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胡适是中国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在1916年开始“尝试”创作白话诗的时候,用说话的自然节奏代替格律,用口语语法代替旧诗中的语法,同时用现代汉语的韵部押韵。胡适最早的新诗仍旧摆不脱旧诗词曲的意味。但对于近体格律诗来说,已经就是自由,解放得很多了。随后的群起而响应者,就连每行节奏和双行押韵也摆脱掉,真正成了自由诗,十足的散文的分行排列。由于对这种自由诗不满意,陆志韦1923年出版了诗集《渡河》,在诗前的序和文中,对格律问题,尤其是对诗体音节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主张有节奏的自由诗和无韵体,他在这方面的尝试也是有成效的。他的努力都可以看成是为建立新诗新格律而作出的最初努力。新月派看到自由体慢慢变成自由散漫冗赘拖沓的诗体时,提出了建立新诗的格律的问题。他们提倡的格律,与他们对诗歌中的泛情主义所持的批评态度有着深刻的内部联系。反对感伤,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必然要求合度的表现,要求规矩。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里倡导新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此三美之中,建筑的美是最重要的。闻一多指出,句子整齐可以促进音节的调和,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的现象,从表面的形式可以证明内在的节奏的存在与否。闻一多说他提出建筑的美的目的,是使新诗的音节有一种具体的方式可寻。根据建筑美的理论,新月派在创作中还改句为行,这样,中国新诗里出现一个新的重要技巧:跨行。跨行给诗歌以节奏和动力,使新诗容纳复杂的意象,同时在听觉上也给新诗带来新鲜的韵味,例如陈梦家的《当初》的几行:“在我看来,你乃是万能,你有/两座雪白的高山,两颗紫星/是世界的王,庄严的宝座。”新月派的格律理论和创作活动,从总体上说,扭转了初期新诗自由散漫的潮流,使其转向集中和精炼,促进新诗成形,因而推动了新诗的发展。格律体的尝试还不止于新月派,朱自清在三十年代中期曾经指出,先后有六位诗人作过这种试验。继新月派而起的现代派,对格律体提出了严重挑战,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同时又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针对闻一多《诗的格律》,戴望舒在《诗论零札》里提出: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变异。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新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达这种情绪的形式。后来戴望舒还进一步提出,自由诗是不乞援于通常意义的音乐的纯诗,而韵律诗则是通常意义的音乐成分和诗的成分并重的混合体。他认为格律体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绪相抵触,而自由体则更适宜现代人的过敏感应。戴望舒的《我的记忆》就是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入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摘编自蓝棣之《新诗发展的基本矛盾》)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内容是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二者的旨趣均在于消解长期积累形成的僵化繁缛的封建道统。思想革命的目的在于对“三纲五常”等僵硬的束缚人的封建伦理进行冲击和消解,从而恢复人的生命本然。文学革命的目标在于应和思想革命,对于维护和表现传统思想的僵化的伪饰的文体进行消解。新文化运动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秩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神圣的道德偶像被推翻,自我的生命体验成了平衡一切的标准。自我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在个性解放和破坏道统的时代空气中,浪漫主义成了当时诗人的主要特征。他们在作品中首先要力求向人们叙述他们自己,他们吐露衷情,并竭力使他人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历程。浪漫主义诗人看重的是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其个性的丰富性和体验的深刻性。对于他们来说,在诗歌材料和形式上的任何规律及程式化都是令人烦腻和不可忍受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了表现其不断变化的个性体验就必须抛弃僵化的形式,甚至干脆抛弃掉这累人的形式。他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规律来压制、束缚自己,浪漫主义创作就要打破任何古典主义艺术的程式与完美。胡适曾说:“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浪漫主义诗人为了充分表现自我,要求砸碎一切规则、形式,这就是对“诗”的否定。如果“诗”可能限制、束缚他们时,他们宁可不要诗。新诗运动之初,胡适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即:“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文学的可能性。”闻一多是第一个对新诗中的“非诗化”进行批评的人。在《冬夜批评》中,他指出胡适把新诗引入了一条邪路,即指此“非诗化”倾向。新诗“非诗化”的外部表现即语言的口语化、散文化。所以梁实秋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闻一多批评说:“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文艺的本身,他们的目的只是在披露他们自己的原形。他们确乎只认识了文艺的原料,没有认识那将原料变成文艺的必需的工具。”闻一多开始,新月派的批评家对文学所要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特殊的东西,诗不可能是作家个人感情和生活的延续和复写。诗人的责任是运用文字工具来消化材料,创造出独立于实际人生的独特世界。对于新月派诗人而言,诗人的目的是创造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并建立起服从于诗歌特殊规律的独立世界。对他们而言,诗歌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是一个特殊的世界。诗人需要努力才能进入这个别样的洞天。(摘编自钱振文《论新月派的形式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胡适是中国第一位用白话文写新诗的人,他的创作理念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影响很大。B.新文化运动以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中心内容,二者的目的和对象都是相同的。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浪漫主义思想,进而影响了新诗的产生和发展。D.新诗运动初期,诗人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所以,当时新诗的艺术性都很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事物产生之初常常会有旧事物的痕迹,最早的中国新诗也难以摆脱旧诗词的影响。B.从材料一中新月派的观点来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情感热烈,会受到新月派批评。C.戴望舒认为诗不应包含音乐成分,格律会妨碍诗情,这是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D.一些诗人只关注自我的充分展示,拒斥各种规则、形式,这种主张不利于新诗的发展。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新月派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他干涉我病里看书,/常说,“你又不要命了!”/我也恼他干涉我,/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B.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C.有了两个橘子,/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我姊姊的。//把有麻子的给了我,/把光脸的她自己留了。D.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4.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新月派所提倡的“建筑的美”的理解。【答案】1.A2.C3.B4.①诗歌的句子整齐是建筑美的重要特点;②诗歌的建筑的美是诗歌内在的节奏的外在表现;③为了实现诗歌的建筑的美,创作诗歌时可以采用跨行等技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二者的……对象都是相同的”错,根据材料二“思想革命的目的在于对‘三纲五常’等僵硬的束缚人的封建伦理进行冲击和消解,从而恢复人的生命本然。文学革命的目标在于应和思想革命,对于维护和表现传统思想的僵化的伪饰的文体进行消解”可知,二者的对象是不同的;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浪漫主义思想”错,根据材料二“在个性解放和破坏道统的时代空气中,浪漫主义成了当时诗人的主要特征”可知,“浪漫主义思想”并非产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当时新诗的艺术性都很低”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所以梁实秋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可见并未阐述新诗是否都艺术性很低;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这是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错,根据原文表述“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情成为畸形的”“而韵律诗则是通常意义的音乐成分和诗的成分并重的混合体。他认为格律体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绪相抵触,而自由体则更适宜现代人的过敏感应”可知,戴望舒认为诗不应包含音乐成分,格律会妨碍诗情,而古代诗言志的传统中,并不否定格律,戴望舒的观点并非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句式整齐,符合新月派诗歌的特点;AC两项表现出了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不符合新月派诗歌特点;D.感情强烈,不符合新月派理性与节制的主张;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句子整齐可以促进音节的调和,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的现象,从表面的形式可以证明内在的节奏的存在与否。闻一多说他提出建筑的美的目的,是使新诗的音节有一种具体的方式可寻”可知,“建筑美”的表现是“整齐的字句”和“表面的形式”与“内在的节奏”的统一;“根据建筑美的理论,新月派在创作中还改句为行,这样,中国新诗里出现一个新的重要技巧:跨行”可知,“建筑美”的表现是诗歌的“跨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哨兵范永兴夜半时分。虽然清澈的月光静悄悄洒落在大地上,戈壁滩上仍然是一片混沌。远处,天地迷离,灰蒙蒙一直伸向前方;近处,昏暗中泛着微微的小点白光,那是光滑的小石头呼应着月亮的情谊。小白点随着哨兵的目光流动着,忽而闪烁,忽而隐没,仿佛把天上的星辰洒落到了大地上,让万籁俱寂的戈壁滩倏忽间有了些许的灵性。“哨兵啊哨兵,你此刻的全神贯注就是战士、连队、千家万户、整个国家都能够沉睡在甜蜜中的理由。”杨正强站在位上,耳边不时响起连长经常讲的那段话。那简直是发自连长内心的一首诗。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每当值哨时,连长的那段话、那首诗,还有连长讲话时的手势和神态都会出现在脑海中,活灵活现的。那是在新兵教育时,连长给大家讲军事常识,第一讲就是“哨兵”。他讲了哨兵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值哨的要求和技巧后,大声说:“哨兵是军人的第一身份,不论是和平环境还是战争环境,只要有军队,就要有哨兵;只要是军人,就时刻得值哨。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地震水灾,军队都不能没有哨兵。哨兵不仅要有一双洞穿一切的火眼金睛,也要有一对分辨率极高的顺风耳。”随后,他给大家朗诵了一首诗:哨兵是连队的眼睛,哨兵是军队的神经,哨兵是国家的雷达,哨兵是指挥员的瞭望镜。这一首诗,深深地刻在杨正强的大脑中,使他懂得了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首先就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哨兵的道理。第一次上哨,杨正强是在惊恐不安中度过的。杨正强的家在山东半岛,父亲是渔民。除了上学读书,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小时候的一个黑夜给他留下恐怖的印象。那是一个台风季节,台风来得很急,气象预报也很落后。在他跟随父亲的渔船出海后,村里才接到台风的预告。那天晚上,狂风肆虐,海浪足足有一丈多高,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海浪中上下颠簸。高高卷起的海浪,如倾盆而泄的暴雨,劈头盖脸地灌进船舱,杨正强吓得抱住父亲的大腿哇哇大哭。好在台风时间不长,很快就过去了,但那一夜的黑暗和恐怖,让杨正强至今想起来都后怕。扛起了枪,杨正强第一次单独面临黑夜,而且是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战友在身边,他还有些胆怯。但他想自己已经成为解放军战士,以后将会面临许许多多这样的考验。如果在战时,一个人值哨,一个人送信,一个人完成任务,甚至一个人面对敌人,总不能对首长说,我一个人害怕,完不成任务,不干了。哪还能叫战士?那就是胆小鬼,就是逃兵!指导员在新兵教育的时候说过:战士都应当是猛虎。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壮了壮胆子走上哨位。这是连队的2号哨位,位置在营房外的训练场边,凡是进入营区的人,首先必须经过这个哨位,然后通过1号哨位进入营区。与5号哨位不同,这个哨位建有一个哨楼,遇到大风或沙尘暴的时候,可以在哨楼里值哨。杨正强第一次值哨,就碰上了大风天气。杨正强躲进哨楼里,紧了紧大衣,正了正肩枪姿势,站在哨楼门口目视了前方一会儿,随后转过身从哨楼的几个哨眼里观察了另外几个方向。风越来越大,嘶拉声已经变成了怒吼声。杨正强把皮棉帽往下拉了拉,用一只手搓了搓冻僵的脸颊,赶快把两个帽耳朵放下来收在一起绑了起来。脸开始变得暖和起来了,耳朵里的风声也渐渐弱小了,可是外面的动静却听不清楚了。由于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和神经紧张,他感到了浑身疲倦,眼睛也开始不听话了,上眼皮与下眼皮不耐烦地打起架来。终于,眼皮合上了,杨正强站在哨楼门口睡着了。虽然仍是笔直地站着,可是他的头像小鸡啄米一样,隔会儿就点一下,不知点了几下,“咕咚”一声,头就碰在哨楼的墙壁上。朦胧中,杨正强回到家里,他大声叫着爸妈,可是,掀开门帘,班长从屋里走出来。“你不是站哨吗?怎么跑回来?”班长问,满脸的威严。“我想爸妈了,就回来看一下。”杨正强乞求着说。“你这是擅离职守,逃兵的行为!”班长批评说。“我就回去!我就回去!”杨正强转过身就走。“注意,哨楼外面有情况。”班长大声喊起来。杨正强惊醒了。他揉揉眼睛,发现不是在家里,班长也不在跟前,原来自己还在哨楼里。这时候,他睁大了眼睛,发现哨楼外面的戈壁滩上似乎有影影忽忽的动静。他把头探出哨楼外,惊恐地张望着,结果吓出了一身冷汗。不仅哨楼前十几米的地方,有黑影在活动,就在他转身的时候,哨楼的右边又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杨正强立即端起枪,拉了一下枪栓,忽听一声驴叫,就在哨楼旁。他定晴一看,原来高大的身影是一头驴,而戈壁滩上那些影影忽忽的东西是一群猪崽。杨正强这才松了一口气。直到现在,战士们还经常拿他的第一次值哨开着玩笑。今晚太静了,像这样万籁俱寂的夜晚,在贺兰山里实在是太少了。此刻,杨正强站在5号哨位上,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一轮明月。一片草原。一块高地。一个哨兵。这是1958年的甘南。(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白点随着哨兵的目光流动着,忽而闪烁,忽而隐没”,说明杨正强在值哨时,眼睛在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B.杨正强第一次值哨时用帽耳朵捂住耳朵,在哨楼睡着了,这不符合连长所提的要求——哨兵要有“火眼金睛”和“顺风耳”。C.杨正强做梦,梦到自己回到家,却见到班长走出来,这反映了他想要忠于职守而又思念父母的心理。D.在第一次值哨时,看到哨楼旁有黑影活动,杨正强毫不紧张,在冷静地辨别后,发现是一头驴和一群猪崽。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记叙了杨正强的两次值哨经历,一详一略,重点描绘了他第一次值哨时的种种表现,这一情节设计富有匠心。B.杨正强小时候跟随父亲出海,在黑夜中艰难地度过台风,小说插叙了这一段情节,意在表明他敢于面对黑夜。C.小说在介绍杨正强第一次所值的2号哨位时,将其与5号哨位作了比较,就暗示了本次他在5号哨位值哨。D.“他的头像小鸡啄米一样,隔会儿就点一下”,这个比喻句描绘了杨正强的动作细节,形象地写出了他极度困乏的状态。7.小说结尾的小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8.杨正强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的?请简要分析。【答案】5.D6.B7.①小诗以凝练的语言刻画了哨兵在深夜守护人民安全的画面,赞扬了哨兵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②小诗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和地区,使故事更真实感人。③小说以小诗作结,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富有韵味。8.①连长、指导员、班长等人教导和监督杨正强,使他认识到哨兵的职责和重要性,并在值哨时保持警觉。②杨正强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不想当胆小鬼、逃兵,立志要成为真正的保家卫国的战士。③杨正强在不断地值哨中历练起来,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疲惫等不利因素,很好地完成值哨的任务。【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杨正强毫不紧张,在冷静地仔细辨别后,发现是一头驴和一群猪崽”错误。根据原文“他把头探出哨楼外,惊恐地张望着,结果吓出了一身冷汗”“杨正强立即端起枪,拉了一下枪栓,忽听一声驴叫,就在哨楼旁。他定睛一看,原来高大的身影是一头驴,而戈壁滩上那些影影忽忽的东西是一群猪崽”可知,杨正强当时很紧张,已经准备射击了,听到驴叫之后才看清楚。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意在表明他敢于面对黑夜”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小说插叙这一段情节,意在说明杨正强恐惧黑夜。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小诗中“一轮明月。一片草原。一块高地。一个哨兵”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肃穆的画面。明月高悬,草原广袤,高地突兀,哨兵孤独地矗立在那里,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这种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哨兵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赞扬了他们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小说中,主人公杨正强从一个对黑夜感到惊恐的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他的经历体现了这种奉献精神。无论是在狂风肆虐的恶劣天气中,还是在万籁俱寂的宁静夜晚,他都始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哨兵的使命。②“这是1958年的甘南”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区,使小说更具历史感和真实感。1958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甘南地区也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通过这个交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③小说以小诗作结,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简洁而又富有美感的感受。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与小说整体的风格相呼应,使文本更具艺术性。小诗就像一幅简洁的画卷,将小说的主题和情感浓缩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韵味。【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①连长在新兵教育时,详细讲解了哨兵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值哨的要求和技巧,还朗诵了一首关于哨兵的诗,让杨正强深刻认识到哨兵是军人的第一身份,是连队的眼睛、军队的神经、国家的雷达和指挥员的瞭望镜。这种教导在杨正强的心中种下了成为合格哨兵的种子。指导员在新兵教育时说战士都应当是猛虎,激励杨正强勇敢面对值哨的考验。这种激励让杨正强在面对恐惧时有了克服的动力。班长在杨正强第一次值哨犯错后,以威严的态度批评他,让他认识到擅离职守是逃兵的行为。这种监督促使杨正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值哨中保持警觉。②杨正强有强烈的不想当胆小鬼、逃兵的意识。他来自山东半岛,小时候经历过台风带来的恐怖黑夜,第一次单独面临戈壁大漠的黑夜时,虽然胆怯,但他想到自己已经成为解放军战士,以后将会面临许多这样的考验。如果在战时,不能因为害怕而完不成任务。这种自觉意识促使他勇敢地走上哨位,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③杨正强在不断地值哨过程中逐渐成长。第一次值哨,他在惊恐不安中度过,还犯了睡着的错误,但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值哨的严肃性。此后,他在一次次的值哨中,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他在5号哨位上,面对万籁俱寂的夜晚,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他还克服了身体的疲惫等不利因素。在大风天气值哨时,他虽然感到浑身疲倦,眼睛不听话,但他努力保持清醒,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例如,“由于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和神经紧张,他感到了浑身疲倦,眼睛也开始不听话了……杨正强把皮棉帽往下拉了拉,用一只手搓了搓冻僵的脸颊,赶快把两个帽耳朵放下来收在一起绑了起来”通过这些历练,杨正强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能够很好地完成值哨任务。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材料二: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其小试于彭泽,以世家而为仕,道在仕也。仕而知其终不可而去之,其用意深矣。用意深而终不可形之言,故多诡其辞焉。不可形之于言而托之诡词者,非畏祸也。晋未亡,刘裕未篡,而先发其未然之隐,固不可也。万一裕死于三年之前,义符辈不足以篡,一如桓温死而谢安可保晋以复兴,何事以未成之逆加诸再造晋室之元勋,而为已甚之辞哉?此君子之厚也。故其归也,但曰“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如是而已矣。虽然,此言出而长无礼者之傲,不揣而乐称之,则斯言过矣。君子之仕也,非但道之行也,义也。其交上下必遵时王之制者,非但法之守也,礼也,县令之束带以见督邮,时王之制,郡守之命,居是官者必由之礼也。知其为督邮而已矣,岂择人哉?少长也,贤不肖也,皆非所问也。言不可不慎诵古人之言不可以昧其志而徇其词有如是夫!(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不可A不慎B诵古C人之言D不可以昧E其志F而徇其词G有如H是夫!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堪,受得住,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的“堪”意思相同。B.折腰,弯腰,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折腰”意思相同。C.“陶靖节之不仕”与《琵琶行并序》“歌以赠之”的“之”用法不相同。D.故,所以,与《大道之行也》中“故外户而不闭”的“故”意思不相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情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写《五柳先生传》来自况。B.材料一中提到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大司马,这一史实是王夫之所说陶渊明“以世家而为仕”的重要依据。C.陶渊明用“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作为辞官的理由,王夫之认为这只是托词,不是他辞官的真正原因。D.王夫之指出,县令必须装束整齐去见督邮,这是法礼的要求,陶渊明却不愿意这样做,显示出无礼者的傲慢。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2)何事以未成之逆加诸再造晋室之元勋,而为已甚之辞哉?【答案】9.BDG10.D11.D12.(1)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去任职。亲自耕种来供养自己,最后身体变得衰弱多病。(2)为什么将没有发生的谋逆罪名强加给再次振兴东晋的大功臣头上,说出那样过分的言辞呢?【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言辞不可以不慎重,传诵古人所说的话,不能不理解其所含有的深意而只去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这个道理就是如此重要啊!“言”主语,“慎”谓语,“不可不”表双重否定,修饰“慎”,B处断开;“古人之言”做“诵”的宾语,结构完整,其后D处断开;“昧其志”和“徇其词”是并列的动宾短语,一起受“不可以”支配,其后G处断开。故选BDG。【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句意:忍受不了官场琐事。/怎么能忍受回首呢?B.正确。句意: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弯腰!/怎么能够低眉弯腰去侍奉权贵呢?C.正确。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他。句意:陶渊明不做官。/作歌来赠送给她。D.错误。意思相同,均为“所以”。句意:所以他就姑且采用了一些托词。/所以(家家户户)大门都不用关闭。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显示出无礼者的傲慢”错,材料二指出“仕而知其终不可而去之,其用意深矣。用意深而终不可形之言,故多诡其辞焉”,可见“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只是陶渊明的托词,并不是他无礼。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召”,征召;“就”,任职;“躬”,亲自;“自资”,供养自己。(2)“何事”,为什么;“诸”,相当于“之于”;“再造”,重新创建;“辞”,言辞。【参考译文】材料一: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情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自比,当时的人称这篇文章为实录。亲人衰老,家里贫穷,被起用为州祭酒。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去任职。亲自耕种来供养自己,最后身体变得衰弱多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自己如此折磨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与贤人相比,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打算出任县令为过隐居的生活做准备,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弯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材料二:陶渊明隐居不做官,是因为他在当时的环境下不可以做官,也不忍心做官。他曾小试牛刀,在彭泽县做过县令,他因为出身官宦世家而出来做这个官,做官是合乎道理的。陶渊明做官之后,知道自己最终还是不可以做官,于是就弃官而去,他的用意很深远。虽然用意深远,但终究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就姑且采用了一些托词。不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姑且采用托词,并不是因为他畏惧祸患。当时东晋尚未灭亡,刘裕还没有篡权夺位,(陶渊明在这时)先把没有发生的事揭露出来,本来就不可以。万一刘裕早死三年,其子刘义符又不能够篡夺权位,就如桓温死后,谢安可以使晋复兴一样,为什么将没有发生的谋逆罪名强加给再次振兴东晋的大功臣头上,说出那样过分的言辞呢?这是身为君子之人的厚道表现。所以陶渊明归隐时,只说“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儿弯腰”。仅是如此而已。尽管如此,他这样的话一出来便会助长无礼之人的傲气,(那些无礼之人)不进行仔细揣摩而乐于称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则陶渊明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存在错误的。君子出仕为官,不仅是要践行道,同样也要遵行义。君子结交上下级,一定遵守当时君王订立的制度,这不仅是守法的表现,也是守礼的表现。县令必须束好自己的衣带去见郡里监察地方的督邮,这出于君王的诏令、郡守的指示,是身为县令必须依照礼制严加遵行的规范。县令只要知道对方是督邮就应该遵守礼节,难道守礼还要看督邮具体是谁吗?对方是老是少,贤能与否,根本就不需要过问。言辞不可以不慎重,传诵古人所说的话,不能不理解其所含有的深意而只去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这个道理就是如此重要啊!(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九日五首(其一)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②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①竹叶:即竹叶青,指代酒。②殊方:异地。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重阳佳节,唐人有登高的习俗,诗人虽有病在身,但也登上了江边的高台。B.诗人看到菊花盛开,自己却与酒“无分”,索性就用命令的口吻让菊花“不须开”。C.第五句写江上“日落”,与“长河落日圆”一样都刻画出宏阔壮观的日落景象。D.第六句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诗人看到白雁飞来,就想到国都长安的节气变化。14.本诗与《登高》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3.C14.①本诗中,“殊方”表明诗人独在异乡;《登高》中,“万里”写出诗人远离故乡。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漂泊凄苦及思乡之情。②本诗中,诗人“抱病”“衰谢”;《登高》中,诗人“多病”“繁霜鬓”。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衰老多病的感伤之情。③本诗中,“干戈”指代战争;《登高》中,“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两首诗都表达对国家的担忧。【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一样都刻画出宏阔壮观的日落景象”错误。“殊方日落玄猿哭”意思是日落时传来黑猿的啼哭声,久久不停,“日落”与“玄猿”这两种意象结合,传达的是一种悲伤凄凉的情感,与“长河落日圆”刻画的宏阔壮观的日落景象不一样。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①本诗中,“殊方”意思是异地,离家在外;《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中“万里”意思是离家万里之遥。两者意思相近,都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离家万里,作客他乡,表达了诗人的漂泊凄苦及思乡之情。②本诗中,“抱病”意思是身患疾病,《登高》“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多病”意思是多种疾病缠身,两者都强调杜甫多病;本诗中的“衰谢”意思是精力衰退,《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霜鬓”意思是如霜一样的鬓发,意味着年老。两者意思相近,这些都写出了诗人的衰老多病,表达了自己的伤感之情。③本诗中,“干戈”指原指兵器,这里用来代指战争。“干戈衰谢两相催”一句写出了战火逼人,岁月催人,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艰难”二字是将国家命运与自身命运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写出了国难家愁。两者意思相近,都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写出了诗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摒弃尘俗、返归自然的渴望。(4)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兀自坐着,无聊至极,将一个人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心情写得淋滴尽致。(5)诗人常用“酒”来抒发感慨,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都以酒寄情。【答案】(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2)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5)往往取酒还独倾(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尊还酹江月(四)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6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探望)渌水荡漾清猿啼(清澈)B.少无适俗韵(气质、情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出任官职)C.惟觉时之枕席(醒)弦弦掩抑声声思(深长的情思)D.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休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句意: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清澈的溪流水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B.正确。句意: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出官: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句意:我从京城里贬往地方任职,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C.正确。句意:醒来时只有枕头、床席还在。/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深长的情思。D.正确。句意: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在这忽暖忽寒的时节,很难养息。故选B。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忽魂悸以魄动B.为君翻作《琵琶行》初为《霓裳》后《六幺》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D.我欲因之梦吴越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以:介词,用。句意:用什么来排解忧闷?只有豪饮美酒。以:连词,表并列。句意:忽然魂魄惊动。B.为:介词,给。句意:我要给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为:动词,弹奏。句意: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C.之:助词,的。句意: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吃着原野上的艾蒿。之:助词,的。句意: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D.因:介词,根据。句意:我想依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因:副词,于是。句意:于是撰写了这首七言歌行,吟唱一番来赠送给她。故选C。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公吐哺”化用了周公的典故,其事见《史记·鲁周公世家》,曹操借这一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B.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其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登高》《琵琶行》都是近体诗。C.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作展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D.《梦游天姥吟留别》,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这首诗写于李白被排挤出京后第二年,此时他即将离开东鲁,南游吴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登高》《琵琶行》都是近体诗”错,《琵琶行》是歌行体,是古体诗。故选B。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秋时期,晋国忠臣赵盾一家三百余口被奸贼屠岸贾所害。屠贼为了_________,追杀赵氏遗孤。草医程婴冒死救出婴儿,开始了十六年刀尖上的生死之旅。为保护赵氏这仅存的秧苗。一个又一个义士_________地献出生命。先是小丫头彩凤不畏私刑,然后是守城大将军韩厥以身守信。屠贼发现婴儿被“劫”,下令民众三日内交出此婴,否则全城半岁以内男婴,将格杀勿论。①唯一能救全城婴孩的,②就只有这个遗孤了。③所以被献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④而是程婴中年所得的独根苗。⑤为能瞒住屠贼,⑥程婴不得不接纳公孙杵臼的调包计,⑦密告公孙匿藏“赵氏孤儿”——⑧实为程婴的亲骨肉。⑨程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婴孩死于屠贼刀下,⑩亲如手足的公孙老兄撞柱而死。“死比生更容易”——公孙死前交代程婴。逝者逝矣,一死壮烈,生者却要背负更沉重的偷生命运。为保护遗孤,程婴搬进贼府,日日与虎狼为伴,并让婴儿认屠贼为义父。比_________更难熬的是让义士背负一世骂名。每一天,每一年,一面是_________地抚育遗孤,一面是国仇家恨,忍气吞声,独咽亲人死别之冤苦,深埋正义不张之忧愤。十六年后,孤儿终于成为少年俊杰,朝廷也变了天。遗憾的是,擒拿屠贼时,赵氏孤儿命其自刎,屠贼竟突然飞出一刀砍向身边的程婴。19.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杀鸡儆猴义无反顾一刀两断殚精竭虑B.斩草除根义薄云天一刀两断处心积虑C.杀鸡儆猴义薄云天千刀万剐处心积虑D.斩草除根义无反顾千刀万剐殚精竭虑20.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画横线处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浔阳地僻无声音,终岁不闻丝竹声。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1.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9.D20.B21.语句③改为:但被献出的却不是赵氏孤儿;语句⑥改为:程婴不得不接受公孙杵臼的调包计【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杀鸡儆猴: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以达到震慑或教育其他人的效果。斩草除根:比喻彻底铲除祸根,不留后患。第一处根据后文“追杀赵氏遗孤”,应选“斩草除根”。义薄云天: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可用作谓语、定语。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可用作谓语、定语、状语。第二处根据句子成分,此处作状语修饰“献出生命”,应选“义无反顾”。一刀两断: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千刀万剐:一刀一刀将人身上的肉割下处死。第三处根据前文“死比生更容易”的语境,应选“千刀万剐”。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含贬义。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含褒义。第四处根据感情色彩应是褒义,应选“殚精竭虑”。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贼人比喻为虎狼。A.借代。“丝竹”代指音乐。句意: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B.比喻。把浪花比喻为雪。句意:陡峭纷乱的岩壁耸入云霄,汹涌澎湃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无数堆雪白的浪花。C.夸张。“天台四万八千丈”极言山之高,为夸张。句意:天台山虽高四万八千丈,面对着它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D.用典,用了廉颇的典故。句意是:有谁会来寻问,廉颇将军年纪已老,他的身体是否强健如故?为反问。故选B。【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③,“所以”关联词错误,不合逻辑。和前文为转折关系,可改为“但/但是”,或删掉“所以”。语句⑥,“接纳公孙杵臼的调包计”动宾搭配不当,可将“接纳”改为“接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大自然中,植物和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很多,其中,氮是最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因为①,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植物没有手也没有脚,也不会“动”,那它们是如何去获取氮这种营养的呢?自然界中,绝大部分氮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氮气占了空气的78%。如此高氮含量的空气,是不是意味着植物只需要打开叶片上的气孔,②?其实不然,氮气是无法被生物体直接利用的。有一类专门获取氮的植物,称为结瘤固氮植物。与其他种类的植物不同,这类植物可以与固氮菌共生合作,从根部结出具有高效固氮能力的“根瘤”。这样一来,空气中的氮气就可以通过根瘤固氮的形式固定下来。正因为有了这种植物与固氮菌合作的基础,植物只需要“讨好”根瘤中的固氮菌,就可以从固氮菌那里交换得到它们想要的氮了。22.下列句子中的双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B.“北京话”双手抱住胳膊肘,和她们站得不远不近。C.今天,我和几个同学去登泰山,泰山的“表现”不错。D.做人还是要以诚信为本,这种投机取巧的“聪明”万万要不得。2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2.C23.①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②就能轻松获取氮呢【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的能力。画波浪线处的引号表特殊含义;A.表强调;B.表特定称谓;C.表特殊含义;D.表讽刺、否定;故选C。【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前文“氮是最基础并且非常重要的一种元素”的内容和后文“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的内容和句式特点,可知氮元素是形成蛋白质的重要元素,故此处应填写“没有氮就没有蛋白质”;②处,根据前文“如此高氮含量的空气,是不是意味着植物只需要打开叶片上的气孔”和后文“其实不然,氮气是无法被生物体直接利用的”可知,空气中含氮量非常高,但是植物却无法直接利用氮气,后文的“其实不然”就是对②处内容的否定,故此处应填写“就可以得到氮气呢”一类的句子。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以上材料给你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的一句话,这句话强调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理想、坚定信念的重要性、必要性。“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则进一步强调了理想信念要深入内心、坚定不移。材料审题比较简单,写作关键词就是“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考生可以围绕这两个关键词,阐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以及当代青年如何在新时代中树立和坚守正确的理想信念。比如青年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将其扎根心中,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而努力奋斗;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青年成长的指路明灯,能引领青年在新时代中勇立潮头、担当作为等等。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引用的话,引出主题,强调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接着,阐述理想信念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提供动力、明确方向、增强毅力等。然后,结合具体素材,如抗疫中的青年医护人员、脱贫攻坚中的青年干部、科技创新中的青年人才等,论述他们如何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最后,分析青年应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使其在心中扎根,如加强学习、勇于实践、坚定信仰等。结尾再次强调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呼吁青年在新时代中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立意:(1)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2)火热的青春,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3)坚定理想信念,争做时代青年。(4)坚定理想信念,铸就辉煌人生。(5)让理想信念之花在心中绽放。黑龙江省龙东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胡适是中国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在1916年开始“尝试”创作白话诗的时候,用说话的自然节奏代替格律,用口语语法代替旧诗中的语法,同时用现代汉语的韵部押韵。胡适最早的新诗仍旧摆不脱旧诗词曲的意味。但对于近体格律诗来说,已经就是自由,解放得很多了。随后的群起而响应者,就连每行节奏和双行押韵也摆脱掉,真正成了自由诗,十足的散文的分行排列。由于对这种自由诗不满意,陆志韦1923年出版了诗集《渡河》,在诗前的序和文中,对格律问题,尤其是对诗体音节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主张有节奏的自由诗和无韵体,他在这方面的尝试也是有成效的。他的努力都可以看成是为建立新诗新格律而作出的最初努力。新月派看到自由体慢慢变成自由散漫冗赘拖沓的诗体时,提出了建立新诗的格律的问题。他们提倡的格律,与他们对诗歌中的泛情主义所持的批评态度有着深刻的内部联系。反对感伤,反对放纵,主张理性和节制,必然要求合度的表现,要求规矩。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里倡导新诗要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此三美之中,建筑的美是最重要的。闻一多指出,句子整齐可以促进音节的调和,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的现象,从表面的形式可以证明内在的节奏的存在与否。闻一多说他提出建筑的美的目的,是使新诗的音节有一种具体的方式可寻。根据建筑美的理论,新月派在创作中还改句为行,这样,中国新诗里出现一个新的重要技巧:跨行。跨行给诗歌以节奏和动力,使新诗容纳复杂的意象,同时在听觉上也给新诗带来新鲜的韵味,例如陈梦家的《当初》的几行:“在我看来,你乃是万能,你有/两座雪白的高山,两颗紫星/是世界的王,庄严的宝座。”新月派的格律理论和创作活动,从总体上说,扭转了初期新诗自由散漫的潮流,使其转向集中和精炼,促进新诗成形,因而推动了新诗的发展。格律体的尝试还不止于新月派,朱自清在三十年代中期曾经指出,先后有六位诗人作过这种试验。继新月派而起的现代派,对格律体提出了严重挑战,提出了一整套理论,同时又创造了具有散文美的自由诗体。针对闻一多《诗的格律》,戴望舒在《诗论零札》里提出:新诗最重要的是诗情上的变异,而不是字句上的变异。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情成为畸形的。新诗应该有新的情绪和表达这种情绪的形式。后来戴望舒还进一步提出,自由诗是不乞援于通常意义的音乐的纯诗,而韵律诗则是通常意义的音乐成分和诗的成分并重的混合体。他认为格律体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绪相抵触,而自由体则更适宜现代人的过敏感应。戴望舒的《我的记忆》就是具有散文美的自由体。由于戴望舒所起的作用,中国新诗从“白话入诗”的白话诗时代进入了“散文入诗”的现代诗时代。(摘编自蓝棣之《新诗发展的基本矛盾》)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内容是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二者的旨趣均在于消解长期积累形成的僵化繁缛的封建道统。思想革命的目的在于对“三纲五常”等僵硬的束缚人的封建伦理进行冲击和消解,从而恢复人的生命本然。文学革命的目标在于应和思想革命,对于维护和表现传统思想的僵化的伪饰的文体进行消解。新文化运动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秩序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神圣的道德偶像被推翻,自我的生命体验成了平衡一切的标准。自我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在个性解放和破坏道统的时代空气中,浪漫主义成了当时诗人的主要特征。他们在作品中首先要力求向人们叙述他们自己,他们吐露衷情,并竭力使他人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情感历程。浪漫主义诗人看重的是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其个性的丰富性和体验的深刻性。对于他们来说,在诗歌材料和形式上的任何规律及程式化都是令人烦腻和不可忍受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了表现其不断变化的个性体验就必须抛弃僵化的形式,甚至干脆抛弃掉这累人的形式。他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规律来压制、束缚自己,浪漫主义创作就要打破任何古典主义艺术的程式与完美。胡适曾说:“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浪漫主义诗人为了充分表现自我,要求砸碎一切规则、形式,这就是对“诗”的否定。如果“诗”可能限制、束缚他们时,他们宁可不要诗。新诗运动之初,胡适有一个影响深远的口号,即:“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样方才可有真正的白话诗,方才可以表现白话文学的可能性。”闻一多是第一个对新诗中的“非诗化”进行批评的人。在《冬夜批评》中,他指出胡适把新诗引入了一条邪路,即指此“非诗化”倾向。新诗“非诗化”的外部表现即语言的口语化、散文化。所以梁实秋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闻一多批评说:“他们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文艺的本身,他们的目的只是在披露他们自己的原形。他们确乎只认识了文艺的原料,没有认识那将原料变成文艺的必需的工具。”闻一多开始,新月派的批评家对文学所要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特殊的东西,诗不可能是作家个人感情和生活的延续和复写。诗人的责任是运用文字工具来消化材料,创造出独立于实际人生的独特世界。对于新月派诗人而言,诗人的目的是创造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并建立起服从于诗歌特殊规律的独立世界。对他们而言,诗歌是一个封闭的领域,是一个特殊的世界。诗人需要努力才能进入这个别样的洞天。(摘编自钱振文《论新月派的形式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胡适是中国第一位用白话文写新诗的人,他的创作理念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影响很大。B.新文化运动以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中心内容,二者的目的和对象都是相同的。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浪漫主义思想,进而影响了新诗的产生和发展。D.新诗运动初期,诗人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所以,当时新诗的艺术性都很低。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事物产生之初常常会有旧事物的痕迹,最早的中国新诗也难以摆脱旧诗词的影响。B.从材料一中新月派的观点来看,《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情感热烈,会受到新月派批评。C.戴望舒认为诗不应包含音乐成分,格律会妨碍诗情,这是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D.一些诗人只关注自我的充分展示,拒斥各种规则、形式,这种主张不利于新诗的发展。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新月派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他干涉我病里看书,/常说,“你又不要命了!”/我也恼他干涉我,/常说,“你闹,我更要病了!”B.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C.有了两个橘子,/一个是我的,/一个是我姊姊的。//把有麻子的给了我,/把光脸的她自己留了。D.太阳哟!我背立在大海边头紧觑着你。/太阳哟!你不把我照得个通明,我不回去!4.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新月派所提倡的“建筑的美”的理解。【答案】1.A2.C3.B4.①诗歌的句子整齐是建筑美的重要特点;②诗歌的建筑的美是诗歌内在的节奏的外在表现;③为了实现诗歌的建筑的美,创作诗歌时可以采用跨行等技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B.“二者的……对象都是相同的”错,根据材料二“思想革命的目的在于对‘三纲五常’等僵硬的束缚人的封建伦理进行冲击和消解,从而恢复人的生命本然。文学革命的目标在于应和思想革命,对于维护和表现传统思想的僵化的伪饰的文体进行消解”可知,二者的对象是不同的;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环境催生了浪漫主义思想”错,根据材料二“在个性解放和破坏道统的时代空气中,浪漫主义成了当时诗人的主要特征”可知,“浪漫主义思想”并非产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当时新诗的艺术性都很低”过于绝对。原文表述是“所以梁实秋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意的是‘白话’,不是‘诗’,大家努力的是如何摆脱旧诗的藩篱,不是如何建设新诗的根基”,可见并未阐述新诗是否都艺术性很低;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C.“这是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错,根据原文表述“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诗应该去掉音乐的成分,押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者使诗情成为畸形的”“而韵律诗则是通常意义的音乐成分和诗的成分并重的混合体。他认为格律体与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绪相抵触,而自由体则更适宜现代人的过敏感应”可知,戴望舒认为诗不应包含音乐成分,格律会妨碍诗情,而古代诗言志的传统中,并不否定格律,戴望舒的观点并非对古代诗言志传统的继承。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句式整齐,符合新月派诗歌的特点;AC两项表现出了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不符合新月派诗歌特点;D.感情强烈,不符合新月派理性与节制的主张;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句子整齐可以促进音节的调和,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的现象,从表面的形式可以证明内在的节奏的存在与否。闻一多说他提出建筑的美的目的,是使新诗的音节有一种具体的方式可寻”可知,“建筑美”的表现是“整齐的字句”和“表面的形式”与“内在的节奏”的统一;“根据建筑美的理论,新月派在创作中还改句为行,这样,中国新诗里出现一个新的重要技巧:跨行”可知,“建筑美”的表现是诗歌的“跨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哨兵范永兴夜半时分。虽然清澈的月光静悄悄洒落在大地上,戈壁滩上仍然是一片混沌。远处,天地迷离,灰蒙蒙一直伸向前方;近处,昏暗中泛着微微的小点白光,那是光滑的小石头呼应着月亮的情谊。小白点随着哨兵的目光流动着,忽而闪烁,忽而隐没,仿佛把天上的星辰洒落到了大地上,让万籁俱寂的戈壁滩倏忽间有了些许的灵性。“哨兵啊哨兵,你此刻的全神贯注就是战士、连队、千家万户、整个国家都能够沉睡在甜蜜中的理由。”杨正强站在位上,耳边不时响起连长经常讲的那段话。那简直是发自连长内心的一首诗。虽然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每当值哨时,连长的那段话、那首诗,还有连长讲话时的手势和神态都会出现在脑海中,活灵活现的。那是在新兵教育时,连长给大家讲军事常识,第一讲就是“哨兵”。他讲了哨兵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值哨的要求和技巧后,大声说:“哨兵是军人的第一身份,不论是和平环境还是战争环境,只要有军队,就要有哨兵;只要是军人,就时刻得值哨。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地震水灾,军队都不能没有哨兵。哨兵不仅要有一双洞穿一切的火眼金睛,也要有一对分辨率极高的顺风耳。”随后,他给大家朗诵了一首诗:哨兵是连队的眼睛,哨兵是军队的神经,哨兵是国家的雷达,哨兵是指挥员的瞭望镜。这一首诗,深深地刻在杨正强的大脑中,使他懂得了要当一名合格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首先就必须做一个合格的哨兵的道理。第一次上哨,杨正强是在惊恐不安中度过的。杨正强的家在山东半岛,父亲是渔民。除了上学读书,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父母。小时候的一个黑夜给他留下恐怖的印象。那是一个台风季节,台风来得很急,气象预报也很落后。在他跟随父亲的渔船出海后,村里才接到台风的预告。那天晚上,狂风肆虐,海浪足足有一丈多高,小船像一片树叶在海浪中上下颠簸。高高卷起的海浪,如倾盆而泄的暴雨,劈头盖脸地灌进船舱,杨正强吓得抱住父亲的大腿哇哇大哭。好在台风时间不长,很快就过去了,但那一夜的黑暗和恐怖,让杨正强至今想起来都后怕。扛起了枪,杨正强第一次单独面临黑夜,而且是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战友在身边,他还有些胆怯。但他想自己已经成为解放军战士,以后将会面临许许多多这样的考验。如果在战时,一个人值哨,一个人送信,一个人完成任务,甚至一个人面对敌人,总不能对首长说,我一个人害怕,完不成任务,不干了。哪还能叫战士?那就是胆小鬼,就是逃兵!指导员在新兵教育的时候说过:战士都应当是猛虎。于是,他鼓足了勇气,壮了壮胆子走上哨位。这是连队的2号哨位,位置在营房外的训练场边,凡是进入营区的人,首先必须经过这个哨位,然后通过1号哨位进入营区。与5号哨位不同,这个哨位建有一个哨楼,遇到大风或沙尘暴的时候,可以在哨楼里值哨。杨正强第一次值哨,就碰上了大风天气。杨正强躲进哨楼里,紧了紧大衣,正了正肩枪姿势,站在哨楼门口目视了前方一会儿,随后转过身从哨楼的几个哨眼里观察了另外几个方向。风越来越大,嘶拉声已经变成了怒吼声。杨正强把皮棉帽往下拉了拉,用一只手搓了搓冻僵的脸颊,赶快把两个帽耳朵放下来收在一起绑了起来。脸开始变得暖和起来了,耳朵里的风声也渐渐弱小了,可是外面的动静却听不清楚了。由于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和神经紧张,他感到了浑身疲倦,眼睛也开始不听话了,上眼皮与下眼皮不耐烦地打起架来。终于,眼皮合上了,杨正强站在哨楼门口睡着了。虽然仍是笔直地站着,可是他的头像小鸡啄米一样,隔会儿就点一下,不知点了几下,“咕咚”一声,头就碰在哨楼的墙壁上。朦胧中,杨正强回到家里,他大声叫着爸妈,可是,掀开门帘,班长从屋里走出来。“你不是站哨吗?怎么跑回来?”班长问,满脸的威严。“我想爸妈了,就回来看一下。”杨正强乞求着说。“你这是擅离职守,逃兵的行为!”班长批评说。“我就回去!我就回去!”杨正强转过身就走。“注意,哨楼外面有情况。”班长大声喊起来。杨正强惊醒了。他揉揉眼睛,发现不是在家里,班长也不在跟前,原来自己还在哨楼里。这时候,他睁大了眼睛,发现哨楼外面的戈壁滩上似乎有影影忽忽的动静。他把头探出哨楼外,惊恐地张望着,结果吓出了一身冷汗。不仅哨楼前十几米的地方,有黑影在活动,就在他转身的时候,哨楼的右边又出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杨正强立即端起枪,拉了一下枪栓,忽听一声驴叫,就在哨楼旁。他定晴一看,原来高大的身影是一头驴,而戈壁滩上那些影影忽忽的东西是一群猪崽。杨正强这才松了一口气。直到现在,战士们还经常拿他的第一次值哨开着玩笑。今晚太静了,像这样万籁俱寂的夜晚,在贺兰山里实在是太少了。此刻,杨正强站在5号哨位上,目光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一轮明月。一片草原。一块高地。一个哨兵。这是1958年的甘南。(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白点随着哨兵的目光流动着,忽而闪烁,忽而隐没”,说明杨正强在值哨时,眼睛在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B.杨正强第一次值哨时用帽耳朵捂住耳朵,在哨楼睡着了,这不符合连长所提的要求——哨兵要有“火眼金睛”和“顺风耳”。C.杨正强做梦,梦到自己回到家,却见到班长走出来,这反映了他想要忠于职守而又思念父母的心理。D.在第一次值哨时,看到哨楼旁有黑影活动,杨正强毫不紧张,在冷静地辨别后,发现是一头驴和一群猪崽。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记叙了杨正强的两次值哨经历,一详一略,重点描绘了他第一次值哨时的种种表现,这一情节设计富有匠心。B.杨正强小时候跟随父亲出海,在黑夜中艰难地度过台风,小说插叙了这一段情节,意在表明他敢于面对黑夜。C.小说在介绍杨正强第一次所值的2号哨位时,将其与5号哨位作了比较,就暗示了本次他在5号哨位值哨。D.“他的头像小鸡啄米一样,隔会儿就点一下”,这个比喻句描绘了杨正强的动作细节,形象地写出了他极度困乏的状态。7.小说结尾的小诗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8.杨正强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的?请简要分析。【答案】5.D6.B7.①小诗以凝练的语言刻画了哨兵在深夜守护人民安全的画面,赞扬了哨兵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②小诗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和地区,使故事更真实感人。③小说以小诗作结,增强了文本的艺术性,富有韵味。8.①连长、指导员、班长等人教导和监督杨正强,使他认识到哨兵的职责和重要性,并在值哨时保持警觉。②杨正强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他不想当胆小鬼、逃兵,立志要成为真正的保家卫国的战士。③杨正强在不断地值哨中历练起来,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疲惫等不利因素,很好地完成值哨的任务。【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杨正强毫不紧张,在冷静地仔细辨别后,发现是一头驴和一群猪崽”错误。根据原文“他把头探出哨楼外,惊恐地张望着,结果吓出了一身冷汗”“杨正强立即端起枪,拉了一下枪栓,忽听一声驴叫,就在哨楼旁。他定睛一看,原来高大的身影是一头驴,而戈壁滩上那些影影忽忽的东西是一群猪崽”可知,杨正强当时很紧张,已经准备射击了,听到驴叫之后才看清楚。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意在表明他敢于面对黑夜”错误。根据原文可知,小说插叙这一段情节,意在说明杨正强恐惧黑夜。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小诗中“一轮明月。一片草原。一块高地。一个哨兵”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肃穆的画面。明月高悬,草原广袤,高地突兀,哨兵孤独地矗立在那里,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这种画面感生动地展现了哨兵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守,赞扬了他们为祖国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小说中,主人公杨正强从一个对黑夜感到惊恐的新兵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他的经历体现了这种奉献精神。无论是在狂风肆虐的恶劣天气中,还是在万籁俱寂的宁静夜晚,他都始终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哨兵的使命。②“这是1958年的甘南”明确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区,使小说更具历史感和真实感。1958年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甘南地区也有着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通过这个交代,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③小说以小诗作结,在形式上给人一种简洁而又富有美感的感受。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与小说整体的风格相呼应,使文本更具艺术性。小诗就像一幅简洁的画卷,将小说的主题和情感浓缩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韵味。【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①连长在新兵教育时,详细讲解了哨兵的作用、地位、职责以及值哨的要求和技巧,还朗诵了一首关于哨兵的诗,让杨正强深刻认识到哨兵是军人的第一身份,是连队的眼睛、军队的神经、国家的雷达和指挥员的瞭望镜。这种教导在杨正强的心中种下了成为合格哨兵的种子。指导员在新兵教育时说战士都应当是猛虎,激励杨正强勇敢面对值哨的考验。这种激励让杨正强在面对恐惧时有了克服的动力。班长在杨正强第一次值哨犯错后,以威严的态度批评他,让他认识到擅离职守是逃兵的行为。这种监督促使杨正强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值哨中保持警觉。②杨正强有强烈的不想当胆小鬼、逃兵的意识。他来自山东半岛,小时候经历过台风带来的恐怖黑夜,第一次单独面临戈壁大漠的黑夜时,虽然胆怯,但他想到自己已经成为解放军战士,以后将会面临许多这样的考验。如果在战时,不能因为害怕而完不成任务。这种自觉意识促使他勇敢地走上哨位,努力克服内心的恐惧。③杨正强在不断地值哨过程中逐渐成长。第一次值哨,他在惊恐不安中度过,还犯了睡着的错误,但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值哨的严肃性。此后,他在一次次的值哨中,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他在5号哨位上,面对万籁俱寂的夜晚,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警惕,不停地扫视着戈壁滩。他还克服了身体的疲惫等不利因素。在大风天气值哨时,他虽然感到浑身疲倦,眼睛不听话,但他努力保持清醒,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例如,“由于长时间的精力集中和神经紧张,他感到了浑身疲倦,眼睛也开始不听话了……杨正强把皮棉帽往下拉了拉,用一只手搓了搓冻僵的脸颊,赶快把两个帽耳朵放下来收在一起绑了起来”通过这些历练,杨正强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哨兵,能够很好地完成值哨任务。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材料二: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其小试于彭泽,以世家而为仕,道在仕也。仕而知其终不可而去之,其用意深矣。用意深而终不可形之言,故多诡其辞焉。不可形之于言而托之诡词者,非畏祸也。晋未亡,刘裕未篡,而先发其未然之隐,固不可也。万一裕死于三年之前,义符辈不足以篡,一如桓温死而谢安可保晋以复兴,何事以未成之逆加诸再造晋室之元勋,而为已甚之辞哉?此君子之厚也。故其归也,但曰“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如是而已矣。虽然,此言出而长无礼者之傲,不揣而乐称之,则斯言过矣。君子之仕也,非但道之行也,义也。其交上下必遵时王之制者,非但法之守也,礼也,县令之束带以见督邮,时王之制,郡守之命,居是官者必由之礼也。知其为督邮而已矣,岂择人哉?少长也,贤不肖也,皆非所问也。言不可不慎诵古人之言不可以昧其志而徇其词有如是夫!(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不可A不慎B诵古C人之言D不可以昧E其志F而徇其词G有如H是夫!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堪,受得住,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可堪回首”的“堪”意思相同。B.折腰,弯腰,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折腰”意思相同。C.“陶靖节之不仕”与《琵琶行并序》“歌以赠之”的“之”用法不相同。D.故,所以,与《大道之行也》中“故外户而不闭”的“故”意思不相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情趣,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曾写《五柳先生传》来自况。B.材料一中提到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大司马,这一史实是王夫之所说陶渊明“以世家而为仕”的重要依据。C.陶渊明用“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作为辞官的理由,王夫之认为这只是托词,不是他辞官的真正原因。D.王夫之指出,县令必须装束整齐去见督邮,这是法礼的要求,陶渊明却不愿意这样做,显示出无礼者的傲慢。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2)何事以未成之逆加诸再造晋室之元勋,而为已甚之辞哉?【答案】9.BDG10.D11.D12.(1)州里召他担任主簿,他没有去任职。亲自耕种来供养自己,最后身体变得衰弱多病。(2)为什么将没有发生的谋逆罪名强加给再次振兴东晋的大功臣头上,说出那样过分的言辞呢?【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言辞不可以不慎重,传诵古人所说的话,不能不理解其所含有的深意而只去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这个道理就是如此重要啊!“言”主语,“慎”谓语,“不可不”表双重否定,修饰“慎”,B处断开;“古人之言”做“诵”的宾语,结构完整,其后D处断开;“昧其志”和“徇其词”是并列的动宾短语,一起受“不可以”支配,其后G处断开。故选BDG。【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选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学习英语的困难》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大合集【员工管理篇】十篇
- 《证券经纪与交易》课件
- 2024年农业局上半年科技教育工作总结
- 九上历史:第一次月考A卷(考试版+解析)
- DBJT 13-313-201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渗漏水治理技术规程
- XX中学师生生活综合楼可研报告
- 《液压支架技术》课件
- 《证券投资要义》课件
- 口腔颌面外科学 09颞下颌关节疾病
- 应急物资清单明细表
- 房地产估计第八章成本法练习题参考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课件
- DB11-T1835-2021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高清最新版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小学生错别字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
- 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仪管理制度
- 酒店安全的管理制度
- (大洁王)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22年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知识竞赛决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