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52T 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52T 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52T 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52T 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52DB52/T609—2010“会-2”高产栽培技术规程2010-06-24发布2010-07-01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1选择健康无病、无破损、表皮光滑、贮藏良好且具有“会-2”品种特征的薯块,种薯质量符合2决待芽长出0.5cm左右时,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适当晾晒,芽变绿之后,即可播种;未通过休眠期50g以下的种薯不切块,整薯播种;50g以上的种薯切块,切块时要纵切或斜切,每个切个~2个芽眼,平均单块重25g以上,切块应为楔状。切块过程中要进行切刀消毒,一般将两把刀浸泡在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的酒精中,使用其中一把刀切完一个种薯后,将刀浸入消毒溶液中,取);对通过休眠期的种薯,将种薯置于18℃~20℃左右的环境下黑暗催芽(可采取室内稻草覆盖等方法解决),待芽长出0.5cm左右时,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适当晾晒,芽变绿之后,即可播种;未通过休眠薯切口或切块即可打破休眠,再进行催芽;对休眠程度较深的品种,可用10ppm~15ppm赤霉素溶液或350g以下的种薯不切块,直接播种;50g以上的种薯在播种前2d~3d进行切块。切块小和芽眼的分布要采取横竖切或环切等不同的切块方法,每个切块必须应含有2个以上芽眼,平每667m2用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5g+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25g+滑石粉2.5kg混匀后拌采取垄带沟宽110cm~120cm双行起垄,株距27cm~30cm,种植密度4000株•64第一次追肥在齐苗后10d内进行,追肥量为尿素5kg•667m-2~10kg•6行,追肥量为尿素6kg•667m-2~8kg•667m-2。在花期视植株长势重点防治晚疫病。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早喷防护剂,现蕾期进行1次~2次预防。发初期施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d~10d喷1次药。发病前可用保护剂,发病后应用内吸治疗剂或内吸治疗剂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结合春播耕地时喷施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杀灭,苗期危害可用50%当大田70%的植株茎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