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类文迁移阅读专项练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类文迁移阅读专项练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夜探
刘白羽
战士们在地底下工作了整两夜了。突击连的战士陈和头一个听到面前有流水的声音,他立刻把铁锹一丢,伸出头望了一眼说:
“到了,到了,——小凌河挖到了。"
现在只隔一条河,——明天,只等总攻信号一响,就揍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啊哈!……几个战士揩把汗水,伸出头去。可是这一看不要紧,战士们兴奋的情绪,马上降落到冰点以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小凌河不像女儿河那样平静,河床足有四百米宽,它不规则地到处奔流,好几道激流闪着月光,白茫茫一片,哪里深哪里浅,谁也不摸头。五里开阔地好容易通过,可是明天发起冲锋的时候,就得涉渡这条不知深浅的河流,敌人只要有十几挺机枪死封着河西,那就谁也不要想活着过到河那面去,死——谁还怕吗?问题是任务怎样完成。
看大家在发愣,指导员立刻感到不对头,赶紧推开别人,走到前面去看。
敌人在城墙上打起了三颗照明弹,就像三盏银灯高悬空中,把小凌河上照耀得如同白昼,炮弹落在河里,打起几尺高的水花。
“怎么办?”指导员自己问自己。自己这个突击连,哪里有突不破的难关?路,靠勇敢也总冲得出一条呀,可是想一想,大兵团作战,一面打不好,就可能面面打不好。指导员瞪着眼看了十几分钟……忽然拨刺一下扭转身,战士们都举眼望他,他却抓着一个个看,末了找到了孙本基。他和孙本基附耳谈了一阵,两眼可借着月光瞧孙本基面上有没有疑难颜色,他的心跳起来了,孙本基却说:“好,指导员,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整个作战计划完成完不成的事。"指导员心放下来,点了点头,孙本基就站起来跟他往前面走。战士们跟在后面,看指导员到底怎么办。
我们不要忘记,这时间是十三日午夜以后,海风吹来,据说小凌河在这种时候是冷透骨髓的,孙本基却把裤子脱下来。这时,飞机在左面投了两颗炸弹之后,又恰恰转到头上来,死盯着不走,照明弹凑热闹,赶紧打亮起来。孙本基爬出沟道,到了没一点隐蔽的露天之下去了。战士们张大眼睛,看着他爬进了小凌河。大家看指导员,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照明弹却熄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
炸弹咝咝落下来,把水溅到沟道这边来,指导员脸上全是水,一动不动。
河里面很久没一点声响,然后,模模糊糊,有个人影在摇晃,在努力蹦水,水响,人在前进,战士们欢喜得几乎喊叫起来。突然一阵冷风,敌人机枪擦着河面飞,子弹咝咝钻到水里面去,噗咚一声响之后,水上完全寂静了。
时间过得太慢了呀!指导员把手搁在沟边软土上,把头搁在手上。围着他的战士们完全绝望了。他们很明白,那噗咚一声响,是自己人给敌人机枪打倒在水里,没问题,孙本基一定很勇敢,可是生命结束了,血流在河水里了。有一个战士就悄悄说:“指导员,你放心,拼也拼过去,剩下我一个人,扒也扒上城,把旗子插上去。”指导员很欢喜这个战士,可是他知道:他们都绝望了,都相信这一个计划失败了。小凌河的对岸,响了几声自动步枪,以后又没声音了。忽然指导员抬起头,张大眼睛,他敏锐地听到一种声音,原来他眼力看不见以后,就把头俯在手上静静地听,这时便失声叫起来:“水响!"别人不相信,以为他听差了。指导员一翻身跳出沟道,像一只蝎虎一样快地往前爬,他在河边迎上孙本基,孙本基水淋淋的,冷得牙齿哒哒响,指导员把棉衣脱下来给他披上,一齐来到沟道里。消息一传开去,战士们一下子从后面拥上来。孙本基坐在地下用干衣服擦身子,一面向指导员报告:“我来回来去踩了三条路,插了树枝作路标,顺着我插的路标走保险没问题,水顶深到腿肚,要不顺路标走,水能淹到腰……”实际比话更动人,孙本基在炸弹、机枪、自动步枪射击下,来回走了六趟,竟安然无事,战士们就会想:我只在冲锋时走一趟,一定更没问题了。
指导员故意把声音提高,好让大家听见。
“怎么,这河里也能找出三条路吗?"
“是,找出三条路。”
“同志们!听见没有!这不是河,这是冲锋的道路。"
战士陈和站在指导员旁边,他问孙本基:“冷不冷?”孙本基说:“不冷?!屁股上冻了一个窟窿呢。"于是在这总攻前夜,在这潮湿的地底下,又听见战士们轻轻的笑声。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夜探”为题,高度概括出小说的核心事件,即总攻前夜为全面进攻而探路。
B.“死——谁还怕吗?"以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战士们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革命豪情。
C.指导员在和孙本基附耳谈了一阵后“心跳起来了”,这一细节写出了孙本基短暂的犹豫。
D.“像一只蝎虎一样快地往前爬”,借指导员敏捷的动作突出其想要见到孙本基的急切。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文笔浪漫,描写了小凌河及周围环境的壮美,也写出战争的残酷,交代了突击队面临的困难,为下文写孙本基渡河的凶险作铺垫。
B.小说采用全知视角叙述,使情节顺畅,情境客观;同时也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的形象。
C.小说由战士挖到河流的兴奋开始,中间记叙了他们的失落、绝望欢喜等多次情绪变化,情节发展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D.小说末尾用“总攻前夜”“潮湿的地底下"为战士们的“笑声”铺设背景,有利于突出战士们的形象,一个“又"字将主题进一步深化。
3.文中画线句子“大家看指导员,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照明弹却熄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先后出现了三个“看"字,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不同的内涵。
4.作为一位长期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作的作家,刘白羽的作品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文本一: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且已怀孕了八个月。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地叫阿纯,在一所中专读书。此时,她正好放假,主动要来帮忙,而且执意不要工钱,只想借此机会多读一点书。
妻子说,暂时不拿工钱也行,搬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住,多少可以节省一点。
阿纯想了想,点头答应了。
阿纯是一个爱笑的女孩,我和妻子都怀疑她的嗓子眼儿里是不是挂了铜铃。
阿纯爱和妻子背着我说悄悄话。其实,她们的悄悄话大多也只是谈论女人的化妆、穿戴,并没有什么秘密。
阿纯总对妻子说:“商店里有一种百合花布,你用来做连衣裙一定很好看。”
妻子看着一天比一天大的肚子,笑着摇摇头。
阿纯说:“等生完宝宝再穿嘛!"
阿纯用很美丽的语言形容那些比她的语言还美丽的百合花。
她说:“不信你去看一看。”
经不住阿纯的一再诱惑,妻子挺着大肚子去了商店。她看到了那种布,淡黄的布面上那高雅洁白的百合花使她怦然心动。她在柜台前站了许久,但她的手并没有伸进口袋。她低下头,匆匆地离开商店,一言不发地回家了。
一个下午,妻子也不多说话。
阿纯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不知怎么安慰妻子才好。
做一身连衣裙的布料价钱,等同于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妻子的选择再简单不过了。
妻子说:“也许有更好的呢,等孩子生下来再说吧。"
阿纯看看我,轻轻地转过头去。
小书店的生意还不错,因为小店附近有两所学校和一个大工程局,来租书看的人还真不少。收入最多的一天,小小的钱盒里装了十七元钱。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阿纯要回校上课,妻子也要临产,小书店刚撑起门面,就面临停业了。
经过盘点,这一个月,我们竟收入了一百八十二元钱!
我和妻子坚持拿出九十一元钱给阿纯,算她的工钱。阿纯推辞再三,收下了。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妻子住进了妇产医院。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
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
阿纯在信里说:“大姐,我要去秦皇岛基地实习了,这块百合花布是我用自己的‘工钱’买来的,送给你,希望你收下。天空灰暗的时候,没有人会发现百合花的美丽,但阳光一出来,满坡的百合花最鲜艳!祝你生一个健康的、又白又胖的宝宝!”
妻子坐在那儿,眼泪一滴一滴地渗入那叠得十分整齐的花布里。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排行榜》文字有删改)
文本二:
他决定以后,就把我抱着的被子,统统抓过去,左一条、右一条地披挂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回到包扎所以后,我就让他回团部去。他精神顿时活泼起来了,向我敬了礼就跑了。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挂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给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的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硬的馒头,看见他背上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他已走远了,但还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再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的肩膀了。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地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同志弟不是这里的,他现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说完又抿了嘴笑着,动手把借来的几十条被子、棉絮,整整齐齐的分铺在门板上、桌子上(两张课桌拼起来,就是一张床)。我看见她把自己那条白百合花的新被,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
天黑了,天边涌起一轮满月。我们的总攻还没发起。敌人照例是忌怕夜晚的,在地上烧起一堆堆的野火,又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也一个接一个地升起,好像在月亮下面点了无数盏的汽油灯,把地面的一切都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小说选材精巧恰当,篇幅紧凑短小,结构严谨,主题突出,为我们讲述了一对夫妻和一位假期打工女生短暂相遇的故事。
B.本篇小说情节简单,但是主题非常鲜明,通过对生活的真实刻画,在娓娓道来中引起读者共鸣,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本篇小说中的阿纯是一个热爱读书,热爱生活,乐观开朗,心地善良而美好的女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D.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节俭、善良的人。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7.试探究文本二中作者安排“多了一枝野菊花"这一情节的意图。
信使
铁凝
四月的下午,空气清透,雾霾不在。街边的樱花忽然就盛开了,紫丁香也这里、那里喷放着苦而甜的团团香气。
在一个嘈杂的路口,车遇红灯。陆婧偏头看着窗外,眼光落在临街一间门脸不大的体育用品商店。一个腿有残疾的女人从店里出来,弯腰从地上拎起两摞半人高的鞋盒。陆婧瞬间认出了这张脸:李花开!
陆婧想不到三十多年后李花开也来了北京。她丈夫,那个叫起子的也来了吧?陆婧心里加重着“也”字的分量。什么时候她的脚跛了?敢情也受过伤啊?“也”,她心里玩味着这个字。
三十多年前,陆婧和李花开是大学同学,也是闺蜜。李花开是当年系里的美人,常常爱犯轴脾气。她家在山区,穷。大二时,李花开的下铺丢了几张饭票,认定是李花开偷的。李花开激愤地绝食两天以示清白。第三天,同宿舍的陆婧强行背着李花开去了校医务室输葡萄糖。后来那同学在一本书里发现了那几张饭票。
大学毕业后,陆婧和李花开同在一个名叫虽城的北方城市工作。那是她们共同的激情时代。先是李花开突然告诉陆婧她要结婚了,对方是她在虽城的远房亲戚,有房,私房、独院儿。和李花开不同,陆婧家就在虽城,她工作后仍和父母同住。
冬日的一个周末,陆婧随李花开去了她将要嫁进去的私房、独院。推开吱嘎作响的单扇榆木院门,眼前的院子只是一条狭窄的夹道。西屋窗下整齐地码着蜂窝煤,挨着蜂窝煤的,是被旧提花线毯盖着的大白菜,叫人嗅出过日子的烟火气。当年的陆婧是不屑于这类烟火气的,眼前的蜂窝煤、大白菜只让她相信,李花开真的要结婚了。
出了那院子,李花开只问了一句,你说值吗?陆婧没有回答。
几天后,一个消息震惊了她们:厂里一个女子,因为分房不公,寻死觅活。李花开说,房比命大么?陆婧说,房是命的一部分吧。李花开又问,你说值吗?她没有听见应答。很快,她就嫁给了那个远房亲戚——画彩蛋的起子。
不久,陆婧也恋爱了。陆婧的恋爱像是一场无药可救的疟疾。对方名叫肖恩,是她父亲的大学同学,因工作耽误了婚姻,彼时已是北京一个文工团的业务团长。这是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无论是年龄的差异,还是空间的间隔。
秘密恋爱固然秘密,却仿佛必得有一个可靠的人分享才更够秘密。几个月后,陆婧把李花开约到一家卤煮火烧小馆。她脸色潮红,嘴唇颤抖,十指交叠地扭绞着。她的讲述琐碎累赘而又宏大激昂,她顾自笑着,眼里有泪光,她觉得她的闺蜜也必将为她这不凡的倾诉所倾倒。
李花开的嘴里却只是偶尔迸出一句:“我娘啊!”这是一个本身不含褒贬的感叹词,但在此刻,李花开喊出它来表达的是决不同意。两人争吵起来,昏天黑地。但李花开到底让了步,她答应保密,还答应了陆婧的提议:肖恩写给陆婧的信从此寄往李家。那私房、独院,在陆婧看来最是安全。
北京寄往虽城的平信隔天可到,陆婧一个星期至少两次去李花开家取信。有时李花开加班回家晚,在家的起子也会代替李花开把信送至陆婧手中。
可惜好景不长。有一次,起子请求陆婧那当局长的父亲调动工作,被拒绝。第二天,起子就把自己偷拍下的信的照片寄给了陆局长。盛怒之下,父亲把女儿轰出了家门。
陆婧立刻把电话打到了李花开的厂里,那是一个悲愤加绝交的电话,一个鄙视的不容分说的电话。陆婧那一波又一波的语言风暴如耳光噼啪,痛打在电话那头的李花开脸上。陆婧只听见李花开一迭声叫着:“我娘啊!"又听见她“呕呕”了两声,像在呕吐。陆婧摔了电话。
又是四月的一个下午,太阳很好,雾霾不在。
陆婧和李花开对坐在一间粥铺喝粥。
“这几十年我常常想着要是看见你,第一句话到底怎么讲,千头万绪的。"李花开说。
“是我摔了电话。”陆婧说。
“我放下电话就去单位找你,哪儿都找不到你。"
“先去了北京,后来出国了。算是闪婚吧。年前刚退休,业务荒疏大半。”陆婧以短信似的句子讲述了自己的三十多年。
“你呢?"
“离了。”李花开端起粥碗又放下。
“就为我?"陆婧心有不安。
“不是为你,是非离不可。做人要重信守约。”李花开的讲述也很简明,开始起子不离,让她替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她上了房,站在房顶逼他同意,不然就跳下去。他不松口,不信她会真的跳。刹那间她迈前两步,眼一闭就跳了下去。
陆婧的心像遭到突然坠落的重物的击打,一阵沉闷的钝痛。
“你这是,轴得不要命啊。"陆婧竭力眨着眼往回憋着泪。
李花开说:“有信使给鼓着劲。”
“信使"两个字是陆婧的忌讳,那是旧年的伤口,可她们的会面又无论如何绕不过这两个字。
李花开说:“其实你也是我的信使。我第一次把信送到你手上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了。到最后,没有那些事,没有你摔电话,我也下不了决心去奔真心想要的日子。”出了粥铺,陆婧意犹未尽地说:“那年我一气之下逃到北京,才知道偌大个北京不会安慰你的委屈。"
“可偌大个北京能够包容你的委屈。”李花开接上陆婧的话。晚风吹拂着她略微倾斜的身体,那样子实在很飒。
(有删改)
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偶然的街头一瞥,陆婧即刻就认出了三十多年未见的李花开,只是此时的她对李花开腿跛了颇有幸灾乐祸之感。
B.小说中有人因男方有私房而决定嫁给他,有人因分房不公而寻死觅活,叙写出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房子的心态。
C.小说中两次出现的“我娘啊”,不仅是李花开山村身份的体现,也都表现了她听到陆婧述说事情时内心的震惊和愤怒。
D.小说讲述了特殊年代的一段令两位朋友隔膜三十多年的人生变故,重在激发读者去思考人世的无常与情谊的脆弱。
9.小说中插叙李花开被误解偷饭票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10.《信使》这篇小说能引发人们对人际交往的思考。你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交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雪莲花儿开
乔正芳
①当军区文工团慰问演出队即将出发的时候,杨灿灿背着背包气喘吁吁追上来。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
②新任队长蒋小妮看了看她,说:“老队长,这次演出你就别出去了,你这几天就要转业回川了。”
③杨灿灿咬了咬牙,眼中含着泪花,低声地说:“正是因为我马上要转业回川了,机会难得,所以这次演出我一定要去!"
④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
⑤她们这次慰问演出的边防哨所,大多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雪山之上,山势陡峭,道路艰险,特别是最后一站的边防哨所,常年积雪覆盖,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是一座据说连鸟儿也无法飞越的“孤岛”。
⑥杨灿灿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登上这个哨所时的情景:由于海拔高,山风特别大,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战士们每天巡逻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处处怪石嶙峋、险情暗伏。如果赶上天气不好,那就更加危险。由于严寒干燥、环境恶劣,大雪封山时蔬菜不能及时补给,战士们个个皮肤粗糙,嘴唇干裂。看见她们前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
⑦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苹果、大枣等各种宝贝,招待这些勇敢的女客人。有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还特意用烧开的雪水泡了老家寄来的绿茶。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地握着小战士皲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小战士很不好意思,反倒不停地安慰她:“没事的,真的!我们都已习惯了。再说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也是我们每个男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⑧今天,她们这群被称为“高原上的百灵鸟”的文艺女兵们再一次登上了这个海拔4000米的雪山哨所。看到她们,战士们激动得欢呼雀跃,纷纷跑进屋,捧出平时舍不得吃的果子;他们用高压锅煮了米饭并开了几个香喷喷的肉罐头。大家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说笑着,新队长蒋小妮问:“战友们,你们最喜欢看我们表演什么节目呢?"一个战士说:“我喜欢听《烛光里的妈妈》。”另一个说:“我喜欢听《我的祖国》,那高亢雄壮的旋律,每次听都让人热血沸腾。"
⑨一个戴眼镜的战士说:“我喜欢看古典舞,那衣袂飘飘的女子,柔美曼妙,有着无法言说的美!”
⑩“别混说,"老班长急忙打断他的话,“你忘了这是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上?气温零下二十摄氏度呢!”
这个战士自觉失言,不禁红了脸。
吃完饭,战士们集合,站到了外面,腾出宿舍给女兵们做了化妆间。
演出开始了。哨所前的冰地上,霎时暖意洋洋,战士们围成一圈,凝神观看着。
首先上场的是蒋小妮,她唱的是《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清澈嘹亮的歌声飘荡在雪山之巅,飘荡在战士们的心里。接着是吴丽红、袁圆……
轮到她们的老队长杨灿灿上场了!战士们齐齐回过头,满怀期待的目光望过来——忽见眼前一亮,一团白光闪耀,天地澄明,万物安静。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打开……
所有的人全都睁大了眼睛:天哪,这个杨灿灿,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战士们愣了愣,继而掌声雷动。
杨灿灿面色恬静,随着音乐,挥舞水袖,旋转、拧倾、屈伸、俯仰,将一株雪莲花的生长画面徐徐打开一新芽初萌、喜逢甘霖、枝叶舒展、搏击风雪、傲然盛开!
战士们哭了,无声的泪水顺着鼻翼淌进了嘴巴,在心里涌起了滔天的巨浪。班长默默脱下身上的棉大衣,小心地铺在了旋转着的杨灿灿的脚边。所有的战士们全都脱下了棉大衣,恭敬地放在了这株圣洁的雪莲边……
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灿然盛开!
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
(选自《2019年中国小小说精选》,有改动)
1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队友们都了解老队长的个性,互相看了眼,没有再提出异议”可以看出杨灿灿性格比较执拗,这一点从她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山上穿绸纱跳舞的情节中可以得到印证。
B.文中“戴眼镜的战士"是一个次要人物,但也是一个推动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人物。
C.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是一段插叙,交代了哨所恶劣的自然环境,也突出了坚守哨所的这一群可爱的军人的形象。
D.小说注重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如通过文中战士们喜欢的歌曲可以看出他们对家国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支撑着他们在雪山上坚守。
1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注重细节描写,如文中“杨灿灿咬了咬牙”“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皲裂的双手"几间平房四角都用钢丝绳缀着硕大的石头”都属于细节描写。
B.文中插叙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将两次雪山演出的情景放在一起,丰富了文章内容,也加快了文章的叙述节奏。
C.本文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对杨灿灿舞姿的描写,运用二字词语和四字断句,形象生动展现了杨灿灿的曼妙舞姿,音韵和谐,富有诗意。
D.第⑥段写看到文工团来慰问演出,“战士们高兴得像过节一般”,第⑦段写一个看上去十八九岁的小战士用雪水泡茶的情节,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群可爱可敬的战士形象。
13.本文与课文《百合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请联系《百合花》的内容,分析两篇文章标题的含义。
14.小说设置了一个意外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发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15.诗人借助哪些意象描写自己的发现的?这些意象说明了什么?
16.为什么作者要一再重复“我来了"那不是你”?
17.“噩梦"本来就够压心的了,为什么作者还要说“噩梦挂着悬崖”?
18.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迸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希望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赤胆忠心。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1929年10月。1929年重阳节,是公历10月11日。这一年秋,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当地军阀,攻克了上杭,发展了红军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所以词中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19.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仿用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突出了“天难老”,再用“天难老"与“人生易老”对比。
B.“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C.“一年一度秋风劲”,紧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词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D.“寥廓江天万里霜"句摹画出一幅宏阔、秋色无限的景象,表现了词人对自身渺小、前途茫然的无限感慨。
20.下阕中的“不似春光”与“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2.A3.①第一个“看”,是迷茫而困惑的,因为战士们对于指导员安排孙本基做什么并不知情。②第二个“看”,是“瞪着眼往前看”,表现的是指导员对孙本基生命的担忧,怕他遭遇危险。③第三个“看”,表面上是因“照明弹”熄灭而什么都看不见,但看不见的实际是不可预测的未来,表达出指导员对孙本基的担忧和能否渡河完成任务的忧虑。4.①小说虽选取了一个战争期间的小故事,但却通过敌人的轰炸、照明弹、机枪扫射等,将战争的残酷呈现出来,同时展现出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②小说中塑造出一批鲜活的人物,有掌握大局的指导员,有勇敢无畏的孙本基,还有一群不怕牺牲积极乐观的战士。他们身上都充满了革命豪情,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犹豫"错,“心跳起来”是说指导员很紧张,这里看不出孙本基的犹豫。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文笔浪漫"壮美”错。开篇描写小凌河文笔朴素,环境也不壮美。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大家看指导员,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照明弹却熄了,前面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出现的语境是,突击连的战士们连夜挖地道,前面的小凌河不知深浅,敌人在城墙上打起照明弹,飞机在头顶投放炮弹,指导员秘密派孙本基连夜涉水探路。
“大家看指导员”第一个“看"是孙本基爬进小凌河后战士们的动作,因为战士们对于指导员安排孙本基做什么并不知情,这个“看”中有战士们迷茫而困惑的心理;
“指导员瞪着眼往前看"是指导员的动作,孙本基是他派出去的,在如此危险的环境下,他的“瞪着眼往前看”表现出对孙本基的担忧;
“前面什么也看不见"第三个“看”还是指导员的动作,因“照明弹"熄灭而什么都看不见,黑暗中的“看”,更加突出指导员对孙本基的担忧和能否渡河完成任务的忧虑。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结合“敌人在城墙上打起了三颗照明弹,就像三盏银灯高悬空中,把小凌河上照耀得如同白昼,炮弹落在河里,打起几尺高的水花"飞机在左面投了两颗炸弹之后,又恰恰转到头上来,死盯着不走,照明弹凑热闹,赶紧打亮起来”“炸弹咝咝落下来,把水溅到沟道这边来"敌人机枪擦着河面飞,子弹咝咝钻到水里面去”可知,通过敌人的轰炸、照明弹、机枪扫射等,营造战争的紧张氛围,将战争的残酷呈现出来,同时展现出当时波澜壮阔的历史。
结合“指导员立刻感到不对头,赶紧推开别人,走到前面去看"指导员瞪着眼看了十几分钟……忽然拨刺一下扭转身,战士们都举眼望他,他却抓着一个个看,末了找到了孙本基”“孙本基爬出沟道,到了没一点隐蔽的露天之下去了"指导员把手搁在沟边软土上,把头搁在手上。围着他的战士们完全绝望了”“死——谁还怕吗?问题是任务怎样完成"孙本基在炸弹、机枪、自动步枪射击下,来回走了六趟,竟安然无事”可知,小说围绕指导员、孙本基塑造了突击连战士们的形象,他们不惧生死,勇敢无畏,夜探小凌河,出色完成了任务,他们身上充满了革命豪情,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5.D6.参考答案:
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
①这一细节使小通讯员形象更饱满鲜活,残酷的战争没有泯灭他对美的追求,表现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②经历了如此残酷的战争却仍然心向美好,写出了他的乐观情绪,以及天真淳朴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③与下文小通讯员的牺牲形成对比,反衬战争的残酷,谴责了战争对美的摧残,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暗示了小说的反战主题。7.参考答案:
①“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句话是对小通讯员在战争中采摘野菊花的描写,体现了小通讯员在残酷的战争中仍保持对美的追求,表现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②“后文中,小通讯员在战争中为救伤员和担架员而英勇牺牲”,与下文小通讯员的牺性形成对比,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以美丽的野菊花反衬了战争的残酷,凸显了反战主题。
③“野菊花"表现了小战士的活泼淳朴,对生活的热爱,小战士涉世不深、天真质朴,有关心战友、体贴群众的爱心,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己救人,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从文中开书店,为阿纯发工钱,去商店看了百合花布却舍不得买等情节可以看出小说的主人公妻子……”理解错误。本文的主人公是“阿纯”,而选项中这些事所指的是“我”的妻子。
故选D。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描写手法及作用的能力。
文本一画线句是“她小心地把钱装进一个信封,又把信封夹在书里,然后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这段描写是写阿纯把“工钱”珍藏起来的情景,“装进一个信封"把信封夹在书里”“把书放到书包的最里层”,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阿纯对这笔钱的慎重态度。
题目问的此句对情节发展的作用,联系后文“有一天,我回家取东西,门卫室的大爷交给我一个小包袱,说是一个女孩送来给我妻子的。妻子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和一个小手铃”可知,原来阿纯这么看重“工钱”,是早就打算用这钱给妻子买喜欢的百合花布,因此这个句子为下文写阿纯用“工钱”买那块美丽的百合花布送给“我"的妻子埋下伏笔。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看见他背的枪筒里不知在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这句话是对小通讯员在战争中采摘野菊花的细节描写,“野菊花"代表“美”,在战争间隙还不忘采一枝野菊花,表现了小通讯员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在残酷的战争中仍保持对美的追求;
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小战士,却被无情的炮火夺去了生命,他的鲜活形象与后文的牺牲形成对比,此刻的他越是美好可爱,最后的牺牲就越让人感到痛心,让文章染上一层“把美好的东西摧毁给人看"的悲剧感;“枪筒”与“野菊花"是一组对比强烈的搭配,如果说“枪筒”象征战争,那么“野菊花"就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小战士最后的牺牲代表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美好生活,从而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反对战争,渴望和平。
“采摘野菊花”这一细节恰恰反映出小战士的孩子气,活泼可爱,表明他涉世不深、天真质朴;而危及关头,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群众和受伤的战友,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这枝野菊花就是小战士美好人性的集中体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讴歌。
8.B9.①突出李花开爱较真的“轴脾气"以及虽出身贫寒却有着强烈自尊的性格特点;
②刻画了陆婧热心助人、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10.①人与人之间应真诚相待,倾心相助。李花开被误会后绝食,陆婧强制送她去医务室,突显真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
②人与人之间要善于倾听,相互理解。陆婧希望李花开能被她的倾诉所倾倒,李花开最终让步并答应保密,体现了理解的价值。
③人与人之间要善于沟通,学会包容。三十多年后,陆婧和李花开通过交流,最终消除误会,可见必要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
④人与人交往需要重信守诺。李花开因起子出卖陆婧而跳楼,用生命捍卫“信使”身份,突出了诚信的重要。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只是此时的她对李花开腿跛了颇有幸灾乐祸之感"错误。“什么时候她的脚跛了?敢情也受过伤啊?”更多表现了她对世事沧桑的感慨,没有幸灾乐祸。
C.“也都表现了她听到陆婧述说事情时内心的震惊和愤怒"错误。第一次是听到陆婧的恋情后的震惊,第二次是对起子做法的愤怒。
D.“重在激发读者去思考人世的无常与情谊的脆弱”错误,应是激发读者去思考真诚待人、善于沟通、诚信做人的问题。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李花开被误解偷饭票源于她的贫穷,她不能忍受这种侮辱,以绝食自证清白,突出李花开爱较真的“轴脾气”,表明她虽出身贫寒却有着强烈自尊的性格特点;
“第三天,同宿舍的陆婧强行背着李花开去了校医务室输葡萄糖”,陆婧不能眼看着室友绝食,伸出援助之手,刻画了陆婧热心助人、重情重义的人物形象。
10.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
“李花开激愤地绝食两天以示清白。第三天,同宿舍的陆婧强行背着李花开去了校医务室输葡萄糖”,李花开被误会后绝食,陆婧强制送她去医务室,突显真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纽带。据此可知,人与人之间应真诚相待,倾心相助。
“陆婧把李花开约到一家卤煮火烧小馆。她脸色潮红,嘴唇颤抖,十指交叠地扭绞着。她的讲述琐碎累赘而又宏大激昂,她顾自笑着,眼里有泪光,她觉得她的闺密也必将为她这不凡的倾诉所倾倒……李花开到底让了步,她答应保密,还答应了陆婧的提议:肖恩写给陆婧的信从此寄往李家。那私房、独院,在陆婧看来最是安全”,陆婧希望李花开能被她的倾诉所倾倒,李花开最终让步并答应保密,体现了理解的价值。据此可知,人与人之间要善于倾听,相互理解。
“又是四月的一个下午,太阳很好,雾霾不在。陆婧和李花开对坐在一间粥铺喝粥"‘你这是,轴得不要命啊。’陆婧竭力眨着眼往回憋着泪。李花开说:‘有信使给鼓着劲。’”“没有你摔电话,我也下不了决心去奔真心想要的日子”,三十多年后,陆婧和李花开通过交流,最终消除误会,可见必要的沟通是化解矛盾的关键。据此可知,人与人之间要善于沟通,学会包容。
“是非离不可。做人要重信守约”“开始起子不离,让她替肚子里的孩子想想。她上了房,站在房顶逼他同意,不然就跳下去。他不松口,不信她会真的跳。刹那间她迈前两步,眼一闭就跳了下去"有信使给鼓着劲”,李花开因起子出卖陆婧而跳楼,用生命捍卫“信使"身份,突出了诚信的重要。据此可知,人与人交往需要重信守诺。
11.A12.B13.“百合花”表面上指新媳妇那床缀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深层意义:①象征着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美好品格和纯真心灵;②象征着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纯洁的情感;③象征着战争年代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本文的标题“雪莲花儿开"的表层含义指杨灿灿用舞蹈展现了雪莲花开的过程,给战士们带来了唯美的审美体验;深层含义指杨灿灿克服身体、心理的痛苦,全身心为雪山上的哨兵送去慰问的真挚情感和可贵品质,这情感和品质如雪莲一般圣洁。14.①与前面设置的伏笔形成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尾与文章第①段中“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第⑦段中“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等情节相照应,交代了杨灿灿眼泡红肿、面色憔悴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②突出人物形象。杨灿灿在转业回川前,强忍着丧子的悲痛去雪山哨所慰问演出,给更多的“大男孩”送去快乐,表现了一个文艺女兵对战友、对部队、对家国的热爱。③凸显文章主题。一群在雪山坚守的可爱的战士曾经带给杨灿灿感动,如今杨灿灿强忍着丧子之痛,到雪山哨所来慰问演出,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山上为战士们跳舞,感动了所有人。小说通过这一群可爱的人互相感动的故事来感动读者,展现了现代军人身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④小说在结尾处设置了一个逆转后戛然而止,有出人意料的戏剧效果,给读者内心带来了强烈的感动与震撼,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可以看出杨灿灿性格比较执拗"理解有误。阅读文本可知,杨灿灿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气穿绸纱跳舞并非因为性格执拗,而是作为一名文艺兵的对工作职责的坚守,对战友的热爱。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也加快了文章的叙述节奏”理解有误。文中杨灿灿回忆以前登上雪山哨所的情景,将两次雪山演出的情景放在一起,从故事情节上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从而更加丰富人物性格,使文章结构脉络清晰,从而避免了结构上的平铺直叙。插叙减缓了叙述节奏,故“也加快了文章的叙述节奏"理解有误。
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百合花》中,由“她拿出来的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可知,“百合花"指的是被子上百合花图案,这是新媳妇结婚时的被子,寄托百年好合的美好寓意。由“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小战士的脸”分析可知,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
本文中,“雪莲花儿开"做标题,可谓一语双关。“一位素衣女子,衣袂翩跹,如月华初上、光彩盈盈;她旋转腰肢,裙裾飞扬,清风细细,枝叶扶摇,俨然一株乍开的雪莲,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慢慢打开……”“风静止了,雪静止了,整个天地都静止了——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粲然盛开”,表层含义指杨灿灿用舞蹈展现了雪莲花开的过程,给战士们带来了唯美的审美体验;“新队长蒋小妮呜咽着,使劲擦去流到下巴的泪水。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深层含义指杨灿灿克服着身体、心理的痛苦全情为雪山上哨兵送出慰问的真诚情感和可贵的品质有如雪莲一样圣洁。雪莲花象征着纯白的爱、有边疆战士对祖国的爱,有作为老班长的杨灿灿对边疆战士的爱,这些情感如同雪莲花一样,坚韧、纯洁、给人们带来希望,也是圣洁的象征。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从表达效果上看,结合文中“齐齐看一株最美的雪莲在海拔四千米的冰山上灿然盛开!"只有她知道,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因为得了严重的高原心脏病,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可知,战士们所看到的冰山上盛开的雪莲背后是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刚刚病逝的沉痛现实,杨灿灿忍受丧子之痛给大家带来唯美表演,小说设置了一个逆转后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内心带来强烈震撼,出人意料又引人深思。
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说“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与上文“她昨夜似乎没有睡好,眼泡红肿,面色憔悴”“那场面,让已为人母的杨灿灿好生感动。她紧紧握着小战士皴裂的双手,流下了热泪"等内容相照应,交代了杨灿灿眼睛红肿,面色憔悴以及面对小战士感动、流泪的原因,情节完整,设置合理。
从人物塑造上看,由文中“就在前天,杨灿灿六岁的儿子……已经在四川某医院病逝了”“天哪,这个杨灿灿,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雪山上,在包裹着棉衣棉裤还嫌冷的哨所前,她竟然光着脚丫,身上只穿了一件绸纱!"等内容可知,杨灿灿在退伍前强忍着丧子的悲痛去雪山哨所慰问,并且不惧严寒为战士们送上最美的舞蹈,表现了她对战士、对家国的无限热爱。
从文章主题上看,由文中“这些可爱的大男孩,他们争相拿出平时舍不得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管理学前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免疫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研学旅行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数理统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工程力学辅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预防医学新》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汇编及答案
- 2021高中物理-第四章-波粒二象性-章末总结-学案(教科版选修3-5)
- 大学生劳动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学习通测试及答案
- 八年级上册英语思维导图
- 2 汽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精简处理
- 广东省深圳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刑法学(上册)(第二版) 教案全套 第1-15章 刑法概说-刑罚制度
- 临床药理学(完整课件)
- 吉林省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
- 公关专业团队建设方案
- 玻璃幕墙更换玻璃施工方案
- 小学五年级体育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单片集成MEMS技术中英文翻译、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
- 水晶能量疗愈指南百度百科
- 客户退款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