小说比短篇小说艺术价值更高,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C.虽然中外文化存在差异,但由真实的影视作品所引发的共情和共鸣是相通的。
D.超半数的外国人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认为高铁是中国最高的科技成就。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星5号火箭升空了!
它一点一点上升,庞大的身躯稳健有力。
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奥尔德林被巨大的推力紧紧摁在座位上。火箭在他们身下持续上升,各级火箭按照预定程序点火,第一级火箭、逃逸塔、第二级火箭一一分离。绕地球轨道飞行一周后,宇航员检查了火箭和飞船状况。第三级火箭再次点火,把飞船推向更远的高空。
当地球被甩到身后,就是船箭分离的时候:第三级火箭前端打开,哥伦比亚号从顶端弹出。鹰号(登月舱)在火箭顶端继续待命,这艘小飞船外形奇特,像一只蜷缩着的蜘蛛。哥伦比亚号的驾驶员柯林斯,让飞船慢慢转身。“哥伦比亚”与“鹰"对接成功。宇航员告别土星5号的最后一级火箭,乘坐合成一体的两艘小飞船继续飞行。
终于抵达月球上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鹰号离开,向着月球越飞越近。柯林斯驾驶着哥伦比亚号孤独地环绕月球飞行。此时此刻,那些远在地球上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时刻关注着、期待着……
预定着陆区在哪儿?宇航员们全力搜寻。但是意外忽然发生:当他们发现着陆区,鹰号已经飞过了头!数英里一闪而过,舷窗外的月球变得崎岖不平。家园远在万里之外,更无法奢望什么援手。此时此刻,他们能做的,只有保持镇定,平稳驾驶,继续飞行。
看到了,就在不远处,那里平整而干净!鹰号慢慢减速、缓缓下降。登月舱越来越低、越来越低……直到平稳落地!此时此刻,在遥远的地球,人们鸦雀无声、屏息聆听。
一个声音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那是阿姆斯特朗从月球发出的声音:“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他异常平静,地球上的人们却爆发出欢呼的声音。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沿着舷梯爬下登月舱。
陌生、寂静、壮丽的月球从此有了生命。
(摘编自布莱恩·弗洛卡《登月》,袁玮译)
材料二:
今年6月,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举行会议,中国科学家介绍了“嫦娥四号"探月任务,表示将于2018年底前将中继卫星发射至月球背面上空一个引力稳定的位置,即地-月L2点,这颗中继卫星将执行为期三年的任务。新华社的报道没有透露“嫦娥四号”发射的具体时间,只是说将在2020年之前发射。自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抵达月球之后,中国的“嫦娥三号”首次于2013年在月球实现软着陆。它搭载的“玉兔一号"月球车共有6个轮子,在任务结束前共行驶了约114米。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玉兔一号”的探地雷达探测到其着陆点下方有9个明显不同的地下层,表明该地区有着复杂的地质史,这与“阿波罗号"宇航员探索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根据今年6月在联合国会议上发布的信息,“嫦娥四号”任务的主要工程目标包括进行月球背面着陆和深空数据中继。中国方面已邀请国际社会围绕“嫦娥四号"探月任务建立合作关系。
(摘译自斯蒂芬·克拉克《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2015年9月22日,英国“当今天文学”网)
材料三:
从古至今,人类举头望月,传颂动人神话,谱写优美诗篇,却很少有人意识到,亿万年来,月亮的“图案"从未变化。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所以人们只能看到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我们把月球背向地球的一面称为“月背”。2019年1月1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里,科技人员见证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两器互拍”,这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成功实施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巡视探测的国家。人类开启了探索月球背面的新纪元!
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科学探险。月背探测是中国航天的首个世界第一,它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是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玉兔二号"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智慧,像一位孤胆英雄,面对未知的风险与挑战,勇敢进发,努力探索。得益于驾驶员团队的悉心照料与陪伴,“玉兔二号”已经创造了人类月面巡视器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玉兔二号"探测到了冯·卡门撞击坑的地下结构以及月球背面的最低温度等,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成果,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本书完稿之际,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飞离地球,中国航天人的目光又随之投向深空。我由衷期盼这本书能引领读者走近探月、走近航天,滋润心中科学的幼苗,点燃胸中追梦的火焰,更希望年轻人能够沿着这一代航天人的足迹,不惧孤寂,保持好奇,去探索火星,去探索木星,不断追逐心中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吴伟仁《推荐序》)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星5号“体型"庞大,因为它需要把逃逸塔和登月舱送入月球轨道,不过在飞行途中它会不断地分离,以减轻自重。
B.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飞船飞过了预定着陆区,前方情况不明,但是两位宇航员镇定、冷静地解决了突发问题。
C.2013年,“嫦娥三号”搭载“玉兔一号"在月球安全着陆,这为我国探月工程后续任务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玉兔二号”在月球的生存时间已经超过了“玉兔一号”,它探测到了全新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考古发现,龙在中国的起源应该是多元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的石堆龙,距今约有八千年;河南濮阳发现的蚌龙,距今约有六千年;内蒙古清水河出土的黄土龙,距今也约有六千年;红山文化发现的玉龙、猪龙,距今约有五千年。此外,江浙良渚文化的器具上也有各种龙的形象,等等。
何新《漫说龙凤》一文认为龙的原始意象来自云的形象。传统观点认为,最初的“龙”是由各个部族不断融合而将自己的图腾拼凑在一起形成的。闻一多《伏羲考》认为,龙是蛇加上各种动物形成的,龙图腾是蛇图腾兼并、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图腾。很多学者都赞同这种说法。
在“原始龙"的基础上,人们又不断加以发挥、创造,宋以后,形成了现在常见的龙的形象,蜿蜒多姿,体态华美,展现出威仪棣棣的风采。宋代罗愿《尔雅翼》说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可见,龙是一种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神秘动物。宋以后,龙的形态基本定型,元、明、清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在古代,龙有很多象征意义,最为大家熟悉的大概就是其与王权的关系了。它是表明帝王身份的一种符号,是帝王获得天命的一种象征,这种意识影响深远。刘邦是第一个高调宣称自己是龙的私生子的人,因而当他打败项羽,做了汉朝皇帝,也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真龙天子的皇帝。后来以龙神化自己出身的皇帝非常多,借“龙"来宣扬自己是天命所归。
帝王喜欢龙,是因为龙被看作是一种祥瑞。尽管古代礼制森严,龙的符号不可乱用,但平民百姓并没有放弃对龙的喜好和崇拜。节日里要有龙,如正月十五耍龙灯、舞龙,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午赛龙舟。生下贵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望子成龙";亲友结婚,最美好的祝愿就是“龙凤呈祥”,等等。龙的力量与智慧让其在现代城市建筑中成为财富与繁荣的象征。北京北海就有“九龙壁”,上面绘有体态矫健的九条龙。在山西大同、香港等地都有这样的壁画,城市的繁荣腾飞、蒸蒸日上都寄托在了龙的形象之中。
(节选自赵运涛《符号里的中国·龙的信仰》)
材料二
喜欢《西游记》的人,对里面能够兴云降雨的龙王肯定不陌生。需要注意的是,龙王与我们所说的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是有区别的。它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神龙,而是融合多种文化产生的一种人格化地方神。
龙的人格化转化,源于佛教龙王概念的传入。季羡林说:“佛经里,以及唐代传奇文里的‘龙王’就是梵文Nāgarāja、Nāgarāj或Nāgarājan的翻译。”西晋译经师竺法护于公元285年翻译《佛说海龙王经》,将Nāga译成龙王,揭开了佛教龙王与中国神龙的融合史。
在佛教观念中,龙众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龙王则是龙众的王者。龙王法力高强,地位却很低,修成正果的龙王才能脱身为人。这跟中国神龙的地位不一样。但是,佛教龙王与中国神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蛇一样的身体,都神通广大,善于变化,都有司水、降雨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特定方位有关,比如“左青龙,右白虎"东方苍龙七宿”等说法,早在汉以前就已产生。但五方龙王的观念,却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兴起的。早在东晋的佛教译著《大灌顶经》中,就记载了东、南、西、北、中五方龙王。这些龙王的名字如阿修诃、那头化提等看起来虽是佛教名字,但只要一看它们的称号——东方青龙神王、南方赤龙神王、西方白龙神王、北方黑龙神王、中央黄龙神王,就知道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特产”,至少是掺杂了中国五行观念的混血龙。也就是说,翻译者或者传抄者在将佛经转译成中文的时候,就已经参照中国文化观念,将佛经内容中国化了。
汉魏以降,大量的大乘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伴随着僧侣的口头传讲,佛教的龙王故事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道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四海龙王的概念。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结束,隋唐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道教神仙系统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龙王被当作玉皇大帝的海域司官,分赴四海,主司行云布雨。这一定位很快得到唐王朝的首肯,据杜佑《通典》记载,唐玄宗于天宝十载(751年)赐封四海龙王,以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
也就是说,唐王朝通过分封神灵系统,强化了中央统治者的自我定位,将山川湖海的神权统治纳入中央王朝的统一管理体系,明确龙王只是作为唐王朝的神界臣属,负责管理四海疆域。后世王朝一直沿袭这种分封制度,不断强化“四海龙王来进表,八方归顺圣明君”的盛世局面。
官方权威认证直接导致了龙王庙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龙不再是旧神庙中的配祀土龙,而是变身为冕服梁冠的人形龙王,以主神名义高踞神坛。龙王家族谱系在民众的口头叙事中也不断完善,龙母、龙女、龙父子、龙兄弟故事不断涌现,构成一个极为庞大的龙王传说体系。佛教、道教和国家制度对于龙王地位的肯定,有力推动了中国龙神的龙王化,也即人格化,同时也导致江河湖海原有水神、河伯系统的神权旁落。大大小小的龙王逐渐接管了所有大到海域、江河,小到湖潭、深涧的各级水域,中国神龙的职能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理水降雨成为龙王最重要的神职。
(选自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龙崇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约八千年前;龙起源也是多元的,相关考古发现分布十分广泛。
B.闻一多先生认为龙图腾是蛇图腾融合其他图腾而形成的综合图腾,这一观点与传统观点是一致的。
C.龙作为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神秘动物,其形态自宋以后基本定型,体态华美矫健,身形蜿蜒多姿。
D.《西游记》中的“龙王"与《三国演义》中妄想做皇帝的董卓“夜梦一龙罩身”之“龙"不是同一概念。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通常将丑看成审美的对立面,这是不妥的,丑在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是美的对立物,没有丑就没有美,反过来也一样。其次,美与丑是相对的。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对饥饿来说是好的东西,对热病来说却常常是坏的东西。在赛跑中是美的东西,在拳击中却是丑的东西。”这就是说,美与丑其实也没有绝对界限,它们的区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美与丑也是相互渗透的,美中有丑,丑中有美。美中有丑不一定减损美,有时反增加美的魅力,如《红楼梦》中的史湘云容貌美丽,但她也有缺点:发音不清晰,经常将“二哥哥"说成“爱哥哥”,因而惹来林黛玉的嘲笑。这缺点也可以说是丑,但它不仅没有损害史湘云的美,反而因这一缺点,增加史湘云的可爱与活泼。丑中也可能有美,丑中的美不一定是美化了丑,在更多的情况下,它倒揭示了丑的复杂性。艺术中,这类丑中有美的人物也不少。如《巴黎圣母院》中的神父,他也有光环,有迷惑人的地方。另一方面,当人们一旦认识到这种美实是丑的掩饰时,倒益增对其的厌恶。
生活中的丑可以转化成艺术美。这种转化,关键在艺术家的审美化处理,而且是成功的审美化处理。生活丑成为审美对象不是说它原来的丑恶的性质变了,比如不能说上了舞台的伊阿古变成好人或可爱的人了,他还是坏人。但是,舞台的坏人是演员扮演的,不是真的坏人,他对现实生活构不成实际的伤害;演员扮演的坏人,是演员依据现实真实与艺术规律所创造的角色。他演得像真的坏人,说明他创造的成功;如果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是正确的、深刻的,富有创造性,那么,演员创造的坏人形象,必然比现实中的坏人形象具有更为深刻的内涵。他的表演是创造性的,是既符合生活真实,也符合艺术规律的,并且是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的,这就创造了一种魅力。这种魅力正是艺术美。
丑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有些艺术家特别喜欢在艺术中表现丑,如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他的雕塑作品《欧米哀尔》就是典型的例子,作品表现的是一位裸体的皮肤干瘪的风尘老妇人,如果在生活中见到这样的人,你会为她的丑陋而惊骇,但现在罗丹将她表现为艺术品。他说:“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为什么呢?按罗丹的看法,在实际事物中,所谓丑的,就是毁形的、不健康的,或令人想起疾病、衰弱和痛苦的东西,或是不道德的、犯罪的人,总之是令人可厌、可恶的。这些东西在现实生活中,的确不美。但是这些东西可能有性格,有个性。罗丹衡量美丑的重要标准是“内在真实”,在他看来,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美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而在现实中明白地显现为“丑"的东西也许是真的。同时,罗丹认为艺术家具有化生活丑为艺术美的本领。他说:“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或作家,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使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便化成美了——这是点金术,这是仙法!”这种化丑为美,其实并没有改变丑在现实中的性质,但是因为经过艺术家的成功的艺术处理(这种处理是在深刻独到的认识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由客观性的存在变成主客观相统一的意识形态式的存在,其意义其价值就不同了。
(摘编自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
材料二
中国文化贯穿着一种独有的审丑精神,成为中国艺术的一种文化心理或艺术精神。中国神祗大多更像是怪物,狰狞丑陋:九天玄女是人头鸟身的上古玄鸟,还有人首牛身的蚩尤,虎齿豹尾的西王母,青铜器上的饕餮纹饰,不胜枚举。它们虽狰狞可怖,但经过重组变形,对立而不相抗,天下宇宙因“中"而能“和”,“中"就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而这些狰狞的图案所反映的正是化丑(恶)为“和”之美、“中和"之美。所以化丑为美就可理解为化丑为中和之美,而非那种纯粹的西方式的形式之美。庄子在《德充符》《人间世》等篇中刻意描写畸形丑人,后世唐宋人物画中的罗汉画则以这种包孕高尚德性的丑怪人物形象再现。唐代画面多怪异形象,但笔法劲道圆柔。如唐梁令瓒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畸形怪诞,绝非和谐之美。唐代文学家中亦有主张直面真实,对于现实中的美与丑,必须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可隐瞒掩盖。这样才可表里相符、辞能达意,实现文学的价值,如韩愈在《答尉迟生书》中说:“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可掩。”他自己的诗文便是这一理路的体现。其他如孟郊尚苦寒,贾岛喜酸涩,卢仝显粗硬,李贺崇奇诡等等,都超出了美的规囿。迄宋,除了画家刻意以丑怪来形容人事,宋诗词所表达的丑怪更加集中和意味深长。苏轼有诗云:“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寄周安孺茶》)体现了一种儒道佛相融之后的泯灭美丑的达观境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也很说明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荒冷僻的事物被重新编织,进入一个新的时空就可以“以丑为美"了。这自是一种很高超的艺术思维。
(摘编自王洪岳《论中国古代艺术的审丑精神》)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作品中“丑中有美”的人物不在少数,因为丑中的美并不是美化了丑,有时它还能揭示丑的复杂性。
B.演员如果能正确深刻且富有创造性地理解角色,那么他们所创造的坏人形象必然比现实中的人物更为深刻。
C.中国神话里蚩尤人首牛身,西王母虎齿豹尾,面貌狞恶而不失“中和"之美,体现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心理。
D.苏轼的《寄周安孺茶》体现出一种儒释道融汇的泯灭美丑的境界,彰显了宋代诗词中对丑怪表达的意味深远。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与现代气候研究的依据是大量的气象监测数据不同,在古气候研究中,对气候参照物的分析研究一般从三个“维度”展开:第一,文字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文字记载中的古气候;第二,考古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古生物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第三,地质资料——主要是研究分析某些特殊的岩石、沉积物判断古气候的变化。
而大型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将各种古气候资料汇集成数据库,根据气候形成理论及统计规律,建立了气候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模拟,使得古气候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
这些年来,气候科学发展进步,古气候研究成果丰硕,使得我们对古气候的变化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能够对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勾画出一个大体清晰的粗线条轮廓。
地球诞生时呈现熔融状态,温度非常之高。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岩石冷却固化,大约在40~38亿年前形成了最初的地壳,地球的地质年代由冥古宙进入太古宙。太古宙已经有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并孕育了生命。太古宙的气候温暖潮湿,但后期逐渐变冷,出现第一次冰川活动。元古宙藻类植物繁盛,大气中含氧量增加,气候延续温暖潮湿,但有较广泛的数次冰川活动。元古宙的震旦纪出现全球性的剧烈降温,导致了“雪球事件"。寒武纪气候温暖,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奥陶纪气候分带明显,早期温暖,末期冰川活动活跃。志留纪早期延续寒冷,中、晚期转暖。泥盆纪是相对温暖和干旱的时期。石炭纪气候潮湿、多雨,植被茂盛,末期进入冰川期。二叠纪气候由冷转暖。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气候都十分温暖,几乎找不到冰川活动痕迹。第三纪气候有波动,但延续了温暖,南方古猿出现在第三纪末期。第四纪气候转为寒冷,出现了第四纪冰川期,非洲的晚期智人被迫离开家园,走向了世界各地,直至全新世气候才逐渐转暖。
从全新世开始,人类逐步进入了农业社会,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全新世气候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增暖、中期温暖、晚期转冷。从全新世气候转暖起始,中华大地先后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孕育了灿烂的古文明;夏商周处于大暖期的后期,中华文明得到延续,诞生了最初的国家形态;春秋战国由温暖转温凉,战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杀戮;秦至东汉晚期气候相对温暖,开创并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东汉末年及魏晋南北朝进入寒冷期,这是一个极糟糕的战乱不已的时代;隋唐气候总体温暖,一度展现盛唐气象;唐中叶并延至五代时期气候转凉,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的时期;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宋朝经济繁荣曾经举世无双;明清气候相对寒冷,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清朝太平天国运动都与当时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有一定关系。
(摘编自徐鸣《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变迁》)
材料二
我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关于《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的研究表明,按百年尺度而论,在唐朝300多年的历史中,气候可划分成冷暖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叶(公元750年左右)为转折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满志敏在《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中也认为唐代气候以8世纪中叶为转折点,分为两个时期:从7世纪初至8世纪中叶,气候冷暖特征与当代相近;而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则气候转寒,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在其晚年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中通过对梅树、柑橘物候和农作物生长期的对比研究,认为唐代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同时又用一万年挪威雪线、格陵兰(位于北美洲)冰块反映的气候特征做了印证。有关专家根据物候和柑橘分布的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1℃。据历史记载,唐代发生的水灾比较多,由此可知,唐代长安气候温和湿润多雨。由于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复种指数提高,农作物单产量提高,水利建设也成效显著。由于国力强盛,南方地区的开发有了保证,气候的温暖湿润为唐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然而从8世纪中叶至10世纪中叶,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秋季冷空气南进的时间提前,春季则推迟。相应的,霜冻与降雪出现的最早、最晚时间都有提早或推迟,无霜期变短。从对河湖海冰冻现象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带要比现代南退一个纬度。这种相对寒冷的时期从安史之乱前后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
(摘编自谢爱民《气候变化与盛唐转衰》)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气候与现代气候的研究依据有所不同,前者一般通过文字资料、考古资料和地质资料展开,而不能依靠数据。
B.地球诞生后,生命衍化乃至人的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从全新世开始气候逐渐转暖,人类便逐步进入农业社会。
C.气候变迁对农业生产活动影响重大,因此,中国古代社会朝代的盛与衰大体伴随着气候的暖与冷,规律较为清晰。
D.大量研究表明中国唐代的气候在8世纪中叶开始趋冷,这为气候变化影响了唐代盛衰的认识提供了科学依据。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黑格尔看来,重量恰当并且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确实主宰了埃及和印度的早期文明;而雕塑自温克尔曼之后,就被当作了希腊文明的缩影,但没有哪个文明的时代曾用舞蹈表现过其倾向性。舞蹈隶属于野蛮人,隶属于那些没有表达语言的原始人,类人猿和孔雀也会跳舞。我们已经看到,在黑格尔逝世很久之后,这种动物行为还被当作是舞蹈的起源。
这种假定的历史已经够受的了,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上帝用其自身形象创造的独具表现力的人体一定是已经具有表现力的了。舞蹈家所能表现的思想莫过于其生命应已充分而完美地表现了的个性和人性。理想化的动作也莫过于表现人性,只不过是有所淡化和浅化。
舞蹈家的灵活与优雅并不完美地激活了自己真实的肉体存在,而建筑家用拱顶传达出某种轻盈的幻觉,它们的相似性正在于此。如果舞蹈的起源早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甚至是早于人类诞生,那么其就不应该占据人们关注的中心位置。黑格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科学与哲学必须从现在起,永远占据人类关注的中心,而艺术却没有完成其历史使命。在黑格尔的时代,没有任何东西意味着舞蹈艺术的必不可少。黑格尔时代的舞蹈所表现的重要性不过就是维加诺在米兰搞的舞蹈剧——富丽堂皇的场面,按黑格尔的话来说,场面不叫艺术。在黑格尔的时代,某种当代艺术、某种活生生的艺术,就一定得是浪漫主义的艺术,而只是到了黑格尔逝世的那年,修女们在《魔鬼罗贝尔》的舞蹈中才显露出浪漫主义舞蹈艺术的可能性。
作为浪漫主义艺术的舞蹈在黑格尔逝世后,很快就诞生在巴黎的浪漫主义芭蕾中了,这种芭蕾至今仍是人们心目中舞蹈艺术的普遍形象。这种舞蹈不仅在文化上声名显赫,而且在思想上也意又重大,本可在黑格尔的体系中取得一个候补席位,但却并未如此。当时对芭蕾的社会态度决非为了给芭蕾争得一席之地,而是将芭蕾从艺术中排斥出去,并将它置于奢侈的职业之中。芭蕾使人联想到精神疾病的污点,人们似乎觉得要想有某种严肃的舞蹈艺术,唯一的希望就是去彻底摒弃芭蕾。不幸的是,西方没有哪种技术可与芭蕾的发展相比,没有哪种传统可与芭蕾的重要性相比,同时也不可能从东方引进舞蹈技术或传统。
(摘编自弗朗西斯·斯帕肖特《哲学为何忽略了舞蹈》,欧建平译)
材料二
黑格尔在他著名的演讲录《美学》中公开宣称舞蹈是“不完备的实际艺术"。号称古典美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直截了当地把舞蹈列入“不成熟”的艺术之列。或许他在世时,舞蹈确实没什么值得哲学家关注的业绩,因为浪漫主义芭蕾的重要作品《吉赛尔》在他过世翌年才诞生。然而,正如弗朗西斯所说,舞蹈在原始文化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并且已有大量的舞蹈文献存在,黑格尔如此不在意也是不应该的。
按黑格尔的美学观或艺术哲学观,恰恰不应对舞蹈有所忽略。原始时代的舞蹈之所以能够成为全民艺术,不能说舞蹈是在无意识中走向辉煌的,正相反,它是存在于原始人类意识中的重要艺术,因此才在无人号召,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成为自发的艺术行为。舞蹈是原始人类表达愿望、发泄情感的最佳方式。在原始人看来,不参加舞蹈活动,大灾大难便会降临,只有跳舞才能带来好运。显然那是一种意识活动,事实上,黑格尔所肯定的其他艺术如建筑,也只是习俗和外在形式,甚至只为防风雨御严寒,而其内在的象征和思想含义也只存在于哲学家的学术研究中。
黑格尔认为舞蹈是一门不成熟的艺术,主要原因在于他认为舞蹈缺少理性,无论是舞者或观众,不能“从此获得一些思想”,它只是人的一种惯性、习俗而已,因此舞蹈是一种无意识活动,或许人们以为黑格尔如果活在今天,能够目睹当代舞蹈家的创作情况,就不会有此看法,但他指的分明是原始舞蹈。因此我们确实须从原始人开始跳舞时说起,分析原始跳舞的人是不是受意识支配。作为原始人类最早的艺术,自从人与动物区分开来那一天起,它就进入了人的意识范畴。艺术史家格罗塞把现代舞蹈与原始舞蹈放在一起比较,明确指出,只有原始舞蹈才最真实地表达人的情感,而且只有舞蹈才更具有高度的文化意义。他注重的恰是人的思想情感表达。正因为原始人类还没有掌握科学知识,他们的疑惑只能依赖幻想来解决,从神话故事、传说里推测和想象。对各种自然现象诸如风雨雷电的发生、生物生命的轮回,只能解释为神力使然。这种思维状态恰是原始人的意识反映。
原始时代遗留下来的山崖壁画、出土文物甚至表现舞蹈的彩陶盆、舞俑等,都表明人类从远古到有历史记载以来,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卷)及答案解析
- 《制度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伐木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代收蔬菜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装裱加工合同范本
- 园本课程理论培训
-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侧压充填技术护理配合
- 初级老年护理员培训
- 东方绿洲军训日记500字(八篇)
- 中心静脉压测量技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Treasure+Island黑布林阅读
-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 急救物品检查表
- 屋面融雪系统施工方案
- 医学院《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 巯基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评分表
- 汽修厂搞个优惠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