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10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10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10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10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综合提升教师用书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0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时间改变起先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拓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起先形成初步发展阶段19世纪初期到中期随着工业革命和工业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加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其次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高潮的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推动了全球化的其次次高潮陷入逆境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其之间的20世纪30年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斗争和贸易爱护主义盛行制度化阶段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头其次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把全球化推动到制度化阶段全面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头以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交通、贸易、生产、金融、信息、科学、文化等全球化,全球化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1.有学者指出:国际分工是物质前提……国际协调机制是保障手段。这些均属于技术层面的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而安排经济国家市场化的体制转型,明显归属于制度的层面,是经济全球化真正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因素,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充分条件。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经济全球化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度变革C.技术因素是实现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缘由D.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A[依据材料表述可知,经济全球化的实现须要国际分工、国际协调机制等必要条件和市场化的体制转型等必要充分条件,故A项正确。]二、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化阶段特征缘由表现第一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头末)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其次阶段(20世纪70年头至20世纪80年头末)世界经济格局起先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西欧内部经济联系加强,整体实力大增;日本经济快速复原发展;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经济发展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苏联经济增长极为缓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头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快速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冷战”的结束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力气;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出现2.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洛美协定》。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这说明()A.不结盟运动冲击了世界格局B.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C.欧洲经济复苏奉行独立外交D.世界经济两极分化严峻D[在20世纪70年头,欧共体经济发展快速,实力大为提高,而非洲国家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故《洛美协定》规定“欧共体在不要互惠的条件下,允许46国的全部工业品免税、不限量地进入共同市场”,故D项正确。]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阶段表现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世纪至1840年)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40—1949年)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体制快速融入世界市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978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全球化”概念产生于西方社会,最终被全球接受和运用。鸦片斗争的失败,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发觉必需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上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救亡图存,洋务运动、改革立宪都加速了中国参加国际社会的步伐。1902年,梁启超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认为中华民族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07年,杨度认为中华民族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五四运动后,“中华民族”一词几乎家喻户晓。这次“全球化”启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古老文明重新被西方规则“国际化”的过程。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削减政府干预,如削减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都成为中国参加“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运用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参加“全球化”的主动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加“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并比较中国两次参加“全球化”的不同特征。解析:第(1)问,结合近代中国相关史实,从全球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国际地位、对世界的相识等方面的影响,说明近代中国参加“全球化”的主动影响。第(2)问中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可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加“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其次小问,结合材料一近代中国参加全球化的特点,与现代中国参加全球化在缘由和接受方式等方面特征进行比较,总结二者的不同特征。答案:(1)主动影响:使中国对外部世界进行谛视: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之后,中国对西方的相识不断加深。推动经济近代化: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有较大发展。推动政治近代化:探究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康有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思想文化近代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生活近代化:从通商口岸起先,中国的社会生活融入了许多西方因素。提中学国国际地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参战国发挥了重要作用。(2)有利条件:世界形势进入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