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_第1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_第2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_第3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_第4页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教材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1课水乡的桥课题名称:第2课现代的桥课题名称:第3课漂亮的小船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亲近自然课题名称:第4课园林小亭课题名称:第5课晨练的人们单元主题:第三单元感受城市生活课题名称:第6课上海的弄堂课题名称:第7课流动的车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8课强烈的色彩课题名称:第9课我们的社区单元主题:第五单元体验版画艺术课题名称:第10课材料巧组合课题名称:第11课版画风情课题名称:第12课古朴的纹样单元主题:第六单元装饰生活课题名称:第13课钙塑板拼贴课题名称:第14课让纸条变成画课题名称:第15课纸带穿编课题名称:第16课墙报报头(设计)单元主题:第七单元校园视觉媒体课题名称:第17课图形变变变课题名称:第18课毕业友谊卡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1课水乡的桥隐性渗透:感受水乡的美景,欣赏了解线条疏密的美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教学准备学具:粗细记号笔铅画纸彩纸等。教具:桥的照片,学生作品等。知识要素风景画的取景与构图技能要求: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水乡桥的造型感受线描画的特点创意与表现:从不同角度描绘水乡的桥欣赏与评议:欣赏线条疏密对比的美,评议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业要求基础层面:临摹以桥为主体的风景拓展层面:从不同角度来描绘出水乡的桥探究层面:作画时注意线条疏密对比关系教学重点线条的疏密对比关系教学难点不同角度桥的透视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1.课件展示水乡的桥,感受古桥的造型美。2.展示一种桥的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构图和取景方法。3.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讨论桥的透视。二.探讨与启发1.欣赏两幅对比作品,分析小结:线条有疏密对比,画面才好看。2.演示画面中近景,中景,远景的添画和前后关系的处理。3.启发学生对主体桥的最佳构图的选择。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想象与实践1.学生对主体桥的绘画与表现。2.以添加省略的方法画出完整的画面。3.指导学生认识和应用线条的流畅及疏密的对比表现。4.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个性化表现。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出自己的作品。2.自评作品,鼓励学生的自信心。3.交流、欣赏、互评。4.教师点评。5.课后延伸。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2课现代的桥隐性渗透:感受现代桥梁的美,了解现代桥的各种造型和功能,激发热爱科学的感情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色彩颜料、记号笔等教具:现代桥的图片,学生作品等知识要素桥的造型与透视现象技能要求: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发现现代桥的造型美,感受现代科技的伟大创意与表现:以临摹的方法表现出现代的大桥欣赏与评议:说说自己或他人所画桥梁的造型特色作业要求基础层面:用临摹的方法画出现代的桥拓展层面:表现出桥梁的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探究层面:画出桥梁的造型特色教学重点不同造型结构的桥梁的表现教学难点画面中远大近小的透视现象的表现教学过程一.欣赏与讨论1.课件展示不同时代的桥梁,让学生一同周游世界,了解桥的发展历史。2.欣赏及分析桥的造型、结构及功能。3.小组交流小结分析桥的形式:斜拉桥、悬索桥、钢拱桥等。4.讨论分析造桥的科学原理。5.揭示课题。二.启发与讨论1.展示几幅透视效果强烈的图片,让学生分析探讨。2.学生交流小结,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透视的表现方法。3.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学生观看。4.学生尝试初稿,画出大体透视效果。三.体验与实践1.欣赏书上作品,从其中或多媒体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桥梁进行临摹。2.在绘制中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3.画出桥梁的造型特色,并添加环境。4.教师巡视指导(主要针对学生作品中的透视表现)。四.欣赏与评论1.展示出自己的作品,分析存在的透视问题。2.说说自己画出的桥梁的造型特色。3.学生互评,教师点评。4.教师点评。5.课后延伸。单元主题:第一单元城乡美景课题名称:第3课漂亮的小船隐性渗透:了解船的各种造型和功能,发现生活中景物的美教学准备学具:陶泥或造型土、刻刀等教具:多媒体课件等知识要素船的造型与肌理制作技能要求:泥工综合技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的快乐,了解船的造型特点创意与表现:用堆、挖、雕等方法塑造小船欣赏与评议:欣赏自己或他人作品并能会评价作品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用基本方法塑造出一条小船拓展层面:用堆、挖、雕等方法各种方法塑造美观的小船探究层面:小船造型有特点有情趣及不同功能教学重点以各种方法塑造小船教学难点塑造出小船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引入与交流1.欣赏各种船的造型,并分析其特点功能。2.运用谜语、故事导入,讲述关于船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船的兴趣,从原始时期的独木舟、古代帆船、各类渔船等,直到江南水乡的船。3.引入课题。二.发现与尝试1.多媒体的演示的制作过程。2.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及各种工具的选择应用。3.尝试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压印、刻制、刻印的效果。三.制作与指导1.学生用堆、挖、雕的方法塑造小船。2.配上顶棚及小物体,注意连接的牢度。3.搭配人物增添生活情趣。4.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与评价1.学生自评、互评:①讲述船的功能及相关的小故事;②讲评自己做船的体会及优点或不足;③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优点及不足。2.教师点评,总结:①针对作业技能;②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③针对评价。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亲近自然课题名称:第4课园林小亭隐性渗透:了解“亭”这一建筑的特点,以及它在园林中的地位;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园林亭阁教学准备学具:陶泥,泥刀等教具:园林小亭的照片及学生作品等知识要素感受浮雕的魅力技能要求:泥工综合技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民族文化创意与表现:用泥工技法制作有中国特色的园林小亭欣赏与评议:发现各种泥工技法所表现出的不同效果作业要求基础层面:用浮雕的方式来建造一座亭阁拓展层面:运用各种泥工技法深入刻画细节部分探究层面:能用夸张的手法,创作有特色的作品教学重点抓住亭阁的特征,大胆的表现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并配合夸张的手法来完成亭阁的“建造”教学过程一.回忆与欣赏1.出示并欣赏浮雕作品。2.交流感受,回忆有关浮雕的知识点。3.归纳小结浮雕的特点。在平板上做出半立体效果。4.出示课题。二.体验与讨论1.欣赏各类泥塑浮雕作品。2.分组讨论这些作品中不同的制作技法。3.发现制作步骤,讨论相关要求:造型可以用整体块面也可以用线条来完成;细节可以用叠加、刻印来完成。4.夸张表现阁亭的主要特征。三.制作与指导1.学生实践操作:制作一块底版,外型先不必确定;大块面形状可以另做底版,在它上面切出所需要的形状,然后粘贴在一起;小块面形状可用上面的方法,也可用搓出来的不同粗细的线条来完成;在细节部分加以精细刻画;最后修改整个底版的外型。2.可进行合作作业。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2.组内交流成功之处。3.互评,教师评议:是否抓住阁亭的主要特征?是否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泥工技法?细节部分的刻画是否精到?块面与线条的组合是否协调?单元主题:第二单元亲近自然课题名称:第5课晨练的人们隐性渗透:感受人物的动态美,夸张的美教学准备学具:陶泥或造型土教具:多媒体课件等知识要素人物动态与造型夸张技能要求:泥工综合技法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玩泥巴的乐趣,感受人物的动态美创意与表现:塑造出动态夸张的人物欣赏与评议:欣赏互评相互的作品,发现他人的创造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塑造出一个动态的人物拓展层面:塑造的人物特征明显,动态夸张探究层面:塑造的人物有个性,服饰与动态相结合教学重点人物动态的夸张,特点的表现教学难点设计出有个性,不同神态的人物教学过程一.欣赏与导入1.在欣赏集体中仔细观察,交流探讨动态夸张的表现手法(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变化)。2.请学生模仿各种动作表演并观察。3.揭示课题。二.尝试与思考1.观察课本上的各种动态人物,及四肢的动作变化。2.画出设计草稿,可以边演示边设计,注意动态的夸张表现。3.教师简单示范,学生观看。三.创作与指导1.讲解严实操作要求:①先捏塑人物的身体;②捏塑四肢、注意夸张变化;③添加雕塑小物品及衣纹服饰。2.教师巡视指导:①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创作稿;②对人物夸张动态的表现;③鼓励个性化的创作。四.展示与评论1.将作品放在实物摄影仪下,进行自评互评。2.展示作品。3.组内交流成功之处。4.互评,教师评议:是否抓住人物动态的主要特征?是否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泥工技法?细节部分的刻画是否精到?单元主题:第三单元感受城市生活课题名称:第6课上海的弄堂隐性渗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规律,用平行透视的规律描绘生活中的场景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水笔或铅笔等教具:马路弄堂照片及学生作品图片等知识要素平行透视技能要求: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马路弄堂,感受浓郁的历史风貌,体味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创意与表现: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带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马路弄堂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中对透视现象的表现和线条疏密组合的美感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运用平行透视的原理画出有透视感的弄堂或道路拓展层面:能够在场景中添加一些生活中的人物探究层面:能够运用线条的疏密关系表现作品教学重点感受平行透视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平行透视规律,表现近大远小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欣赏与感受1.出示马路弄堂的实景照片,请学生欣赏并观察它的特点。2.交流感受。3.教师小结: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称之为平行透视。4.揭示课题。二.感受与体验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2.讨论他们是怎样处理物体的长、宽、高的。3.教师归纳并示范:与地面垂直的线条仍旧垂直不变;与视线平行的线条仍旧平行不变;纵深关系的线条都向一点消失。三.绘画与表现1.临摹马路弄堂实景照片:确定弄堂的消失点;抓住大关系进行表现;注意绘画细节,注意分辨长宽高,并按照平行透视规律来画;添加生活中的人物。2.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2.小组内交流绘画心得。3.互评,教师评议:近大远小的透视特征是否明显?是否将每个细节都画准确?线条的疏密关系是否得当?还有哪些地方有这种透视现象?单元主题:第三单元感受城市生活课题名称:第7课流动的车隐性渗透:培养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思维方式,理解各结构间的相互关系,用整体观察的方法理解并描绘的结构和用途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水笔或铅笔等教具:各种交通工具的照片及学生作品等知识要素绘画中的整体观察与表现技能要求:线条流畅有疏密变化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体验并发现设计与功能的密切关系创意与表现:学习用整体观察的方法描绘交通工具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中对车辆的深刻理解作业要求基础层面:用整体观察的方法画出各种交通工具拓展层面:注意车辆结构的相互关系探究层面:在主体结构上画出丰富的细节部分教学重点用整体到局部的方法,逐步深入刻画车辆教学难点交代清楚各结构与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教学过程一.体验与发现1.出示车辆各部分的名称词语。2.请学生讨论各部分间的从属和平行关系,并将其分层罗列。3.得出结论:找到主要部分。4.教师小结:先确定主要部分,再确定次要部分,依次类推,逐步细化,这叫做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5.出示课题。二.观察与讨论1.欣赏并分析教材中的绘画步骤图,发现与平时画法的不同之处。2.交流感受。3.讨论、了解从整体到局部的绘画步骤,及其便利之处。4.教师归纳总结。三.绘画与表现1.学生作业:用铅笔画出几大主体部分,确立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各主体之中画出它们的细节部分。2.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与评论1.展示作品。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画法的。3.互评,教师评议。4.课后延伸。单元主题:第四单元走近大师课题名称:第8课强烈的色彩隐性渗透:生活中的景物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夸张生活中的色彩表现有强烈对比色彩关系的风景作品教学准备学具:铅画纸、水粉颜料、毛笔等教具:大师作品图片等知识要素对比色在风景画中的运用技能要求:作画大胆,色块明确教学目标体验与发现: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强烈的色彩对比创意与表现:用色彩对比的方法,临摹大师的作品欣赏与评议:发现他人作品的对比色调及轻松的笔触作业要求基础层面:能临摹大师的作品,画出对比效果拓展层面:能改变大师作品的对比色调探究层面:能用明快强烈的色彩、轻松的笔触表现作品教学重点感受大师德兰作品的特点,并临摹大师作品教学难点能运用色彩对比规律,表现大师的作品教学过程一.游戏与导入1.出示一些有对比字词的成语或词组。2.请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部分字词的对比关系。3.请学生讨论、交流包含有对比关系的颜色的成语或词组。4.出示色块,请学生配对,发现有强烈对比效果的色彩。5.揭示课题。6.教师小结:对比色有红绿,黄紫、蓝橙等。二.欣赏与体验1.欣赏大师德兰的绘画作品。2.交流感受。3.教师简介并小结:法国画家德兰是野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