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请用0.5mm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A.调节渗透压B.组成体内化合物C.维持正常pHD.提供能量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基本骨架是碳链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核酸和核糖的组成元素相同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难溶于水3.已知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1和酶2的作用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酶1和酶2作用时断开的肽键数目相同C.酶1和酶2作用后增加的游离氨基数不同 D.该四十九肽的第22、23、49位均为赖氨酸4.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能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单细胞生物,其结构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DNA和染色质 B.没有细胞壁C.有核糖体 D.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5.科学家对细胞质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欧文顿通过实验推测细胞质膜是由脂质构成B.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的实验证明脂质呈双分子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质膜显示“暗一亮一暗”三条带D.科学家通过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有一定的流动性6.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研究表明细菌能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抗生素分子(如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等),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进入细菌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属于主动运输C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属于协助扩散D.添加载体蛋白抑制剂有助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7.查尔酮合成酶(CHS)是果实中合成花青素的一种关键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实细胞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B.CHS为花青素合成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C.低温通过降低CHS的活性影响果实着色D.CHS催化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和pH有关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B.恩格尔曼的实验说明叶绿体在光下产生O2C.卡尔文用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D.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9.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④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代表磷酸键B.ATP供能时④最易断裂C.②含有C、H、O、N、P五种元素D.①代表腺苷,对应ATP中的“A”10.酵母菌一般生活在20~30℃环境中。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温室内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中加水的目的之一是隔绝空气B.滴管中冒出气泡,表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C.若将试管放在冷水中,气泡释放速率将会变慢D.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11.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ubisco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B.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C.Rubisco催化反应进行需要ATP D.Rubisco催化C5和CO2结合12.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乙→丁的过程中伴随有纺锤体的形成C.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己→甲的过程中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13.“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一诗句生动描述了岁月催人老自然现象。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减少,体积变小B.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C.端粒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速度加快D.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减弱1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果肉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通过实验检测这些野果的化学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是否含有脂肪时,需用清水洗去浮色B.若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颗粒,则可能含有脂肪C.若含还原性糖,加入斐林试剂后立即产生砖红色沉淀D.还原性糖检测实验中剩余的斐林试剂可装入棕色瓶进行长期保存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的物质,可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与结合也需要信号分子参与C.穿过细胞质膜才能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通常为脂溶性分子D.信号分子的合成和分泌均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质器有关16.下图1为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方式的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来是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图2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两种PPO活性大小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由图1推测,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的活性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无关B.由图1推测,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C.由图2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高于酶BD.由图2可知,酶A和酶B的最适温度均为40℃17.下图是真核细胞中某生物膜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图示的生物膜代表的是线粒体内膜B.H+从B侧到A侧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还原性氢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ATP合成所需能量来自H+浓度差18.下图表示某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甲和乙均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B.甲和乙中扩大膜面积结构相同C.催化生成O2的酶分布在甲的基质中D.甲中消耗的能量可来自乙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9.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叶片小而薄,叶绿体大,是生物实验的良好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黑藻叶片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不需切片的原因是___;不需要染色的原因是可用___(填细胞器名称)的运动作为标志。如果该标志在视野中沿液泡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___。(2)下图表示用黑藻进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①实验中需通过步骤a观察细胞的原始状态,目的是___;步骤b重复多次操作的目的是___,从而发生质壁分离。②d图表示实验结果,其中4处___溶液,2处颜色为___。(3)某同学用黑藻叶片做“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的实验”时,在圆形滤纸上得到如下图所示的4个近似同心的色素环1、2、3、4。①色素提取时使用的试剂为___,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②分离色素时,在圆形滤纸中心处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待滤液干后,重复此操作的目的是___。③若研磨时忘记加入碳酸钙,则上图中颜色变浅的色素环有___(填图中标号)。20.PAW-β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多肽,具有浅化皱纹、抑制表情肌收缩的美容效果,比目前常用的除皱产品更安全有效。下图是PAW-β前体分子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前体分子是由___种氨基酸,经过___而成的多肽化合物,其完全水解需___个水分子参与反应。(2)在含有PAW-B前体的试管中先加入2mL0.1g/mL的___溶液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___溶液,___(填化学键名称)可与Cu2+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3)从植物中还能提取出其他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活性多肽,它们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组成这些多肽的氨基酸在___上的不同,以及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4)经常性面部肌肉收缩运动会引起皱纹的产生,肌肉收缩需要由三种蛋白质VAMP、Syntaxin和SNAP-25结合而成的一种蛋白质组合体SNARE参与。经检测PAW-β与SNAP-25的部分序列完全相同,推测PAW-B除皱的原理是PAW-β可代替___参与SNARE的形成,从而导致其___,不能参与肌肉收缩,达到除皱的目的。21.动物细胞自噬是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自身物质融合、降解的过程,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最初在细胞内的___(填细胞器名称)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正确折叠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运输到___,从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2)溶酶体膜直接来自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主要成分是___。包裹自身物质的双层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具有___。(3)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其调控机制如下图所示。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与___结合,形成___,最终与溶酶体融合,该过程___(从“需要”“不需要”中选填)消耗能量。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完全降解并释放出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小分子有机物。(4)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有___,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22.草莓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之一。图1表示草莓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途径。①~⑤表示过程,甲~丁表示物质。图2表示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是___,丙是___。(2)图1中①-⑤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___。③-⑤产生ATP最多的是___。(3)图2中,对照组草莓11:00时净光合速率明显较低,其原因是___,CO2吸收量减少,直接导致图1中___(从①~⑤中选填)速率减慢。(4)实验时间段内遮阴组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直接原因有___导致固定CO2量减少,合成的有机物较少。(5)若草莓植株遭到水淹,根细胞被迫在___(填场所)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__造成烂根。23.洋葱(2n=16)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图1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图像,图2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需要经过解离、___和压片等步骤,解离的目的是___。(2)如果将图1中①~⑤按一个细胞周期排列,合理的顺序是___(用标号和箭头表示)。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___(从①~⑤中选填)时期。(3)图1中①细胞含有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中的DNA数___(从“大于”“等于”“小于”中选填)32个。(4)图2中AB段变化的原因是___;图2中DE段对应图1中的细胞有___(从①~⑤中选填)。(5)洋葱根尖细胞与叶肉细胞形态和功能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是___。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生物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请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请用0.5mm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A.调节渗透压B.组成体内化合物C.维持正常pHD.提供能量【答案】A【解析】【详解】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浓度的大小。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植物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使细胞液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中溶液的浓度,才使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液泡内Na+参与调节其内部的渗透压,故选A。2.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核酸和核糖的组成元素相同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难溶于水【答案】C【解析】【分析】1、蛋白质、核酸、多糖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生物大分子。2、脂质包括固醇、磷脂和脂肪,而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3、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多糖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A正确;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之一,B正确;C、核酸元素组成为C、H、O、N、P,核糖的元素组成为C、H、O,C错误;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是脂质,难溶于水,D正确。故选C。3.已知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1和酶2作用后的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酶1和酶2的作用都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酶1和酶2作用时断开的肽键数目相同C.酶1和酶2作用后增加的游离氨基数不同 D.该四十九肽的第22、23、49位均为赖氨酸【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根据题目中两种酶的作用位点,可知四十九肽中,位点17、31和32是苯丙氨酸;四十九肽中,位点22、23、49是赖氨酸;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后,形成的短肽A、B、C中,肽键减少了5个,苯丙氨酸减少了3个;蛋白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后,形成的短肽D、E中,肽键减少了3个,赖氨酸减少了2个。【详解】A、据题意“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二者的作用部位不同,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BD、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两侧的肽键,结合题图可知,在形成的短肽A、B、C时,断开位点16-17、17-18、30-31、31-32、32-33之间的肽键,故断开的肽键数为5个,且该四十九肽的第17、31和32位是苯丙氨酸;酶2作用于赖氨酸氨基端的肽键,在形成短肽D、E时,断开位点21-22、22-23、48-49之间的肽键,故断开的肽键数为3个,且该四十九肽的第22、23、49位均为赖氨酸,B错误,D正确;C、经酶1作用后,形成3条短肽链和3个苯丙氨酸,共有游离的氨基数至少为3+3=6个,原四十九肽至少有游离氨基1个,故增加的游离氨基数为:6-1=5个;经酶2作用后,形成2条短肽链和2个赖氨酸,共有游离的氨基数至少为2+2=4个,原四十九肽至少有游离氨基1个,故增加的游离氨基数为:4-1=3个,即酶1和酶2作用后增加的游离氨基数不同,C正确。故选B。4.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能引起人类支原体肺炎的单细胞生物,其结构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有DNA和染色质 B.没有细胞壁C.有核糖体 D.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答案】A【解析】【分析】支原体肺炎为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DNA和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DNA和RNA,遗传物质为DNA。【详解】AD、据图可知:肺炎支原体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质,肺炎支原体为细胞生物,遗传物质为DNA,A错误,D正确;B、据图可知,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B正确;C、肺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C正确。故选A。5.科学家对细胞质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欧文顿通过实验推测细胞质膜是由脂质构成B.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的实验证明脂质呈双分子层排布C.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质膜显示“暗一亮一暗”三条带D.科学家通过人、鼠细胞的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质膜有一定的流动性【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质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细胞质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详解】A、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并提出细胞质膜是由脂质组成,A正确;B、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提取红细胞质膜中磷脂,铺成单层后面积是细胞质膜面积的两倍,证明磷脂呈双分子层排布,B正确;C、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C错误;D、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6.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研究表明细菌能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抗生素分子(如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等),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进入细菌细胞属于协助扩散B.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属于主动运输C.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属于协助扩散D.添加载体蛋白抑制剂有助于降低细菌的耐药性【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H+进入细菌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扩散;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H+进入细菌细胞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蛋白质的协助扩散,A正确;B、大肠杆菌外排大环内酯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C、图中显示大肠杆菌外排四环素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D、大肠杆菌通过外排系统不断地排出持续涌入的抗生素分子时需要转运蛋白参与,添加载体蛋白抑制剂不利于抗生素分子的排出,从而降低细菌的耐药性,D正确。故选C。7.查尔酮合成酶(CHS)是果实中合成花青素的一种关键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果实细胞中的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B.CHS为花青素合成反应提供所需的活化能C.低温通过降低CHS的活性影响果实着色D.CHS催化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和pH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1、酶促反应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酶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2、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详解】A、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和果实细胞的液泡中,影响花和果实的颜色,A正确;B、酶能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据此可知,CHS(是一种关键酶)能降低合成花青素的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B错误;C、酶活性的高低受到温度的影响,低温条件能降低CHS活性,进而导致花青素合成受阻,进而使植物的花和果实着色不良,C正确;D、温度和pH会影响酶的活性,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HS催化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和pH有关,D正确。故选B。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B.恩格尔曼的实验说明叶绿体在光下产生O2C.卡尔文用14C标记CO2,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元素的行踪D.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证明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详解】A、萨克斯半叶法实验证实了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A正确;B、恩格尔曼的实验,发现好氧菌主要集中叶绿体有光的区域,说明叶绿体在光下产生O2,B正确;C、卡尔文采用14C标记CO2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即为CO2→三碳化合物→糖类,C正确;D、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原子的来源时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8O,18O是稳定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D。9.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④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代表磷酸键B.ATP供能时④最易断裂C.②含有C、H、O、N、P五种元素D.①代表腺苷,对应ATP中的“A”【答案】A【解析】【分析】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①是腺嘌呤,②是核糖,③是磷酸基团,④是普通磷酸键,⑤是特殊化学键。【详解】A、由图可知,⑤代表磷酸键(特殊的化学键),A正确;B、由图可知,④代表普通磷酸键,⑤代表特殊化学键,ATP供能时,远离A的特殊化学键容易断裂,所以⑤最易断裂,B错误;C、由图可知,②为核糖,含有C、H、O三种元素,C错误;D、ATP中的A代表腺苷,而图中的①为腺嘌呤,D错误。故选A。10.酵母菌一般生活在20~30℃环境中。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温室内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中加水的目的之一是隔绝空气B.滴管中冒出气泡,表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CO2C.若将试管放在冷水中,气泡释放速率将会变慢D.可以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试管中加水的目的是排出空气,制造无氧环境,A正确;B、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CO2的结果,B正确;C、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温度下降,酶活性降低,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气泡释放的速度下降,C正确;D、探究酵母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用酸性条件下的橙色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D。11.在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催化CO2固定形成C3的酶被称为Rubisco,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Rubisco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B.激活Rubisco需要黑暗条件CRubisco催化反应进行需要ATP D.Rubisco催化C5和CO2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进行水的光解,生成氧气的同时也有NADPH和ATP的合成;暗反应阶段进行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过程,C3的还原过程会消耗光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详解】A、Rubisco参与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故Rubisco存在于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B、暗反应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都可以进行,故参与暗反应的酶Rubisco的激活对光无要求,B错误;C、Rubisco催化CO2固定不需要ATP,C错误;D、Rubisco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即C5和CO2结合生成C3的过程,D正确。故选D。12.在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B.乙→丁的过程中伴随有纺锤体的形成C.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D.己→甲的过程中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甲→乙的过程为间期,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乙→丙的过程为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丙→丁的过程为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丁→戊的过程为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平均移向细胞两极;戊→甲的过程为末期,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形成两个子细胞。【详解】A、甲→乙的过程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但数目不变,后期染色体数目由于着丝粒分裂而加倍,A错误;B、乙→丁的过程核膜核仁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为前期和中期,因此此过程伴随有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C、丁为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C错误;D、己→甲的过程核膜核仁重建,染色体纺锤体消失,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末期,此过程中核仁、核膜重建,D错误。故选B。13.“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一诗句生动描述了岁月催人老的自然现象。下列有关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分减少,体积变小B.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C.端粒酶活性增强,细胞代谢速度加快D.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减弱【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BD、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ABD正确;C、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细胞衰老,端粒酶活性下降,细胞代谢速度减慢,C错误。故选C。1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了一种果肉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欲通过实验检测这些野果的化学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检测是否含有脂肪时,需用清水洗去浮色B.若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颗粒,则可能含有脂肪C.若含还原性糖,加入斐林试剂后立即产生砖红色沉淀D.还原性糖检测实验中剩余的斐林试剂可装入棕色瓶进行长期保存【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A、检测是否含有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B、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故若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颗粒,则可能含有脂肪,B正确;C、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故在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直接观察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C错误;D、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因此,还原糖检测结束后,不应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信号分子的物质,可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细胞质膜上的受体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与结合也需要信号分子参与C.穿过细胞质膜才能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通常为脂溶性分子D.信号分子的合成和分泌均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质器有关【答案】BC【解析】【分析】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它们既不是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也不是酶,而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的物质,它们唯一的功能是与细胞受体结合并传递信息。信号分子根据溶解性通常可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的两类,前者要穿过细胞膜作用于细胞内的受体,如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后者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如神经递质、含氮类激素(除甲状腺激素)。【详解】A、细胞质膜(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如高等植物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不需要受体,A错误;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实现识别与结合,需要信号分子和受体结合,B正确;C、穿过细胞质膜(细胞膜)才能与细胞内受体结合的信号分子通常为脂溶性分子,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正确;D、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D错误。故选BC。16.下图1为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方式的示意图,多酚氧化酶(PPO)催化酚形成黑色来是果蔬褐变的主要原因。图2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两种PPO活性大小影响的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由图1推测,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的活性与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无关B.由图1推测,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C.由图2可知,在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高于酶BD.由图2可知,酶A和酶B的最适温度均为40℃【答案】ACD【解析】【分析】1、如图1所示,竞争性抑制剂通过与底物竞争性得结合酶的结合位点来降低酶的催化效率,这一效应与降低底物浓度来减慢反应速率的机制相似,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解除抑制作用;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的其他位点结合,导致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发生改变,不能再与底物结合,因此这一抑制机制与降低酶的浓度相似,因此可以通过增加酶的浓度来解除抑制效应;2、如图2所示,横轴代表温度,纵轴代表酚剩余量(底物剩余量),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酶A作用下酚的剩余量逐渐减少,说明在20-50℃间,随着温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增强;酶B在40℃下酚的剩余量最低,说明在此条件下,酶B的活性最强。【详解】A、由图1推测,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导致酶与底物的结合部位空间改变,无法与底物结合,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A错误;B、由图1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增加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可解除竞争性抑制剂的抑制作用,B正确;C、由图2可知,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催化后酚剩余量更多,因此与酶B相比,相同温度条件下酶A的活性更低,C错误;D、由图2可知,酶A在50℃时,酚剩余量最少,而酶B在40℃时,酚剩余量最少,但不能确定该温度就是酶的最适温度,原因是温度梯度过大,D错误。故选ACD。17.下图是真核细胞中某生物膜上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图示的生物膜代表的是线粒体内膜B.H+从B侧到A侧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还原性氢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第一阶段D.ATP合成所需能量来自H+浓度差【答案】B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该生物膜上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故该生物膜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两个阶段生成的NADH运输至线粒体内膜,则B侧为线粒体内膜内侧,即线粒体基质,A侧为线粒体内膜外侧。【详解】A、该生物膜上发生了氧气和还原氢结合生成水的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因而为线粒体内膜,A正确;B、据图可知,H+从A侧到B侧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浓度差势能用于ATP的合成,推测A侧H+浓度高,因此H+从B侧到A侧是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C、NADH(还原氢)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且主要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为该过程中有大量还原氢生成,C错误;D、图中显示,ATP的合成过程中伴随着氢离子顺浓度梯度转运,说明ATP合成消耗的能量来自H+浓度差,D正确。故选BC。18.下图表示某叶肉细胞中两种细胞器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A.甲和乙均具有能量转换的功能B.甲和乙中扩大膜面积的结构相同C.催化生成O2的酶分布在甲的基质中D.甲中消耗的能量可来自乙【答案】AB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们均与能量转换有关,均含DNA、RNA,均有双层膜。【详解】A、甲是叶绿体,可以将光能转换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乙是线粒体,可以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A正确;B、叶绿体内有众多的基粒和类囊体,极大地扩展了膜面积;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正确;C、光反应阶段产生O2,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催化生成O2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D、据图可知,乙产生的ATP能进入叶绿体,乙生成的ATP可参与甲中的暗反应,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60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19.黑藻是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叶片小而薄,叶绿体大,是生物实验的良好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黑藻叶片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不需切片的原因是___;不需要染色的原因是可用___(填细胞器名称)的运动作为标志。如果该标志在视野中沿液泡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是___。(2)下图表示用黑藻进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步骤和观察结果。①实验中需通过步骤a观察细胞的原始状态,目的是___;步骤b重复多次操作的目的是___,从而发生质壁分离。②d图表示实验结果,其中4处是___溶液,2处颜色为___。(3)某同学用黑藻叶片做“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的实验”时,在圆形滤纸上得到如下图所示的4个近似同心的色素环1、2、3、4。①色素提取时使用的试剂为___,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___。②分离色素时,在圆形滤纸中心处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待滤液干后,重复此操作的目的是___。③若研磨时忘记加入碳酸钙,则上图中颜色变浅的色素环有___(填图中标号)。【答案】(1)①.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只是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②.叶绿体③.顺时针(2)①.作为对照②.使蔗糖溶液不断渗入装片中,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③.外界④.无色(3)①.无水乙醇②.有助于研磨得充分③.增加色素的量,使实验效果明显④.3和4【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的,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的,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小问1详解】黑藻是一种多细胞藻类,只是叶片是由单层细胞组成,可以直接制作成临时装片;用黑藻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通常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由于叶绿体为绿色,易于观察,因此不需要染色。显微镜下呈倒像,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如果该标志在视野中沿液泡顺时针方向流动,则细胞质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小问2详解】①步骤a观察的是正常细胞所处的状态,此时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目的是作为对照,以便与后面质壁分离现象进行对照。步骤b采用引流法,具体操作过程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并重复几次,使蔗糖溶液不断渗入装片中,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4处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的空隙,由于细胞壁为全透性,因此4处充满的是外界溶液。2处是液泡,黑藻的液泡是无色。【小问3详解】由于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故提取黑藻叶中色素所用的试剂为无水乙醇;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分离色素时,在圆形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提取液,待滤液干后,重复一到两次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量,使实验效果明显;加CaCO3是为了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3和4靠近滴加色素提取液的位置,说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较小,3是叶绿素a,4是叶绿素b,因此上图中颜色变浅的色素环有色素带3和4。20.PAW-β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多肽,具有浅化皱纹、抑制表情肌收缩的美容效果,比目前常用的除皱产品更安全有效。下图是PAW-β前体分子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前体分子是由___种氨基酸,经过___而成的多肽化合物,其完全水解需___个水分子参与反应。(2)在含有PAW-B前体的试管中先加入2mL0.1g/mL的___溶液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___溶液,___(填化学键名称)可与Cu2+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3)从植物中还能提取出其他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活性多肽,它们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组成这些多肽的氨基酸在___上的不同,以及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4)经常性面部肌肉收缩运动会引起皱纹的产生,肌肉收缩需要由三种蛋白质VAMP、Syntaxin和SNAP-25结合而成的一种蛋白质组合体SNARE参与。经检测PAW-β与SNAP-25的部分序列完全相同,推测PAW-B除皱的原理是PAW-β可代替___参与SNARE的形成,从而导致其___,不能参与肌肉收缩,达到除皱的目的。【答案】(1)①.4##四②.脱水缩合③.5##五(2)①.NaOH②.CuSO4③.肽键(3)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4)①.SNAP-25②.参与形成的SNARE的结构与原来的SNARE结构不同,功能丧失【解析】【分析】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根据R基不同,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分为21种。【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可知,该前体分子含有5个肽键,是由6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共4种氨基酸(4种不同的R基),6个氨基酸和成1条肽链共脱去5分子水,故其完全水解需5个水分子参与反应。【小问2详解】蛋白质的检测:在含有PAW-B前体的试管中先加入2mL0.1g/mL的NaOH溶液后,再加入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肽键可与Cu2+形成紫色的复杂化合物。【小问3详解】蛋白质的结构不同,导致其功能不同,从植物中还能提取出其他具有不同功能的生物活性多肽,它们功能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组成这些多肽的氨基酸在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上的不同,以及多肽链空间结构不同。【小问4详解】肌肉收缩需要由三种蛋白质VAMP、Syntaxin和SNAP-25结合而成的一种蛋白质组合体SNARE参与。PAW-β与SNAP-25的部分序列完全相同,可代替SNAP-25参与蛋白质组合体SNARE的形成,但PAW-β与SNAP-25的氨基酸序列又不完全相同,因此导致其参与形成的SNARE的结构与原来的SNARE结构不同,从而导致其功能丧失,不能参与肌肉收缩,故会达到除皱的目的。21.动物细胞自噬是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自身物质融合、降解的过程,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最初在细胞内___(填细胞器名称)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正确折叠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运输到___,从而导致在细胞内过多堆积。(2)溶酶体膜直接来自___(填细胞器名称),其主要成分是___。包裹自身物质的双层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具有___。(3)细胞内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损伤的线粒体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其调控机制如下图所示。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被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质与___结合,形成___,最终与溶酶体融合,该过程___(从“需要”“不需要”中选填)消耗能量。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完全降解并释放出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小分子有机物。(4)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有___,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答案】(1)①.核糖体②.高尔基体(2)①.高尔基体②.磷脂和蛋白质③.(一定)流动性(3)①.泛素②.自噬受体③.吞噬泡④.需要⑤.氨基酸(4)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均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小问1详解】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因此胰岛素最初在是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上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正确折叠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结合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的过程可知,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而导致在细胞内堆积。【小问2详解】溶酶体作为细胞内有膜细胞器,其膜来源于高尔基体。生物体内膜结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包裹自身物质双层膜与溶酶体膜融合反映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小问3详解】①由图示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融入溶酶体中,被溶酶体降解,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组成,故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被降解,可释放出氨基酸、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小问4详解】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动态平衡。22.草莓是人们普遍喜爱的水果之一。图1表示草莓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途径。①~⑤表示过程,甲~丁表示物质。图2表示遮阴处理对草莓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是___,丙是___。(2)图1中①-⑤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有___。③-⑤产生ATP最多的是___。(3)图2中,对照组草莓11:00时净光合速率明显较低,其原因是___,CO2吸收量减少,直接导致图1中___(从①~⑤中选填)速率减慢。(4)实验时间段内遮阴组光合积累总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直接原因有___导致固定CO2量减少,合成的有机物较少。(5)若草莓植株遭到水淹,根细胞被迫在___(填场所)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注塑加工合同范本
- 安装吊车合同范例
- 废气处理设备施工合同范例
- 建筑材料涨价合同范例
- 合同范例范例赠送写
- 公路护栏维修合同范例
- 无效医疗合同范例
- 业主房屋销售合同范例
- 单位聘用合同范例
- 做主播工资合同范例
- 《文明礼仪概述培训》课件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NB-T 47013.15-202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5部分:相控阵超声检测
- (完整版)园林景观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
- ppt素材――小图标 可直接使用
- 穿越220kV线路施工方案
- 2011辛卯年风水布局概述
- 养殖户粪污污染情况整改报告2篇
- Q-FT B039-2006汽车产品油漆涂层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