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_第1页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_第2页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_第3页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_第4页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模拟试卷989(总分:1.00,做题时间:120分钟)申论1.二、给定资料1.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成果斐然,但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尽管近些年国家财政在“三农”支出方面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在某些地区某些年份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并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倒U型拐点变化趋势。这说明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尚需要长期的努力。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深化改革。首先,消除“城乡分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推行以真正吸纳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化战略。政府要提供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和涉农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建立符合农村特点的真正能实现“老有所养”的养老保险制度。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是把传统体制下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与福利服务权等逐步剥离,以实际居住地为原则,使各种基本权利在“城里人”与“乡下人”、“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一视同仁。进一步对农民赋权、增利,逐步放开大中城市的户籍落户限制,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城乡社保体制的流转衔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放松异地高考管制,将非户籍居民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其次,要消灭“剪刀差”,还农民以平等的收益权。农地转非农用途后成倍上涨的价格与偏低的征地补偿之间形成的土地价格“剪刀差”,是当前土地权益分配不公的突出体现,其数额巨大,矛盾尖锐。为此需对现行农村征地制度进行改革,完善立法,收紧征地范围,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变产值补偿为市场价补偿。在土地财政无法放弃的情况下,强制要求从城市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份额,建立农业发展和失地农民社保及就业安置基金。再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真正情系“三农”的金融服务体系。调整银行改革思路,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提供信贷支持。允许农民建立以自我服务为主的合作性质的金融组织,办理农村的存贷业务。化堵为疏,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最后,进一步改革创新农村生产关系,重塑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微观经济主体。加强农村的经济组织化。必须通过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向他们提供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储运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改变农户在竞争中的弱势状态。此外,推动成立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协会,使其成为政府联系农民的桥梁,反映民意,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农”问题的被重视和解决不能仅仅依靠学者的人文关怀和中央政府白上而下的自觉馈赠,还应该有一种作为原始动因和终极约束的自下而上汇成合力的利益诉求及维护机制。2.收入分配不合理既是我国内需不足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政府的共识,因而收入分配改革现在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近来,围绕收入分配改革,学术界提出了不少的思路和建议,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有些政策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重视的主要是收入再分配——通过税收、补贴和转移支付来调节收入分配。收入再分配固然重要,但是我认为,现阶段分配改革的重点应当转向收入初次分配和财富再分配。这里重点谈谈财富再分配。为什么分配改革的重点应当转向财富再分配?收入分配调整是从流量上调节分配,财富再分配是从存量上调节分配。分配的公平化和合理化既要从流量调节入手,也要从存量调节入手。在我国社会中,现在不但存在收入分配不公,也存在财富分配不公;社会财富在向一部分人快速集中,一些人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重视财富的再分配,是要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在财富再分配方面,我们有许多工作可做。最基本的,比如开辟财富流动和转移的渠道。具体来说,有发展慈善事业,发展助残、助老、助教事业,创建各种基金会,倡导和鼓励各种捐赠活动和爱心行动等。这些财富流动和转移的渠道或形式我们现在都有了,但是还不够畅通,人为设定的关卡还比较多,比如审批程序还比较复杂,管理还有些过严,有些管理办法实质上是一种限制。这就阻碍了财富的流动和转移,有些富人想通过慈善、捐赠、基金会等方式来转移他们的财富,现在可能还有一定的难度,或者这样做的成本还很高。再比如,适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这两种税是调节财富再分配的有效有力手段。有人担心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会打击个人创业和投资的积极性,会造成财富向国外转移,从而造成中国经济“失血”。我认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个人创业和投资的直接动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成就感,而不是财富积累的多少;在许多发达国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了(例如荷兰于1598年开征遗产税),这些国家个人投资和创业的积极性并没有被削减。现在我国没有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但是一部分富人早已向其他国家转移财富,而这些国家大多是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的。要强调的是,在我国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不是要“均贫富”,更不是要“劫富济贫”,只是要调节财富分配不公,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当前人们在收入和财富方面感觉到的最大不公是财富占有不公,而不是收入分配不公。所谓财富占有不公,是指一些人利用权力、地位和关系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有些人占有的财富规模十分惊人,其财富增长往往连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也望尘莫及。财富占有不公与收入分配不公是有本质差别的。收入分配不公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收入和他的贡献不对称,有些人贡献多而获得的收入少,有些人贡献少而获得的收入多,或者贡献差不多但获得的收入差很多。这种收入分配虽然不公,但它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和人们的贡献联系在一起的,与生产过程、生产成果有关。而财富占有不公则表现为占有者对生产成果没有什么贡献,与生产过程也没有什么关系,甚至对正常的经济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或破坏(例如行贿受贿破坏了正常竞争,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亵渎了法律,败坏了社会风气,等等),就凭写个条子,签个字,打个电话或打个招呼帮他人协调了某件事,他就捞取了一大笔财富,中饱私囊。我们在讨论和改革收入分配的同时,应当重视并下硬手段来解决财富占有不公。3.莎士比亚曾言,语言是有魔力的,一旦说出,就会萦绕在人周围。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常常要突破一些“语言”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一个由经济学家创造的术语,从学术概念到政策概念,近些年来已经深入到世界经济的决策语汇中,并常常与发展中国家挂上了钩。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从人均GDP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到1万美元的高收入,是个极难逾越的“龙门”。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跻身为高收入国家。1960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个经济体中,到2008年只有13个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世界银行前行长罗伯特·佐利克日前还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就此提出警告。仅有约十分之一的成功概率!幸运会降临到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头上吗?事实上,自2008年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将落入“陷阱”的预言和怀疑声就未曾断绝。“中国不会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21世纪理事会成员时的表态,简洁清晰,斩钉截铁。自信从何而来?许多国际观察家在见证中国几十年经济奇迹后依然对“中国为什么能?”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与众不同”。自信来自于内生动力与增长实力。有实力才有底气。习近平说:“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内生因素”有哪些?宏观上看,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内生因素就是要实现新一轮现代化。随着中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一过程必定会释放出巨大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李克强总理在会见美国知名华人团体“百人会”访华团代表时说过,“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意味着,在今后这段长路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一直存在。微观而言,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就是提高内需和普通民众收入。涓涓细流,终汇成海。中国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同滚滚车轮,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学家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虽源于国际经验,但国际经验并不意味着历史必然。国内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000亿美元,到2012年逾8万亿美元,使约6亿人脱贫,中国可谓“出类拔萃”,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在一份报告中惊叹。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改革带来持续的发展机遇。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陆续出台的几项重大经济政策便引来“围观”,从股市重启IPO到最近的4G牌照发放,神州大地涌动的商机令世界兴奋。自信来自于道路选择与制度保障。虑天下者,常谋其所难。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难题,中国直面悲观者的论断,居安思危,积极应战,走稳自己的路。遍观世界,无论是拉美的纠结,还是东南亚的挣扎,那些经济大起大落或者长期停滞的中等收入国家往往呈现出诸多共性,如政局不稳,理念偏差,改革不力,决策低效,囿于自满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的全球185个经济体中,只有六个国家能在连续四个十年里保持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而像中国经济这样的“大块头”,如果顺利实现2020年的中期目标,将再次成为人类经济史上的空前案例。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观察到:“在过去十年,不断有人警告称,中国经济即将崩溃……中国经济规模和人均收入却在过去15年里增长了三倍。”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不久前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可以比现在翻一番,达到1.2万美元左右。漫漫历史中,未来七年如白驹过隙,但这短暂的时间将使中国经济产生“质”的飞跃。之所以能够有此预见,在于中国道路的稳定性和制度的独特性。习近平说:“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中国制度的效率,更是很多国家难以望其项背。自信还来自向学之心和开放心态。美国知名国际战略学者扎卡里亚在最近一次访华经历中发现,中国迄今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愿意向其他国家学习。他留心到习近平对国际友人说,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好学敏行是进步的车轮。这是古今中外的铁律。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这个术语的更大价值在于警示。除了向学之心,保证中国不断发展的另一秘笈是开放心态。习近平强调,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可能关闭。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而中国的开放将不仅利于自身,更利于世界。一个经济运行更稳定、增长质量更高、增长前景更可持续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是长期利好的。“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为世界经济带来更多正面外溢效应。”不畏浮云遮望眼。有专家大胆预言,正如中国经济一次次以实绩击破所谓“中国崩溃论”一样,随时间流逝,中国将以实践的逻辑打破世界历史的宿命,“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语言的藩篱也将不攻自破。4.对目前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可以讲四句话。第一句话: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劳动收入偏低,过去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8%,但劳动报酬没有同步增长,不少人感到自己的工资没有太大变化;地区差距大,就拿2012年来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人均月收入约为3349元,而甘肃省城镇居民只有约1436元,尽管有住房价格、生活成本等因素,近2000元的差距也不小;行业差距大,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单位工作的人年收入一般不低于10万元,而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也就2万元多一点,相差近5倍。同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也比较突出。比如,一些垄断行业收入畸高、“天价工资”频频出现,一些领域“灰色收入”“隐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同工不同酬”、多劳不多得,等等。对此,许多人表达了强烈的关注和忧虑。第二句话:国家高度重视。为什么这么说?针对这些年来出现的收入分配问题,中央一直强调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从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再到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认识不断深化,政策力度也不断加大。党的十八大指出,要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以说,在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上,党和国家态度是鲜明的、决心是坚定的。第三句话:改革一直在路上。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比如连续多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全国近3年年均增长21.8%;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近5年中央财政“三农”支出4.47万亿元,多渠道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比如实施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国家投入和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加快;比如建起了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全覆盖;比如连续提高个税起征点,从2008年的1600元提高到2011年的3500元,并调整了税率结构,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负。第四句话:成效初步显现。根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通报,我国基尼系数已经呈现回落趋势,2008年达到0.491最高值,之后逐年下降,2012年为0.474,说明收入差距扩大正在趋缓。还比如,城乡之间相对差距正在缩小。从2010年开始,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城乡人均收入比从3.23倍降到3.1倍。可见,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效果。收入分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一头连着人们的“钱袋子”“好日子”,一头连着国家的发展大局与和谐稳定。必须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5.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贺铿:应该限制高收入,提高低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对央企高管的工资,应该没上限。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税收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凸显。要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实施大规模的国家减税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收入分配改革不是要重新实行“平均主义”和“大锅饭”,而是必须坚持鼓励合法致富的原则,这种鼓励的核心在于符合社会公平与分配正义条件下的合法致富。要让劳动者从一般意义上的“劳有所得”转向“劳有所值”,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必须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全面考虑、统筹协调,平衡好不同群体成员内部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府要通过各种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加大保障力度,尤其对于农民,实现其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的接近,降低基尼系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最大的不公平,是一些个人或群体获得了不应该得到的收入和财富,这主要与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分配相关。所以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是要解决由不合理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和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公是现在收入分配体制的两大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更为迫切地需要解决。亟须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收入、寻租收入和垄断性收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今天贫富差距看上去的根源是收入差距的增加,但是实际上其深层次源头来自于机会不平等。我们的机会不平等很大的问题是孩子们一开始受教育的时候机会不平等,造成了将来择业的时候机会不平等,择业的机会不平等又造成了收入的不平等。6.来自安徽农村的王素芬是苏南一家电子装配制造企业的产业工人,这两年,公司连续加薪,月工资从1500多元,涨到了2000多元,但最忙的时候,每天加班加点工作,月收入也只有2500多元。而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66元,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还会高一些。“我不期待每月六七千元的高薪,可是,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根本融入不了城市生活。”是返乡,还是留下来?小王陷入了两难。不仅产业工人、外来务工人员等城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不同地域、行业、企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些所谓优势行业,比如金融、通信、电力等行业职工薪酬水平明显高于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仅为非私营单位的61.5%,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是3.96:1。在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中,占全部就业人员41.2%的制造业、建筑业就业人员,其年平均工资不仅低于金融业的8.97万元,也比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低0.51万元、1.03万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月发布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大于城镇内部。收入越高,其收入增长速度越快;反之,收入增长速度越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金融学专业的邢娟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干财务工作。由于人少活多,她常常要加班。两年过去了,她的工资从上班之初的3000多元涨到了6000元。和自己比,她觉得还算满意。然而,最近一次同学聚会,让邢娟感受到了“行业有别”。邢娟说,同班同学小范毕业后去了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强度与她类似,上班之初,月薪也只有3000元。两年过去了,月薪涨到了1.2万元,几乎是她的2倍,这还不算年底的奖金。在生活压力下,很多上班族既担心收入增长的速度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又纠结于行业收入有别,自己“被平均”“被增长”。收入差距拉大,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现实焦虑。7.不同行业性质不同、对经济的贡献度不同,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在情理之中。收入水平还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我国东、中、两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收入也会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目前收入水平差距拉大还源于制度设计不合理、体制机制不配套等多种不合理因素。比如,由于用工制度不同,有些人因为身份、编制的不同,干同样的工作,收入却不相同,这就让人感到不公平。大专毕业后,陈力扬进入山西太原一家国企,成为一名设备维修员。不过,他虽然走的正规招聘途径,最后签合约时,却是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5年来,虽然工作稳定,他还是感觉到了自己与正式编制员工的差距。陈力扬和正式工承担的工作完全相同:白班夜班倒班上,半个月轮换一次,但他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而正式工比他高出1000多元。陈力扬说,除了收入有差距,他和正式工的保险也不一样。作为劳务派遣工,他的保险是三险一金,而正式工全部是五险一金。“整天和机器设备打交道,却没有工伤保险,万一工作中出点啥问题呢?这很让人担心。”除了劳动关系中福利有别、“同工不同酬”外,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到位,一些企业、机构钻制度空子,打政策“擦边球”,通过权力寻租、垄断经营等非公平因素,拉大收入差距,也加重了部分群体的焦虑情结。“辛辛苦苦几十年,不如单位一套房”。6年前,大学毕业的周妍与北京望京一家外企签订了工作合同,虽然工资不低,但没有住房,一直租住单位附近的一套小居室。同学王姝进入了一家国有单位,工资比周妍低一些,但王姝一上班,就以低于市场1/3左右的价格,分到了单位“团购”来的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几年下来,虽然周妍的月薪还是比王姝高一些,但由于房价上涨,王姝的家庭财富已相当于周妍的两二三倍。和周妍一样,不少在城市打拼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财富,却在无形中输给了靠“财富致富”的人。“有房子,还是没有房子”“有一套房,还是几套房”,已成为家庭财富的最大差别。8.面对目前收入分配状况,许多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改了这么多年,收入差距还这么大?要看到,收入差距过大是长期形成的,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不断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在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同时,逐渐缩小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改革在整个改革中处于核心部位,必然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既缓不得也急不得。实践表明,收入分配改革必须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目前,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手头的东西还不够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类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也十分强烈,这些都会折射到收入分配领域里来,增加改革的难度。可以说,收入分配已成为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难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件全局性的大事,涉及范围广、层次深,单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部门难以完成。比如,要增加人们的收入,绝不是简单地多给点钱的问题,还需要进行相关领域体制机制的改革,包括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等。还要求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方面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破除制度性壁垒,才能逐步改变收入差距较大的状况。难在“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进行必要的利益调整。这些年来,由于政策不完善和执行监督不力,一些社会群体获取了过多不正当利益。打破利益格局的藩篱,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其阻力可想而知。难在监管跟不上。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相关法律和法规还不健全,导致一些隐性收入、非法收入名目繁杂、渠道混乱,手段五花八门,堵住这些漏洞还存在着不少困难。收入信息不透明,现金支付做法比较普遍,隐蔽性很强,使监管部门难以掌握准确情况,致使逃税漏税现象大量存在。难在公平与效率的度不好把握。不能因为只顾效率而忽视公平,也不能为追求公平而放弃效率。这就像做蛋糕与分蛋糕,只注重做不注重分,大家意见就会很大,蛋糕也做不下去;只强调分得公平,也会影响人们的积极性,蛋糕也做不大。怎样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9.当前,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但再深的水也要膛过去。必须以足够的勇气、智慧和韧性,打赢这场硬仗,坚决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同样如此。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方式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换方式产生了相应的分配方式。与市场化改革相适应,收入分配改革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这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必须更加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将其作为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着力点。与此相适应,还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体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劳动、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和各类产品的生产者参与收入分配,都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和实现。所有者将其拥有的生产要素和产品作为商品通过市场等价交换获得以其市场价格表现的货币,这就是市场按照这些生产要素和产品的价值对其所有者进行的收入分配。商品交换愈平等、市场竞争愈充分,商品的市场价格就愈能反映其价值,由此实现的收入分配也就愈益公平。更加尊重市场规律,首先和最为基本的就是尊重价值规律对商品交换的客观调节作用,通过商品的等价交换,充分发挥市场价格调节交换者的收入分配和生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不可能完全和充分;市场的自发调节不是万能的,难免缺陷和失灵;市场的等价交换只是相对的,本身就包含着商品的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加上人们之间存在禀赋、能力、体力和机会等等差异,市场调节收入分配,难免出现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均等。对此,人们不能放任自流,也不是无能为力,而是能够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这一职能不可能由单个的市场主体来执行,只能由政府来行使。市场经济按其客观规律运行而又不失自觉的宏观调控,是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确保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政府是行使国家职能的机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执掌行政权力是为人民所用,是为确保人民的利益得以公平实现服务的。政府对市场分配结果的过大差距进行合理有效的干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一项重要职能。特别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变革时期,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与主导下进行,旧体制的破除和新体制的健全不可能一蹴而就,制度的不完善难免出现收入分配不公。因此,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就更加不可或缺。近些年来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安定和谐的社会问题,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作用,尤其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宏观调控收入分配,主要是通过经济的、政策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根据经济发展和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社会制定相应的税法和税率,政府严格征管,能够对市场初次分配的结果起到再调节的作用。比如,自2006年起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从而增加了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又如,近些年来适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调节高收入的需要,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分别由2006年的1600元提高到2008年的2000元,再提高到2011年的3500元,同时调整了征税的档级和税率,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过高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负担的作用。公共财政具有政府实行再分配的基本职能。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提供市场自发调节不能满足社会所需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公共设施和基础建设,特别是通过转移支付,向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者倾斜,能够有效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缺陷,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再分配的职能日益发挥。比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促进了落后地区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使越来越多的低收入群体特别是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的弱势群体有了基本生活保障;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和廉租房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安居梦想;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居住环境差等问题的逐步解决,提高了社会的幸福指数,等等。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的状况还需继续改变,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欠账太多还需加大投入,中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还需扩展,社会福利还需增加,财政支出结构还应优化,“三公”消费必须严控,民生投入还应加大,等等。继续推进财政改革,优化公共财政支出,是使再分配更为公平、政府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收入分配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制定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政策,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合理的重要措施。比如,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实施社会保障政策,颁布维护劳动者权益以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破垄断和限制垄断收入的政策法规,严格市场管理,加强对公共部门支出及其人员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控,制定调控收入分配的相关政策等,能够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保障劳动者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发挥公共财政更好地增进社会福利的职能。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陆续增长,社会保障范围有所扩大、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劳动合同法》执行力度加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开始推行,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有了进展,对财政资金的审计力度加大,中央政府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方案即将出台,等等。可以预期,随着这些方面工作的继续推进和不断扩展,政府将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坚决取缔非法收入,是政府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确保社会财富公平合理享有的无可替代的重要职能。当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基尼系数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究其原因,除了市场分配不健全形成的不合理收入差距外,最为突出的是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了大量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这些非法收入是分配的最大不公平。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是民生之源。收入分配是关系人们切身物质利益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人民群众通过向市场提供劳动、产品和生产要素获得合理报酬,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是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政府更好地发挥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的作用,能够在这一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促使大家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政府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收入初次分配的不足和缺陷,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和应尽职责,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通向社会共同富裕之路的强有力保障。三、申论要求(分数:1.00)(1).根据给定资料4,概括归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现状。[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收入分配的差距依然很大,收入分配不公。(2)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强调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3)一直在调整收入分配改革,如取消农业税,连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改革措施。(4)收入分配改革的成效初步显现。基尼系数呈现回落趋势,城乡之间相对差距正在缩小。)解析:(2).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我国公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要求]条理清楚,分析局面,不超过300字。(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1)历史原因导致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和城乡税制的“二元”结构,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拉大了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居民收入呈东、中、西递减现象,这固然有区位环境、基础条件等历史因素,但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由东向西的经济推进序列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有着直接关系。(3)行政垄断行业收入大大高于其他行业,拉大了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特权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职工的收入水平是其他行业无法相比的。(4)分配政策缺位导致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两极分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依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者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因条件不足、能力不济、机会不均等而难以摆脱困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同时,由于税收调节不到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过高的个人收入得不到有效调控,过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法制建设滞后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少数人“钻政策空子”,获取大量非法收入,拉大了收入差距。)解析:(3).根据给定资料,针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现状,提出相关措施。[要求]可行性强,全面准确,500字左右。(分数:0.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一要努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积极主动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切实减轻农民各项负担和压力。要特别注重对农村教育、医疗等的投入,避免他们因教返贫或因病返贫。二要加大财政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征管,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设施投入,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三要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四要加大力度规范分配秩序。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逐步使其更加统一规范;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特别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个人收入信息体系建设,完善监管的基础条件。五要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切实维护和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和均等的发展机会。)解析:(4).根据给定资料,谈谈当前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