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史学评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于弊文本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史学评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于弊文本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史学评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于弊文本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史学评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于弊文本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3史学评论王安石变法的利于弊文本素材新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安石变法的利与害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详细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覆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指责的局面,但是一些详细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三大冲突

1.阶级冲突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实行“不抑兼并”看法,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难加剧了农夫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夫暴动频繁。

2.民族对立严峻: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斗争。

3.统治集团内部冲突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三冗”危机

1.冗官,北宋政府接受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当,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接受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举荐数十个亲属当官;北宋大兴科举,科举应试人数增加,取士人数也增加。

2.冗兵,政府为稳定社会秩序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增加,军费增加。

3.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峻,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一大背景

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导致北宋在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常常失败。

1.北宋政府为了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频繁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别。减弱军队战斗力。

2.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当兵,军队战斗力下降。

3.北宋以步卒为主,根本就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4.武器生产管理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

王安石上台

王安石其人

个人简历王安石(1021—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诞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因生性倔强,时人戏称“拗相公”王安石在青少年时期随父亲到过很多地方,对宋朝的社会问题有一些感性相识。有坚毅的意志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在变法过程中矢志不渝。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化。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宏大的改革家”。

步入仕途庆历四年(1044年)进士第四名及第,其后在扬州、鄞县(今浙江宁波)、舒州(今安徽潜山)、常州等地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经验,不仅使王安石深刻地相识到宋朝社会普遍性的贫困化,而且也使王安石相识到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由此王安石进一步相识到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机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在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分析了宋朝内忧外患交织,财政日益困穷,风俗日益败坏的形势,提出了变更天下弊法及培育大批适应变法革新须要的人才的迫切性。要求宋仁宗以汉、唐两代王朝的覆亡为前车可鉴,坚决实行变法。他还提出了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思想。这封言事书受到了一般官僚士大夫的赞扬,却没有从最高统治集团中得到任何反应。

文学造诣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擅长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酝酿变法

熙宁元年(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

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起先推行新法,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翰林学士范镇认为实行“青苗法”是变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与多取,犹五十步与百步”,七八月间范纯仁上书皇上,公开指责安石“掊克财利”,舍“尧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劾王安石巧诈,说他:“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一次宋神宗和文彦博探讨变法之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其次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与(王)介甫书》责难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得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拒谏乃尔,无乃不足于恕乎!”;列举实施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弊端,要求王安石废弃新法,复原旧制。王安石则写了《答司马谏议书》回复:“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后来两人完全绝裂,司马光跟皇帝辞职,隐居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

实施变法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一、机构改革

制置三司条例司熙宁元年(1068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驾驭,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探讨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

市易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

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常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当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夫的抗拒,并节约军费。

二、改革税赋

方田均税熙宁四年(107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夫负担,同时却严峻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剧烈反对

均输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汉桑弘羊时试行,唐代以后各郡置均输官,达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开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依据“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削减人民的负担。青苗法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须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夫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非常之二或非常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夫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夫能够“赴时趋事”,但详细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番充当州县差役的方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夫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三、新修水利

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

四、军队改革

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一、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需退役。二、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

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渐渐推广的方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特地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养。

保马法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激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情愿养马的,由政府供应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马匹,徒增民扰。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

军器监法熙宁六年(107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八月广设军器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并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

五、改革科举

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

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行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07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

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气。

变法结果

成效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主动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

结果

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知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化,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接着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接着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年)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缘由

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剧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

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也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下列可就四方面论之:

(一)变法事先缺乏宣扬,导致在变法的过程中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在变法的反对阵营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经过足够的宣扬劝服后应当是可以被吸取进变法阵营中的。

(二)政策执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实行,与志向相去悬绝。假如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事实上是地方官强迫农夫五家互保后在逐家派定数目,称为散青苗,地方官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这还谈什么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这数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负担的。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本缘由是没有合适的人才推行新法。

(三)刚愎自用─—王安石性刚,与神宗争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专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二人本是极要好又相互推重的挚友,从今画地绝交。例如,苏轼原来是拥护新法的最好人选,但苏轼的很多正确的看法也未能被王安石接受。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峻的阶级冲突和民族冲突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寂静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最终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失败的最根本缘由: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不行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冲突。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立志革新,他向元老重臣富弼等人征询富国强兵和制胜辽与西夏之策,他们规劝神宗,在20年内不要提及用兵二字。宋神宗从今不再倚靠这班元老重臣。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入京,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变更积贫积弱的现状。当时王安石已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士大夫们大都以为只要王安石登台执政,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为了推动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后条例司废,变法事宜由户部司农寺主持),并与吕惠卿、曾布等人一道草拟新法,各路设提举常平官,督促州县推行新法。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076年)的8年内,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接连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

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当中,遂无例外地都遭遇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驾驭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罢。史称元祐更化。

变法失败后四十一年,北宋灭亡(1127)。

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苏东坡、范纯仁等人皆曰不行,温公执意而行,不久王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马光病逝。史载王安石退居金陵时“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助役,复差役,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终不行罢也。’”元佑元年二月,罢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复之。八月,司马光奏称:“散青苗本为利民。”

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的确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馀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将宋神宗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给西夏。司马光将自己国家的领土无偿奉送给西夏,这是一种出卖国土、妥协苟安的行为,这不仅在政治上不风光 ,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达到结束兵不连解局面的目的。虽然宋朝实行弥兵政策,一再吩咐守边将士不要妄动,可是西夏反而认为宋朝懦弱可欺,不断进攻兰州等地。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后主导下,致力于复原祖宗旧制,前后历时九年。支持变法者被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者被称之为“元祐党人”。从今宋朝进入了党争的泥沼,不行自拔。

后世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确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

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指责,朱熹多次指责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赐予了相当确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争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确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确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确定。

持确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缘由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事实上是中国古代敬重和仰慕“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确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看法有三点:

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

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遇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

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指责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20世纪上半叶的评价

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

梁启超《王荆公》是20世纪评议王安石及其新法影响最为长久的著作。《王荆公》为王安石及其变法彻底翻案。梁启超称王安石“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他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出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一言以蔽之,梁启超用社会主义学说类比王安石新法措施,把王安石称为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胡适之先生亦持有相类的观点。其后探讨者虽然已涉及到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方方面面,但梁启超的确定性评价为大多数人所尊奉,而成为20世纪前半叶的主流观点。1949年以来的评价:确定说、否定说和不完全确定说

一、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亦做出了全面的确定。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探讨王安石变法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学者,当推邓广铭先生和他的门人漆侠先生。他们在确定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性质上与20世纪前半叶的确定又不尽相同。其特点是:一是注意强调王安石变法的思想性和阶级性,即把王安石变法置于宋代特定的封建时代的历史环境中。指出王安石变法是地主阶级的一个改革运动,王安石的新法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尤以持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学者较多,王安石在政治哲学思想上具有朴实的唯物主义。二是对王安石变法的效果基本持确定看法,即王安石变法在实现其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三是对司马光及其反对派的否定,认为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的政治运动阻碍了历史的前进。这是对自南宋初以来是司马光而非王安石的传统观点的彻底否定,也与梁启超以来的评价有所不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翻案并未否定司马光。四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缘由一般归结为保守势力的强大、变法派内部的分裂以及宋神宗的动摇和过早的去世。

二、文革中王安石被作为法家的杰出代表,把其变法看作是儒法斗争的典型事例而遭批判和否定。在1973—1976年10月发表文章150多篇。文章作者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四人帮”的宣扬班子,特地为“四人帮”篡党夺权制造舆论,藉此攻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炮制的文章虽然不多,但重量甚重,如同重磅炸弹,一时影响极大。罗思鼎《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化———读[王荆公年谱考略]》。二是工厂、学校和部队的理论小组和学习小组撰写的文章,都依据“四人帮”的调子,上纲上线,无学术意义可言。三是一些专家、学者经受不住强大的政治压力,违心地跟着撰写了一些著作和文章。1977—1979年学界发表了二三十篇文章批判和矫正“四人帮”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扭曲,并力图澄清一些基本史实,还历史的原来面目。

三、进入20世纪80年头以后,学界出现三种看法:确定说、否定说和不完全确定说。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发表了王曾瑜先生的《王安石变法简论》,世界无产阶级的导师列宁曾经教化说: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对王安石变法的再评价随之而热情地绽开。确定说基本承接了五六十年头以来的确定性看法。否定说又有两种不尽相同的看法,第一种是对五六十年头确定观点的全盘否定:王安石不应算作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王安石变法的客观效果是加重了对农夫的剥削和压迫,阻碍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变法期间阶级冲突照旧尖锐,一句话王安石“富国有术,强兵无方”,应予以基本否定。另一种否定看法是以全盘否定王安石,全面确定司马光,亦即“尊马抑王”为其特色的。不完全确定说,一方面充分确定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的一次重要改革活动,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变法期间生产有所发展,财政状况好转,基本上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另一方面亦指出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给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增加了新的负担。对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是既承认它对商业活动的发展有不良影响,又确定它还有对商品经济发展起主动影响的一面。

20世纪俄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列宁赞扬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於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实力而无法取得成功。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是他可以把中国历史一口气提前1000年。因为变革是对以往的体制或法律的部分否定。最初是少数敏感的发觉者觉察到了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努力,更多人有了变革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给朝廷方面造成必要压力促其革新,也提示朝廷顺应多数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王安石的变革思想,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全部的改革家的思想,是人类思想抗拒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史学界、学术理论界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时间褒贬不一。梁启超则赐予了王安石及其新法以全新的评价:“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唯公庶足以当之矣。”他对王安石的道德情操、学术修养和政治志向赐予了全面的高度确定。

事实上,在梁启超的时代,中国已有一部分先知先觉者已经醒来,于是,王安石就被发掘成变法革新者的精神偶像。

那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是什么?抛开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重要的一条是在执行过程中的扭曲,被异化为官员鱼肉百姓的“正值”手段,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比如,实行青苗法,政府规定利率为20%,官员擅自提到30%,结果新法实行之后连年自然灾难,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政府要平抑物价、抑制私商,官员就用更坏的官商代替私商,市场、货源、价格被政府高度垄断,百姓被盘剥更严峻。虽然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但以民穷为基础的国富却难以持续,社会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我发觉历史上很多次变法失败的缘由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它只是少数醒悟的人从上而下却脱离基层老百姓的变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莫不如此。改革假如不能普惠民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所谓的改革成果也只会是一堆泡沫,最终飘散在历史长河中。

附录古文:王安石变法

帝欲用安石,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曰:“文学不行任耶?经术不行任耶?吏事不行任耶?”介对曰:“安石好学而泥古①,故争论迂阔,若②使为③政,必多所变更。”帝不以为然④,竟⑤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能知卿,以⑥卿但⑦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帝曰:“然则卿设施⑧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⑨之。

①泥古:拘泥于古代

②若:假如

③为:治理

④然:正确的

⑤竟:最终

⑥以:以为

⑦但:只

⑧设施:准备开展

⑨纳:接受

皇帝(宋神宗)想启用王安石,唐介说:“安石很难担当起这个职务。”皇帝说:“(他)文学方面不行信任吗?经术方面不行信任吗?吏事方面不行信任吗?”唐介答:“安石好学但是思想古板,以前探讨的时候,他的思想行为不切实际事理,假如他做了官,(他的)政策确定常常变更。”皇帝却不这样认为,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认为只知道经学数术,不清晰世务,”王安石答道:“经学数术正是用来规划处理世务。”皇帝说:“你认为现在应当先实施什么政策?”王安石说:“要变更现在的风气、礼节、习惯,公布新的法令,(这)正是现在所急须要做的事。”皇帝就接受了(他的看法)。

从中看出王安石自信、心中有数、有大谋略的珍贵品德。北宋政权到神宗执政时,已是病入膏肓,虽有王安石拯危救难,但仍未阻挡其向垂死的边缘滑去。

一、宋神宗的锐气与王安石的壮志

庆历新政夭折了,北宋王朝这辆千疮百孔的破车又重新回到了沿袭旧制的古道,在那里颠簸着、喘息着。一切都照旧如旧,社会痼疾照旧存在,冗官、冗兵、冗费三冗之弊更加严峻。庆历新政失败后,重新驾驭政权的守旧势力变本加厉,社会冲突更加激化,北宋王朝已大厦将倾、摇摇欲坠了。宋仁宗取消一切变法措施之后,就再没有丝毫进取之心了。他置朝事于不顾,每天沉溺于深宫,固步自封,苟且因循又过了十七八年,于嘉八年(1063年)三月病死。他留给儿子英宗赵曙的是一个破烂不堪、奄奄一息的残邦断国。北宋王朝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最终关头。英宗皇帝即位后,曾经决心改弦更张,有所作为,并绽开架式,将富弼、韩琦等新政重臣又都召回京来,与他们共同探讨积弊之源以及裁救之策。英宗虽然励精图治,志在有为,但是他只成了历史舞台上的一个匆忙过客,在位仅4年,还没来得及施展他的志向就因病弃世而去了。北宋王朝更加破败不堪。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年仅20岁,朝气蓬勃的神宗赵顼即位了。宋神宗面对着百年之积的衰败局面,立下宏图大志,誓欲乘风破浪,有所作为。神宗自幼便痛心于仁宗皇祖屈服于辽、西夏的国耻,不满于朝廷上下萎靡不振、百无聊赖的精神面貌。他勤奋好学,立志要强国雪耻。在他身居东宫的岁月里,常常废寝忘食,为此内侍时常加以督促。当内侍告知他应当吃饭了时,他便回答说:“我兴致正浓,不感到饥饿。”直到英宗皇帝再派内侍传令休读才作罢。

神宗登基后,志向远大,富于朝气,他急于物色理国之英才。正是在皇帝求治之心的感召下,曾一度寂静的宋廷又被要求改革的剧烈呼声打破了。天空又出现了一道霞光,将庆历新政后覆盖在人们心头的阴霾慢慢驱散,多数改革志士又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王安石便是这一时代契机之下涌现出的卓越人物。熙宁元年四月的一天,王安石宅第门外喧闹非凡,原来是皇帝派人传旨宣安石马上进宫议事。王安石领旨谢恩之后,两行热泪顺颊而下。是啊,王安石经验了多少年的期盼,为了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他曾怎样的焦虑、苦痛、悲观啊!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于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诞生在抚州临川的一个官员家庭。王氏一门,从叔祖王贯之登进士起先起家,父亲22岁中进士,王安石也是在这一年龄时中了进士。他之所以能学有所成,是因为他自幼就立下了鸿鹄之志。早在17岁那年,安石跟随父亲到了南方大城市金陵,在那里他的思想起先成熟,相识有了重大飞跃。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一诗中,记载了他的这一变更:G2!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耀无停晖。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家寥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逻相C3C这首诗是在叙述他自己正襟危坐,思索人生的情景。时间消逝,男儿当立志,谢绝婚丧庆吊之应酬,潜心攻读,最终要学到经纬之才,行稷、契故事,学伊尹辅君,在王安石年仅17岁的心灵上,就希慕着远古先祖契和后稷,立下了学以致用、经世治国的远大志向,由此也奠定了他日后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奋战一生的思想基础。

庆历七年(1047年),王安石被派往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一带)当了知县。在那里,他兴修水利,兴办学校,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致使鄞县人民恒久怀念着他。在王安石38岁的那年,也就是仁宗嘉三年(1058年),因为他在地方政绩卓著,被朝廷任命为中心三司度支判官,以总理全国朝政。当时正值仁宗末年,自庆历新政失败后,朝野上下一片寂静。然而已在地方供职十六七年的王安石,靠着对社会弊病的体察、对民间疾苦的感受,以及他那颗报国的炙热之心,决心在新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试图使仁宗皇帝能重新觉醒,能再一次掀起改革浪潮。于是,他到任不久,便把多年思索的治国之策,整理成一封洋洋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进献给仁宗皇帝。万言书首先指出国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对外惧怕“夷狄”,对内财力困穷,风俗日衰。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现行法度陈旧,必需予以变革,才能合乎先王之政。改革的关键是培育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等等。王安石同时也提出了人才的培育要做到“教之、养之、取之、任之”四个环节。所谓养才,即提高官俸,高薪养廉;取才是通过考察实际才能确定是否选拔;任才就是以德任之,而不是凭资格年限。王安石的这一变法理论与范仲淹吏治改革有相同之处,它可以说是庆历新政的持续。同时,他所提出的救治社会弊病方案也成了日后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万言书呈给仁宗皇帝后,根本就没被当一回事。仁宗原来就懦弱平凡,胸无大志,也无治国之才,晚年更是沉溺深宫,几乎不问政事。王安石未遇明主,万言书如一根鸿毛,扔在一潭死水之上,没有溅起任何涟漪。为此安石曾非常苦恼,他眼看北宋政权已病人膏肓,却拒绝用药医治,有什么方法呢?皇帝没有变法图治之心,身为人臣,也无能为力。安石只能尽心思虑,勤于职守,将本职工作做好。正因为他的勤勤恳恳,两年之后,嘉六年(1061年)安石被调任知制诰,担当起草皇帝吩咐等机密文书工作,成了亲近皇帝的侍从官,地位也随之提高了。王安石充分利用了与皇帝接近的机会,时刻宣扬自己的救国救民主见。虽然屡次遭到仁宗的拒绝,但他总是锲而不舍。万言书石沉大海,他又上了一折《上时政疏》,重申了培育人才、改革法度为当务之急的主见,并且列举了后梁、后唐、后晋帝王不用贤才、不修法度以至亡国的先例,直言相劝仁宗皇帝以此为戒。仁宗皇帝疾病缠身,已无力也无心去整理国事,更不会接受王安石之建议去励精图治,变法图强了。王安石在仁宗一朝,虽位居显赫,但终因志向难施,而郁郁寡欢。他寄希望于将来,信任自己不会终生不得志。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机会最终来到了。神宗年轻有为,刚毅果敢,富于朝气,他早知王安石之贤,即位后便确定起用此人。

早在神宗为皇子时,就已对安石之名有所耳闻。当时王安石的挚友韩维任颍王府记室参军,常常给皇子赵顼讲经论义,得到了赵顼的高度赞许。而每次韩维都说:“这是挚友王安石的学说。”神宗由此对安石产生了极好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变法精神与神宗所追求的富国强兵思想不约而同,神宗锐意进取,便非常器重安石。神宗初继,他的进取之心,使很多迷茫中的仁人志士看到了希望,他们又都纷纷行动起来,力主变法事宜,司马光也是其中之一。早在仁宗时期,司马光就曾经说过,因为时势变迁,对旧的统治方法不能一味地因循,应有所厘革,革除弊政。他曾向仁宗进言,朝廷要斟酌时宜,损益变通,并针对冗官、冗费问题,提出详细的改革措施,建议随材用人,破格提拔,变更只按出身资格的选官制度。对冗兵问题,他提出务精不务多的选兵原则。神宗即位,他上书指出:国家财政困难的根源是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五个方面,必需深思其患,力救其弊,裁减国家用度,他的根本主见就是节制国家所用,即节流,与司马光不同的是,王安石则以开源为原则,他的宗旨就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即以开发财源的理财之道来解决国贫民穷的窘况局面。这样在如何变革,改些什么问题上,两位天下大贤发生了严峻的分歧,而且这种分歧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深化,竟达到水火不容、完全对立的程度,这是中国改革史中少有的现象。

神宗皇帝更看重王安石的开源理财之道,便特召王安石入殿,商讨国家大事。这才有了皇帝派人到王府受官宣召之事。王安石最终得到了神宗的重用,此时,他已年近半百,然而他那颗忧国忧民之心还照旧年轻,即将觐见明君神宗,他感到自己苦苦等待几十年施展志向的时机最终来临了,激烈的心情无以言表。王安石驱车快马加鞭来到皇宫之外,早有侍卫禀报神宗,神宗赶忙宣召,君臣二人一个是求贤若渴,一个是久期明君,他们如久别知己,最终相见。神宗见安石布满岁月沧桑的脸上满载了睿智,不知不觉对安石肃然起敬,于是一场确定王安石命运的谈话起先了。神宗首先说道:“朕久知爱卿之名,今想请教爱卿一事,不知当今治国应从何处入手?”王安石回答:“臣启陛下,当今治国,应以择术为先。”神宗对此很感爱好,接着问道:“那么选择何术方能治国呢?,安石回答说:“自北宋建立百年来,由于理财无术,致使民不富、国不强。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从理财入手。”王安石的这一治国理论大合神宗心愿。他又进一步问安石:“唐太宗此人如何?”言外之意,自己是否能建立唐太宗之功勋。安石笑了笑说道:“陛下岂能以做唐太宗就满足了呢!应以尧、舜为榜样,享有唐尧虞舜之圣名。”王安石仍恋恋不忘他自幼立下的要为稷、契,追随明主,辅佐圣君的壮志,他认为神宗就是他所追寻的圣主明君唐尧虞舜。他将其平生所学倾囊相送,恨不得朝夕瞬间便实现他的幻想。神宗对安石高远志向也非常观赏,他兴奋地说:“非卿不能为朕推行新法,朕当以政事任卿。”君臣相知,一见如故。事后安石又遵神宗之命,写了《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指出北宋政府17条不尽人意之处,最终大声呼吁:大有为励精图治,正在今日!神宗对此非常满足,他曾毫不隐讳地对安石说:“自古以来,君臣之间像朕与卿这样如此相知的,极为罕见。”宋神宗要重用王安石实行变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朝中那些安于陈规旧俗的元老重臣,听说王安石要变革天下弊政,便惊恐万分,参知政事唐介毫不掩饰地对神宗说:“安石不行以授大任,假如让他当宰相,唯恐将来会变更成法。”说的多么干脆明确,祖宗之法不行变,无论谁为相,只要变更法度,我就反对你,这就是守旧大臣的心声。当年庆历新政时的改革斗士,这时也都心灰意冷,锐气消磨了,他们或者是根本就不情愿变法,或者是与王安石的变法主见不同,总之是对王安石入相持坚决的反对看法。富弼是庆历新政的主要人物,这时看神宗果真要有所作为,竟对神宗说:“陛下临朝未久,应当首先布德施恩,愿20年不谈兵事。”神宗一听。跟自己的富国强兵之治根本不相符合,便默不作声。富弼也知道自己在神崇一朝不会得志,便一再恳求罢相。神宗于是问他:“卿即去,谁可代卿呢?”富粥立刻举荐文彦博,神宗没有说话,缄默了许久,又问:“王安石怎样?”富弼这回也以默默无语表示异议。神宗即位,韩琦也继富弼之后罢相,神宗挽留不住,便问他:“卿去,谁可属国,王安石如何?”韩琦说:“安石做翰林学士绰绰有余,而辅佐陛下从政则确定不行。”神宗见欲起用王安石却找不到支持自己的人,他便问有变法之志的司马光,请他说一说王安石这人如何。司马光与王安石早有争议,他不赞同王安石的理财主见,就对神宗说:“有人说安石奸邪,这种毁谤是有些太过分了,但假如说他不懂事理,人又执拗,这却是事实。”神宗一听,此言与反对王安石入相无二意,他在朝廷元老重臣中几乎找不到王安石的支持者。神宗深深地感觉到,欲实行变法,将会举步维艰。

值得庆幸的是,神宗皇帝意志坚决,行事果敢,他没有受舆论的干扰,更没有为反对势力所左右,还出面为安石辩解,说王安石不好官职,不求享乐,算得上贤者。并对安石坚决地表示:“人们对你都不很了解,以为你只知经术,而不晓世务。但我了解你,并真正地须要你,正如唐太宗必得魏征、刘备必得诸葛亮。”王安石满怀信念地说:“唐太宗、刘备何足道,陛下要为尧、舜,臣愿全力相助。”君臣二人都没有被困难和阻挠所慑,他们同心协力,对前途充溢信念。宋神宗最终力排群议,于熙宁二年(1069年)的二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王安石对神宗知遇之恩非常感谢,他决心不负所望,鞠躬尽瘁报答宏恩,并实现自己的毕生夙愿。就这样,历史上著名中外的王安石变法揭开了序幕。

二、均输法引起的争论

神宗问王安石,变法以何为先,王安石说:“变风俗、立法度,是当今之所急。”于是在神宗的大力支持下,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为变法的总指挥部,起先制定各种法度。就在这一年的七月,在淮、浙、江、湖等六路实行均输法。之所以实行均输法,王安石是这样说的:“各路向朝廷所上贡品,每年都有固定数目,以至于丰年时不能多献,等到歉收之年,献贡非常困难,却不敢不如数敬献。此外在远方花成倍的价钱买来,到中都唯恐不得以降半价出售,这样使富商大贾乘机牟取暴利。而今命江、浙、荆、淮发运使总管各路赋税收入,他们掌管钱物,凡是上贡的物品,都要以徙贵就贱,因近易远的原则实行统购。并且要预知京都仓库所存,在货物便宜时多买入,限制货存的有无。过不了多久,就会使国用足够,而民财又不匮乏。”简言之,王安石实行的均输法就是要打破年贡常制,改为丰年多致、荒年少致的原则。以市场供求为准绳,发运使发挥权衡商业的中心作用,限制富商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投机行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挥均输为国家求富敛财的作用,从买贱卖贵的商品流通中牟取利益,从而将原来的商人所赢之利转到国家手中,以此达到富国之目的。

这一变法方案刚刚出台,马上引起了很多人的激烈反对。原来王安石入相,即为元老重臣所剧烈抗议,变法更是在艰难中起步。王安石执政刚刚4个月,守旧派御史中丞吕诲就以十大罪状弹劾王安石,这事让司马光都感到惊异。一次早朝之前。吕诲路遇司马光,司马光小声问他:“今日觐见皇帝,将有何事上奏?”吕诲神奇地一指袖子说道:“袖中所藏弹劾奏文,是对新任参知政事的。”司马光一时愕然,说道:“大家正兴奋喜得新官,你为何要弹劾他呢?”吕诲说:“先生竟也说这样的话,王安石虽然出名气,但固执偏见,唯务改作,天下必受其祸。况且皇上新即位,假如有所图治的话,也只是变更二三个政策而已。假如此人当政,必败坏国事。此乃心头之患,岂容片刻延缓!”说罢,径直上殿,上疏神宗皇帝。他说:“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安石表面朴实随和,实际内心巧诈。臣诚恐陛下只看中他的才辩,久而久之,大奸得道,则贤者尽去,混乱由此而生。臣考察了安石政绩,此人本无远略,只是务于改作,独树一帜,美言饰非,罔上欺下。臣深为此忧虑,误天下苍生,必是此人啊。”神宗听了吕诲如此恶毒的攻击,知道他对改革执反对看法。王安石对此不屑一顾,他对神宗毅然表示:“臣以身许国,只要陛下处分的理直义正,臣绝不会因怕人毁谤而束缚自己的行动。”神宗见安石有着大无畏的精神,非常感动,当即罢去了吕诲的御史中丞职务。此事过后,反对派的攻势并没有结束,均输法出台之后,反对的浪潮又接踵而来。为实施均输法。朝廷任命薛向为发运使,并拿出内府藏钱500万缗、供米300万石作为均输之用。薛向又恳求朝廷设置官属,帮助办理均输事务。这一政令,又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小吏,群起而攻之。御史刘琦、钱[5,7]岂[G3]页[]等上疏攻击薛向,他们说:“薛向小人,借口贷钱之便,随意变更法度,即使有所收益,也是侵夺商贾之利。”还说王安石是“奸诈专权之人,岂能任其混乱国纪,愿早罢逐,以告慰天下元元之心。”苏辙对均输法也坚决反对,他说:“如今实行均输,首先就设官置吏,所用经费已经很多,再加上官吏接受贿赂,官府收购物资,确定比民间的还要贵,到出售时,所表现出的弊端与以前定会没有两样。臣唯恐此钱一出,再难收回。即使稍获小利,也远不如从富商那里征收税额之多。”

苏辙的这一忧虑是基于对朝廷命运的考虑,并不是对改革派的恶毒攻击,这在新法刚刚实行,还未见其收效的时候,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此疑虑,是可以理解的。神宗不纳其言,也没有对他实行什么制裁。而知谏院范纯仁却不同了,范纯仁并不是忧国忧民,提出合理建议,他是看法明确地反对变法。他对神宗说:“现在效法桑弘羊行均输之法,聚敛百姓财宝,使民怨沸腾。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之术蛊惑陛下之心,实在是急功近利,欲速不达。路途遥远理当驱驯马而至。办大事不行速成,人才不行急求,积弊不行顿改,否则必为奸佞之人乘虚而入。请陛下速罢免安石,此乃众望所归。”此番言论,神宗已听得够多的了,他为了扫清变法道路上的障碍,将这些反对变法的人都一一罢黜,范纯仁也不能幸免,被贬和州。即便如此,反对势力仍屡罢不绝。刑部刘述也上奏神宗,诋毁安石,他说:“安石行事偏颇而立新议,陛下不察实情而盲目听其之言,使天下为害。先朝所立制度,自应世世代代固守勿失,而今却事事更张,废而不用。如此奸诈专权之人,岂能任之处于朝堂而乱国纪,愿早日罢免王安石以慰天下之人。”面对刘述等人的叫嚣,神宗皇帝赐予王安石以有力的支持,最终将刘述及其同党丁讽、王师元等6人撤职。变法如此艰难,仅一个均输法就使这么多人站出来并不畏神宗的强权制裁而公然反对。王安石对全部的造谣诬蔑诽谤都坦然处之,他坚信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正确的,把“人言固有不足恤”作为他的格言,并义无返顾的接着实行变法。

三、围绕青苗法的政见分歧

在实行均输法后两个月,王安石又出台了青苗法。青苗法是指在青苗不接的时候,由政府主动向农夫发放贷款救急,一年按季节发放两次,夏料在正月三十日以前,秋料在五月三十日以前发放完毕,随夏秋两税偿还,收取二分利息,如超过规定数额收三分息。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高利贷者在青黄不接之际强取豪夺,保证农夫赴时趋势,不误农时,同时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可以说,王安石实行青苗法是以农夫利益为重的,同时也是富国之举。可谓利国利民。王安石在鄞县当地方官时就曾经在一县之内实行过青苗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另外,陕西转运使李参也曾做过类似试验,数年之后,官府由粮储不足而转为廪有余粮。实践和理论都表明,青苗法会有利于限制大地主、大商人的盘剥,减轻农夫一些负担,并能增加国用。按理说,此法是应当得到大臣们支持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青苗法所引起的争议和反对比均输法还要激烈。

制定青苗法时,在条例司内部就遭到了苏辙的反对。苏辙本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中坚力气,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官,与吕惠卿一同共事。但在均输法实施之后,他就表现了自己的忧虑之情。制定青苗法时,他又提出不同看法,他说:“把钱贷给百姓,并收2分利,本意是救民,实际并非如此。放贷款之时,官吏贪污受贿,虽有法不能禁。钱到百姓手里,虽良民也不免妄用,等到收纳本息时,虽富民不免逾期不还。到最终,则定要用刑惩处,州县定会生乱,社会将不太平了。”苏辙的见解也并不是丝毫没有道理,官吏的确有贪污受贿之嫌,百姓也有贷款简单回收难的可能。但是他的调子过于悲观,与王安石锐意改革的朝气格格不入,一怒之下,王安石免去了他的检详文字官职务,出为河南府推官。但是,除苏辙之外,还有更多的人对此提出异议。富弼在出判到亳州之后,他在那里拒不推行青苗法。外任青州太守的欧阳修剧烈要求朝廷停止散发青苗钱。翰林学士范镇也认为青苗法行于唐之衰世,不足以效法。其中苏轼和司马光不仅仅对青苗法有异议,而且对整个变法都提出了质疑。苏轼为开封府推官,他向宋神宗上《万言书》,提出自己对变法的看法。他认为新设立的条例司,使原来就臃肿的官僚机构更加浩大;青苗法推行,将来必有暴官污吏以抑配法强迫百姓借钱出息,使孤贫不济之人铤而走险,成为社会的动荡因素。他对均输法也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均输法在汉武帝时就实行过,结果是严峻破坏了商业的正常秩序,盗贼日盛,几乎造成社会动乱。简言之,均输、青苗法在苏轼看来是亏官害民,得不偿失。对新法反对最为激烈的当首推司马光。司马光与王安石政见的分歧自神宗起用安石变法的那一天起就起先了。他们原来是一对好挚友,但是在如何变法,都变些什么问题上发生了冲突冲突。司马光认为,国家的财政困难在于冗费过多,应针对冗费实行改革。他认为王安石所主见的理财之道是盘剥人民,所谓“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桑弘羊欺瞒汉武帝之言。他以节流理论为基础,对王安石实行了全面的否定。首先他建议撤销制置三司条例司,他说,国家要解决财力不足,应依靠原来的转运使、知州、知县等机构恭俭节用,如今却又增设新机构,以冗增冗,定会使国家更加危机,百姓骚动。其次散发青苗钱,不仅会使官吏倚仗权势,贪赃枉法,骚扰百姓,而且还会使常平使为了多散立功,不问贫富,按户强行抑配。贫者得钱后转瞬就用完了,到时无钱偿还,为了躲避官府催逼,必四处逃匿。仅剩下的富户要偿还几家应交之钱,这样势必使贫者都逃了,富者也变贫困了。朝廷散发的数千万缗青苗钱,原来就是人民的血汗钱,而十年之后,富人家都变贫困了,青苗法也被破坏了,国库也变空虚了,到时再遇上天灾人祸,势必造成老弱者转死沟壑、青壮年聚为盗贼。他建议朝廷趁着事态还没有恶劣,尽快撤销制置三司条例司,追还诸路常平使。他恳请皇上赶快下令追还青苗钱,对已散发之地,待丰收时催还本钱,也不要利息了,没发散的尽快停止,以免造成严峻恶果。

司马光真情切切,诚心可表,神宗皇帝也不免为之感动。不过司马光也的确过于危言耸听,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的确出现一些官吏不法之事,但此法是经过王安石等人细致论证过的,而且局部试点已证明白它的成效,说明青苗法是可行的。事实也的确如此,有一次,秀州(浙江嘉兴)判官李定,从家乡到京师,他先探望了谏官李常。李常问他:“你从南方来,老百姓对青苗法都怎么争论啊?”李定回答说:“老百姓都说好啊,没有不兴奋的。”李常马上封住他的嘴说:“当今朝廷正为青苗法争论不休呢,请你千万不要讲这样话。”神宗召见李定,李定据实上报了,这使神宗坚决了推行青苗法的决心,对司马的警告也就不予理睬了。可是,司马光还是觉得王安石的变法主见与自己以节约开支为宗旨的理财理论相冲突,并始终坚持着这一相识。所以他不但在神宗面前据理力争,而且还一连给王安石写了三封信,表明自己的看法,对新法提出严厉指责。面对如此激烈的政见分歧,王安石并没有缄默不言,他坚决自己的变法立场,给反对派以有力的驳斥。针对司马光的观点,他写了一封简明的复信,这就是出名的《答司马谏议书》,他说:“今君实所说的,无非是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而导致天下怨谤。而我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吩咐,议订法令制度,经过朝廷探讨修正,再交给负责的官员去执行,这不算侵官;替国家理财,增加收入,不算征利;驳斥错误的言论,揭露巧言善辩的坏人,不算拒谏。而至于怨诽之多,早就在我的意料之中。人们苟且偷生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多半不顾念国事,以附和世俗,讨好众人为善。当今皇帝要除此弊端,我就不再考虑反对者多少了,要出力帮助皇帝来反抗,世俗之众哪能不气概汹汹地诽谤呢?”王安石与反对势力的抗争,得到了神宗皇帝的大力支持,神宗以行政手段将反对变法的人一个一个逐出朝廷。那个曾阻挡李定说青苗法大快人心的谏官李常,看一计没成,又生一计,竟以莫须有罪名上告青苗法的危害,他说:“有州县官名义上散发青苗钱,实际一个铜钱也没发到百姓手里,却勒令老百姓归还利息,致使百姓怨声载道。”神宗一听,很是生气,便责问安石是怎么回事,王安石追问李常,要他说明此事发生在何州何县,由何官将此事上报,李常一听,不觉瞠目结舌,因为根本就没此事,都是他捕风捉影胡乱编造的谣言。神宗明白了事情真相,当即将李常罢官。就这样,因诬陷、诽谤、攻击、疑虑新法而被免官的反对派无计其数。司马光也感到难以在朝廷安家,便也恳求外任,神宗准他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

司马光离开后,朝廷内几乎是变法派的天下了。王安石看到经过自己与神宗的共同努力,变法最终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感到非常的欣喜。几十年的心血没有白流,自己的毕生夙愿最终得以实现,这是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实现的呀!还曾记得,未遇明主时苦苦的等待,年轻有为时壮志未酬的苦闷,还算是苍天有灵,在自己已即知天命之年,明君出现了,这曾使半百的老人怎样的兴奋,自己算是不在此生,最终可以实现自己的志向了。然而变法之初,人们是那样的不理解,甚至毁谤、排斥,以无中生有的事实进行恶毒的攻击,即使是自己的故朋好友!这就是变法之难啊!如今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但是,王安石也清晰地相识到,以后的路同样充溢荆棘。

四、变法的全面绽开

熙宁三年(1070年),神宗擢升王安石为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大权在握了,皇帝对他非常信任,安石自可以坐享功名和利禄,等待着青苗和均输之利,也可以减缓与反对者的冲突。但是,王安石没有这样做,他同全部锐意改革的志士一样,逆境中勇于进取,成功时不骄不躁。他独掌重权之后,以大无畏的气概,将变法有力地推向前进。自1070年至1074年,一项项新法又相继颁行了。北宋政权是在五代征乱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分争割据,军阀混战,社会生产力已破坏严峻。而北宋建国近百年的时间里,统治者一味加强中心集权,农夫根本没有得到养精蓄锐,农田水利破坏严峻。再加上兼并横行,农夫破产,耕地荒芜,社会动荡担心,这也是自仁宗时期改革呼声持续不断的重要缘由。庆历新政,范仲淹还没来得及整顿农业,就在保守势力的一片声讨声中败下阵来。王安石却不同,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顶住了反对势力的强大压力,站住了脚跟,从而才使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了得以解决的可能。变法之初,王安石就深知农田水利是民生、政务、理财的关键所在,所以在成立三司条例司之后就马上派人到各地考察农田、水利、赋役状况,并于变法当年即熙宁二年(1069年)的十一月,颁布了农田水利法。招募流民垦荒,5年之内不入版籍。兴修水利,开挖沟渠,疏浚河道,所需费用,由当地住户依照户等高下出资出料,工程浩大的,政府出钱贷款。北宋政府曾拿出近16万贯钱支付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法的收效非常明显,几年间,政府新开荒田废地达1万多处,共计3600多万亩。同时,治理了漳河、汴河、蔡河、滹沱河等河流。在治理黄河时,先后接受铁龙爪、浚川耙等扒疏工具,将河床淤泥扒起,使其顺焦急流入海,或被冲上两岸,既达到了治河目的,又造出了良田。除此之外,还从石门到三限口开渠灌田达300万余亩。这些基本建设的实施不但在当时对发展生产具有主动意义,而且造福了子孙后代。农田水利法是利国利民的一项重要改革。王安石所推行的一系列新法,其中心环节就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以达到富国的目的。为此,他还制定了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北宋开国以来,政府实行不抑制兼并的土地政策,致使兼并日甚,田籍不清,豪族地主侵夺土地,农夫失去土地却不能免去赋税,被迫逃亡各地,不但严峻影响国家收入,而且激化社会冲突。王安石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制定了方田均税法,也就是重新丈量土地,依据拥有土地的多少、土地质量的凹凸而征收土地税。这一法令的实质是增加国家税收,使赋税负担与土地占有的实况相符合,也在确定程度上缓和阶级冲突。但是它触动的是官户、富豪之家的利益,实施起来相当的困难,成效并不显著,元丰八年(1085年)废除。市易法与均输法的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异曲同工之效。即由国家出资,收买市场上因富商大贾操纵物价而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须要时,再以加年息1分或2分的利赊给一般商贩,限于半年或一年之后偿还。市易法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使豪商大贾们垄断市场的权利受到限制,政府增加了收入,小商贩也不至于遭遇大商人的欺压,市场价格也能相对保持平衡,这对于当时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免役法是王安石着力最多的一项改革措施,因为它所触及的是非等闲之辈的利益。也正因为此,反对变法的浪潮又如潮汐般涌来。

北宋政府的服役制度是承袭前代,实行差役,也就是依照户等轮番在州、县政府内职役。差役制实质上仍属于力役制,是在两税之外,为解决地方官府的劳役需求而额外的加征,给人民造成沉重负担,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朝廷只知役使,无相应的俸饷月银,很多服役之人趁维持地方治安之机谋取外快。针对差役制的弊病,王安石经过两年时间的酝酿和试点。最终推出了免役法,也叫募役法。即将百姓轮番服役改为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此钱由管内住户按户等高下分摊。服役的人家交免役钱,就可以不再服役。而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户,如官户、未成丁户、单丁户、女户、寺观户,都按等级减半出钱,叫助役钱。此外,在雇役征用的正额之外,还加收20%,称为免役宽剩钱,以备灾年之用。募役法改差役为雇役,这在役制史上是一件重大改革。它使农夫从役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有较足够的时间从事生产或经商,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免役法触犯了特权者的利益,势必引起剧烈的反对。豪门贵族享受惯了世世代代的免役特权,如今硬让他们拿钱来雇人服役,使他们觉得很不舒适,虽然他们只需交原来应服役人所交的一半,对于他们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太大的经济负担,但在他们的脑海里已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成见。那就是平民百姓理应去服役。司马光作为他们的代表又出面了,他说:“原来役户轮番更换,还有休息时期,如今出钱免役,服役的人也就再无休息之期了。此外单户、女户等以前从来不服役,而且他们也没有余钱,而今却硬让他们拿钱,即使是鳏寡孤独之人也不能幸免。原来力气是人们生而有之,谷帛为人们耕桑而得,至于说钱,为官府所铸,非民众所私有。而现在制定免役法,就只是惟钱是求,惟钱是用了。丰年时百姓卖粮得钱可以交纳了,然而如遇灾年呢,就得被迫伐树、杀牛、卖田才能交得起免役之钱,如此,人们何以为生!这是对贫苦人民怎样的盘剥呀!”

司马光的论断从表面上看,好像还有些道理,他认为人的力气是与生俱来的,最为廉价的,而粮帛金钱则是辛辛苦苦用劳力换来的,好像是劳动所得要比自身气力昂贵得多。但关键的一点却被司马光忽视了,那就是劳动者本身是生产力的第一大要素,只有人才是社会财宝的创建者!司马光也堪称是社会一大贤达,但是,他却没有意识到这一关键问题。凡夫俗子、乌合之众随之叫嚣,一时间,以反对免役法为龙头的反变法浪潮又甚嚣尘上。新法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出现过某种扰民弊病,反对派借此机会大肆渲染。青苗法颁布不久,又设置了诸路提举官。由于官吏素养参差不齐,的确出现了一些人们忧虑的现象。有些人往往为迎合王安石心愿,尽力去多散青苗钱,以此求功。依据户等的高下不同强制抑配,最终竟造成富民不愿贷或者不愿多贷,而穷困之户想贷却贷不到,百姓对此非常不满。河北安抚使韩琦上疏说道:“臣依据青苗法的诏书得知:此法力在施恩于民,以防富商大贾趁青黄不接之际高息放贷,高利盘剥。如今执行起来,却按户等制定借款数额,而且三等以上户还可以多借。孰不知,上等户历来都是兼并之家,官府以三分利借钱给他们,事实上是放钱取息,与变法初衷相违反。此外,贫民贷款简单还款难,会出现很多连锁问题。陛下假如能躬行节俭以化天下,自然会国用有余,又何必派使臣纷纷四出,岂不令人费解。臣恳求罢免诸路提举官,一切照旧法行事。”

皇帝看过韩琦的上疏,有些惊讶,不禁皱紧了眉头,他把疏放在一旁,自然自语地说道:“韩琦还真是个忠臣,虽身在朝外,却不忘国事。朕起先以为青苗法可以利民,没想到竟害民如此。提举官怎么能硬行摊派呢?”王安石一听皇帝之言,不觉对韩琦怒火中烧,他深怕神宗动摇变法意志,影响变法的整个进程,于是针对韩琦所奏说道:“假如说桑弘羊垄断天下财货,以供皇上私用,可以称他为兴利之臣。而如今陛下行青苗法是为了资助百姓,至于说适当的收取利息,这也是周公当时所制定的法令,其目的在抑制兼并,赈济贫弱,而并不是为了满足私欲,怎能说臣是兴利之臣呢!”安石说完,用眼睛的余光偷偷地看着神宗皇帝。只见神宗目无表情,这与平常安石奏事之后皇帝都面呈喜色形成显明对比。安石不免一惊,怎么,今日自己说的不对吗?莫非皇上对自己不满了吗?事实的确如此。神宗皇帝看了韩琦的上疏之后,心里总觉得不是味道,青苗法竟出现扰民现象,与自己的初衷相违,这使神宗闷闷不乐,对王安石的辩解也是充耳不闻了。这一次是皇上对安石的首次不信任,也是王安石变法面临着更大阻力的起先。面对反对势力的强大压力,若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就会失去坚毅的后盾。于是王安石实行了以退为进的战术,称病不出了。王安石不上朝了,神宗便想起了司马光,准备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主持变法。司马光接到神宗诏书之后说:“陛下之所以用臣,是因为臣直言进谏,一心为国吧。然而只是赐予臣高官厚禄,却不听臣之言,则是朝廷用错了人。假如臣只是以禄位自荣,却不能救民于水火,那臣与盗贼无异。陛下假如能取消制置条例司,追回提举官,不行青苗、免役法,那么即使是不用臣,也是对臣的赏赐呀!”神宗一听这话,马上明白司马光已经和王安石格格不入了。虽然他也曾在英宗朝提出过以募人之法代替差役,其实质与募役法宗旨完全相同,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他已由最初的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转变为全盘否定变法,这对于还企图以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目的的宋神宗来说是不能接受的。相比之下,还是安石变法合乎自己的心愿。韩绛等人早已看出帝意,便劝告皇帝挽留安石。王安石原来也并非真想辞官归田,君臣二人又一拍即合。王安石上殿谢恩,君臣相见,相互对视了良久,最终同时一笑。就这样,多少不快、隔阂以及委曲都在这相视一笑中化解、消融了。安石对神宗说:“内外大臣、从官、台谏们,他们都企图破坏先生正道,而阻挡陛下变法,所以才闹得朝野上下争论纷纷的。”神宗也认为是这个道理,便又与安石相知无隙,安石又坚决地踏上了变法之路。

韩琦见前功尽弃,便更加变本加厉指责王安石引用周礼蛊惑皇上之心。于是,皇上下令:凡是韩琦奏文一律压在条例司内不予上报。神宗派遣二位心腹太监(也是王安石的死党),到各地考察了解实情,二人回来后,都极言变法乃民心所愿,而没有出现强制抑配青苗钱之事,神宗对此深信不疑。久经磨难的王安石再一次经受住了风雨的洗礼,他的变法意志更加坚决,行事也更加果敢了。王安石除了推行均输、青苗、免役等理财方面的变法措施之外,强兵也是神宗与王安石所追求的目标,于是推出了保甲法、保马法、省兵置将法等军事方面的改革。宋太祖赵匡胤为防范武将专制其兵,创立了更戍法,官兵时常更换,结果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同时冗兵问题始终是困扰着宋廷,是百年来难以解决的症结之一。针对这一弊端,王安石实行改革,划定禁军防守区,不再将军队调来调去,并由固定将官,对禁军就地加以训练,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士。同时,裁并原军营、诸路厢军,限定军队人员,规定应役年限。至此,冗兵之数大减,军费开资大大削减,军队战斗力却有所增加。北宋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冗兵问题被王安石解决了,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改革。保甲法是把农村民户按保编制,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每家有两丁以上,出一人作保丁,对保丁加以训练,并逐步走向正规化。农忙时务农,农闲军训,既不误农时,又加强了地方武装,既削减了兵员,又加强了地方统治。保甲法成了王安石的得意之作。保马法就是由保户养马,赐予养户确定的酬劳,但是养户要负担很多责任,诸如马死赔偿等等,而且还规定养马限额。它有利于政府的节约开支以及强兵备战,实现了利国之目的。王安石在推行新法过程中,他深深地意识到有一批精明强干、热心改革人才的重要性,于是进行了教化和科举方面的改革。整顿学校,改组高校,把反对变法的学生统统罢退,统一编定教材,规定科举考试科目,为培育好用人才创立了良好条件。王安石大张旗鼓地改革,在富国强兵方面,收到了确定的效果。如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到元丰年间(1078一1085年),中心和地方府库无不充盈,可以支付20年之用。北宋边防也得到加强,熙宁五年(1072年)即变法的高潮时期,经略安抚使王韶曾战胜西夏,收复了200年前唐中叶以后失陷的熙河等5州、幅员2000里的土地,这是北宋历史上少有的成功,是变法在确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的有力证据。

五、王安石罢相与变法的废弃

但是,变法终究是触动了大官僚地主阶级、大商人以及王公贵族的利益,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放弃对变法的阻挠,想方设法破坏变法,以达到最终取消新法的目的。虽有王安石坚决的斗争,但是终因反对派的势力过于强大,变法在风雨飘摇中倾斜了。在古代,由于缺乏科学学问,对地震、山崩、星变等自然现象,长期得不到正确说明。反对派就是用灾异天变,天变降罚作为舆论武器,对变法进行破坏。一天,王安石奏请皇上派人浚治漳河,这原来是件利国利民、造福子孙万代的好事。但是那个曾经说“祖宗之法具在,不须更改”的文彦博马上站出来反对,他说:“只有百姓得以安静,才可能一心务于劳作,国家财用才能丰足,而如今动众扰民,恐为不行。再者,漳河许久不修,也没见有什么坏处。而且即使是河流改道,不流向西,便流向东,十年河西,十年河东,此害彼利,此利彼害,还不都是一回事。”这番谬论简直是荒唐之极,他在不遗余力反变法中表现得是那么无知,神宗听了也觉得是无稽之谈,并没往心里去,治理漳河如期动工了。但是之后不久,京东、河北等地突然大风骤起,狂风怒吼,天昏地暗,直吹得人摇树动,三日不绝。人们都惊恐万分,连神宗皇帝也不知所措了。这时台谏官刘挚趁机对神宗说道:“陛下,如此恶风,乃是天降灾异,这是人们开工动土,惊动了天神,才使天神兴风作浪,降下灾祸。假如接着下去,以后不知还会有什么天灾驾临 呢。”神宗一听。马上惊惶起来,神宗虽然算得上是一位开明的君主,但在神奇未解、信奉神灵的年头,大多数人都信奉天命,神宗也不例外。如此狂风乱作,再加上刘挚之言,神宗感觉到这是上天对自己做错事的惩处,于是下令停止漳河水利工程。王安石察觉到了反对派的专心,马上上书神宗,指出天刮风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无关,并极言修漳河之利。神宗有所觉悟,收回成命,水利工程得以接着进行。这一风波算是过去了,但在宋神宗的心里,却留下了一道阴影,他对天的威力不免已产生了恐惊心理。

反对派等待机会,借题发挥,这样的机会最终又来了。公元1072年的一天,华山突然崩裂,京都再次哗然。文彦博又一次上书恐吓神宗,他说:“这是因为实行市易法,侵扰了人民的利益,民怒,才使华山倒塌,这莫非不是天在警告我们吗?”神宗一听,马上又胆怯 起来。与此同时,又偏偏赶上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反对派更以所谓天怒人怨为依据,反对新法。神宗胆怯 天罚,为此坐卧不宁,忧形于色,常常长嘘短叹,想将不完善的法律罢去。王安石反复开导神宗,跟他讲天鸣地裂、河水泛滥、石殒星移等都是天依据自己的规律运行而与人间事情毫不相干的道理,有时二者间或相遇,那只是一种巧合。至于水旱灾难则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唐尧、商汤盛世也在所难免,这不足以使人忧虑,当务之急就是只要做好人为之事就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