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T 3102-2023 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51I II II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孙鹏、张虹、胡尚连、徐刚、毛毳、刘偲、邓福1中小径竹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径竹低效林类型与评判标准,复壮改造技术的一3.13.23.33.43.53.63.73.84.1低效竹林类型4.1.1换种型竹林4.1.2衰败型竹林4.1.3荒芜型竹林4.1.4受灾型竹林4.2评判标准5.1阳性竹5.1.1更新换种5.1.1.1对象5.1.1.2要求——林地坡度:更新为散、混生竹的林地坡度≤25°。5.1.1.3方法5.1.2调整结构5.1.2.1对象5.1.2.2要求——年龄结构:丛生竹立竹年龄结构1龄:2龄:3龄保持在5:4(3):1(2),散、混生竹立竹年龄结构1龄:2龄:3龄保持在4:4(3):2(3)。5.1.2.3方法5.1.3除蔸培土5.1.3.1对象5.1.3.2要求——年龄结构、立竹分布同5.1.2.2。5.1.3.3方法45.1.4集约施肥5.1.4.1对象5.1.4.2要求——林地坡度≤25°。5.1.4.3方法):),5.1.5冻害竹丛复壮5.1.5.1对象5.1.5.2要求5.1.5.3方法——留养母竹:在5.1.2.2年龄结构要布均匀,提高竹丛抗性。从养分、透光的角度考虑,对竹蔸部大量萌发枝条选择生长较5.2.1更新换种5.2.1.1对象5.2.1.2优选竹种筇竹属竹种(春笋)、方竹属竹种(秋笋)。5.2.1.3要求5.2.1.4方法5.2.2调整结构5.2.2.1对象5.2.2.2要求——年龄结构:1龄:2龄:3龄保持在4:4(3):2(3)。5.2.2.3方法5.2.3林下竹复壮5.2.3.1对象5.2.3.2要求——年龄结构、立竹分布、群落乔木要求同5.2.2.2。5.2.3.3方法如杂灌较多,特别是上层乔木较多时则应逐步分期完成,构建“乔木7表A.1四川主要中小径竹种生态、生长、产业禀赋一览表型1BambusaemeiensisL.C.Ch用2竹BambusarigidaKengetKengf.3Fung用4BambusachungiiMcClure5Bambusamultiplex(Lour.)Raeusch.exS6BambusachangningensisYietB.x.Li用7竹Dendrocalamusfarinosus(KengetKeng.f.)Chia偶有冻害8PhyllostachysnidulariaMunrof.nidularia9PhyllostachysheterocladaOliverPhyllostachysbambusoidesSieb.etZucc.f.PhyllostachysbambusoidesSieb.ePhyllostachyssulphurea(Carrière)RChimonobambusautilis(Keng)Kengf.ChimonobambusaneopurpureaHsueheChimonobambusaszechuanensis(Rendle)Kengf.ChimonobambusapachystachysHsuchetYi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FQiongzhueatumidinodaH用QiongzhueaopienensisH属竹Bashaniafargesii(E.G.Camus)Kengf.etYiFargesiarobustaYi用FargesiaangustissimaYi8密度(株/亩)2立竹年龄结构1龄:2龄:3龄:4龄保持3(4):3:3:1(0)。立竹分布均匀,郁闭度保持0.6~0.8。345[1]刘庆,1999.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杨东生,2005.四川林业十大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3]《中国林业百科全书》总编纂委员会,2020.中国林业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董文渊,2006.筇竹无性系种群退化及恢复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7]曾林,任凭,李中祥,等.白夹竹生物学特性观察[J].经济林研究,1998(04):9-11.[8]王亿成.浅析四川省白夹竹低产原因及改造措施[J].四川林业科技,2008(01):68-70.[9]张喜,张佐玉,任朝晖,等.生态因素和乔木层结构对金佛山方竹林质量的影响[J].贵州林业科技,2001(04):9-18.发,2011,25(02):106-109.[11]李彬,温中斌,任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