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情境一初识人力资源管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人力资源管理
的基本功能;
2.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
别;
3.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环境;
4.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课时分配
共3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和面临的挑战
2.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3.人性假设理论
四、教学大纲
任务一认识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及其相关的概念
(-)人力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质资源相对的概念,是指能够推动特
定社会系统或组织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人员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概念
人口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总和。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含于人口资源中,通常是指18岁至60岁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
动能力的人口群体。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
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调控和开发的
管理过程,通过协调人与事的关系,处理人与人的矛盾,充分发挥人
的潜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个
人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I.发展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性,指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手段和方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地完善和提升。
2.综合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指人力资源管理所涉及的因素非常复
杂,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组织、民族、地域和人的生理、
心理等内外因素,否则,就可能导致管理的失灵。
3.实践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性,指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作为过去管理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另
一方面还能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和完善。理论归根到底是为实践服务
的。
4.地域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域性,是由各地的文化、风俗决定的。
5.全局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全局性,指人力资源管理仅仅是国家和组织管理
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是为国家或社会组织全局的管理服务的,不
能离开组织的管理而自成一体。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激励、调
控和开发,具体内容如下。
1.获取
获取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
2.整合
整合是指被招收的员工了解企业的宗旨与价值观,使之内化为员
工自己的价值观。
3.激励
激励是指对员工为组织做出贡献而给予奖酬的过程,是人力资源
管理的核心。
4.调控
调控是对员工实施公平、合理的动态管理的过程。
5.开发
开发是对员工实施培训,并提供发展机会,指导他们明确自己的
优势与劣势,从而确定今后发展的方向与道路。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组织竞争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吸引人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4.有利于科学规范的组织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是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发展进化而来的,但前者较后
者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多、层次更高。其具体区别如下。
1.对人的认识不同
2.工作内容不同
3.工作性质不同
任务二了解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改善员工工作生活质量
2.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3.获取竞争优势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
1.政府的政策与法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对组织活动有着
不同的限制和要求。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一个多元的动态的系统,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
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四大要素。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部分。
4.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科技要素及与其直
接相关的各种社会现象的集合。
5.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和自然气候等因素。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
1.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就是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或要达到的
成果,是组织持续存在的目的和原因,是组织的旗帜,是组织发展的
方向。
2.人事政策
人事政策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观念的集中体现,是作为一切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
3.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
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
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4.领导者
领导者在组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作方式和领导风
格会影响组织中员工个人和工作群体的处事态度、行为方式,以及对
外界反应的特定模式和组织价值观的形成。
5.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人们在共同的工作或活动中,由于抱有共同的社
会感情和爱好,以共同的利益需要为基础而自发形成的团体。
6.员工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每个员工的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社
会背景、技术能力和生活需要各有不同,所以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需
要、价值观和态度。
四、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的挑战
2.技术进步的挑战
3.变化管理的挑战
4.组织重新设计的挑战
5.成本抑制的挑战
任务三解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一、人性假设理论
LX理论的人性假设——经济人假设
麦格雷戈以“经济人”人性假设为前提提出一种管理理论,其核
心观点是在管理中要针对“经济人”的特点,采取金钱刺激与严格控
制等管理措施。
2.行为科学理论的人性假设——“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把重视社会性需要、轻视物质性需要的人称为社
会人,认为人的最大需要是社会性需要,人在组织中的社交动机远比
对经济性刺激物的需要的动机更加强烈。只有满足人的社会性需要,
才能有最大的激励作用。
3.Y理论的人性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
所谓“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
才能,只有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4.超Y理论的人性假设——“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
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
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
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
二、激励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2.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对人类基本需要
的层次等级结构的揭示,对人类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的揭
示,对人类基本需要中优势需要及其转移性规律的揭示。
(二)双因素理论
1.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保健因素:企业政策和行政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
件、薪水、与同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个人生活、地位、安全等。
2.双因素理论的贡献
双因素理论促使企业管理人员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
特别是它们同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因此具有积极意义。
(三)期望理论
1.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激励是一个人某一行动的期望值和那个人认为将会达到其目标
的概率的乘积。
2.期望理论的贡献
期望理论推进了对组织中个人行为和动机作更深刻、更全面的理
解。
(四)公平理论
1.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员工对自己是否享有公平合理的待遇十分敏感。他们的工作积极
性不仅和公司所给报酬的绝对值有关,还受到相对值的影响。所谓相
对值,就是员工对于自己待遇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2.公平理论的启示
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激励
时应力求公平,使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
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
三、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本的取得需要花
费一定的投资才能形成,投资的形式有保健支出、在职培训、正规教
育、成人教育、就业移民五种,其中,最关键的投资是教育类投资;
人力资本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者数量对国民经济的
作用要重要得多;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具有成本。
(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贝克尔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在于:注重微观分析,弥补了舒尔
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注意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收入分配结合起
来。其理论的不足之处表现在:沿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缺乏对
人力资本本质的分析,也缺乏对人力资本全面的研究。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
1.罗默模型
在模型中,罗默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同时也强调
了知识积累的两个特征:第一,专业生产知识的积累随着资本积累的
增加而增加;第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工
2.卢卡斯的经济增长模型
1988年,卢卡斯(R.Lucas)发表了著名论文《论经济发展的机
制》,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把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和索洛的技
术决定论的增长模型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形成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
型。
五、主要概念
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3.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4.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六、教学案例
案例一
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个有成长性的高新技术
行业,但随着公司的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原来的管理制度明显的跟
不上企业的发展需求,表现在:迫于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现行
绩效考核办法往往频繁调整,然而员工积极性并无明显改善,抱怨之
声依然不决于耳。可是,拿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接受的、公正的绩效考
核办法又令企业管理层大伤脑筋,人才流失,难以吸引、留住优秀人
才。
问题:
该公司考核制度存在什么弊端?你打算如何改进的?
分析:
(1)绩效考核办法过于粗旷,绩效考核结果的处理非程序化,缺
乏有效的申诉机制
(2)绩效考核的结果同职业晋升、薪酬分配挂钩过于简单化,人
才的选拔和任免主观偏好较大。
(3)缺乏系统的人才晋升通道,内部晋升通道设计与执行不合理,
薪酬分配缺乏合理的业绩依据,薪酬与岗位职责、业绩考核脱节。
(4)对高层管理人员缺乏明确而持续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指标
的制定未加具体分析,员工行为偏离企业总体目标,缺乏有效的导
向和制约纠偏机制。
组织再造,建立一套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岗位
责任,制定岗位说明书,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实现绩效考核制度公正、公开、公平。
建立申诉机制,修正绩效考核体系偏差,促进沟通和理解。
制定人才培训计划,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招聘、选拔、任命、
激励),制定员工发展计划,培育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宿感。
建立以绩效考核结果为基础的薪酬分配体系和人才晋升通道。
案例二
某公司为一家主要从事IT产品代理和系统集成的硬件供应商,
成立8年来销售业绩一直节节攀升,人员规模也迅速扩大到了数百
人。然而公司的销售队伍在去年出现了动荡,一股不满的情绪开始蔓
延,销售人员消极怠工,优秀销售员的业绩开始下滑,这迫使公司高
层下决心聘请外部顾问,制定销售人员的薪酬激励方案。
这家公司的销售部门按销售区域划分,同一个区域的业务员既可
以卖大型设备,也可以卖小型设备。后来,公司对销售部进行组织结
构调整,将一个销售团队按两类不同的产品线一分为二,建立了大型
项目和小型设备两个销售团队,他们有各自的主攻方向和潜在客户
群。但是,组织结构虽然调整了,两部门的工资奖金方案没有跟着调
整,仍然沿用以前的销售返点模式,即将销售额按一定百分比作为提
成返还给业务员。这种做法,看似是不偏不向,非常透明,但没能起
到应有的激励作用,造成两部门之间的矛盾,于是出现了上面讲到的
现象。
诊断分析——这种分配机制产生的不合理现象具体有:
(1)对于大型通信设备的销售,产品成本很难界定,无法清晰合
理地确定返点数。同时,很多时候由于竞争激烈,为了争取客户的长
期合作,大型设备销售往往是低于成本价销售,根本无利润可以返点。
(2)销售返点模式一般一季度一考核,而大型设备销售周期长,
有时长达一两年,客户经常拖欠付款,这就使得考核周期很难界定。
周期过短,公司看不见利润,无从回报销售人员;周期过长,考核前
期销售人员工作松散,经常找不到订单。
(3)大型设备成交额很大,业务员的销售提成远远高于小型设备
的销售,这导致小型设备的业务员心理不平衡,感到自己无法得到更
高的收入,公司对自己不够重视,于是工作态度开始变得消极。
(4)大型项目一般是团队合作,由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亲自领
导,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如何将利润分给所有参与项目的人,
分配原则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销售返点模式难以回答的。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这个公司设计了一套量身定做的工资奖
金方案。首先,对两个销售团队重新进行职责定位,分别撰写部门职
责和岗位职责,明确工作分工,保证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同时对
基本工资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然后,将两个团队工资分配体系彻
底分开,即为两个团队分别设计一套完整的自成一体的工资奖金方
案:小型设备销售采取以成本利润为基础的返点模式,而大型项目采
取的是以目标绩效为基础的年薪制;小型设备采取个人激励,而大型
设备采取团队激励;小型设备考核周期为季度考核,大型设备是以项
目为周期的考核。最后,根据两类设备的特点,为销售人员设计不同
的能力要求。
一个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带来员工薪酬结构、绩效目标
的变化。工资奖金的变化,应为公司战略和新的管理模式服务。在我
们试行新的薪酬激励方案时,经常听到很多抱怨,反对的声音不绝于
耳。要保证一个新的销售人员薪酬激励政策的顺利执行,应该考虑下
面的几个方面:
A.建立正确的销售文化和销售回报理念,保证公司政策适当向销
售人员倾斜。
B.业务指标设计合理,确保指标可控,可以实现和容易操作。
C.注意对新政策的沟通,使上下级理解支持新政策。
D.工资激励政策不宜经常变化,特别是在考核周期内,做到说话
算数。
学习情境二制定人力费源规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2.熟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程序,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和
实施
3.掌握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
4.了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及其建立方法
二、课时分配
共3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L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程序
2.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方法
四、教学大纲
任务一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名词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
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
划,是动词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
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
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分为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人力
资源总体规划主要是指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原则、总方针、总
目标、总体实现步骤和总体预算安排;具体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展开和
时空具体化,每一项具体规划都是由目标、任务、政策、步骤和预算
等部分构成,从不同方面保证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实现。
三、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包括若干步骤。
(-)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
1.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即预测组织在未来发展中所需要的人力资
源,包括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
2.现有人力资源盘点
弄清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状况,是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工
作。
3.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部供给预测;二
是对外部人力资源供给进行预测。
(-)整体规划与分析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数据,对组织在人
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进行比较,计算出人力资源
净需求。
(三)制定实施计划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所确定的人力资源净需求的情况,制定
各种相关的具体人力资源规划政策。这些规划政策一般会包括:管理
体制调整计划、人员补充调配计划、员工素质提高计划、员工退休解
聘计划等。
四、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
1.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
进行制度规划首先要起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大纲,包括基本内
容、结构等
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
3.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
(二)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
一项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般由总则、主文和附则等章节组
成。
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组织进行有关人及其工作方面
的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的过程。
(-)进行人力资源供应控制
预测人力资源供应所面对的因素很多,如技术改进、消费模式及
消费者行为、喜好、态度改变,本地及国际市场的变化,经济环境及
社会结构的转变,政府法规政策的修订等。
(三)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1.员工年龄分布
企业内员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对于职工的工资、升迁、士气及退休
福利等的影响极大。
2.缺勤分析
缺勤通常包括假期、病假、事假、怠工、迟到、早退、工作意外、
离职等。
3.员工的职业发展
指导员工规划好他们个人的前程,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机
会,是挽留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人力资源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4.裁员
当企业内部需求减少或供过于求时,便出现人力过剩,那么,裁
员是无法避免的措施,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任务二进行人力资源供需分析
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含义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根据组织的战略目
标、发展规划和工作任务,在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后,对组织
未来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估计的活动。
(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程序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分为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
求预测和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三部分。
1.现实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2.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未来流失人力资源预测
(三)常用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1.经理人员判断法
经理人员经常接触员工,最清楚和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可以凭个
人经验与直觉估计企业将来的人力需求。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的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
意见的结构化方法。
3.工作负荷预测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时间动作分析法)计算每种
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再估计在计划期内每项工作的工作量,推算出
所需要的工时数,然后根据实际每人每年的工作时数推算所需人力。
4.生产力预测法
生产力是指每人每年的平均生产量。
5.趋势分析法
趋势预测法以时间或产量等单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人员数量为因
变量,且假设过去人员数量的增减趋势保持不变,一切内外影响因素
保持不变。
6.比例分析法
比例分析法是通过计算某一商业要素与员工数量的比例,推测员
工数量,它比趋势分析法更加精确。
二、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含义及内容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对某一未
来时期内,组织内部所能供应的及外部劳动力市场所能提供的一定数
量、质量和结构的人员情况进行预测的过程。
(-)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管理者目录
管理者目录又称为管理人才储备,它实际上是一个存有每位经理
人员详细信息的资料库,这些资料可以作为确定哪些人有潜力晋升到
更高层次的依据。
2.技能目录
技能目录又称为技能储备,是提供非管理人才供给信息的资料
库,这些资料将作为确定哪些人有可能晋升到更高层次的专业职位或
转到同层次其他职位的依据。
3.接班人计划
这种方法又称为管理人员接替图、管理者继承计划,它是对现有
管理人员的状况进行调查、评估后,列出未来可能的管理者人选。
(三)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对外部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应该结合经济发展概况和劳动力市场
条件。
影响外部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如下。
(1)人口政策及人口现状。
(2)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
(3)社会就业意识和择业心理偏好。
(4)严格的户籍制度。
三、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
1.防止或制止人力资源过剩的措施
2.招聘的替代方案
任务三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含义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人力资源决策支援系统,可以随时提供人力
资源决策所需的各项分析、统计资料。
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基础信息
(1)自然状况: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健康状况等。
(2)知识状况:文化程度、专业、学位、职称与证书等。
(3)能力状况:表达、操作、管理、人际关系能力、特长等。
(4)阅历及经验:做过的工作、担任的职务及任职时间、调动
原因、总体评价等。
(5)心理状况:兴趣、偏好、积极性、心理承受能力等。
(6)工作状况:目前所属部门、岗位、职级、绩效及适应性等。
(7)收入情况:工资、奖金、津贴及职务外收入等。
(8)家庭背景及生活状况:爱人情况及偏好、家庭职业取向及
未来职业生涯设计等。
(9)所在部门使用意图:提、留、调、降等。
三、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要考虑的因素
1.建立系统首先要进行规划
2.系统的设计与发展
3.系统的实施
4.系统的评价
四、成功实施并应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关键点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渗透着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如何正确实施并
有效应用该系统,对于各实施主体来讲非常关键,成功实施并应用人
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八个关键点。
I.全面分析实施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2.自始至终都需要来自管理层的坚定支持
3.以人力资源部门为主导及时组建项目小组
4.择优选择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厂商
5.企业和厂商双方项目小组的积极协调和有效沟通
6.争取企业全员的参与和支持,并在人力资源内部试运行
7.项目实施后期,应召开全员动员大会
8.不断地修正并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五、主要概念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力资源供需分析
3.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六、教学案例
巨龙集团急需人力资源规划
张小明是以生产医药产品为主的巨龙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虽
然他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多年,但是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
让他一筹莫展。
4月份刚刚结束了在全国各地的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5月18日
研发部提交了引进10名医药研发专员的申请报告,5月26日销售部
提交了要引进2名区域经理助理和8名业务拓展员的申请,6月1日
财务部要求人力资源部提前1个月对本部现在正在公司实习的新招
的12名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非财务知识方面的培训,6月2日生产
部因为2名生产部主管离职,使得生产部经理要求急需新人接班,现
任员工培训。6月11日,张小明又获悉公司刚刚经过验证通过了3
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并且已经签订了几份大订单,预计公司的
销售额在2年内会增长33%。张小明决定让人力资源部员工尽快制
订一份公司人力资源五年规划以应对公司各个部门的需要。
讨论问题:
(1)倘若让你参与制定这份人力资源规划,你认为需要哪些信息
来支持你的分析和决策?
(2)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预测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3)应该制订一份什么样的招工方案?
分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巨龙集团应该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人力资
源计划。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巨龙集团人力资源的失误,
是在人才招聘、管理方面的没有一个长远的人才战略计划。
(1)需要的信息主要有:本公司的经营状况,战略目标,公司的
文化,公司在同行业本地区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公司现有员工的数量、
质量、结构等人力资源状况,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人员的流动率,
外部人力资源市场状况,政府关于劳动力就业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等。
(2)可以采取管理评价法、现状预测法、经验预测法、情景描述
法、微观集成法、工作研究预测法、德尔菲法等定性预测方法和趋势
预测法、统计预测法、工作负荷预测法、劳动定额预测法、计算机模
拟预测法等定量预测方法。
(3)人力资源计划和招工方案应当配合企业总体战略采取相应的
人力资源政策。随着业务的发展来科学预测哪些人短缺,需要补充,
并且通过人力资源计划,留住人才,开发人才,吸引人才,优化现有
人员结构。
学习情境三岗位分析与工作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岗位分析的含义、信息来源、收集资料的人员及分析的内
容
2.认识岗位分析的作用、过程,以及各种定量和定性的岗位分析
方法
3.理解工作设计的作用和方法
4.掌握工作说明书的编写方法
二、课时分配
共3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岗位分析的步骤
2.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类型
3.工作设计的方法
4.工作说明书的编写
四、教学大纲
任务一制定岗位分析
(-)有关岗位的基本概念
岗位分析中涉及的几个主要概念有任务、职责、职位、岗位、工
作簇、职业等,清晰地界定并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的含义是十分重要
的,它可以避免许多在执行岗位分析时由于不理解基本概念而出现的
错误。
1.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
因为职位有可能是相同的,若一个职位一个职位说明书,也就是
一个人对应一个说明书,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雷同;而一个组织内岗位
是绝不相同的,因此,岗位就成为岗位分析的对象,即一个岗位一个
说明书。
2.相互关系
岗位分析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存在着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一系列
相关的任务组成一项工作职责,满足一个人工作量的若干职责就构成
了一个职位,相同的职位又形成了岗位,而相关的一系列岗位又构成
工作簇或工作序列。
3.岗位分析的含义
岗位分析是指全面了解一项岗位的管理活动,它是对该岗位的工
作内容、任职资格条件及相关工作关系等进行描述和研究的过程,即
制定岗位说明和岗位规范的系统过程。
(-)岗位体系
岗位关系表现为两种方式:一是表面上的岗位关系,二是实质上
的岗位关系。
1.表面上的岗位关系
表面上的岗位关系就是一个组织岗位设置所直接反映出的岗位
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上下级关系和同级关系。
2.实质上的岗位关系
在表面的岗位关系下不同的企业管理会形成不同的实质上的岗
位关系。
二、岗位分析的信息提供
岗位分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工作信息提供者的选
择;二是适当的分析方法的选择;三是合理的分析步骤的设计。其中
第一点中,工作信息的提供者即岗位分析的主体选择决定了所收集信
息的真实性,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要对各主体提出信息资料的规
范性要求。
(-)岗位分析所需的资料
岗位分析所需要的信息的类型和范围取决于岗位分析的目的、岗
位分析的时间约束和预算约束等因素。资料的连贯性、精确性、可接
受性是选择资料来源的决定性因素。
工作分析所需要获得的有关资料包括下列内容。
(1)工作活动资料。
(2)人类行为资料。
(3)工作器具资料。
(4)绩效标准。
(5)相关条件。
(6)人员条件。
(-)岗位分析的主体
搜集岗位分析信息的工作通常由实际承担工作的人员,工作承担
人员的直接上级主管,以及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共同进行。
1.利用不同主体的顺序
2.不同主体的优劣
实际工作的任职人员、该岗位的直接主管和外部人力资源管理专
家这三种主体在提供岗位分析信息时各有优缺点,所以应综合利用,
但以岗位主管为主。
三、岗位分析的程序
实施岗位分析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且在针对不同类型的企
业进行分析时,所采用的程序有可能会不同。
(-)岗位分析流程图
不同类型的组织可能采用不完全相同的岗位分析程序,影响因素
有很多,比如组织的业务类型、不同的岗位分析目的、不同岗位分析
方法的选择等,但无论哪种岗位分析,其程序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
都要先从确定岗位分析目的出发,选择适当的岗位分析工具,收集并
分析整理工作信息,制定岗位说明书并检验评价。
(二)一般组织的岗位分析步骤
岗位分析的过程要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岗位分析的操作
程序;二是这些操作程序与组织人事管理活动的关系。
1.准备阶段
(1)确认岗位分析的目的。
(2)限定所要搜集的信息类型和收集方法,以节约时间、精力
和费用。
(3)选择被分析的岗位。
(4)建立岗位分析小组。
(5)制定岗位分析规范。
(6)做好必要的准备。
2.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考虑如何进行分析活动,包括下列几项内容。
(1)选择信息来源,
(2)选择岗位分析人员。
(3)选择搜集信息的方法。
3.收集分析阶段
岗位信息的搜集、分析、综合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核心阶段。包括
以下三个相关的活动。
(1)按选定的方法和程序搜集信息。
(2)对各种工作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信息描述、信息分类
和信息评价。
(3)综合活动,即把所获得的分类信息进行解释、转换和组织,
使之成为可供使用的条文。
4.结果表达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解决如何用书面文件的形式表达分析结果的问
题。分析结果的表达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岗位说明书;另一类
是心理图示法。
5.运用阶段
在此阶段,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促进岗位分析结果的使用。它包括
两个方面的具体活动:制作各种具体应用文件;培训岗位分析结果的
使用者,增强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6.反馈调整阶段
此项活动是贯穿于全部岗位分析过程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是不断
变化的,这些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组织分工协作体制发生相应的
调整。
四、定性的工作分析方法
(-)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工作分析者与工作承担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以获得
与工作分析有关信息资料的方法。
1.访谈法的类型
访谈法可以细分为个别员工访谈、集体访谈和主管面谈三种类
型。
2.访谈法的优缺点
访谈法的优点:首先,访谈法可以发现一些在其他情况下不能了
解的工作活动和行为。其次,通过访谈可以有效地沟通,增强理解。
最后,访谈法是一种相对简单而高效的信息搜集方法,能够被广泛地
使用。
访谈法的缺点:一方面,这种方法收集的信息有被扭曲的可能;
另一方面,为了获得有效、可靠的信息,要求工作分析人员具有较高
的谈话技巧,而大规模的访谈本身就是耗时和成本较高的一项活动。
3.访谈的主要内容
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总体目标,监督职责,工作责任,
对教育、经验、技能等的要求等。
4.访谈法的注意事项
(1)要取得被分析工作的直接主管的支持。
(2)要创造良好的访谈氛围,注意谈话的技巧。
(3)访谈前要预先准备好相关问题和访谈记录表。
(4)访谈时要注意修正偏差。
(二)问卷法
问卷法是由工作分析人员根据工作内容拟定一套切实可行、完
整、科学、内容丰富的调查问卷,然后由任职者填写的一种工作信息
收集方法。
1.问卷的类型
问卷可以分为结构化问卷、开放式问卷和混合型问卷三种类型。
2.问卷法的优缺点
问卷法的优点:能够从众多员工那里迅速得到信息,节省时间和
人力,费用低;员工填写工作信息的时间较为宽裕,不会影响工作;
适用于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人员进行调查的情形;结构化问卷所得到的
结果可由计算机处理,便于统计分析。
问卷法的缺点:问卷的设计是一项费力、耗时的工作,成本较高;
问卷法主要是单向沟通,所提的问题可能部分地不为员工理解;有可
能出现填写者不认真填写的现象,影响调查的质量。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员观察所需要分析的员工的工作过程、行
为、内容、特点、性质、工具、环境,并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记录下
来,然后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一种信息收集方法。
1.观察法的适用范围
(1)被观察者的工作应相对稳定。
(2)观察法适合于大量标准化的、周期较短的以体力活动为主
的工作,不适用于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
(3)任职者有可能从事一些只是偶然发生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活动,这时观察法也会失效。
2.观察法的使用原则
(1)观察前要有详细的观察提纲和行为标准。
(2)观察人员尽可能不要引起被观察者的注意,不要干扰被观
察者的工作。
(3)在观察中,要注意对同种工作的不同任职者在不同时期进
行观察。
(4)观察法通常与访谈法结合使用。
(四)典型事例法
典型事例法是指对实际工作中任职者特别有效或者无效的行为
进行简短的描述,通过积累、汇总和分类,得到实际工作对员工的要
求。
(五)工作日志法
工作日志法指工作分析人员要求任职者逐日按时间顺序记载所
有的工作活动及花费的时间,以了解实际工作的状况。
(六)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主试人控制一些变量,以引起其他变量的变化从而收
集工作信息的一种方法。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企
业常用的是现场实验。
五、定量的工作分析方法
(-)职位分析问卷法
职位分析问卷是1972年由麦考密克提出的一种结构严谨的工作
分析问卷,职位分析问卷本身由工作分析人员来填写,同时要求工作
分析人员本人对被分析的职位相当熟悉。
1.职位分析问卷的构成
(1)信息来源。
(2)智力过程。
(3)工作产出。
(4)人际关系。
(5)工作环境。
(6)其他职位特征。
2.职位分析问卷的使用
在使用PAQ时,职务分析人员要依据6个积分标准对每个工作
元素进行衡量,即使用程度、工作所需时间、对各部门及部门内各单
元的适用性、对工作的重要程度、发生的可能性、特殊计分。
3.职位分析问卷的优缺点
优点:职位分析问卷对工作进行了等级划分,对于每一项工作分
配一个量化的分数,可以利用职务分析问卷法得到的结果对工作进行
对比,确定哪种工作更具有挑战性,从而建立每一个或每一类工作的
薪酬标准。
缺点:没有对职务的特殊工作活动进行描述,因此,职务中行为
的共同之处就使任务之间的差异变得模糊了。PAQ法对工作分析人员
要求高,时间成本大,非常烦琐。
(二)管理职位描述问卷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是1976年由托纳和平托提出的一种结构化的
方法,以工作为基础,专为管理职位而设计的一种工作分析方法。
(三)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主要分析方向集中于工作本身,它以工作者应
发挥的职责为核心,对工作的每项任务都要进行详细分析,对工作内
容的描述非常全面具体,一般能覆盖工作所能包括的全面内容的95%
以上。
任务二进行工作设计
一、工作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所谓工作设计,就是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提高工作效率,
对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工作关系等方面进行变革和设计。
二、工作设计的作用
(1)工作设计改变了工人和工作之间的基本关系。
(2)工作设计推进工作的积极态度。
(3)工作设计使职责分明。
(4)工作设计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
足感。
(5)工作设计重新赋予工作以乐趣。
三、工作设计的原则
1.效率原则
工作设计应使工作活动具有更高的输出效率,有效地提高工作效
率。
2.工作生活质量原则
工作设计应符合职工对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
3.系统化设计原则
工作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充分考虑工作中各有关方面
的影响,包括组织体系、工艺技术、管理方式、工作者、工作环境等,
努力寻求各方面因素的最佳结合,使之在工作系统中构成良好的协调
关系。
四、工作设计的方法
I.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
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往往强调通过工作扩大
化、工作丰富化等方式来临时提高工作的复杂性,它同时还强调要围
绕社会技术系统来进行工作的构建。
2.机械型工作设计方法
机械型工作设计法是扎根于古典工业工程学之中的,它强调要找
到一种能够使得效率达到最大化的最简单方式来构建工作。
3.生物型工作设计法
生物型工作设计法所关注的是个体心理特征与物理工作环境之
间的交互界面。这种方法的目标是:以人体工作的方式为中心来对物
理工作环境进行结构性安排,从而将工人的身体紧张程度降低到最
小。
4.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法
生物型工作设计法所注重的是人的身体能力和身体局限,而知觉
运动型工作设计法所注重的则是人类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局限。这种工
作设计法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确保工作的要求不会超过
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界限。
5.工作设计的社会技术方法
社会技术方法的实质是设计工作时应该考虑工作技术体系和相
伴随的社会体系两个方面。
五、工作设计的形式
1.工作扩大化
工作扩大化是使员工有更多的工作可做,通常这种新工作同员工
原先所做的工作非常相似。
2.工作轮换
工作轮换法是为减轻对工作的厌烦感而把员工从一个岗位换到
另一个岗位。
3.工作专业化
工作专业化也叫“充实工作内容”。充实工作内容是对工作内容
和责任层次基本的改变,旨在向工人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
4.工作丰富化
工作丰富化是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再设计,它是一个将公司的使
命与职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联系起来的概念,它的理论基础是赫茨伯
格的双因素理论。它鼓励员工参加对其工作的再设计,这对组织和员
工都有益。
任务三编写工作说明书
一、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工作说明书是关于工作是什么以及工作任职者应该具备什么资
格的一种书面文件。整体来讲,包括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两个部分。
(-)工作标志
工作标志是关于职位的基本信息,该部分包括工作名称、工作地
点、工作关系和其他识别标志等内容。
1.工作名称
工作名称是工作标志中最重要的项目,指一组在重要程度上相同
的职位总称。
2.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是指工作中所在的实际位置。
3.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标明了组织中的权力链条,并为员工职业发展提供职位
晋升路线。该项内容主要包括:所属工作部门、直接上级岗位、直接
下级岗位、所辖人数等。
4.其他识别标志
其他识别标志主要包括工作在组织中的编码、撰写人、审核人、
薪酬等级等,主要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提供特殊的类属信息。
(-)工作综述
工作综述又叫工作概述,它描述工作的总体性质,对工作内容和
工作目的进行归纳,列出其主要功能或活动,它用以回答为什么这个
岗位存在。
(三)工作联系
工作联系说明工作承担者与组织内外的其他人之间的联系情况。
(四)工作职责
工作职责包括工作的内容、承担的责任。与工作综述相比,它提
供了工作职责的细节描述,包括所有的主要职能和要求。
(五)工作权限
工作权限是组织根据某项职位的工作目标与责任,赋予该职位的
决策范围、层级与控制力度,主要表现为对人、财、物的控制权、处
置权、决策权、建议权等。
(六)工作业绩标准
工作业绩标准说明企业期望雇员在执行工作说明书中的每一项
任务时所达到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七)工作条件
工作说明书要列明工作中所包含的一般工作条件,即工作的物理
环境,例如,噪音水平、危险条件、温度、湿度等。工作的物理环境
是通过工作环境测定而确定的。
(八)工作规范
工作规范是指在某一特定工作岗位取得良好绩效所需要的体力、
智力、技能、经验以及其他个人特征,即任职资格。
二、工作说明书的编写要求
1.完整
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要保证全面性。
2.清晰简单
工作说明书能够清楚地说明职位的工作情况、性质和范围,任职
者的资格,把所有重要的工作关系包括进去,不能与其他职位的工作
说明书混淆。
3.实用
工作说明书要让大家都能够理解和认识各项工作职责内容。
4.格式统一
文件格式要统一,可以采取表格形式,也可以选择叙述形式。
三、工作说明书范例
四、主要概念
1.岗位分析的基本概念
2,定量和定性的岗位分析方法
3.工作设计的概念
4.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五、教学案例
某公司岗位分析案例
A公司是我国中部省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近年来,随着当
地经济的迅速增长,房产需求强劲,公司有了飞速的发展,规模持续
扩大,逐步发展为一家中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壮大,
员工人数大量增加,众多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逐步凸显出来。
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
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
经逐步凸显出来。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
扯皮推诿的现象不断发生;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
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
效率低下。
公司的人员招聘方面,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住往往含糊,招
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
目前的许多岗位往往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
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公司员工的晋升以前由
总经理直接做出。现在公司规模大了,总经理已经几乎没有时间来与
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打交道,基层员工和部门主管的晋升只能根据部
门经理的意见来做出。而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
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因此,许多优
秀的员工由于看不到自己未来的前途,而另寻高就。在激励机制方面,
公司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制度,考核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非常
严重,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人力资源部经常可以听到
大家对薪酬的抱怨和不满,这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人力资源部开始着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
变革,变革首先从进行职位分析、确定职位价值开始,职位分析、职
位评价究竟如何开展、如何抓住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点,
为公司本次组织变革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和基础保证,是摆在A公
司面前的重要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能够对A公司的职位分
析、职位评价面临的问题做出解答。
首先,他们开始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在阅读了国内
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了一份职位分析
问卷,来作为收集职位信息的工具。然后,人力资源部将问卷发放到
了各个部门经理手中,同时他们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也上发了一份关于
开展问卷调查的通知,要求各部门配合人力资源部的问卷调查。
据反映,问卷在下发到各部门之后,却一直搁置在各部门经理手
中,而没有发下去。很多部门是直到人力资源部开始催收时才把问卷
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同时,由于大家都很忙,很多人在拿到问卷之后,
都没有时间仔细思考,草草填写完事。还有很多人在外地出差,或者
任务缠身,自己无法填写,而由同事代笔,此外,据一些较为重视这
次调查的员工反映,大家都不了解这次问卷调查的意图,也不理解问
卷中那些陌生的管理术语,何为职责,何为工作目的,许多人对此并
不理解。很多人想就疑难问题向人力资源部进行询问,可是也不知道
具体该找谁。因此,在回答问卷只能凭借自己个人的理解来进行填写,
无法把握填写的规范和标准。
一个星期之后,人力资源部收回了问卷。但他们发现,问卷填写
的效果不太理想,有一部分问卷填写不全,一部分问卷答非所问,还
有一部分问卷根本没有收上来。辛苦调查的结果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
价值。与此同时,人力资源部也着手选取一些职位进行访谈。但在试
着谈了几个职位之后,发现访谈的效果并不好。因为,在人力资源部
能够对部门经理访谈的人只有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人,主管和一般员工
都无法与其他部门经理进行沟通。同时,由于经理们都很忙,能够把
双方的时间凑一块,实在不容易。因此,两个星期时间过去之后,只
访谈了两个部门经理。
人力资源部的几位主管负责对经理级以下的人员进行坊谈,但在
访谈中,出现的情况却出乎意料。大部分时间都是被访淡的人在发牢
骚,指责公司的管理问题,抱怨自己的待遇不公等。而在谈到与职
位分析相关的内容时,被访谈人往往又言辞闪烁,顾左右而言他,似
乎对人力资源部这次访谈不太信任。访淡结束之后,访谈人都反映对
该职位的认识还是停留在模糊的阶段。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访谈
了大概1/3的职位。王经理认为时间不能拖延下去了,因此决定开
始进入项目的下一个阶段——撰写职位说明书。
可这时,各职位的信息收集却还不完全。怎么办呢?人力资源部
在无奈之中,不得不另觅它途。于是,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公司
中收集了许多职位说明书,试图以此作为参照,结合问卷和访谈收集
到一些信息来撰写职位说明书。
在撰写阶段,人力资源部还成立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专门负责
起草某一部门的职位说明,并且还要求各组在两个星期内完成任务。
在起草职位说明书的过程中,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颇感为难,一方面
不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又不准确;另一方面,
大家又缺乏写职位说明书的经验,因此,写起来都感觉很费劲。规定
的时间快到了,很多人为了交稿,不得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了一些
材料,再结合自己的判断,最后成稿。
最后,职位说明书终于出台了。然后,人力资源部将成稿的职位
说明书下发到了各部门,同时,还下发了一份文件,要求各部门按照
新的职位说明书来界定工作范围,并按照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来进行
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任用。但这却引起了其他部门的强烈反对,很多
直线部门的管理人员甚至公开指责人力资源部,说人力资源部的职位
说明书是一堆垃圾文件,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
于是,人力资源部专门与相关部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来推动职位说
明书的应用。人力资源部经理本来想通过这次会议来说服各部门支持
这次项目。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在会上,人力资源部遭到了各部门的
一致批评。同时,人力资源部由于对其他部门不了解,对于其他部门
所提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进行解释和反驳。因此,会议的最终结论是,
让人力资源部重新编写职位说明书。后来,经过多次重写与修改,职
位说明书始终无法令人满意。最后,职位分析项目不了了之。
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在经历了这次失败的项目后,对职位分析彻底
丧失了信心。他们开始认为,职位分析只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望
月”的东西,说起来挺好,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大用,而且认为职位分
析只能针对西方国家那些管理先进的大公司,拿到中国的企业来,根
本就行不通。原来雄心勃勃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变得灰心丧气,但他
却一直对这次失败耿耿于怀,对项目失败的原因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职位分析真得是他们认为的“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吗?该
公司的职位分析项目为什么会失败呢?
问题1:
试分析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
定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
该公司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实施变革,是不太正确的。因为该公
司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组织结构不明晰。公司现有的组织机构,是基于
创业时的公司规划,随着业务扩张的需要逐渐扩充而形成的,在运行
的过程中,组织与业务上的矛盾已经逐步凸显出来。由于组织结构的
不清晰,会造成部门职责的混乱。部门职责不清楚的话,就会造成部
门内岗位职责的不清晰。所以这次变革应该先从组织结构的变革入
手,组织结构调整好之后再进行各部门的职位分析。
问题2:
请用课程中所讲到的知识,分析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
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分析:
该公司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
题:
1)没有做好告知的工作,人力资源部只是在网上发布了“问卷调
查”的通知,并没有告知做问卷调查的目的,让大家对于这次调查敷
衍了事、掉以轻心,让人力资源部没有获得相关岗位的有效信息。
2)没有同各部门的经理提前做好职位分析的沟通,以至于没能
对于所有的部门经理做职位访谈。没对各部门经理做访谈就无法了解
该部门的工作职责、内容以及部门职员的需求和岗位要求。所以对于
部门经理的访谈是至关重要的。
3)对于调查问卷中的大家不了解的项目和专业词汇,人力资源
部没能及时安排专人予以解答,造成调查内容不清晰。
4)在岗位信息不清晰的情况下,人力资源部就根据从别的公司
拿来的职位说明书做参考,来撰写自己公司的“职位说明书“,并要求
各部门按照东拼西凑起来的“职位说明书”招聘及选拔,显而易见要用
这种方法来解决公司现在存在的人事问题是不可取的。
问题3:
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请
用课程中的知识加以分析。
分析:
1)岗位分析调查问卷设计存在问题。
首先,岗位分析调查问卷应该设计的清晰明了,让参加问卷调查
的人能够很清楚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
其次,每一项调查都要有严格的规范,这样便于被调查者能够按
照调查问卷的要求进行填写,便于最后的调查结果的统计总结。而该
公司的问卷却没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员工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填写。
最后,调查问卷的内容应该跟被调查员工的工作内容相匹配,这
样便于员工在填写时能跟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提供该岗位详细
的日常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而该公司的问卷中出现的大多是一些
管理词汇,这些都是普通员工工作中没有涉及的,所以这份问卷调查
内容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2)职位访谈。
首先,职位分析访谈是针对某个岗位的工作职能及工作要求,对
于该岗位员工的直接负责人和该岗位员工进行访谈。而该公司在职位
访谈中,没有完成对于部门经理的访谈,就无法了解该部门员工的岗
位职责、专业技能、工作表现以及对该员工的岗位评价。
其次,在对经理级以下员工访谈时,没有针对工作岗位的信息进行访
谈,大部分时间都是被访淡的人在发牢骚,这样对于岗位信息的获取
没有任何帮助。
最后,访谈时没有做出《工作分析访谈表》,这样会导致在访谈的过
程中偏离访谈的中心目的。所以在做岗位访谈前应该做好《工作分析
访谈表》。
3)职位说明书的编写流程错误。
职位说明书的编写流程是:
首先,应该是先确定了实施时间、人员安排等编写方案的内容之
后,再进行资料准备和岗位分析。而案例中A公司却是先进行岗位分
析之后,再把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分组、要求在两个星期内写完岗位说
明书。颠倒了编写顺序。
其次,职位说明书形成初稿后要进行评审修订,而A公司却在初
稿完成后,没有评审,直接下发到各部门要求实施,这有可能导致职
位说明书跟公司的岗位信息不匹配,考核标准、任职要求不清晰。没
有起到编写职位说明书的目的。
学习情境四招聘与甄选员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员工招聘的意义、过程和评价
2.认识员工内部、外部招聘的特点
3.理解员工招聘的渠道和方式
4.掌握员工甄选与测试的方法。
二、课时分配
共4节,每节安排1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外部人员供给的预测
2.人员甄选与测试的方法
3.招聘的评估
四、教学大纲
任务一组织员工招聘
一、招聘的主要方式
组织中员工招聘可以分为内部征招与外部招聘两种方式。
(-)内部征招
内部征招是指吸引现在正在组织中任职的员工填补组织空缺职
位。内部征召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公告法
公告法是在公开的场合公布有关职位空缺和招聘等内容告示。
2.推荐法
介绍推荐是组织内部或外部人员根据组织需要的岗位介绍而推
荐其在该组织内所熟悉的合适人员,供用人部门的直线主管人员和人
力资源部门进行考核与选择。
3.人事记录法
当组织内部提供的职位是基层管理职位时,管理人员倾向于自己
挑选将来准备向管理层选拔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用公告
的方式,而采用人事记录法。
(-)外部招聘
外部招聘是指从组织外部寻找、吸引求职者来填补空缺职位的过
程。在以下情况下,组织需要从外部招聘人员。
(1)组织的规模急剧扩张。
(2)业务范围扩大,
(3)组织变革的需要。
(三)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内部招聘优点:
(1)比较了解候选人的长处和弱点
(2)被提升的组织内成员对组织的历史和发展比较了解
(3)可以借此激励被提升的人员更加努力地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4)可以激励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士气,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
情绪
(5)使组织对成员的培训投资取得回报
内部招聘缺点:
(1)当组织内部对未来主管人员的供需缺口较大,且内部人才
储备无法满足需要时,坚持从内部提升,会使组织既失去获得一流人
才的机会,又会让不称职者占据主管位置
(2)容易造成“近亲繁殖”
(3)提升的数量有限,容易挫伤没有得到提升的人
外部招聘优点:
(1)较广泛的人才来源
(2)避免“近亲繁殖二可以给组织带来新思想,防止僵化
(3)避免组织内部那些没有得到提升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
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4)可以节省对主管人员的培训费用
外部招聘缺点:
(1)如果组织内有能胜任的人未被选用,则从外部招聘会使他
感到不公平,容易产生与应聘者不合作的态度
(2)应聘者对组织需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
(3)容易被应聘者的表面现象(如学历、资历等)所蒙蔽,而
无法清楚地了解其真实能力
二、招聘的过程
1.制订招聘计划
2.发布招聘信息
发布招聘信息的目的是吸引足够数量的应聘者以供筛选。
3.应聘者申请和资格审查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求职申请表的设计、资格的审查和资格的确定
三部分。
4.员工甄选
员工的甄选录用是指从对应聘者的资格审查开始,经过用人部门
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的初选、面试、测试、体检、个人资料审核,到
人员录用的过程。
5.人员录用过程
录用决策包括发出录用通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试用期的管理
等。
6.招聘过程应遵守的原则
(1)申请书和个人简历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递交给招聘部门,
以免造成丢失。
(2)每个申请人在招聘过程中的某些重要活动(如来公司见面)
必须按时记录。
(3)组织应该及时对申请者的工作申请作出书面的答复,否则
会给申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租赁协议合同范例
- 电商服务合同争议解决途径解析
- 投资咨询服务合同范例
- 外墙瓷砖买卖合同协议
- 粮食购买协议案例
- 货物仓储与保管协议
- 企业安全防护招标
- 伪协议现象合同与非合同协议的鉴别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写作
- 企业人才引进合同
- 2024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表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 第12课 明朝的兴亡
- 国开《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形考任务6-配置Web服务实训
- 第六章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安全
-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外研社英语教材(一年级起点版)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 高热惊厥诊疗指南
- 盾构施工典型事故
- 国家开放大学《财务报表分析》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 企业联系人名称
- 产品可靠性测试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