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第18课

裂变·渐变·剧变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壹核心价值引领化核心价值引领化

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争夺全球利益和世界影响的斗争,也是它们遏制反遏制斗争所形成的两国关系和整个战后国际关系的一种状态,是1947年至1991年的一种国际体系。……其一般特点是以军备竞赛、外交斗争、经济压力、意识形态对立、宣传攻击、间谍战等途径造成国际的紧张局势和国家间的互相敌视和仇恨。……冷战严重影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厚德|积学|励志|敦行贰必备知识结构化必备知识结构化一、裂变: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2、冷战是怎样展开的?3、两极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2、如何辩证认识冷战的影响?3、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三、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1、导致苏东剧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苏东剧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特点?必备知识结构化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裂变: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010203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裂变: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核心概念:冷战

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既非战争,又非和平

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如波兰问题、土耳其问题、伊朗问题等。这些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沈志华《冷战五书》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美苏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

戈尔巴乔夫在其执政结束后说:“冷战是一场没有必要的严重悲剧,源于美苏两国对对方战略和意图上的误解,双方都把对方的战略意图往最糟糕的方面考虑,导致了两国对外政策的僵化。”相互猜疑、战略误判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经济问题其实是冷战起源最根本的问题,从苏联的角度来讲,苏联拒绝加入布雷顿森林体系,拒绝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使得整个战后国际秩序出现了缺憾。正是因为经济上不能走到一起,冷战的基础就存在了。——摘编自沈志华、张昕《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沈志华教授访谈》美苏经济上逐渐切割与脱钩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凯南电报的结论是:苏联会持续扩张,苏联战时的所作所为是将东欧据为己有,而且苏联还将继续扩张,因为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征服扩张史,世界革命的使命同样要求苏联向外扩张;所以,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历史传统上讲,斯大林的下一步一定是扩张,美国的对策只能是遏制、围堵,这就是遏制政策的起源。——摘编自沈志华、张昕《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沈志华教授访谈》等“冷战之父”——乔治·凯南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和平砥柱》演说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英国只是一只小毛驴吗?》周家槺作“我的一边坐着一只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1)雅尔塔会议等奠定了美苏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2)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3)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称霸障碍。(4)苏联极力扩展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与美国发生了尖锐矛盾。(5)美苏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根本原因)(6)美苏之间政治上存在着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经济上逐渐切割与脱钩。(7)乔治·凯南的长文电报提出“遏制”战略。(8)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丘吉尔的“铁幕演说”。1.为什么会出现冷战?例1.(2025·广东9月联考·15)根据上表内容,下列说法最合理的一项是()学术界关于冷战起源的主要看法观点观点理由美国霸权论造成冷战紧张局势的根源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从两大阵营形成的基本过程看,也反映出美国是冷战的责任者。因此,冷战是由美国酝酿和发动的,苏联只是被动的应战者美苏共振论冷战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双方行为的结果,并非美国单方面对苏联发动的或仅仅是由美国的政策和措施引起的A.历史研究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B.研究视角的差异影响历史解释C.史实拓展推动了史论的深化

D.意识形态冲突导致了冷战爆发2.冷战是怎样展开的?针尖对麦芒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成立“北约”1955年成立“华约”,

--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49年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1949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冷战是怎样展开的?

核心概念:杜鲁门主义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指导方针与扩张计划。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核心概念: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用以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是冷战政策的重要表现,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注意两点:一、援助对象是西欧。二、实施时间是1947—1951年。

“世界已经分成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美国必须支持自由民族抵抗一小撮武装分子或外部压力进行颠覆的企图,这是美国的政策…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以自己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1947年杜鲁门国情咨文

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马歇尔计划的目的:①直接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②根本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3.两极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极: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概念点拨】1.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1955年,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2.突出特点:①不对称性(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强于苏联及其盟国);②不完全性(有些国家处于两大集团之外,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典芬兰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希腊丹麦英国冰岛挪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例2.(2025·陕西高三模拟·15)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一号”,引起世界普遍关注。美国随即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一号”,并于7月创立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反映了()A.美苏争霸全面转向科技领域

B.美国较苏联更重视科技发展C.科技竞争是冷战的重要内容

D.两极格局之下美苏势均力敌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第二次柏林危机(1961年修建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发展的突出表现有哪些?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基地美国侦察机U2侦察机发现苏联部署在古巴的导弹人类历史上离核战争最近的一刻1962年10月,美国指责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苏联否认,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出动包括八艘航空母舰在内的183搜军舰和包括携带核武器的B-52轰炸机在内的大批飞机,将古巴隔离。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思考: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化解有何相同之处?这体现了冷战怎样的基本特点?相同之处:都在激烈对抗的同时极力避免直接冲突,通过让步化解危机。基本特点:美苏双方在激烈对抗中存在自我控制机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例3.(2020·海南高考·20)图3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图3A.受到了印象画派的影响

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C.展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全貌

D.凸显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色2.如何辩证认识冷战的影响?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论从史出、全面的、辩证的德国分裂朝鲜分裂二、渐变: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2.如何辩证认识冷战的影响?(1)积极:①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相互借鉴经验,用于内部的调整与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的发展。③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2)消极;①两极对峙导致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②冷战造成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分裂:如德国、朝鲜。③世界被割裂成两部分,出现了两种对立的世界经济体系,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④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⑤形成了冷战思维,影响深远。核心概念:冷战思维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

例4.(2021·全国乙卷高考·35)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2.如何辩证认识冷战的影响?中国苏联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国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美国(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表现:①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②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并追求成为“政治大国”。③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④第三世界国家的兴起与发展(如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凝聚力下降。3、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如何出现的?①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②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地缘政治特点明显。③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始终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⑤两极格局之下孕育着多极化趋势。④紧张与缓和并存。小结:两极格局的主要特点例5.(2022.6·浙江高考·2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三、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苏东剧变的实质是东欧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三、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1、导致苏东剧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东地区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社会问题和矛盾。(2)直接原因:苏联对东欧松绑,不再干涉东欧事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措施严重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向,造成社会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的“和平演变”策略。三、剧变: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结束2、苏东剧变后的世界格局有何特点?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注:多极化是历史发展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小

结: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西欧、日本、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力量上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五十年代)以欧洲为中心(二战前)多极化趋势出现(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呈现“一超多强”“修昔底德陷阱”论是后人的引申,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国家之间要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只要坚持沟通、真诚相处,“修昔底德陷阱”就可以避免。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考: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两个大国要摒弃冷战思维,防止战略误判,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考: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厚德|积学|励志|敦行关键能力测评化叁关键能力测评化1.(2020·全国Ⅱ卷高考·35)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参考答案】C【本题底层逻辑】本题意在加强对批判性思维、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觉运用分析推理、联系、发展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本题要求学生打破传统观念对冷战的认识与评价,深入思考冷战格局下美苏之间交流与对抗的交织和外交关系的复杂性。关键能力测评化2.(西工大附中模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根据材料,选取两个或以上的史实,确定一个主题,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关键能力测评化【解题方法指导】

这是一个开放度非常高的开放性试题,可以选择的主题或者线索较多,当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论述能力要求也非常高。

在所有高考试题中,开放性试题“一直是最夺人眼球的试题”,最能见证高考命题改革的方向和力度,既承载着“参酌核心素养,强化国家意志”的使命,又担负着打破试题的封闭性,“适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之重任,还要阻击题海战术、机械刷题、思维定势和经验主义的流弊,落实“双减”目标。可以说集涵育核心价值、考查高阶思维、应对灵活创新三大高层级考查要求于一身,既“攻”且“防”,既“破”且“立”、既“考”且“导”。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整体而言要做到“八有”:有认真的审题;有明确的论题;有合理的解释;有准确的史实;有清晰的逻辑;有升华的结论;有基本的字数;有整洁的卷面。关键能力测评化【参考答案】(12分)参考答案示例:选取:杜鲁门主义、北约、苏联解体。观点:二战后世界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2分)论述: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宣布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冷战”开始。1948年“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美国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包括东德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终于形成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欧重新崛起(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8分)总之,1945年到1991年,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了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演变的历程,美苏为首的两大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