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_第1页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_第2页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_第3页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_第4页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勤工作计划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与学校后

勤工作计划合集

2018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两位数除以

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整千、整百、整十

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除法的验

算,连除、乘除混合运算,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

数的实际问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2.本单元不是以单纯学习计算法则的形式出现的,

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除法、

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化;不断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及时验算的学习

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

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计算的道理,感受

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正确计算两、三位

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过程,提高解决

相关除法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进一

步发展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在探索混合运算计算方法中,培养独立思考的

意识,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理解并掌握连

除、乘除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

题。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的竖式计算,进行正确的试商。、

单元课时安排:

共n课时

单元教学反思:

教学内

1.1分桃子

容:

1.结合“分桃子”的故事情境,探索两位

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目2.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

的:程与除法竖式的联系。

3.能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

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1自正确

/占、、、•计算。

教学难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物过程与除

八占、、•法竖式的联系。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复习:12X3=20X4二

24X4二

36+9=48+4=

72・6二

二、导学新课

1.创设“分桃子”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

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板书:分桃子

2.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

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关注学

生能否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图中有多少个桃子?”“68中的6表示图

中的那部分?8呢?”

3.提出问题: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

每只分多少个?

4.解决问题。

(1)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分

多少个?

列算式:68+2=

(2)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运用前面学习过的知识,思考口算除法

该如何计算?

学生汇报:

每份是30,就是60・2=30;再把余下的8

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根,就是8-2=4;

30+4二34,商34表示每只猴子各分到34个

桃子。

(3):就是把口算的方法简单的「安装”

了过来,碰到不能平均分的情况就无法表示

了。

对于算式(2)的形式,进行优化,并

让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算起,先算十位,再算

个位,数位要对齐。

3.又来了一只猴子,68个桃下平均分给3

I-个

只猴子,每只分到多少个?江上,个?

2O

368

补充完上面的竖式,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

思?追问,余数2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生:剩下的2个桃子,不够再分,所以余数

是2

师: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课堂巩固:

1.完成课本练一练问题,并用算式表示计算过程?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课堂总结: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符号要写准确;

(3)从高位除起,先算十位,再算个位。

(4)余数要比除数小。

板书设计:

分桃子(两位数除以一位

数)

34•…“海WK刊》男34个帙子。

2/68

施6()……2只兼f共分拉60个帙f每只廉子分到30个,在十位上口3

T……68个怏/,力抵60个,还用8个

8•…“2只歌/乂分体8个强/府只分到4个,在个位上甫40

"T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2分橘子

容: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

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

教学目

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的: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

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

占•

八\\•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

占•

八、、•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入

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84-2=89+2=69+3=

55・5二

67:6二844-2=854-4=

964-3=

(规范竖式的书写格式)

二月受新通

J4人今

冷g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4篮零8个,也就是有48个,平均分

给三个人。

2.你能提出数学问题:48平均分给三个人,

每个人各分得多少个?

列式:484-3=

(1)分一分,算一算:用4捆小棒代

YX—•XU.、-XI/\

□□□=□()

捆根.共

有每人分।11018

弦L,口,1£加伽耨:先分妫3个人,

而加Ov;ssazas'七:二.一

^IIIIIIINs=e「I

4人根分.则\■;'的■';可M用总式对.

16:❿,loli;©:W过卷

川HIII川川瞧号三

“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

1捆怎么办?”

从刚才的分的过程中可以看出,3人先分

30个,每人分到10个;再分余下的18个,

每人分到6个,每人共分到16个。

(2)你能用竖式表示刚才£

J/4o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48+2:2U

的不同之处。;::

与48-2的不同之处:被除数的首位不是

除数的整数倍。

问题:竖式中第一步的“3”表示多少,为

什么“30”的“0”可以省略不写?

3写在十位上,表示30o因此数位一定要

对齐。

3.算一算,想一想:

38+2=52+4二

72・3二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交流算法,

强调格式书写的规范性。

4.对于下面的算式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58+7=73+6二

小组交流,汇报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

语言描述。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小,商是一位

十位上的数如果比除数大,商是二位

数。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分一分,算一算。

用竖式算一算,并结合竖式算一算,说一说每

一*步的意思。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

4.完成课本练一练第5题。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点

板书设计:

分橘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16.

3/48

3.……每人共分到16个

I8.

18

••,304-3=10,表示3人先分掉

30个

……48—30二18,表示分掉30个,

还剩下18个

.......184-3=6,表示3人再分剩

下的18个,每人分到6个,

在个位上商6.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3商是几位数

容:

1.结合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

位数的过程,深刻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2.借助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已有经验,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

的:方法。

3.能用除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的过

点::程。

教学难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笔算的

八占、、•.方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38+2=52+4=72+

3二

584-7=73+6=49+

2二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强调格式

书写的规范性。

二、导学新课

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w»T*.动SWfiKMl妁6”.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让学

生根据图示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与同桌交

流自己的问题。

1.平均每时运行多少千米?怎样列出

算式?8884-6=()

估一估商是几位数?

小组交流估计的

方法,汇报结果。

(鼓励学生说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

法,引导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方法一:600+6=100,8004-6的商肯定

比100大;

方法二:最小的三位数100X

6二600,800比600多得多,所以商一定是三

位数;

方法三:888+6,百位上的8比6大。

所以商一定是个三位数。

小结: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

于除数,商就是三位数。

n2>十人"RA历1二乂.2MllV—A=T—rH

■\■—III™

MX)f6-IOO240+6・4048+6,8

100+W14S

用竖式来算一算,注意书写格式。

小组合作交流,全班展示

汇报。

先把600平均分成6份:6004-6=100,

在竖式百位上商1。

再把240平均分成6份:240・6=40,

在竖式十位上商4o

最后把48平均分成6份:48・6=8,

在竖式个位上商8。

3.估估商是几位数,再算一算。

565・5=456+3=784・

7=

算式1:百位上5等于5,所以商是三

位数。

算式2:百位上4大于3,所以商是三

位数。

算式2:百位上7等于7,所以商是三

位数。

算一算,再验证是否正确,规范格式书写,

数位对齐。

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看图结合问题说一说意思,学生先独立完成,在

集体订正。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板书设计:

商是几位数(被除数中没有0)

123

3/369

3先把300M均分成3份g3OO+3»I(M>.住&式仃位上向I

一再把60年均分成3价:60+3=20.在啜大上位上版2-

-5—O

M把9r均分成3份:9+3=3.住啜大个位上的3

9

O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4猴子的烦恼

容:

1.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0”除以

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教学目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

的: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八占、、•.

教学难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

八占、、•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2484-2二868・7二

896:8二。

二、导学新课

出示试一试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1.看图后,说一说图中的信息。你发现了什

么?

3只猴子平均分6个桃子,每只猴子分

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3个桃子,每只猴子分

几个?

3只猴子平均分0个桃子,每只猴子分

几个?

问: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用什么算式表

示?这时3个猴子还能分到桃子吗?

04-3=0.

追问:如果一个桃子也没有,10个猴子来分,

怎样列式。

100个呢?你有什么发现?

04-10=0.04-100=0.

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现在3个猴子要分306个桃子,平均每只

猴子分到多少个桃子?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中间有0)

列式:306—3二

口算:

口算

300+3=100.啜式门位I.曲1.

0*3=0.啜式卜他上阀O.

6+3=2.啜式个位上俏2・

1OO+O+2=1O2

竖式计算:

灯以这样与:

I0工

3)306

3

6

6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十位上的0

・3二0,因此商的十位上要写0.

3.算一算,想一想(末尾有0)如:840-6二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说一说你在计算

时碰到了6);jg可以这样写::的。

6140

课堂巩固:

122•**1

!2409147•04

*\Hri±1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猴子的烦恼(被除数中有0)

10214。

3)3U66,840

36

624

L24

00

04-3=004-10=00除以任何非。数都

得0.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5节约

容:

1.探索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

除法时,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

教学目除法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

的:।区式计算

3.能由估算、重算或乘法对计算结果进行

验算,逐步培养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因不够商1而在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计算

占•

八\、•方法。

教学难能正确进行商中间或末尾商0的除法竖式计

占•

八、、•舁。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用竖式算一算:306・3=8404-

6二

二、导学新课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1)鼓励学生找到情景中的数学信息并完

整表达:

3个班卖废纸和矿泉水瓶,一共收入

912元。

(2)数学问题:平均每个班卖了多少元?

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124-3=

口算:9004-3=300124-3=4300+

4=304

(3)你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解决淘气的问题

I2

讨论:除到十位不够商1时怎么办?

口算解释:先分900元,余下12元,不够

30元每个班分不到10元,在十位上要商0o

除法本身:用除数十位上的1除以3,不够

商1,需要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用12

再除以3,结果等于4,所以十位上要商0。

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304.......300+4=304*均场班收入304元。

3/912.......900+3=300(a3OC-JO)&示

900元平均分成3份.轴伊300

o

元.丙位上施3.&示300,

12.......912-900=12

I2.......12/3=4(或4x3=12>表尔12元

平-均分成3份.每份4元.在个

2.学校用买废品的钱买了522支笔,送给手

拉手的乡村小学4个班的小朋友,平均每个

班多少支铅笔,还剩几只?522・4二

学生独立列竖

式计算。组织学生交流。

问:522支笔分给4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到

130支,还剩2支,不够每个班再分1支,

所以各位商0,余数是2。

即:用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

要商0,余数是2.

3.淘气在计算除法竖式时,出现了下面的

问题,快去发现其中的错误吧,出示课本的

主题图。

502:2-

生:我发现第一个算式被除数中间有0,所

以商的中间用0补上。

估算:2004-2=100,502比200大的多,商肯

定超过100,26不对。

竖式: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商肯定是一个

三位数,得26不对。

好了,第二个算式商补上。了,对吗?

生:对的……(犹豫)

师:我们不妨用乘法来验证一下第二个算式

吧。你是怎样来验算的,小组之间讨论,交

流,各出结果。

验算:206X2=412

2.06

・2

“I1

验算完了不对,需要重新再算一次,这一次

课一定要细心呢?

师:同学们,竖式除法笔算的计算程序是正

确计算的核心,验算则是检查计算是否正确

的有效方法,能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课堂巩固:

学生理解题

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3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节约(被除数中没有0)

3。4.......3001=304平均标班收入304元。

3/Q12.......900+3=300(或3OOx3=5MX)》&东

900元平均分I及3份.触份300

9元.百位匕用3.&示300.

12.......912-900=12.

I2••••••12年3=4<引J4x3=12)&12万^

平均分成3份.每份4元,住个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6集邮

容: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

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

教学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培养估算

的.意识

.4八3.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

养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

点: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教学难;会用乘法和加法验算有余的除法,培养验算的

点:[习惯。_________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计算并验算:734・2=612+2二

525・5二

二、新课练习

1.同学们,你们都收集国邮票吗?今天我

们一起来看一看集邮中的数学问题吧,出示

图片。

问: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找到了吗?

生:笑笑有邮票285张。

生:他想把这些邮票放到册子里,册子每页

只能放5张。(真棒)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

生:每页放5页,285张邮票大约需要放多

少页?

2.每页放5张,估一估,大约放多少页?

/iifWOH.4*的200*#*f140x,

依的RIU匕40£

3.算一算,能放多少页?

列式:285・5二

(1)被除数百位上的“2”比除数的“5”

小怎么办?

百位上不够商1,就商0,商中百位上

的0可以不写出来。

(2)第一个商应该写在哪?

28+5,应当在十位上写商“5”

(3)完整的写出除法竖式,你能总结规律

吗?

57

5厅8S

25

~3~5

35

规律: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最高位上的数小于

除数,首次商写在十位上,商是两位数。

4.如果每页放8张,可以放满多少页?还剩

多少张?

285・8=()..........()

(1)估计商是几位数?

生:8X100=800,商是2位数

生:百位上的“2”比除数“8”小,商是

2位数

(2)商“3”写在什么位置上?

生:十位上。

(3)为什么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商是指可以放满多少页,余数是指还剩

多少张。

(4)你会验算吗?

35280也可以写成:35

x8+5X8

280285280

+5

285

追问:35X8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加上5

呢?

生:每页放8张,35页放多少张。放满35

页,还剩5张,所以要加上5.

课堂巩固:

1.课本练一练第1题,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

位数的除法

2.课本练一练第2题,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集邮

JV

一一二735280

5JT85x8+5

25280285

~~ry

35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7买新书

容: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目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

的: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能用国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占•

八、、•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

占•

八、、•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I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用竖式算一算:844-6=124X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

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日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

书架4层?

问: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

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

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

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4-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

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4-24-4

=1004-4

二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

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4-(2X4)

=2004-8

二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

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

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

舁。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1011有"少4个史?t

—.二.三k-»XXM-f.

-270”丸.■TS冷至Z_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课堂巩固: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004-24-42004-(2X4)

=2004-8=1004-4

=25(本)=25(本).

从左向右先算小括号里面

教学反思:

教学内

1.8讲故事

容:

1.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

中的数学信息。

教学目

的:2.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

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

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重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达实际问题中的数

/占、、、•学信息。

教学难

能正确分析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数量关系。

八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算一算,并说一说运算顺序:756・7・6

6244-(2X3)

二、导学新课

1.淘气不光喜欢学习语文,对数学更感兴

趣,一天,淘气在语文课上轮流讲故事,用

了850字,同学们约定每个故事的时间不能

超过3分钟,但是淘气课前试讲时用了5分,

淘气没有气馁,反而发现了一些数学问题,

我们快去看看吧。

问题:淘气3分钟能讲多少个字?你能想办

法表示题中的信息吗?赶紧试一试吧。

集体交流,说一说你的想法,(肯定)

2.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同桌之间交流,说一说你的算式每一步的意

思。

(1):8504-5=170(个)

170X3=510(个)

先算1分钟能讲几个字。再

算3分钟讲多少个字。

(2):也可列成综合算式

850^5X3

=170X3

二510(个)

小结:解决类似的问题一般要先求每一份是

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

3.笑笑也讲了一个故事用了4分钟,平均每

分钟讲150个。她也想3分钟完成,每分应

讲多少个字?

叫+

17学[-11503

«6。。*3

3分■

你能说一说你每一步的意思吗?

生:先求笑笑总的字数,再算3分钟讲完,

每分钟讲多少。

课堂巩固:

1心曰)田**.*gC日而的一的算一算。

(|)玩具厂,人加rr6J0•小汽

主.同这杵僮卜去.s火电tor

多少・?

(2)unr«ftttMV

大mi:iso«.5大完成.实不

完电任务只删「4A.y均・配

加工多少橐?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4题。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

学信息,解决问题。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讲故事

11^闻网学1”。*八国

150叫+3

g1I=600+3

3令

850+5X3

=170X3

二510(个)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学习了二年级结合实

例,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的。主要内容包括:感知,感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和对称轴,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能辨认简

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

1.借助折一折,看一看等操作活动,体会轴对称

图形的特征;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

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升国旗、转风车等现象,感知平移、

旋转运动;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

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和观察物体平移、旋

转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能力;在剪纸等实际操

作中激发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平移和旋转运动,能辨认简单图形

平移后的图形。

单元教学措施: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活动中建立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

3.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

单元课时安排:

4课时

单元教学反思:

教学内

2.1对称轴(一)

容: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

教学目称图形。

2.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

的:

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

占•

八、、•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能直观判断出

点: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残缺的图

片,根据这张图片,你能猜出来这张照片

里的建筑吗是吗?

生L天安门

生2:左右应该是一样的,只不过方向相反

的。

二、导学新课

1.观察卜面的图片

▼叩事!■

这些图形是什么?

生:心形,小鱼,双喜字,房子,字母。

师:看f,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同同伴

进行讨论。集体交流,你发现了什么?你

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第1,3,4,5个图形的左右两边是一样

的,第2个图形的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即:从中间分开,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样

的。

2.利用附页中的图1折一折,看一看。

(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

开,看折痕的位置。

(2)中间的折痕把图形分成一样的两部

分。

3.认一认,说一说

,»言*A

观察图中的虚线部分,

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

的,

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

的。

你能给它取一个名字吗?

这条虚线就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想一想: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

对称轴呢?

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找对称轴。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折一折。

工卜面,¥阳附近依“整阳形?M•,・・

J—0900

金oPo未O施D

★□GoE□Ao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观察活动,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轴(一)

4

第1,3,4,5个图形被虚线左右两边是一样

的,

第2个图形被虚线上下两边是一样的。

教学反思:

教学内

2.2对称轴(二)

容:

1.结合操作活动1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

的过程,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会。

2.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车和对称

轴,能够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发展空间想

象能力。

教学重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

点: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难给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能够

占直观地描述(或剪出)它的另一半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

沿对称轴对折,左右或上下两边是一:

样的。

二、导学新课

1.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正方形或长方形,

按照下面的做法,做一做,你有什么发现。

ro-i-fH

所削讨以出阳*MY

思考:得到对称图案的关键是什么?

(1)先把纸对折。

(2)对折后只做出图形的一半就可以了。

2.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一半,想一想,整

个图形是什么?

明确: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对称轴的左右

两边应该完全重合,所以右边的半个

图形应该和左边相同。

实际操作:

沿对称轴对折后,再沿给定图形的边线剪

下、打开,验证。

3.将一张纸对折后剪去两个圆,展开后是

哪一个?

FI

((|))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

法,充分地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进行判断和

选择的。

生:观察洞和对称轴间的距离。

点拨:下面的圆距离对称轴近,那么和它

对称的那个圆也应该是靠近对称轴的一边

的。反之则远。

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如阳.ie嘴正方稀时析后.W7-TE1W.■开

9寺命彳里卡密一夕左给Q旦而—^―

3.尚'《在*f折”晌械卜⑨r期个洞,打开*介型,一个?•一

做■

fflHrHolflo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板书设计:

对称轴(二)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教学反思:

教学内

2.3平移和旋转

容:

1.结合生活经验和分类怙动,初步感受

教学目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的:2.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

动,体会平移运动的过程。

教学重

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直观体会它们的特点。

八占、、•

教学难结合在方格纸上平移物品的操作活动,体会

平移运动的过程。

八占、、

教学过程1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什么是对称轴?

二、导学新课

1.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这6幅图都是生活中的现象,你能把他们

分成两类吗?

国旗在上升,方向盘在转动,推拉窗,旋

转风车,推箱子,指针在转动。

小黑板动画演示相同的现象。学生观察。

生: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

沿直线运动的

生: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

动,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2.认一认

连,是▼”“St

连,是安“双象

国旗在上升,推拉窗,推箱子,都是沿直

线运动的。

-------就是平移。

方向盘在转动,旋转风车,指针在转动,

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就是旋转。

问题:平移和旋转的不同点是什么?

------平

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者B是

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3.试着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

学生大胆尝试,可以上台给大家展示,

并说说这个动作的特点。大家来判断。

4.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例

子。与同伴交流。

生:电梯的运动,滑滑梯,用拖把拖地都

是平移。

生:旋转门,抽奖转盘,车轮子都是旋转。

4.观察下图

・格♦».描他.

把横f向下平移4格.*

把K飞向右平移3格.i

杷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

(1)先把棋子向下平移4格,描下来。

(2)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描下来。

(3)再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描下来。

(4)观察拼出的图形像什么?

<D

:rao>:-rao>;|

2.说一说,铅笔和三角尺是怎样才能平移

到图3的位置?

平移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

格;

也可以先向下平移2格再想右

平移5格。

平移三角尺:先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

移2格;

也可以先向上平移2格,再想

右平移3格。

追问:你是如何找出平移几格后图形的位

置的?

生:可以看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看看这几

个具体的点平移了几格。

巩固练习:

1.”占卜面物体的匕动,心中样的・.趾*箱的■P

.鼠逊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同伴说一说?

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旋转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旋转的。

平移都是沿直线运动的。

平移的格数就找具体点。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

1、充分利用和发挥教材主题图的引导作用,让学

生在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2、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沟通新旧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感知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知数学就在生活中。

2、能独立思考、探索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体

验算法多样化,并能交流计算(含估算)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正确进行估算,为计算结果

指出某个取值范围。

2、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

单元教学课时:

8课时

单元教学反思:

教学内

3.1找规律

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

教学目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的: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

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

找到整十数相乘的变化规律。

八占、、•.

教学难

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八占、、•.

二次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

5X3=3X4=14

X4=15X2二

10X3=50X8=40

X2=50X4二

2、说一说口算结果后,让学生说一说

口算的过程,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

二、揭示课题

1、指出复习题的题目特征:多位数乘

­*位数。

2、揭示新课题:今天,我们接着学习

乘法知识。

板书:乘法

三、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教学“找规律”。交流算法。出示第一

组算式。

1)学生独立计算,回答结果。

2)提出问题:为什么50X10等于500

呢?

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两位

数)

教师说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

律是否适用于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有待同

学们去探索。现在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说明。

第一:50X10表示50个10相加,从数

位表知道它就是500。

第二:50X10=50X2X5=100X5=500

出示第二、三组算式:(学生回答算式

结果,教师添上得数。交流30X20,12X

401l:20X40的计算过程。)

(2)探索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三组算式。问:你

发现了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力、组爰言。

4)教师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

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

面添上被省略的0。

2、尝试练习。

(1)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我们来计

算两道题。

40X30140X30

(2)让学生独立完成,回答算式结果,

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3)最后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如140X30,先计算

14X3=42;再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

的0,即140X30=4200。

巩固练习:

课本第30页”的第2题。

先由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口答结果,全班统一结

果。

课堂小结: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前

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板书设计:

找规律

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

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教学反思:

教学内

3.2找规律练习课

容: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来

教学目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2、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的乘法计算,

的:并^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

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探索乘数是整十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

练地计算.

八占、、•

教学难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八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练习导入

5X3=3X4=14X

4二15X2二

10X3=50X8=40X

2二50X4二

40X40=30X80=24X

30=15X50=

60X20=50X20=130X

20=18X50=

二、新知探究

1)活动一:探索3X20的算法

1、学生交流讨论算法

2

2、教师揭示算理:20先看成26

X3二6,3乘的这个2表示2个十,那么

就表示6个十,6个十就是60

2)活动二:探索5X20的算法

1、集体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喜欢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

3)活动三:10X20

这道算式的两个乘数都是整十数,用

什么方法计算,同桌相互交流

4)变式运用

既然找到了规律就要会对上面所学

的算式会运用规律

巩固练习:

1.根据每一组第一个算式填空

12X3=365X13=65

()X30=3605X()=650

()X30=36005X()=6500

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汇报,着重引导学生观察

乘数和积的关系变化

2.填一填。(看谁填的多)

()X()=800()X()

二1260

3.1盘能装下28个鸡蛋,那么10盘能装多少个

鸡蛋?20盘呢?30盘呢?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我们让其

他同学一起来解决吧.

板书设计:

找规律

3X20

5X20=100

10X20=200

教学反思:

教学内

3.3队列表演(一)

容: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彳立数乘两位

数(不进位)的乘法,

经历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教学目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

的:位),并感悟与体验算法

多样化的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

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八占、、•

教学难

表格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八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淘气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他负责给全

班排列方阵,他邀请了我们,同学们,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

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32页以上内容,解决一下

所给出的问题: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同学们根据图中所给的数学信息

(1)独立思考列式,如:列出算是:14

X12或12X14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2、探讨算法: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14X6X2=84X2=164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12X14=12X2X

7=24X7=168

讨论:比较三种算法,说区别和联系。

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

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

道理。

3、计算下列各题:

20X30=30X40=

140X20=150X30=

10X30=50X80=

40X120=50X40=

巩固练习:

课本第32页的“算一算”。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学

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

课堂小结:

(一)两位数乘一位数可用()计算,也可用()

计算,它们都是分三步计算,只不过竖式是把三部综

合起来更简便。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一)

列出算式:14X12或12X14

笔算:14X12=168

教学反思:

教学内

3.4队列表演(二)

容: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经历

估算与交流的过程。

2、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感悟

教学目与体验算法多样

的:化的过程。

3、能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学重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八占、、•.

教学难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八占、、•.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淘气的问题解决了,可他运用了另一

种方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目标:

结合队列表演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

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二)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34页以上内容,解决一下

所给出的问题。

1、仔细观察32页主题图并说出图意。

2、用什么方法解决呢?

三、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14X12=168

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

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

道理。

巩固练习:

课本第34页的算一算。

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但鼓励

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强调计算的格式。

课堂小结: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位

数,积的末尾就要和哪一位对齐。

板书设计:

队列表演(二)

教学反思:

教学内

3.5电影院

容:I

1、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

数(有进位)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教学目

2、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乘法

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占•

八\、•

教学难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占.

八、、•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16X1112X14

32X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

容。

二、新知探究

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内

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

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出课本主题图:认真审视主题图,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