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C/21/wKhkGWc8YAiAL4jrAAOKJD8cXx8146.jpg)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C/21/wKhkGWc8YAiAL4jrAAOKJD8cXx81462.jpg)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C/21/wKhkGWc8YAiAL4jrAAOKJD8cXx81463.jpg)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C/21/wKhkGWc8YAiAL4jrAAOKJD8cXx81464.jpg)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3C/21/wKhkGWc8YAiAL4jrAAOKJD8cXx814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9小题,总计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摘编自陆士桢、蔡康鑫《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材料二:“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盾心理。许多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事情都非常敏感,对师长的言论有自己的判断,对各类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也带来了新问题:他们的一些想法未必符合实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自现实的打击会让部分青少年看清自己想法的幼稚性,但也有可能让他们更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结果在一次次与现实的碰撞中,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从而陷入自我怀疑,步入精神内耗的循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与超越》中写道:“内耗体质的人,无法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一个人如果分不清这些,就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把别人的期待当成自己的期待,把别人的情感当成自己的情感。而自我发展的标志,是能够分清你、我需求间的差别,通过这种区分建立边界感,这就是课题分离。如果一些孩子过度看重同伴的想法,为了满足同伴意愿而不断猜测、一味迎合,就会让自己“小心翼翼”,敏感多疑。学会课题分离能帮助人们将认知资源分配在最应关注的问题上,集聚心理能量克服当下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包括自我理想,即自我渴望达到的成就目标。目标的过于理想化,使得部分青少年想得太多而行动太少,脑海中的两个“小人”不断斗争,陷入内耗。处于教育内卷的时代,青少年不但承担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还肩负着父母的高期待,但因为自身兴趣、能力的不匹配,他们或许始终无法满足家长的预期,不少孩子会因此被“无用感”包围。旁人可以用100%的专注力完成一件事,而他们先内耗了50%,行动力自然随之降低,而后在恶性循环中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疲惫。反刍思维是一种慢性习惯,可以经由后天培养。积极的反刍思维分为两种情况:遇到开心的事时,享受快乐;面临烦心的事时,积极应对。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种种原因诱发消极的反刍思维,在脑海中循环“播放”消极、负面的想法,一遍遍地回想,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懊悔。比如:奋进努力后考试失败的经历,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被父母忽视、不认可等。消极反刍思维会无限放大个体的焦虑、失败,让它们沉湎于过去的痛苦,没有勇气面对现实挑战。精神内耗者要学习使用观察者心态处理内心的自我冲突,知道自己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被允许和接纳的。教育者也要提供相应支持,及时倾听青少年心声,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引导其快速走出寒冷冬季,迎接春日暖阳。(摘编自马地那·那司尔吾拉、杨东《“精神内耗”背后的心理动因是什么——以青少年群体为例》)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今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体现了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B.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青年经历了由消极摆烂到努力突破困境限制的过程。C.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其成因之一有可能是长时间的精神内耗。D.经过引导和培养,消极的反刍思维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反刍思维。2.根据材料,下列不属于“集体情绪”表现的一项是()(3分)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感动和鼓舞了无数人。B.脱贫攻坚目标确定后,广大青年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场,珍惜时代机遇、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尽责、在尽责中成长。C.中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一次次重大突破,青年们普遍感受到自豪与振奋,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感到骄傲,还有不少青年立志投身航天事业。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离不开、回不去、又卷不进的矛盾困境之下,青年人选择了所谓的“躺平”与“佛系”。3.如果你的同学总是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的遗憾,担心未来。下列最适合用来劝勉他的诗句是()(3分)A.“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C.“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D.“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4分)5.小丽最近很苦恼,接连几次考试成绩都不如意,小丽觉得辜负了父母的期待,感到很自责。最近又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口角,她在晚上一遍遍复盘,课堂上也很难专心听讲。请你结合材料,给小丽的精神内耗指出破解之道。(6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黎明前夜陈德鸿大勇说,娘,回吧。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着就过不下去了。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然后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也不知小勇过去了没有。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住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说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辛苦点就是了。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呢。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等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们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儿;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来,泪水早已湿了眼睛。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队伍里扛着机枪的小勇。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小勇问,爹娘都好吗?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大勇使用右手,暗示他身有残疾,独自承担家庭重担有困难,使大勇找弟弟回家的情节更符合逻辑。B.小说中韩姓男子的儿子“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大功”,这令他非常自豪,所以他希望儿子继续留在部队打仗立功。C.目睹曾下套坑自己的韩姓男子的变化,大勇的内心是复杂的,听完他对儿子的夸奖和期盼,大勇以尴.尬地笑了笑和不吭声表示对他的不信任。D.大勇被身边人支持革命的精神感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被唤醒,克服了小农意识的局限性,毅然支持弟弟留在部队。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精心设置主场景,安排大勇与韩姓男子在西风口寻找亲人巧遇,巧妙地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集中、更有戏剧性。B.大勇见到小勇时,说“地也分了,咱家分了二十多亩呢”,意在劝说弟弟回家帮自己种田,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C.大勇走到村外田野时,“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其中的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勇要找弟弟回家时的坚定。D.小说情节设置巧妙,同样的诉求不同的目的,以及在获悉儿子光荣牺牲后韩姓男子的表现,强烈地刺激着大勇,促使其做了与初衷相反的选择。8.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简要分析。(4分)9.小说以赵小勇光荣牺牲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总计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选自《论语》,有删改)材料二: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语鲁大师:“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纵之纯如,皦如,绎如也,以成。”“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后虽百世A可知也B以一文C一质D周监E二代F郁郁G乎H文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就有道而正焉”与“焉能治之”(《兼爱》)两句的“焉”含义不同。B.“请事斯语矣”与“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两句的“事”含义相同。C.“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与“去其重”两句的“去”含义不同。D.“以备王道”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大学之道》)两句的“以”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颜回问的怎样才能践行仁的问题,孔子明确表示,要用礼的要求约束自己并提出了四条具体措施,对此,颜回态度也很明确,即按先生说的话去做。B.面对王室衰微、礼乐不存的现状,孔子追溯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并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从唐尧、虞舜到秦穆公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事件。C.孔子认为,乐律是可以知晓的,音乐演奏的几个步骤连成一体,就构成一支完美的曲子,而后整理订正了音乐,使《雅》《颂》得到原来应有的曲调。D.孔子为《易经》中的许多卦辞写了序文,研读《易经》也异常勤奋,常常翻断编穿竹简的绳子,足见他对《易经》的喜爱以及已经全部掌握了文辞和义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康子患盗,孔子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4分)(2)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4分)14.材料一第一段与材料二第五段都提到了孔子与《诗经》,各自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临江仙·惠州改前韵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的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至惠州时暂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而得名。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朝》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言春暮人愁。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飘落翻飞、柳絮随风滚动的画面。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人的动作和情感,使本词更富有感染力。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词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词作。16.有诗评说,全词笼罩着“一愁到底”的灰蒙蒙的意味。作者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作简要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释君子应勤勉做事而谨慎言谈,并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以匡正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相符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总计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月壤只不过是月球表面的尘土,为什么还要研究它呢?月球表面几乎完全被月壤所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月球轨道上的所有探测器直接探测的对象并非岩石,而是月壤。由于太空风化作用,月壤的物质组成和光谱性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会对探月仪器和宇航员形成不小的威胁。在人类开展无人着陆和巡视探测时,从月壤表面扬起的覆盖在各种载荷的传感器表面以及充填在仪器和机械的运动机构缝隙里的月尘直接威胁着工程实施的安全。这些月壤颗粒虽然极微细,却像刀尖一样锐利,很可能给宇航员的安全带来重大威胁。因此,对月壤的认识和研究是月球探测、建立月球基地、利用月球资源等不可或缺的基础。月壤中藏着太阳的秘密。由于月壤一直受到太阳的辐射,太阳的物质以太阳风的形式被注入到月壤颗粒得到保存。因此,从月壤颗粒中可以提取太阳的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完整的月壤剖面,记录了长达30多亿年的太阳辐射历史和太阳物质的注入情况。①。月球自形成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远离地球。在地质历史早期,月球远比今天更靠近地球。除了太阳风之外,月球还一直被地球风吹拂着,特别是在更早的30多亿年前。因此,月球正面的月壤还注入了来自古老地淋的大气物质,而月球背面则没有。科学家提出,通过比较②,可以识别出来自地球大气的成分,研究30多亿年前地球大气的组成和地球磁场。最后,月壤中当然还藏着月球本身的秘密。③,溅射起来的物质一层一层堆积在月球表面。因此,月壤剖面记录了30多亿年以来的陨石撞击历史,而且,这段记录同样也适用于地球。需要指出的是,与地球相比,月球是一台完美的记录仪,保存了地球一月球区域最完整的陨石撞击历史。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是个长句,请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中加点处的“需要指出的是”能否去掉?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他看不见鱼的跳跃,只听得见海面的迸裂声,和鱼掉下时沉重的水花飞溅声。飞快地朝外溜的钓索把他的手勒得好痛,但是他一直知道这事迟早会发生,就设法让钓索勒在起老茧的部位,不让它滑到掌心或者勒在手指头上。钓索朝外溜着,溜着,溜着,不过这时越来越慢了,他正在让鱼每拖走一英寸都得付出代价。现在他从木船板上抬起头来,不再贴在那片被他脸颊压烂的鱼肉上了。然后他跪着,然后慢慢儿站起身来。他正在放出钓索,然而越来越慢了。他把身子慢慢挪到可以用脚碰到那一卷卷他看不见的钓索的地方。钓索还有很多,现在这鱼不得不在水里拖着这许多摩擦力大的新钓索了。是啊,他想。到这时它已经跳了不止十二次,把沿着背脊的那些液囊装满了空气,所以没法沉到深水中,在那儿死去,使我没法把它捞上来。它不久就会转起圈子来,那时我一定想法对付它。21.海明威的文字素有“电报式”美誉,而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表达并不简省,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2.下列句子中的“拖”与文中加点的“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他必须尽快解决,提交给领导。B.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只想快点躺在床上休息。C.为了拖住敌人,五排的战士有计划地将敌人引入山中。D.他母亲肺不好,所以他得每天都把屋里屋外拖洗三遍。四、写作(本题共1小题,总计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那么,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祥云祥华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1.B(“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错,这几种情绪没有孰先孰后之分;“消极摆烂”错,结合材料一第3段“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可知“佛系”“躺平”并非消极摆烂)2.A(“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播出是某一突发事件,瞬时间感动无数人,属于群体情绪,不属于集体情绪)3.C(劝勉同学不要困于“精神内耗”,纠结过去,担心未来,即劝勉他要把握现在。A.人生是既定的,何必成天叹息哀愁,带有强烈的“宿命感”,不适合。B.劝慰人不要失去希望,说不定下一个转角就会出现新的契机,不适合。C.劝人不要纠结过去的人事,应该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光,适合。D.劝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不适合)4.①自我意识高涨,对周围事物敏感。②未能实现课题分离,分不清他我需求。③目标过于理想化,想得多行动少。④消极的反刍思维,放大焦虑和失败。(每点1分)5.①以观察者心态看待问题,正视内心的自我冲突,接纳自我的不完美。②调整思维,积极反刍,适当降低目标,学会分清他我需求,不过分看重父母和他人期待。③教育者提供支持,给予其包容与关爱,及时倾听其心声,帮助其调整状态。(每点2分)6.C(从文中来看,大勇本来想着韩姓男子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叫亲人离开部队回家帮忙的,没想到他只是为了见孩子一面并支持孩子留在部队。面对韩姓男子的行为,大勇感觉有些惭愧,才会“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7.B(大勇说这句话主要是想让弟弟放心,让他在部队好好表现,不是为了让他回家帮忙种田)8.①暗示了人民军队浴血奋战,即将赢得全国大解放的时代背景;②意味着拥有土地的农民翻身做主人,思想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每点2分)9.①呼应开头,交代人物结局,使结构更完整,更有张力;②强调革命胜利需要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深化了作品主题;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每点2分)10.BDF(“也”句末语气词,在其后B处断开;“周监二代”主谓宾结构,意思完整,在主语“周”前D处断开;“二代”作“监”的宾语,在其后F处断开)11.B(错误,不同。实践、从事;/侍奉。句意:但决心实践先生说的话。/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12.D(“已经全部掌握了文辞和义理”错,根据“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意思是再有数年时间,对于《易经》从文辞到义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可知还未完全掌握)13.(1)季康子担心盗贼,孔子说:“如果您(在上面)没有贪心,那么(在下的人)即使鼓励他们去偷盗,他们也不会行窃。”(“患”,担心;“苟”,如果;“虽”即使。每点1分,句意1分)(2)孔子用《诗》《书》《礼》《乐》教育弟子,弟子大概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人有七十二位。(“以”,用:“盖”,大概;“通”,通晓、精通。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材料一侧重孔子解说学习《诗经》的意义(作用);②材料二侧重孔子删减、编写《诗经》。(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则(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颜回请教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天下人都称赞他仁德。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实践先生说的话。”材料二:孔子离开鲁国一共十四年才返回鲁国。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回答说:“为政最主要的是选择好大臣。”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务,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抛弃邪曲的人,那么就使邪曲的人变成正直的人了。”季康子担心盗贼,孔子说:“如果您(在上面)没有贪心,那么(在下的人)即使鼓励他们去偷盗,他们也不会行窃。”可是鲁国始终没有任用孔子,而孔子也不去谋求做官。孔子在世时,周王室衰微,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溯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依次编定《书传》的篇章,上记唐尧、虞舜的时代,下至秦穆公,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整理历史事件。孔子说:“夏朝的礼仪制度我能讲述,(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的文献证实它。殷商的礼仪制度我能说出来,(但是殷商的后代)宋国没有留下足够的文献证实它。如果文献充足,那么我就能够证实它了。”观看殷、夏礼仪制度的损补的情况后,孔子说:“以后即使再经过一百世,礼仪制度也还是可以推演而知的,因为一种洋溢着文采一种充满着质朴。周王朝的礼仪制度的制定是参照了夏代和殷代的礼仪制度,因此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王朝的礼仪制度。”所以《书传》《礼记》都是孔子编定的。孔子告诉鲁国乐官太师说;“乐律是可以知晓的。开始演奏,五音配合乐声洪大,接下去是音律高低和谐,音节明快,再连续不断,造就一部乐曲。”“我从卫国返回鲁国,而后整理订正了音乐,使《雅》《颂》得到了原来应有的曲调。”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有三千多篇,到了孔子时,删去重复,选取那些可以用于礼仪教化上的,往上采用殷商始祖契、周朝始祖后稷的圣德,再述殷、周的兴盛,直到周幽王、周厉王时礼乐制度的残破,把叙述夫妇关系和感情的诗放在首篇,所以说“《关雎》这一乐诗放在《国风》的开始,《鹿鸣》乐诗作为《小雅》的开始,《文王》乐诗作为《大雅》的开始,《清庙》乐诗作为《颂》的开始”。三百零五篇诗,孔子都配乐歌唱它,以求配合《韶》《武》《雅》《颂》乐舞的音调。先王的礼乐制度从此可以得到称述,因为具备了先王的仁义之道,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的编修。孔子晚年喜爱《易经》,为《象》《系》《象》《说卦》《文言》诸卦辞作了序文。孔子勤奋研读《易经》,多次翻断了编穿竹简的绳子。孔子说:“给我数年时间,像这样,我对于《易经》从文辞到义理就可以全部掌握了。”孔子用《诗》《书》《礼》《乐》教育弟子,弟子大概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人有七十二位。像颜浊邹这样的,很多方面都受到孔子的教育(而又不在七十二人之列)的弟子,也是很多的。15.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错误,词上片下片均有景有情;“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错误,“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等语句通俗易懂)16.①因伤春惜春而愁。上片“九十日春都过了”,直接交代了暮春时节,“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渲染了暮春哀怨伤感的气氛,表达作者为春光易逝而愁。②因漂泊异乡而愁。作者被贬异乡,由风中飘飞的柳絮联想到漂泊无依的自己。③因青春不再而愁。“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年少风流”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青春易逝的愁情。17.(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18.①月壤中还藏着地球的秘密②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壤③月球表面不断受到陨石的撞击19.月壤表面扬起的月尘,会覆盖在各种载荷的传感器表面,甚至会充填在仪器和机械的运动机构缝隙里,直接对工程的实施构成安全威胁。(或:月壤表面扬起月尘,月尘会覆盖在各种载荷的传感器表面,甚至会充填在仪器和机械的运动机构缝隙里,直接对工程的实施构成安全威胁。每句1分)20.(示例一)不能去掉,“需要指出的是”是插入语,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对后面的结论进行强调。(示例二)可以去掉,因为是插入语,去掉后不影响原文表意的顺畅与完整。(观点1分,理由2分,只写观点不写理由不给分)21.运用反复的手法,使钓索“溜”的状态有延续感,暗示鱼的力量强大,更能表现出“他”钓枝高超,对鱼的势在必得,写出“他”的勇悍。(手法1分,效果3分)22.B(文中加点的“拖”意思是鱼拉着钓索在水里移动。A.“拖得太久”的“拖”意思是拖延。B.“拖着疲惫的身体”的“拖”意思是拉着、拽着,与文中加点的“拖”意义和用法相同。C.“拖住敌人”的“拖”意思是牵制、阻拦。D.“拖洗”的“拖”意思是用拖把擦拭)23.材料首先讲述了手机普及帮助人们方便快捷联络的事实,然后给出问题引发我们思考:手机是否真的能帮助人们维持亲近关系?与过去相比,人们到底是因手机的帮助巩固了亲近关系,还是因手机的阻隔淡漠了亲近关系?不可否认,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分享生活的点滴,传递彼此的关怀和问候。在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我们,通过手机与家人视频通话,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的陪伴。这种即时的交流方式,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因地理距离而产生的孤独感和疏离感。然而,当我们沉浸在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品牌传播》课件
- 《CI操作常用》课件
- owerPoint幻灯片课件制作技术
- 感受情节背后的性格逻辑
- 游学项目介绍会模板
- 游戏产品与服务介绍模板
- 银行业RPA实践报告模板
- 市场营销模式的实效性探析论文
- 家庭医生签约与非签约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差异
- 车速鉴定申请书
- 留置胃管课件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AQ/T 2059-2016 磷石膏库安全技术规程(正式版)
- 四川省宜宾市中学2025届九上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贵州人民版五年级劳动下册教案
- 2024年包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知识库管理规范大全
- 《游戏界面设计》课件-01单元-游戏界面设计概论
- 2024年赣州民晟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
- 9这点挫折算什么(课件)-五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